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LS74触发器知识讲解
74ls74构成的四位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74LS74是一种双D型触发器,通过连接多个74LS74芯片可以构成四位移位寄存器。
以下是四位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1. 每个74LS74芯片有两个D输入端(D1和D2)和两个时钟输入端(CLK1和CLK2),以及两个输出端(Q和/ Q)。
2. 首先,将时钟信号(例如,CLK1)连接到第一个74LS74芯片的时钟输入端(CLK1)。
这个时钟信号用于控制数据的移位操作。
3. 将待存储的四位数据输入到四个74LS74芯片的D1输入端。
每个芯片都存储一个位。
4. 当时钟信号的边沿(上升沿或下降沿)到达时,数据会从D1输入端传输到Q 输出端,并且会被传递到下一个74LS74芯片的D2输入端。
5. 这样,数据会在四个74LS74芯片之间进行移位,最终被存储在最后一个74LS74芯片的Q输出端。
6. 如果需要从寄存器中读取数据,可以通过读取每个74LS74芯片的Q输出端来获取各个位的值。
7. 如果需要清除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将清除信号(CLR)连接到每个74LS74芯片的清除输入端(CLR)。
通过控制时钟信号的边沿和输入数据,可以实现数据的移位和存储操作。
这样,四个74LS74芯片组成的四位移位寄存器就能够完成数据的移位和存储功能。
1。
74LS74资料

74LS74内部结构引脚图管脚逻辑图(双D触发器)、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下面介绍一下74ls74,74ls74内部结构,74ls74引脚图,74ls74管脚图,74ls74逻辑图。
在TTL电路中,比较典型的d触发器电路有74ls74。
74ls74是一个边沿触发器数字电路器件,每个器件中包含两个相同的、相互独立的边沿触发d触发器电路。
(图点击,或下载后可放大)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边沿D 触发器:负跳沿触发的主从触发器工作时,必须在正跳沿前加入输入信号。
如果在CP 高电平期间输入端出现干扰信号,那么就有可能使触发器的状态出错。
而边沿触发器允许在CP 触发沿来到前一瞬间加入输入信号。
这样,输入端受干扰的时间大大缩短,受干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边沿D触发器也称为维持-阻塞边沿D触发器。
电路结构: 该触发器由6个与非门组成,其中G1和G2构成基本RS触发器。
工作原理:SD 和RD 接至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它们分别是预置和清零端,低电平有效。
当SD=0且RD=1时,不论输入端D为何种状态,都会使Q=1,Q=0,即触发器置1;当SD=1且RD=0时,触发器的状态为0,SD和RD通常又称为直接置1和置0端。
我们设它们均已加入了高电平,不影响电路的工作。
工作过程如下:1.CP=0时,与非门G3和G4封锁,其输出Q3=Q4=1,触发器的状态不变。
同时,由于Q3至Q5和Q4至Q6的反馈信号将这两个门打开,因此可接收输入信号D,Q5=D,Q6=Q5=D。
2.当CP由0变1时触发器翻转。
这时G3和G4打开,它们的输入Q3和Q4的状态由G5和G 6的输出状态决定。
Q3=Q5=D,Q4=Q6=D。
由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可知,Q=D。
3.触发器翻转后,在CP=1时输入信号被封锁。
这是因为G3和G4打开后,它们的输出Q3和Q4的状态是互补的,即必定有一个是0,若Q3为0,则经G3输出至G5输入的反馈线将G 5封锁,即封锁了D通往基本RS 触发器的路径;该反馈线起到了使触发器维持在0状态和阻止触发器变为1状态的作用,故该反馈线称为置0维持线,置1阻塞线。
74LS74触发器知识讲解

