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管理思路
宫颈癌筛查工作计划

宫颈癌筛查工作计划宫颈癌筛查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居高不下。
由于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治疗难度大,因此早期筛查和预防成为宫颈癌防治工作的重点。
为了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工作的有效性和覆盖率,制定一份全面的宫颈癌筛查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目的1. 目标:完善宫颈癌筛查工作机制,提高筛查的覆盖率和准确性。
2. 目的:a. 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b. 制定健全宫颈癌筛查工作流程,确保筛查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c. 提高筛查工作覆盖率,特别是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
d. 提高筛查工作的准确性,降低漏检和误诊率。
三、策略与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a.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宫颈癌的相关知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认识和意识。
b. 在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宫颈癌筛查知识培训。
2. 制定筛查工作流程:a. 基于相关指南和国家标准,制定完善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流程,明确筛查责任人和相关岗位。
b. 完善宫颈癌筛查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筛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数据化。
3. 提高筛查工作覆盖率:a. 在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宫颈癌筛查点,便利群众进行筛查。
b. 针对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强对筛查点的建设和资源投入,确保群众能够方便地接受宫颈癌筛查。
4. 提高筛查工作的准确性:a. 加强宫颈癌筛查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筛查水平。
b. 推广和应用宫颈癌筛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预期成果1.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特别是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筛查覆盖率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2. 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准确性,降低漏检和误诊率,提高宫颈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
3. 提高社会对宫颈癌筛查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五、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3个月):制定宫颈癌筛查工作流程,明确筛查责任人和相关岗位。
子宫颈癌筛查工作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加强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子宫颈癌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加强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3. 完善子宫颈癌筛查体系,确保筛查工作有序、高效、规范进行。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子宫颈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子宫颈癌筛查工作。
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辖区内的子宫颈癌筛查工作。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子宫颈癌筛查工作。
四、筛查对象及范围1. 筛查对象: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女性。
2. 筛查范围:本辖区内的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学校等。
五、筛查方法及流程1. 筛查方法: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等方法。
2. 筛查流程:(1)宣传发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子宫颈癌防治知识,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2)预约登记:符合条件的妇女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预约登记。
(3)筛查实施: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预约登记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
(4)结果反馈:对筛查结果进行审核,对阳性病例进行跟踪管理。
(5)异常病例转诊:对筛查结果异常的病例,按照规定程序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六、异常病例管理1. 对筛查结果异常的病例,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跟踪管理,包括:(1)电话随访,了解病情变化;(2)指导患者及时就诊;(3)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2. 对疑似子宫颈癌病例,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程序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七、宣传教育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开展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2. 利用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普及子宫颈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筛查的年度工作计划

宫颈癌筛查的年度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给女性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提供规范全面的宫颈癌筛查服务,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全面、规范、高效的宫颈癌筛查项目,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以期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工作内容1. 筛查对象确定通过调查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目标筛查人群,包括年龄、婚育史、性行为、宫颈癌家族史等相关因素。
2. 宣传与教育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宣传工作,提高筛查的知晓率和接受率。
