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简史剖析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6)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6)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中国现代音乐/中国音乐史1、歌(话、舞台剧)、舞剧、秧歌剧音乐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
中国的歌剧艺术在发展中借鉴了中国宋、元以来的戏曲形式和西洋歌剧之所长,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在延安“秧歌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像《白毛女》等一批歌剧作品,把中国歌剧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的歌剧创作,最早出现的是黎锦晖以儿童歌舞剧为主的一批作品。
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月明之夜》、《小羊救母》、《小小画家》、《最后的胜利》和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可怜的秋香》等;黎锦晖(1891--1967)字均荃,湖南湘谭人,中国现代作曲家。
在读小学、中学时就曾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演奏民族乐器。
1912年毕业于长沙高等师范学校,先后在北京和长沙等地任机关职员、报刊编辑、学校音乐教员等职。
1916年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活动。
1920年至1927年在上海任职中华书局主编《小朋友》周刊;创办中华歌舞专科学校。
1928年组织“中华歌舞剧团”赴南洋进行商业性演出;1929年返沪后改称“明月歌舞剧社”,直到1936年。
1940年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并被聘为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
黎锦晖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但在北大音乐团期间,他曾学习了西洋音乐。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因致力于普及音乐教育工作和推广“国语”活动,把自己的热情和关注投入到了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活动中,并“确立了中国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的新体裁、新乐风”(孙继南《黎锦晖评传》1页)。
他创编的十几部儿童歌舞剧和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大多都反映了“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中国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了人们对生活、生命和自然的理解与表达。
本文将带您略窥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了解其中的特点与演变。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石制乐器。
最著名的古代乐器应属于商代的“大鼓”和“尺八”,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音乐开始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古代音乐逐渐被赋予了宴会、祭祀等仪式与活动的功能。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庄重、庆祝、神圣为主要特点。
金、铜等金属乐器陆续问世,乐器的种类与音质开始多样化,使古代音乐在形式和演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二、宫廷音乐的繁荣与衰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宫廷音乐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
最有名的中国古代宫廷乐队是太平乐队,它在唐朝达到了巅峰。
《九成宫调》的创作扬名海内外,成为了中国宫廷音乐的经典之作。
然而,宫廷音乐也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败而逐渐走向没落。
清朝之后,宫廷音乐逐渐失去了它的繁荣与光彩。
不过它的影响依然深远,许多古典音乐都保留着它的痕迹,成为了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中最为活跃与多样的一部分。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民间音乐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跟随着当时社会的变革而发展。
一方面,由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国各个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间音乐。
比如,西北地区的陕北民歌深受大家的喜爱,南方的山歌更是以其激昂的曲调和深情的歌词广为传唱。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现代化的推动,互联网的普及也让中国民间音乐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许多年轻人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音乐才能,让更多人听到了当代中国的民间音乐。
四、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现代音乐也在逐渐脱离传统音乐的束缚,展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让人们享受到了迅速更新的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

浅析中国⾳乐发展史浅析中国⾳乐发展史 中国⾳乐史是中国⾳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对中国⾳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编带⼤家学习⼀下中国的⾳乐发展史。
【⼀】远古时期 中华民族⾳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
据今六千七百年⾄七千余年的新⽯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哨。
这些原始的乐器⽆可置疑地告诉⼈们,当时的⼈类已经具备对乐⾳的审美能⼒。
远古的⾳乐⽂化根据古代⽂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
