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单元音对比分析
英汉语音对比

换位(metathesis)指音素的位置前后倒置。 换位的发生最早是因为语言错误使用,不过 这种错误被大多数人接受,因而以讹传讹流 传开来。如英语中的“bird”一词最早是 “brid”演变过来的。汉语中这种音变很少存 在。
随位音变
随位音变主要有三种情况:弱化 、脱落、 合音 。 弱化(weakening)是语音在发音上变弱, 具体表现为发音力度小,持续时间短等。 弱化音的形式称为弱式(weak form),未 弱化的形式称为强式(strong form)。
合音(colaescence)指两个相邻的音或音 节会产生融合而变成一个音或音节。 英语中的缩略形式如 :He‘s [his],you’re” [ju: ]就是典型的合音。
汉语中的儿化音其实也是一种合音,如 “门 儿”[m r]是由[m n]和[ r]合音而成,又如 “两个”。
音变发生的原因
在英语中,对元音来讲,弱化表现为发音 含混,向央元音靠拢,常发生在语流中的 功能词上,落在非重读音节的元音上,并 且是长元音向短元音弱化,双元音向单元 音弱化,如:[ei]分别弱化成[ i] 。
对辅音来讲,弱化也有一定的规律,表现 为阻力的减少,送气强的清音变得送气弱 或不送气,词末的浊音轻音化或声门化 。
英汉语流音变分类对比分析
音位和单独的词的发音一般称为孤立形式 (isolated forms),而短语和句子则属于连续话 语。语流音变主要发生于连续话语中,因而语流 音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连续话语的层次上。语流 音变可分为联音变化和随位变化。联音音变在语 流中比较普遍,主要有同化、异化、增音和减音。 随位音变指的是语流中的音素受语言位置和条件 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这类音变一般发生在词首、 词末或停顿中,语流中常见的随位音变有弱化、 脱落、合音等。语流音变在任何一门语言中普遍 存在,也存在英语和汉语中。
汉英语音对比

第一节概述一、xx语音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必要性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
要了解某种语言的本质,首先要懂得此语言的语音特点。
如果我们要充分了解汉英语言之间的异同,同样也必须对两种语言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
2、可行性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二者差异较大。
对于这两种语言的语音能否进行比较呢?答案是可以。
尽管人类的语言千差万别,但是语音都有共同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人类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也基本相同,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力图用最简便的方式进行。
因而,许多语音现象,如语音的弱化、同化、异化等,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语和汉语中也不例外。
这些条件是汉英语音对比的基础。
二、xx语音对比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具有一切声音的物理属性,即音色(声音的性质和特色,又叫音质)、音高(声音的高低)、音强(声音的强弱)和音长(声音的长短)。
这四要素中,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其他三要素,汉英语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它们在两种语言在的作用也不一样。
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英语中元音的紧松、长短可以区别意义,汉语的普通话里则没有这方面的功能。
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英语对音长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强调重音的作用。
重音不仅是语音的一部分,而且不同程度的重音具有区别功能。
重音还可以成为划分各级语言单位的标准。
因此英语被视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是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的语言,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相对不同的、能分辨意义的音高区别,这种音高区别称为声调。
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它对于字、词、语、句各级单位的组成都有影响。
2、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是人类发声器官高度协调活动的结果。
人类发音器官都相同,各种语言的语音之所以有差异,完全是因为发音时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或者方式不同造成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语音对比时必须对某些音素的发音特征进行具体描述。
3、语音的社会属性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功能,而交际功能必须通过语音才得以实现。
英汉元音对比分析

英汉元音对比分析元音是语言中最基本的音素之一,是组成单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和汉语中的元音虽然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元音差异是很大的。
