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瘤 杨丽彬
一例纵膈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查房

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评价
患者情绪稳定,无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
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治疗 有信心。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能够 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疼痛缓解情况评价
患者自述:询问患 者疼痛程度及变化 情况,了解疼痛缓 解程度。
注意事项提醒
保持积极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合理饮食,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回院复查。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建议
建议患者在治疗 后第2-3年内每 3-6个月复查一 次,之后每年复 查一次。
复查时应关注纵 膈淋巴结的肿大 情况,以及是否 有其他部位转移 的迹象。
观察指标:观察患 者疼痛缓解后的表 现,如表情、体位、 活动能力等。
评估量表:采用疼 痛评估量表对患者 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了解疼痛缓解情 况。
护理效果评价:根 据患者疼痛缓解情 况,对护理效果进 行评价,总结经验 教训,提高护理质 量。
营养状况改善情况评价
患者体重变化情况 患者食欲改善情况 患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患者皮肤黏膜状况改善情况
症状护理
呼吸困难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 疼痛的护理:评估疼痛程度,给予舒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发热的护理:监测体温,遵医嘱使用退热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恶性积液的护理:定期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程度,遵医嘱使用利尿药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 化,及时给予心 理支持和安慰。
评估患者的社 会支持系统, 如家庭、朋友、 社区等提供的
支持。
心理状况评估
纵隔淋巴结肿大21例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mediastinal lymphadenopathy.Methods Twenty—one pa—
tients with mediastinal disease underwent the operation from December 2001 to June 2009 were collected.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histopathology and treatment were obtained. Results Among the patients,6 patients had exploratory thoracotomy,8 patients had tho— racoscopy,7 patients had mediastinoscopy. Pathologic diagnoses were 6 oases malignant lymphoma,3 cases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with m ediastinal lym ph metastasis,1 case malignant thymic tumors,4 cases sarcoidosis,5 cases m ediastinal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1 case Castleman and 1 case was difficult to be recognized. These diseases and the enlargement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for SO— meother reasons were hard to be differentiated by imaging.Thus they were easily resulted in misdiagnosis.Conclusion Thoracoscopy or m ediastin0scopy proved to be a valuable device fo 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diastinal lym phadenopatly.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6例报道

不常规采用 , 术前均无病理组织学诊断 , D Vt 分期标准 按 e i a 均为 Ⅱ期 , 见表 1 。
12 治疗 方 法 ,
( 环磷酰胺 、 阿霉素 、 长春新碱 、 甲氨喋呤 、 博来霉 素、 的松 ) 强 和C M方案 ( 米托蒽醌 、 环磷 酰胺 ) 1 , 例行术后局部放疗 。
表2 6例 P L患者免疫组化结果 MB
少, 无法进行免疫组 化等分析 , 外科手术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 对 已经 明确病变 范围的肿 块 , 采取适宜 的手术方法 获取足够
材料 以更好 的明确诊 断 , 一般 有经纵 隔镜 、 腔镜活检术 , 胸 或
经胸骨上部切 口, 骨正 中切 开, 胸 后外侧 切 口标 准开胸肿瘤切
王坤 宇 , 童向 东 , 家骐 高 华 王 雪峰 曲 , ,
( . 山市 中心 医院, 宁 鞍 山 14 0 ;. 阳军 区总 医院 , 宁 沈阳 1 0 1 ; 1鞍 辽 10 1 2 沈 辽 1 0 5 3 鞍 钢 曙光 医院 , 宁 鞍 山 14 0 ) . 辽 10 ; 疗 化 .
前纵膈肿瘤切除术 , 例采用 V T 辅 助开胸 , 中见肿瘤 侵 1 A S 术 及右肺上叶 , 为后外侧切 口后行右肺上叶切除 、 转 右纵隔肿瘤 切 除术 。1 例患者术前 出现 明显 的进食 梗噎症 状 , 前检 查 术 胃镜下见食管距 门齿 1 m一4 n 后壁见 一 巨大黏膜下 隆 8c 0cl 起 , 诊断考虑 为食管 巨大肿物 , 术前 肿物起始于食管胸廓入 口 处, 长约 2 m, 中所见肿 物位 于食 管 肌层上 至胸膜 顶 , 0c 术 下 至食管裂孔 , 采用三切 口中段食管次全切除 、 食管 胃颈部吻合 术, 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 P B 。 M L 12 2 化疗 术后分别 实施 了采用 C P方案 ( .. HO 环磷 酰胺 ,
纵隔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纵隔霍奇金淋巴瘤? 2. 谁是护理对象?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实施护理措施? 5. 为什么护理重要?
什么是纵隔霍奇金淋巴瘤?
什么是纵隔霍奇金淋巴瘤?
定义
纵隔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影响淋巴系统的恶性肿 瘤,通常发生在纵隔区域。
该疾病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症状。
针对年轻患者的心理支持尤为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诊断后
在患者确诊后,需立即进行综合评估和护理计划 制定。
及时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治疗期间
在化疗或放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 作用。
护理人员需与医生密切配合,调整护理措施。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护理对象为被诊断为纵隔霍奇金淋巴瘤的患 者,通常存在身体虚弱、情绪焦虑等表现。
护理需关注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态。
谁是护理对象?
合并症
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
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有助于制定个性化 护理方案。
谁是护理对象? 年龄层
多见于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护理需考虑其 特殊的心理需求。
为什么护理重要? 减少并发症
通过及时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治疗相关的 并发症发生率。
监测副作用和及时处理是护理的重要任务。
为什么护理重要?
支持康复
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 活变化,促进其康复。
康复护理不仅限于生理方面,也包括心理和社会 支持。
谢谢观看
什么是纵隔霍奇金淋巴瘤?
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系 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EBUS-TBNA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377例临床—影像—病理分析

