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下83分 试卷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利用与城乡融合发展考核试卷

土地资源利用与城乡融合发展考核试卷
14.以下哪个城市发展战略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A.新型城镇化
B.大城市优先发展
C.城市群协同发展
D.小城镇发展战略
15.以下哪个概念与城乡融合发展密切相关?()
A.城市化
B.农业现代化
C.乡村振兴
D.城市更新
16.在土地资源利用中,以下哪种做法可能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A.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B.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7.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因素?()
A.地形地貌
B.气候条件
C.社会经济
D.人口数量
8.下列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B.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C.城乡融合发展会导致城市病加剧
D.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土地资源利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包括哪些?()
A.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B.提高农民收入
C.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D.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2.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A.城乡二元结构
B.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C.城市人口过多
D.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3.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A.实施土地整治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保障粮食安全
C.促进城乡统筹
D.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5.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地资源利用的类型?()
A.农业用地
B.建设用地
C.生态用地
D.工业用地
6.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措施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A.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B.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 人文地理 第9章 乡村和城镇 课时规范练40 城镇化 (2)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 人文地理 第9章 乡村和城镇 课时规范练40 城镇化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城中村”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C ) A.保护生态环境 B.村民的收入低 C.土地征收成本高 D.延续社会关系 7.推测黄鹤村改造过程中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D ) A.城郊农业 B.重化工业 C.房地产业 D.文旅产业 8.相比传统的“城中村”改造模式,黄鹤村模式的优势有( B ) ①有利于保障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村落文化 ③有利于解决产权问 题 ④有利于减小财政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就地城镇化主要在县内,就近城镇化主要在本市 内,异地城镇化主要在本市之外。①表示农村劳动力在本县内转移,③在本 市,②在外市。故B正确,A、C、D错误。第2题,材料中三种城镇化模式是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不同的地域,与户籍相关,只考虑人口迁移距离,不考虑 迁入城镇的规模、经济与功能等其他因素,A正确;与城镇体系、人口数量、 城镇功能无关,B、C、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对村民自建房进行整合改造出租,有利于保障农民收 入,①正确;“迁而不拆”使得当地传统的村落文化得到一定的保护,②正确; 对当地土地采用的是整体租赁的方式,不涉及农民自建房产权性质的变更, ③错误;采用企业负责整体开发的方式,有利于减小政府拆迁的财政压力, ④正确。故选B。
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据此完成9~10题。
9.从劳动力资源角度,“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B )
A.有利于产业升级 B.影响城镇化进程
C.有利于环境改善 D.可能发展为卫星城
10.上海“外溢效应”( D )
①利于上海产业升级 ②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③加快上海郊区城镇化 ④造成

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第 3 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占乡村人口不到l0 %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 .土地改革的背景B .土地改革的内容C .土地改革的性质D .土地改革的影响2.解放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将重点地区放在()A. 新解放区B .老解放区 C .少数民族地区D .边远地区3.土地改革是要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全国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农具等。

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国家所有 B •归集体所有 C •归乡镇所有D •归农民所有4.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一决策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5. 土地改革的成功使农民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他们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应向地主缴纳的大量地租。

在这场改革中,全国分到了土地的农民有()A.近一亿B .近二亿C .近三亿D .四亿多6. “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扑克牌游戏,据传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横行乡里,无恶不做,人们为了发泄对地主的痛恨,常常在一天的劳作之后,一家人关起门来“斗地主”。

“地主”退出历史舞台是通过下列哪次变革()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战争C.国民经济的恢复 D .西藏和平解放7. 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 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 万吨,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B.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 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D. 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业经济基础》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2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业经济基础》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2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业经济基础》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24〕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40道题,共80分〕1.〔〕不属于农业的弱质性。

A.农产品消费量有限B.生产粮食C.不耐储存D.租地费用上涨较快2.经济景气时农民外出打工人数增加,经济不景气时农民外出打工人数回流到农村。

这种现象属于农业的〔〕贡献。

A.产品B.经济C.要素D.环境3.〔〕是农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

A.土地B.资金C.科技D.劳动力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是〔〕制的土地制度。

A.集体所有、统一经营B.租赁C.集体所有、家庭承包D.私有5.关于土地的经济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供给稀缺性B.土地利用区位性C.土地功能的永续性D.土地利用社会公共性6.在刘易斯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式中,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经济结构。

A.一兀B.二元C.三元D.四元7.不属于农业劳动力质量指标的有〔〕。

A.劳动力数量B.劳动力性别C.劳动力年龄D.劳动力体力8.〔〕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A.协会B.企业C.组织D.农户9.农业信贷提供的对象为〔〕。

A.无业者B.农业生产者C.大学生D.城市上班族10 .农业财政资金不包括〔〕oA.农业基本建设支出B.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C.城市道路建设支出D.农业科技三项费用11.《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经营权 "三权〞分置并行,加快搞活土地经营权。

