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评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评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评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评课稿

授课教师:贺海峰评课教师:李勇奇

中卫二小贺海峰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整堂课设计了复习铺垫,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反馈。从整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与能力的培养。

贺老师首先安排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12个小正方体能摆出多少个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学生根据摆的情况,进行填表,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不同的摆法。根据汇报的情况,教师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看发现了什么,究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发现规律:长方体的体积正好是它们长、宽、高的乘积的过程,这一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贺老师引导学生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贺老师展示出一本大字典(长方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的过程,要计算一本字典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贺老师引导学生练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脱离生活的数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割裂开来,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又无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在课后练习中“如牙膏盒13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等一些贴近生活的数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课程接近尾声之时,贺老师始终没有忘记让学生再次感受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学习了它,就应该把它运用到生活中。通过联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贺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贺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反思 八十中附小 曹海丽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反思: 1.值得肯定的方面: 体积和体积单位虽然在教材中的安排只有两页内容,内容不多,但其实这节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学生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同时,在课伊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功夫熊猫——阿宝的故事作为导入,引入新课,并且整堂课以阿宝解决问题为线索,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的过程中,学生及感知了1立方厘米的大小,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猜测1立方米到底能站几人时,学生兴趣浓厚,更愿意动起来体验,真切的感知到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在练习的过程中,习题涉及到了本节课所学的大部分内容,且习题涉及有梯度。 2.不足和改进之处: 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有时候会将一个知识点或一句话重复多遍,耽误了上课的有效时间。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

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学,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实验、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评课记录

《长方体和正文体的表面积》听课评课记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堂,符合我们的新课标理念,这一堂课,给自己留下几点感受和收获:于丽老师: 这节新课引入贴切而紧凑,仅用3分钟时间。接着,李老师围绕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逐步展示新课内容,层次分明,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马丽娟老师: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图的操作过程中,李老师抓住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断发问,使学生在一堂课的黄金时间里一直处于兴奋的心理状态。在李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快概括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潘效贞老师: 在“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李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发现“新知”的全过程,抓住难点和关键,用墨如泼,不拘泥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而重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同一表面的相邻两棱之积的和。从而避免了判断谁是长,谁是宽时,所引起的困惑,特别是在变式中,怎样辨析哪是长,哪是宽时,所产生的迷茫。 王桂云老师: 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切中要害,关键之处妙手

点化(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关键。)有启有发、游刃有余,所以学生“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地做出例1的解答。 张美老师: 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评价两种解法,指出第二种解法更优,并放映幻灯片验证。在动态中给学生以新奇而强烈的刺激——生动的教具学具,将长方体顿时被抽象为几何图形、又将其一分为二,阐明第二种解法的意义,何等痛快淋漓!接着趁热打铁,进行课堂练习,并及时反馈、评估纠正错误。 佟晓梅老师:本节课共提问45人次,齐答4次,训练例习题10道(含求表面积的游戏题),绝大多数学生当堂受益,预定的教学目的,是一堂成功的课。

(完整版)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和公式归纳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概念: 1、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7、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 8、a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 a ?a)

二、计算公式: 长方体公式:棱长和=(长+宽+高)×4 底面积(占地面积、横截面积、上面积)=长×宽 侧面积(左面、右面)=宽×高前(后)面积=长×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或=(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 体积(容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公式: 棱长和=棱长×12棱长=棱长和÷12 表面积=棱长×棱长×6(任意一个面积×6) 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 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三、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 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评课

放飞想象翅膀,发展空间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评课稿在本学期的汇报课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范佳欣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教学,我受益匪浅。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运用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又渗透了新课标新思想和新课改理念。 具体表现: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布置学生准备了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剪刀、彩笔等。 二、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相关知识点。它们的顶点、棱长和面以及它们的异同点。教师展示精美的礼品盒图片,让学生想象它是怎么做出来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礼品盒送给朋友。 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1、PPT演示:正方体展开的过程 这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看一看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

