六年级数学上册(鸡兔同笼)
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知识点

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经典的数学问题,常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出现。
它既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帮助他们理解代数方程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的知识点。
1. 问题的描述和分析鸡兔同笼问题常常以以下方式描述:假设鸡和兔共有n只,它们的总脚数为2n。
如果鸡和兔的总脚数为64,那么它们各有多少只?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代数方程的方法进行分析。
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n-x,根据鸡和兔的脚数总和为2n,可以得到方程式:2x + 4(n-x) = 642. 解方程求解问题通过解上述方程,我们可以得到鸡和兔的数量。
应用解方程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方程简化:2x + 4n - 4x = 64-2x + 4n = 644n = 2x + 642n = x + 32然后,将上式带入鸡和兔数量之和的方程(x + n = 32),得到:2n = 32 - n3n = 32n = 10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求得鸡的数量:x = 32 - n= 32 - 10= 22所以,鸡的数量为22只,兔的数量为10只。
3. 进一步思考鸡兔同笼问题不仅限于上述描述的条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问题条件进行推广和扩展。
假如鸡和兔的总数目为m只,总脚数为2m,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观察:- 当m为偶数时,可以令其中一种动物的数量为m/2,另一种动物的数量为0。
例如,当m为4时,可以认为有4只鸡和0只兔。
- 当m为奇数时,无法找到确切的解决方案。
例如,当m为5时,无法找到鸡兔数量均为整数的情况。
这说明了鸡兔同笼问题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无解,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和推理能力的机会。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鸡兔同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它也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例如,当我们需要将一定数量的鸡和兔装箱运输时,我们可以利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来计算需要的箱子数量。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确定需要多少个装鸡的箱子和兔的箱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鸡兔同笼》_课件

(任选一题)
运输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 1、要用大小卡车往灾区运29吨食品,大卡车 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 卡车各用几辆能一次运完? • (1)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不同之 处呢? • (2)那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估 计一下用车总量数的范围:最多多少辆?最少 多少辆?尝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此题
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象棋和跳棋的比赛, 象棋和跳棋学校共有31副,恰好可让150个 学生同时进行棋类比赛,象棋2人一副、跳 棋6人一副,象棋和跳棋各有多少副?
歌谣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 1、猎人和狗的问题:
• 一队猎人一队狗,两队并成一队走。 • 数头一共是十二,数脚一共四十二。
• 2、和尚与
列表法 假设法
画图法
抬脚法
列方程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 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各几何?
假设—计算—推理—解答 1.假设法: 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 2.列方程:
悟:其实,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 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
龟鹤问题:
• 有龟鹤共32只,龟的脚和鹤的脚共 有100条,龟、鹤各多少只?
悟: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购物消费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 小明买了6角和8角的两种铅笔共7支花 了5元钱,分别买了多少支? • 1、任选一种方法独立解答。 • 2、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6角相当于鸡的两条腿,8角相当于兔的四条 腿,7支相当于鸡兔的总头数,5元相当于推的总 条数;
在活动安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法 列方程
《孙子算经》简介
•
《孙子算经》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 者生平和编写年不详。现在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下第31题, 可谓是后世“鸡兔同笼”题的始祖,后来传到日本,变成“鹤龟算”。 • 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卷下第26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 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孙子算经》不但提供了答案,而且还给出了解法。德国数学家高斯 [K.F. Gauss.公元1777-1855年]于公元1801年出版的《算术探究》中 明确地写出了上述定理。公元1852年,英国基督教士伟烈亚士 [Alexander Wylie公元1815-1887年]将《孙子算经》“物不知数”问 题的解法传到欧洲,公元1874年马蒂生[L.Mathiesen]指出孙子的解法 符合高斯的定理,从而在西方的数学史里将这一个定理称为“中国的 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 另外还有一道,曰:“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 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小升初培优:第06讲 简单鸡兔同笼 (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六讲简单鸡兔同笼1、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解题方法和步骤;2、学会典型鸡兔问题的解题方法,灵活应用到同类问题中去;3、培养学生的假设意识和推理能力。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列表尝试法:“取数”过程实际上是个“来来回回”地、“反反复复”地凑数的过程。
