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

合集下载

时评类作文审题+黑科技范文

时评类作文审题+黑科技范文
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 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 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 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 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 汗水。加油!嘎嘎!”评论家青蛙打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 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 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教育扼杀个性的种种弊端,倡导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
教育理念;;更可以就教育的宽严问题展开实事求是的
分析,辨析爱与溺爱、宽容与纵容、管教与伤害之间的
辩证关系。其次,还可以抓住虎妈事迹在美国的震动,
探讨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例如,中国人的崛起,美国精
英阶层的没落和担忧,虎妈爱子行为对美国伦理的冲击,
等等。另外,还可以抓住材料里“中国母亲们的困惑”,
立意参考(哪个更深刻)
1、要做文明人(女子角度) 22、、比“吐凤爪”更堪忧的是“网曝”(网民) 33、、理性呼吁文明,别上升为网络暴力(网民)
例题探究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 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 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 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 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 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 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 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 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 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人自身面临“无用”(下岗)之间的关系?请写 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引路
无可取代的“无用” 无人超市的亮相,打破了传统模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超市中导购 员、收银员这些岗位将逐渐消失。尤瓦尔·赫拉利的话,更让人无奈与惶恐, 我们是否真的都会沦为“无用群体”?我认为,人工智能并不能说明人自身 面临“无用”,而看似“无用”的人类,却是无可取代的。
片段3: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没有人能 生活得如行云流水。但我相信,那些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的人,会活得更 加生动而干净。”小刘正是如此,他走过蒹葭苍苍,伊人在水一方的平湖;走 过小桥流水,婉转朦胧的江南烟雨;走过古道苍茫;走过昏鸦老树。他行走在 岁月与山河之间,捕捉世间美景,品味大千世界,留住美丽乡愁。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
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全国卷2
设置情境型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一心,齐力抗疫。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 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然而有个别人隐瞒 到过疫区的事实,其不自觉隔离的行为给疫情防控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片段1:学海无涯,科学的脚步是永不停息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最先 进的生产力,现代生活的各种便利都是靠前人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取得的。 因此,我觉得大李能带领团队不断地创新取得成功,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是最具风采的。

任务驱动型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分析】
•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 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
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七、多向辐射法
• 有些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 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 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 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 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 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 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 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 联系其侧面或反面立意。
【材料】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 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 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 “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 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 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 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 丽的珍珠。”
九、求异同法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材料】
• 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吧!” •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 向。”
【分析】
• 材料一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二是讲 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的指 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 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 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 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 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 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既要相信自 己又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分析】
•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 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 于言表。对那些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 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 此可以立意为:应该顺其自然,不能把 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 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 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70第四部分 专题17 审题立意 第1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70第四部分 专题17 审题立意 第1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1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料得明日花更红——给2035年18岁的你(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

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

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

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2024届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课件

2024届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课件
任务驱动型作文
第02讲 审题立意
——明确类型,抓住核心
※ 考情分析
所谓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到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 的意义建构和书面交流。交际语境写作的原理就是:读者、目的、角色、话题等语境要素决定 着语篇的内容和形式。
交际语境写作试题提供了明确的交际语境,将话题内容、作者身份、读者对象、写作目的、 写作文体、语言风格等作为题目的“规定成分”出现,考查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语境去设计写作 主题、选择材料、选择材料的呈现方式(文体)和语言表达风格等的能力。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第一步:析
提取材料中的各方观点(或厘清材料陈述的现象)
第二步:找
比较、分析后选择一个有话可说的角度(或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句子,确定写作角度)
第三步:立
根据对争议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理解确立自己的观点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你来说,参加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的这段经历也许为你的人生带来了经验与成长;对于清华
PART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所谓“看法与评价”,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阐述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评价,以 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类作文题目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或非的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 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该题型的立意方向较多,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 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给出“父亲开车接电话遭女儿举报”一事,然后提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的问题,并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该题应属于“看法 与评价类”。
※ 考情分析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权衡选择类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权衡选择类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权衡选择类一、审题指导【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梁漱溟则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你更认可何种观点?请综合考虑三类人“登山”的判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

1.观点任务:2.写作任务:3.找出三则材料的异同点:4.明确自己的立场:5. 自己不选择其它两则材料的理由:6. 自己选择材料的理由:7.你能想到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二、写作模板参考:【模板一】第一段:引材料(概括)+明确自己的选择(c)第二段:权衡比较a和c第三段:权衡比较b和c第四段:进一步分析自己选择c的原因,并举例说明第五段:总结前文,收束全篇,再强调自己的观点。

【模版二】第一段:引材料(概括)+明确自己的选择(c)第二段:权衡比较abc,说明自己不选ab的原因,和选择c的原因第三段:进一步分析自己选择c的原因,并举例说明(正面论证)第四段:结合现实,辩证思考/ 反向假设说理第五段:总结前文,收束全篇,再强调自己的观点。

三、写作示例风景,山腰独好驻足于山脚,林荫翳翳,闲适惬意;屹立于山顶,既有“山高人为峰”的喜悦,又有君临天下的气概。

然吾独爱山腰之胜景:仰可揽山顶之雄奇,俯可收山脚之俊秀。

(权衡山脚、山顶与山腰三者优点,并表态“吾独爱山腰”,凸显观点。

)相比于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半山确有小器局之嫌。

然而,身临绝顶之时,固然风光无限;殊不知,绝顶的另一面就是悬崖。

若能长期处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态,则固守山顶似乎也是可能之事;但是,人不可能长期紧绷着弦,稍有不慎则粉身碎骨。