本文将从英汉元音发音的区别、元音发音的困难点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英汉元音发音的区别1. 不同元音数量和种类2. 不同元音位置英文的元音发音强调喉下、舌根以及口腔较为充分的运用,而汉语元音比较注重口型的变化。
如英文 /i/、/ɪ/ 两个元音发音要求舌头高抬,紧关牙齿区域,声带振动以及口腔周围肌肉的参与;而口型的变化相对较小;汉语中的 /i/ 元音却要求舌头前部稍稍往上抬,嘴唇也相对的要小嘴型些,发音时相对口型的变化比较显著。
3. 不同元音连读规则英文中,元音的连读十分常见。
比如:两个元音相邻时,第一个元音嘴形终止,第二个元音嘴形即开始。
这种元音公司也是英文的一个重点之一。
而在汉语中,词语之间的元音搭配多为平行性结构,消亡相对而言比较少。
二、元音发音的困难点学习英语和汉语的人士在学习元音发音时都会面临着一定难度和困惑。
以下为其主要困难点:1. 发音物理属性不同英文中的元音发音需要吸气,在喉咙和口腔内呼出。
因为鼻腔是关闭的,所以产生的声音相对较大、清晰。
但是,汉语元音的发音则比较难以分辨,而且汉语的元音不同于英语在口腔中使用舌头、齿龈和唇部的形态口语习惯。
2. 思维负担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合适的英语元音就像一个全新的思维负担。
他们已经熟悉了汉语的发音系统,所以学习元音发音时,必须要培养耳音的感觉、视觉方面的感受和口腔肌肉的反应和拓展。
三、学习方法元音发音是学习英语和汉语的关键之一,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1. 长时间听英语和汉语。
3. 练习嘴唇、舌头及颚部肌肉的运用。
4. 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元音,例如/ɪ/、/ʊ/、/e/,等等。
5. 通过模仿视频和听力练习,找到自己最佳的元音发声位置。
6. 在日常交流中尝试正确地用汉语和英语发出不同的元音。
英汉dtth音变比较

英汉dtth音变比较“仳离拍拉”描写的是物体在空中的声音,物体落地之声则是dong tong咚咚,ding-dong丁咚,等等。
空中的响声用b p描写,响亮。
着地的响声用d t描写,沉重。
这类拟声词的共同特点是:向下。
这一特点可以区别拍打、刺、戳等方向是向前向上的动作。
5.1.1 英汉语d t的分化1.英语d → t我们认为,d t th为放置重物或物体倒塌的声音,听得见,听得多了就自动地模仿,逐渐地也就学会了。
th音无声,产生也就较晚了。
我们在研究语根时发现,以它们为首字母的的同源字很多。
在梵文,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古英语里,可以发现许多这类语音相似语义相近的词根。
deavor debt due duty 责任,债务,义务,endeavor(本义是使负有责任)努力→ task tax 任务*dent L 牙齿→ tooth OE 牙齿,tough OE 坚韧的,坚强的dome L 顶,房顶 domestic 家养的→ ta me OE 驯服,timber OE 木材condemn 谴责→ contempt 轻视d 变 t 不仅首字母,词尾也有:*ed *ed eat 吃*sed *sid set sit 坐用d t的分化可以表示语法上的区别:lend lent lent借出rend rent rent租用2.汉语d → t不仅英语里有,汉语里也同样存在。
起初d t不分,随后慢慢分开,汉语d t的转化,可以用“弹”的读音作证明。
它有两个读音:在“原子弹”中读dan,在“弹琴”中读tan。
弟递梯了订钉灯汀厅d t表示向下的动作是其特色。
汉语对这类动作的拟声词是:顶、钉、打等。
3.汉语 d 变为英语 t英语有清辅音、浊辅音的区别,汉语没有,汉语只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所以 d 只是不送气,还是清辅音,到英语里仍是t。
吐蕃→ Tibet鞑靼人→Tartar豆腐→ tofu5.1.2 英语d → t → ththeater德法语都是读t,英语发th,类例:author Catholic,莎士比亚时代的 Much Ado About Nothing 中的 nothing 读为 noting 根据 Grimm's Law: dual → two 二,triple → three 三,fume → dust灰尘,英语里d表示重,t表示轻,th表示抽象。
英汉语音系统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朱敏(1980—),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英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区别。
作为英语教师(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师),更系统地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区别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英汉语音对比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声调语调重音停顿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English and Chinese Phonetic Systems //Zhu Min Abstract 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and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respectively.English and Chinese phonetic systems possess their similarities,but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As English teachers (espe-cially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they should more systematically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in order to better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learning.Key words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honetic sys-tems;vowel phonemes;consonant phonemes;tone;intonation;ac-cent;pause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各自有一套完整而又存在很大差异的语音系统。