74LS74触发器一、实验目的:1. 测试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触发器相关电路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它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能储存1位二进制信息的逻辑电路。
触发器特点: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用来表示电路的两个逻辑状态;②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可以被置成“0”态或“1”状态;③当输入信号撤消后,所置成的状态能够保持不变。
三、实验内容:1、测试74LS74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电路图如图所示:字发生器内参:逻辑分析仪分析图:2、测试74LS76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并将其填入下表。
电路图如图所示:字发生器内参:逻辑分析仪分析图:3、思考题:试设计一个3人抢答器,要求如下:每位参赛者有一个按钮;主持人有一个复位按钮,能够完成电路的复位;当其中一位参赛者按动按钮对应的数码管亮之后,其他参赛者再按动按钮无效。
设计说明:当其中一个触发器工作时,~1Q端输出低电平,与该端相连的LED发光,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1、2、3)。
这时该低电平将与非门锁住,使时钟脉冲无法到达各触发器,其他触发器便不能工作。
当给清零信号时,~1Q端输出高电平,与该端相连的LED 熄灭,数码管显示0,与非门重新打开,时钟脉冲进入各触发器。
如此循环,就达到了设计要求。
电路设计图如下:四、实验分析:1、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了触发器的原理。
2、能利用触发器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如抢答器。
3、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查阅相关资料很重要。
在对所得资料进行自己的改进,就得到了自己的设计电路。
在设计抢答器时,我在资料上找到了用LED显示的设计电路,经过思考,我加进了数码管显示器,这样就使的显示结果更直观,更具有实用性。
74LS74资料

74LS74内部结构引脚图管脚逻辑图(双D触发器)、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下面介绍一下74ls74,74ls74内部结构,74ls74引脚图,74ls74管脚图,74ls74逻辑图。
在TTL电路中,比较典型的d触发器电路有74ls74。
74ls74是一个边沿触发器数字电路器件,每个器件中包含两个相同的、相互独立的边沿触发d触发器电路。
(图点击,或下载后可放大)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边沿D 触发器:负跳沿触发的主从触发器工作时,必须在正跳沿前加入输入信号。
如果在CP 高电平期间输入端出现干扰信号,那么就有可能使触发器的状态出错。
而边沿触发器允许在CP 触发沿来到前一瞬间加入输入信号。
这样,输入端受干扰的时间大大缩短,受干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边沿D触发器也称为维持-阻塞边沿D触发器。
电路结构: 该触发器由6个与非门组成,其中G1和G2构成基本RS触发器。
工作原理:SD 和RD 接至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它们分别是预置和清零端,低电平有效。
当SD=0且RD=1时,不论输入端D为何种状态,都会使Q=1,Q=0,即触发器置1;当SD=1且RD=0时,触发器的状态为0,SD和RD通常又称为直接置1和置0端。
我们设它们均已加入了高电平,不影响电路的工作。
工作过程如下:1.CP=0时,与非门G3和G4封锁,其输出Q3=Q4=1,触发器的状态不变。
同时,由于Q3至Q5和Q4至Q6的反馈信号将这两个门打开,因此可接收输入信号D,Q5=D,Q6=Q5=D。
2.当CP由0变1时触发器翻转。
这时G3和G4打开,它们的输入Q3和Q4的状态由G5和G 6的输出状态决定。
Q3=Q5=D,Q4=Q6=D。
由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可知,Q=D。
3.触发器翻转后,在CP=1时输入信号被封锁。
这是因为G3和G4打开后,它们的输出Q3和Q4的状态是互补的,即必定有一个是0,若Q3为0,则经G3输出至G5输入的反馈线将G 5封锁,即封锁了D通往基本RS 触发器的路径;该反馈线起到了使触发器维持在0状态和阻止触发器变为1状态的作用,故该反馈线称为置0维持线,置1阻塞线。
74ls74中文资料

