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疾病常识】鼻咽癌7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西医治疗方式有哪些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西医治疗方式有哪些鼻咽癌的俗称是“广东癌”,是因为在南方广东一带较高发。
其实不仅仅是南方,鼻咽癌几乎已经成了我国的比较有特色的代表性癌症。
鼻咽癌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放射治疗为主,辅助以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鼻咽癌的早期症状1、鼻塞在鼻咽癌前期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明显鼻塞的情况,一开始大家只是感觉自己一边的肚子被堵住了,一般,但是之后随着肿瘤的不断加大,大家就会出现两边都会被堵住的感觉,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大家会发现自己的鼻塞情况,在经过种种治疗方法以后不光没有得到减轻,相反还越来越严重了,那么此时大家就得往鼻咽癌这方面怀疑了。
2、鼻咽癌不但对鼻子直接产生危害和影响,还会对耳朵产生一系列的病变症状,首先表现的就是耳鸣,也会像一般耳鸣那样,但是这时候如果人们只针对对耳鸣的治疗,而没有发现是鼻咽癌的话,就会让病情控制不住更严重,不但耳鸣还会有明显的听力减退,耳朵内部就像有东西堵塞一样,不过这不是两个耳朵都这样,只是一侧耳朵会耳鸣和听力下降明显。
鼻咽癌在早期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因为会有经常性的流鼻血的症状,虽然不是每次都出血,但是经常性的出血会让人们引起注意,去医院检查治疗的,如果是在早期发现并对鼻咽癌进行治疗的话,那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3、头痛头痛也是鼻咽癌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但是相对于而言更不易被大家发觉,因为很多疾病都存在着头痛的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头痛,到了该疾病,后期发作的时候会导致大家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疼痛的感觉,比如说额头部位以及整部等等,并且发展到最后大家的整个脑袋都会出现头痛感,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头痛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到癌症晚期的时候大家就会出现持续性偏头痛的情况,而且部位较为固定。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涕中带血:涕中带血也是鼻咽癌常见的一种症状。
有些患者会错误的认为是干燥上火所引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很可能是由于癌组织侵犯了周围血管所造成的,从而导致体重流血的症状。
鼻咽癌

放射性脑和脊髓损伤关键在于预防,降低受不必要 照射的组织范围。
耳放射损伤
射线引起中耳和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咽鼓管 堵塞,间接引起传导性聋; 发生化脓性中耳炎时及时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暂停放 疗;因咽鼓管阻塞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时,一般不影响 放疗,可鼻腔点滴麻黄碱,减轻黏膜肿胀。
放疗注意事项
放疗前拔出残根及龋齿;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饭后漱口; 保护放疗区皮肤; 放疗期间加强营养:多进食鱼汤、肉汤,避免辛辣、
油炸食物,禁烟酒; 坚持鼻咽冲洗,促进鼻咽部分泌物的排出。
化疗
1、诱导化疗(新辅助化疗) 用于分期晚,或鼻咽部肿瘤很大,或颈部淋巴结
4cm以上的患者; 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化疗后尽快放疗;方案为
DDP+5-FU或PTX+DDP; 优点:杀灭体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减少亚临床转移
灶;患者依从性好,能较好完成治疗;降低肿瘤负 荷,提高局部控制率; 缺点:延迟放疗;加速肿瘤细胞再增殖。
2、同步放化疗:化疗药物可每周使用1次,或 与正常化疗一样,每3周使用1个疗程。
优点:不会延误放疗; 缺点:毒性加重,如严重的粘膜反应。
可手术切除死骨并局部清理,若大面积坏死,手术 风险大,可保守治疗,如局部生理盐水冲洗及高压 氧治疗。
放射性黏膜炎
80%以上患者在放疗中发生严重黏膜炎,是引起放疗中 断最主要原因;
表现为局部疼痛,影响进食、吞咽及交谈困难;
累积剂量>50Gy时,特别是同步放化疗患者,出现严重 黏膜炎概率明显增加;
Ⅲ
眶上裂
Ⅳ
眶上裂
Ⅴ
1支(眼神经) 眶上裂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受到工业化及环境因素等诸多影响,鼻咽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基于此,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对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相应介绍,旨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对本病有更加充分的认识,确保其在发病后能够及时入院就医,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身体健康。
一、鼻咽癌的概况及其危害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鼻咽部的咽隐窝及顶前壁,病变的形态可有结节型、溃疡型和黏膜下浸润型等。
鼻咽癌在我国高发,据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发病率特别高。
在发病人群中,男性约为女性的2—3倍,以40—50岁年龄段的人多见。
相关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病与遗传、EB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如镍、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等有关。