2、自主探究活动 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得到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把大家的展开图比一比,看一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剪法得到不同的剪开图。用彩笔把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表示出来,两个红色,两个蓝色,两个绿色。展开之前与展开之后作比较,学生发现,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两个面不相邻。在展开图中找正方体的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往往在考试中就会出现这样的题目。同时,观察展开图相对面也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一种培养。 3、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 通过观察、分析,把这11种展开图分成了四类,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无法肯定的作出判断的我们可以进行动手操作来帮助我们 (1).“一四一”,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两边各1个分别作上下底面,?共有6种. (2).“二三一”(或一三二)型,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共3种. (3).“二二二”型,成阶梯状,二二相连各错一.共1种 (4).“三三”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共1种

体积和体积单位课堂实录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材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安排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第三小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创建体积单位”的过程,理解体积的意义。 2. 启发学生,通过回顾、提炼创立面积单位的方法,类推出创立体积单位的方法,并合作创建体积单位。初步体会类比方法的作用。 3.在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强化体积单位的表象,为学生正确选择和恰当使用体积单位提供丰富经验。 教学重点:创立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能正确选择和恰当使用体积单位。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逐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借鉴创立面积单位的方法,独立创立体积单位。 学情分析: 当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正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第一次出现的“空间”、“体积”概念,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但是,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关于“物体大小”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让“体积”这一新知,建构在生活经验之上,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的教学设计的编排,正是体现了上述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反映了数学的抽象特点。本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喝饮料”的比赛,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关于“物体大小”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感知:“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进而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比较,感受抽象的“体积”概念,接着利用体积相近难以直观判断大小的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引出“体积单位”概念,进而让学生体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几何形体的大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师:课下同学们最喜欢干什么?生畅谈。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那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比比谁喝得快”看,老师在这有两个一样的杯子,每个杯子里面倒满了同学们最喜欢的小洋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反思 谢璧珊 我通过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听到王艳老师在活动中展示的《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从她的课中能感受到现代教育的气息。就这一课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给学生充分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这是新大纲中所强调的。教师遵循了新大纲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像,建立概念,以动促思。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机会。让学生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直观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变化。而且是在学生先想象的基础上再给学生演示,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在教学中,把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在把长方体的展开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邵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想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长方体正方体计算公式及练习

注:计算时,一定看清单位名称,单位不统一,一定要先换算统一后再计算。 一、长方体公式: 1、棱长总和: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宽+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 2、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 ×2 3、长方体无盖或粉刷房屋(或水池)的面积=(长×高+宽×高) ×2+长×宽 S=( a×h+b×h)×2+a×b 3. 计算长方体通气管或排水管面积=(长×宽+长×高)×2 S=(a×b+a×h)×2 4. 计算长方体贴四周商标或瓷砖的面积=(长×高+宽×高)×2 S=( a×h+b×h)×2 5.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 a×b×h 6.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h 7.底面积=长×宽 s= a×b 二、正方体公式: 1、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一条棱长=棱长总和÷12 2、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 S= a×a×6 3、正方体无上盖面积=棱长×棱长×5 S= a×a×5 4、正方体贴四周商标=棱长×棱长×4 5、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S= a×a×4 V= a×a×a 6、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h 三、体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3立方厘米 1 m3=1000 dm3 1 dm3=1000cm3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 L=1 dm31mL=1cm3 1L=1000mL

四、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五、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四周只有四个面、无盖只有五个面、占地面积指的是地面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评课稿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评课稿 每次听于老师的课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次听了于老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深受启发。由于马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生自制的),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拼摆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活动热情很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自己去发现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的吸引力。 从课堂教学实践看,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快乐,并学有所获。不但能做到较好的掌握课本知识,还能做到灵活的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新知,既训练了思维又培养了能力。要是在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时时间在合理些,后面有梯度的练习学生就能得到训练,那样效果会更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体积及体积单位》评课稿

