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间断用药治疗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48例临床分析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48例临床分析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系统化疗作为治疗手段之一,愈显重要。
但是随着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耐药现象,为提高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卡培他滨作为新一代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表柔吡星等在该领域的治疗中显示出更广阔的前景。
此次采用卡培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48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对象及方法1.1病例资料收集我院2005-01-01至2009-12-31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48例,均为女性,年龄32-71岁,中位年龄48岁。
雌激素和孕激素阳性38例,阴性7例,不详为3例,。
HER-2(++)以上23例。
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41例,单纯癌5例,髓样癌2例。
初治9例,复治39例。
淋巴结转移23例,胸膜转移6例,肺转移11例,肝脏转移8例,骨转移6例。
其中一个组织或器官转移31例,2个及以上组织或器官转移17例。
全部患者KPS70,预计生存期>3个月,治疗前给予血常规、血糖、肝功、肾功、心电图等检查,有可临床检测的病灶,近1月内未经过抗肿瘤治疗。
1.2治疗方法多烯紫杉醇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60min,静滴前12h、6h和静滴后24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8mg,滴注多烯紫杉醇前30min苯海拉明20mg肌注。
卡培他滨1600mg/d,分早晚2次,餐后30min服用,连续服用14d,休息7d,21d为1个周期。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以及血象变化、肝肾功能和心肺功能等调节化疗药物剂量,并同时应用抗过敏、抑制胃酸分泌、止吐等药物对症治疗。
化疗2~6个周期,平均4个周期。
骨转移患者同时应用双瞵酸盐治疗。
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3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疗效评价按照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者为CR+PR,总有效率为CR+PR+SD。
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62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当前,我国女性患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基数逐年上升,虽然医疗部门对于乳腺癌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有效降低了因该疾病所导致的病人死亡率,但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对该种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仍未停止[1]。
乳腺癌的高发期主要出于女性绝经期前后,多处于40~60岁年龄段之间。
而在乳腺癌达到晚期之后,恶性肿瘤扩散到一定程度时,对其的治疗将更加难以有效进行[2]。
本文将针对卡培他滨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期对于该种新型靶向细胞毒性口服化疗药物进行更透彻的认识,令其在治疗乳腺癌疾病当中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用。
现获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180名患者进行病理上的确诊和分析,确定病人处于乳腺癌晚期。
该类患者年龄区间处于26~71周岁之间,平均年龄47周岁;体重区间处于43~75KG之间,平均体重69KG;其中78例属于浸润性导管癌,19例被确诊为粘液腺癌,48例属于浸润性小叶癌,30例髓样癌,5例混合癌。
对于患者的入选标准为其在进行治疗开始之前一个月内未曾使用过卡培他滨药物。
180名患者当中肝脏转移者53例,骨转移者61例,胸壁转移者19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11例,肺脏转移者例36例。
1.2 方法使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制造的卡培他滨片(国药准字J20030108),基本规格0.5g*12片/盒。
对病人用药时采取每天2500mg/m 2的方式,即每日早餐与晚餐之后半个小时进行服用,连续应用两周之后休息一周。
在病人治疗一个周期之后,对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减弱,该现象主要是出于病人的耐药情况以及作用于对药物毒素的排除。
在治疗期间不间断对病人病情进行监测,若病人的癌细胞扩散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继续蔓延,立刻停止对该药物的使用。
与此同时,对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常规以及器官功能进行检查,以便更好的记录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卡培他滨维特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組(30例)。
对照组接受医院当前常规的姑息治疗,观察组服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成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中发现手足综合症12例,白细胞减少11例。
腹泻6例,患者均可耐受,并经过治疗处理后瘟状究全缓解,不结论;使用卡培他滨用于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情况,控制的病情恶劣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的出现相对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卡培他演;乳腺癌晚期;临床治疗卡培他滨作为-种新型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已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得到了证实。
且具有口服方便,减轻患者频繁入院就医的负担,适合长期用药等特点,使其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定期随访观察,治疗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
治疗组中,年龄在29- 65岁,平均年龄(46+2.56) 岁常规组中,年龄在30- 66岁,平均年龄(47±2.14)岁。
60例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常规组:采用定期随访观察,患者均不接受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主要以观察为主。
治疗组:采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口股卡培他滨1000 mg/m',,每天2次。
在第1~14天进行持续用药,21 d作为1个治疗周期,医务人员对患者每2-3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对于治疗后病情没有进展的患者,医务人员应继续给予患者卡培他筑维持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需接受不少于2周期的化疗。
13评价准则临床评定不良反应根据WHO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将其分成0-N度。
