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氮氧化物控制的主要工艺

(三) 氮氧化物控制的主要工艺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在燃烧方式中NO占90%以上。
(氧化亚氮N2O很少,但是温室气体和破坏臭氧层物质)氮氧化物生成机理:NO(部位:反应区后的火焰);影响因素:热力(氧分解后的氧原子浓度、停留反映时间、温度>1300℃)、瞬态(燃烧反应过程中氧原子浓度、过剩空气)、燃料(氧的浓度、反应时间)NO2(部位:火焰、烟道、烟囱、大气;影响因素:温度小于650℃,、反应时间、氧浓度、光照等)热力----燃烧空气中的气体氮氧化而成。
1、通过改变燃烧方式2、烟气净化技术1、通过改变燃烧方式第一代低NOX燃烧技术措施低过剩空气系数运行降低空气预热温度浓淡燃烧器燃烧炉膛内烟气再循环部分燃烧器退出运行(1)低过剩空气系数运行此法可以降低NOX生产量的优化燃烧装置燃烧的一种简单措施.它容易实现,不需要对燃烧装置进行结构改造,并可提高装置的运行经济性.低过剩空气系数运行抑制NOX生成量的幅度与燃料成分,燃烧和排渣方式有关.电站锅炉运行时的过剩空气系数是不能进行大幅度调整的.主要的限制来自于因还原气氛而造成的受热面粘污结渣和腐蚀以及因飞灰可燃物增加而造成的经济性降低.对于燃气,燃油锅炉,其主要限制在CO浓度的超标.(2)降低空气预热温度降低燃烧空气预热温度可以降低一次火焰区得温度峰值,从而减少热力型NOX的排放.这一措施不适用现役的电站燃用固体和液体燃料的锅炉对于燃气锅炉,它则具有降低NOX排放的明显效果.(3)浓淡燃烧器燃烧浓淡燃烧是基于过剩空气系数对NOX的变化关系,使部分燃料在空气不足下燃烧,即燃料过浓燃烧,而另一部分在空气过剩下燃烧,即燃料过淡燃烧.无论是过浓燃烧或是过淡燃烧时a都不等于1,前者a<1,后者a>>1,故又称为非化学当量燃烧或偏差燃烧.(4)炉膛内烟气再循环将再循环的烟气掺入供燃烧用的空气中,对诸如液态排渣炉,尤其是燃气和燃油锅炉等高温燃烧设备,是一项有成效的降低NOX的方法。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赵毅
在火电机组排放的多种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是最 近三十多年来受到世界极大关注的一种污染物。氮氧化 物的排放对人体的致毒作用、对植物的损害以及对酸雨 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对臭氧层的破坏中所起的作用已
经得到了科学的证明。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氮氧
化物的排放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随着今后电力工 业的发展,NOx排放量将越来越大。如果不加强控制,
根据Zelkowski(1986年)的研究结果,在煤 粉燃烧装置常规氧量运行条件下,NOx生成量 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个“边界温度”,高 于该“边界温度”时,NOx生成量将随温度的 升高以指数规律增加,这个“边界温度”大约 为1300℃。图4—1就是Zefkowski给出的NOx 的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1)炉形和设计参数的选择。低NOx炉形有循 环流化床锅炉(CFBC)和增压循环流化床锅 炉(PFBC);锅炉设计因素包括锅炉容量或 最大连续蒸发量、炉膛断面热负荷、容积热负 荷等因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上主要的锅炉制 造商的锅炉设计都是不仅要提高锅炉效率,减 少未燃烬碳损失,同时要考虑在锅炉的燃烧系 统和炉膛设计中尽量降低NOx的生成量。 (2)运行状况。运行状况包括锅炉负荷、过剩 空气量或氧量、直流燃烧器摆角及旋流燃烧器 旋流叶片角度设置等因素;比如采用低过量空 气系数是公认的减少NOx生成的运行方式。
2.烟气脱硝工艺分类
烟气脱硝工艺可以分为两大类——湿法和干法。 (1)湿法是指反应剂为液态的工艺方法。 (2)干法是指反应剂为气态的工艺方法。 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依据脱硝反应的化学机理,又可以分为还 原(Reduction)法、分解(Decomposition)法、吸附 (Absorption)法、等离子体活化(Plasma activation)法和生 化(Biochemical)法等。 湿法有气相氧化液相吸收法和液相氧化吸收法等,干法有选择性 催化还原法(S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等。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 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名:***学号: **********班级:动研114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完成日期:2011年 12月 18 日NOx控制技术1 引言近年来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矿物燃料的燃烧所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NOx)己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NOx是N2O、NO、NO2、N2O3、N 2O4和N2O5的总称。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
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较大,其中NOx占67%。
有关资料表明,电站锅炉的NOx排放量占各种燃烧装置NOx排放量总和的一半以上,而且80%左右是煤粉锅炉排放的。
国家环保局于2003年12月23日发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对于第三时段燃煤电厂执行的排放浓度限值为:当Vdaf<10%时,NOx 排放浓度限值为1100 mg/m3;当10%<Vdaf<20%时,排放浓度限值为650 mg/m3;当Vdaf>20%时,排放浓度限值为450 mg/m3。
据调查,我国燃煤电站固、液态排渣煤粉炉NOx排放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600~1200 mg/m3和850~1150 mg/m3。
因此,降低NOx排放的任务非常紧迫。
NOx的控制可分为燃烧前处理,燃烧中处理和燃烧后处理。
燃烧前脱氮主要是燃烧前将燃料转化为低氮燃料。
这种方法由于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在我国应用较少。
燃烧后脱硝主要指烟气净化技术,即把已生成的NOx还原为N2从而脱除烟气中的NOx,烟气净化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氮技术和干法脱氮技术。