英汉元音对比

英汉元音对比摘要:很多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发音问题,如有些音在英语中没有,发起来特别困难像[ü]。
其次就是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点相似的元音或辅音,这就需要了解英汉语音之间的差别,对症下药,从而掌握这些音的正确发音。
关键词:英汉元音对比;区别作为一名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除了掌握汉语各个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技巧外,了解一定的英汉语音对比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我简单聊聊英汉非常相似并容易被学习者混淆的两组元音之间的对比。
首先说说汉语舌面单元音[e]和英语单元音[e]的区别。
很多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会把英语中[e]的发音带到汉语[e]的发音中。
那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除了长相一样,口型都是半张开的。
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英语中的[e]是前元音,即舌面前部稍稍抬起;汉语中的[e]是后元音,舌体后缩。
如果不掌握这点区别,就极容易把汉语中的[e]发成前元音[e]。
在进行语音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发音示范,并配上舌位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舌位前后的区别,从而在发音时稍加注意,进而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
其次来说说汉语的复韵母[ao]和英语双元音[au]的区别。
[ao]在汉语拼音中实际是[au],为了书写方便,把[au]写成[ao]。
在发[ao]时,由后[a]滑向[o](实际比[o]的舌位稍高,接近[u]),前者响亮,后者轻短模糊。
发英语中的[au]时也是有一个滑动过程,舌位由半低到高,口型由大到小。
综上所述,两者相同点颇多:发音时由[a]滑向u],口型由展到圆。
但是也要区分它们的细微差别,[ao]的口型整体上比[au]要小,而且音节都要短一些。
由强元音[a]向弱元音[o]滑动时,其实没有达到弱元音[o]的位置,整个发音过程浑然一体。
而英语中的[au]滑动过程明显,[a]和u]相对独立,[a]发音时长强清,[u]发音短平快,但发音到位,而且发音很足即发音非常的饱满。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从语音学和音系学角度考察汉英语语音系统中的共性和特性:第一节,汉英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汉英语音位系统的对比;第三节,汉英语超音段音位系统的对比;第四节,汉英语的节奏韵律对比。
汉英语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什么是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学:phonetics 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以及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注重的是全人类语音的共性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从语音学角度音系学/音韵学:phonology 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系,注重的是语音的个性声母韵母——汉语音韵学特有概念语音要素在汉英语中的不同价值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要素汉语对音高敏感,声调语言 tone 英语对音强敏感,语调/重音语言 intonation/stress音高:指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主要取决于频率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
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调子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
12345671音高是构成语音的要素之一。
汉语里,在词的层面上音高变化的不同引起声调不同,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妈”(音高不变)、“麻”(音高上升)、“马”(音高先下降后上升)、“骂”(音高下降)。