一线治疗用药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一线治疗用药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任玉红【摘要】目的:分析一线治疗用药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10~2016-10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个人的意愿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比组32例.对比组采用长春瑞滨治疗,实验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64%、46.8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6.7%,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7.5%,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比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控制效果比较理想,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药物应用有效率与安全性值得肯定.【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40)005【总页数】3页(P128-129,131)【关键词】卡培他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临床效果【作者】任玉红【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办,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够清晰,早期诊断与辅助治疗尽管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但是仍然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晚期乳腺癌患者难以治愈,临床治疗多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主。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卡培他滨为主的化疗药物开始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得以应用。
本文将2015-10~2016-10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临床治疗对比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践观察。
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维持治疗中采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30例本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有转移性乳腺癌的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患者进行常规化疗(常规组15例)和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实验组15例),观察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6.67%和80.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0.00%和86.67%,两组数值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化疗后产生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化疗,卡培他滨节拍化疗与其临床化疗疗效相当,但后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化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整体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转移性乳腺癌;维持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乳腺癌属于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由于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所以经常被忽略而使病情加重,最终在患者的肺、肝、骨、脑等器官发生转移,并破坏其正常组织[1],尤其是针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生存期往往只有几个月[2]。
所以,临床中针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主要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3],延长生存周期为主,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4]。
节拍化疗属于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化疗方式,其主要是指采用某种化疗药物的小剂量不间断持续高频给药,以肿瘤内增殖的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的新型化疗模式[5],本文将通过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维持治疗中采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资料研究资料为回顾性选取30例本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有转移性乳腺癌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15例;常规组,患者最小年龄为63岁,患者最大年龄为84岁;平均年龄(71.5±1.5)岁;其中,8例患者为肺转移,3例患者为肝转移,4例患者为其他转移;同时,伴有两处及以上转移疾病的患者为10例;实验组,患者最小年龄为65岁,患者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75.2±0.8)岁;其中,9例患者为肺转移,4例患者为肝转移,2例患者为其他转移;同时,伴有两处及以上转移疾病的患者为9例;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批准且患者的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的临床疗效

c e tea yfrteed r o n w t d a c dbe s c n e. eh d F h moh rp o h lel w me i a v n e rat a c rM t o s y h mm a u r 01 o Ma 0 ,0 ed r o nwi d a c d Jn ay2 0 t y2 1 3 lel w me t a vn e 1 y h
【 摘要】 目的 评价以小剂量卡培他滨持续给药的节律化疗方式治疗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研
究对 象为 2 1 0 0年 1月 一 0 1年 5月 3 21 0例 老 年女 性 晚期 乳腺 癌 患 者, 予 小剂 量卡培 他 滨 的持 续给 药 方式 ( 给 卡培 他 滨每 次 口服
比较 [] 中国 实用妇科 与产科 杂志,0 0 2 ( )6 6 . J. 2 1 ,6 1 :5~ 6
【 收稿 日期 】 2 1 — 1 0 01 1 — 7
老 年 女 性 晚期 乳 腺癌 卡培 他 滨 节 律 化疗 的 临床 疗 效
蒋琳 谭榜 宪 赵妍 丽 柳 弥
川北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南充 67 0 ) 四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0
【 关键词 】 晚期乳腺 癌 ; 节律化疗 ; 卡培他滨 ; 老年女性
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疗效评价 .
1 6 7
卡 培他滨用于 晚期 乳腺癌维持治疗 的临床疗效及 安全性分 析
李海利 , 郭卫 东 , 张惠洁 , 张惠茹 , 耿春玲 ( 内蒙古 医科大 学第三 附属 医院 ,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5 1 2 .