干法脱氮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吸收法。
湿法脱氮技术有吸附法、等离子体活化法、生化法。
据了解,烟气脱硝的效率可高达90%以上,但由于存在着反应温度窗口较窄(SNCR),需要昂贵的催化剂(SCR)以及需要增加装置和占用空间等不利因素,导致初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因而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大气氮氧化物的排放与控制技术

大气氮氧化物的排放与控制技术随着工业化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大气氮氧化物排放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它们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大气氮氧化物的排放来源以及控制技术。
一、大气氮氧化物的排放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燃煤、燃气和石油加工等过程都会产生氮氧化物。
尤其是电厂、钢铁厂和化肥厂等能源消耗过大的工业企业,其排放量较大。
2. 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是大气氮氧化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柴油车和老旧车辆的排放,由于缺乏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使得氮氧化物排放量较高。
3. 生物质燃烧:农业焚烧、木材燃烧和煤气炉等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氮氧化物。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正规的燃烧设备,这种排放形式更加突出。
4. 城市建筑排放:城市建筑工地使用的柴油发电机、渣土车等机械设备也会产生氮氧化物。
在建设过程中,对这类排放源的控制是关键。
二、大气氮氧化物的危害大气氮氧化物排放的副产品是臭氧和细颗粒物,它们是雾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大气氮氧化物通过空气中吸入人体,会对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
此外,氮氧化物的排放还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控制大气氮氧化物的排放成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三、大气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技术1. 改进燃烧技术: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通过改善燃烧设备的设计和燃烧过程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采用超低氮燃烧技术和预混合燃烧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减至最低。
2. 废气处理技术:对于大气氮氧化物的排放,废气处理装置是关键。
常见的处理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和氨水脱硝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措施

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措施
1. 使用高效燃烧技术:采用高效燃烧技术,如低氮燃烧技术、脱硝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等,可显著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2. 优化燃烧条件:控制燃烧温度和压力,增加燃烧时间和空气预热时间等,可以使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3. 使用燃料低氮化:选择低氮燃料,如低氮液化气、低氮天然气等,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4. 改善锅炉运行管理:对锅炉进行管理,保证燃烧稳定,清洁炉灶和烟道,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5. 污染治理设备:使用烟气脱硝、脱硫等污染治理设备,通过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6.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执法机制,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浅谈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浅谈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措施火电厂是我国能源结构中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然而火电厂的运行和排放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氮氧化物(NOx)是火电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火电厂必须采取控制措施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一、改进燃烧技术:燃烧过程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通过改进燃烧技术,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比如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通过优化燃烧风量、燃烧温度和燃料供应方式等方式,减少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
二、燃烧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在燃烧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常用的催化剂有氨水(NH3)、尿素(CO(NH2)2)等。
催化剂通过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N2)和水(H2O),从而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三、安装烟气脱硝装置:烟气脱硝是一种常用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脱硝装置可以通过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与氨水等还原剂进行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的氮和水。
