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制作工艺教案
幼儿园制作手工小笼包指导方案

幼儿园制作手工小笼包指导方案标题:幼儿园制作手工小笼包指导方案导语:小笼包作为中国传统的特色美食之一,在当今社会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培养幼儿对中华美食的热爱以及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幼儿园可以组织制作手工小笼包的活动。
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方案,帮助教师顺利进行这一活动,并与读者分享对手工小笼包制作的见解。
第一部分:活动前准备工作1. 组织团队:确定活动的参与人员,包括教师和幼儿。
2. 资源准备:准备适量的面粉、酵母、猪肉馅、韭菜馅等材料,并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制作笼包所需的小工具。
3. 活动时间和地点: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安全措施:提前教育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小工具,并督促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指导1. 引导幼儿了解小笼包:讲解小笼包的起源、特点和制作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幼儿,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展示制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制作小笼包的步骤,并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小组分工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指派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
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制作小笼包。
4. 制作小笼包:教师示范揉面、擀皮、包馅、蒸制小笼包的具体过程,并让幼儿们亲自操作。
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操作,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 创意发挥:鼓励幼儿在包馅的过程中发挥创意,可以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口味的小笼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第三部分:活动总结与回顾1.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在制作完成后可以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笼包,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团队合作回顾: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总结小组合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幼儿思考和反思。
3. 吃包子时间:准备好足够的蒸包子,让幼儿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笼包,分享美食的喜悦。
4. 资源学习:引导幼儿通过图书或电子资源,了解更多关于小笼包的相关知识,扩展他们的学习领域。
学做包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包子的制作过程,掌握包子的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让学生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子,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1. 包子的制作过程。
2. 包子的制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面团的发酵。
2. 包子的成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或烹饪教室。
2. 教学材料:面粉、酵母、水、肉馅、调料、擀面杖、包子模具、蒸笼等。
3. 教学工具:计时器、称重器、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包子的发展历程、制作方法及在我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教学内容(1)面团发酵①教师讲解酵母的用量、发酵时间及注意事项。
②学生分组进行面团发酵实验,观察面团发酵过程。
(2)和面①教师演示和面方法,强调手法和力度。
②学生分组进行和面操作,掌握和面技巧。
(3)调馅①教师讲解肉馅的调制方法,包括调料的用量及搭配。
②学生分组进行肉馅调制,掌握调馅技巧。
(4)包包子①教师演示包包子方法,强调手法和技巧。
②学生分组进行包包子操作,掌握包包子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按照所学方法,分组进行包包子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 蒸包子(1)学生将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笼,注意摆放整齐。
(2)教师讲解蒸包子的火候和时间,确保包子熟透。
5. 品尝与评价(1)学生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子,分享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幼儿园美食制作教案《小笼包》 美食教育

幼儿园美食制作教案《小笼包》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小笼包的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 让幼儿了解小笼包的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培养幼儿对食物的认知和饮食健康意识,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学会珍惜食物;4.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小笼包的材料和制作步骤;2. 指导幼儿动手参与制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3. 对小笼包的制作过程进行讲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小笼包的原料:面粉、肉馅、姜、葱、酱油、花生油等;2. 烹饪工具:擀面杖、刀、蒸笼等;3.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小笼包,让幼儿对小笼包产生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小笼包的制作原理和主要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制作小笼包的关键;3. 分组活动:按照班级人数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成人协助;4. 动手制作:每个小组按照老师的指导和成人的协助,进行小笼包的制作,包括和面、擀皮、包馅等步骤;5. 观察和讨论: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面团的变化、肉馅的制作等,让他们了解小笼包的制作过程;6.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笼包,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7. 品尝小笼包:在老师和成人的引导下,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小笼包,感受美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8. 清理卫生:整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杂物,并强调食品卫生和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小笼包的方法,还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在未来的美食教育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美食文化,培养他们对食物的认知和饮食健康意识。