向全社会普及宫颈癌的基本知识,宣传筛查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提供相关资料和宣传材料。
3. 筛查设备和技术保障筛查所需的设备和技术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确保筛查设备的正常运作,及时进行维修和校准,同时保证筛查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能。
4. 人员配备与培训筛查工作需要充足的人员支持,包括医生、技术人员、宣教义工等,同时要对筛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宫颈癌筛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5. 筛查流程与指南制定制定宫颈癌筛查的流程和指南,明确每一步的操作和要求,确保筛查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并定期对筛查工作进行评估与改进。
6. 数据收集与分析设立宫颈癌筛查的数据库,对筛查人群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宫颈癌的发病率和变化趋势。
7. 筛查结果的评价与处理对筛查结果以及高风险人群进行评价与处理,对确诊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工作,对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检查。
8.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根据筛查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提高高风险人群的意识和防范措施。
9. 筛查结果的监控与追踪建立宫颈癌筛查结果的监控和追踪机制,对筛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对筛查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实施方法与措施1.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制作宫颈癌的宣传手册、海报和视频,通过社区、学校、医院等途径进行宣传。
特殊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管理方案

特殊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管理方案
1. 孕妇,对于怀孕的女性,宫颈癌筛查通常会延迟至产后进行。
如果怀孕期间确实需要进行筛查,可以选择非侵入性的宫颈细胞学
检查(Pap smear)。
2. 年龄较大女性,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
筛查,因为年龄增加会增加患病风险。
3. 免疫功能受损者,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比如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等,宫颈癌筛查更为重要,因为免疫
功能受损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
4. 早期性生活开始者,对于早期开始性生活的女性,建议尽早
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为早期性生活可能增加宫颈癌的风险。
总之,针对特殊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管理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
制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筛查计划制定。
宫颈癌筛查质量控制要求、质量评估表(一)

宫颈癌筛查质量控制要求、质量评估表(一)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但通过宫颈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有效降低其致死率。
然而,宫颈癌筛查的质量控制却备受关注,因为其直接影响到筛查效果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建立宫颈癌筛查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评估表,成为了当前宫颈癌筛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宫颈癌筛查的质量控制要求应该是标准化的。
筛查前,应对医生、护士等筛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宫颈癌的病因、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筛查中,应设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如标本采集、细胞学检查、筛查结果等环节均应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同时,筛查后,对筛查结果明确的患者应及时提供进一步诊疗服务。
其次,质量评估表应包含哪些方面呢?在研发评估表之前,需先确定不同细胞学医生对宫颈细胞学的理解一致性程度,这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专家咨询、统计学方法等方式实现。
随后,根据评估目标,分别制定不同的指标,并将评估指标按照重要性进行区分,建立细胞学技术考试评估表。
对医生的考核,应全面考察,包括技能水平、判断力、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
评估现场应选用模拟病例、标本细胞学学习培训和个人评估表评估指标的质量、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质量控制应该持续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包括质量评估工作必须要持续、细致和敦促,以此达到效果的可靠性与稳健性。
筛查人员应该成为每一次筛查的主导者和推动者,通过不断的的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细胞学技能水平.总之,建立宫颈癌筛查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评估表,对于提高筛查的效果、准确性、可靠性至关重要。
筛查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态度,不断优化筛查工作管理和质量评估流程,为宫颈癌筛查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促进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机构对宫颈癌筛查的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对宫颈癌筛查的工作方案宫颈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5万多名妇女因宫颈癌死亡,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更高。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使得对该疾病的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对宫颈癌筛查的工作方案。
一、宫颈癌筛查的概述宫颈癌的筛查是通过特定的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便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也称为宫颈抹片检查)和HPV病毒检测。
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医生会在宫颈上采集组织细胞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判断宫颈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而HPV病毒检测则是通过检测宫颈上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是否存在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PV,从而评估患者患宫颈癌的风险。
