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术与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

合集下载

艺术与科技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与科技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与科技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从古至今,建筑是人类创造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而在现代社会中,艺术和科技日益交融,建筑设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

本文将讨论艺术与科技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和体现。

一、现代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和建筑样式都在不断更新。

建筑设计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

BIM技术是建筑设计中最新的科技之一,它可以将建筑信息集成在一个模型之中,实现多方面的协作与交流。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BIM技术,建筑设计师还可以进行建筑能耗分析、可持续性评估等,以便更好地优化建筑设计。

二、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艺术是建筑生命力的源泉。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建筑设计中赋予权柄不同的艺术元素。

比较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雕塑、彩绘、装饰雕刻等。

在当代,艺术与建筑结合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由建筑师以不同的方式体现。

艺术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通过雕塑、砖雕、墙上画等形式,为建筑赋予独特的造型和形象。

同时,在建筑内部,也可以通过壁画、装饰品、雕塑等形式来丰富建筑的内涵意义。

例如,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其内部精致的壁画和彩色的玻璃窗是典型的艺术与建筑结合的例子。

此外,中国众多的古建筑也是艺术与建筑结合的典型代表,例如南京的明孝陵,其造型恢弘大气,在建筑中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三、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科技与艺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结合并不是一种平凡的组合。

它可以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空间,并有效地解决建筑中的各种问题。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

例如,现代建筑中的玻璃幕墙,就充分利用了新型材料和应用技术。

这种幕墙可以让建筑更加通透、舒适,并在视觉上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景观。

此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数字化技术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从建筑模型的制作到方案运营的优化,数字技术使建筑师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与科技结合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与科技结合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与科技结合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创造出富有创意和先进技术的建筑作品的关键。

艺术和科技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物的美学价值,还可以改善建筑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建筑外观的艺术表达、内部空间的功能性设计以及可持续建筑技术等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一、建筑外观的艺术表达建筑外观是建筑物与外界交互的第一印象,它需要通过设计来传达出建筑的宗旨和特点。

艺术的表达可以表现为建筑的形状、线条和材料的选用等方面。

现代建筑设计倾向于用抽象的方式来塑造建筑的外观,使其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例如,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与古老的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建筑外观设计提供了不少可能性。

例如,光电效应玻璃材料可以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透明度,实现建筑外墙的智能化控制。

这种材料可使建筑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呈现出多样的外观效果,增加了建筑物的变化性和艺术性。

二、内部空间的功能性设计除了建筑的外观,内部空间的设计也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实际使用中,建筑的内部空间需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审美感受。

现代建筑设计注重创造多功能和灵活性的空间,同时强调人与空间的互动。

比如,在办公楼的设计中,室内布局需要合理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域,并通过科技设备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如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等。

此外,艺术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色彩、纹理、灯光等元素进行表现。

不同的色彩选择和灯光设计可以为建筑增添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博物馆内部常常运用柔和的灯光和别致的展陈手法来强调艺术品的视觉效果,提高观展者的体验感。

三、可持续建筑技术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可持续建筑技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技手段,建筑可以实现更高的能效和环境友好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建筑设计中的太阳能技术已经成为热门的可持续建筑技术之一。

浅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浅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浅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设计是一门既艺术性又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艺术和技术都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之间有着互动和共生的关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1. 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在设计领域,艺术和技术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艺术家需要掌握工具和技能来实现他们的创意,而技术人员需要了解艺术的基本原则来增强他们的设计能力。

由此可见,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艺术和技术对设计的影响艺术和技术对于设计的影响各自不同。

艺术作为设计中重要的元素,能够帮助设计师表达他们的创意和想法,提高设计的美感和吸引力。

而技术则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基础设置和生产方法,以确保设计的实用性。

设计中的艺术和技术往往需要协同工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艺术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而技术人员需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实施性。

此外,艺术和技术还需要协作来确保设计的节能和环保性。

在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平衡非常重要。

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平衡可以产生实用性和美感上的完美结合。

如果设计师过于关注美感而忽视了实用性和技术可行性,那么这个设计可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反之亦然。

艺术与技术的创新是设计领域中的核心议题。

创新是许多设计师所倡导的尝试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材料。

艺术所提供的新想法可以为设计师带来更多的灵感,而技术的新进步则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艺术与技术的创新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综上所述,设计中的艺术和技术是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比起单一追求艺术性或实用性,将艺术和技术融合和均衡地平衡才是良好设计的关键所在。

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设计师们需要深入挖掘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融合到设计过程中,以创造出更加卓越的作品。