葛天⽒⽒族中的所谓“三⼈操⽜尾,投⾜以歌⼋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时,⼈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然规律的认识。
这些歌、舞、乐互为⼀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族的图腾崇拜想联系。
例如黄帝⽒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
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见《吕⽒春秋》所记涂⼭⽒之⼥所作的“候⼈歌”。
这⾸歌的歌词仅只“候⼈兮猗”⼀句,⽽只有“候⼈”⼆字有实意。
这便是⾳乐的萌芽,是⼀种孕⽽未化的语⾔。
【⼆】夏、商时期 中国⾳乐史图册夏商两代是奴⾪制社会时期。
从古典⽂献记载来看,这时的乐舞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族乐舞为⽒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主所占有。
从内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为对征服⾃然的⼈的颂歌。
例如夏禹治⽔,造福⼈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夏》。
夏桀⽆道,商汤伐之,于是便有了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蠖》。
商代巫风盛⾏,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巫)和觋(男巫)。
他们为奴⾪主所豢养,在⾏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乐为职业的⼈。
奴⾪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以乐舞来放纵⾃⾝的享受。
他们死后还要以乐⼈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暴露了奴⾪主的残酷统治,⽽在客观上也反映出⽣产⼒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使⾳乐⽂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在夏代已经有⽤鳄鱼⽪蒙制的鼍⿎。
远古到先秦的中国音乐分析

舞蹈纹彩陶盆
石磬
骨笛
第二讲 西周、春秋、战国音乐 (一)
一、西周的礼乐制度和宫廷教育
1、关于乐队和舞队的等级规定——音乐中的 等级化:八佾、六佾、四佾
2、周代与音乐有关的重要礼仪
3、音乐机构和音乐教育——大司乐
4、三代乐舞、六代乐舞
(1)《云门》或《云门大卷》——黄帝
时乐舞。黄帝时云为图腾,祭拜天神时
君 礼, 子
少 主 及小 祭 祭
数 起 士雅 祖 祀
民 居 大) , 天
——
族
夫
大地
乡
射,
饮诸 , 山
《诗经》与《楚辞》
《诗》 《诗》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
在西汉初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据记载,《诗》共收编了诗311篇,其中有6篇“笙诗”有“声”无
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名中国男子用 古埙演奏的古曲《楚歌》令全世界的人认识 了中国六千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古老乐器,同 时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音乐专家和民间艺人的 关注。如今近二十年过去了,作这种古老 乐器的出土地,埙已经成为了西安半坡的另 一种标致。
半坡出土的古塤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合奏的乐队。
二、远古音乐的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
1、远古音乐的内容: 远古音乐主要是反映人与自然界的斗争和氏族之间 的斗争,以及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等。
2、远古音乐的形式:是以诗歌、音乐、舞蹈三者 合一,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这种形式在古代被称 为“乐舞”。
3、远古音乐的特点: 原始音乐,节奏是基本因素,这是有远古社会生活 的集体性决定的。远古音乐尚无相当的音阶调式来 组织曲折的旋律,只有侧重节奏表现。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国音乐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广泛的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
中国音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音乐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音乐传统。
1. 古代音乐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3世纪)古代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起源阶段。
在这个时期,音乐主要用于祭祀、宴会和娱乐活动。
古代音乐以雅乐和俗乐为主,雅乐是皇室和贵族的音乐,而俗乐则是民间音乐。
古代音乐器乐以编钟、磬、筚篥、笙等为主要乐器。
2. 中古音乐时期(公元4世纪-公元13世纪)中古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逐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此时期的代表性乐器有琵琶、箜篌、笛子等。
3. 近代音乐时期(公元14世纪-20世纪初)近代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进入现代化阶段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西方音乐的影响逐渐增强,中国音乐开始吸收西方音乐的元素,并与传统音乐相结合。
中国音乐家开始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歌剧等。
同时,中国民间音乐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4. 当代音乐时期(20世纪初至今)当代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最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音乐经历了多元化的发展,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音乐家和作品。
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融合成为当代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
此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形式有摇滚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