普通话中的音高变化不同,形成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值的注意的是,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音高敏感(音高的变化-声调),声调区别意义,主要表现汉语同音字非常多,需要根据充满音高变化的上下文来判断一个字的意义。
汉语韩语韩愈声调如此重要,其准确度甚至比声韵母的正确发音更重要。
(南方许多地方的人们不分平翘舌,却在交流中没给听者带来太大的理解障碍。
)(学生朗读示范)外国人讲中文,可能每个字都字正腔圆,但声调有一点点走样,我们可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例子:wo mai tan zi.买、卖、毯子、坛子?)音强:声音强弱。
(重读、语调)声音的强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其常用单位为“分贝(db)”。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单元音对比分析语言的结构由语音单位、句法和词汇等部分组成,其中语音比其它语言结构具有更大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元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英语和汉语单元音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减少学习英语单元音的困难。
通过对比,我们既能看到英汉单元音的相似性,又能看到其不同特点,这对深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标准英国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on),和汉语普通话为例。
英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吉姆森(Gimson ,1994),汉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林焘和王理嘉(1992)。
标签:英汉相似单元音差异运用一、英汉单元音概述无需与其它元音结合就能在音节中单独存在的元音称为单元音。
单元音是一种语言中的基本元音。
它的描述标准不一,常用的是发音的生理标准,包括:(一)舌头的位置,分舌前、舌中、舌后,对应位置发出的元音分别称前元音、央元音和后元音。
(二)下颚的高度,即口腔的开合程度,一般分为高、中、低,或闭口、半闭、半开和开口,对应高度发出的元音分别称为高元音、中元音、低元音,或闭口元音、半闭元音、半开元音和开口元音。
(三)唇的形状,可简单分为圆唇和非圆非展唇,相应的元音可分为圆唇元音和非圆非展唇元音。
英语中共有12个单元音, 它们是: /i:/、/i/、/e/、/æ/、/ə/、/ə:/、/Λ/、/a:/、/ɔ/、/ɔ:/、/u/、/u:/。
汉语有6个, 即: i、u、ü、e、o、a。
两者在舌位图上的位置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为比较方便, 两个单元音系统可列表如下:二、英汉相似单元音描述按照元音发音时口腔的开度、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其中[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u]是后高不圆唇元音,[a]是前低不圆唇元音,[ɑ]是后低不圆唇元音。
以上四个元音分别代表元音舌位的四个极点。
[e]和[ε]分别是前半高前半低的不圆唇元音,[o]和[ɔ]后半高后半低圆唇元音。
这八个元音称为标准元音,它们中的大多数常常在不同的语言里出现。
此外,不同的语言里还有各自不同的元音,它们的地位可通过与标准元音比较而确定。
如英语中的元音/æ/,通过与标准元音比较,它是介乎前半低元音[ε]和前低元音[a]之间的一个不圆唇元音。
[Λ]是个同[ɔ]的舌位相当的不圆唇元音。
下图是国际语音协会制定的国际音标元音图,它基本上概括了世界上各种语言里所有可能的元音。
下文将通过对比标准元音来描述三组英汉相似的单元音。
(一)/i:/、/i/ 与i [i]发长音/i:/时,舌前部抬高至前、高位稍下稍后处,唇平展,舌紧张,舌边紧抵上臼齿。
相较标准音[e],/i:/的音质更靠近标准音[i],/i:/通常不出现在以/ŋ/结尾的音节。
短音/i/发音时,靠近中部的一部分舌抬起超过半高位置;嘴唇舒展,舌较/i:/松弛,舌边稍抵上臼齿。
/i/可在词的任何位置。
舌面前部尽量向前伸,向高抬,嘴唇舒展,鼻腔阻塞,声带颤动,舌位高抬而使气流不受阻碍就能发出[i],如普通话“衣”的一个元音音素。
这是前高元音的极点。
这三者都属前、高元音,不圆唇。
普通话中的i更接近标准音[i]。
(二)/Λ/、/ɑ:/与a [a][ɑ]发短音/Λ/时,下颚分开较大,嘴唇自然分开,舌中部仅抬高至低位,舌与上臼齿之间不接触;其音质相当于中央化,稍稍抬高一点的标准音[a], /Λ/不出现在结尾开音节中。
发长元音/ɑ:/ 时,下颚分开较大,嘴唇自然分开;舌头中后位之间的部分抬至低位,舌与上臼齿之间不接触;其音质更靠标准音[ɑ]而非标准音[a]。
在以清辅音和浊辅音结尾的音节中它的发音有长短不同。
/ɑ:/通常不出现在[ŋ]的前面。
普通话里a这个音位的变体很多。
如,当/a/念单音时,它的舌位可能靠前些,也可能靠后些,并不影响它的辨义功能。
不同的人或同一个在不同的时间所发的/a/音在自然性质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其次,在不同的语音环境里,/a/音又有很多变体。
如,在音节hai里,它接近标准元音[a];而在音节hao里,它又接近标准元音[ɑ]。
由此可见普通话里/a/这个音位起码包含了[a][ɑ]这样一系列具有显著的音质差别的音。
把舌面前尽量向前伸,向低降,嘴唇舒展,鼻腔阻塞,声带颤动,就能发出[a]普通话“安”中的一个元音音素。
这是前低元音的极点。
把舌面前尽量向前伸,舌位最低,最后,嘴唇舒展,鼻腔阻塞,声带颤动,就能发出[ɑ],如普通话“钢”中的一个元音。
这是后低元音的极点。
(三)/u/、/u:/与u[u]发短音/u/时,靠近中部而非后部的一部分舌抬至半高位置;与前元音/i/在后部对称,舌较发/u:/松弛,舌与上臼齿之间并没紧密相触。
