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四章案例分析题答案.

合集下载

北大14春《成本会计》完整答案(有简答题)

北大14春《成本会计》完整答案(有简答题)

作业ID: 255161.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耗费指的是企业的()。

(第二章)A. A. 生产经营费用B. B. 生产费用C. C. 期间费用D. D.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2.企业本期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或经营管理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是指()。

(第三章)A. A. 营业费用B. B. 待摊费用C. C. 预提费用D. D. 管理费用3.适合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第三章)A. A. 生产工时比例法B. B.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C. C. 机器工时比例法D. D. 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4.采用约当量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第四章)A. A. 在产品的数量B. 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C. C. 完工产品的数量D. D. 废品的数量5.不断重复生产品种相同的产品属于()。

(第五章)A. A. 大量生产B. B. 复杂生产C. C. 成批生产D. D. 单件生产6.下列企业中,最常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

(第六章)A. A. 发电厂B. B. 服装厂C. C. 制衣厂D. D. 钢铁厂7.不分批计算的产品的分批法是一种简化的分批法,月末未完成产品的间接费用()。

(第六章)A. A. 全部分配B. B. 部分分配C. C. 全部保留D. D. 部分保留8.逐步结转分步法不适用于()。

(第六章)A. A. 自制半成品加工为多种产品的企业B. B. 自制半成品可以对外销售的企业C. C. 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D. D. 需要单独核算半成品的企业9.定额成本是一种()。

(第七章)A. A. 平均成本B. B. 标准成本C. C. 成本控制的目标D. D. 计划成本10.成本报表的格式、种类和内容等由()规定。

(第十章)A. A. 政府有关部门B. B. 国家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C. C. 股东等利益相关者D. D. 企业11.企业成本核算如何划清各种费用的界限?(第二章)为了正确的计算产品成本,合理的归集有关期间费用,企业必须:第一,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第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第三,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第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界限;第五,正确划分完成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4《成本会计》(第四章)

4《成本会计》(第四章)
17
(1)发出出租出、借包装物: 借:待摊费用 18000 销售费用 1500 贷:包装物 19500 (2) 出借包装物报废,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80 贷:销售费用 380 (3)结转发出包装物的成本差异 借:待摊费用 360 销售费用 30 贷: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成本差异 390 (4)摊销本月应负担的出租包装物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2940 贷:待摊费用 2940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7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700 (领用时也摊销了350,所以共摊销了700) (3)月末结转本月所领管理用具的成本差异时: 借:管理费用 48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本月领用1600,再乘以0.03)
48
30
优点:提高了费用负担的合理性,有利于进行
22
对出借包装物进行修理,发生修理费用时: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出借库存已用包装物时: 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 出借包装物报废,摊销其一半价值时: 借:销售费用 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23
报废包装物的残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贷:销售费用
注销报废的出借包装物及其摊销额时:
(1)领用管理用具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1 6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1 600 借:管理费用 80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800
29
(2)报废管理用具时: 借:原材料 50 贷:管理费用 50 借:管理费用 35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350
返回
33
净值摊销法实例:
34
35
36
37
净值摊销法总结:

成本会计学 第七版 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 第七版 课后习题答案
甲产品定额工时=500×8=4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400×10=4000(小时) 分配率=4010200+0400000=15 甲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000×15=60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000×15=6000(元)
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
(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见表 3—14。
表3—14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供水 运输 合计
供水
运输 合计
19000 20000 39000 18800 20200 39000
20000 40000 — 19000 38500 —
095 05
— 0989474 0524675 —
辅助生产 车间耗用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 分配金额合计
合计
1700千克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1788020=099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1771070=101
(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 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 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
分配率=4310200+0300700=15 甲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300×15=645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3700×15=55500(元)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2-4章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2-4章答案