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5)英文缩写 (11)研究论文 EBUS-TBNA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377例临床-影像-病理分析前言 (12)材料与方法 (13)结果 (15)讨论 (28)结论 (32)参考文献 (33)综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36)致谢 (48)个人简历 (49)EBUS-TBNA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377例临床-影像-病理分析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377例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 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 NA)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资料,探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疾病谱,同时比较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不同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应用EBUS-T BNA行纵隔淋巴结穿刺的3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例记录等临床基础资料,综合气管镜资料、肺部影像学资料及EBUS-TBNA病理诊断结果,分析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疾病谱,同时将所有病例分为良性病变组与恶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为EBUS 病理找到明确肿瘤细胞),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部影像学特点。
结果:1.一般资料:共入组377例行EBUS-TBNA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其中男性226例,女性151例,年龄范围15-90岁,平均年龄(59.1 4±13.37)岁。
377例患者经EBUS-TBNA共穿刺纵隔淋巴结508个,共计穿刺1037针,每个患者平均穿刺1.35个淋巴结,每个淋巴结平均穿刺2.04针,每个患者平均穿刺2.75针,穿刺的纵隔淋巴结包括2R、4L、4 R、7、10L、10R、11L、11R、12L、12R组。
最常穿刺的淋巴结、穿刺的针数最多的淋巴结均为第7组,其次为4R组淋巴结。
纵隔淋巴瘤诊断标准

纵隔淋巴瘤诊断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纵隔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少见但危害严重的疾病,诊断准确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纵隔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患者随访的重要性 支持系统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 治疗后的生活。
家庭和朋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对周围结 构的影响。
如何诊断纵隔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
组织活检
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需 要进行纵隔活检。
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有助于制 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有哪些?
化疗
化疗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常 用多药联合方案。
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有所差异。
如何诊断纵隔非霍奇金恶性淋 巴肿瘤?
如何诊断纵隔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及体重 下降等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与肿瘤的压迫或浸润有关。
如何诊断纵隔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CT扫描和MRI是常用的检查手段, 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并发症管理
应密切关注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如感染、贫 血等,并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指标,预防和控制并 发症的发生。
患者随访的重要性
患者随访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
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监测复发 情况。
早期发现复发及转移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患者随访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
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理护理
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常会感到焦虑和恐惧,心 理支持非常重要。
应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及相关信息,帮助他 们缓解心理压力。
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营养支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需 重视营养支持。
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的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解剖分布

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的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解剖分布杨志刚;余建群;陈楠【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3(34)2【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的螺旋 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
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 4 1例 ,其中Hodgkin病 (HD) 14例 ,非 Hodgkin淋巴瘤 (NHL ) 2 7例。
全部采用Somatom plus 4螺旋 CT机行增强扫描。
在 CT图像上 ,观察和评价增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其优势解剖部位分布。
结果在 CT强化特征方面 ,85 .7% HD及 81.5 % NHL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 ,其余病例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合并坏死。
在解剖部位分布上 ,HD优势地累及气管旁 (2 R- 5 7% ,2 L - 5 0 % ,4 R- 71% ,4 L - 71% )、主肺动脉窗(5 7% )、主动脉旁 (5 0 % )、隆突下 (71% )及右肺门 (5 7% )淋巴结。
而 NHL优势地累及气管右旁 (2 R- 5 2 % ,4 R-4 1% )、主肺动脉窗 (4 1% )、隆突下 (4 8% )及右肺门 (4 4 % )淋巴结。
HD和 NHL常同时累及两个区域以上的淋巴结。
结论螺旋 CT增强扫描可一定程度地显示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点 ,大多数恶性淋巴瘤表现为均匀密度强化 ,病变常累及气管旁、主肺动脉窗。
【总页数】3页(P361-363)【关键词】纵隔;淋巴瘤;淋巴结;CT【作者】杨志刚;余建群;陈楠【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4;R816.3【相关文献】1.恶性淋巴瘤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强化表现特征 [J], 李媛;杨志刚;闵鹏秋;郭应坤;余建群2.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CT增强表现及其解剖分布 [J], 杨志刚;闵鹏秋3.恶性淋巴瘤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 [J], 周庆秋4.血行播散型结核累及腹部器官的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 [J], 杨志刚;闵鹏秋;余建群;周翔平;张梅5.纵隔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 [J], 李媛;杨志刚;郭应坤;余建群;卢春燕;白红利;朱培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岁以上多见,好发于左前上纵隔 常呈卵圆形、分叶状、轮廓不规则 纵隔脂肪或大血管侵犯、胸膜种植 坏死、囊变常见,可伴形态不一的钙化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未 见融合 肿大淋巴结多见于主动脉弓旁、隆突下、气管前腔静脉后 间隙 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 肺泡内浸润性病变,支气管气像 全身其它部位非干酪性肉芽肿炎症
起源于胸腺或淋巴结 发病高峰:20-30岁,50岁左右 男性多见 好发于中纵隔 对放化疗敏感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 局部压迫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嘶、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呃逆、恶心、 呕吐等
多向纵隔两侧生长 坏死、囊变可见,钙化罕见且多出现于放疗后 常伴有纵隔、双侧肺门、腋窝淋巴结及其它区域淋巴结肿 大 推挤或包绕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 并发症: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炎 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强化
好发于前纵隔 发病年龄多见于20~40岁 绝大多数为男性 可沿大血管间隙向四周呈浸润性生长 肿块形态不规则,体积常较大 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常有坏死、囊变,钙化极少见 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
发病高峰:20-30岁,50岁左右 中纵隔多见,多向纵隔两侧生长 囊变、坏死可见,钙化罕见 常伴其他区域淋巴结肿大 推挤或包绕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可并发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肺炎 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