这个元音现在倾向于不圆唇音;或者唇是圆的,但有个紧和松的问题,其自然性质相当于中央化的标准音[γ]或[o]。
其不圆唇性特别表现在good这个词中,也见于should could等词中,单词would也有轻微不圆唇。
这个元音既出现在重读音节中又出现在非重读音节中,出现于重读音节中的是较少却较常用的词,如put good look would。
长音/u:/是高元音,后元音,但舌头从最高处抬时较为松弛,且多少有点从后向中央集中;它与/u/的关系近似于/i:/和/i/。
/u:/的发音相较/u/而言,更紧张一点,尽管舌与上臼齿之间并无紧密接触。
嘴唇倾向于紧圆唇;也有一种不圆唇的倾向,但不如/u/的不圆唇倾向明显。
当舌位最高、最后、嘴唇圆撮刚到不发生磨擦时,就能发出后高元音u,与标准音[u]较为接近,如普通话“乌”中的一个元音音素。
这是后高元音的极点。
元音u,ü,从它们的鄂位图上可看出舌头的边缘同硬鄂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但声腔的路是畅通的。
三、英汉单元音的差异(一)英语单元音有12个,汉语有6个。
英语单元音数量是汉语的一倍,这说明英语单元音划分得更细。
一种语言的元音数量不论多少都可以满足其实际需要,但数量少则要求每个音承担更多功能。
从音位学的角度看,元音系统中的每个音都是一个抽象的音位,代表了由一组具体的、相互具有细微差异的音位变体或音素构成的集合。
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它必须以这些具体的音素或音位变体出现。
因此,在发音舌位图上,一个元音不代表一点,而代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由表示该元音具体音素或音位变体的一些距离相近的点构成。
如英语元音音位/æ/就至少由代表不同变体的下面几个点组成汉语的单元音数量少,这使得每个单元音承担的功能更多,包括的音位变体就更多,分布也更广,因此代表的区域也就更大。
如英语有3个央元音,而汉语只有一个e,但它却包括5个变体: /e/měi (美)、/ε/ yue (约)、/ɛ/wen (温)、/ə:/ge (哥)、/Λ/weng (翁)。
(二)英语单元音具有汉语单元音所没有的一些区别性特征,如音长和松紧。
一些单元音的长度可以造成意义的区别,如/it/(它)、/i:t/(吃)、/ful/(满的)、/fu:l/(傻瓜)、/nɔt/(不)、/nɔ:t/(无,零).实际上两个音的区别不仅限于长度, 也存在质的不同。
从元音舌位图上可以看出, /i:/ 与/i/、/u:/与/u/、/ə/与/ə:/、/ɔ/与/ɔ:/在开口度和舌的位置上都是不同的。
在发长元音时,口腔肌肉紧张,音质平缓;发短元音时, 口腔肌肉松弛。
汉语的单元音不区别音长, 其长度一般介于英语长元音和短元音之间。
(三)英语和汉语中还存在一些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元音汉语里有一个闭口、圆唇前元音, 而英里没有。
英语中的半开半闭前元音/e/ 和半闭前音/æ/是汉语中没有的。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这两个音时, 尤其是在对二者进行区分时, 会遇到一定困难。
发这两个音时, 应注意/æ/的开口很低, 程度是/e/的近一倍, 并且长度可延长, 是所有短元音里发音最长的。
从另一方面讲,汉语中没有与之相似的音, 也可以免除干扰, 从头开始, 习得纯正的发音。
英语半闭、非圆唇中元音/Λ/也是汉语中没有的, 学生容易用汉语a 的变体[A]去代替, 实际上/Λ/的开口要更小。
四、英汉单元音对比在教学中的运用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元音是我国学生学习的难点。
这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
第一, 元音的发音机制决定了元音的音质和相互间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口腔开启的大小和形状、舌头在口腔中的不同位置等因素, 而由于这些因素较难准确把握,因而导致元音的确切发音位置难以直接感觉到。
第二, 英、汉两种语言的元音系统之间存在差异。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内化了汉语的元音系统, 形成了汉语元音独有的发音方式和特点, 对英语的发音方式和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区别很大的语言。
在语音系统的描述方面,英语的基本单位是音位(phoneme) ,分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
汉语的基本描述单位是音节,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之所以很难把握元音/æ/的发音,是因为在汉语中没有类似的音,容易和另一个元音/e/混淆。
汉语中韵母ie后面的音素发音和英语中的/e/相似,可以让学生先发mie(咩),连续发此音之后找到/e/的感觉。
发元音/e/时,上下齿之间可以容纳一个食指,在此基础上,把中指也放入口内,使口张的更大,就能正确地发出元音/æ/。
通过听录音,反复模仿,列举单词,如dad、man、lab、stamp等,以及句子:1.What’s the matter? 2. My dad lost his black handbag. 3.Cat, cat, catch that fat rat.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
/æ/在传统上是个短元音,但比其它的短元音略长。
当/æ/出现在浊辅音/b、d、g、m、n/之前时,不少英国人发该音的长度跟长元音差不多。
如cab、sad、bag、jam、man、badge中的/æ/实际上已经读成/æ:/。
/æ/是英语特色很浓的单元音,且出现率高,一定要做到发音准确、熟练。
对于长音强调/i:/、/ə:/、/u:/、/ɔ:/、/a:/如果学生发音时注意音的长度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发音准确率就会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