评课稿 《体积及体积单位》一课有两个知识点。一是,什么是体积?二是体积单位有哪些?如果单单从考察概念入手,学生会很快,很容易的背下来。关键是体积的理解,要想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体会体积及空间,才能更深地理解体积这一概念。王老师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参与度高而有效。 老师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体积”,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空 间”。为了理解“空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准备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把一满杯大米倒到一个装有一块积木的杯子里,发现大米有剩余,从而学生发现积木占有一定的空间;还有的学生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如:人躺倒装满水的浴池里,水会溢出来,说明人占有一定的空间;洗菜时,把菜放到盛满水的盆里,水会流出来,说明才占有一定空间等等。从而使学生明白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在此同时对体积的认识也水到渠成。这不仅符合我小提倡的六度中的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同时也符合新课标中所说的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 二、学案的设计有效、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听课过程中,看了看王老师所设计的学案,他的教案的设计层次 清楚,学生易操作。既有读书,又有操作,还有学习检测。这样的学案,如果学生不读书他就完成不了,如果没有动手操作,他就不可能得到结论。所以说本学案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设计有检测题,可以使学生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使自己对所预习的内容心中有数。 三、教学目标适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一是理解体积,二是了解和掌握体积 单位。王老师一节课无论学生动手操作,举例说明,检测预习效果等等,都是紧紧围绕着两个教学目标而进行。既没有有意的拔高教学目标,也没有故意的放低教学目标。正因为教学目标定的适切,一节课学生学的轻松、快乐,好像是一种享受。 下面我再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长方体的表面积评课稿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科组 3月4日我们听了杨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她对本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她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总结,从而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本次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电脑课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使观察的重点更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看一看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含义,而明确概念。 三、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求法 当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后,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杨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尝试中培养创造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及小组同学的互助合作中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辨析、对比,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在多种解法中找到最佳策略,培养自我发展的信心、创造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四、在生活中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当堂训练,杨老师始终围绕生活展开,让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数学到用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点遗憾。对于杨老师这一节课,我们科组的老师提出以下看法:一是时间的安排应更合理些;二是黑板上的板书应更完整一些。 2014-3-12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评课

精品文档 今天,我校的徐妮娜、栾洪芹两位老师为我们分别上了一节教学研究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信息窗1的内容,徐老师用的是我校四年级的学生,栾老师用的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都是一节好课、常态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从刚才的授课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教态自然亲和,课堂气氛活跃,教学重点突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听完课,我有以下几点感触颇深,与大家共同探讨,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意见! 一、两位老师都有效利用学习起点,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与不同 如引入新课部分:媒体出示冰箱、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再如,在学习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非常大,其原因就是有长方体特征的探索过程为基础。 由实物到图形的转换 二、两位老师都注重培养、渗透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课中,两位老师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比较突出: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徐老师是利用常见的土豆,切割逐渐形成面、棱、顶点,形象直观,在探究特征时引导到位(例如交流时语言引导到位:学生能学习老师的方法有规律地寻找面、棱、顶点的特征,并能利用平移。 虽然是四年级的学 生,但一样达到了教学目标; 栾老师是利用对具体实物的触摸、感知来认识、掌握面、棱、顶点, 然后内容一步一步推进,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也是这两节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两位老师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在合作学习中指导小组长认真负责发挥作用,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的习惯,使其共同成长。在习题的设计中,注重了基础练习和延伸拓展两个层次的练习,不 精品文档 同类型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在自己不同的知识层面得到了提升,掌握了所学知识。

《容积和容积单位》评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评课稿 近日,本人听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容积和容积单位》。下面我谈谈对这节课的一点看法。 本节课的优点: 1、注重旧知的复习铺垫。教师在新课前复习了体积单位及其进率,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为新课的顺利进行作了很好的铺垫。 2、在教学“什么叫做容积”时,叶老师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介绍容积,自己举例,然后让学生举例,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什么叫做容积。教师不还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容积与体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本节课注重了课堂的训练。练习的量和题型都比较多,体现出课堂的有效训练。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认识容积单位时,虽然认识“升”和“毫升”是重点,但也应该向学生说明计量容积时,一般就可以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2、理解升、毫升的实际大小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难点、我觉得在教学中还落实得不够。 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给学生看那个一升的正方体容器,用杯子装水倒在容器里,看要多少杯水才能到满容器,然后跟学生说:“这就是一升水。”教师虽然也说了一个矿泉水瓶的容积是400毫升,

