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习题折线统计图综合与实践蒜叶的生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教学反思

《蒜叶的生长》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上获取信息预测事物。
教学中,通过统计栽蒜苗活动中蒜苗的生长情况,把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统计图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进行预测和估计,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有效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课件综合与实践 蒜叶的生长(教学课件)

活动总结:
种在水中的蒜瓣可以看到根须的生长。随 着时间的增长,根须在慢慢变长。学生通过折 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知折线 统计图的优点。
活动二 记录蒜叶的生长 活动内容:
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分别种在两个放有 土的盆里,并把这两盆蒜瓣分别放在阳光下和 房间里。从第6天开始,每两天一次,测量放在 阳光下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子, 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统计图能清楚地显示蒜叶的生长变化情 况。要坚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
任务多时,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5 7 15 18 20 23 25
23
25
20
18
15
5
7
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在小 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种在水中的蒜瓣第2天开始长出根须,第2天到第4 天蒜瓣根须生长的快。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了解 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 平均数。根据实际情况来作答。
活动过程:
准备实验材料 :
两个花盆
土
蒜瓣若干
小组合作,观察、测量并记录放在阳光下 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
整理实验数据,填写下表,绘制复制折线统 计图。答案不唯一
15 20 32 45 60 78 10 15 25 30 38 52
78 60
45 52
32 20
38 30
15
25
10
15
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 什么相同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4课时 蒜叶的生长 教学课件

第4课时 蒜叶的生长 (实践活动课)
第一页,共注意过蒜 叶的生长过程吗?
第二页,共十页。
例题讲解
小组合作, 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 分别种在三个盆 里, 其中一盆放水, 两盆放土。 将种在土壤中的两盆蒜 瓣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第三页,共十页。
第六页,共十页。
例题讲解
2. 记录蒜叶的生长。 从第 6 天开始, 每两天一次, 测量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 记录数据, 并完成统计图。
第七页,共十页。
例题讲解
第八页,共十页。
例题讲解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
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
例题讲解
1. 记录根须的生长。 种在水中的蒜瓣可以看到根须的生长。 从第2天开始, 测量并记
录一个星期根须的生长情况,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第四页,共十页。
例题讲解
(1) 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第五页,共十页。
例题讲解
(2) 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了解各小组 第 3 天和第 6 天的根须长度, 分别计算平均数。
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第九页,共十页。
课堂小结
第十页,共十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课件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1.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图: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1)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 到几时上升最快?
7:00~13:00不断上升,从11:00到13:00上升最快。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观察记录
(3)从实验数据中, 你还能获得哪 些信息?
回顾反思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统计图能清楚地 显示蒜叶的生长 变化情况。
要坚持按时观 察、认真测量、 准确记录。
任务多时,可以小 组合作完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1)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小明是第4天开始看到根、第6天开始看到芽的。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2题)
(2)和同学说说风信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由统计图可以看出,风信子先长出根, 后长出芽,到了20天左右,根就长到 了118毫米,芽长到了75毫米。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2题) (3)你有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吗?
探究新知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 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 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 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练一练 同样多的热水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水温下
降的速度相同吗?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 些?4人一组,把热水倒入下面这样的两个容器,每 3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先把数据记录下来,再完成折 线统计图。
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安全!
练一练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 18~45℃,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 几分钟起开始饮用比较合适?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测相同吗?与同学交流小组实验的结果。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二 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二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蒜叶的生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次实践与综合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种植实验,体会相关的统计方法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之前,我已经布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种植大蒜。
并交代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过程需要注意的地方。
所以,这节课我调整了教材的顺序。
首先,我选取了部分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拍摄的视频和第六小组总结的完整实验汇报,以唤醒学生对于实验的经验。
接着,我安排第二项活动,就是分析数据。
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蒜叶的生长记录情况。
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分析根须生长和蒜叶生长情况。
最后的环节,就是回顾与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8-29页。
教学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实践活动,认真记录实验过程,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数据获得实验问题研究的简单结论。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正确分析数据,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3.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体会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折线统计图统计蒜叶的生长记录情况。
教学难点: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蒜叶的生长记录情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前一段时间,老师布置大家做一个什么实验2.揭示课题:是的,蒜叶的生长。
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将“蒜叶的生长”这个实验,带进我们数学的世界,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来研究它。
(板题:蒜叶的生长)【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既回忆了之前布置的实验任务,又顺势进入对蒜叶生长过程的调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蒜叶生长与数学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汇报实验过程1.视频回顾郑思羽小组拍摄的视频问:怎么选择优质的蒜瓣?曾梦琪小组问:你有什么发现?全班交流。
五年级数学寒假综合实践作业 蒜叶的生长

