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叶的生长(数学实践活动)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蒜叶的生长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蒜叶的生长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4课时蒜叶的生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验、统计,了解蒜叶根须和叶片的生长情况,认识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生长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能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调查、记录、比较数据获得问题研究的简单的结论。

2、使学生经历蒜叶头发芽实验和测量、统计、数据分析等活动,体会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统计活动的过程,以及统计数据的作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认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获得成功发现结论的体验教学重点:蒜叶生长的实验和统计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3个种植蒜头的盆(两个放土、一个放水),若干饱满的蒜瓣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蒜头和蒜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各是什么?提问:你对蒜头、蒜苗的种植、用处有哪些了解?引导:同学们已经对蒜有一些了解,知道蒜的一些种植情况、生长期的时间,以及食用调味、杀灭病菌等作用。

但你注意过蒜头发芽情况和蒜叶的生长过程吗?(板书:蒜的生长过程?)要知道蒜叶的生长过程,就需要通过发芽实验来了解。

哪具体怎样研究呢?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就能观察大牌蒜叶的生长过程?交流:发芽实验可以怎样做?怎样知道它的生长情况?二、观察记录1、种植蒜头引导:要知道蒜叶的生长情况,就需要通过蒜头的发芽实验,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所以首先要种蒜头。

现在请小组组长负责,互相配合,一起来种蒜头。

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一些粗壮、饱满的蒜瓣分别种植在三个盆里;种在土中的蒜瓣把尖头一头朝上,蒜瓣尖头可以稍微露出土壤一点。

种植完成后,要求把种在土壤中的两盆分别放在阳光下和屋子里,注意放的位置便于观察和测量;种在水里的放在容易观察和测量的合适的地方。

2、观察记录呈现要求:(1)观察、记录根须的生长(2)各人注意观察自己小组种在水中蒜瓣的根须生长情况(3)从第2天起个小组每天测量根须生长情况,没人做好记录(4)一星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3、交流结果,分析数据在学生按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手机、记录数据,并制成统计图后,组织交流和分析三、回顾反思引导: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测量记录,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了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

2.3蒜叶的生长 教学设计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带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3蒜叶的生长 教学设计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带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课时蒜叶的生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出示P28蒜叶的生长完成蒜瓣根须生长情况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回答问题。

2.完成蒜叶生长情况统计图
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回顾反思
三、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蒜叶的生长
复式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蒜瓣根须生长
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
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综合实践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大,能否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是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活动前小组分工的科学性、活动中数据收集的合理性等都需要教师要指导把握好;实验开始后可以安排一组样本留在教室,全班进行观察,记录,其余的让学生带回家实验,一方面便于教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便于管理;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让学生说一说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获,来加强学生的体验,便于学生统计活动与实践经验的积累。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 蒜叶的生长》(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 蒜叶的生长》(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二《蒜叶的生长》(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蒜叶的生长”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蒜叶生长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1. 观察蒜叶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生长特点;2. 学习并掌握有关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蒜叶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 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3. 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对蒜叶生长过程的观察和分析;2. 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1. 蒜头;2. 水;3. 容器;4. 观察记录表;5. 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蒜叶的生长图片,引起学生对蒜叶生长的兴趣;2. 观察:让学生观察蒜叶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蒜叶生长的特点和原因;4. 解答: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蒜叶的生长过程;2. 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3. 观察记录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蒜叶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2. 设计一道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蒜叶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注重作业的布置和课后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能否有效学习。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更加详细和具体,以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蒜叶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后《蒜叶的生长》教学设计 教案(1)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后《蒜叶的生长》教学设计 教案(1)

蒜叶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验、统计,了解蒜叶根须和叶片的生长情况,认识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生长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能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调查、记录、比较数据获得问题研究的简单的结论。

2、使学生通过反思经历蒜叶头发芽实验和测量、统计、数据分析等活动,体会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统计活动的过程,以及统计数据的作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认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获得成功发现结论的体验教学重难点:蒜叶生长的实验和统计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3个种植蒜头的盆(两个放土、一个放水),若干饱满的蒜瓣教学过程:一、从课前阅读到课内研究1.介绍:生命教育月的主题2.引导:食育食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粮食、饮食教育中提升我们的品质。

3.谈话: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的生长又离不开耕地,让我们一起走进昨天阅读的短文《部分国家耕地情况介绍》吧。

4.谈话:根据我们课前的小组合作阅读交流,你能回答这些问题了吗?(1)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碰到什么困难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板书:上网搜索、同伴讨论、请教咨询都是我们解决疑惑的好方法)(2)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3)从数学角度思考,你又有什么想说的?(4)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更加方便地观察和比较六个国家的这几项信息呢?二、从文字叙述到复式统计表1.提问:观察这张统计表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2.小结:根据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分析,你觉得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怎样?三、从总耕地面积到人均耕地面积1.谈话:你们知道吗?国际上对于一个国家的耕地评级并不光看耕地总面积的多少,更多的会比较这个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

2015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0.23公顷,我想在统计表里再增加一项人均耕地面积应该怎么办?2.小结:复式统计表在增加统计类目方面也有优势哦。

活动课 蒜叶的生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活动课 蒜叶的生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活动课:蒜叶的生长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研究蒜叶的生长,通过对蒜叶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蒜叶生长的基本过程,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手段,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蒜叶生长的过程。

2. 如何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蒜头、花盆、土壤、水、尺子、放大镜、记录表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蒜头、花盆、土壤、水、尺子、放大镜、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蒜叶生长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蒜头的形态,记录蒜头的长度、宽度等数据。

