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与干热岩(湖南)
湖南省地热资源现状及勘查建议2015_定

(皮建高)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队
2015年4月
1
湖南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湖南省地热资源勘查现状 湖南省地热资源勘查建议
2
3
4
地热水勘查实例
• 一、湖南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 (一)地热资源类型
• • • 浅层地温能 水热型地热资源 干热岩
浅层地温能
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 内(一般为恒温带至200m
大体可分成五片:
湘西北片,26处,占22% 湘中片,9处,占7%
湘东南片
湘西北片 湘中片 湘东片 湘东北片
35%
湘东北片,6处,占5% 湘东片,32处,占28% 湘东南片,41处,占35%
17
2.湖南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全省地热水点中,以低温热水
8
为主,其中 引 言 25≤t<40℃ 占65%
27
12、宁远—临武断裂( F74) (F6)
地热与深部构造(12,物探)
地热与岩体85个,其 中:隐伏岩体28个, 半隐伏岩体51个, 出露岩体8个
• 地热水成因类型
• 按构造划分
• 分为构造隆起山地型 • 沉陷盆地型 • 隆盆转换带 • 按热储划分 • 带状、层状热储、综合型 • 按热传导方式分 • 传导型、对流型
2
3
4
地热勘查实例
四、地热勘查实例
• (一)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 11615-2010)简介
• 1、勘查阶段划分
• 地热资源调查阶段
• 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阶段
• 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阶段
• 地热资源开采阶段
四、地热勘查实例
• (二)地热勘查实例
干热岩集中供热的弊端

干热岩集中供热的弊端:
1、这是技一项新技术,目前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支撑。
2、由于这项技术目前在社会上应用较少,还没有得到土地、水务、市政、物价等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干热岩集中供热】
干热岩作为一种新型供热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钻机向地下2000米深处的高温岩层钻孔,在钻孔中安装一种密闭的金属换热器,通过换热器管壁将地下热能导出来,然后通过水循环专业设备向地面建筑物供热,具有零排放、低能耗、分布式、可再生的特点。
与传统供热相比,供热过程没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对节能减排、治污减霾具有重要意义,环保价值十分明显。
【优点】
1、干热岩资源储量丰富,是可再生资源,环保且经济。
2、与传统能源供热相比,干热岩具有成本低、零排放、效果好、模式新的特点。
3、干热岩作为新型分布式能源,采取源头供热技术,初期建设投资约200元/平方米,与传统供热投资约360元/平方米(含建设厂房、换热站、市政管网与碰口费)相比成本低。
4、地下换热器等相关设备寿命长达50年,运行成本仅为传统供热的一半。
2024年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作为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开发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和经济挑战。
本文将对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
1.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特点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是指位于地壳深部的高温岩石体,通过人工方式将岩石体内的热能提取出来用于发电或供热。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具有以下特点:•高温: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温度通常达到200℃以上,远高于浅层地热资源。
•储量大: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广泛分布在各大陆板块中,储量丰富。
•持续稳定: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热能储存量稳定,并且可持续利用。
2.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市场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化应用。
主要原因包括技术难题、高成本以及政策支持的不足等。
技术挑战是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位于地下深部,开采难度大,涉及到地质勘探、钻孔、热能提取等多个环节,技术要求高。
另外,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高。
与浅层地热资源相比,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开采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导致开发成本较高。
政策支持也是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地热资源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和扶持政策。
3.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市场发展趋势尽管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将会得到不断改进。
例如,新的钻探技术、热能转换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减排要求的提高,将使得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地热作为一种零排放的能源形式,将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丰富储量和稳定性将使其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干热岩型地热能