鼻咽癌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
因鼻咽部与颅底、颈椎、耳朵、鼻腔相邻,因此,随着肿瘤细胞的生长,患者可出现鼻塞、鼻出血、耳鸣、听力下降、脑神经受损、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甚至可能因肿瘤侵犯颈部大动脉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二、鼻咽癌早期症状表现(一)鼻部症状在疾病早期,鼻咽癌患者鼻部可出现相应的异常,其中,以鼻涕中带血较为常见。
鼻涕中带血主要表现为后吸鼻涕中带血或擤鼻涕中带血,血的颜色常常呈黑褐色,有时可为鲜血,时有时无的。
随着肿瘤组织的生长,增大的瘤体可阻塞后鼻孔,从而导致患者鼻腔通气不畅,开始为单侧,逐渐双侧鼻腔均被堵塞。
(二)耳部症状对于发生于咽隐窝部位的鼻咽癌患者而言,在疾病早期,肿瘤组织往往可对咽鼓管咽口造成压迫或阻塞,基于此,患者可出现耳闭塞感、耳鸣以及听力降低等表现。
由于耳部症状明显,患者常常误以为患上了中耳炎去医院就诊,经做鼻咽部内镜或CT等检查才发现鼻咽部有肿瘤存在。
这也提醒了我们,当出现耳堵、耳鸣、听力下降时,除了考虑耳部本身的疾病外,还应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肠道疾病常识】鼻咽癌6

早期症状①出血:主要是吸鼻后韧中带血,或鼻出带血鼻涕。
开始常为少量血丝,容易被忽视,及至出血量较多时,往往病变已入中、晚期。
②头痛:早期就可有头痛,而且多偏向一侧,呈间歇性;晚期则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痛,容易误认为神经性偏头痛。
③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颈部出现肿块,无能,质较硬,活动度差,常易误认为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
④其他症状:除表现上述某一个或所有症状外,还可出现鼻塞、耳闭、耳鸣、面部麻木、复视、上险下垂等症状。
晚期癌肿易向颅内侵犯及骨、肝、肺等远处转移。
鼻咽癌自我检查方法(1)你是否生活在我国鼻咽癌发生的高发地区、年龄是否在40岁以上。
(2)是否经常接触到一些油烟、化学毒物,是否会吸烟、饮酒。
(3)你的家人或亲属是否有患鼻咽癌的。
(4)你是否出现过原因不明的头痛、鼻塞、鼻涕带血、鼻衄、耳鸣等症状,而且有的症状反复出现。
(5)经常用手触摸自己的颈部,正常情况下颈部淋巴结是触摸不到的,如果能触及到淋巴结就说明淋巴结肿大。
如发现可疑症状,请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早确诊。
晚期症状1、颈淋巴结肿大:肿瘤转移至颈淋巴结所致,发生率高达79.37%,可单侧或双侧发生转移。
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疼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
2、眼部症状:若肿瘤侵犯眼眶或眼球相关的神经,可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等。
视神经萎缩、水肿在眼底检查中均可见到。
这些表现多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就诊。
3、颅神经损害症状:由于鼻咽癌向周围浸润,任何一支脑神经受压迫均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但已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面神经、嗅神经、听神经则较少受累。
4、远处转移:鼻咽癌可转移至全身各个部分,但以骨、肺、肝多见。
且可多个器官同时发生转移。
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
5、恶病质:终末期的表现,并因之而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
鼻咽癌

七、鼻咽癌的分期
根据鼻咽癌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国 际抗癌联盟(UICC,1997)和美国癌症分期联合 委员会(AJCC,2002)第五版的方案如下: 1.解剖划分 (1)后上壁:从软硬腭交界到颅底 (2)侧壁:包括咽隐窝 (3)下壁:包括软腭上面 注:后鼻孔缘属于鼻腔部分。 2. TNM分期
鼻 咽 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中医附一肿瘤科 张红 廖绛阳
一、概述
1.定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常以涕 中带血、鼻塞、鼻出血、耳鸣、听力减退、头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脑神经受损等为主要症状。 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 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 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 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六、鉴别诊断
(1)鼻咽部其他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淋巴肉瘤好发于青年人,原 发肿瘤较大,常有较重鼻塞及耳部症状,该病淋巴结转移,不单局限在 颈部,全身多处淋巴结均可受累,颅神经的损伤不如鼻咽癌多见,最后 需要病理确诊。 (2)鼻咽部结核: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还有低热, 盗汗、消瘦等症,检查见鼻部溃疡、水肿、颜色较淡。分泌物涂片可找 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呈马铃状,粘连,无 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核杆菌;PPD试验强阳性。另X线胸片常 提示肺部活动性结核灶。 (3)增生性病变:鼻咽顶壁、顶后壁或顶侧壁见单个或多个结节,隆起 如小丘状,大小约0.5~1cm,结节表面黏膜呈淡红色,光滑,多是在 鼻咽黏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发生,亦可由黏膜上皮鳞状化生后,角化上 皮潴留而形成表皮样囊肿的改变,部分是黏膜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潴留 性囊肿。当结节表面的黏膜出现粗糙、糜烂、溃疡或渗血,需考虑癌变 的可能,应予活检,以明确诊断。 (4)另外,鼻咽癌还需与鼻咽纤维血管瘤、咽旁间隙肿瘤、颈部及颅内 肿瘤(如颅咽管瘤、脊索瘤、桥脑小脑角肿瘤)等相鉴别。