同时,宫颈癌筛查还包括了对患者的病史调查、体格检查等内容。
二、宫颈癌筛查的对象和范围1.对象:宫颈癌筛查主要对象是已有性生活史的妇女。
虽然宫颈癌主要发生在性活跃的女性身上,但也有极少数未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发生宫颈癌,因此建议所有年龄在21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进行定期的宫颈癌筛查。
特别是那些有过多个性伴侣、未使用避孕措施或有相关家族史的女性,更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2.范围:宫颈癌筛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了全社会的妇女群体。
这其中既包括了在医疗机构就诊的妇女,也包括了社区里的妇女。
因此,医疗机构在制定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广泛的范围,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更多的女性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
三、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1.宣传教育工作:医疗机构应该在不同的平台上加大宫颈癌筛查的宣传力度,包括通过宣传栏、专家讲座、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向广大妇女普及宫颈癌的相关知识,提高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义诊活动、社区健康服务等方式,为妇女提供便捷的宫颈癌筛查服务。
宫颈癌筛查及管理

(二)子宫颈细胞学异常的处理
1.特殊人群的ASCUS 处理: 妊娠期也可以延迟至产后处理。 21~24 岁女性可选择细胞学随访。
2.特殊人群的LSIL 处理: ① 妊娠期也可以延迟至产后处理; ② 21 ~ 24 岁可选择细胞学随访,如随 访中细胞学异常则转诊阴道镜; ③ 老年妇女,若年龄> 60 岁,建议选 择高危型HPV 检测,也可按图 处理。
② 体征可疑:肉眼可见的子宫颈溃疡、包块(肿物)或赘生物;肉眼 可疑或其他检查可疑癌;
③ 病史可疑:不明原因的下生殖道出血;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史;患者 性伴侣生殖器官确诊湿疣或上皮内瘤变或癌;子宫颈或阴道上皮内病 变治疗后随访;外阴或阴道壁存在HPV 相关疾病。
SCJ可见性(完全可见或不完全可见) 醋酸白改变(是或否) 病灶存在(醋酸白或其他)(是或否) 阴道镜印象(正常或良性,低级别,但其准确性 和可重复性受到一定限制
(一)组织病理学确诊的LSIL 的管理原则
TCT+HPV任何一项异常则行阴道镜
(二)组织病理学确诊的HSIL 的管理原则
6-12个月TCT+HPV
(三)组织病理学确诊的AIS 的管理原则 积极治疗不建议观察 无生育要求,建议全子宫切除 有生育要求,可行宫颈锥切术 若切缘存在CIN或AIS,建议重复切除 保守治疗6个月后建议细胞学+HPV+阴道镜+ECC
立即行LEEP (非妊娠期或21-24岁女性)
HSIL OR
阴道镜
初始阴道镜检查时,如果评估确 认为高级别病变,可以立即进行 诊断性切除手术。这种“即查即 治”(see-and-treat)的切除
方法有可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减 低失访率和避免对隐匿性癌进行 消融治疗。
宫颈癌筛查年度工作计划

宫颈癌筛查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
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宫颈癌筛查与预防体系,但是由于人员和资源的限制,宫颈癌筛查工作在某些地区和群体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和效果,我制定了以下的年度工作计划。
二、目标1.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让更多的妇女能够接受规范的筛查。
2. 加强对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3.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质量,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4. 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5.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公众宣传和教育,增强妇女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具体工作计划1. 加强对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针对全市妇科医务人员,开展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举办宫颈癌筛查技术研讨会、展示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宫颈癌筛查技术。
2.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在全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活动,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
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妇女参与宫颈癌筛查。
3.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质量建立宫颈癌筛查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宫颈癌筛查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加强对宫颈癌筛查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建立宫颈癌患者档案,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的随访和管理工作。
完善宫颈癌治疗流程,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5.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公众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宫颈癌筛查宣传周、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妇女群体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四、工作措施1. 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成立宫颈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
在全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设立宫颈癌筛查工作专职人员,负责宫颈癌筛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宫颈病变诊治流程
宫颈病变筛查与诊断
1、HPV 和 液基细胞学
2、宫颈涂片 3、阴道镜
(+)
(-)
4、阴道镜下活检
宫颈病变治疗
1、LEEP刀等系列手术 2、子宫全切等系列手术或放疗
宫颈病变随访
1、HPV 2、液基细胞学 3、………
宫颈病变概述 宫颈癌规范化诊疗临床路径
宫颈癌筛查方法
宫颈癌筛-妇科三阶梯
宫颈癌筛查思路
• 李XX,女,27岁,白带增多,消瘦。 • 细胞学: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如何诊断?如何处理?