总结: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音乐、中古音乐、近代音乐和当代音乐四个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中国音乐的发展对世界音乐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史讲义

解放区音乐
在解放区,音乐成为宣传革命思 想、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这个 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有浓郁的 民间风格,歌词内容表达了对自
由和解放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
概述
民族音乐的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开始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 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 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改编
中国作曲家将西方音乐技巧与本土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具 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与传播
国际音乐节的参与
01
中国音乐家和乐团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音乐节,展示中国音乐
03
民族音乐的创新
在接受西方音乐影响的同时,许多中国音乐家也在努力创新,尝试将中
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音乐
概述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音 乐成为宣传和鼓动民众的重要工 具。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期最重要的音 乐形式之一,它们大多以民间曲 调为基础,歌词内容直接表达对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 繁荣,音乐方面则出现了琴、瑟、鼓 等多种乐器,音乐理论也取得了巨大 发展。
汉唐时期
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高峰,如汉 代的“相和歌”和唐代的“燕乐”,这 些音乐形式在当时极为盛行,对后世音 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行音乐在 中国开始兴起。港台流行音乐率先 进入内地市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风格和特色。
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析

《礼记•郊特牲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原始社会
打 鼓(陶土) 击磬 乐 钟(陶土) 器铃
李延年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
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
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
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
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
作的音乐家。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
欧洲音乐晚于亚洲、非洲,古希腊音乐 文化发展最早。
第二节 古今中外关于音乐起源的说法
1.异性求爱说:(英)达尔文 2.劳动起源说:(奥地利音乐学者)
瓦勒谢克《原始音乐》 (西德经济学者) 布赫《劳动与节奏》 3.语言抑扬说: 法国哲学家卢梭 英国哲学家史宾塞
4.模仿自然说:英国音乐出版家克罗威 斯特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古琴曲《流水》
曾侯乙编钟 乐器 音域 定高度, 体现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音乐才能。
用实物驳倒“中国音乐就是五声音阶”的 说法
宣告“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制 造出令现代人震惊、符合近代音乐音响学、 乐律理论的一整套乐器了”。
成者。《乐论》六论 “地籁”、“人籁”。
点。
百家争鸣的意义
学术文化空前繁荣 光辉灿烂一页 重要历史地位 深刻影响 重要遗产
第三章 秦汉时期
(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国音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夏代,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世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和风格。
本文将从古代音乐、古代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现代音乐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古代音乐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夏代。
在古代,音乐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艺术形式,常常与宗教、祭祀等活动相结合。
最早的乐器包括石钟、石磬等,后来逐渐发展出箫、琵琶、古筝等乐器。
古代音乐以其独特的音律和节奏形式,表达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感悟。
古代宫廷音乐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起,宫廷音乐逐渐成为中国音乐的主流。
汉代时期,宫廷音乐已经相当发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音乐体系和乐律。
唐代是中国宫廷音乐的鼎盛时期,乐队规模庞大,乐器种类丰富。
宋代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趋于庄重和典雅,注重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民间音乐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间音乐以其朴实、真挚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有着各自的特色,如北方的豫剧、南方的粤剧等。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的民间乐器,如二胡、扬琴、唢呐等,这些乐器在民间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音乐20世纪初,中国音乐开始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音乐改革和创新。
