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塑料知识大全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1. 塑料基础概念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以其轻便、耐用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由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固体材料。
塑料的基础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由大量的重复单元连接而成,形成长链状结构。
这些长链分子在常温下具有柔韧性,易于加工成型。
塑料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隔热性,这使得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塑料的来源和生产工艺,我们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后会变软,冷却后又会变硬,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而热固性塑料在加热后会发生交联反应,变得坚硬不可塑,例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塑料还可以根据其性能特点进行分类,如聚乙烯(PE)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分为均聚物和共聚物等。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了解塑料的基础概念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1 塑料的定义和分类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材料,以其轻便、耐用、易加工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定义是:塑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固体材料。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能变软甚至熔化,而在常温下又能恢复固态的塑料。
这类塑料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
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能变软,但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发生化学变化,逐渐变硬并固化成不溶不熔的固态材料。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软质塑料:如聚乙烯(PE)泡沫、聚氯乙烯(PVC)泡沫等,主要用于保温、隔热、缓冲等。
硬质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ABS等,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玩具、家具等。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

用途: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成型方法,生产薄膜、日用品、 管材、电线电缆等。 (3)MDPE:中密度聚乙烯、双峰树脂 (4)HDPE:高密度聚乙烯又称低压聚乙烯
三、结晶性和非结晶性塑料定义: 从结晶度严格来讲,一般结晶度为 80%以上的材料称之为结晶性材料,其余
为 非结晶性材料. 但目前很多结晶度在 60%以上的半结晶性材料我们也称之 为结晶性材料.
从广义上来讲,我们把有结晶倾向的材料统称为结晶性 (线性)材料.把无结 晶倾向的材料称为非结晶性(无定性)材料.
PP 共聚物 热变形温度(0.46 Mpa) 85 - 104 °C 热变形温度(1.8 Mpa) 50 - 60 °C
PP 10-21%玻璃纤维 PP 热变形温度(0.46 Mpa) 110 - 140 °C 热变形温度(1.8 Mpa) 90 - 127 °C
PP 10-41% TALC(滑石粉) 热变形温度(0.46 Mpa) 100 - 127 °C 热变形温度(1.8 Mpa) 56 - 75 °C 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2
料大致可以分为吸湿,粘附水分及不吸水也不易粘附水分的两种。塑料中 含有的水份必须控制在注塑工艺允许的范围内方可生产。不然,在高温高 压下,分解出来的气体对塑料制品本身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为外观不良, 其机械强度也严重下降。所以塑料必须干燥处理。
二、 五大通用塑料知识大综合
一、PE(聚乙烯)——最简单的塑料
热固性: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树脂、脲醛塑料、三聚氰胺甲醛和不 饱和聚酯、有机硅等。
塑料配比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塑料材料概述1. 塑料的定义:塑料是由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材料,具有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并可保持长期形状的特性。
2. 塑料的特性:轻质、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成型工艺灵活、耐低温性好等。
3. 塑料的分类: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合成塑料和天然塑料;根据成型方法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二、塑料的成分1. 高分子聚合物:多种聚合物的共聚或接枝成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2. 助剂:包括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色料等,用于改善塑料的性能和外观。
三、塑料配比技术1. 配比的概念:指的是将塑料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以制备所需的塑料制品。
2. 配比的目的:确保塑料制品的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
3. 配比的原则:根据塑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成分比例;确保材料充分混合,避免出现分层或结块。
四、塑料配比的方法1. 实验室试验: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各种成分在不同比例下的配比效果,寻找最佳的配比比例。
