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娩机制》课件

产道中的神经末梢能够感知胎儿 的大小和位置,反馈给大脑调节
分娩过程。
神经系统的调节对于控制分娩过 程中的疼痛和紧张情绪也起着重
要作用。
2023
PART 03
分娩机制的生物学过程
REPORTING
宫颈扩张
宫颈扩张是分娩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它涉 及到宫颈的软化和扩张,以便让胎儿通过宫颈和 阴道分娩出来。
2023
《分娩机制》ppt课 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分娩机制简介 • 分娩机制的生理学基础 • 分娩机制的生物学过程 • 分娩过程中的问题与处理 • 分娩机制的未来研究与展望
2023
PART 01
分娩机制简介
REPORTING
分娩的定义
总结词
分娩是胎儿从母体中脱离并降生的过 程。
胎儿的肺部在出生后才开始工作,因 此需要在产道中受到挤压以刺激肺部 的扩张和成熟。
激素对分娩的影响
01
分娩过程中,催产素和前列腺素 等激素的分泌会刺激子宫收缩, 推动胎儿的娩出。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妇的 情绪和行为,如分娩前的焦虑和 疼痛感。
神经对分娩的影响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神经反应会 刺激子宫收缩,促进分娩进程。
非药物镇痛
如呼吸法、按摩、水中分 娩等自然方式缓解疼痛。
心理支持
为产妇提供心理疏导和支 持,减轻焦虑和疼痛。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处理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 量超过500ml,需紧急处 理。
羊水栓塞
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 物进入母血循环,形成肺 栓塞、过敏性休克等严重 并发症。
影响分娩的因素课件PPT

第胎宫三头缩产 是 后程胎,,儿重协通新助过松胎产弛盘道,娩最但出困不难能的完部全分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新生儿的健康
交感神经 (-)
子宫血液供应 (-)
胎儿的供氧
分娩
(二) 腹肌、膈肌收缩力
➢ 合称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作用: 第二产程,使腹内压增高,辅助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促使胎盘娩出
(三) 肛提肌收缩力
作用: 第二产程,协助胎先露完成内旋转 和仰伸等动作,协助胎头娩出 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 包括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 (一) 骨产道 通常指真骨盆 1.骨盆各平面及其径线
宫缩后,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第二产程,协助胎先露完成内旋转
产力 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胎头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的部分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图5 -2 宫缩的对称性和极性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13.3~20.0kPa
2. 对称性和极性
两侧子宫角
微波
宫
缩
子宫底中线
力 减
弱
子宫 下段
图5 -2 宫缩的对称性和极性
3. 缩复作用 ➢ 子宫体部肌纤维在宫缩时,短缩变宽; ➢ 宫缩后,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
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 缩复作用 功能:
➢ 子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 ➢ 子宫颈管逐渐展平直至消失 ➢ 子宫颈口逐渐开大 ➢ 胎先露不断下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1) 骨盆轴 又称产轴
正常分娩 ppt课件

第三节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一、先兆临产
二、临产的诊断 三、分娩的分期 四、产程各临床经过及处理
一、先兆临产
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产妇不久将临产症状
1.假临产 特点:不规律、不伴宫颈口扩张 2.胎儿下降感 胎先露入盆 3.见红 分娩前24~48小时(内口处胎膜与 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
二、临产的诊断
临产标志:
1.规律并逐渐增强的宫缩 2.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
3.胎先露下降
三、分娩的分期
1.第一产程 又称宫颈扩张期
11-12h,6-8h
2.第二产程 又称胎儿娩出期
≤2h,≤1h
3.第三产程 又称胎盘娩出期
≤30min
四、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一) 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 频率、强度 2.宫口扩张 潜伏期及活跃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正常分娩
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因素 第二节 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
分娩: 妊娠满28周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 产道内全部娩出的过程。
孕满28—不足37周 早产:
分娩
孕满37周—不足42周 足月产: 孕满 42 周及以后 过期产:
分娩
妊娠
流产
不满28周
早产
不满37周
足月产
不满42周
妇产科学 (gynecology and obsterics)
正常分娩
妇产科教研室
