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称、敬称、特殊称谓

合集下载

生活常见雅称、谦敬称

生活常见雅称、谦敬称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 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 文言雅语
•鼎力:大力。 •不克:不能。 •瑕疵:微小的弱点。 •迭函:屡次发信。
•稽迟:拖延、不及时。
级别 参加者 中榜者
榜 时间 考场 主考人
院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府、县级考试
省级考试
中央礼部级考试 皇帝主持考试
童生(儒生) 秀才
(第一名:案首)

秀才(茂才) ①监生②举人来自贡士举人 (第一名:解元)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归省: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合卺(jǐn):成婚。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兹有:现在有。 顷按、顷奉:刚刚接到。 奉箴:接到来信。 鉴于:考虑到。 本拟:本来打算。 不日:不久,不多天。 不时:随时。
•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 晋见:即进见。 • 觐见:朝见(君主)。
:夫妻,如“伉丽之情”。 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称己见解说“拙见”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己女儿说“小女”

古代的敬称和谦称

古代的敬称和谦称

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在外)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尊称谦称用法大全(引用)

尊称谦称用法大全(引用)

尊称谦称用法大全(引用)尊称:一般指比较尊敬的称呼,例如,小王尊称王医生为神医。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

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

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

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

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古代部分谦称和敬词

古代部分谦称和敬词

古代谦称和敬词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谦称和敬词:
1. 谦称:
- 晚辈:指自己对长辈的谦称,表示自己地位低下。

- 贫道:道士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地位卑微。

- 弟子:对师长或长辈的谦称,表示自己是学生或下属。

- 鄙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地位低下。

- 愚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愚笨无知。

- 不才: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

2. 敬词:
- 先生:对有学问或地位较高的男性的尊称。

- 夫人:对已婚女性的尊称。

- 大人:对地位高或年长者的尊称。

- 公子:对地位高或家世显赫的男子的尊称。

- 娘子:对已婚女性或对女性的尊称。

- 卿卿:对情侣之间的尊称,表示亲密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谦称和敬词使用也受到性别、年龄、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谦称、敬称、贱称

谦称、敬称、贱称

3、称师长:夫子、丈人、老(如:李老)、父、 亚父、甫、母、膝下、爷、高堂、泰山、先考、 先妣。 4、称朋友、同辈的人:先生、卿、子、公、坦、令郎、令爱、千金。 三、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使用第二人称代 词,如:尔、汝等。 四、贱称:小子、竖子。 五、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1、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2、加“太”表示长一辈。 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如:先大母婢也。
谦称、敬称、贱称
一、谦称 1、王侯自称:朕、寡人、孤、寡君、不谷。 2、臣子自称:臣、老臣。 3、一般人自称:仆、愚、某、小人、鄙人、不才、 不肖、不佞、后学、贱子。 4、女子自称:妾、贱妾、婢子。 5、自称家人:家严(家君、家尊)、家慈、舍弟 (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 加舍)、拙荆、贱息、犬子、弱息、息女、小女。 二、敬称 1、称君王:陛下、庙号(如:世宗)、殿下。 2、称臣子:麾下、足下、执事、阁下、左右、君。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山上千海1、【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等。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等。

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等。

6、【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7、【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谓语

称谓语

敬称、爱称、昵称、统称、通称、尊称、专称、自称、互称、盛称、谦称、全称、简称、俗称、特称、同称、总称、贵称(敬称)、泛称(总称、统称)、别称(1.别称。

2.美誉)、省称(简略的称谓)、私称(偏爱的称谓)、他称(即第三人称)、衔称(官衔职称)、虚称(空职位、虚关衔)、谐称(打趣的称呼)、徽称(褒扬赞美的称号)、鸿称(大名、美称)、贱称(卑贱的称谓,与尊称相对)、兼称(另一名称)、美称、嘉称(美称)、矫称(诈称)、极称(最高的称号)、令称(美好的名称、称号)、讹称(误称)、连称(连起来称呼)、浮称(虚名)、嫟称(亲昵的称呼)、荣称(光荣的称号)、遗称(指死后所给予的称号)、雅称(1.素称。

2.美称)、贞称(贞德的称誉)、自称、良称、职称、肇称(始称)、史称、追称(谓称颂死者;以后来的称号称呼)。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职衔称谓。

直呼对方职衔的称谓在汉语中较为流行,一般能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等社会地位的象征词都可用于称谓,如×老师、×同学、×木匠,×秘书、×主任,×教授、×工程师等。

而英语中职衔谓多局限于皇族、社会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等人士,如Queen Elizabeth、Father Smith、Gener-l Lee、Judge Russel、Professor、Doctor等。

因此汉语中很多的职衔称谓语直译成英文后往往会让西方人莫名其妙。

(2)姓名称谓。

英语一般习惯用名字称呼各种人群,以体现建立在个人主义文化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他们认为使用全名或单用姓来称呼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

而汉语却大量使用全名来称呼同辈或晚辈,对于长辈或上级不可用全名,而改用亲属称谓或职衔称谓。

(3)通用尊称。

英语中通用尊称Mr.(先生)、Miss(小姐)、Mrs(夫人或太太)等尊称加姓,不论职业、地位都可用,但有时Mrs.要慎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换用Ms.更安全。

尊称谦称用法大全

尊称谦称用法大全

尊称谦称用法大全(引用)尊称:一般指比较尊敬的称呼,例如,小王尊称王医生为神医。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

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

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

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

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尊长者自称:在上
7、晚辈自称:在下
8、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敬称
1、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5、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6、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
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
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7、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
弟弟)
8、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