鼻咽癌

发病因素:(遗传2)
• 家族聚集性: 1、广东南海叶梁氏两代49人,患NPC13人, 乳癌1人。 2、孪生子同患NPC(兄弟4;姐弟1)。 • 免疫遗传标记(基因频率缺陷): 1、HLA研究表明,A位点HLA-A2和B点的新加 坡2(SIN2)与中国人的NPC有关。 2、广州人有此抗原存在者,NPC发病相对 危险高1.97倍。
诊断:(1)
• 病史。 • 检查:鼓膜充血、内陷、液平面;前鼻孔 •
肿物;颈淋巴结肿大;颅神经受损。 鼻咽:部位:多见顶(29.3%)、侧壁(22.8%) 。 (29.3%) (22.8%) 形状: 形状:结节(41.4)、菜花(17.5)、粘膜下 (15.1)、浸润(12.7)、溃疡、混合。 早期可仅表现为粘摸粗糙。 颈部触诊, 纤维鼻咽镜, EB病毒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了解 了解NPC的三大致病因素。 的三大致病因素。 了解 的三大致病因素 的临床表现。 ☆掌握NPC的临床表现。 掌握 的临床表现 的诊断方法、 ☆熟悉NPC的诊断方法、了解治疗手段。 熟悉 的诊断方法 了解治疗手段。
谢谢
谢谢!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 P C )
1 鼻咽癌最早报告于1837年(Durand—Fardel) 1901年Jackson收集英、法、德、意四国文献共13例。 1911年Trotter描述NPC引起听力障碍、软腭运动障碍、三叉神经 痛(Trotter氏三联征)。 1923年Thmson在广州博济医院首次报告拟鼻咽癌肿块90例。 2 1935年(程玉)1940(秦光煜)报告经病理活检证实的NPC病 例。至1965年,全国23省49城市报告NPC12000例以上。 1964—1982年,中山医肿瘤医院共诊治NPC51103例,占全身恶性 肿瘤的32.06%,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8.41%,均居冠。 3 患病率:39.84/10万人口。 发病率:14.68。 死亡率:8.73。 性别:男:女=2.43:1 年龄:3--86岁,多见于30-60之间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组织,常见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
该病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一、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分级。
首先,鼻咽癌可分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未分化型。
其中,角化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角化鳞状细胞癌的特征,细胞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非角化型主要包括未分化癌、肉瘤样癌等。
其次,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泡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细胞具有角化现象。
腺癌主要来源于鼻咽黏膜下的腺体组织,相对较少见。
泡状细胞癌主要包括上皮样和非上皮样两种类型,上皮样泡状细胞癌源自上皮细胞,非上皮样泡状细胞癌源自生殖细胞。
未分化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细胞高度异型性,未分化程度较高。
最后,鼻咽癌的分级是根据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进行划分的,通常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Ⅰ级为分化好的鼻咽癌,细胞异型性较低;Ⅳ级为未分化的鼻咽癌,细胞异型性极高。
二、鼻咽癌的分级系统鼻咽癌的分级系统有几种,包括WHO分级系统和TNM分期系统。
在这两种分级系统中,都重点关注了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
1. WHO分级系统WHO分级系统根据细胞学特征和肿瘤组织学类型分为三个等级:分化良好型、中度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分化良好型鼻咽癌细胞形态规整,细胞核少见异型性;中度分化型鼻咽癌细胞形态较规整,但细胞核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未分化型鼻咽癌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异型性显著。
2. 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的部位、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类。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深度,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
根据肿瘤的TNM分期,可以进行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三、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密切相关。
鼻咽癌

鼻咽癌鼻咽的位置在头部中央鼻后的位置,是一个深在腔隙,因其部位隐蔽,又与眼、耳、鼻、咽喉、颅底骨和脑神经等重要器官相邻,鼻咽癌具有易于在粘膜下向邻近器官直接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所以症状多变或不明显,而被疏忽。
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为侧壁和咽隐窝,有时可多发。
鼻咽癌概论[07-18]病理分类及特点[07-18]鼻咽癌的原因[07-18]鼻咽癌临床表现[07-18]鼻咽癌的检查[07-18]鼻咽癌的诊断要点[07-18]鼻咽癌的分期[07-18]鼻咽癌治疗原则[07-18]鼻咽癌概论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6次鼻咽的位置在头部中央鼻后的位置,是一个深在腔隙,必须用特殊的仪器检查。
