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题 附加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做客“联想吧”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加油啊!)写“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缥()碧无碍()负势竞()上泠泠()作响嘤嘤()成韵鸢()飞戾()天互相轩()邈()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你很棒的!)经lún_____世务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急tuān_____甚箭在zhòu_____犹昏风烟jù_____净四、速配(请将下列加点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天山共色争着从流飘荡筹划猛浪若奔远互相轩邈顺、随负势竞上飞奔的马经纶世务一样的五、来,做个小翻译!(我相信,你准行!)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六、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来吧!)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________家________。

3.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4.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随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夹.岸(jiā)桐庐.(lú)水皆缥.碧(piǎo)B.窥.谷(kuì)若奔.(bēn)鸢飞戾.天(lì)C.横柯.(kē)经纶.(lún)泠.泠作响(líng)D.急湍.(tuān)轩邈.(miǎo)嘤嘤成韵.(yùn)2.通假字。

(1) 蝉则千转不穷“ ”同“ ”,意为。

(2) 窥谷忘反“ ”同“ ”,意为。

3.词类活用。

(1) 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2)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3) 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4)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5) 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4.一词多义。

(1) 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2) 上:横柯上.蔽负势竞上.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泉水/激石,泠泠/作响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直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横柯.()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一百许.里()水皆缥.碧()急湍甚箭()从流飘荡()争高直指()望峰息心()互相轩邈..()窥谷忘反.()经纶世务者()疏条..交映()横柯.上蔽()猿则百叫无绝.()沉鳞.竞跃()负.()势竞上()3.按原文填空。

①总领全篇的句子是:②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③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④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⑤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4.翻译下列句子: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文章理解: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二、思考与探究:1.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

2.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3.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翻译这句话,并说说怎样理解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5. 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直接描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子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富春江美景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而名闻天下,戊戌年“五一”小假有幸前往,一窥奇山异水的神韵,多年夙愿得以实现。

缥碧的江水涵养出浙江人的深厚与大度,轩邈的高山孕育出浙江人的动力与眼界。

看到浙江人在商业大潮中精彩“表演”,我不由地发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感叹。

浙人经纶世务的繁忙与沉湎于山水的悠然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也许正是这种和谐的统一,才催生出了富阳和桐芦这两颗富春江边上的璀璨明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窥.()缥.碧()轩邈.()经lún()沉miăn()sù()愿(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经纶”在文中的意思是。

(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是:。

(2)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4)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加点词。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急湍甚.箭:(4)泉水激.石:(5)天下独绝..:(6)横柯.上蔽:二、课内阅读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解释下列加点词。

(1)负.势竞上:(2)互相轩.邈:(3)好.鸟相鸣:(4)鸢飞戾.天者:(5)窥谷忘反.: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同步精品练习(附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同步精品练习(附答案)

12.《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附答案)课前预习·独立自学语文(集体必做)1.读通本文。

2.用自己的话结合课下注释,第一二遍大致翻译文本复述文本,第三四遍与同学合作,逐字逐句翻译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3.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和感悟作者的情感。

4.这篇课文带给你怎么样的困惑?课后巩固·拓展·提升一、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是(朝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二、文言积累(一)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

2.窥欲忘反.“反”同“返”,。

3.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

(二)古今异义词:①一百许里许:古义,表示;今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鸢飞戾天者戾:;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世务者经纶:;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三)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和。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

⑥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

(四)一词多义(1)穷蝉则千转不穷( ),穷困潦倒。

( ) (2)绝猿则百叫无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3)上横柯上蔽(),负势竞上()(4)直直视无碍(),争高直指()(5)百一百许里(数词,),猿则百叫无绝(数词,)(五)重点词语解释1.风烟俱净风烟:。