宫颈病变概述 宫颈癌规范化诊疗临床路径
宫颈癌筛查方法
宫颈病变含义
泛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 损伤 、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 异位症等。
特指: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 宫颈原位癌), 以及HPV感染和亚临床湿疣。
随访
建立 档案
电话 催检
宫颈涂片
阴道镜 活检
LEEP 激光 冷冻
普放
光子刀 适形调 强放疗
宫颈癌筛查
1904年开始使用巴氏涂片 进行细胞学筛查
90年代在欧美国家开始 使用HPV病毒检测
筛查结果异常的处理—阴道镜
表面结 构 血管 颜色和 浑浊度
区域
诊断金标准—活检
规范的活检病理为宫颈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取材手法有: 宫颈管诊刮(ECC) 阴道镜下定点及多点活检 诊断性LEEP刀或冷刀锥切
细胞学ASC-US HPV(+)
细胞学 ≥ASC-US
常规筛查 间隔3年
12个月
重复细胞学和HPV检测
12个月 重复细胞学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
细胞学正常 HPV(—) 常规筛查 间隔3年
细胞学ASC-US HPV(—) 12个月
重复细胞学和HPV检测
细胞学>ASC-US HPV(+)
细胞学正常/阳性 HPV(+)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 持续感染!
宫颈组织学的特殊性
单层柱状 上皮细胞 复层鳞状 上皮细胞
原始鳞柱交 接部--移行带
HPV致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乔友林 赵芳辉 《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
<30yrs.
HPV感染
>30yrs.
10years
细胞 分化异常CIN
持续HPV感染
高度 CIN
宫 颈 癌
免疫因素
宫颈癌的治疗
手术类型 • 宫颈锥切术(LEEP,冷刀)CIN II-Ia1 • 宫颈切除术(经阴道)Ia1 • 全宫切除术(I型, 经阴道或腹) CIN III, Ia1 • 广泛宫颈切除术(经腹或阴道)Ia2, Ib1 • 广泛子宫切除术(II-V型)Ia2-IVa
宫颈病变随访
• 建立档案,登记筛查信息。 • 跟进筛查情况,随时电话催检。 • HC2 HPV-DNA检测因其敏感性高,可作为首选 复查手段。
Wright, et al. Obstet Gynecol. 2004;103:304309.
20-25%会在四年内发展成CIN;
• 李x红,女,27岁,白带增多,消瘦。 • 细胞学: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如何诊断?如何处理?
•HPV检测(+),阴道镜下活检CIN3+ •宫颈电环锥形切除术 •术后6、12个月HPV监测随访
美国妇产科和美国肿瘤学会对30岁以上妇女筛查的指引
HC 2 HPV+细胞学
缺乏
• 吸烟
宫颈癌的前兆
疼痛 出血 血性白带
发生小便刺激症 阴道不规则出血 尿频尿急 大便带血 盆腔和下肢疼痛肿胀
白带增多
白带异常 可能混有血性 伴有恶腥味
下腹用力后出血 绝经后出血
白带增多 初期可能 无异常气味
宫颈癌的病因
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
199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专题讨论会通过: 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CIN II (10%)
15-30% CIN III Progress
CIN I (30%)
10-15% CIN I Progress 50-70% resolve
TIME
9-25 years
致癌
持续感染如不处理,约 有1%最终发展成宫颈癌
HPV感染的特点
感染
清除
综合一生有80% 的妇女曾经感染
大部分妇女感染后 9-16个月会被自身 免疫力清除
第三阶梯: 组织病理活检
组织病理学分子标志物
第二阶梯: 阴道镜检查 第一阶梯: TCT或巴氏涂片、 HPVDNA
阴道镜检查+活检
细胞学+ HPVDNA
筛查建议(1)
中国癌症基金会《子宫颈癌防治指南》
筛查对象: 任何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 女 最佳筛查起始和终止年龄: 25~30岁开始筛查,经济欠发达地区最迟不晚于 35~40岁,高危妇女筛查需提前;65岁以上可停 止筛查。