第二章1.编制会计分录:(1)借:生产成本——甲 77000——乙 33000贷:原材料110000(2)借:制造费用 10000贷:原材料 5200应付职工薪酬 3400银行存款 1400(3)借:固定资产 3700贷:银行存款 3700(4)借:长期待摊费用 18000贷:银行存款 18000借:制造费用 1000贷:长期待摊费用 1000(5)借:管理费用 15000贷:银行存款 15000(6)借:销售费用 9000贷:银行存款 9000(7)借:生产成本——甲7700——乙 3300贷:制造费用 11000借:库存商品——甲 78700——乙 36300贷:生产成本——甲 78700——乙 363002.⑪应计入成本费用=77000+33000+10000+18000+15000+9000=162000(元)⑫本月应计入成本费用=77000+33000+10000+1000+15000+9000=145000(元)⑬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77000+33000+10000+1000=121000(元)⑭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77000+(10000+1000)×70%=84700(元)本月应计入乙产品成本费用==33000+(10000+1000)×30%=36300(元)⑮本月完工甲产品成本=84700―30×200=78700(元)本月完工乙产品成本=36300(元)第三章1、解:(1)材料定额消耗量:A 产品:425×50=21 250(公斤)B 产品:525×25=13 125(公斤)(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31252125012375+=0.36(3)各种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A 产品:21 250×0.36=7 650(公斤)B 产品:13 125×0.36=4 725(公斤)(4)各种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A 产品:7 650×20=15 3000(元)B 产品:4 725×20=9 4500(元)2、动力费用分配率=(5000×0.3 )÷(45000+30000)=0.2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45 000×0.2=9 000(元)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30 000×0.2=6 0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 0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 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 100制造费用 2 250管理费用 1 800营业费用 600贷:应付账款 21 7503、工资费用分配率=300004500084000+=1.12甲产品应分配生产工人工资=45000×1.12=50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生产工人工资=30000×1.12=33 6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0 4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3 600——辅助生产成本 6 000制造费用 8 000管理费用 12 000营业费用 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15 0004、借:制造费用 10 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 500管理费用 3 000贷:累计折旧 14 5005、(1)按30日计算工资率,按出勤天数算月工资日工资率=30280=9.33(元) 应算出勤工资=9.33×(19+9)=261.24(元)应算病假工资=9.33×2×90%=16.79(元)应付工资=261.24+16.79=278.03(元)(2)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9.33×2×10%=1.87(元)应扣缺勤事假工资=9.33×1=9.33(元)应付工资=280—1.87—9.33=268.80(元)(3)按20.92日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日工资率=280÷20.92=13.38(元)应算出勤工资=13.38×19=254.22(元)应算病假工资=13.38×2×90%=24.08(元)应付工资=254.22+24.08=278.3(元)(4)按20.92日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13.38×2×10%=2.68(元)应扣缺勤事假工资=13.38×1=13.38(元)应付工资=280﹣2.68﹣13.38=263.94(元)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时,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比较缺勤日数扣月工资多算9.23(元)(278.03﹣268.80),这是由于8月份日历日数31天比30日多一日所致。

《成本会计学》新讲义配套的练习答案

《成本会计学》新讲义配套的练习答案

《成本会计学》新讲义配套的练习答案第三章材料费⽤的核算习题⼀(⼀)⽬的练习材料费⽤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资料1、某企业有⼀个基本⽣产车间,⽣产A、B两种产品;两个辅助⽣产车间,即机修车间和供⽔车间,为基本⽣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XX年3⽉A产品产量120件,每件重2.5千克,B 产品产量250件,每件重0.8千克。

23、该企业材料⽇常收发的核算采⽤实际成本计价。

A、B两产品共同耗⽤的材料按产品重量⽐例分配。

(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材料费⽤的分配,并作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如下:1、分配A、B两产品共同耗⽤的材料费⽤材料分配率= 2500 = 2500 = 5120×2.5+250×0.8 300+200A产品应分材料成本=300×5=1500B产品应分材料成本=200×5=10002、会计分录借:基本⽣产—A产品—直接材料 125500 ( 124000+1500)基本⽣产—B产品—直接材料 87000 ( 86000+1000)辅助⽣产—机修车间—材料 300辅助⽣产—供⽔车间—材料 400制造费⽤—基本⽣产车间—材料 100管理费⽤—物料消耗 200贷:原材料 213500习题⼆(除加权平均法外,假设都采⽤永续盘存制)(⼀)⽬的练习不同的材料计价⽅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资料某企业5⽉份甲材料收发资料,如下表所⽰。

(三)要求A、根据已知资料分别采⽤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耗⽤的材料费⽤,并编制领⽤材料的会计分录。