干热岩型地热能干热岩型地热能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它是利用地球内部的高温岩石来产生电力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将水注入到深处的高温岩石中,水在高温下变成蒸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地面上的涡轮机中,驱动涡轮机发电。
干热岩型地热能具有无污染、可持续、稳定可靠等优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干热岩型地热能的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需要有高温的岩石层,一般需要达到200℃以上的温度才能够进行开发。
其次,需要有足够的水资源,因为水是产生蒸汽的重要原料。
最后,需要有适合的地质条件,如岩石的透气性、裂隙度等。
干热岩型地热能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技术研究和开发。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确定岩石层的温度、水资源等情况。
其次,需要进行钻探,将水注入到岩石层中,产生蒸汽。
然后,需要建设输送管道和发电设备,将蒸汽输送到地面上的涡轮机中,产生电力。
最后,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确保开发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干热岩型地热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它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可以满足城市和工业的用电需求。
最后,它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干热岩型地热能的开发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开发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研究和设备建设。
其次,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最后,干热岩型地热能的开发需要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总之,干热岩型地热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满足城市和工业的用电需求。
虽然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只要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加强技术研究和设备建设,就可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地热资源勘查”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地热资源勘查”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作者:张洪伟常海滨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15期摘要:为培养新能源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探讨了矿业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地热资源勘查》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提出了以“理论-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内容涵盖了勘查理论与方法、勘探技术与评价、等教学内容,讨论了应用于该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导向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以期为相关矿业类高效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矿业高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地热资源勘查;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对清洁能源的发展非常重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球的34%以上,其中,风电机组零部件及整机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超过70%的组件。
未来能源结构的持续转型,离不开能源科学技术的进步,更离不开能源类人才的培养。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政府有关机构、地矿与石油、煤炭等部门及科研院所的重视。
地热资源的勘查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具备地热资源勘查能力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2010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后教育部发文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于2010年首次批准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11所大学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批准了23所大学开办该专业,其他地区高校根据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调整现有的本科专业设置体系,不断完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申报和筹备工作。
当前,我国近百所高校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1-3]。
随着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很多矿业类院校也相继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4,5],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该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工程技术和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近年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对新能源技术人才需求和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申报并获准增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由能源与矿业学院主持申报与建设。