五年级数学寒假综合实践作业:蒜叶的生长一、蒜种选择与准备在开始种植蒜叶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健康、饱满的蒜瓣作为种子。
确保蒜瓣没有病虫害,外皮光滑完整。
准备好种子后,我们可以将其浸泡在温水中约6小时,以促进发芽。
二、种植环境与条件蒜叶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我们应确保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阳光直射。
此外,蒜叶生长的最适温度约为15-25℃,土壤应疏松、排水良好。
三、种植过程与方法1. 在准备好的土壤上挖出适当深度的小坑,间距约为10-15cm。
2. 将浸泡过的蒜瓣尖端朝上,插入土壤中,深度约为蒜瓣高度的1/3。
3. 用土壤轻轻覆盖蒜瓣,并轻轻压实。
4. 用喷壶或细嘴的瓶子为蒜瓣浇透水。
四、生长观察与记录每天观察蒜叶的生长情况,记录其高度、叶片数量等变化。
可以使用尺子或卷尺来测量蒜叶的高度,并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以记录其生长过程。
五、生长影响因素蒜叶的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如改变光照时间、调整温度等,来观察这些因素对蒜叶生长的具体影响。
六、蒜叶营养分析蒜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简单的实验,来了解蒜叶的营养价值。
七、蒜叶收获与处理当蒜叶长到合适的高度时,我们可以将其收获。
收获后,可以将蒜叶清洗干净,然后用于烹饪或制作蒜叶茶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蒜瓣挖出,观察其生根情况。
八、实践总结与反思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蒜叶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也学习了如何进行简单的种植和观察记录。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耐心和细心。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应继续发扬这种实践精神,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

蒜叶的生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验、统计,了解蒜叶根须和叶片的生长情况,认识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生长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能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调查、记录、比较数据获得问题研究的简单的结论。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认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习惯。
教学重点:蒜叶生长的实验与统计。
课前准备:课件,蒜,盆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蒜头和蒜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各是什么。
提问:你对蒜头、蒜苗的种植、用处有哪些了解?要知道蒜叶的生长过程,就需要通过发芽实验来了解。
那具体研究呢?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研究蒜叶的生长情况。
(板书课题)现在先了解实验方法和蒜叶活动要求。
二、观察记录1.种植蒜。
引导:要知道蒜叶的生长情况,就需要通过蒜头的发芽实验,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所以先要种蒜头。
现在请小组组长负责,互相配合,一起来种蒜头。
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一些粗壮、饱满的蒜瓣分别种植在三个盆里;种在土中的蒜瓣把尖头一头朝上,蒜瓣尖头可以稍微露出土壤一点。
(学生种植蒜瓣)种植完成后,要求把种在土壤中的两盆分别放在阳光下和屋子里,注意放的位置要便于观察和测量;种在水里的放在容易观察和测量的合适的地方。
2.观察记录。
呈现要求:(1)观察、记录根须的生长。
①人注意观察自己小组种在水中蒜瓣的根须生长情况;②从第二天起各小组每天测量根须生长情况,,每人都做好记录;③一星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观察、记录蒜叶的生长①从第6天起每两天测量一次蒜叶的生长情况;②每次分别测量放土的两盆蒜苗的最长蒜叶,个人记录在自己的表格里;③到第16天为止,根据每次收集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出示要求后,让学生了解根须和蒜叶的测量、统计要求,结合不同的测量、记录内容,分别呈现相应的数据记录表和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弄清楚观察记录表的要求和要制成的折线统计图。
2015年春季学期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蒜叶的生长2

一星期后,根据根须的生长长度记录的数据完成折线 统计图。 到第18天为止,根据蒜叶的生长长度的数据制成折线 统计图。
种好啦!一盆放在阳光下,一 盆放在照不到阳光的房间里。
定时浇水,过几天后,大蒜就会发芽啦!
大蒜长高啦
小组分工:
1.负责每天测量并记录根须、房间里的蒜叶、阳关下的蒜叶 的生长长度。
2.负责每天观察根须、房间里的蒜叶、阳关下的蒜叶生长情 况并以小日记形式记录。
3.负责每天对根须、房间里的蒜叶、阳关下的蒜叶进行照片 记录,并能打印汇总。
种大蒜
水培Leabharlann 找出有小 芽的蒜, 均匀地摆 在盘中, 倒入适量 的水,放 在有阳光 的地方。
蒜的底部长出了很 多很多白色的、细 细的须根……我们 需要观察它的生长 状况并记录它每天 的生长长度。
土培
这是大蒜
用纸杯、花盆准备好泥土
拿一个大蒜头,把大蒜都掰开,把 蒜瓣根须朝下,用手按到土里。
再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