附近的组织包括鼻子、鼻窦、通往中耳的咽鼓管以及几条控制眼部和面部感觉及动作的神经。
鼻咽与脖颈两边的淋巴腺有紧密的连接。
因其部位隐蔽,又与眼、耳、鼻、咽喉、颅底骨和脑神经等重要器官相邻,鼻咽癌具有易于在粘膜下向邻近器官直接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所以症状多变或不明显,而被疏忽。
许多病人常先到其它科室求医,几经周折才到耳鼻喉科或放疗科诊断和治疗。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鼻咽癌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较低,一般在1/10万以下,我国是该病高发区,年发病率10/10万~15/10万。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人数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81%,居第8位。
男女发病比例为3.5:1。
发病年龄为40~60岁。
该病的主要流行区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以及东南亚、北非、北极地区。
鼻咽癌的原因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7次鼻咽癌的发生与饮食、病毒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在认为多食腌制肉类食物、EB病毒感染及家庭中有鼻咽癌患者是鼻咽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腌制食物中富含亚硝胺类化合物,该物质经实验证实可诱发鼻咽癌。
研究者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发现了EB病毒抗体,近期分子生物学研究为这种疱疹病毒的致癌特性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
(1)鼓膜: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
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
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短突显比垩色,捶骨柄呈浮雕状。
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
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
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
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2)拔瓶塞声: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
听力损失正负不一,重者可达40dBHL左右。
感染与分泌性中耳炎关系
因积液量常有变化,故听阈可有一定波动。
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但由于中耳船生结构及两春的阻抗变化,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能客观下降,积液排出后听力即改善。
声导肯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力型(C3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
听力障碍显著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
(4)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5)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或并发鼓室硬化症。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一、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使用不当,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等,使炎症迁延不愈。
此外,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鼓膜切开亦为产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二、咽鼓管咽口受压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部填塞物时间过长等,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咽口的开放。
三、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肿胀,
分泌性中耳炎检查
以及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管腔狭窄,亦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四、变态反应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负压,引起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
五、分泌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故可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编辑本段诊断方法
方法一:出现这些症状:鼓膜呈粉红色或黄色、淡黄色,透过鼓膜可看到液平面,此液面呈一头发丝状弧形线,称发线,当头位变动时此液平面保持水平位。
有时会见到液体中的气泡。
相关整本阅读:/ebook/de70a1881a37f111f1855b4b.html
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
方法二:出现这些症状: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变短、分散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锤骨柄变水平,前后皱襞变明显。
方法三:慢性者鼓膜增厚混浊色发暗。
编辑本段治疗方案
西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