湖南省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案

附件5湖南省“十三五”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湖南省发改委2016年10月编写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队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目录前言 (1)一、规划基础和发展形势 (2)(一)规划基础 (2)(二)发展形势 (5)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规划范围及时限 (7)(三)发展目标 (7)三、重点任务 (8)(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重点规划 (8)(二)产业体系建设 (16)四、保障措施 (18)(一)加强宏观调控 (18)(二)扶持保障产业发展 (19)(三)规范地热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管理 (20)(四)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20)五、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21)(一)投资规模估算 (21)(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21)附表:1、湖南省“十三五”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项目表前言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能源,具有潜力巨大、分布广泛、清洁安全、稳定高效等优势,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
发展地热产业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地热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据已有资料分析,湖南省14个地州市地热能资源都有分布,其中浅层地温能年可利用量相当于14991.28万吨标准煤,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年可利用量相当于35.27万吨标煤,深层(干热岩)地热能年可利用量相当于23700万吨标煤,资源潜力巨大。
目前,湖南省地热能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为浅层地温能,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资源潜力小、且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深层(干热岩)地热能还处于项目调研和勘查阶段、开发利用条件暂时还不成熟。
因此,根据湖南省地热能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3]48号)”、“关于促进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湘发改能源[2013]849号)”文件要求,制定了《湖南省“十三五”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
干热岩文档

干热岩1. 什么是干热岩干热岩是一种地热资源,指的是地下深部岩石中的高温岩体。
这些岩体通常位于地下几千米深处,温度可以达到200℃以上。
相比之下,传统地热资源主要来自于热液和蒸汽,而干热岩则不需要地下水的存在。
干热岩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辐射热,属于一种无限可再生的资源。
2. 干热岩资源利用2.1 干热岩发电利用干热岩发电是目前对干热岩资源利用最主要的方式。
通过在地下钻探井中注水,注入高压高温的水使其与岩石发生热交换,形成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相比传统地热发电,干热岩发电具有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可以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
2.2 干热岩热能利用除了发电,干热岩还可以直接利用其热能进行供暖、加热和工业过程。
通过在地表进行钻探,将高温岩体的热能输送到地表,再经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将热能转移到需要加热的介质上,实现供热和加热的目的。
干热岩热能利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居民区、工业区和温室等场所,提供清洁、可持续的热能。
2.3 干热岩矿物资源利用干热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可以进行开采和利用。
例如,干热岩中的伴生物质,如铀、钍、稀土元素等,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此外,干热岩中的岩盐、花岗岩等也可以用于建材、化工等领域。
3. 干热岩资源开发与环境影响干热岩资源开发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干热岩资源的开采需要进行地下钻探和水力压裂等工作,可能会引起地震活动。
其次,注入的水和地下岩石的接触可能会导致岩石中的矿物质释放,对地下水质产生影响。
此外,干热岩资源开发需要大量的用水,可能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干热岩资源开发需要采取合适的技术和措施。
例如,使用先进的地震监测设备进行地震监测,控制地震活动的范围和强度。
此外,注水前需要对地下岩石进行充分的矿物学研究,了解矿物质释放的情况,并采取防护措施。
同时,可以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4. 干热岩资源的前景干热岩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热能的种类和利用形式

地热能的种类和利用形式
-
地热能的种类
目录
地热能的利用形式
地热能的种类和利用形式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它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 环保、使用方便等优点
地热能的种类和利用形式多 种多样,以下是其中一些主 要的种类和利用形式