74ls74中文资料74LS74内含两个独立的D上升沿双d触发器,每个触发器有数据输入(D)、置位输入()复位输入()、时钟输入(CP)和数据输出(Q、)。
、的低电平使输出预置或清除,而与其它输入端的电平无关。
当、均无效(高电平式)时,符合建立时间要求的D数据在CP上升沿作用下传送到输出端。
74ls74功能表:输入输出S D R D CP D Qn+1 Qn+10 1 ×× 1 01 0 ××0 10 0 ××φ φ1 1 ↑ 1 1 01 1 ↑0 0 11 1 ↓×Qn Qn图1 74ls74引脚图实验:用74LS74构成4位寄存器一个D触发器可实现一位二进数的存储,因此应采用4个D触发器实现4位寄存器。
由于要实现移位寄存,4个D触发器之间应相互联接。
(1)首先在图2中完成相应的联线,构成可实现并入并出、串入串出、并入串出、串入并出的多功能移位寄存。
按图接好电路。
(2) D3 D2 D1 D0分别接逻辑开关,Q3 Q2 Q1 Q0接发光二极管;(3) 先清零;(4) 按下列要求,实现相应功能,观察结果,并描述工作过程。
并入并出:使数据输入端D3D2D1D0=1011,给CP端输入一个正单脉冲,观察Q3Q2Q1Q0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将结果填入表中。
并入串出:使数据输入端D3D2D1D0=1011,给CP端输入4个正单脉冲,观察Q3端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将结果填入表6中。
串入并出:使数据输入端D0分别为1011,同时通过给CP端输入正单脉冲将D0端的4 个数据送入寄存器。
观察Q3Q2Q1Q0端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将结果填入表中。
串入串出:使数据输入端D0分别为1011,同时通过给CP端输入正单脉冲,将D0端的4 个数据送入寄存器。
在CP端输完8个脉冲后,观察Q3端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将结果填入表2中。
并入并出:D3D2D1D0=10111个CP脉冲Q3Q2Q1Q0=结论:并入串出D3D2D1D0=10114个CP脉冲Q3=结论串入并出D3=10114个CP脉冲Q3Q2Q1Q0=结论串入串出D3=10118个CP脉冲Q3=结论图274ls153芯片管脚图引脚逻辑功能以及封装2007年12月17日 23:53 本站原创作者:本站用户评论()关键字:74ls153管脚图逻辑功能图封装:74LS163引脚功能表及管脚定义图(带时序波形图)发布:2011-08-30 | 作者: | 来源: huangjiapeng| 查看:2620次 | 用户关注:定时器由与系统秒脉冲(由时钟脉冲产生器提供)同步的计数器构成,要求计数器在状态信号ST作用下,首先清零,然后在时钟脉冲上升沿作用下,计数器从零开始进行增1计数,向控制器提供模5的定时信号TY和模25的定时信号TL。
74LS74内部结构_引脚图_管脚_逻辑图(双D触发器)、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

74LS74内部结构引脚图管脚逻辑图(双D触发器)、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下面介绍一下74ls74,74ls74内部结构,74ls74引脚图,74ls74管脚图,74ls74逻辑图。
在TTL电路中,比较典型的d触发器电路有74ls74。
74ls74是一个边沿触发器数字电路器件,每个器件中包含两个相同的、相互独立的边沿触发d触发器电路。
(图点击,或下载后可放大)(图点击,或下载后可放大)----------------------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边沿D 触发器:负跳沿触发的主从触发器工作时,必须在正跳沿前加入输入信号。
如果在CP 高电平期间输入端出现干扰信号,那么就有可能使触发器的状态出错。
而边沿触发器允许在CP 触发沿来到前一瞬间加入输入信号。
这样,输入端受干扰的时间大大缩短,受干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边沿D触发器也称为维持-阻塞边沿D触发器。
电路结构: 该触发器由6个与非门组成,其中G1和G2构成基本RS触发器。
工作原理:SD 和RD 接至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它们分别是预置和清零端,低电平有效。
当SD=0且RD=1时,不论输入端D为何种状态,都会使Q=1,Q=0,即触发器置1;当SD=1且RD=0时,触发器的状态为0,SD和RD通常又称为直接置1和置0端。
我们设它们均已加入了高电平,不影响电路的工作。
工作过程如下:1.CP=0时,与非门G3和G4封锁,其输出Q3=Q4=1,触发器的状态不变。
同时,由于Q3至Q5和Q4至Q6的反馈信号将这两个门打开,因此可接收输入信号D,Q5=D,Q6=Q5=D。
2.当CP由0变1时触发器翻转。
这时G3和G4打开,它们的输入Q3和Q4的状态由G5和G 6的输出状态决定。
Q3=Q5=D,Q4=Q6=D。
由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可知,Q=D。
3.触发器翻转后,在CP=1时输入信号被封锁。
这是因为G3和G4打开后,它们的输出Q3和Q4的状态是互补的,即必定有一个是0,若Q3为0,则经G3输出至G5输入的反馈线将G 5封锁,即封锁了D通往基本RS 触发器的路径;该反馈线起到了使触发器维持在0状态和阻止触发器变为1状态的作用,故该反馈线称为置0维持线,置1阻塞线。
74la74d端触发器构成的八进制计算器工作原理