A.承包权B.流转权C.收益权D.控制权12.〔〕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 "第一次飞跃〞。

A.农业社会化服务B.土地改革C.家庭承包经营制D.双层经营体制13.按经营内容可将家庭农场划分为〔〕。

A.专业型家庭农场和综合型家庭农场B.不雇工型家庭农场和雇工型家庭农场C.专营性家庭农场和兼业型家庭农场D.大中小型家庭农场14.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有〔〕。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人口经典大题例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人口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人口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乡—城人口转移指一定时期内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促进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下图示意某时期我国乡—城转移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时期乡—城转移人口特征差异是()A.转入镇的人口规模更大B.转入镇的人口更年轻C.转入城市的人口更年轻D.转入城市的老年人比例更高(2)该时期乡—城人口转移产生的影响有()A.增加镇的公共服务需求B.减缓乡村的老龄化进程C.加快城市的老龄化进程D.减轻城市基础教育负担答案:CA【提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相关知识。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答】(1)读图可知,城市转入人口绝大多数是15—29岁的年轻人口,因此转入城市的人口更年轻。

故选C。

(2)由图可得,转入镇的人口中30—59岁的中老年人口占比较大,这将增加镇的公共服务需求。

故选A。

2、人口老龄化系数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我国人口老龄化系数由1990年的5.80%,上升到2016年的10.85%,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同时,人口老龄化省际空间分异日趋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经济增速快C.人口迁移量大D.计划生育政策实施(2)1990年至2016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系数增长速度领跑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少B.气候严寒C.经济增长慢D.死亡率低(3)与邻近的广东省相比,湖南省老龄化系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人均寿命偏高B.环境质量好C.山地多平地少D.人口迁出率高答案:DCD【提示】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老龄化增速加快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老龄化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对老龄化的影响。

【解答】(1)由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下降,随着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导致社会老龄化增速加快,D对。

八年级历史下册 3.11(农村和城的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 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 3.11(农村和城的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历史:第11课农村和城的HY 同步训练〔岳麓八年级下〕自主我夯基我达标1.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体制HY采取的主要形式是〔〕A.股份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开展乡镇企业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思路解析:A项是城经济体制HY的形式之一。

B项是生产关系所有权问题,不符合农村经济体制HY的史实。

C项是农村实行经济体制HY的副产品,不是主要形式。

农村实行经济体制HY的形式是在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2.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HY奠定理论根底的文献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HY>B.<HY土地HY法>C.<中共HY关于经济体制HY的决定>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路解析:A项为十一届三中HY召开奠定了思想根底。

D项是十一届三中HY前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是十一届三中HY的宣言书。

只有C项是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HY通过的有关经济体制HY的文件。

答案:C3.城经济体制HY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B.私有企业C.个体经济D.外资企业思路解析:国有企业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阻碍生产力开展的问题,如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活力等。

要解放生产力,开展城经济,必须把重点放在国有企业上。

答案:A4.我国经济体制HY首先取得突破是在〔〕A.农村B.城C.国有企业D.沿海地区思路解析:我国经济体制HY首先是在农村取得突破,因为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底,农村开展了,中国的HY、经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开展才有根本的保证。

答案:A5.以下哪项不是农村HY的开展方向〔〕A.专业化B.商品化C.社会化D.公有化思路解析:农村经济体制HY是在坚持HY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公有化不是其HY的方向。

答案:D6.我国的经济体制HY首先从哪个行业开始〔〕A.农业B.工业C.商业D.交通运输业思路解析:在经济体制HY措施出台后,是凤阳县的农民率先尝试,而后又在全国推行开来的。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下)83分 试卷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下)83分 试卷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下)83分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及格分数]:60分[考试说明]:1、对于农业,政府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正确错误2、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能贪多嚼不烂,要切实解决入城农民的各种问题。

正确错误3、城镇郊区的土地问题是农村土地中最突出的问题。

正确错误4、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比较高。

正确错误5、征用农民的土地,必须给农民以相应的补偿。

正确错误6、我国农业没有造成任何污染。

正确错误7、我国的乡土文化已经断了。

正确错误8、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地方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正确错误9、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正确错误10、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正确错误11、宅基地不能入市。

正确错误12、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是不可以抵押的。

正确错误13、土地的承包权是不能抵押的。

正确错误14、根据日本法律,营利性法人可以购买日本的农地。

正确错误15、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正确错误16、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

正确错误17、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无需重视空心村问题。

正确错误18、党管农村工作不是我们的传统。

正确错误19、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正确错误20、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错误21、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和收益。

正确错误22、农民的宅基地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

正确错误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省级政府统一部署若干试点。

正确错误24、根据日本法律,日本的农地不可以自由买卖。

正确错误25、人口学上的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正确错误26、社会学上的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