六、延伸活动1.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小笼包的制作活动,促进家校合作;2. 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知名小笼包店,让他们了解小笼包的传统制作方法和历史文化;3. 开展美食节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美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幼儿园制作小笼包教案:美食文化传承

幼儿园制作小笼包教案:美食文化传承幼儿园制作小笼包教案:美食文化传承一、前言美食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不仅体现了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将传统美食文化融入教学,让幼儿在品尝美食的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详细探讨幼儿园制作小笼包的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小笼包的制作,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美食文化。
二、小笼包的由来与文化内涵小笼包是上海传统特色小吃之一,起源于南宋年间。
它以皮薄、馅多、汤汁鲜为特点,制作工艺繁琐。
在小笼包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面粉搓制技艺、馅料拌制技法以及包馅、起饼、出锅的关键工艺。
面粉的选用、和面的时间、火候的把握、馅料的配比等,都是制作小笼包的关键。
而小笼包的品尝,则需要掌握吃法与蘸料,更需要注意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其中的鲜美。
在制作小笼包的过程中,融入了我国传统的烹饪技艺和烹饪文化,体现了我国人对美食的独特追求和对饮食文化的热爱。
小笼包不仅是一种传统美食,更是我国餐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制作小笼包,可以感受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懂,从而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美食文化。
三、幼儿园制作小笼包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小笼包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美食的兴趣和热爱; - 掌握小笼包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细致耐心;- 感受制作小笼包的乐趣,培养美食情怀和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 介绍小笼包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展示小笼包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参与其中;- 教授小笼包的吃法和蘸料搭配。
3. 教学方法-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小笼包的历史和文化;- 利用幼儿园厨房设施,现场制作小笼包,让幼儿亲身体验;- 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制作小笼包。
4.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小笼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展示小笼包的制作过程,让幼儿观摩;- 第三步:幼儿分组制作小笼包,老师进行现场指导;- 第四步:品尝小笼包,体验吃法和蘸料搭配。
幼儿园制作小笼包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制作小笼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笼包的制作方法和食材。
2.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小笼包的原料和制作过程。
2. 难点:包皮的擀平和包馅的包裹。
三、教学准备1. 食材准备:面粉、水、酵母、猪肉、香菇、葱姜等。
2. 工具准备:擀面杖、包子模具、蒸笼、案板等。
3. 教学环境:清洁整齐的厨房或者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制作包子馅料a. 准备食材:将猪肉和香菇洗净,葱姜切成末。
b. 制作馅料:将猪肉、香菇末和葱姜末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盐、味精、生抽、料酒、鸡精等调味料,搅拌均匀备用。
2. 制作包子面团a. 准备食材:面粉、水、酵母。
b. 揉面团:将面粉、水和酵母混合揉成面团,静置发酵至两倍大。
3. 擀面皮和包馅a. 取出面团:发酵好的面团揉匀,分割成小剂子。
b. 擀面皮:取一个小剂子,用擀面杖擀成薄面皮。
c. 包馅:在擀好的面皮中央放入包子馅料,包裹成小笼包的形状。
4. 蒸小笼包a. 准备蒸笼:在蒸笼上铺上蒸笼布或者涂上少许食用油。
b. 摆放小笼包:将包好的小笼包放入蒸笼格子上,注意留有足够间隔。
c. 蒸熟小笼包:开火蒸10-15分钟即可。
五、教学延伸1. 小笼包的来历和文化a. 通过图片或故事讲述小笼包的来历和相关的文化知识。
2. 小笼包的品尝a. 让幼儿品尝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笼包,引导他们描述口感和味道。
3. 安全知识a. 引导幼儿讨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保存和保管食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检查小笼包的成品质量和卫生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收集幼儿及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
以上就是幼儿园制作小笼包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教学延伸:1. 小笼包的来历和文化小笼包是上海的传统名吃,起源于19世纪,当时是为了迎合宴请宾客的需要而研发的。
幼儿园制作手工小笼包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