探秘74LS74D八进制计算器工作原理
74LS74D是一款常用的数字逻辑芯片,其中包含两个D型触发器,可以实现简单的计数、存储等逻辑运算。
本文将通过探秘74LS74D端触发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来详细介绍八进制计算器的工作原理。
74LS74D芯片内含两个并联的D型触发器,每个触发器都有两个输入端:时钟(C)和数据(D),以及两个输出端:Q和Q’。
这两个触发器在工作时可以独立计数,并分别将计数结果输出到各自的Q和Q’输出端。
而且,它们还可以通过串联的方式实现更高的计数范围。
本文所介绍的八进制计算器是基于74LS74D芯片的,其实现原理如下:先将两个74LS74D芯片串联,将第一个芯片的Q’输出端连接至第二个芯片的数据输入端,这样就可以实现八进制计数。
通过给第一个芯片的时钟(C)输入脉冲信号,可以实现在0-7的范围内进行计数。
当计数值达到7时,会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至第二个芯片的时钟(C)输入端,从而触发第二个芯片进行计数。
除此之外,通过对74LS74D芯片的应用,我们还可以实现存储、触发等各种逻辑运算。
比如,当我们给第一个芯片的D输入端输入一个高电平信号时,该芯片的Q输出端会保持高电平。
如果我们同时输入一个低电平信号至第一个芯片的清零端,即可实现清零操作。
综上所述,74LS74D芯片中包含的D型触发器以及其应用,为我们在数字电路领域中提供了许多便捷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基
于74LS74D的八进制计算器,相信您对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74LS74触发器的原理及应用

74LS74触发器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74LS74是一种常见的触发器芯片,属于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双极型晶体管逻辑)系列。
它由两个D触发器组成,可以实现各种逻辑功能。
本文将介绍74LS74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
2. 工作原理74LS74触发器的内部结构包含两个D触发器,每个D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D和时钟)和两个输出端(Q和/ Q)。
D触发器采用正边沿触发方式,即在时钟上升沿进行数据更新。
74LS74的工作原理如下: - 当时钟上升沿到达时,输入信号D的值会被存储到D触发器的门级传输门内部。
- 当时钟上升沿到达时,存储在D触发器内部的值会根据触发器的类型进行更新。
- 更新之后的值会通过输出端Q和/ Q输出。
3. 应用场景74LS74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时序电路74LS74触发器可以用于时序电路中。
通过控制时钟脉冲的频率和输入信号的变化,可以实现多种时序逻辑功能,如计数器、频率分频器和触发器。
3.2 数据存储74LS74触发器可以作为数据存储元件使用。
通过将输入信号D和时钟信号连接到适当的输入端口,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这种功能使得74LS74可以在计算机存储器和寄存器等应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状态机74LS74触发器可以用于构建状态机。
状态机是一种组合逻辑电路,可以根据当前的状态和输入信号来决定下一个状态和输出信号。
74LS74触发器可以用作状态机的存储单元,帮助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和控制。
3.4 触发器串联多个74LS74触发器可以串联使用,从而扩展触发器的位宽和功能。
这种串联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更高位数的计数器和存储器,同时也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
4. 总结74LS74触发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文介绍了74LS74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时序电路、数据存储、状态机和触发器串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LS74触发器
一、实验目的:
1. 测试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触发器相关电路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它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能储存1位二进制信息的逻辑电路。
触发器特点:
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用来表示电路的两个逻辑状态;
②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可以被置成“0”态或“1”状态;
③当输入信号撤消后,所置成的状态能够保持不变。
三、实验内容:
1、测试74LS74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电路图如图所示:
字发生器内参:
逻辑分析仪分析图:
2、测试74LS76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并将其填入下表。
电路图如图所示:
字发生器内参:
逻辑分析仪分析图:
3、思考题:
试设计一个3人抢答器,要求如下:
每位参赛者有一个按钮;主持人有一个复位按钮,能够完成电路的复位;当其中一位参赛者按动按钮对应的数码管亮之后,其他参赛者再按动按钮无效。
设计说明:当其中一个触发器工作时,~1Q端输出低电平,与该端相连的LED发光,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1、2、3)。
这时该低电平将与非门锁住,使时钟脉冲无法到达各触发器,其他触发器便不能工作。
当给清零信号时,~1Q端输出高电平,与该端相连的LED 熄灭,数码管显示0,与非门重新打开,时钟脉冲进入各触发器。
如此循环,就达到了设计要求。
电路设计图如下:
四、实验分析:
1、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了触发器的原理。
2、能利用触发器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如抢答器。
3、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查阅相关资料很重要。
在对所得资料进行自己的改进,就得到了自己的设计电路。
在设计抢答器时,我在资料上找到了用LED显示的设计电路,经过思考,我加进了数码管显示器,这样就使的显示结果更直观,更具有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