中国音乐家开始吸收西方音乐的理论和技巧,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相融合,创作出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音乐进一步开拓了新的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如聂耳、冼星海等。
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形式和风格,也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结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世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和风格。
古代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现代音乐都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音乐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简史选择、填空1、哪个省出土的彩陶盆上刻有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乐舞图像?青海省大通县2、歌颂夏禹治水的乐舞是?歌颂商汤灭夏的乐舞是?《夏籥》、《大濩》3、铙、甬钟、钮钟的区别。
有柄,口朝上击奏的钟为“铙”;有柄和旋环可供悬挂的钟为“甬钟”,无甬只有悬挂用钮的钟成为钮钟4、周代乐官中级别最高的叫什么?大司乐5、西周学校教育中,乐的学习内容包括什么?乐德、乐语和乐舞6、六代乐舞是指哪六部?黄帝时《云门大卷》、唐尧时《咸池》、虞舜时《韶》、夏禹时《夏籥》、商汤时《大濩》7、孔子对哪部乐舞的评价是“尽善尽美”。
《韶》8、《诗经》中的哪一部分是民间歌曲?风9、屈原的作品。
《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10、谁的什么作品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荀子的《成相篇》11、“八音”分类法是指什么?各类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乐器?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金类乐器:铜铃、铜鼓、铜铙/石类乐器:磬/土类乐器:陶玲、陶鼓/革类乐器:应鼓、县鼓/丝类乐器:瑟、筝、筑/木类乐器:木鼓/匏类乐器:笙,竽/竹类乐器:箫、笛、管12、在哪个省发现了曾侯乙编钟?湖北省13、儒、道、墨各家音乐思想分别是什么?儒家音乐思想是:尽善尽美;礼乐治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与民同乐;“中和”。
道家音乐思想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墨家音乐思想:对音乐持否定态度,反对儒家礼乐思想。
14、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是什么?相和歌15、相和大曲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艳、曲、趋、乱16、以聂政刺韩王为表现内容的琴曲是什么?《琴操》17、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什么?音乐和万物一样,也是由天地间的元气所产生,它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观情感无关。
提出声无哀乐的主要观点。
18、清商乐包括哪两部分?中原旧曲、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19、故事歌舞形式有哪些?《踏谣娘》、《代面》、《苏中郎》、《拨头》20、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分别是指哪个地方的音乐?龟兹乐:今新疆库车一带/疏勒乐:今新疆西南喀什、疏勒、英吉沙一带/西凉乐:今甘肃武威、张掖一带21、我国目前仅存的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曲是什么?作者是谁?《碣石调、幽兰》,丘明22、王维的《阳关曲》又叫做《阳关三叠》。
23、唐代宫廷按照表演方式怎么分类?坐部伎、立部伎24、隋唐民间歌舞音乐包括哪些?没有故事情节和有故事情节的两类25、教坊和梨园是唐代新设的音乐机构。
26、琵琶、五弦、阮咸分别指什么?琵琶:四项曲项琵琶/五弦:五弦直项琵琶/阮咸:中国固有直项、琴身梨形阮咸27、羯鼓被唐玄宗誉为“八音之领袖”。
28、唐大曲的代表作有哪些?《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29、古籍中描写鼓的唯一专著是哪部?《羯鼓录》30、宋元时期主要的商业演出场所是什么?瓦子中的勾栏31、宋元时期的歌曲艺术包括哪些?宋代曲子的创作方法。
曲子、唱赚。
创作方法:旧乐填词和新创词曲32、宋代曲子按源出大曲某一结构部分怎么分类?令、慢、引、序、近、歌头33、有哪些曲子形式属于宋代曲子?叫声、嘌唱、小唱、34、谁的作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明确作曲家的声乐作品?姜夔35、现存最早用减字谱记录的琴曲是什么?琴歌《古怨》36、元散曲的曲体形式有哪几种?小令、带过曲、散套37、宋元说唱艺术包括哪几种?鼓子词、诸宫调、货郎儿现存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是哪部?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38、宋元戏曲分为哪两大类别?杂剧和南戏39、关汉卿的代表作。
《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救风尘》40、《西厢记》的作者是谁?王实甫41、四大南戏(传奇)是哪四部作品?《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42、《琵琶记》的作者是谁? 高明43、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是什么?兴隆笙44、郭沔的代表作。
《潇湘水云》45、范镇总结的我国两种调名体系是什么?之调,为调46、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是《陈旸乐书》。
47、《琴史》是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
48、冯梦龙编辑的民歌集有哪些?《挂枝儿》、《山歌》、《夹竹桃》49、明代四大声腔指什么?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50、标志着昆曲正式成熟的是哪部作品?梁辰鱼《浣纱记》51、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52、囊玛是藏族传统的歌舞形式。
53、谁发明的什么律学彻底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的问题。
明代朱载堉,“新法密律”54、我国现存最早的琴谱集是谁编辑的什么?明代朱权《神奇秘谱》55、我国现存最早刊行的琵琶曲谱集是什么?《华秋苹琵琶谱》名词解释1、礼乐制“礼”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是周代统治阶级为巩固等级名分、将“礼”与“乐”相结合制定出的维护天子权威的制度,包括对不同场合、不同等级的人在使用乐曲方面的规定,以及不同等级的人在使用乐队、舞队时的编制的详细规定等内容。