2. 数学配比法: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种成分的理论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3. 经验配比法:结合生产经验,根据原材料性能、生产设备和产品要求,确定合适的配比比例。
五、常见的塑料配比方法1. 聚烯烃材料的配比:聚烯烃材料的配比一般以聚烯烃为主体,辅以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等。
2. 聚氯乙烯材料的配比:聚氯乙烯材料的配比需要考虑其耐候性和耐热性,常用的助剂包括热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3. 聚苯乙烯材料的配比:聚苯乙烯材料的配比常使用发泡剂和颜料,以改善其密度和外观。
1. 原材料的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性能,选用合适的聚合物、助剂等原材料。
2. 配比的精度:确保配比的精度,避免由于原料比例不准确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3. 搅拌的技术要求:保证材料的充分混合,防止出现分层或结块的情况。
七、塑料配比技术的发展趋势1. 精密配比技术: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塑料配比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塑料知识大全

塑料塑料的定义: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加工成型,形成能流动成型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合成树脂:由人工合成一类高分子聚合物。
为粘稠液体或加热可软化的固体,受热时通常有熔融或软化的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可呈塑性流动状态,某些性质与天然树脂相似。
合成树脂(高分子聚合物)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
由于含量大,而且树脂的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的性质。
塑料的分类:按理化特性分,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此类塑料特点为受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由固体软化或熔化成粘流体状态,但冷却后又可变硬而成固体,且过程可多次反复,塑料本身的分子结构不发生变化。
此过程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
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尼龙(PA)、ABS塑料、聚乙烯(PE)、聚酯对苯二甲酸丁酯(PBT)、聚炳烯(PP)、聚甲醛(POM)、聚碳酸脂(PC)等热固性塑料:在受热或其它条件下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其分子结构最终为体型结构。
(变化过程不可逆)。
热固性塑料:此类塑料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
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解。
在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因此﹐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常用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
主要用于压塑、挤塑、注射成形。
硅酮、环氧树脂等塑料,目前主要作为低压挤塑封装电子元件及浇注成形等用。
按使用特性分,可以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
通用塑料: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工程塑料:一般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如聚酰胺、聚砜等。
塑料制品小知识

03:PVC聚氯乙烯
有毒:
• 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聚乙 烯 • 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质 • 遇到高温和油脂容易析出
04:LDPE低密度聚乙烯
注意:
• 110度以上会热融,留下人体无法分解的塑 料制剂 • 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时,事物的油脂可 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 所以,食物微波之前,一定取下保鲜膜
塑料制品小知识
0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注意: • 耐热温度:70 • 超过时不仅会变形,还会溶解 出有害物质 • 使用10个月后可能释放致癌物 质。
02:HDPE高密度聚乙烯
特点:
• 可耐110度高温 • 标明可承载食物的塑料袋可以放食物 • 塑料容器可以在清洗后循环使用,但不好 清洗,容易繁殖细菌。
07:PC及其他
注意:
• 勿加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直晒 • 不用洗碗机、烘碗机清洗 • 第一次清洗用小苏打水温水清洗,自然晾 干 • 避免使用老化产品 • 含有双酚A
05:PP聚丙烯
注意:唯一可用微波炉加热的
• 有些盒子盒体用PP制造,盒盖用PS,不能 一起放入炉中 • 必须在加热时取下盖子
06:PS聚苯乙烯
注意:
• 耐热耐寒 • 不能放入微波炉,高温时会释放有害物质 • 不能装柳橙汁之类的酸物质,或强碱性物 质,因为会分解聚苯乙烯 • 避免打包滚烫食物
塑料知识大全

一、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树脂是指受热时通常有转化或熔融范围,转化时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或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广义地讲,在塑料工业中作为塑料基本材料的任何聚合物都可称为树脂。
二、塑料的分类塑料目前尚无确切的分类,一般分类如下: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
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热固性塑料:因受热或其它条件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料的塑料。