现代技术发展与建筑艺术设计

现代技术发展与建筑艺术设计

现代技术发展与建筑艺术设计摘要:受现代建筑技术的冲击,古代建筑技术越来越不适应这个社会。

当代社会是以效益为原则的,当日新月异的技术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几近无所不能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谨慎、冷静的选择,保持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生态之间的平衡。

鉴于此,本文对现代技术发展与建筑艺术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技术;建筑设计;绿色建筑一、建筑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传统技术以实践为基础,产生于具体的社会需求,并与地域环境紧密联系。

例如混凝土技术的发明标志着复合材料战胜了天然材料(木、石)和简单的人工材料(砖、瓦)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而自来水技术使房屋可以远离水源地,也使得高层住宅成为可能。

现代技术体现了对经济性、合理性的追求,然而也存在着盲目推崇先进技术,忽视技术与文化、自然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

技术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建筑设计的目的不在于采用哪一种技术,而在于以最小的环境(资源)的支持力和最小的成本代价来满足舒适要求。

适宜技术将当代的先进技术有选择地与地区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智慧结合起来,根据地区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条件,寻求一条适宜、有效的技术路线。

适宜技术也提倡改进和完善现有技术,充分发掘传统技术的潜力。

二、新时期建筑设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当前,绿色建筑思想正在一步步渗入到固有的现代建筑思想中,并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

绿色建筑的探索现在处于基础阶段,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1、材料使用使用可循环、可更新的材料是绿色建筑技术研究的一个方面。

这样的材料不仅要求能够回收再利用同时还要保证在使用中对能源的低消耗性。

对材料的低能耗性的探索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例如石材是大家认为的比较合适的绿色建材,因为它的来源非人工制造并且不会对自然资源产生太大影响。

然而,在石材加工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有害化学成分和废弃垃圾。

因而我们在对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是必要的。

建筑艺术建筑设计融合问题

建筑艺术建筑设计融合问题

建筑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问题研究摘要:建筑物就像一尊美丽的艺术品,精美的建筑是设计师把建筑的美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密切配合的结果。

但要分清具体配合的侧重点,有些是着重艺术、美观要求的,有些着重使用功能、生产工艺等等。

关键词:建筑结构;艺术设计;协调性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构体系才能实现,结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是否适用、经济、美观。

特别在高烈度地震区,建筑设计必须在满足结构抗震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建筑物的造型美观、功能完善等等。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

一、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载体设计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

设计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

于是,设计也就成了艺术与技术的载体。

现代技术的发展,对建筑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改变了建筑创作的观念,拓展了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表现力,打破了以往单纯从美学角度追求造型表现的框框,开创了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以“技术性思维”捕捉结构、构造、设备技术与建筑造型的内在联系,将技术升华为艺术,并使之成为富于时代气息的表现手段。

人类创造了建筑,而建筑又重塑了人类,这是一位历史名人的格言。

我想,这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在人文技术上的,建筑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建筑体现了人性,所以,建筑才成为了一门艺术,无论人们怎么从功能上、技术上质疑这是不是艺术,可作为建筑艺术,已被划入了人文学科,设立在艺术学院,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当然是技术上的,它开发了人类的智慧,促进了人的大脑发达,不仅使建筑逐渐变得美仑美奂,而且更为牢靠、更具有多种功能,乃至智能。

二、建筑设计中的二元性我把建筑设计分为“技术性”和“艺术性”。

“建筑构造的技术保证”是建筑二元性的技术成分;而“艺术者表现为另一种形式”,我想就是有人所说的和建筑艺术并驾齐驱的“建筑技术”元。

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3篇

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3篇

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3篇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1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钢结构建筑是以钢材为主要材料构建的建筑形式。

它具备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耐腐蚀、可重复利用等,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钢结构建筑不仅体现了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构造,更展现出了艺术和美感,成为建筑界的新宠。

钢结构建筑的技术钢结构建筑的技术包括了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施工等方面。

其中,钢结构的设计是关键的一环,它需要遵循力学原理与结构力学,以保证结构的稳固和安全性。

钢结构建筑的制造需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在安装和施工方面,需要考虑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操作的精密程度等。

尽管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却带来许多优势。

由于钢的强度和刚性较高,可以减小建筑造价,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此外,钢结构建筑还有“轻巧”的特性,减小了建筑自重,使得钢结构建筑在震动和动荷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钢结构建筑的艺术钢结构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工业建筑,更是一种艺术造型。

在建筑的设计中,钢结构被赋予了更多的美的元素。

首先是钢结构建筑的造型与线条。

钢的高强度和轻巧性使得建筑的线条可以更加流畅,而且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钢材的使用还可以创造出多种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造型,突破了传统建筑设计的局限。