2 . 1两 组 患者 治疗 前 后 血 脂 水 平 变化 对 比
治疗 前, 两组患 者 的 T G、 T C 、 HD L — C、 L D L — C差 异 均 无
【 摘要 】 目的 评 价卡培他滨单药维持化疗治疗 晚期 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 良反应 。方 法 6 4 例经病理学确诊 的晚期转 移性乳 腺癌 , 以卡
培他 滨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后 无进展的患者 , 分 为试验 组 3 1 例, 给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 , 病情 进展则停药 ; 对照组 3 3 例进行 随访观察 。结果 与对
1 . 3疗 效 评 价
汀药物使用 时, 必须要遵循 个体化 患者 治疗 前 后 的三 酰 甘油 ( T G) 、 血 浆 总胆 固醇 药师应该 对患者个 体的胆 固醇水平 、 预期 的心血管危 险性以及 ( T C)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 HD L — C ) 、 低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发生不 良反应的潜在危险 l 生进行综合考虑 】 。 ( L D L — C) 水平 ; 观察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 的发生情况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治 疗 1年后 , 观察 组 患 者 的 T G、 T C以及 1 . 4统计 学方法 L D L — c明显低 于对 照组 患者 , 观察 组 患者 的 H D L — C含量 要 明 利用 S P S S 1 7 .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学处 理 , 使用描述性统 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 明, 瑞舒伐他汀药物用 计方法 , 将计量 资料分 布情 况判断处 理, 计量 资料采用 ( 均值 ± 于调节冠心病患者 的血脂水平 , 具有 较好 的临床疗 效 。
卡培他滨间断用药治疗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 药物 与临床 ・
卡培他 滨 间断用药治疗 合并有 多种慢性疾病 的 老年性晚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分析
高金 锁
安徽 省 合 肥市 第 三人 民医 院肿瘤 科 . 安徽 合肥
2 02 3 02
【 要】 摘 目的 : 察 卡培 他 滨 间断用 药 治疗 合并 有 多 种慢 性疾 病 的 老年 性乳 腺 癌 患者 的疗 效及 副 作用 。方 法 : 观 2 晚 6例
v n e ra tc ri o s o itd wi aiu h o i ie s s a e i bn n e i e ttea y i r y o u te a c d b e s acn ma a s cae t v ro s c rn c ds ae ,c p ct ie itr t n h r p s wot ff r r h a m t h h
G /s o A0 Jn u
Th h r e peSHo ptlo fiCi n An u o ic , fi 2 0 2 , ia eT id P o l s i fHee t i h iPrvn e Hee 3 0 2 Chn a y
【 sr c】0b et e T v laeteef aya dsft o a e i bn nemie t h rp rteodw me i d Ab ta t jci : oe a t fcc n a y f p c a ieitr t n ea yf l o nw t a - v u h i e e t t t o h h
Cl i a fe ta a y i fc p ct b n n e m it n h r p o h r a m e t i c l f c n l sso a e i i e i t r te tt e a y f r t e t e t n n e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培他滨间断用药治疗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卡培他滨间断用药治疗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
方法:26例晚期老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单药卡培他滨间断化疗。
卡培他滨每日2 500 mg/m2,d1~14。
中位化疗间隔时间为2.5个月,中位化疗周期为5个周期。
结果:CR 0例(0),PR 3例(11.6%),SD 18例(69.2%),PD 5例(19.2%),1年存活率为92.3%,2年存活率为88.5%,3年存活率达76.9%。
不良反应轻,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
对血糖、血压、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对于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性晚期乳腺癌,单药卡培他滨间断治疗是值得选择和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pecitabine intermittent therapy for the old 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 Total 2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2 500 mg/m2 of capecitabine d1-14. The median interval between chemotherapy were 2.5 months, median chemotherapy cycle were 5 cycles. Results: Complete remission was 0 case (0), the partial response were 3 cases (11.6%), stable disease were 18 cases (69.2%), progressive diesease were 5 cases (19.2%). 1-year survival rate was 92.3%, 2-year survival rate was 88.5%, 3-year survival rate was 76.9%. The mainly adverse effects included leucopenia,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function. Conclusion: To the old 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capecitabine intermittent therapy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treatment options.[Key words] Capecitabine; Intermittent therapy; Old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rcinoma; Effect analysis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在城市中的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农村中为第五位。
乳腺癌已经成为妇女健康的最大威胁。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老年人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老年乳腺癌的患者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身体各器官功能减低,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化疗以及内分泌等治疗,出现再转移现象,目前采取何种治疗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笔者采用单药卡培他滨间断治疗老年性晚期乳腺癌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耐受性好,对患者血糖、血压及心功能影响小,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2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70岁(65~79岁);原发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1例患者行局部肿块切除术。
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术后均正规化疗,化疗方案多为含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
部分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ER(+)或PR(+)均用过三苯氧胺以及来曲唑内分泌维持治疗。