B、结合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分析不同的材料计价⽅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答案如下:1、先进先出法:5⽇A产品领⽤材料成本=1000×10+200×10.20=120408⽇B产品领⽤材料成本=100×10.20=102015⽇A产品领⽤材料成本=200×10.20+300×10.25=511525⽇B产品领⽤材料成本=400×10.25=410027⽇A产品领⽤材料成本=300×10.25+200×10.45=5165所以:5⽉A产品甲材料成本=12040+5115+5165=22320元5⽉B产品甲材料成本=1020+4100=5120元借:基本⽣产—A产品—直接材料 22320基本⽣产—B产品—直接材料 5120贷:原材料—甲材料 274402、后进先出法:5⽇A产品领⽤材料成本=500×10.20+700×10=121008⽇B产品领⽤材料成本=100×10=100015⽇A产品领⽤材料成本=500×10.25=512525⽇B产品领⽤材料成本=400×10.45=418027⽇A产品领⽤材料成本=500×10.45=5225所以:5⽉A产品甲材料成本=12100+5125+5225=22450元5⽉B产品甲材料成本=1000+4180=5180元借:基本⽣产—A产品—直接材料 22450基本⽣产—B产品—直接材料 5180贷:原材料—甲材料276303、加权平均法:全⽉加权单价= 10000+5100+10250+10450 = 35800 ≈ 10.23 1000+500+1000+1000 35005⽉A产品甲材料成本=(1200+500+500)×10.23=22506元5⽉B产品甲材料成本=(100+400)×10.23=5115元借:基本⽣产—A产品—直接材料 22506基本⽣产—B产品—直接材料 5115贷:原材料—甲材料276214、移动加权平均法:3⽇购⼊后加权单价= 10000+5100 = 15100 ≈ 10.071000+500 15005⽇A产品领⽤材料成本=1200×10.07=120848⽇B产品领⽤材料成本=100×10.07=100710⽇购⼊后加权单价= 15100-12084-1007+10250 = 12259 ≈ 10.22 1500-1200-100+1000 120015⽇A产品领⽤材料成本=500×10.22=511020⽇购⼊后加权单价= 12259-5110+10450 = 17599 ≈ 10.35 1200-500+1000 170025⽇B产品领⽤材料成本=400×10.35=414027⽇A产品领⽤材料成本=500×10.35=5175所以:5⽉A产品甲材料成本=12084+5110+5175=22369元5⽉B产品甲材料成本=1007+4140=5147元借:基本⽣产—A产品—直接材料 22369基本⽣产—B产品—直接材料 5147贷:原材料—甲材料275165、不同材料计价⽅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如果物价持续上涨,则不同材料计价⽅法下产品成本由⼩到⼤的排序为: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习题三(⼀)⽬的练习材料费⽤的分配(⼆)资料1、某企业20XX年6⽉材料耗⽤汇总表如下所⽰。

10成本会计习题册答案

10成本会计习题册答案

2023年年10月《成本会计》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BDB二、双选题1、AB三、填空题1、商品发明成本2、英国3、现代成本会计4、生产经营成本5、经营性支出四、名词解释1、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

2、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五、简答题1、成本的作用?答:(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3)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4)成本是企业举行决策的重要根据2、成本会计的职能?答:(1)成本预测(2)成本决策(3)成本计划(4)成本控制(5)成本核算(6)成本分析(七)成本考核3、简述成本会计的任务。

答:(1)及时、准确地举行成本核算(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成本目标(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4)制定责任成本制度第二章成本核算要求、费用分类及成本核算普通程序第 1 页/共34 页一、单选题1—5 ACDCA 6—10 DCACD二、双选题1、CD2、DE3、AB三、填空题1、原始记录 2. 产品成本期间费用3、直接材料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5、车船使用税6、混合成本7、可控性8、历史成本未来成本9、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四、名词解释1、直接材料:也称原材料,是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成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主要材料与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备品备件、燃料动力等。

2、发明费用: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各种费用。

3、可控制成本;成本费用的发生属于某一部门、单位或个人权责范围内,而且能够加以控制的,则称为该部门、单位或个人的可控制成本。

4、标准成本:是通过确切地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成本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的未来成本。

