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疫苗接种方法共33页文档
中国最早的人痘接种法(图)

中国最早的人痘接种法(图)在世界疾病史上,天花是波及面极广、危害极大、流行史甚长的烈性传染病,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天花就已在古埃及无情的肆虐,就连法老也不能幸免,考古学家在出土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面部,就找到天花留下的特有瘢痕。
在我国,天花又名“痘疮”,据文献考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左右的东汉光武帝年间,由汉军“于南阳击虏所得”,推测应当是由战俘从印度经越南带到中国的,故天花在中国古代也称“虏疮”。
对天花最早的医学记载出现在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
”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
”这是世界最早关于“天花”流行的记载。
天花作为一种瘟疫,严重摧残着人类的生命。
面对天花的无情侵袭,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为征服天花,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努力和探索。
如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曾介绍了一些治疗方剂,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很难控制天花的传播与流行。
因此,人们也继续探索一些预防天花的新方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古人观察到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得过某种传染病,他在今后可能就终身不会再得,或者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再得,即使得了症状也可能比较轻,也不至于死亡。
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就得出了“以毒攻毒”的这种经验,也就是说,如果预先给一个人接种这种有毒的致病物质,他就可能获得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
在“以毒攻毒”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人痘接种术始于何时、何人,至今是一个谜。
1884年董玉山在《牛痘新书》中说:“考上世无种痘,诸经自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
”而1713年朱纯嘏在《痘疹定论·种痘法》记载:“宋仁宗时丞相王旦,生子俱苦于痘,后生子素,召集诸医,探问方药。
时有四川人请见,陈说:‘峨眉山有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
’不逾月,神医到京。
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于次日种痘,至七日发热,后十二日,正痘已结痂矣。
天花疫苗接种方法

⑦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以下情况者慎用:
体弱多病、腹泻、血液疾患、过敏体质及医务人员认为暂不宜接种疫苗者。
黄热病潜伏期为3~6天最长可达13天。感染后大部分病人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者。仅 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至死亡(约占5%~15%) 感染期(病毒血症期),急起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 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压痛明显,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 安,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出现蛋白尿,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中毒期 (器官损伤期), 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 体温降低症状改善,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 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各种出血征象 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如出现频繁呃 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 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恢复期,从病程第7-8天开始体温下降,尿蛋白逐渐消失,黄疸渐退,食欲渐渐恢复, 乏力可持续1~2周,一般无后遗症。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天花病毒属痘病毒家族中 正痘属,长260纳米、宽150纳米,含双链DNA,编码200多种不同蛋白,是 已知的最大病毒基因组。 天花患者皮损上的病毒散布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易感者。病 毒由局部淋巴结繁殖后,进入血流,引起初次病毒血症,但时间很短。血流 中的病毒扩散到粘膜、组织、毛细血管内壁和内脏器官。此时临床表现为前 驱期的症状。病毒在上述部位继续繁殖到一定程度,重新释放入血流,引起
黄热病主要流行在非洲和南美洲,是近年来在非洲和南美洲影响要重的 一种传染病,引起多次流行,死亡人数数以万计。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发生20万黄热病病例,大约3万人死亡。 90% 病例发生在非洲。每年对300万游客产生威胁。 黄热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其病死率高达20%。
疫苗接种技术