学生平时可能也有接触一瓶矿泉水400毫升,一盒牛奶250毫升等。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学生对于1毫升、10毫升、100毫升的实际是多少,学生还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我觉得可以用量筒、量杯量1毫升、10毫升、100毫升的水是多少。最好能够用教具或学具让学生分小组亲自动手量一量,这样学生就理解更深刻了。 3、在教学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体积位单位与容积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些欠妥。 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米1毫升=1立方厘米 这些都是没有经过推导,是教师直接给出来的。我觉得这里可以教学: ①出示量筒,在量筒上找出1毫升、100毫升的刻度给学生看.。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 通过动手实践得出:1升=1000毫升。把1升的水到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得出:1升=1立方分米。对1毫升=1立方厘米的教学,如果没有1立方厘米这么小的正方体容器,我们可以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来教学,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所以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也就是1毫升=1立方厘米。 4、教师已经提到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如果把计算公式写出来就更好一些,这对一些后进生在进行解决练习(课本例5)会更有帮助。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说课材料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 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 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教学层次非常清晰。 第一层次:巩固上节所学《圆柱体的认识》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掌握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能正确地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第二层次: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首先让学生讨论圆柱侧面展开的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

的宽就是这个圆柱的高,从而用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自然地推导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会求侧面积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第三层次:针对本节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些基本应用题。安排有:求圆柱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对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巩固。 杨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练习中帽子、通风管表面积的计算等,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 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 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最后,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化

长方体和正方体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周长: 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X2 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X4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或=圆周率×半径×2 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X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容积:容器若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S=6a×a(棱长×棱长×6) 正方体体积公式:V=a×a×a(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表面积:S=2×(ab+bc+ac)((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X宽X高 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长+宽+高)X4 正方体体积:Va×b×c(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总:棱长X12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体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或S=2π*r*r+2π*r*h(2×π×半径×半径+2×π×半径×高)]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或V=π *r*r*h(π×半径×半径×高)] 圆锥体积:V=S底×h÷3(底面积×高÷3) 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X棱长X棱长 通用体积公式:底面积X高 截面积X长

表面积的变化要会人折。 长方体或正方体被锯开后,一次会增加两个面;反之,两个相同,体或长方体拼在一起,一次 会减少两个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要牢记。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韩老师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总体呈现四大特点: 一、准确把握目标,体现新课标理念 本课有3个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韩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给出学生要探究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比较、思考、讨论、整合,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小组代表回报,最后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有效地合作学习,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关系。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成

共识、归纳总结”的数学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又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3个教学目标。彰显了“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 数学本身是枯燥的,韩老师呢,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形美,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喜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韩老师是按照:整体感知---初步认识——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顺序进行教学的。 1,整体感知: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认识,在让每个学生从学具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一看,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一个外观上的认识。 2、初步认识,通过触摸、观察,交流达到认识其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

《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一节概念课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之一。教者这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重点,迁移难点,用全新的理念和方式,课堂效果非常好。优点有很多,我选取其中的几点与大家分享: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用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本节课中教者没有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出今天所讲的主题,而是用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堂课,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接着提出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瓶中的水增加了吗?为什么水会升上来的?让学生切身感悟到石头占有了水的空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迁移了难点。 二、紧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者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教者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如介绍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后让学生在学具中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学具,再列举生活中

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介绍完立方米后,老师用三把尺子围出1立方米,并在里面站同学,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对每个体积单位形成具体的表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通过游戏猜一猜涂改液,纸盒,讲台,门卫室录音机等这些学生经常接触的实物的体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体积的实际大小,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三、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评课稿

评课稿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和把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形展开后成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过渡到初步的立体图形上学习的。 听了薛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深受启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加强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薛老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通过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课中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薛老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剖”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出6个面。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长方体6个面之间的关系,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薛老师给学生留够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2、充分利用直观,帮助理解。在这节课中课件不是点缀课堂的“花样”,而是应发挥其作用,看本课的课件,正是用在了刀口上,

哪里该用哪里不该用,都是非常的到位,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作用。 3、注重评价的方式。课中不但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评价,而且评价语也不局限于“非常好”等内容,也有质性的评价。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新。 总之,本节课樊老师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教学脉落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真可谓是处处有学生的实践活动,处处有学生的动脑与思考,处处有学生们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的火花,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和情趣,体现了教学永远是一门最美的艺术!