常见的烟气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
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越高,其排放的氮氧化物数量就越少。
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五、加强管理和监控:火电厂应建立科学的排放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
并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对火电厂的排放管理,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加强对火电厂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措施包括改进燃烧技术、燃烧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安装烟气脱硝装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管理和监控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大气环境下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大气环境下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在当今社会,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其中,氮氧化物排放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控制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大气环境下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一、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一些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低温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等,可以显著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另外,催化转化器的使用也能有效地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外,汽车的燃料类型也可以对氮氧化物排放产生影响。
使用低硫燃料和替代燃料,如液化天然气(LNG)和氢燃料,能够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二、工业废气处理技术工业生产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控制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
其中,氮氧化物脱硝技术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氮氧化物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
SCR技术通过催化剂使氨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减少氧化物的浓度。
而SNCR技术则是通过在高温下加入还原剂,使氮氧化物发生非催化还原反应,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工业企业还应加强废气治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效率和正常运行。
三、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除了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农业活动也是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
特别是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导致了氮肥和畜禽粪便中氮氧化物的释放。
为了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可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合理使用化肥,避免过度施肥;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减少氮素流失;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等。
此外,对养殖场和农田进行科学管理,合理控制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也能有效地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四、建筑工地扬尘管理措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工地扬尘是一个重要的氮氧化物排放来源。
为了控制建筑工地扬尘,建设单位应采取一系列防尘措施。
NOx控制技术

综合比较
PART 4
项目
SCR工艺
SNCR工艺
SNCR-SCR工艺
反应温度
催化剂 脱硝效率
320~400℃
V2O5-WO3/TiO2 80~90%
800~1100℃
无 30~50%
前段:800~1100℃ 后段:320~400℃
后段少量
60~80%
NH3逃逸 系统压力损失
<2.5 mg/m3
新增烟道部件及催 化剂层造成压力损 失
工艺相比,系统压降将大大减小,减少了引风机改造的工作量,降低了运行费用。
SNCR-SCR特点
PART 4
5.减少S02向S03的转化,降低腐蚀危害 催化剂的使用虽然有助于提髙脱硝效率,但也存在增强SO2向S03转化的副作用,而
烟气中的S03含量的增加,将生成更多的NH4HS04。NH4HS04的黏结性很强,在烟气温度较 低时,会堵塞催化剂并对下游设备造成腐蚀。混合法由于减少了催化剂的用量,将使这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SCR法)
刘同岩
PART 1
简介