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2.按塑料用选分通用塑料:-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工程塑料:-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如ABS、尼龙、聚矾等。
特种塑料:-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
如氟塑料、有机硅等。
3.按塑料成型方法分模压塑料:供模压用的树脂混合料。
如一般热固性塑料。
层压塑料:指浸有树脂的纤维织物,可经叠合、热压结合而成为整体材料。
注射、挤出和吹塑塑料:-般指能在料筒温度下熔融、流动,在模具中迅速硬化的树脂混合科。
如一般热塑性塑料。
浇铸塑料:能在无压或稍加压力的情况下,倾注于模具中能硬化成一定形状制品的液态树脂混合料。
如MC尼龙。
反应注射模塑料:一般指液态原材料,加压注入模腔内,使其反应固化制得成品。
如聚氨脂类。
4.按塑料半制品和制品分模塑粉:又称塑料粉,主要由热固性树脂(如酚醛)和填料等经充分混合、按压、粉碎而得。
如酚醛塑料粉。
增强塑料:加有增强材料而某些力学性能比原树脂有较大提高的一类塑料。
泡沫塑料:整体内合有无数微孔的塑料。
薄膜:一般指厚度在O.25毫米以下的平整而柔软的塑料制品。
三、塑料的基本性能1.质轻、比强度高。
塑料行业常识知识点总结

塑料行业常识知识点总结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塑料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涉及到生产、加工、应用等多个领域,对于塑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市场需求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将就塑料行业的常识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一、塑料的分类塑料是一种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根据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1.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通过加热软化并成型。
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醚酰胺等。
2.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一旦加热固化之后就无法再软化和成形,主要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除了以上主要分类外,根据用途和功能,塑料还可以分为工程塑料、装饰塑料、包装用塑料等。
二、塑料的性能与应用塑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多种性能,根据其性能不同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
1.机械性能塑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抗张强度、抗弯强度、硬度等,不同种类的塑料机械性能有所差异,因此在选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选择。
2.热性能塑料的热性能包括热稳定性、热膨胀系数等,不同种类的塑料具有不同的热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选择。
3.化学性能塑料的化学性能包括耐酸碱性、耐腐蚀性等,不同种类的塑料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表现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选择。
4.电性能塑料的电性能包括绝缘性能、介电常数等,不同种类的塑料在电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以上性能外,塑料在耐候性、透明性、卫生性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塑料的加工工艺塑料加工是塑料行业的核心环节,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加工等多个环节。
1.原料制备塑料加工的原料一般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经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再经过改性、添加剂等工艺使其具有特定的性能。
2.成型加工塑料的成型加工主要包括挤出、注射、吹塑、压延、发泡等多种工艺,根据塑料的性能和产品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成型工艺。
塑料常识知识点总结

塑料常识知识点总结1. 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一种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材料,通常由石油或天然气等烃类化合物为原料制成。
塑料的特点是具有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以通过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不同的工艺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2. 塑料的分类根据塑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热压、注塑等工艺加工成型;热固性塑料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固化成型,不能再次热加工。
另外,塑料还可以按照用途和制造工艺进行分类,如工程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等。
3. 塑料的制造过程塑料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原料提炼、聚合物合成、塑化加工和成品制造等步骤。
首先,从石油或天然气等烃类原料中提炼出单体,然后通过聚合反应将单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最后通过挤出、注塑、压延等工艺将塑料制品成型。
4. 塑料的循环利用塑料制品具有轻质、耐用、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塑料制品通常难以降解,造成了大量的垃圾堆积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塑料的循环利用成为了当今的一个重要议题。
目前,包括机械回收、化学回收、能源回收等多种塑料回收利用技术正在逐渐成熟和推广应用。