长方体和正方体_概念和公式归纳

《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和公式归纳 、概念: 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 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 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3、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 的长、宽、高。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规定: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n3.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n3. 7、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8、a3读作“ 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 ? a ? a) 9、至少用(8 )个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10、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11、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 1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 13、计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公式:

长方体公式: 棱长和=(长+宽+高)X 4 底面积(占地面积、、上面积)=长乂宽 左面、右面=宽乂咼前(后)面积=长乂咼 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 2 没盖的表面积=长乂宽+ (长x高+宽X高)X 2 或=(长X宽+长X高+宽X高)X 2—长X宽 体积(容积)=长乂宽X高 长=体积*宽*高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 体积(容积)=底面积X高 =横截面积X长 底面积=体积*高高=体积*底面积横截面积=体积*长长=体积*横截面积正方体公式: 棱长和=棱长X 12 棱长=棱长和* 12 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 6 (任意一个面积X 6) 没盖的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 5 体积(容积)=棱长X棱长X棱长=底面积X棱长 三、体积单位换算: 进率: 1L= 1000ml 1L=1dm 3 1ml=1 cm 3 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二1毫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刘永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刘永芳 听了曾老师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曾老师设计新颖,关注学生,课堂气氛活动,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学习 过去教学概念知识,往往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这种概念,这是一种应试的手段、一种静态呈现知识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有人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这节课中曾老师紧扣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规律,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学会思考,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的一个方面。如在揭示“长方体相对的2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特征时,曾老师运用“观察—思考—操作—验证—再实践”的形式,把过程体验放在首位,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口,从而展开教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 数学学习过程的自我把握、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曾老师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期待”,强化“自我反思”。在自我反思、自我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如当有个学生发现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时,为避免使学生产生错觉,曾老师及时实施反思和调控,让学生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以此调整深化学习活动,使学生对长方体面的特殊之处(有的长方体中有2个面的

形状是正方形)的理解,在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中,逐渐深入,逐步全面。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力求由学生解答,曾老师及时抓彩,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整节课学生你一言、他一语,生动活泼,其乐融融。 3、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新基础教育”提出了学生间有“差异性”的观念,怎样合理利用差异这个资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在充分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曾老师实行异质分组学习,通过学生间互相合作,来倾听他人的声音,去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学习会更有效。因此在教学中曾老师注意激起小组讨论的活力,使自己成为小组讨论中的一员,力求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把所有学生的特长调动起来。如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多次开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得出结论,又在全班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交流面,促进了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在理解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提高的效果,最后在各自发现和补充的基础上,学生领会了长方体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听完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曾老师的用心,也相信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不断地提高,但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正是他们创造出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以后,我们该怎样进一步关注他们,这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挖掘、探讨、创新。

《体积和容积》评课稿

《体积和容积》评课稿 《体积和容积》是学生学习几何体积的开始,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具体的感性积累,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所以本节课王蔚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主要充当了一个“先行组织者”为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呈现典型材料,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概念。这堂课给我们的整体感觉是简洁、流畅、朴实。 简洁:1、教师语言简洁,如“体积”和“容积”的引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展示了王蔚老师干练的教学风格。2、材料的选用简洁,各施其责,凸现数学本质。由于简洁就体现了高效。 流畅:材料之间思维严谨,逻辑性强,层层递进,又展现了数学独特的魅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整个学习过程显得很流畅。 朴实:王蔚老师上的是一堂真实的朴实的课,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不是走过场、不是作秀,操作性强。是一堂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好课。 结合新课标,谈谈这堂课体现的三个亮点。 一、“吃透教材”——新理念实施的前提 我们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教材,毕竟我们教材的编者对教材所下的功夫要比我们老师多得多。但如果我们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这基础上把教材作一些调整和处理,那就事半功倍。 如教材上实验:观察两个各放一块大小不一石块的杯→加满水→取出石块→水相等吗?为什么? 我觉得,它的侧重点更偏重两个石块谁大谁小的比较,停留在原来的认识层面。 王蔚老师的实验:观察一个杯水位→猜想放入一块石块产生什么现象→验证→说理由→得出概念。 此实验的作用: 1、把原来实验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比较抽出来了,移到了“体积”概念教学之后,作为体积单位引出的钓饵,逻辑性更强。 2、更强调了“石块占据了空间”,突出了“体积”概念的本质。 3、在学生后继的生活、学习中会碰到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个实验对他的数学思维更具有正迁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