正确错误27、经济学上的城镇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农村发展考研考试题及答案

农村发展考研考试题及答案

农村发展考研考试题及答案题目:农村发展考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是()。

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C. 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D. 增加农民收入2. 下列哪项不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A.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B. 农村教育的普及C.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 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3. 农村改革中,土地流转的目的是()。

A. 增加土地收益B. 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C. 减少农村劳动力D. 提高土地的耕种效率4. 在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最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A. 提供农业补贴B. 推广农业新技术C.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D. 增加农业投资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增强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C. 减少政府对农业的干预D.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6.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

A. 增加农村信贷资源B. 降低农村贷款利率C. 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D.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7. 下列哪项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A. 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平台B. 推广农村电子商务C.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D. 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8.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农村贫困B. 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C. 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条件D. 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9. 农村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是()。

A. 农村垃圾处理B. 农村水源保护C. 防治农村土壤污染D. 农村绿化建设10.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是()。

A. 提高农业产值B.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C. 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D. 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农村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B. 坚持可持续发展C.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D. 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1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步
直接
间接
迅速
52、我们要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 )。
逐步解体
不断波动
总体稳定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3、我们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
分化
均等化
差别化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4、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 )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吃饭问题
住房问题
交通问题
发展问题
55、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
宅基地
公共设施
公益性用地
经批准合法使用的乡镇企业建设用地
72、完整的所有权包括( )等权能。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73、农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需要符合( )。
规划
用途管制
国际规则
以上选项都正确
74、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非所有者可以处分财产的特别情况包括( )。
签订合同已经注明,一方委托另一方处理财产
企业破产或兼并,由法庭或其他联合组织清算
正确
错误
11、宅基地不能入市。
正确
错误
12、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是不可以抵押的。
正确
错误
13、土地的承包权是不能抵押的。
正确
错误
14、根据日本法律,营利性法人可以购买日本的农地。
正确
错误
15、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农业

工业
生产力
41、我国农民的收入结构分布( )。
很均衡
不均衡
相对均衡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2、在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价格还要( )。
上涨
下降
波动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3、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 )给予补偿。
现有用途
原用途
市场价
政府定价
44、对于使用强度比较高的土地,应该适当地( )。
国有企业
私有企业
75、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要求( )。
农村支持城市
努力公平地对待农民
珍惜土地
农业支持工业
76、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以上选项都正确
77、我们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落实集体所有权
稳定农户承包权
正确
错误
16、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
正确
错误
17、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无需重视空心村问题。
正确
错误
18、党管农村工作不是我们的传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正确
错误
19、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正确
错误
20、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放活土地经营权
落实农户所有权
78、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我们要( )。
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79、关于“谁来种地”,我们要鼓励发展( )等新型主体。
大力扶持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
正确
错误
27、经济学上的城镇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8、经济学上的城镇化则是由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9、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
正确
错误
30、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
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6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
65、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求(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正确
错误
31、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以( )为纽带。
农户家庭经营
社会化服务
合作与联合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2、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以( )为支撑。
农户家庭经营
社会化服务
合作与联合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3、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我们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 )。
优先方向
农民合作社
产业化龙头企业
80、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我们要树立( )的理念。
部分治理
依法治理
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
正确
错误
21、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和收益。
正确
错误
22、农民的宅基地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
正确
错误
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省级政府统一部署若干试点。
正确
错误
24、根据日本法律,日本的农地不可以自由买卖。
正确
错误
25、人口学上的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6、社会学上的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
66、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 )。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67、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
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
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
68、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求( )。
停止开发
弃之不用
加紧开发
休养生息
45、( )于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
十八届二中全会
46、( )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
十八届二中全会
47、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69、我们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工农互惠
城乡一体
70、我们要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 )经营。
规模化
独立化
专业化
现代化
7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包括( )。
正确
错误
5、征用农民的土地,必须给农民以相应的补偿。
正确
错误
6、我国农业没有造成任何污染。
正确
错误
7、我国的乡土文化已经断了。
正确
错误
8、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地方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正确
错误
9、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正确
错误
10、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制度保障
核心
基础
内在要求
48、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 )。
制度保障
核心
基础
内在要求
49、(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市场
财政
政府
政权
50、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 )。
制度保障
核心
基础
内在要求
51、我们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61、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 )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产技术先进
经营规模适度
市场竞争力强
生态环境可持续
62、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就要提高( )。
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
农民的劳动强度
63、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要求我们( )。
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核心
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
重视空心村问题
相同
相融合
相分离
相适应
56、我们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 )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农业
农民
农村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7、我们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 )成为体面的职业。
农业
农民
农村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8、我们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 )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业
唯一重点
核心
根本指导
34、( )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
工业
农业
城市
农村
35、农村中的“三留守”不包括( )。
留守儿童
留守妇女
留守老年人
留守青少年
36、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 )。
优先方向
唯一重点
核心
根本指导
37、(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下)83分试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