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音在音长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

合集下载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从语音学和音系学角度考察汉英语语音系统中的共性和特性:第一节,汉英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汉英语音位系统的对比;第三节,汉英语超音段音位系统的对比;第四节,汉英语的节奏韵律对比。

汉英语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什么是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学:phonetics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以及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注重的是全人类语音的共性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从语音学角度音系学/音韵学:phonology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系,注重的是语音的个性声母韵母——汉语音韵学特有概念语音要素在汉英语中的不同价值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要素汉语对音高敏感,声调语言 tone英语对音强敏感,语调/重音语言 intonation/stress音高:指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主要取决于频率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

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调子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

12345671 音高是构成语音的要素之一。

汉语里,在词的层面上音高变化的不同引起声调不同,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妈”(音高不变)、“麻”(音高上升)、“马”(音高先下降后上升)、“骂”(音高下降)。

普通话中的音高变化不同,形成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值的注意的是,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音高敏感(音高的变化-声调),声调区别意义,主要表现●汉语同音字非常多,需要根据充满音高变化的上下文来判断一个字的意义。

汉语韩语韩愈●声调如此重要,其准确度甚至比声韵母的正确发音更重要。

(南方许多地方的人们不分平翘舌,却在交流中没给听者带来太大的理解障碍。

)(学生朗读示范)●外国人讲中文,可能每个字都字正腔圆,但声调有一点点走样,我们可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例子:wo mai tan zi. 买、卖、毯子、坛子?)音强:声音强弱。

(重读、语调)●声音的强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其常用单位为“分贝(db)”。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27个,音位的总数就是47个 )。意见不统一的原因是他们在决 定音位的数目时所采用的方言发音有差异,而计算和确定音位
的方法又有分歧 。
汉语:a.1382个音节(《现代汉语词典》);
b.汉语北京话如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
则有1644个音节(词素morpheme)(《普通语音学》 )。 BACK
BACK
汉语:音节计时的(syllable-timed) 在汉语中,音节(字)的数目是韵律的基础。如我国的旧诗依
照每行的音节数来决定其韵律和节奏。每一行诗中意群 (sense group)的划分,停顿的位置,各音节时间的长度, 以及声调类型的搭配都以音节的数目为基础。
Eg.
____白居易《草》
五言诗总是五个音节,通常以前两个音节成为一个意群,后三 个音节又成另一个意群。第一个意群后稍有停顿。前两个音 节约占一拍,后三个音节约占两拍。而声调类型的搭配(所 谓的“平仄”也是根据音节数目来定的。)
出现位置 英语:a.出现在词尾或辅音前的混浊 /l/;eg./fu:l/,/d l/
b.除了[h]和[w],[j]从不出现在词尾,其它的辅音都可以 出现在词尾。 汉语:a.只有出现在元音前的清晰/l/;
b.汉语的音结尾只出现/n/或/ /两个鼻辅音,不出现其他任 何辅音。
结果:我国学生初学英语时往往在词尾的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 eg. that/z t /; book/buk /
汉语中的语调现象
汉语句子的语调显示在语句末尾的重读词上。但汉语的每个音 节(字)都有固定的声调,语调就必然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只能把 字调稍加改变,而不能把字调完全改变。所以有些语音学家认为汉 语的语调实际上是在字调上加语调。也就是在原来字调的基础上稍 加改变,使它既不失去原来的声调,又符合语调的要求。 Eg.那么做就很 难(nán),这么做就很容 易(yì)。(声调与语调一致) 这么做就很容 易(yì),那么做就很 难(nán)(声调与语调不一致) (“易”字原来是降调,而在句子中间需要的是升调,所以只能变 通办理,把“易”字下降的幅度调小,变为稍降。“难”字原来是 升调,但句末要求用降调,所以也只能用折中的办法,把“难”字 上升的幅度减小,变为稍升。)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从语音学和音系学角度考察汉英语语音系统中的共性和特性:第一节,汉英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汉英语音位系统的对比;第三节,汉英语超音段音位系统的对比;第四节,汉英语的节奏韵律对比。