地热能的种类
PART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热能的种类
1. 干热岩(HDR)
地热能的利用形式
3.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和 制冷的技术。它通过钻井将地下水注入 热交换器,将热量从地下水中提取出来 ,用于建筑物供暖或制冷。在冬季,地 源热泵可以将地下的热量提取到建筑物 内进行供暖;在夏季,可以将建筑物内 的热量传递到地下进行制冷。地源热泵 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是一种 清洁的供暖和制冷技术
除上述几种常见的利用形式 外,地热能还有许多其他的 利用形式。例如,可以利用 地热水进行温室种植、繁育 热带鱼、加工温泉泥等。此 外,还可以利用地热能进行 区域供暖、工业干燥、化学 工业原料等。总之,地热能 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具有 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 力
-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地热能的利用形式
4. 地热水产养殖
地热水产养殖是利用地热水为鱼类等水 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的一种养殖 方式。由于地热水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良 好的水质,因此非常适合养殖各种水生 生物。例如,可以在地热田附近建造鱼 塘或养殖池,将地热水引入养殖池中, 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这种养殖 方式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
地热能的利用形式
5. 温泉疗养
温泉疗养是利用地热水中的矿物质和微 量元素来治疗和改善人体健康的一种方 式。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 有很多益处,例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疲劳、减轻关节疼痛等。许多国家都建 有温泉疗养机构,人们可以通过温泉疗 养来改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地)。
4 干热岩热储指标-储层激发体积
激发体积控制着储层中热能可被采收出来的比例(称为采
收率),是影响热能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激发后岩体的渗透
率、孔隙度等参数对热能采收效率影响很大。
用于发电的EGS激发体积应达到0.1km3。
5 干热岩热储指标-储层换热面积
储层的换热面积决定了最终干热岩的发电的装机容量。 井距、井场形式、裂缝长度、宽度和间距最终决定了热储层 的有效换热面积。
2 干热岩的赋存
干热岩的热能赋存于各种变质岩或结晶岩类岩体,较常见的岩 石有黑云母片麻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一般于热岩上覆盖 有沉积岩或土等隔热层。 干热岩主要被用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 因此其主要的工业指标 是岩体内部的温度。
黑云母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soltz)
3 干热岩热储指标-储层温度和深度
1、浅层地温能资源
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
浅层地温能是地球表层地球内部传导或者对流的热量
以及太阳能辐射的热量的综合体。
浅层地温能资源通过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的方式用于
建筑供暖、洗浴、养殖等,目前是我国地热资源中利用量 最多最广的能源类型。
目前的定义: 浅层地温能是指地表以下一定
15 m
地表
20℃
夏天
14℃ 22 m
A 0.01 (9.52 CU 2.56CTh 3.48CK )
Rybach (1976)
由于高温条件下较强的地球化学分异,放射性元素会向浅部富集,从 而随深度呈指数衰减(Birch,1968):
A(z) A0 exp( z / D)
其中,D为放射性生热元素富集层的厚度,A0为地表生热率
干热岩是一种资源 增强型地热系统是一种技术
4 增强型地热系统
在高温但无水或无渗 透率的热岩体中,通过 水力压裂等方法制造出 一个人工热储,将地面 冷水注入地下深部获取 热能,通过在地表建立 高温发电站来实现深部 地热能的有效利用。
目 录
一、基本概念 二、干热岩的特点 三、国际EGS工程 四、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及潜力
地热系统:构成相对独立的热能储存、运移、转换的系统,按地质环境和能
量传递方式可划分为对流型地热系统和传导型地热系统;
(二)地球热能源与损耗
地球热能源与损耗
太阳辐射热
潮汐摩擦热
外部热源
宇宙射线 陨石坠落
地球转动热
放射性生热
内部热源
地球残余热
(三)岩石热物理性质
岩石热物理性质
1.热导率(k) :表示传热物质的属性
温度达到200℃,埋藏深度合理,内含流体不是太多(或者没
有)能用干热岩技术来提取岩体中的热量,就把这种岩体称 为干热岩。
欧洲一些科学家根据法国干热岩研究认为,埋藏于地面1km以
下,温度大于200℃的岩体就可称为干热岩。条件无需过于严 格。
2 干热岩概念的发展
• 美国最早(1973年)称之为“热干岩体”。 • 日本的钻探发现,深层岩体中有发育有较好的天然裂缝体系,并存在 有地热水,因而又称作“热湿岩体”。 • 在澳大利亚的试验中,地下岩体要经过人工压裂处理,使其生成裂缝 体系,因而叫做“热裂岩体”。 • 此外,瑞士称作“深层地热开采”, • 国际能源机构1978 年发起的研究项目称“人造地热能利用体系”。
储层温度直接影响储层开发的难易程度和经济性能,目前适 合EGS开发的井口温度不低于150℃。
普遍认为,深度在4km内、温度高于200℃的区域是高等级
EGS资源区。 热储的温度和埋深由选址决定,储层选址主要有两种依据。
一是选在火山口或破火山口的火山岩岩层边缘(芬登山项目、
肘择); 二是选在废置的矿场或油气田处(罗斯曼奴斯、苏尔茨和库伯
深度范围内(一般为恒温带至 200m埋深),温度低于25℃,在 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 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 源。浅层地温能是地热资源的 一部分。
深度 200 m 22℃
目前的定义: 浅层地温能是指地表以下一定
15 m
地表
8℃
冬天
22 m
深度范围内(一般为恒温带至 200m埋深),温度低于25℃,在 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 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 源。浅层地温能是地热资源的 一部分。