常用疫苗接种技术操作点眼:1.先将疫苗瓶滴头向上挤压瓶体排出疫苗瓶中的空气而后倒立,疫苗瓶形状复原后,使瓶中仅存有稀薄空气,形成负压。
2.右手握倒立的疫苗中部,左手保定住鸡的头部,使鸡眼睛水平放置。
3.右手小手指放在鸡的喙部,使疫苗瓶滴头与眼垂直并保持1—1.5厘米距离。
4.右手大拇指轻轻用力挤压疫苗瓶,挤出疫苗1滴,使其自然滴下落入眼中。
5.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按摩鸡的头颈部皮肤6-7次,使疫苗充分吸收而后放鸡。
6.疫苗做完后,疫苗空瓶焚烧处理。
滴鼻:1.先将疫苗瓶滴头向上挤压瓶体排出疫苗瓶中的空气而后倒立,疫苗瓶形状复原后,使瓶中仅存有稀薄空气,形成负压。
2.右手握倒立的疫苗瓶中部,左手保定住鸡的头部,使鼻孔水平放置,同时用左手食指堵住另一侧鼻孔。
3.右手小手指放在鸡的喙部,使疫苗瓶滴头与鼻孔垂直并保持1-1.5厘米距离。
4.右手大拇指轻轻用力挤压疫苗瓶,挤出疫苗1滴,使其自然滴下落入鼻孔内。
5.待鼻孔内疫苗充分吸入后,松开堵住鼻孔的食指而后放鸡。
若滴入的疫苗被吹出,应补滴一滴。
6.疫苗做完后,疫苗空瓶焚烧处理。
肌肉注射:腿肌注射(两人配合):1.一人保定鸡,让鸡伏卧在装好的垫料包上,使腿部后伸。
2.操作者左手抓住鸡的腿部的小腿部位,拇指和食指固定住大腿外侧肌肉,右手拿注射器。
3.注射器针头以15-20度角,由远端向近端方向刺入大腿外侧肌肉。
4.注射疫苗时,刺入肌肉,推活塞注入疫苗,拔针,回活塞吸入疫苗,这四个动作即要连续又要分开。
5.每操作5-6分钟将疫苗充分晃动一次,约300只鸡更换一支针头,每做完500只鸡校对一下疫苗剂量。
铝胶苗使用注意事项:1.疫苗注射前一晚上,要将疫苗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室内,升至室温(18-20摄氏度)。
2. 疫苗使用前一定要将沉淀充分摇匀。
使用过程中不断晃动,防止沉淀。
胸肌注射(两人配合):1.一人保定鸡,使鸡侧卧在垫料包上,暴露出注射胸肌部位。
2.操作者左手保定住翅膀靠近肩部无毛处的翼下内侧肌肉,右手拿注射器,让针与龙骨成20-30角度,与肌肉成15-20角度刺入。
疫苗接种须知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皮下接种法1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
2 操作方法:(1)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臵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2)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用75%乙醇消毒皮肤,待晾干后再注射,不能用碘酒等其它消毒剂,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皮下注射0.5ml已稀释好的麻风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接种时注意事项。
1)麻风疫苗使用前安瓶0.5ml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并摇匀后使用。
麻风疫苗加水溶解后呈橘红色透明液体,如发现浑浊、有颜色变紫、变黄(变紫是安瓿有微细裂纹、变黄有杂菌生长),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溶解不好,超过效期等情况,均不可使用。
2)麻疹、风疹病毒对温度和光线抵抗力较弱,接种现场要保证疫苗和稀释液的温度要求,并避光保存。
3)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不能提前大量稀释疫苗等待接种。
4)启开安瓿和注射时,不能将消毒剂接触疫苗。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出现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发病呈急性经过,一般在输入抗原(致敏原)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病,出现胸闷、气急、面色潮红、皮肤发痒,全身出现皮疹,甚之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而弱,血压下降,呈昏迷状。
治疗(1)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2)立即皮下注射1:1 000肾上腺素,小儿为0.01ml/kg/次,最大量0.33(1/3支)ml。
如体重不明,用量为:2岁以下0.0625ml(1/16支);2~5岁0.125ml(1/8支);5~11岁0.25ml(1/4支);11岁以上0.33ml(1/3~1/2支)(注意:如受种者有心脏病史,应请专科医生会诊处理)。
疫接种方法PPT课件

✓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疫苗的稀释方法和常
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仪器材料
待免动物(禽、猪、牛、羊或其他动物);免疫用疫苗 (禽、猪、牛、羊和其他动物常用弱毒疫苗及灭活疫苗, 相应稀释液);75%酒精、5%碘酒、来苏儿、新洁尔灭; 脱脂棉、纱布、消毒锅、镊子、剪刀、毛剪、金属注射 器、玻璃注射器、连续注射器、兽用皮下注射针头、肌 肉注射针头、乳头滴管、体温计、气雾免疫发生器、带 盖搪瓷盘、桶、脸盆、肥皂、毛巾、工作服、帽、胶靴、 登记册或卡等
(二)疫苗的稀释
1.注射用疫苗(马立克疫苗)的稀释 用70%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疫苗和稀释液的瓶盖,然后用带 有针头的灭菌注射器吸取少量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充 分振荡溶解后,再加入全量的稀释液。
2.饮水用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的稀释
饮水(或气雾)免疫时,疫苗最好用蒸馏水或无离子水 稀释,也可用洁净的深井水稀释,不能用自来水,因为 自来水中的消毒剂会把疫苗中活的微生物杀死,使疫苗 失效。稀释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疫苗的瓶盖,然后用灭 菌注射器吸取少量的蒸馏水注入疫苗瓶中,充分振荡溶 解后,抽取溶解的疫苗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再用蒸馏水 把疫苗瓶冲洗几次,使全部疫苗所含病毒(或细菌)都 被冲洗下来。然后按一定剂量加入蒸馏水。
课后作业
(五)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工作前后均应洗手消毒,工作中不应吸烟和吃食物。 2.接种时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操作。 3.吸取疫苗时,先除去封口上的火漆或石蜡,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 瓶塞上固定一个消毒的针头专供吸取药液,吸液后不拔出,用酒精 棉包好,以便再次吸取。给动物注射用过的针头不能吸液,以免污 染疫苗。
2.皮内注射法
羊痘弱毒疫苗采用皮内注射,注射部位多在尾根或尾下。 注射方法 常规消毒,用左手指捏起皮肤成皱褶,右手持针从皱褶顶 部与之呈20~30°角,向下刺入皮肤内,缓慢注入疫苗, 也可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起皮肤呈皱褶进针。
天花病毒措施