汉英语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什么是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学:phonetics 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以及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注重的是全人类语音的共性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从语音学角度音系学/音韵学:phonology 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系,注重的是语音的个性声母韵母——汉语音韵学特有概念语音要素在汉英语中的不同价值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要素汉语对音高敏感,声调语言 tone 英语对音强敏感,语调/重音语言 intonation/stress音高:指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主要取决于频率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

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调子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

12345671音高是构成语音的要素之一。

汉语里,在词的层面上音高变化的不同引起声调不同,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妈”(音高不变)、“麻”(音高上升)、“马”(音高先下降后上升)、“骂”(音高下降)。

普通话中的音高变化不同,形成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值的注意的是,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音高敏感(音高的变化-声调),声调区别意义,主要表现汉语同音字非常多,需要根据充满音高变化的上下文来判断一个字的意义。

汉语韩语韩愈声调如此重要,其准确度甚至比声韵母的正确发音更重要。

(南方许多地方的人们不分平翘舌,却在交流中没给听者带来太大的理解障碍。

)(学生朗读示范)外国人讲中文,可能每个字都字正腔圆,但声调有一点点走样,我们可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例子:wo mai tan zi.买、卖、毯子、坛子?)音强:声音强弱。

(重读、语调)声音的强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其常用单位为“分贝(db)”。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和英语在语音上有很多差别。

下面是一些主要差异的例子:
1. 发音方式: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结合发音,而英语中的辅音和元音
独立发音。

汉语的发音较为平坦,而英语的发音更具有音调。

2. 音节:汉语的音节结构通常是辅音+元音或者只有一个元音,而英语的音节结构更加复杂,可以包含发音较多的辅音组合。

3. 音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音调的变化会改变词义,而英语的音
节重音更为强调,但并不改变词义。

4. 辅音差异:汉语中的辅音相对较少,只有大约20个,而英语有约24个辅音。

一些英语的辅音发音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音。

5. 元音差异:汉语和英语中元音的数量和发音方式也有差异。

例如,
汉语中只有单元音(如"i"、"a"、"u"等),而英语中有单元音和双元音(如"ee"、"ai"、"ou"等)。

6. 语音连读:英语中的语音连读较为常见,即单词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而在汉语中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差异在不同的方言和口音中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由于语音差异较大,因此汉语学习者通常需要特别强调发音练习。

英汉语音在音长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

英汉语音在音长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

摘要:留学论文音长在英语语词里是区别特征,属语言成分; 在英语语句及汉语语词、语句里却是非区别特征,属副语言成分。

揭示英汉音长韵律特征的功能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和英语语音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长功能差异一、韵律特征的概念及性质语言的韵律特征(prosodic feature)通常指传统观点上的“非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它包括音高、音强和音长三个方面的特征,涉及语音的音位层、音节层、音节组合层和语句层。

在音位层,韵律特征往往能起提高音质音位听辨度的作用,使音质音位的感知更加准确和清晰;在音节层,韵律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声调语言中的声调以及非声调语言的轻重音(stressed and unstressed);在音节组合层,韵律特征主要表现在语流音变或连读变调;在由音节和音节组合组成的语句层,(intonation)是韵律特征最突出的特点。

每一个音段,不管是多短或多长,都必然伴有一定的音高、音长和音强,三者共同构成了这个音段特有的韵律特征。

人类巧妙地运用这些特征来分辨意义,表达感情,增加听辨率。

这多方面的作用交织在一起,虽难于描写和分析,但却容易控制和模仿,形成语言的韵律特征的各个特色。

下面,以音长为出发点,分析韵律特征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及功能差异。

二、音长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2.1音长特征在汉语中的表现及功能2.1.1语词音长:音长在普通话语词中属于非区别性语音特征。

普通话语词一般不以单纯的语音长短来形成音位对立,语音长短的差异也往往附于其他语音特征上。

例如,普通话非轻声音节读音长,音域宽,发音相对完足,而轻声则恰恰相反。

普通话上声读音较长,而阳平读音则相对较短,但音长特征在这里只是从属特征,并不形成对立。

普通话的声母虽然有长短差异,并不造成对立,属于非区别性语音特征。

2.1.2语句音长:普通话的语句中,音长特征却有一定的音位作用。

在这里,音长虽然不是基本表意手段,不能看作主音位,但可以看作一种重要的次音位。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英汉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对比分析