5. 塑料的环境影响塑料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塑料制品的废弃和填埋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对塑料制品的管理和循环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塑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塑料,加强对其制造和使用的管理,并积极推广塑料的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能够对塑料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进而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这种重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的塑料知识大全塑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会接触的东西,小到塑料袋、奶瓶、饮料瓶、饭盒、保鲜膜,大到农膜、家具、电器、3D打印,甚至火箭、导弹,无不浮现着塑料的身影。
在期货市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也是深受产业链人士关注的品种。
一、塑料到底有多重要?塑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或不加入其他配合材料(助剂)构成的,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可塑的高分子材料。
它是世界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
塑料的英文名是plastic,俗称:塑胶。
塑料的基本原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它是从石油、天然气或煤裂解物中提炼和合成出来的人造树脂。
按塑料的应用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产量大、价格低、性能一般。
(如:PE、PP、PVC、PS、ABS等)工程塑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作结构性材料。
(如:PC、POM、PA、PET、PBT等,工程塑料的产量相对较少,价格较贵)。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是合成树脂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其生产能力长期居各塑料品种的第一位。
聚乙烯树脂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中密度聚乙烯(MDPE)。
聚乙烯在我国应用相当广泛,薄膜是其最大的用户,约消耗低密度聚乙烯77%,高密度聚乙烯的18%,另外,注塑制品、电线电缆、中空制品等都在其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五大通用树脂中PE的消费量位居第一。
聚乙烯可以吹塑成型制造各种瓶、罐及工业用槽、桶等容器;注射成型制造各种盆、桶、篮、篓、筐等日用盛器、日用杂品和家具等;挤出成型制造各种管材、捆扎带以及纤维、单丝等。
此外,还可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包覆材料和合成纸。
在众多的应用中,聚乙烯最主要的两个消费领域就是管材和薄膜。
随着城市建设、农用薄膜及各种食品、纺织品和工业品包装业的发展,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广阔。
未来聚乙烯树脂的应用领域仍将集中在包装、农业、建筑和电线电缆等方面。
其中薄膜仍是聚乙烯的最大用途。
二、塑料产业链结构全球乙烯58%用来生产聚乙烯,中国的比例约为67%。
聚乙烯的生产装置基本是一体化装置,源头分别是石脑油和乙烷气,中国的生产装置90%以上是石脑油法。
产业链图HDPE生产成本=石脑油CFR日本中间价*美元中行汇买价*1.35*(1+17%)+1450LDPE生产成本=石脑油CFR日本中间价*美元中行汇买价*1.35*(1+17%)+1800乙烷气法乙烷气法制乙烯的成本约为石脑油法的1/3,聚合成本一致甲醇法LLDPE生产成本=甲醇价格*3+1300五、塑料下游需求:农膜生产的季节性分类春季地膜:每年12-1月是春季地膜生产的开始时间,在2-3月份进入生产旺季,其后的3月中旬至五一前,是春季地膜的销售旺季。
棚膜生产:开始于每年的6-7月,进入8月份后,由山东省开始,棚膜销售陆续步入旺季,经销商采购量放大,棚膜的生产也在9-10月份达到最旺的季节。
棚膜的生产一般会持续到春节。
大蒜地膜:生产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开始,时间大约维持一个月,目前全国大蒜地膜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
进入5月份,多数农膜生产企业停产,机器检修。
六、国内聚乙烯供应现状我国聚乙烯行业通过近几年不断发展,截至目前装置年产能达到1390万吨。
在十二五期间仍有成都炼化、中科炼化、山西焦化等装置投产,到十二五末期,聚乙烯产能将达到1800万吨。
国内主要生产厂家主要形成了中石油、中石化和合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石化产能在382万吨,占比27.48%,中石油产能在514万吨,占比36.98%,合资企业产能在494万吨占比35.54%。
2013年的聚乙烯国产量在1030万吨,表观需消费在1790万吨,仍存在700多万吨的缺口。
不得不依托进口,因此进口料依托其相对较高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占据了我国聚乙烯市场的重要的比例。
但是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大,聚乙烯原料的对外依存度逐渐降低,目前保持在44%左右。
并且随着十二五期间烯烃原料的多元化,我国的自给率将大幅提高。
七、国内聚乙烯十二五期间投产情况上表为2014年-2015年新增产能统计表,因为投产装置太多,这里至截取了一部分。
截止到2014年目前国内聚乙烯产能已经达到1390万吨,预计2015年末期将达到1800万吨,我国通用料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虽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烯烃原料多元化方面,制定了煤制烯烃和页岩气的发展规划,但是仔细分析来看仍是无法改变石脑油制烯烃的传统地位,但是将对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起到重大作用。
八、国内聚乙烯下游行业发展分析近年来我国聚乙烯制品消费领域整体结构变化不大,排名前三的依然是塑料管材管件、塑料薄膜及塑料丝绳制品。
先从塑料薄膜来看,由于其多应用于终端消费及运输环节,其需求的增长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关系较大,基本维持着略高于国内GDP 的增长,其增长势头稳定,存在需求刚性。