山腰则不然,于人生而言,既经历了由山脚到山腰的奋斗,又不会有一脚不慎坠入万丈深渊的危机;坐拥收放自如之境,保持向上奋斗的势能。

任务驱动型作文详解

任务驱动型作文详解

任务驱动型作文详解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简介:1、“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志提出的一个概念。

2015年高考全国卷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2、“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2)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3)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步骤:下面以2015年全国卷Ⅰ为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审题步骤如下:1、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考语文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及例文

高考语文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及例文
2017.12作文审题训练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1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60分)
最近,被称为“搬砖男孩”的六年级学生小朱爆 红网络。他每天在余杭塘河边来回搬砖150块,以此 锻炼自己的心性,已经坚持了一个暑假。据悉,成绩 一直比较优秀小朱,在其父朱某的运作下,已经退学 ,在家接受“新教育”。此事一出,引起了广泛的关 注。这到底是先锋前卫的教育实践,亦或是毁人前程 的愚昧蠢行?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14
④异国情调。别样的生活、别样的文化、别样 的习俗,开阔眼界;国际化的视野;尊重包容 不同文化;增强国家认同;增进交流,相互理
解,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借鉴吸收。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15
来场贴近社会的旅行
异国风采,都市魅力,自然圣地,古城探 幽……一次积极的旅程,势必能开拓眼界与胸 怀,拥抱不一样的世界,但在高三即将升往大 学之际,我以为,无论去何处,都应进行一次 关注与贴近社会的旅行。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22
(一)认为花力气“美容”,不如静下心来修心修身。 1.“造脸”不如“修心”;2.修心终将赢得未来; 3.万物之美源于心;4.只有内在美是持久的; 5.人美不在外表;6.修心,更能扬起自信的风帆 (二)从思辨的角度,在肯定“提升颜值”的前提下凸 显“修心”的重要性。 1.颜值诚可贵,修心价更高2.在看脸的时代学会修心 3.用实力造脸 (三)为用改变容颜来展示全新自我的行为点赞。 1.美容不仅仅美化自己,也点亮社会;2.如果提升颜 值更能为成功开路,有什么不可以?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17
美好的自然风光构建出多彩的世界。造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的是给考生创设出一个情境(或提供关键词、名句)ꎬ呈现相关或相对的问题ꎬ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ꎬ让考生以写作的形式ꎬ提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这类作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ꎻ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ꎬ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ꎬ绝不能脱离这些任务ꎮ。

“组合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组合延伸”ꎬ就是命题者给出一组关键词(或名句)ꎬ要求从中选取两三个(或两三句)进行搭配组合ꎬ进而构思立意ꎬ写出一篇文章。

这类题搭配组合的自由度比较大ꎬ但要选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关键词(或名句)组合ꎬ并写出具有创意、文质兼美的文章来ꎬ并非易事。

这就需要我们对关键词(或名句)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

2017年课标全国卷Ⅰ、Ⅱ的作文题是典型的试题,,2018年课标全国卷Ⅰ、Ⅲ的作文题是这种试题的延伸。

对于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ꎬ读懂任务是前提,ꎬ在精读材料和要求的基础上ꎬ仔细区分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ꎬ从文体、内容、思维和对象等方面锁定各类任务。

同时ꎬ读懂关键词(或名句)之间的关联是关键,ꎬ这是因为选取的关键词(或名句)之间的联系决定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与立意高低ꎮ。

“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权衡与选择”ꎬ就是命题者给出有争议、有分歧的材料ꎬ让考生结合自身体验先进行研究、探讨,ꎬ然后通过权衡和比较ꎬ进行选择ꎬ最终得出观点并写出一篇文章。

该类题目ꎬ围绕作文的探究性ꎬ加强了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

这一类型的考题ꎬ常常在材料中展现出矛盾与对立ꎬ可能以多则材料的形式出现,ꎬ也可能在一则材料中呈现出多个不同的选项,ꎮ任务指令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
料进行权衡和选择。

只有在衡量、考虑、斟酌之后ꎬ考生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ꎬ然后在文章中展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ꎮ。

“看法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看法与评价”ꎬ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阐述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评价ꎬ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类作文题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非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ꎬ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ꎬ写出自己的看法ꎮ。

该题型的立意方向较多,ꎬ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

如2015年课标全国卷Ⅰ给出“父亲开车接电话遭女儿举报”一事,ꎬ然后提出“对于以上事情ꎬ你怎么看”的问题ꎬ并要求“表明你的态度ꎬ阐述你的看法”。

一般而言ꎬ考生可根据“你怎么看”“你如何评价”“谈谈你的看法”等任务指令语判断其是否属于此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ꎮ。

“看法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争议事件为材料ꎬ让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ꎬ这类考题的写作角度较多ꎬ考生言之成理即可,ꎬ但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判断与思考;ꎻ二是以社会现象为材料ꎬ让考生就现象发表看法。

ꎬ这类考题通常要求多角度择一写作ꎬ考生只要选准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即可,ꎬ材料中也可能暗示了写作角度ꎬ考生需理解材料进行判断ꎬ否则可能会出现偏题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