课时安排:2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熟悉: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决定分娩的四因素及相互关系,产程 的临床经过与处理 难点:产程的临床经过与处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课件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
分娩是一个人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了解影响分娩的四个要素,可以帮 助准妈妈更好地做出决定,为孩子健康的出生做好准备。
背景介绍
1 分娩的重要性
分娩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之一。 母婴的健康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
2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的定义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是指:母体健康状况、胎 儿位置和大小、分娩环境以及医疗支持。
胎儿大小
胎儿大小的增长速度可以对最终分娩的结果产生影 响。
要素三:分娩环境
安全和卫生
一个干净舒适的产房环境可 以给母子带来安全感,并有 助于顺利分娩。
音乐和休闲氛围
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以帮助 分娩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人际关系
有医生、家人或朋友等合适 的人陪伴可以增强母亲的信 心和支持。
要素四:医疗支持
要素一:母体健康状况
1
准备怀孕前的身体检查
检查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子宫肌瘤等,以便及时启动治疗程序。
2Leabharlann 饮食和运动习惯的调整适当控制体重,做好孕期营养。结合孕妇体质定制适当的运动计划。
3
孕期管理和监测
定期进行孕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及发育状况。
要素二:胎儿位置和大小
胎位
胎儿的正确位置有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自然分娩
需要一段时间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但可以更快恢 复体力。
可以减少产妇手术室感染的风险。
剖腹产 必要时的医疗干预手段,适用于高风险分娩。
需要一定程度的恢复时间和护理。
总结和结论
影响分娩的四个要素
医疗支持 • 母体健康状况 • 胎儿的位置和大小 • 分娩环境
关键点
寻求专业的医疗支持。
• 认真准备怀孕前的身体检查; • 积极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 • 保护孕妇的心理健康;
分娩是一个人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了解影响分娩的四个要素,可以帮 助准妈妈更好地做出决定,为孩子健康的出生做好准备。
背景介绍
1 分娩的重要性
分娩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之一。 母婴的健康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
2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的定义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是指:母体健康状况、胎 儿位置和大小、分娩环境以及医疗支持。
胎儿大小
胎儿大小的增长速度可以对最终分娩的结果产生影 响。
要素三:分娩环境
安全和卫生
一个干净舒适的产房环境可 以给母子带来安全感,并有 助于顺利分娩。
音乐和休闲氛围
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以帮助 分娩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人际关系
有医生、家人或朋友等合适 的人陪伴可以增强母亲的信 心和支持。
要素四:医疗支持
要素一:母体健康状况
1
准备怀孕前的身体检查
检查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子宫肌瘤等,以便及时启动治疗程序。
2Leabharlann 饮食和运动习惯的调整适当控制体重,做好孕期营养。结合孕妇体质定制适当的运动计划。
3
孕期管理和监测
定期进行孕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及发育状况。
要素二:胎儿位置和大小
胎位
胎儿的正确位置有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自然分娩
需要一段时间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但可以更快恢 复体力。
可以减少产妇手术室感染的风险。
剖腹产 必要时的医疗干预手段,适用于高风险分娩。
需要一定程度的恢复时间和护理。
总结和结论
影响分娩的四个要素
医疗支持 • 母体健康状况 • 胎儿的位置和大小 • 分娩环境
关键点
寻求专业的医疗支持。
• 认真准备怀孕前的身体检查; • 积极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 • 保护孕妇的心理健康;
正常分娩PPT精品医学课件

卤缝与囟门的作用:使抬头有可塑 性,利于生产有助于确定胎位。
2、胎头径线
(1)双顶径:两顶骨隆突间的距 离(9.3cm) (2)枕额径:前后径,为鼻根至 枕骨隆突的 距离(11.3cm)抬头以此径线衔接. (3)枕下前囟径:小囟径,为前 囟中央至枕骨隆 突下方的距离(9.5cm)胎头俯屈 通过的产道。 (4)枕颏经:大斜经,为颏骨下 方中央至后囟顶部 的距离(13.3cm)。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包括:
1.子宫收缩力 2. 腹压---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3.肛提肌收缩力。
1、宫缩
1,宫缩:主要产力,贯穿整个分娩
特点:
(1)节律性:临产的重要标志 (2)标志性 (3)极性 (4)缩腹效果
2、腹压
包括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第二
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思考题:
1 初产妇,停经39周,近日来食欲增加,晚11点 有腹部阵痛,一夜未睡,今晨7点就诊,精神疲乏, 有宫缩,10-20”/10-35’宫缩时,宫壁不硬。肛查: 先露头,半固定,宫口开指尖,前羊水囊不明显, 坐骨切迹>两横指。最恰当的处理是什么?