英汉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对比分析

英汉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英汉音段音位中特色音位、音位出现位置和组合方式,以及超音段音位中的语调和声调、重音、音长位的对比分析,指出英汉语音系统中的差异,以期能对英语语音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音段音位超音段音位对比分析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基于社会功能的语音的研究就是音位。

在语音体系中,音位是辨义的基本单位,除了辨义功能外,音位还具有构成功能。

如果将语音看成是线性的,那切分出来的最小音段就是音位(音段音位)。

而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长、音高、音强就是超音段音位。

音长位、声调、重音、节奏、音渡等都是语言中常见的超音段音位。

1 英汉音段音位对比1.1英汉语中均有各具特色的音位在汉语普通话中有许多音都与英语近似,但英语中却有一些音是汉语中没有的。

例如:在汉语中没有与英语[i],[u],[?蘧],[?覸],[θ],[?奁],[r ],相对应的近似音。

有些音即便发音相似,但仍然存在细微差别。

如英语中[i:],[u:],[?藜:],[?藜],[a:]发音部位和舌的高度都比较接近汉语的[i]衣,[u]屋,er(鹅),但是仍然有不同。

英语的[i:],[u:],舌位略低于汉语的“衣”和“屋”,而汉语的“啊”比英语的[a]舌位靠前一些。

又如,在英语中[b],[d],[g],均为不吐气的浊音,而汉语中b,d,g都是不吐气的清音。

汉语的W是不圆唇的,而英语中的[w]都是圆唇的。

两种语言在音色上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发音方法不同造成的。

以上所列举的这些发音音色的差异是受口腔形状和大小的影响,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舌高、舌位和唇形。

英语语音音色差异,除了受口腔形状和大小的影响之外,还与发音时气流实际受阻部位或摩擦部位不同有关。

例如英语的[h]和汉语的[h](喝),英语的[r]和汉语的[r](日)。

汉语的[h](喝)是一个舌根擦音,舌面后部和软腭之区形成一个缝隙,而气流则从这个缝隙摩擦而过;英语的[h],气流从声门摩擦而过,声带并不振动,形成一个声门擦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留学论文音长在英语语词里是区别特征,属语言成分; 在英语语句及汉语语词、语句里却是非区别特征,属副语言成分。

揭示英汉音长韵律特征的功能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和英语语音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长功能差异
一、韵律特征的概念及性质
语言的韵律特征(prosodic feature)通常指传统观点上的“非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它包括音高、音强和音长三个方面的特征,涉及语音的音位层、音节层、音节组合层和语句层。

在音位层,
韵律特征往往能起提高音质音位听辨度的作用,使音质音位的感知更加准确和清晰;在音节层,韵律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声调语言中的声调以及非声调语言的轻重音(stressed and unstressed);在音节组合层,韵律特征主要表现在语流音变或连读变调;在由音节和音节组合组成的语句层,(intonation)是韵律特征最突出的特点。

每一个音段,不管是多短或多长,都必然伴有一定的音高、音长和音强,三者共同构成了这个音段特有的韵律特征。

人类巧妙地运用这些特征来分辨意义,表达感情,增加听辨率。

这多方面的作用交织在一起,虽难于描写和分析,但却容易控制和模仿,形成语言的韵律特征的各个特色。

下面,以音长为出发点,分析韵律特征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及功能差异。

二、音长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
2.1音长特征在汉语中的表现及功能
2.1.1语词音长:音长在普通话语词中属于非区别性语音特征。