五、简答题1、答:为了准确地举行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需要分清以下几种费用的界限:(1)准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成本会计项目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项目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学习目标
1、了解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 2、掌握在产品盘盈盘亏的核算; 3、掌握完工程度的计算; 4、运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5、运用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分配本月生产费用; 6、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案例导入
成本会计
项目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小李是山东某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2010年利用暑假的时间到山 东浪潮集团实习。9月30日,他到生产车间随同成本核算员一起进行 盘点工作,他发现在盘点中除了对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进 行盘点外,还要盘点在产品数量和产成品的完工程度。小李很纳闷, 他想:盘点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是为了计算物料的消耗量,盘点 产品的完成程度,又有什么作用呢?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通过本 章的学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材料消耗(工时)定额*50%
产品材料消耗(工时)定额
成本会计
项目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约当产量法—直接材料的分配
【例题】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须经过三道加工工序完 成,原材料分别在各个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 单位成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50 元,其中,各工序投 料定额分别为150元、75元、25元。 200×年6月末盘 点确定的甲产品数量为350件,其中,各工序分别为 90件、130件、130件。则每道工序的在产品投料程度 及约当产量是多少?
约当产量法—直接材料的分配
【分析】根据不同产品生产工艺的方式不同,材料投入模式 可以划分为三类:
1.生产初一次投料 2.分工序一次投料 3.分工序陆续投料 下面就这三种情况分别测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成本会计
项目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第四章 综合费用的核算

《成本会计》第四章 综合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 14 —
2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交互分配法
1)第一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也称交互分配或对内分配,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原始辅助生产 费用和其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总量计算出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 互分配,从而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配转入 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相关计算公式为:
2) 直接用于产品或 劳务的生产费用,但管理 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核 算,因而未设成本项目的 费用,如生产用机器设备 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 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 验费等。

金额
(工时)
金额 合计
待分配费用
60 000
36 000 96 000
对外提供的劳务数量
32 000
4 000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1.875
9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
14 000 10 000
3 000
26 250 18 750
5 625
— — 3 000
— — 27 000
26 250 18 750 32 625
销售费用
2 000 3 750
400
3 600
7 350
管理费用
3 000 5 625
600 5 400 11 025
合计
32 000 60 000 4 000 36 000 96 000
第一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 13 —
1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直接分配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建议采取哪些程序来加强对收款 和汇款单的内部控制? • 所有销售票据应该编号,并每日 清点销售票据的号码。所有盖了 “付讫”戳的销售票据应该与银 行接收的存款单的副本建立核对。 应由一名专人,而不是出纳或信 用部门的职员负责核对工作。
– 应该有一名出纳员之外的职员或信用部门之外 的职员负责打开邮件,并在当天准备三联的汇 款清单。原始单据和支票(或现金,若有的话) 直接转交给出纳;一张汇款清单的副本交给上 面提到的负责核对工作的职员;一张副本交给 负责过账到应收账款分类账的人员。 – 收到汇款清单副本的职员应该把上面列示的汇 款单和两联的存款票据相比较,同时核对现金 销售票据和存款票据。应调查任何接受的支票 或现金没能在当天存入银行的原因。
• 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或颜色)来表 示现销、货到付款销售和赊销的销售 票据,以便于每日清点用过的销售票 据。 • 出纳不应与应收账款有职责上的联系。 出纳准备银行存款单并把存款送到银 行。出纳和信用部门以外的一名职员 负责审核汇款清单和日存款票据上列 示的日收款金额是否一致 。
– 汇款单不能留滞在手中。按天或按批处理邮件,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处理邮件,都应该将汇款原 封不动的存到银行。信用部门应该为那些数目 不正确的汇款单准备必要的记录,以备将来进 一步查找。 – 把汇款单过账到应收账款分类账的责任可以留 给信用部门。这步操作一般安排在现金的接受 和控制之后,因此,只要信用部门不接触代表 现金的汇款通知单,由信用部门来执行过账职 责就不会削弱现金的内部控制。
• 信用部门的人员可以编造并录入一些 实际上没有提供给客户的折扣,或者 对于折扣日之后收到的汇款编造折扣。 通过这些分录的掩盖,个人可以将这 笔资金据为己有。
– 通过邮件得到的收入,在被第四名职员(信用 主管的助理)处理之前没有做任何记录,所以 四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抽走现金而不需要任 何掩饰。当发现盗用行为以后,也没有任何记 录可以证明是谁盗用的。 – 信用主管的助理可以添加或者毁坏应收账款分 类账记录,或伪造明细分类账试算平衡表,或 给出与账户记录不一致的报表等等,以此来掩 盖自己抽走现金的行为。
案例分析——案例1
假设你正审核A销售公司总公司的下属ABC分 公司。有非常可观的年销售量。在审计中,你 发现收款过程中ABC分公司处理现金收入的过程 如下: 直接销售和货到付款销售的收款由出纳负 责,他可以从客户处或送递服务处收到现金。 收到现金以后,出纳在销售票据上盖上“付讫 ”的戳,在把一份副本归档以便日后参考。货 到付款销售的惟一记录就是这份销售票据的副 件,它由出纳保管,直到从客户或送递服务那 里收到现金。
3.面是收款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描述:
案例分析——案例1
3.
答案
3.
综上所述,为了控制以邮寄方式取得 的现金收入,不管是在收发部门(信件 在此打开),在现金收入部门(此处现 金被汇总并送存银行,取得相应的存款 单据),还是在应收账款部门(在此登 账),应当确认没有人能完全控制整个 收款业务的交易流程。通常,之所以向 客户开具发票,并报送有关报表,主要 是为了客户按照其姓名、地址编制汇款 通知单,并会同该客户应付的款项一起 汇回。