2、三分损益法:把一个振动体(及弦长)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它的三分之一,得三分之二,称“三分损一”,如果加上它的三分之一,得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这种取率的方法称“三分损益法”。
3、乐府:包括三种含义:第一指音乐机构,始建于秦朝,汉武帝时进行了扩建,汉哀帝时撤销,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第二是指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以及后人作的类似的民间诗歌或文人诗作;第三是指将套用歌词体式入乐或不入乐的,曾和音乐有关的各种体裁的音乐、文学作品。
4、唐大曲:唐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于一体的大型歌舞音乐,是由同一首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分为散序、中序、破三大部分。
每一部分又有若干小乐段,长度因曲而长短不等。
5、变文:唐代寺院僧侣讲唱的俗讲和民间艺人表演的转变,其底本就称作“变文”。
内容包括宣传佛法的“讲经”,和以讲经为目的,但附有故事和动听的音乐的“经变”,以及只讲唱历史、人物或传奇故事,由男女伎艺人在“变场”(寺院之外的场地)表演的“俗变”三种,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表演形式分为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唱有说三种。
6、唐代燕乐:广义上燕乐是相对于“雅乐”来说的俗乐,包含唐十部乐和教坊乐。
次广义上的燕乐是专指一种特殊风格的音乐,融胡俗乐于一体,尤其是龟兹乐。
狭义上的燕乐是专指唐贞观时期张文收所作的《景云河清歌》。
7、曲子词:曲子的歌词部分被称作“曲子词”,在唐以前以整齐句式为主,唐末和五代以来转向了长短句形式,到了宋代,长短句式的曲子词被称作“宋词”,后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8、诸宫调:宋元时期一种结构庞大的长篇说唱艺术,由北宋艺人孔三传所创。
歌唱部分由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用一个宫调,但各套的宫调则互不相同,其曲调来源于唐宋大曲、曲子和市民音乐中的各种乐曲,表演形式为一人讲唱到底,同时自击鼓或者锣,另有拍板和笛伴奏。
9、汤显祖:明代戏剧家,代表作有“临川四梦”,分别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10、唱赚:宋代艺术歌曲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以“缠令”和“缠达”的曲式结构将各类曲牌组成成为套曲进行演唱。
缠令为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由若干同宫的不同曲牌连缀而成;缠达为前有引子,后由同宫的两个曲牌反复交替而成。
11、十二木卡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维吾尔族的民间歌舞,因有十二套而得名,每套木卡姆在音乐结构上大致分为三部分,此外。
木卡姆还有二部分、四部分、五部分的结构形式。
演唱时一般席地而坐,形式有独唱、对唱和齐唱。
简答题1、简述唐大曲的艺术特征。
答:唐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于一体的大型歌舞音乐,是由同一首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以流行的诗篇配乐叠唱。
在段落上分为散序、中序、破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若干小乐段,长度因曲而长短不等。
散序的节奏自由,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中序是节奏固定的慢板,歌唱为主,器乐伴奏,舞或不舞不一定;破的节奏可以多次改变,由散板入节奏,逐渐加快,以至极快,舞蹈为主,器乐伴奏,歌或不歌不一定。
•伴奏乐器是一个有弦有管有打击乐器的大型乐队。
•曲调方面,中外曲调都有运用。
2、简述宋元时期音乐艺术的特征。
答:宫廷音乐的衰落和市民音乐的崛起,是宋元时期音乐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
1、宫廷音乐的发展特点:向着小型、精致的审美趋向发展,规模随着朝廷内外交困的加剧而缩小。
2、市民音乐特征:第一,具有商品经济性质。
宋元时期社会的商品化程度较高,这使得风靡社会的市民音乐也被掘出商机;第二,具有固定的演出场所。
宋元时期主要的商业演出场所是“瓦子”中的“勾栏”,是城镇中商品交易和娱乐活动的集散地;第三,具有职业艺人和专业行会组织。
艺人们以专业之分,组织起了自己的行会团体,称之为“社会”;第四,具有主流音乐的地位。
市民音乐兴起后,以其追求通俗、参与和娱乐的审美特征迅速吸引了文人阶层和统治阶层,表明市民音乐已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第五,具有以综合艺术音乐为主体的样式,其中的戏曲音乐是时代音乐的代表。
3、简述诸宫调的艺术特征。
答:诸宫调是由孔三传首创的一种大型的说唱形式,运用多种宫调组成套曲表现内容复杂的长篇故事。
音乐构成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不同宫调的单个曲牌联缀,曲间插入说白;一种是若干不同宫调的套曲联用,一个套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可以是以同宫调的一个曲牌重读二、三次,后续尾声,也可以是同一宫调的若干不同曲牌接一尾声组成的缠令或缠达。
表演形式为一人讲唱到底,同时自击鼓或者锣和水盏,另有拍板和笛伴奏。
4、简述元杂剧与南戏在音乐上的区别.答:元杂剧的音乐称作北曲,南戏的音乐称南曲,北曲偏于高亢、雄健、粗犷,南曲偏于婉转、细腻,二者各有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①北曲的旋律由七声音阶构成,旋律多用跳进,激昂的大跳进行运用也很普遍;南曲用五声音阶,无変徵、变宫二音,旋律多舒缓的级进;②宫调运用:北曲套数对宫调运用有严格的规范,一折一个套曲只用一宫,每一套数中的曲牌连缀也有一些固定格式,南曲没有刻意的定规,一套曲子可有两三个宫调;③在演唱样式上,杂剧多由旦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南戏则没有一人主唱的约束,各行角色都可随时演唱,并采用独唱、合唱、对唱和轮唱等多种歌唱形式;④在曲牌连接上。
南戏将同一宫调的南曲与北曲的曲牌相间连缀成套,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⑤在曲调运用上,南戏的生、旦等正剧人物多用典雅凝重的曲牌,净、丑等喜剧人物多用诙谐轻松的民歌。
论述题1、详细论述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
宋元时期的戏曲主要有杂剧和南戏两大类别。
①、宋杂剧是宋代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结构通常为两段:一称艳段,是开场小段,二是正杂剧,是故事的杂剧主体,后面有时加上尾段,称为散段。
音乐来源于唐宋的大曲、法曲、词调和市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