从塑料薄膜产量统计来看来看,自05年起平均以10.31%的速率递增(488.15到970.3万吨),也印证了塑料薄膜的稳速增长。
聚乙烯的另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是塑料管材,它的产量也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市政管道建设项目增加的实施不断增加。
未来几年城镇供、排水、燃气管道,以及城市地下电力、通讯护套管道等市政用塑料管道仍将成为近几年发展重点。
九、塑料行业基本面如何分析需求分析——解释变量:1、塑料薄膜产量2、塑料薄膜企业装置开工率3、LLDPE出口量预期变量:1、与替代品LDPE价差2、塑料薄膜产能变化3、塑料薄膜企业新订单、原料库存、成品库存4、贸易商对后市预期5、塑料薄膜企业对后市预期供给分析——解释变量:1、LLDPE产量、装置检修、装置开工率2、LLDPE进口量3、LLDPE的生产厂家、贸易商、社会仓库及交易所库存预期变量:1、LLDPE产能变化2、原油、石脑油、乙烷气、甲醇价格,LLDPE、石化总体、HDPE的利润情况3、内盘期现价差、内外盘现货价差、期现价差,4、生产技术的进步5、生产企业的后市预期供需平衡预测——国内产量预测:预测在产产能及开工率国内进口量预测:根据内外价差及进口的季节性变化国内需求预测:根据年度需求的比例提升及季节性调整以月为单位,根据以上的预测结果,判断后续的供需关系变化,并跟踪库存的变化来对照前期的预测十、聚乙烯价格影响因素之一:上游原料价格波动这是中国聚乙烯生产成本的构成。
原料(单体和á烯烃)在成本因素中占到的比例高达87%以上。
而在聚烯烃的生产成本中,其他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说单体价格的变化是影响聚烯烃成本最主要的因素。
一般,从乙烯加工至聚乙烯的成本在120-150美元/吨。
但如前所述,PE大部分装置是一体化装置,因此乙烯单体对聚乙烯价格的影响不如石脑油价格来得直接。
十一、聚乙烯价格影响因素之二:供需情况1、供应方面(1)国内石化国内方面对LLDPE价格的影响主要在于石化的库存、装置的检修与切换以及石化的结算、考核政策。
具体来说,石化库存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又直接关联着国内石化的定价措施,因此,石化库存的高低是LLDPE价格的晴雨表。
一般说来,国内石化有各自的设计库容,当库存水平超过正常库存时,迫于销售压力国内石化可能会采取降价的措施以促进销售。
反之,当销售顺畅,库存偏低时,也意味着石化存在推涨的潜能。
装置的检修以及切换会导致某个级别或者牌号原有的供应骤减或激增,从而打破原来的供需平衡,引起LLDPE价格波动。
再者,石化的考核政策对LLDPE的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中石化的月底停销结算以及中油月度买断,一方面在供应上,另一方面在定价上均会对现货价格带来影响。
(2)进口供应进口供应对于国内LLDPE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其中数量的影响更为主要。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国外供应商会有相对固定的数量销往中国大陆市场,因此,供应量的突变会对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产生影响。
例如,在国内供应与需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进口量连续数月萎缩或剧增,必然导致原有的供需平衡局面遭到破坏,在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中,现货价格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涨跌。
供应量的变化与其装置检修情况和开工率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也与该供应商国内的内需情况以及周边国家的市场状况有很大关联,如东南亚、中东等。
从长期来看,供应商对中国地区的销售量还与其企业战略有关,如果扩产计划、销售格局等。
2、需求方面(1)实际需求所谓实际需求,是指下游工厂的生产需求,影响主要涉及三方面。
第一,现有库存情况对采购时机的影响。
下游工厂的库存同样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部分,它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工厂的采购时间,对原料市场的成交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第二,下游工厂的生产条件对开工率的影响,直接关联需求量。
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夏季工厂限电,导致开工率不足。
第三方面则与下游工厂制品销售相关:1.产品销售的淡旺季——如LLDPE在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用途为农用薄膜,一般春节前后以及7-9月份是其两个生产旺季,分别集中生产地膜和大棚膜,对LLDPE需求旺盛;2.产品销售价格的涨跌影响工厂采购对成本的控制——如农用薄膜是利润率较低的下游制品,其产品销路不佳或者价格下跌会直接影响工厂对原料采购的成本控制,从而影响成交量;3.各种交易会议的召开对下游工厂的订单情况产生影响,促进需求增长。
(2)投机需求所谓投机需求,是指贸易商行为,如集中备货或抛售而引起的需求变化。
其中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贸易商的库存、货源成本、资金状况以及心态。
库存——除却石化库存、下游库存,贸易商的库存就是社会资源量中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
贸易商的库存表征着“蓄水池”的容量大小,库存水平偏高意味着市场流通环节不畅,价格上涨乏力,呈现走软迹象;而库存偏低,则表示市场成交尚可,具备上行动力。
资金状况——贸易商如果存有付汇压力,往往会通过低价销售货源以回笼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出现一些超低报价,在行情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动摇人气。
但通常来讲,这种情况对价格的影响力有限。
心态——这意味着贸易商对后市的预期,与其是否备货建仓直接相关,对短期内成交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从而引导价格走向。
十三、聚乙烯价格影响因素之三:宏观政策法规1、进口关税由于线性的主用用途之一在于生产农地膜等农产品,出于对农民的政策补助,2005年我国LLDPE的进口关税下调至6.5%,远低于LDPE和HDPE,在当时刺激了LLDPE的进口贸易,2005年LLDPE进口总量较2004年大幅增长近百分之五十,在北方港口尤为明显。
2、出口退税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90号通知,7月1日起,塑料及其下游制品(税则号3901-3926)出口退税率降低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