假设法基本思路:1、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2、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3、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4、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假设法基本公式:1、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2、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讲演者:得分:鸡兔同笼,共有45个头,146只脚,问笼中鸡、兔各有几只?【解析】45个头表示鸡和兔共有45只。
假设这45只都是兔子,则会有45×4=180(只)脚。
那就比实际情况多出了180-146=34(只)脚,这多出的脚是把每只鸡加上了4-2=2(只)脚看成了兔子导致的,其实就是把34÷2=17(只)鸡都看成了兔子。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45只鸡兔,全假设成鸡,那么就有45×2=90(只)脚。
这样比实际就少了146-90 =56(只)脚,少了的脚实际就是让每只兔子少2条腿假设成鸡,那么就有56÷2=28(只)兔子被假设成了鸡。
方法一:假设全是兔;鸡的头数:(45×4-146)÷(4-2)=17(只);兔的头数:45-17=28(只)。
方法二:假设全是鸡;兔的头数:(146-45×2)÷(4-2)=28(只);鸡的只数:45-28=17(只)。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一、鸡兔同笼问题的定义和背景介绍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它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
问题描述的是:鸡和兔子放在同一个笼子里,我们看到头和脚的总数,但是不知道鸡有几只,兔子有几只。
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
头和脚的总数是一定的,我们需要找出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二、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我们可以使用假设、方程和不等式来建立数学模型。
假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
我们知道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
根据题目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方程:x + y = 总头数和 2x + 4y = 总脚数。
通过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找到x和y的值。
三、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我们可以使用代数法、几何法和概率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代数法是通过解方程组来找到x和y的值。
几何法是通过画图和计算面积来找到答案。
概率法是通过计算概率来找到答案。
四、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鸡兔同笼问题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和分配问题等。
例如,我们可以在工程问题中用它来解决人员调配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在行程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来解决相遇和追及的问题。
在分配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如何公平地分配资源和财富的问题。
五、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和拓展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包括变式题目和实际应用。
变式题目如“龟鹤同池问题”,实际应用如“钱物混合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借鉴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鸡兔同笼问题的注意事项和易错点分析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头和脚的关系;其次,要注意正负数的使用;最后,要注意计算准确。
易错点在于可能会忽略一些情况,如兔子的脚数算错等。
为了防止这些错误发生,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问题并逐步计算。
七、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练习和解析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需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例如,“一百馒头一百僧”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题。
题目说: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僧人各几丁?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来解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六课时 鸡兔同笼问题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 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解:设有x只鸡,那么就有(8-x)只兔。
4 8 x) 2 x 26 (
32 - 4 x 2 x 26 32 2 x 26 2 x 32 -26 x 62 x3 8- x 8- 3 5
解:设有x只龟,那么就有(40-x)只鹤。
2 40 x) 4 x 112 (
80 -2 x 4 x 112 80 2 x 112 2 x 112 - 80 x 32 2 x 16 40 - x 40 -16 24 答:有24只鹤,有16只龟。
解:设有x条小船,那么就 有(8-x)条大船。
答:兔有5只,鸡有3只。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 只? 解:设有x只鸡,那么就有(35-x)只兔。
4 35 x) 2 x 94 ( 140 - 4 x 2 x 94 140 -2 x 94 2 x 140 - 94 x 46 2 x 23 35 - x 35 -23 12 答:有23只鸡,有12只兔。
这个问题你能解决 吗?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 只? 解:设有x只兔,那么就有(35-x)只鸡。
2 35 x) 4 x 94 ( 70 -2 x 4 x 94 70 2 x 94 2 x 94 - 70 x 24 2 x 12 35 - x 35 -12 23 答:有23只鸡,有12只兔。
6÷2=3(只)
8-3=5(只)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 只?