水 热 型 中温地热资源:90℃<t 地 < 150℃,水和蒸汽的混 热 合物形式存在 资 源 低温地热资源: 25℃<t<
90℃,温水、温热水、热 水等形式存在
3、干热岩型地热资源
干热岩型(又名增 强型地热系统):或 称工程型地热系统, 是一般温度大于200℃, 埋深数千米,内部不
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
k Q x At T
A是导热体的横截面积,ΔQ/Δt是单位时间内传导的 热量,x 是两热源间导热体的厚度,ΔT 则是温度差。
岩石热物理性质
2.比热(C):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一度所吸收的
热量。
C Q m t
金属勺 很热
木勺 温热
加热
岩石热物理性质
3.生热率(A):
单位体积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在单位时间由衰变所释放 的能量。一般通过测量岩石中铀、 钍和钾含量计算得出。
14℃
深度 200 m 22℃
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浅层地温能资源
2、水热型地热资源
水热型地热资源(即传统的地热资源),系指:地下
水在多孔性或裂隙较多的岩层中吸收地热,其所储集的热
水及蒸汽,经适当提引后可为经济型替代能源。按照热传 输方式分为:传导型地热资源和对流型地热资源。
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
(六)地热资源利用途径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非发电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150 ℃ 以上)主要用于发电;中温(90~150 ℃)和低温(25~90 ℃)的地热资源以 直接利用为主,对于 25 ℃ 以下的浅层地温,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或制冷。
浅层地温能 供暖或制冷
增强型地热系统的一个关键工艺就是通过储层的激发来创建
不低于200万m 的有效换热面积。
2
6 干热岩热储指标-储层水流阻力
储层水流阻力是EGS裂隙储层通过单位流量的压力降值, 是衡量EGS储层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储层阻力和储层的低渗透率密切相关。储层的渗透率由压
裂裂隙的宽度和联通程度决定。
通过压裂使裂隙联通,隙宽变大,可以大幅度减少储层
干热岩—地热能的未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王贵玲
第一部分 地热学及其基本概念
(一)地热学基本概念
地热学的基本概念
地热学:研究地壳及整个地球热状态,热源,温度,热流分布规律及有关物 理性质的现象的科学。包括理论地热和应用地热,应用地热包括地热地质、
水文地热、热储工程等。
地热资源:能够经济的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 用组分,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通过热泵技术 开采利用的浅层地温能、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流体以及干热岩 体中的地热资源; 地热增温率:也称地温梯度,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 的增长率,通常用恒温带以下每深入地下100m所增加的地温值来表示。
分类 Categories 孔隙型、裂隙型与岩溶裂隙型地热资源 Porous, fracture and karst fracture type geothermal resources 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 Sedimentary basins and apophysis mountains geothermal resources 传导型地热资源和对流型地热资源 Conductive and convective geothermal resources 高温、中温和低温地热资源 High-temperature, Moderate-temperature and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s 浅层地温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 水热型地热资源:高温地热资源、 中温地热资源和低温地热资源 Hydrothermal Resources (High-, Moderate- and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s) 干热岩地热资源 Hot dry rocks resources
五、干热岩勘查开发关键技术
六、EGS的未来
1 干热岩的发展优势
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初步估算,我国陆区3.0-10.0km 深处干热岩资源为860万亿吨标准煤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几乎为零排放。(无废气和其他流体或固体废弃物,可维持 对环境最低水平的影响) 开发系统安全。(没有爆炸危险,更不会引起灾难性事故或 伤害性污染) 热能连续性好。(在可再生能源中,只有EGS可以提供不间 断的电力供应,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经济实惠(商业价值可观)
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平原盆 地,包括华北平原、河淮盆地、苏北平原、江汉平原、松 辽盆地、四川盆地以及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等地区,均为 中低温地热资源。 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胶辽半岛、 天山北麓等地区。按温度划分,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 我国的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地区,其余地区主要分布 着中低温地热资源。
(四)地热显示
地热显示的概念
地热显示:地球上露出地表、并能被人们直接感知的与地
球内热相关的自然现象。地热显示具有重大的科学身价, 它能把很多重要的地质、地球化学、地下温度等重要信息 携带上来,为人们揭示地表深层的奥秘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热显示类型:微温地面或放热地面,有水蒸气释放时, 地面上容易形成特殊的晨雾。温泉和热泉,包括与它相 关的各种泉塘和热水湖;沸泉;湿喷汽孔;间歇喷泉, 包括泥火山;干喷汽孔;水热爆炸;火山喷发;水热蚀 变;水热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