产程分期
总产程:临床分3个产程。<24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 力量。不配合宫缩易 至产妇疲劳胡、 和宫颈水肿 产程延长。
第三产程:促进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
第一产程:协助内旋转 第二产程:协助抬头仰伸及娩出 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产道
(一)骨产道 1、骨盆各平面及其径线 (1)骨盆入口平面 (2)中骨盆平面 (3)骨盆出口平面 2、骨盆轴及骨盆倾斜度 (1)骨盆轴 (2)骨盆倾斜度
2)活跃期---从宫口开大3cm到10cm,约需4小时, 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又分三期:最初加速期,最大加速期,最后减速期
2、胎头径线
(1)双顶径:两顶骨隆突间的距 离(9.3cm) (2)枕额径:前后径,为鼻根至 枕骨隆突的 距离(11.3cm)抬头以此径线衔接. (3)枕下前囟径:小囟径,为前 囟中央至枕骨隆 突下方的距离(9.5cm)胎头俯屈 通过的产道。 (4)枕颏经:大斜经,为颏骨下 方中央至后囟顶部 的距离(13.3cm)。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包括:
1.子宫收缩力 2. 腹压---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3.肛提肌收缩力。
1、宫缩
1,宫缩:主要产力,贯穿整个分娩
特点:
(1)节律性:临产的重要标志 (2)标志性 (3)极性 (4)缩腹效果
2、腹压
包括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第二
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思考题:
1 初产妇,停经39周,近日来食欲增加,晚11点 有腹部阵痛,一夜未睡,今晨7点就诊,精神疲乏, 有宫缩,10-20”/10-35’宫缩时,宫壁不硬。肛查: 先露头,半固定,宫口开指尖,前羊水囊不明显, 坐骨切迹>两横指。最恰当的处理是什么?
产程分期
总产程:临床分3个产程。<24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 力量。不配合宫缩易 至产妇疲劳胡、 和宫颈水肿 产程延长。
第三产程:促进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
第一产程:协助内旋转 第二产程:协助抬头仰伸及娩出 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产道
(一)骨产道 1、骨盆各平面及其径线 (1)骨盆入口平面 (2)中骨盆平面 (3)骨盆出口平面 2、骨盆轴及骨盆倾斜度 (1)骨盆轴 (2)骨盆倾斜度
2)活跃期---从宫口开大3cm到10cm,约需4小时, 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又分三期:最初加速期,最大加速期,最后减速期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课件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㈡、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
➢ 腹压在第二产程,特别是第二产程末 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过早加腹压 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致使 产程延长。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㈢、肛提肌收缩力:
➢ 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旋转; ➢ 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
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8.5 ~ 9.5cm,平均9cm。 ➢ ③后矢状径:平均8.5 cm
出口横径+后矢状径应>15cm。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骨盆出口平面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㈠、骨产道
➢2、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 ⑴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假想平 面中点的曲线,又称产轴。 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
➢ 上段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前 ➢ ⑵骨盆倾斜度 60度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 3、极 性: ➢ 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最强、最
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宫底部 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 4、缩复作用
➢ 子宫体部收缩,肌纤维缩短变宽,重新 松驰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 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 用。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先兆临产
➢ 2.胎儿下降感(轻松感): ➢ 由于胎先露下降,孕妇感上腹部舒
适,进食量增多,呼吸较轻快。 ➢ 压迫膀胱,孕妇出现尿频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先兆临产
➢ 3.见红: ➢ 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阴道排出少量
血液。 ➢ 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