标题:幼儿园手工制作小笼包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工制作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培养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在幼儿园制作小笼包的手工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接触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制作小笼包的乐趣,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笼包的外形和特点;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4. 提高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面团、包馅料、蒸笼、碗、案板、擀面杖等;2. 环境准备:布置好教室环境,保持教室整洁,确保教学秩序;3. 师生互动:老师要对小笼包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介绍小笼包的形状、口感和制作方法,让幼儿对小笼包有初步的了解;2. 操作演示:老师对制作小笼包的步骤进行演示,让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制作过程;3. 实践操作:老师指导幼儿们动手制作小笼包,帮助他们掌握制作的技巧,并在制作过程中提醒注意事项;4. 评价反馈:老师对幼儿们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夸奖优秀的作品,同时提出改进意见;5. 结束总结:老师引导幼儿们对制作小笼包的过程进行总结,让他们对整个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1. 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评价活动的实际效果;2. 活动改进: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做出改进;3. 教学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手工制作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六、延伸活动1. 小笼包美食文化体验:介绍小笼包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让幼儿们深入了解这一传统美食;2. 模拟餐厅服务活动:设立小笼包餐厅情景角色扮演,让幼儿们体验服务行业的乐趣;3. 小笼包制作展示:在幼儿园举办小笼包制作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增强与家长的互动和交流。
幼儿园自制小笼包教案

幼儿园自制小笼包教案
一、教学主题
主题:自制小笼包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将学会做一款美味的小笼包,并了解到小笼包的制作过程。
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做饭的快乐和乐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二、教学材料
小麦粉、酵母、猪肉、盐、料酒、酱油、花椒粉、葱、姜、蒸锅、在家制作小笼包视频。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制作面团
1.学生洗手后将小麦粉、酵母、盐和水混合搅拌成面团。
2.揉面至光滑,发酵20分钟左右。
可以在孩子们发酵的间隙中,观看自制小笼包的视频。
第二步:准备馅料
1.学生清洗和切碎葱姜,蒜和猪肉。
2.将猪肉、葱、姜,蒜、料酒、酱油和花椒粉混合均匀。
将馅料腌制
10-15分钟。
第三步:制作小笼包
1.将面团切成均匀的小块,擀成薄皮。
2.将馅料放入薄皮中心,将四周的薄皮向上折叠,形成小笼包的花边。
3.将成型的小笼包放在已涂油的蒸笼上,蒸10-15分钟。
第四步:上菜
1.将蒸好的小笼包盛放到盘子中。
2.学生搭配自己喜欢的配料,可以选择蘸酱油和醋一起食用。
四、教学评价
教师对本次教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互动的过程和结果。
同时,还需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并让学生将自己的评价写在自
己的笔记本上,便于之后进行改进和发展。
五、课后拓展
1.学生可以进行小笼包制作竞赛,评选出制作最棒的学生。
2.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小笼包文化的背景,并介绍小笼包的来历,以激发学生对食品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幼儿园创意手工:多彩手工小笼包制作教学案例

幼儿园创意手工:多彩手工小笼包制作教学案例1.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创意手工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共享一则幼儿园创意手工教学案例:多彩手工小笼包制作。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幼儿可以学习如何制作小笼包,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增加了对我国传统美食的了解。
2.教学内容2.1 准备材料在进行手工制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材料。
在制作小笼包的过程中,可以准备面粉、水、肉馅、蔬菜等食材,以及餐具、制作工具等。
通过这些材料,幼儿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小笼包的制作原料和工具。
2.2 制作流程在教学中,可以逐步教导幼儿们制作小笼包的流程。
可以让幼儿们感受面团的软硬程度,练习揉面和擀面的手法。
可以给幼儿们展示包馅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尝试包出美味的小笼包。
通过这个过程,幼儿们不仅学会了手工制作的技术,还培养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尊重。
3.多彩小笼包3.1 色彩搭配在制作小笼包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们使用不同颜色的食材来进行搭配。
可以用胡萝卜搭配肉馅,制作出橙色的小笼包;也可以用菠菜搭配肉馅,制作出绿色的小笼包。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们增加对色彩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2 形状设计除了颜色搭配,还可以让幼儿们自由发挥,设计不同形状的小笼包。
可以制作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小笼包,让幼儿们在制作过程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多彩多样的小笼包作品。
4.教学效果通过多彩手工小笼包制作教学,幼儿们不仅学会了手工制作的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制作小笼包这一传统美食,也增加了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对幼儿们制作的小笼包进行展示和共享,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5.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的观点看来,幼儿园创意手工活动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2)关闭水、电源、煤气开关
3)扫地,拖地,倒掉垃圾
板书设计
小笼包 原料 工艺流程 成品特点 技术关键
专业 授课类型 授课地点 授课班级 教具准备
教学目标
小笼包教案
烹饪
课题
小笼包
理实一体
授课教师
王冬
面点实训室
授课时间
2013/05/16
11 烹饪(2)班
课时
3 课时
面案 刮板 擀面杖 锅 面粉 酵母 白糖等
【知识目标】掌握小笼包的制作方法和技术关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正确的操作小笼包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有彻底的
酱油,葱姜末拌和,拌透后分 2-3 次
理解
清水,沿一个方向搅拌上劲,放入麻 回 顾 旧
油,待用。
识,巩固
提问:加水的作用,加水时有哪些注 所学
意点?