天花病毒措施天花病毒(Smallpox)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曾经是全球范围内威胁生命的疾病。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的协作和大规模疫苗接种的努力下,天花病毒已经在1980年被宣布为全球消灭。
然而,由于特定机构存储有天花病毒样本,以及恐怖分子可能进行恶意利用的可能性,目前仍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准备应对天花病毒的再次爆发。
本文将探讨天花病毒的措施和预防方法。
1. 疫苗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天花的关键措施之一。
天花疫苗是一种活性疫苗,经过痘苗注射后产生免疫力。
一般情况下,天花疫苗是在儿童时期接种的,但对于潜在的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疗保健工作者以及应急响应人员等,天花疫苗还是必要的。
对于可能与天花病毒接触的人群,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在天花病毒再次威胁到全球时,大规模疫苗接种将是必要的措施。
2. 提高警惕天花病毒的再次爆发可能是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如恐怖分子利用存储的天花病毒样本进行恶意传播。
因此,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高对天花病毒的警惕,进行监测和情报收集。
另外,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警惕性也非常重要。
公众应学习有关天花病毒的知识,包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以及如何报告可疑病例。
此外,应该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沟通渠道,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信息发布。
3. 加强卫生措施卫生措施是防止天花病毒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卫生措施:•彻底洗手: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是预防天花病毒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在接触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非常重要。
•避免接触患者:如果有人疑似患有天花,请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天花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确保良好的通风: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使用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与患者接触时,应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防护面具。
4. 应急准备针对天花病毒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疫苗注射教程

疫苗注射教程疫苗注射教程(1000字)疫苗注射是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保护个体免受严重疾病和传染病的侵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地了解和掌握疫苗注射的技巧和方法,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选择合适的疫苗注射方法根据个人年龄、性别、孕妇状态和疫苗类型等因素,确定采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是注射器注射等合适的注射方法。
2.准备注射器和疫苗首先要确保注射器和疫苗都是符合标准、有效期内、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的。
同时要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无损,操作部分是否灵活。
3.注射器的使用和消毒在使用注射器之前,应使用酒精棉球或消毒用品彻底清洁注射器,确保无菌无尘。
同时要检查注射器上的刻度是否清晰可见,并将空气排出,以避免注射时进入血管。
4.选择注射部位根据疫苗类型、注射部位和接种人的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用的部位包括上臂三角肌、臀部外上象限、大腿前外侧等。
5.清洁注射部位使用酒精棉球或消毒用品彻底清洁注射部位,以杀灭局部的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不要感染破损的皮肤或其他感染部位。
6.皮肤牵张法在注射前可以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肌肉,使其稍微牵张。
这样可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7.插入注射针稳定手的位置,以适当的角度将注射针平稳地插入皮肤和肌肉组织中。
插入时要注意避开神经、血管和深层组织。
8.缓慢注射将注射器上的活塞缓慢地向下推,逐渐注射药液。
过快的注射会导致不适。
同时要观察疫苗注射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出血、皮肤反应等。
9.顺畅移除注射针在完成注射后,缓慢地将注射针从皮肤和肌肉中抽出。
尽量保持注射针垂直于皮肤,避免过多的损伤。
10.处理废弃物和消毒将用过的注射器和任何废弃物,放置在专用的垃圾袋或容器中,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避免把针头暴露在外,以免刺伤他人。
以上是疫苗注射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前后要注意手部卫生,经常洗手,以避免因手部污染引起的感染。
天花疫苗[发明专利]
![天花疫苗[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a7162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7.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527722A [43]公开日2004年9月8日[21]申请号02812633.5[22]申请日2002.04.23[21]申请号02812633.5[30]优先权[32]2001.04.23 [33]US [31]09/840,751[86]国际申请PCT/US2002/012616 2002.04.23[87]国际公布WO2002/085411 EN 2002.10.31[85]进入国家阶段日期2003.12.23[71]申请人阿坎姆比斯公司地址美国麻萨诸塞州[72]发明人R·A·韦尔钦 T·P·莫纳斯[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代理人刘玥 徐雁漪[51]Int.CI 7A61K 39/285C12N 7/00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5 页[54]发明名称天花疫苗[57]摘要本发明提供减毒的痘苗病毒疫苗,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患者的天花,本发明还提供了获得这样的疫苗的方法。
02812633.5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减毒的痘苗病毒克隆毒株,它从生长了Dryvax的培养细胞中分离得到,当以有效诱导人对天花病毒的防护性或治疗性免疫应答的量施用给人时,在人体中是有效减毒的。
2.权利要求1的痘苗病毒克隆毒株,其中所述痘苗病毒具有与Dryvax基本上相同的毒力。
3.权利要求1的痘苗病毒克隆毒株,其中所述痘苗病毒具有与Dryvax基本上相同的免疫原性。
4.权利要求1的痘苗病毒克隆毒株,其中将所述痘苗病毒接种到细胞培养物时,可以生成与Dryvax基本上相同或更多的痘苗病毒。
5.权利要求1的痘苗病毒克隆毒株,其中将所述痘苗病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解时,具有与Dryvax基本上相同的酶解模式。
6.权利要求1的痘苗病毒克隆毒株,其中所述痘苗病毒具有与痘苗病毒毒株A C A M1000(A T C C保藏号P T A-3321)基本上相同的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