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经阴道排出。 ➢ 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㈡、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
➢ 腹压在第二产程,特别是第二产程末 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过早加腹压 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致使 产程延长。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㈢、肛提肌收缩力:
➢ 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旋转; ➢ 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
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8.5 ~ 9.5cm,平均9cm。 ➢ ③后矢状径:平均8.5 cm
出口横径+后矢状径应>15cm。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骨盆出口平面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㈠、骨产道
➢2、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 ⑴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假想平 面中点的曲线,又称产轴。 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
➢ 上段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前 ➢ ⑵骨盆倾斜度 60度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 3、极 性: ➢ 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最强、最
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宫底部 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 4、缩复作用
➢ 子宫体部收缩,肌纤维缩短变宽,重新 松驰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 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 用。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先兆临产
➢ 2.胎儿下降感(轻松感): ➢ 由于胎先露下降,孕妇感上腹部舒
适,进食量增多,呼吸较轻快。 ➢ 压迫膀胱,孕妇出现尿频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先兆临产
➢ 3.见红: ➢ 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阴道排出少量
血液。 ➢ 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
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经阴道排出。 ➢ 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
决定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40
三、胎儿
➢ 1.胎头颅骨
➢ ⑵、颅缝:颅骨间缝隙称为颅缝
额缝:两额骨之间 颞缝:颞骨与顶骨之间 矢状缝:两顶骨之间 冠状缝:顶骨与额骨之间 人字缝:顶骨与枕骨之间
8.5 ~ 9.5cm,平均9cm。 ➢ ③后矢状径:平均8.5 cm
出口横径+后矢状径应>15cm。
编辑版ppt
25
骨盆出口平面
编辑版ppt
26
㈠、骨产道
➢2、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 ⑴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假想平 面中点的曲线,又称产轴。 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
➢ 上段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前 ➢ ⑵骨盆倾斜度 60度
20
骨盆入口平面:四条径线
编辑版ppt21㈠、骨 Nhomakorabea道➢1、骨盆的平面与径线
➢ ⑴、骨盆入口平面 ➢ 呈前后径略长横径略短的横椭圆形 ➢ ①入口前后径:约11cm。(真结合径) ➢ ②入口横径 :约13cm。 ➢ ③入口斜径 :约12.75cm,左右各一。
编辑版ppt
22
中骨盆平面
编辑版ppt
23
道自然娩出,即为正常分娩。
编辑版ppt
4
一、产力
➢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称为产力。
➢ 包括 子宫收缩力(宫缩) 主要产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编辑版ppt
5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 全过程。
➢作用:迫使宫颈短缩、子宫颈口 扩张,胎先露下降及胎儿、胎盘 娩出。从分娩开始一直持续到分 娩结束。
14
缩复作用示意图
编辑版ppt
15
㈡、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
➢ 第二产程的重要辅助力量; ➢ 宫口开全后,胎先露部或前羊水囊压
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 排便动作,产妇主动屏气,腹肌及膈 肌强力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 娩出。
编辑版ppt
16
㈡、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
➢ 腹压在第二产程,特别是第二产程末 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过早加腹压 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致使 产程延长。
编辑版ppt
27
产道的形成及产轴
编辑版ppt
28
㈡、软产道