鸡兔同笼教案(精选5篇)

鸡兔同笼教案(精选5篇)鸡兔同笼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兔同笼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鸡兔同笼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12-115。
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尝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用假设法和代数法的一般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中各步的算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读原题,直奔主题。
1、谈话,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的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鸡兔同笼”问题就是《孙子算经》中的一道古老的数学趣题。
(1)课件出示古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2)揭示课题(3)原题解读师:这是一道古代的数学题,同学们读完题,能不能用现代的教学语言叙述一遍?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设计意图:从我国古代数学趣题直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美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寻找策略。
1、改变原题师:同学们,题目中的数据较大,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老师把题目中的数据变小。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2)理解题意: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让学生找出隐藏的两条信息:一只鸡2只脚,一只兔4只脚。
六年级鸡兔同笼典型练习题

六年级鸡兔同笼典型练习题鸡兔同笼问题是一种经典的数学问题,常出现在数学竞赛、考试中。
这个问题是通过鸡和兔的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来解决一个代数方程,并求出鸡和兔的具体数量。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练习题及其答案。
练习题1:某个农场有鸡和兔共98只,共有脚386只。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 x + y = 98 2x + 4y = 386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出x = 57,y = 41。
所以,鸡有57只,兔有41只。
练习题2:某人养了鸡和兔共有64只,共有脚184只。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 x + y = 64 2x + 4y = 184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出x = 36,y = 28。
所以,鸡有36只,兔有28只。
练习题3:某农场共有鸡和兔共有100只,共有脚270只。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 x + y = 100 2x + 4y = 270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出x = 70,y = 30。
所以,鸡有70只,兔有30只。
练习题4:某个农场有鸡和兔共有100只,共有脚248只。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 x + y = 100 2x + 4y = 248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出x = 84,y = 16。
所以,鸡有84只,兔有16只。
练习题5:某个农场有鸡和兔共有60只,共有脚152只。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 x + y = 60 2x + 4y = 152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出x = 34,y = 26。
所以,鸡有34只,兔有26只。
练习题6:某个农场有鸡和兔共有90只,共有脚236只。
鸡兔同笼5篇教案实例

鸡兔同笼5篇教案实例由于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实际问题与“鸡兔同笼”的数量关系相类似,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鸡兔同笼”的解题思路得到有效地解决,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鸡兔同笼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鸡兔同笼心得1在磨课中我上的是鸡兔同笼问题,本节课我安排用三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聪明才智,而且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
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数量替代《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量的“替换法”解决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和方法;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和方法等等。
总之,本节课以数形结合为探究基础,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探究方式,以课件动态演示为探究辅助手段,巧妙地将认知经验和思维过程转化成了数学语言,即数学算式,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全新的一般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一些感受: 第一,先“猜想”再“列表”是探究“鸡兔同笼”问题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完成,采用探究法,探究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得到探究的结果,更是为了强调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对于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探究的顺利展开非常重要。
第二,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究假设法是理解算法算理的重要手段。
数形结合是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题方法上相互转化,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由于“鸡兔同笼”在以前是属于奥赛典型题,如今编入新课程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对学生尤其是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用假设法解答,学生理解起来更是不容易,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算理,我将抽象的算式溶入到直观形象的图形之中,并通过数形结合一步一步地引导进行推理,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思维过程,由于非常直观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得比较透彻,真正达到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兔同笼问题练习题
填一填。
(40 分)
笼子里共有鸡和兔共6只,有20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我这样想:
⑴ 先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那么,一共只有()只脚,比应有的脚的只数少()只,这是因为每只兔当成鸡后,少算了()只脚,
由一共少的脚的只数”嗨只兔少算的脚的只数”能够算出()的数量是()只。
⑵ 也能够先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兔子,那么,一共有()只脚,比应有的脚的只数多()只,这是因为每只鸡当成兔子后,多算了()只脚,由一共多的脚的只数”嗨只鸡多算的脚的只数”能够算出
()的数量是()只。
鸡有x 只,那么兔就有(6-x )只,根据题意得出+ = 20,能够列
出方程
二、精挑细选。
(把准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5 分)
1、某宾馆有3人房和2人房共50间,总共能够住旅客112 人,则该宾馆有()。
A、3人房12间,2人房38间
B、3人房20间,2人房26间
C、3人房16间,2人房34间
D、3人房8间,2 人房42 间
2、春光小学有90 人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73 分,其中男生平均分70 分,女生平均分80分,男生比女生多()人。
A、27
B、63
C、26
D、36
3、一位工人搬运1000 只玻璃杯,每只杯子的运费是 3 分,破损一只要赔
5 分,最后这位工人得到运费2
6 元,搬运中他打碎杯子()只。
A、30
B、50
C、60
D、80
4、鸡兔同笼,一共有288 只脚,并且兔子比鸡多15 只,那么笼子里有()。
A、鸡35只,兔50只
B、鸡
50 只,兔38只
C、鸡28只,兔43只
D、鸡38只,兔53只
5、沙湾小学有一批铅笔捐给李村小学
的学生,如果每位学生3支还差26支, 如果每位学生2支则多26支,那么李
村小学共有学生()。
A、39
B、52
C、68
D、
58
三、解决问题。
(35分)
1、小国和几个朋友去快餐店吃饭.一
瓶可乐5元一个汉堡8元,他们买了汉堡和可乐共8份,一共花了55元钱, 汉堡和可乐各买了几份?
2、储钱罐里有30枚1元和5角的硬币,共值22元,两种硬币各有多少
枚?
3、体育馆里20张乒乓球台上共有54 人在打球。
正在实行单打和双打的乒乓球台各有几张?
4、学校要买篮球和足球共15个。
学校买了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
5、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
每条大船坐6 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了几条?