整个建筑的风格和造型可以融合人文和自然元素,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钢结构建筑的色彩与质感。

钢的颜色和质感独特,既有震撼的力量感,又能展现出奢华与优雅。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处理,钢结构建筑可以充满光泽和动感,充满了现代感和未来感。

最后是钢结构建筑的灵动与气度。

钢结构建筑在造型与线条上以极佳的手法将重力与轻巧相对置,实现了“轻功”,使整个建筑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灵动不俗的气度。

结语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钢结构建筑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展现出一种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魅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钢结构建筑也将不断探索和发展,为人类打造更加独特的建筑风貌综上所述,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兼具科技与艺术的建筑形式,其高强度、轻巧、灵动、优雅的特点使得它在建筑设计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浅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浅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浅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性学科,艺术与技术在设计中的关系十分紧密。

艺术作为设计的灵魂,技术则是设计的基础。

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之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浅析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

从艺术的角度看,设计是表达创意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强调美感和审美的追求;而从技术的角度看,设计是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一种手段,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考量。

艺术与技术在设计中相互交织,艺术为技术赋予灵魂,技术为艺术提供支撑。

在产品设计中,艺术的创意和表现力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技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则是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设计师需要既具有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需要具备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才能够在设计中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艺术和技术对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在产品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现在产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上。

产品的外观设计需要艺术家的审美眼光和创造力,通过设计师的构思和表现,让产品既美观又有个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而产品的内部结构则需要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保产品的功能稳定和性能优良。

在建筑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则体现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上。

建筑的外观设计需要艺术家的艺术感知和空间构思,通过设计师的创意和表现,让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而建筑的内部空间则需要技术人员的工程知识和施工技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建筑设计,艺术与技术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设计的最终目标。

艺术和技术在设计中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艺术与技术的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增强。

以数字设计为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设计师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创作和表现,使得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

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

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引言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在当代社会中,建筑和艺术已经不再是孤立存在的领域,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

这种融合不仅在建筑的外观和形式上得到体现,还在建筑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的现象、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的现象建筑与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过去,建筑被认为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目的是满足功能和结构的要求。

而艺术则强调个人表达和情感体验。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建筑与艺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许多当代建筑师开始将艺术元素引入建筑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同时,许多艺术家也开始将建筑作为他们的创作媒介和表达方式。

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当代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可以体现在建筑的外观和形式上。

比如,许多建筑采用了抽象的几何形状、流线型的曲线和丰富的色彩,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个艺术品。

此外,建筑的装饰和细节设计也常常融入了艺术的元素,如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

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艺术的思考方式除了外观和形式上的融合,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还表现在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的思考方式上。

传统的建筑设计注重功能、实用性和效率,而当代建筑则更注重情感体验、独特性和意义的表达。

这种思考方式与艺术的思考方式有着相似之处,强调对情感、体验和意义的探索。

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的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使得城市的建筑形象得到了提升。

艺术元素的加入使得建筑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使人们对城市有了更深的印象。

同时,建筑的美学融合也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

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提高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使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提高。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建筑的独特性、创意性和艺术性,而不再只注重其功能和实用性。

这也促使建筑师不断创新和追求更高水平的设计。

对建筑和艺术教育的影响当代建筑与艺术的美学融合对建筑和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技术与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
作者:何静静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5期
摘要:通过叙述建筑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介绍了技术与艺术在现在建筑设计中的完美结合,重点阐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

实践应用表明,建筑设计中,重视技术与艺术的恰当融合,相互促进,能够收到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艺术
社会的进步必然使各个领域不断向多元化发展,建筑业也逐渐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二者缺一不可。

深刻认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建筑除了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外,还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技术和艺术在一定程度的融合越来越重要,因此,对技术与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有一定意义。

1建筑设计中技术的体现
1.1计算机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1.1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
当今社会,数字化的概念已经被无限扩大,不仅仅指数字,还代表着所有的信息形式。

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将生活的每个方面都与科技联系起来。

例如:SOHO大厦在设计理念上吸取了时尚热点以及新的生活理念,受到了大批青年人的青睐。

1.1.2 CAD和CSCD技术不断更新
建筑设计领域引进了具有强大制图功能的CAD技术,有助于对空间和平面的结构进行技术上的计算和分析,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

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需要CAD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CSCD技术出现。

它是一种协同设计技术,体现了CAD、信息关系和远程管理的统一。

1.2建筑设计中绿色环保设计技术的应用
1.2.1针对太阳辐射,采用先进的遮阳环保技术
遮阳技术主要针对夏日里强烈的太阳辐射。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采用新型的环保材料;二是实现能源的转换,将太阳辐射变成新型的环保能源。