➢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子宫 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 组成。
编辑版ppt
29
㈡、软产道
➢1.子宫下段
➢ 由非孕状态下的子宫峡部长1cm形 成。随子宫增大,子宫峡部逐渐 拉长,到妊娠后期及临产前,拉 长7~10cm,形成子宫下段。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35
子宫颈管消失与子宫颈口扩张步骤
编辑版ppt
36
㈡、软产道
➢ 3.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 会阴体、阴道及骨盆底的结缔组织和 肌纤维增生肥大,血管变粗,血运丰 富,故临产后会阴可承受胎头压迫而 易于扩张。
➢ 胎先露部的压迫,盆底肌纤维拉长, 5cm厚的会阴体变成2~4mm,利胎儿 通过。分娩时若保护会阴不当,易造 成会阴裂伤。
编辑版ppt
9
宫缩节律性
编辑版ppt
10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2、对称性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迅
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 然后向子宫下段扩散,均匀协调 地遍及整个子宫。
编辑版ppt
11
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和极性
编辑版ppt
12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 3、极 性: ➢ 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最强、最
➢ 临产前长约2cm,临产后子宫颈管形 成漏斗形,此时子宫颈外口改变不大。 随后,子宫颈管逐渐变短直至消失, 成为子宫下段的一部分。
编辑版ppt
34
㈡、软产道
➢2.子宫颈的变化
➢ ⑵、子宫颈口扩张
➢ 临产前宫颈外口仅容 1 指尖,随产 程进展,宫颈口开大, 至开全。
➢ 宫口开全10cm,足月胎头方能通过 。
编辑版ppt
6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子宫收缩力特点: ➢1、节律性 ➢正常宫缩是宫体肌不随意、有
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阵 痛
编辑版ppt
7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 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节律的 阵发性收缩,阵缩由弱渐强,维持 一定时间,随后再由强渐弱,直到 消失。
编辑版ppt
8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
㈠、骨产道
➢ ⑵、中骨盆平面 最狭窄平面 ➢ 呈前后径长横径短的椭圆形。 ➢ ①中骨盆前后径 平均值约为11.5cm。 ➢ ②中骨盆横径 平均值约10cm。
编辑版ppt
24
㈠、骨产道
➢ ⑶、骨盆出口平面 ➢ 不在同一平面的两个三角形组成。 ➢ ①出口前后径 约11.5cm ➢ ②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编辑版ppt
37
三、胎儿
➢ 胎儿大小 ➢ 胎位 ➢ 胎儿有无畸形
编辑版ppt
38
三、胎儿
➢㈠、胎儿大小
➢ 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 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 胎头是胎体的最大部位。
编辑版ppt
39
三、胎儿
➢㈠、胎儿大小
➢ 1.胎头颅骨 ➢ ⑴ 、颅骨骨骼: 7块扁骨
顶骨:2 额骨:2 颞骨:2 枕骨:1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分娩:妊娠满28周以后,胎儿及 其附属物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早 产:满28周~不满37周; ➢足月产:满37周~不满42周; ➢过期产:满42周及以后分娩者。
编辑版ppt
2
编辑版ppt
3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
➢
产力
➢
产道
➢
胎儿
➢
精神心理因素
➢ 如能相互适应,分娩则能顺利经阴
编辑版ppt
17
㈢、肛提肌收缩力:
➢ 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旋转; ➢ 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
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编辑版ppt
18
二、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 ➢分为 骨产道
软产道
编辑版ppt
19
㈠、骨产道
➢ 通常指真骨盆; ➢ 骨产道的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 ➢ 假想骨盆有三个平面。
编辑版ppt
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宫底部 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
编辑版ppt
13
㈠、子宫收缩力(宫缩)
➢ 4、缩复作用
➢ 子宫体部收缩,肌纤维缩短变宽,重新 松驰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 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 用。
➢ 缩复作用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 胎先露下降及子宫颈管逐渐展平。
编辑版ppt
30
㈡、软产道
➢生理性缩复环
➢ 随着子宫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 短粗,子宫体部越变越厚,子宫下 段被牵拉扩张而变长变薄,上下段 交界处因肌层厚薄不同形成一环状 沟,称为生理性缩复环。
编辑版ppt
31
生理性缩复环
编辑版ppt
32
宫颈扩张及子宫下段形成
编辑版ppt
33
㈡、软产道
➢2.子宫颈的变化 ➢⑴ 、子宫颈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