26例患者中14例在术后5年以内出现转移,10例患者术后10年内出现转移,2例患者10年后出现转移,其中有2例患者为双侧乳腺癌先后行手术治疗。
转移癌经X线、CT或MRI、骨扫描,穿刺活检确诊。
一部分患者行PET-CT证实。
其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2例、多发骨转移合并椎体转移12例、锁骨上或腋窝或纵膈淋巴结转移8例。
ER(+),PR(+)10例;ER(-),PR(+)6例;ER(-),PR(-)10例,其中HER-2(++)4例,HER-2(+++)6例。
26例患者中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1.2 治疗方法卡培他滨每日2 500 mg/m2,分2次口服,于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连用14 d。
化疗期间常规给予保护胃黏膜药物。
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调控血糖,常规应用降压药物调控血压。
常规口服丹参滴丸等营养心肌的药物,大部分患者2~3个月给药1次,部分患者有临床症状时给药,平均间隔时间2.5个月。
每2周期行相关检查以评价疗效。
1.3 疗效及毒性评价标准疗效及毒性按WHO标准评价。
肿瘤进展时间(tumor to progression,TTP)是指化疗开始到肿瘤复发或进展的时间,疗后生存期为化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
近期疗效按WHO标准评定,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率为CR+PR[1]。
其中骨转移根据WHO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转移灶均钙化或消失,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或钙化,成骨性病灶密度降低,持续4周以上;稳定(NC):病灶无明显变化,至少在治疗开始8周后评价;进展(PD):转移灶体积增大或出现新病灶[2]。
2 结果2.1 疗效26例患者中位化疗周期数为5 个周期,CR 0例(0),PR 3例(11.6%),SD 18例(69.2%),PD 5例(19.2%)。
26例患者中2例患者1年内死亡,3例患者2年后死亡,随访至2011年9月,20例患者存活,1年存活率为92.3%(24/26),2年存活率为88.5%(23/26),3年存活率达76.9%(20/26)。
2.2 毒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均为Ⅰ度,无肝肾功能损害、手足综合征反应发生。
血糖、血压监测与未化疗前无明显波动,心电图检查无特殊改变。
3 讨论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治疗较为困难,应用已知的治疗手段不可治愈。
治疗的中位存活时间为2~3年[3]。
对于老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何种治疗目前尚未有共识[4]。
特别是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出现肿瘤转移的治疗目前无相关的报道。
对于晚期乳腺癌,特别是老年女性晚期患者治疗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5]。
目前对于乳腺癌出现非重要器官的转移若激素受体阳性考虑调整内分泌治疗,主要是因为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相对于化疗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但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出现肿瘤转移激素应用效果差。
另外有报道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效果差[6]。
本文选择的26例患者大多是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虽然是非重要内脏器官转移,但因为对于ER或PR阳性的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一部分患者ER、PR均阴性,还有部分患者HER-2强阳性,对于这部分患者调整内分泌治疗效果可能较差,另外内分泌治疗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有较大影响,长期口服内分泌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对于有骨转移的患者增加了骨不良事件的发生。
骨痛加重,往往患者不能耐受。
对于这部分患者单药化疗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副作用较小、疗效较好的药物是优先考虑的方法。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氟尿嘧啶类口服抗癌药。
口服后吸收迅速,具有方便、毒副反应较轻等特点。
Ⅱ期研究表明对蒽环类和紫杉醇治疗后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单用卡培他滨的有效率为20%[7]。
Venturihi M等[8]报道了631例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单药应有卡培他滨,ORR为24%。
对于老年性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按正规疗程持续给药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我们选用间歇化疗,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且均为Ⅰ度。
无手足综合征,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化疗期间行血糖监测,血压监测,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对血压、血糖、心功能影响不大。
低于持续给药副作用方面报道。
间歇化疗也就是通常说的“打打停停”的治疗模式。
2010年ASCO年会上的COIN研究对间歇化疗进行了评价,提示间歇化疗是一种可行的策略,虽然OS有微弱劣势,但生存质量获明显改善,化疗时间更短,毒性更小,对晚期姑息化疗患者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组病例中缓解率不高,但稳定率高。
1、2、3年存活率均远远高于晚期乳腺癌生存率的报道。
对于老年患者不一定追求肿瘤疗效的最大化,应该重视患者的毒副反应和治疗的耐受性,对于合并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治疗应该有别于非老年患者和无合并慢性病的患者,应该采用个体化治疗,长期稳定的荷瘤状态不失为好的选择。
对于晚期肿瘤间歇化疗已成为一种治疗趋势。
至于间歇多长时间最适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对于老年性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单药卡培他滨间歇化疗是可以选择的有效的、安全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30.[2] 秦凤展,陈振东,樊青霞,等.肿瘤内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841.[3]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92-593.[4] DeMichele A,Putt M,Zhang Y,et al.Old age predicts a decline in adjuvant chemotherapy recommendations for chemotherspyeligible patiens[J].Cancer,2008,97:2150-2159.[5] 王涛,江泽飞.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若干问题的讨论[M]//马军,秦叔逵.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473.[6] Gago FE,Fanelli MA,Ciacca DR,et al.Co-expression of steriod hormone receptors and her-2/neu in breast cancer clinical outcom following tamoxifen-based adjuvant therapy[J].J Steriod Biochel Mol Bio,2006,98:36.[7] 王涛,江泽飞,宋三泰,等.单药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6):379.[8] Ventarini M,paridaens R,Rossner D,et al.An open label,multicenter study of outpatients capecitabine monotherapy in 631 patients with preteated advanced breast cancer[J].Oncology,2007,72(1-2):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