现金收入:现金出纳员核对收款单和客户付款 支票,编制银行送存单。此外,通过终端机产 生每个工作日内现金收入的整批总和。在各个 工作日结束前,把客户付款支票和两联送存单 送往银行办理存款;另一联送存单和客户寄来 的汇款通知单则予以存档。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职员核对汇款通知单和收 款单,通过终端机键入有关资料,产生“现金 收入交易文件”,然后把汇款通知单和收款单 一起存档。
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是出纳人员为记录 送存银行的现金收入数量而编制的日记账 凭证通知单。日记账通知单上记录的金额 应该与应收账款各项目的汇总数核对一致 。然后将经过确认的银行存款单副本传递 到内部审计部门的职员,以便与银行账户 调节一致。对通过邮件实际收到的现金的 内部控制,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直接监管的 力度。
• 邮件由信用主管的秘书打开,汇款单交给信用主 管的助理审阅。然后信用主管把汇款单交给出纳。 在每天存款时,出纳把手头上的支票和现金交给 信用主管的助理,该助理负责准备汇款清单,结 算银行存款,并把存款带到银行。信用主管的助 理还负责把汇款过账到应收账款分类账上,并核 准可允许的现金折扣。 • 你还查实,信用主管从A总公司行政部门那里 获得了冲销坏账的批准权。在会计年度的年终时, 他还保管有最后一个月内收到的汇款单。
案例分析——案例1
要求: 1、请描述在处理收款和汇款单的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不法行为。 2、你建议采取哪些程序来加强对收款和汇款单的 内部控制? 3 、请给出 ABC 分公司合理的收款系统资料流图以 及收款业务按职能部门的描述。 4 、给出 IT 环境下 ABC 分公司处理现金收入系统作 业步骤和流程图。
3.请给出ABC分公司合理的收款系统资料流 图以及收款业务按职能部门的描述。 ABC 公司典型的收款方式有邮寄和直 接向出纳人员或者收款窗口付款两种。 客户付款之后应当获得相应的收据和按 月列示的付款额清单。对客户付款的确 认是相当重要的管理控制措施。下面是 ABC公司收款业务资料流程图,图中显示 的主要特征是下述的几个职能的分离。
4.IT环境下ABC分公司采用整批处理与直接 更新系统处理现金收入交易,其系统作 业步骤如下: 1)收发部门:收发员核对客户寄来的付款 支票和汇款通知单与金额是否一致,然 后把两者分离,同时编制收款单:第一 联收款单和客户付款支票送往现金收入 部门;汇款通知单和第二联收款单送往 应收账款部门。

案例分析——案例1
答案
1.请描述在处理收款和汇款单的过程中, 可能发生的不法行为。 • 如果现金销售或者货到付款销售的销 售票据没有编号或者编号管理不善, 出纳就可以破坏这些销售票据,然后 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 挪用资金的现象可能发生。这牵扯到收到现金 而不做相应的分录,过些时候,当另外一笔现 金收到时,再对第一笔现金做分录。最近一笔 的收入就被不诚实的人持有和使用。在以上描 述的问题里,ABC分公司的这四名职员中的任 何一人都有可能挪用应收账款的收入。 – 由于信用主管的助理知道哪些坏账已经被认为 收不回来而被冲销掉,当这些坏账的汇款收到 以后,他就可以挪用这些汇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