3. 种植:学生在花盆中种植蒜头,浇水,观察蒜叶的生长过程。

4. 记录:学生每天记录蒜叶的长度、颜色等变化,绘制生长曲线图。

5.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蒜叶生长的原因,探讨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蒜叶的生长2. 正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学生绘制蒜叶生长的曲线图,分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2. 学生撰写观察日记,记录蒜叶生长的点滴变化。

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总结:本节课通过观察和记录蒜叶的生长过程,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4课《蒜叶的生长》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4课《蒜叶的生长》教案
活动二:观察蒜叶的生长情况
活动内容 在土中种植蒜瓣,观察在不同生长条件下,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1)小组合作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两个大小相同且装满土的盆子。
(2)把蒜瓣插入土中,顶部露出土面,长度为蒜身的1/4即可。
(3)一盆放在阳光下,另一盆放在房间内避免阳光照射。
(4)定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长度
mm
(3)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3、根据数据解决问题
(1)小组之内和小组之间根据收集的数据讨论如下问题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长出根须?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了解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平均数。
(2)根据小组之间的探究、讨论,得出蒜瓣根须的生长情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哪些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
开放导入
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蒜叶的生长》
实践
活动
活动一:观察蒜瓣根须的生长情况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1)小组合作,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一个盆子,自指细铁丝宽眼网。网眼宽度正好插入蒜瓣即可。
开放延伸
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还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呢?
反思重建
(2)先把蒜瓣插入细铁丝宽网的网眼,使蒜瓣固定在网眼上(避免蒜瓣倒伏),再放入盆中。
(3)在盆中倒入清水,水位没过蒜瓣1/2处即可。
(4)每天换一次水,避免蒜瓣腐烂。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课件综合与实践 蒜叶的生长(教学课件)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课件综合与实践  蒜叶的生长(教学课件)

活动总结:
种在水中的蒜瓣可以看到根须的生长。随 着时间的增长,根须在慢慢变长。学生通过折 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知折线 统计图的优点。
活动二 记录蒜叶的生长 活动内容:
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分别种在两个放有 土的盆里,并把这两盆蒜瓣分别放在阳光下和 房间里。从第6天开始,每两天一次,测量放在 阳光下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子, 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统计图能清楚地显示蒜叶的生长变化情 况。要坚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
任务多时,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5 7 15 18 20 23 25
23
25
20
18
15
5
7
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在小 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种在水中的蒜瓣第2天开始长出根须,第2天到第4 天蒜瓣根须生长的快。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了解 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 平均数。根据实际情况来作答。
活动过程:
准备实验材料 :
两个花盆

蒜瓣若干
小组合作,观察、测量并记录放在阳光下 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
整理实验数据,填写下表,绘制复制折线统 计图。答案不唯一
15 20 32 45 60 78 10 15 25 30 38 52
78 60
45 52
32 20
38 30
15
25
10
15
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 什么相同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蒜叶的生长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蒜叶的生长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蒜叶的生长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蒜叶的生长过程,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概念,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够准确记录和描述蒜叶的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精确的长度、面积、体积测量。

2. 对蒜叶生长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和分析,发现生长规律。

3. 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蒜头、花盆、土壤、喷壶、尺子、量角器、计算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相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出蒜叶生长的话题。

2. 新课:讲解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方法,演示如何使用测量工具。

3. 实践:分组进行蒜叶种植,记录蒜叶的生长过程,进行数据收集。

4. 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讨论蒜叶生长的规律。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蒜叶生长的基本条件,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布局:1.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蒜叶的生长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学生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尝试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2. 小组作业: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长期观察,定期分享观察成果。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数据分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分享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活动目的 水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 水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统计表、统计图 水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观察发现 阳光下土培大蒜蒜叶的生长情况 房间里土培大蒜蒜叶的生长情况 土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统计图 活动感受
活动目的
1、学会使用数学测量与统计图表对观察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 2、了解三种大蒜种植方式下的生长情况,观察三种种植方式下 大蒜生长的速度与蒜叶品质的好坏,由此得知不同大蒜种植方 式之间的差别。
土培(阳光下)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
土培(房间里)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
两种土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六天
阳光下最长叶片 0
长mm
房间里最长叶片 0
长mm
第八天
10 0
第十天
42 8
第十二天
105
第十四天
145
第十六天
255
60
135
260
土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统计图
水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
水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第十天
根须mm 2
3
3
5
7
10
13
17
20
蒜叶
20
30
38
水培大蒜的根须和叶子的生长情况统计图
• 1、种在水里的蒜瓣第二天开始长出根须。
• 2、种在水里的蒜瓣的根须长度呈上升趋势。从第二天到 第七天,蒜叶根须长度上升最慢,是1-2毫米;从第七天 起蒜叶根须长度上升加快。
• 1、在阳光下生长的蒜叶和在房间里生长的蒜叶的长度都呈上升 趋势。
• 2、在阳光下生长的蒜叶和在房间里生长的蒜叶的长度都在第14 到15天上升幅度最大。
• 3、我发现生长在阳光下的蒜叶长得比较慢,而生长在房间里的 蒜叶长得较快些。虽然阳光下生长的蒜叶长得慢,但比较粗壮, 生命力强;虽然生长在室内的蒜叶长得快,但纤细瘦弱,生命力 弱。
活动感受
1、这是我第一次用数学测量与统计的方式观察记录蒜叶的生长情 况。每天我都期待着看到新的生长与变化,充分感受到了种植与研 究的快乐。 2、通过这次活动,我再次亲身感受到做事要坚持到底。如果半途 而废,将会一事无成。就好比这次试验记录,如果中途放弃,就不 会发现有趣的知识。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