3.生坯成形 将醒发好的面团(也可下成剂子
后在醒发)摘成 12 个剂子,撒上少 许干粉,然后用面杖擀成中间略厚, 边缘略薄约 8cm 直径的圆皮。
左手托住包皮,中间略凹,用竹 刮子将馅心放在皮子中心,用左手拇 指和食指自右向左依次捏出皱褶,同 时用右手的中指紧顶住拇指的边缘, 让起过皱褶以后的包皮边缘从中间 通过,夹出一道包子的“嘴边”。每 次捏褶子时,拇指与食指略微向外拉 一拉,以使包子最后形成“颈项”。 最后收口成“鲫鱼嘴”。 提问:小笼包上馅心的方法采用的是 陇上法,卷上法,酿馅法,还是包上 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找 出其操作中的手法问题和制 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指出应
牢记,并且能 自行归纳要 点
达到的质量标准。
布置作业
小笼包的制作工艺流程(详写)
加深记忆
打扫卫生
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案台擦拭干净
把使用的工具用具清理干净放回
原处 ,摆放整齐
值日生点 1)点算归拢用具,把
认真清 培养好习惯
所使用的机器设备擦拭干净
实物演 示,直观 映象
演示引导 探究归纳
4.制品熟制作
生坯入笼,足气蒸 10min 即可。
讲解注意事项
注意操作安
全
5.成品特点 膨松柔软,形状美观,咸中微 甜,汁多鲜嫩。
1)面团的软硬度要适中,并要将
面团揉匀揉透
牢记操作关
2)严格遵循粉料之间的相互比例 键
3)生坯的醒发时间要恰当
小组合作
通过老师对小笼包的演示操
教学重点
蓬松面团的成团技艺和小笼包的成形技艺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小笼包的成形技法
任务驱动法
(演示引导 探究归纳 总结延伸)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饺子,包子,都是我们常见的大众
面食,通过几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饺子是用冷水直接调制的,属于水调
面团制品,吃起来口感是比较劲道的, 那我们常吃的包子口感是怎么样的 呢,完全不同吧……这节课就来学习
作,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分工下 共同完成小笼包的制作任务。
教师对学生制作中出现
交流学 习体验,取长 补短
培养团结协 作,自助动手 能力
的问题进行纠正并给予指导
学生实操结束,将成品摆放整
齐。然后老师对个同学的实操
总结延伸
,
过程和实操品种进行点评。本
着多表扬,少批评,努力激发
对小笼包有 全面客观的 理解 评价
讨论思考 回答
膨松面团制品中的小笼包。
提问:我们吃过的膨松面团制品都
有哪些?都有什么特点呢?
激发学习 兴趣,引导 学生思考, 导出教学 内容
原料 1.馅料:猪肋条肉 200g 葱姜末 白糖 麻油 清水 适量
2.坯料:面粉 300g 白糖 15g 酵 母 7g 泡打粉 5g 温水 170g
演示引导
制作程序
1. 面团的调制
面粉中中加入干酵母 泡打粉 白糖
温水和成发酵面团。
积极思
提问:a 为什么发酵面团要用温水调 考,讨论,
制而不是冷水热水呢?
回答问题
b.酵母 泡打粉 白糖 温水各
有什么作用?
c.加水的时候注意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
……………
分析,帮
助学生对
2.馅心调制
膨松面团
将肋条肉剁成肉茸,加酱油,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