6 .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
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7 .鸡兔同笼,共有头48个,脚132 只,求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8 .一个饲养组一共养鸡、兔78只,共有200只脚,求饲养组养鸡和兔各多少只
9、一个排球的重量相当于三个羽毛球的重量,一个羽毛球的重量相当于4个乒乓球的重量,一个乒乓球的重量
是8克,一个排球的重量是几克
10、一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12个苹果的重量,2只松鼠的重量相当于1只小兔的重量。
一只松鼠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
11、鸡兔同笼,共有8个头,22只脚, 笼中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12、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一题扣六分。
共答题八题,得六十四分。
答对几题?(用方程解)
13、鸡兔同笼,有13个头,40只脚。
鸡兔各有多少只?
14、把一根木头锯断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要多少分钟?16、鹤龟同池,鹤比龟多12只,鹤
龟的足共72只,求鹤龟各有多少只?
17、小刚买回80分邮票和40分邮票共100张,共付出68元,问小刚买回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各付出多少元?
18、摩托车展销会上共有三轮和两轮摩托车58辆,小丽数了数,一共有1 34
各轮子。
请你算一算,三轮和两轮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19、小红的储蓄罐里有2角和5角的硬币共35枚,共9元1角。
算一算,2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20、在知识竞赛中,有10道判断题。
评分规定:每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要倒扣一分。
小明同学虽然答了全部的题目,但最后只得了14分,请问:
15、鸡兔同笼,鸡比兔多15只,鸡兔共有脚132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他答错了几题?
21、某运输队为超市运送暖瓶500箱, 每箱装有6个暖瓶。
已知每10个暖瓶
的运费为5元,损坏一个的话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成本10元,运后结算时,运出队共得1353元的运费。
问共损坏了多少只暖瓶?
22、鸡兔同笼,共有头100个,脚3
16只。
鸡兔各有多少只?
23、有若干只鸡和兔子,数一数一共有13个头,38只脚。
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24、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
28只蜘蛛、蜻蜓一共有194只腿,问
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25、有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14张, 共计43元,问2元和5元的各有多少张?
26、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能够采20个,雨天每天能够采12个。
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
采14个。
问这几天当中有几天是雨
天?
27、市里举行小学数学竞赛,共有1
2道题。
规定:每做对一道题加10分,
32、鸡兔共176只,已知鸡脚总数比兔脚多
214只,鸡兔各多少只?
每做错一道题倒扣2分,不做不加分, 也不扣分。
小丽做完了 12道题,得了
33、某校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题,若做对 一题得5分,做错或没做一题倒扣2分,张 丹得了 79分,他做对了多少题?
96分。
她做对了几道题?
28、三(1)班的40名同学参加植树,
34、大、小和尚共100名,分100个馒头。
大和尚每位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大、 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男生每人种3棵树,女生每人种2棵 树。
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30棵树,问
30、张老师和王老师带领50名学生到东湖
36、工人们计划铺一条路基,每天如果铺260
米,铺完全路长就得延长8天,每天如果铺 300米,铺完全路长仍得延长4天,这条路 长多少?
公园去划船。
他们一共租了 11条船,其中有 大船和小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 4人,每条船都正好坐满。
他们租的大船和 小船各多少只? 37、同学们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 则少1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4条 船。
公园有多少条船? 一共有多少学生?
38、 用篱笆围成一个养鸡场,一边利用20米 长的
男、女生各有几名?
29、红英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共135
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三班比二班 少7人,三个班各有几个人? 35、育英小学乘汽车春游,如果每车 65人,
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则 恰好多了一辆车。
一共有多少辆车?多少学 生?
解:设一共有x 辆车。
65x+15=(65+5)(x-1) 65x+15=70(x-1) 65x+15=70x-70 70x-65x=15+70
5x=85 x=17 65 X 17+15=1120(人)
答:育才小学一共有1120人,有17辆车 260 X8-300 M=880 (米);
880- (300-260 ) =22 (天); 260 X ( 22+8 ) =7800 (米). 答:这条路长7800米.
墙壁,篱笆共长40米,求养鸡场的面积。
39、一个长方形,若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0平方厘米,若宽减少3厘米,面积
就减少18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 条腿,无翅膀;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几只?
假设全部是蝉。
则脚有18 X6=108只,而实际上有118只,多出了
118-108=10只,则多出的脚是蜘蛛的,则有蜘蛛
10^2=5只。
总共18只动物,剩下蜻蜓和蝉总数为
18-5=13 只。
若剩下的全是蝉,则翅膀有13X仁13对。
实际上
有20对多出了20-13=7对多出的翅膀是蜻蜓的,则
蜻蜓的数量为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