1.2.2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面对能源日益短缺的局面,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成为各个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应用范围广泛,如太阳能热水器、净化器、太阳能集水灶等,都是充分发挥太阳能优势的体现。

太阳能的使用,既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又实现了节能减排。

1.2.3利用保温材料的特性,选择隔热性好的材料,提高外墙热工性能,实现建筑设计抵抗风压的设计目的。

对于建筑中墙体的保温工程,要将整个建筑工程的相关施工结构等程序作系统的分析,紧密协作。

减少室外温度对室内热量的影响,降低波动。

2 建筑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
2.1建筑中含有的西方艺术因素
为了使建筑与世界接轨,体现国际元素,越来越多的西方艺术形式和作品出现在建筑设计中,如油画、绘画、雕塑等艺术表现手法。

这样设计出的建筑就含有了浓厚的西方艺术气息。

2.2建筑设计者要具有独特的艺术眼光,较高的审美能力,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与创作理念融入建筑的实际设计中。

在充分考虑建筑原则与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灵感运用到建筑物中。

这些具体的艺术元素包括:地方民俗、风土人情等形式。

2.3构成艺术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使用,支撑着整个建筑结构
构成艺术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的元素,组成了建筑物的架构。

另外,色彩作为最具冲击力的因素,被设计者发挥得淋漓尽致,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3 建筑设计中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3.1建筑设计中技术与艺术并存
建筑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建筑是指居住的意思,而广义的含义就突破了局限性。

凡是以建筑为载体而涉及到的众多领域都是建筑的范畴,如商用建筑、用于娱乐的场所等。

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执行施工操作以前,根据企业文化、施工目标所勾勒出的建筑物的款式,并实现由想法到实物的转换;建筑业除了需要实现其基本的建筑功能外,同时还要与艺术相结合,实现建筑本身的独特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并逐渐延伸到建筑领域。

这就需要设计者对建筑物的设计理念要新颖,给人以美感。

面对这种有增无减的势头,创造出又实用、又美观的建筑是设计者的最终追求。

3.2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艺术造诣的提高
任何建筑物的形成都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作为支撑,保证建筑设计的结构成型。

正是技术上的支持,使艺术由理想变成现实,避免艺术与现实相脱节,无的放矢,错过发展的机
会。

人类的进化过程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人类由穴居到石屋,再到古代唯美的房屋建筑,这一过程得益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

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促使人们开始逐渐考虑艺术,崇尚美感,将艺术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而且这种要求呈上升趋势。

到了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就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在设计中更加注重艺术性的体现,使人们真切地感觉到美感。

建筑设计是意识形态的体现,表达的是一种理念与想法,需要物质基础作为后盾,否则就是空谈。

因此,建筑设计艺术是以建筑技术作为依托,最终在建筑物中实现其价值。

一种新兴技术的产生,必然使设计者产生新的设计思想,并且运用到设计理念中,创造处非凡的建筑,最终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3.3艺术对建筑设计技术产生相应的助推作用
完美的设计理念只有得到技术的支持才能变成现实。

当设计者拥有了新的艺术灵感的时候,研发部门就要开发新的技术来迎合这一艺术灵感,在技术上下功夫,不断创新。

时代的进步使这一要求越来越高。

设计师为了满足人们的迫切需要,不懈努力,改善方案,努力使自己具备新颖的创作理念。

一旦实现创新后,就要求技术上进行援助。

这体现的就是艺术对技术的反作用。

例如:人喜欢简单大方的建筑风格,那么这一风格就会作为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理念。

在技术上就出现了清水混凝土的风格与之相呼应。

这一技术下,墙面平整,颜色平衡,给人以大方的感觉。

于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直接在表面进行粉刷,不额外加入其它的装饰的方法,体现了简单、大方的设计理念。

3.4时代发展需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3.4.1建筑行业要紧随时代的发展,体现人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
建筑设计正是设计者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时代特点创造出来的。

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注,是智慧的结晶。

脱离时代的美学观念及建筑技巧必将不为时代所欣赏和接受。

3.4.2建筑设计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各个领域提倡的发展方向。

涉及到节能减排、低碳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些内容。

在技术上要减少能源浪费,寻找可替代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

与此同时,也要考虑艺术上所能达到的效果。

如建筑中开始使用保温隔热墙以及顶楼玻璃房,既美观又舒适,深刻体现了建筑设计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又迎合了时代的需求。

4 结语
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筑设计要将技术和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使可持续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

艺术赋予建筑设计新的思维,技术使设计思想变成现实,将凝聚了设计者与建设者的建筑结晶呈现在使用者的眼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艺术的美感。

参考文献:
[1]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邢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3] 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D].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