管中,折断多余部分;盖上盖子, 多种妇科检测采样顺序: 肉眼观察—细胞采样— 可见小刷子存放于试管中。 HPV采样—醋酸/碘液
HPV检测的临床应用
子宫颈癌的筛查
极高的阴性预测值,安全地将宫 颈癌筛查间隔延长至5-8年,降 低筛查成本
ASCUS的分流管理
把潜在患宫颈癌风险的妇女从 低风险妇女中分离出来,合理 指导阴道镜的使用,提高诊断 率,降低漏诊风险
期做检查。
2、标本在室温可保存二周,在4℃最
长可保存三个月。
Hybrid Capture®2 HPV DN HC2 HPV-DNA取样专用耗材 Test Cervical Sampler™
3.采样步骤:
放置阴道张开器,用专用小
刷子置于宫颈鳞柱交界处逆时针 转三圈,停留10秒;分泌物过多 时先拭干净再取;有出血时先止 血后再取;将小刷子放于专用试
术后的监测随访
术后6、12个月复查HC2 HPV检 测,若结果仍为阳性,提示有残 留病灶或复发可能
HC2报告单
HPV分型报告单
HPV分型报告单
细胞学
最佳筛 查方案
病毒学
中国癌症基金会 发布宫颈癌筛查方案
HPV+液基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正常 HPV(—)
细胞学正常 HPV(+)
细胞学ASC-US HPV(—)
30-50% of infection will result in some form of cellular changes to the cervix , but most will resolve once HPV is cleared
Transient infection affects at least 80% of all women Sometime in their life
与男友同居2年,期间反复 出现白带异常,但均未给与 治疗
医生说:要是早点查出来, 就不用切掉宫颈了
高危因素
行为因素
• 性生活过早 • 多个性伴侣 • 早年分娩、 密产 • 性保健知识
机体因素
• 免疫功能低 下 • 营养不良
生物学因素
• HPV感染 • HIV/单纯疱 疹病毒感染
遗传因素
• 可能有家族 聚集
中国科学研究院乔友林博士及美国专 家对山西1997名及9034名适龄妇女的随 机双盲研究结果:HC2 HPV直接检测在六 种复查筛查方法中综合评价效果最好,对 CIN2、CIN3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可作为 一种简单高效的宫颈癌初筛方法。获得 2000年国际唯一EUGING大奖。
报告解读
1、筛查时单纯报HPV(+)、细胞学检测(-),提示为
流行病学情况
宫颈癌
1.全球发病率仅次 于乳腺癌,女性 癌症第二名!
2. 多发于25-45岁 的女性群体,目 前最小年龄患者 仅16岁
女性癌症 第二位
25-45岁 最常见
其中20%发生在中国!
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 约23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新闻报道
20岁的女孩林燕(化名) 因白带增多前往妇产科检查, 检查结果:宫颈癌!
筛查建议(2)
中国癌症基金会《子宫颈癌防治指南》
筛查间隔: 每年1次,连续2次细胞学筛查阴性,可延长至3 年; 若连续2次细胞学联合HC2 HPV筛查均阴性,可 延长至5~8年; 免疫功能低下者筛查间隔应缩短。
标本采集要求
1、检查前准备: 三天内不要做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内
药物;24小时内不要有性生活;非月经
转归
大部分妇女会在 病毒清除后3-5 个月内转成正常
传播:
唾液、性接触、皮肤, 避孕套也不能有效预防
宫颈病变概述 宫颈癌规范化诊疗临床路径
宫颈癌筛查方法
宫颈癌早诊早治
筛查
治疗
随访
宫颈病变专科的临床路径
筛查与 诊断
HPV TCT
局部治疗
治疗
手术治疗 子宫全切 次广 +盆清 广泛 +盆清 放射治疗
HPV感染但不是病,只有发生CIN才是病;
2、 HPV(+)、细胞学检测(+),提示为持续感染或是重复 感染,发生癌变的风险系数高,应该积极的治疗和观察; 3、HPV(-)、细胞学检测(+),提示预后良好或是转归; 4、 HPV(-)、细胞学检测(-),约三年可以不用做宫颈 癌筛查。 5、发现高危型HPV 持续(+)而细胞学涂片未见异常的妇女中有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
国际案例
德国、英国、法国三个国家研究数据总概
23890筛查人数
21409 HPV-、TCT- 488 HPV-、TCT+ 1370 HPV+、TCT- 523 HPV+、TCT+
阴道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