PART 1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是大气中 主要的气态污染物之一。氮氧化物包括多 种化合物;如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 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氧化物主要 包括N2O、NO和NO2。其中,NO和NO2是大气 中主要的氮氧化物,以NOx表示。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锅炉NOx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目次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工业锅炉INDUSTRIAL BOILER (1)3.2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 X (1)3.3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 (1)4 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 (1)5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2)5.1低氮燃烧技术 (2)5.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3)5.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6)5.4化学吸收技术 (9)5.5组合技术 (10)6 控制技术选用建议 (10)ii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以煤、油和气为燃料,单台出力10~65 t/h的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
使用型煤、水煤浆、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锅炉,参照本指南。
本指南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HJ 462 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 562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 563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DB44/765 广东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工业锅炉industrial boiler指提供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生产工艺、动力以及采暖等需要的锅炉。
3.2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 NOx指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工业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两种。
3.3 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针对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整体上实现高水平环境保护所采用的与某一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在公共基础设施和工业部门得到应用的,适用于不同应用条件的一项或多项改进、可行的污染防治工艺和技术。
4 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工业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来自燃料燃烧过程,主要类型包括: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被氧1化生成热力型NOx,燃料中各种含氮化合物被分解并氧化生成燃料型NOx,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碳氢粒子团反应生成快速型NOx。
燃煤锅炉和燃油锅炉以燃料型NOx和热力型NOx为主。
工业锅炉NOx的生成量与燃烧区温度、反应区氧浓度和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有关,其浓度范围因燃料类型和炉型而异,具体见表1。
表1 工业锅炉NOx排放浓度范围5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5.1 低氮燃烧技术5.1.1 技术特点低氮燃烧技术(简称低氮燃烧)主要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来降低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与排放,其主要途径有:降低燃料周围的氧浓度,减小炉内过剩空气系数,降低炉内空气总量,或减小一次风量及挥发分燃尽前燃料与二次风的混和,降低着火区段的氧浓度;在氧浓度较低的条件下,维持足够的停留时间,抑制燃料中的氮生成NOx,同时还原分解已生成的NOx;在空气过剩的条件下,降低燃烧温度,减少热力型NOx的生成。
低氮燃烧技术一般可使NOx的排放量降低10%~40%。
5.1.2 技术分类低氮燃烧技术大致可分为低氮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和燃料分级燃烧技术三类。
低氮燃烧器通过特殊设计的燃烧器结构,改变经过燃烧器的风煤比例,使燃烧器内部或出口射流的空气分级,控制燃烧器中燃料与空气的混合过程,尽可能降低着火区的温度和氧浓度,在保证燃料着火和燃烧的同时有效抑制NOx生成。
低氮燃烧器主要有旋流式和直流式两类。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将燃烧用风分为一、二次风,减少煤粉燃烧区域2的空气量(一次风),使得在燃烧器出口附近的着火区形成一个贫氧富燃料区域,并推迟二次风的混入过程,使得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条件下燃烧。
缺氧燃烧生成的CO与NO进行反应生成CO2与N2,燃料氮分解而成的中间产物(如NH、CN、HCN和NH3等)相互作用或与NO反应生成N2,从而抑制燃料型NOx的生成。
二次风延迟与燃料的混合,燃烧速度降低,火焰温度也降低,从而抑制热力型NOx 的生成。
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燃烧器上面的燃尽风喷口送入炉膛与第一级所产生的烟气混合,完成整个燃烧过程。
空气分级燃烧主要有轴向分级燃烧、径向分级燃烧等。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又称为再燃烧技术或三级燃烧技术,将燃烧分成主燃烧区、再燃烧区和燃尽区三个不同区域。
主燃烧区内呈氧化性或弱还原性气氛,会生成NOx;在再燃烧区内,二次燃料被送入炉内,使其呈还原性气氛,在高温和还原气氛下,生成碳氢原子团,该原子团与主燃烧区生成的NOx反应生成N2。
5.1.3 成本评价与分析低氮燃烧技术仅需对锅炉炉膛设施系统进行改造,只有一次性投资,无运行成本。