普通话语词一般不以单纯的语音长短来形成音位对立,语音长短的差异也往往附于其他语音特征上。

例如,普通话非轻声音节读音长,音域宽,发音相对完足,而轻声则恰恰相反。

普通话上声读音较长,而阳平读音则相对较短,但音长特征在这里只是从属特征,并不形成对立。

普通话的声母虽然有长短差异,并不造成对立,属于非区别性语音特征。

2.1.2语句音长:普通话的语句中,音长特征却有一定的音位作用。

在这里,音长虽然不是基本表意手段,不能看作主音位,但可以看作一种重要的次音位。

这主要表现在停顿和语速两个方面
(1)停顿:普通话的停顿可以表现为发音时间的突然中断,也可以表现为发音时间的延长(即拖腔停顿)。

从性质上讲,停顿是语句的时位,也叫“句顿位”。

例如,“我看见他笑了。

”如果在“他”后
停顿,那是“我”笑了;如果没有停顿,则是“他”笑了。

普通话的语词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意义整体,这种意义整体就叫做“意群”。

意群都需要停顿来表现它,停顿就成了意群的语音标志。

因而停顿应同意群相吻合,否则就会造成意义上的割裂现象。

(2)语速:语速是说话速度的快慢。

一个人说话,往往不是从头到尾都用一种速度,而是随着心情的变化和表达的需要,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快慢相间。

这样,我们才能较为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来。

例如读悼辞时,就缓慢,心情激动时,语速就快起来。

语速的快慢,同重音、音调都有关系,它往往是随着意群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种贯穿整个意群的语速变化,叫做“意群时位”。

对于意群时位,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它分为快速、中速、慢速。

快速主要表达急切的需求和激动的心情,中速主要用于平静心态下的交谈和悠闲的感情,慢速主要用来表示强调、讥讽或抒情。

2.2音长特征在英语中的表现及功能
2.2.1语词音长:英语中,元音的长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英语是有时位的语言,音长在英语语词中属于区别性语音特征。

例如:eat[i:t](吃)———it[It](它),sheep[!i:p](羊)———
ship[!ip](船),heat[hi:t](热)———hit[hIt](打),short[!"#t](短)———
shot[!$t](射),chalk[t!":k](画)———chock[t!$k](塞),sport[sp":t](运动)———
spot[sp$t](场所),fool[fu:l](傻)———full[f%l(满),pool[pu:l](池)———
pull[p%l](推),kook[ku:k](怪人)———cook[k%k](厨师)。

2.2.2语句音长:语句音长在英语中的表现叫节奏,节奏是由一个或多个句重读音节加上一个或多个非句重读音节构成。

它虽然不区别意义,
但却影响着英语的地道与自然程度。

根据英语的节奏规律,句子的语速和用时不决定于它有多少个词、多少个音节,而取决于它有多少个句重读音节。

一个句子重读音节数越多,句子的语速越慢,用时越长,反之则语速越快,用时越短,这点类似于汉语的音步。

例如:(Bert’s friendJohn has just sold two very fine old paintings.(Whatwould youhave done if he had talked to you in the street?
句①有11个单词,重读音节10个;句②有14个单词,重读音节4个。

句②包括的单词多于句①,而重读音节少于句①,所以,根据英语的节奏规律,句②听起来比句①快且只用句①一半的时间。

从一个重读音节过渡到下一个重读音节,将重读音节之间的非重读音节读好是讲好流利、自然英语的关键。

而处理好同化(assimilation)、连读(linking)、弱化(weak form)、脱落(elision)等语流音变现象则是读好非重读音节的前提。

例如:Did you?[di&dju:](同化),after all[’#ft($l](连读),in and out[inn)ut](弱化),camera[&k$m(r(](脱落)。

二、结语
综上所述,音长在汉语普通话语词中属于非区别性语音特征,在语句里表现为停顿和语速,有辨义作用,可以看作一种重要的次音位;音长在英语的语词中有辨义功能,属区别性语音特征,在句子中有影响自然和地道程度的作用。

语言不同于音乐,主要是通过音质的变化来区别符号的。

因而音质在以往的语言研究中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而非音质成分,即语言韵律成分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

但我们知道,语言这种听觉符号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线条性,是由音质成分和韵律成分共同构成的。

如果我们只关注音质成分,忽略了音高、音强、音长等韵律成分,即使清晰、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具体的音素,也未必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整段语流。

韵律成分的变化很大成度上影响着语音的自然度,英语学习中的听力弱及“土腔土调”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韵律成分的重视不够。

因而,英汉语音的韵律成分特征的比较分析,对我们认识英汉语言中韵律特征的功能差异及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英语语音语调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留学论文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张冠林.大学一年级英语语音练习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吴天惠.论普通话超音段音位[J].西安: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1):6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