俱:。

2.天山共色共色:。

3.天下独绝独绝:绝独一无二,。

4.经久不绝:。

5.从.流飘荡:6.急湍甚箭急湍:7.皆生寒树寒:8.泠泠作响泠泠:。

9.好鸟相鸣好:。

10.鸢飞戾天者戾天:到天上;戾,。

11.望峰息心息心:。

12.经纶世务者经伦:。

13.在昼犹昏犹:。

14水皆缥碧缥碧:。

(六)特殊句式: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4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互相轩.邈()(4)泉水激.石()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4分)1、(4分)(1)都(2)跟、随(3)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湍.()鸢.()戾.()嘤.()庠.()泠.()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百许.里()②急湍..甚箭()③蝉则千转不穷.()④横柯.上蔽()⑤经纶..世务者()⑥任意东西..()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听觉: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互相轩邈..()②鸢飞戾.天()③望峰息.心()④负.势竞上()6.翻译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8.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9.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笔记。

(二)答谢中书书①陶宏景②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⑤,沉鳞竞跃⑥。

实是欲界之仙都⑦。

自康乐以来⑧,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⑨。

注:①谢中书:谢征,字元度,曾为中书鸿胪,故称为“谢中书”。

②陶宏景(453~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有《陶隐居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比较下面各组加点字,选出意义相同的两组()A.一百许.里B.负.势竞上C.天下独绝.杂然相许.负.隅顽抗猿则百叫无绝.D.窥谷忘反.E.互相轩邈.F.鸢飞戾.天反.接,布囊其口蓝天邈.远性格乖戾.二、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确。

*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三、咀嚼品味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景物描写要有个人的特殊感受,也得注意顺序和写作技巧。

作者先用八个字总括富春江山水的特点,再分项描述,先写,特点是,有些河段水流;再写,特点是且。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夹岸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运用修辞手法。

*这些描写使你产生怎样的想象?答:⊙发展空间与一条小溪结伴同行(节选)黄文山小溪远在闽西北的泰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上青溪。

在地图上找到这细细的一抹绿痕时,不知为什么,只是一眼,心里已然与它订下了约期。

抵达泰宁的那天晚上,下着雨,旅枕上落满了动听的声音,分不清是溪声还是雨声。

我们下榻的金湖宾馆面临杉溪,上青溪就是它的一条支流。

想到翌日的漂流,恍惚间似乎听见了上青溪轻轻的呼唤。

漂流,便是隔着一面薄薄的竹筏和溪水结伴同行。

竹筏是用数根碗口粗的笔竹绑就的。

笔竹两端则用炭火烤弯,形成高昂的船头和微翘的船尾。

一面竹筏可乘坐三位游人,由一名艄公以竹篙掌控方向和速度。

竹筏刚放下水,浪花便簇拥而来,看来它们已是老朋友了。

一路上,不论穿岩过滩,溪水只是轻轻地咬啮着竹筏,好像有说不完的亲热话。

不像武夷的九曲溪,更不似桂林的漓江,上青溪两岸没有太多的风景。

其实,对于漂流而言,过多的风景,也许是一种精神负担,免不了让人牵肠挂肚的,而漂流追求的则是一种无羁绊的自由自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2.风烟俱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3.水皆缥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4.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5.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6.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7.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句子
是:。

8.异水,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风烟俱.尽()(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
..()
(5)直视无碍.()(6)急湍
..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
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
..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
二. 中考链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贵州中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
2.翻译上文画横线的句子: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苏州中考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谭记》)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E.横柯上蔽.,在昼扰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答和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2分)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
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2分)
10.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补充练习
11. 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1)视觉上的对偶句
(2)听觉上的对偶句
(3)表达效果
自我总结: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上,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轩,高。

邈,远。

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答案:一.略二.
5.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 缥碧、湍急
山高、树多、景美9.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三. 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大意对即可)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富春江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富春江两岸群山6.A E(A像 B耐寒/使……寒 C凭借/背着D返/反,反而 E遮蔽)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8.(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 10.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11.(1)(2)略 (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
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

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读错的字词,举个例子:电饼铛,豆豉。

很多人都在念:电饼当,豆gu正确的读音是:cheng,chi。

又比如:呱呱坠地,很多人在念:gua正确的读音是:gu.
再举个例子:龟一共有几种读音呢?宿一共有几种读音呢?
查字典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查字典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记住,第一遍也就是有个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时候才能彻底记清。

初中阶段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总共也就是几页,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地去查,到初三的时候就不会再为这些字词发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