5.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5.2.1 技术特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无需催化剂,在炉膛或烟道合适温度的位置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还原剂将NOx还原为N2。
根据还原剂不同,SNCR脱硝技术分为尿素—SNCR和氨—SNCR两种。
SNCR 脱硝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系统阻力小、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易于改造等技术特点,脱硝效率一般为30%~50%。
5.2.2 工艺流程与系统组成5.2.2.1 工艺流程典型的SNCR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5.2.2.2 系统组成SNCR系统通常由还原剂制备储存系统、还原剂输送系统、稀释/计量模块、分配模块、炉前喷射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及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组成。
尿素溶液制备储存系统由尿素储放、尿素溶液配制和尿素溶液储存等部分组成,主要设备包括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储罐、尿素溶液输送泵等。
尿素溶液输送系统将尿素溶液储罐内的尿素溶液经输送泵送至喷射系统,将回流液自动返回尿素溶液储罐。
34喷枪尿素或氨储罐喷枪炉膛省煤器空预器送风机图1 SNCR 工艺流程示意图稀释计量模块为SNCR 系统提供定量的还原剂和调节压力,包括稀释泵、用于计量的调节阀和流量计、用于控制压力的控制阀和压力传送器等。
分配模块由自由基座、空气压力调节器、还原剂流量表、手动喷射区隔断阀及仪表组成,用来控制每个喷枪的雾化/冷却空气、混合的化学剂和冷却水的流量。
炉前喷射系统由若干喷射层和喷射器组成,喷射层均布于炉膛燃烧区上部和炉膛出口处,以适应锅炉负荷变化引起的炉膛烟气温度变化。
每个喷射器插入炉膛的地方可设套管固定,当喷射器不投运时,可将喷射器从炉膛退出以避免高温受热。
电气控制系统由数据通讯网络、控制器及现场仪表等组成,分为公用配置控制系统和脱硝工艺控制系统。
公用配置控制系统可实现脱硝尿素溶液循环组件、尿素溶液制备、输送等过程的自动控制。
在SNCR 装置出口应对烟气进行连续在线监测,监测NOx 浓度、O 2浓度、烟气温度等数据,监测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
5.2.3 关键工艺参数 5.2.3.1 还原剂类型尿素和氨水为SNCR 工艺最常用的还原剂,二者的特性详见表2。
表2 尿素溶液和氨水的特性选用还原剂时应考虑投资、运行成本和安全等因素。
氨水易分解出氨气,可形成爆炸性气氛,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使用氨水作为还原剂时,应采取消防措施和泄露应急方案。
尿素作还原剂时,常采用40%~50%的水溶液,需配备搅拌溶解装置。
尿素无毒、挥发性较弱、储运方便、安全系数高,更适合用作SNCR工艺的还原剂。
5.2.3.2 氨逃逸氨逃逸会引发诸多不良影响,如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造成空预器、烟气管道、风机等设备的堵塞和腐蚀,同时造成飞灰品质下降,不仅产生空气污染,也给飞灰的储存和填埋带来难题。
SNCR氨逃逸应控制在8 mg/m3以下。
5.2.3.3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宜控制在800~1100 ℃,反应温度过低时反应速率较慢,脱硝效率低且易增加氨逃逸,反应温度过高时会发生副反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
5.2.3.4 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决定了SNCR反应是否能完全进行,较长的停留时间可保证传质过程和化学反应的顺利完成,有利于脱硝效率的提高。
工业锅炉SNCR反应区停留时间不宜低于0.5秒。
5.2.3.5 气体混合喷入的还原剂应与NOx充分混合,混合不充分或混合时间过长会降低脱硝效率和反应选择性。
还原剂与NOx的混合主要通过喷射系统控制,喷射角度和喷射速率对混合效果影响甚大,宜通过流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
5.2.3.6 氨氮比56 SNCR 工艺的理论氨氮比为1,增大氨氮比有利于提高脱硝效率,但会增加氨逃逸量和运行费用。
氨氮比不宜超过2,宜控制在0.5~1.6。
5.2.4 成本评价与分析SNCR 脱硝系统的投资成本分为直接投资成本和间接投资成本,直接投资成本主要包括SNCR 系统设备、电气自控系统、附属设施、土建、设备运输及安装等;间接成本主要包括技术费、设计费、调试费、税费及其它等。
SNCR 系统的运行成本包括电费、还原剂耗费、水费、运行管理人工费、设备维护及修理费等。
SNCR 脱硝系统投资成本一般较低。
5.2.5 工程管理SNCR 脱硝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参考HJ 563。
5.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5.3.1 技术特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脱硝技术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氨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 反应生成N 2和H 2O 的过程。
SCR 脱硝工艺占地面积大,但脱硝效率高,一般为80%以上。
5.3.2 工艺流程与系统组成 5.3.2.1 工艺流程图2为SCR 脱硝工艺的典型流程图,选用液氨作为还原剂。
催化反应器氨缓冲罐稀释风机氨/空气混合器氨蒸发器喷氨格栅省煤器炉膛液氨槽车液氨储槽脱硫塔/除尘器空预器图2 典型SCR 脱硝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5.3.2.2 系统组成一套完整的SCR脱硝系统必须包括供氨系统、注氨系统、反应器、吹灰系统、控制系统和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供氨系统包括液氨卸料压缩机、液氨储存罐、液氨蒸发器、氨缓冲槽、氨稀释罐等设备,另外还必须备有喷淋设施、废水泵、废水池等附属设施,同时安装计量和监测仪表。
注氨系统包括稀释风机、供氨母管及集管和注氨格栅。
为保证氨注入烟道的绝对安全以及均匀混合,需要引入稀释风,将氨浓度降低到爆炸极限以下,一般控制在5%以内。
注氨格栅一般采用碳钢,布置在省煤器出口与催化反应器入口之间的烟道上。
反应器主要包括外部框体结构、内部填放的催化剂,是发生脱硝化学反应的场所。
吹灰系统用于催化剂的在线清灰,可采用声波吹灰器或蒸汽/空气吹灰器。
蒸汽吹扫较传统,可靠性高,应用广泛。
声波发生器操作时振动或流化飞灰颗粒,并让烟气夹带颗粒流出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