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期末复习课件(4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期末复习课件(46张ppt)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 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 施。 (4)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 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 就。 《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政权分立 (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三 政 战争不止 国 治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两 民族汇聚 晋 (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 南 北 南方经济发展 朝 经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济 时 原因 期 文 数学.农学.地理学. 化 书法.绘画.雕塑
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 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 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淝水之战,打败苻坚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 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 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 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 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 所为的有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 方奠定基础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 朝
220年 266年

263年 蜀
316年 十 439年 西 北 六 晋 魏 国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6.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最高的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祖冲之 D.郦道元
7.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8.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特点及著名石窟
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
艺术的优点。
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9. 阅读材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 请回答:
①这是人们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誉?这位书法家生活在哪个朝代?
王羲之

晋 ②这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后人怎样评价他?
《兰亭序》
“书圣”
2、北魏孝策
语言、服饰、姓氏、 婚姻、制度、理法
改革的意义
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魏晋南北朝文化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 祖冲之 南 算到小数点后七位,3.1415926---
朝 --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 1000年。 著《缀术》
贾思勰 北 朝
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 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 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主要原因)
3、社会环境优势: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 较安定。修建了许多水 利工程,大片的荒地开 垦为良田。
4、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四、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民族: 鲜卑族的拓拔部 政权: 北魏 时间: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定都: 平城 意义: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2.利用火攻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 C )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A.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B.北方民族渐趋融合
C.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D.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5
1、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A.发生在三国时期
B.袁绍全军覆没
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2、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
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2、表现: 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 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2、改革措施及影响: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 族的礼法。 影响: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7
1、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 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D.是老天的安排

七年级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PPT课件
4、这一时期,战争频繁人们将思想寄托于佛教受佛教影响的石窟艺术有哪 两例?
中考资源网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6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中考资源网
单元重点
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三 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淝水之战和 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 革的措施和意义;魏晋时期的文 化成就
中考资源网
小组研讨 重点归纳
1、填写朝代更迭示意图
2、总结在这一时期,北方出现过那几次统 一?曾在洛阳、南京定都的有哪几个政权? 3、归纳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以少胜多的 几次战役。 4、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孝文帝
北 著《水经注》 地理学 郦道元 魏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中考资源网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项目 人 物 书法
王羲之
绘画 顾恺之
石窟
雕 塑 艺术
朝代
代表作品
东 晋 《兰 亭 序》
东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南 北 朝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中考资源网
课堂训练
1、些列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四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D
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 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中考资源网
① 439 年,鲜卑 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背景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北 魏 孝 文 帝 改革措施 改 革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洛阳 。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1详解PPT课件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1详解PPT课件
❖ 4)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1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语、衣、姓、 姻、律、礼)
2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 地区的控制。
内容: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
鲜卑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 由拓跋氏改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 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2)江南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
治基础有哪些? 4)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
样的深远影响 20
❖ 1)“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包括福建、广东等地)
❖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 地肥沃等
❖ 3)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 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等
8
1、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 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9
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 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 史实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 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诸葛亮派船到达夷洲
10
4.公元208年左右,东汉天下 的军事集团主要是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第18课 三国鼎立 ❖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二、民族融合
知识巩固: 知识巩固:
• 1、将相关的内容连线 、 • 魏 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备 “挟天子以令诸侯” • 蜀 三顾茅庐隆中对” 孙权 “三顾茅庐隆中对” • 吴 经营江东” 曹操 “经营江东” • 2、北魏政权是由( B )少数民族建立的 、北魏政权是由( • A、匈奴 B、鲜卑 C、氐 D、羌 、 、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政府调整统治政策 生产技术的提高 富足的劳动力 安定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自然条件 有多个政权建立于此,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 有多个政权建立于此,
南迁农民带来先进工具的技术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江南 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地区雨水充足,气侯较热,土地服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江南 地区雨水充足,气侯较热,土地服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想一想: 想一想:北方人民的南迁对
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鲜卑族
你知道这一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你知道这一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北魏孝文帝改革
实行汉化政策: 实行汉化政策:
“千里无人烟”“白骨蔽平原”。 千里无人烟”“白骨蔽平原” ”“白骨蔽平原
赤壁之战 刘 刘

208年 曹操 年 曹操——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



赤壁 之战 刘联军 孙、

角色体验
• 若你是当时的军事家 你能对交战双 若你是当时的军事家,你能对交战双 方的前途命运作一个预测吗?请说出 方的前途命运作一个预测吗 请说出 你的判断依据? 你的判断依据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军退回北方。 军退回北方。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课件ppt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课件ppt

三大地区科技发展的相互影响与借鉴
欧洲、美国和中国地区的科技发展相互影响和借鉴,有助于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 创新发展。例如,欧洲的技术和研究成果经常被美国和中国借鉴和改进,而美国 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也常常受到欧洲和中国市场的支持。
三大地区的科技发展相互影响和借鉴,也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例如,气候变 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欧洲、美国和中国可以共同合作,利用各自的技 术和资源优势,共同研发和应用低碳技术,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03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民族分布基本形 成,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深 化。
02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
西汉时期,发明了植物纤维纸,逐步推广使用,取代了竹简和 丝绸布。
火药
唐朝时期,发明了火药,用于战争和烟火,并传入欧洲。
指南针
北宋时期,发明了磁性指南针,用于航海和军事,并传入欧洲 。
不同的政权之间常常会进行科 技交流和互相学习,这种互相 促进的作用有利于整体科技水 平的提高。
政权分立时,各个政权为了在 竞争中获得优势,会加大科技 研发投入,为科技进步提供了 动力。
民族汇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融合
民族汇聚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进而推动科技的 进步。
互相学习
不同民族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彼此的科技成就,从而加快科 技发展速度。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领 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 结论
01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历史政权分立
要点一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二框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二框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据史籍记载,从东汉三国开始,我国 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 羯、 鲜卑、 氐、羌等,纷纷向中原地区迁徙。
《 敕 勒 歌 》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 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 (467— 499),鲜卑族人。地主 阶级的代表,我国古代 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之一。
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 在黄巾大起 义的沉重打 击下,东汉 政权名存实 亡。各地豪 强地主、官 吏趁机扩大 军事力量, 形成了大大 小小的军阀 割据势力。
隆中对
赤壁 之 战
时 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战争特点 影
以少胜多
响 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220年,曹丕自称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民族融合
东汉三国以来,北方政权分立,战乱频繁, 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包括少数民族) 纷纷向南迁移,江南地区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少数 武力征服 汉化 中原地区 民族
人口 迁移
内迁 北方 人民 南迁
技术、 劳动力
促进南方 经济大发 展
公元前1世纪的《史记》记载,汉中期以 前的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老百姓以鱼 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百姓没 有什么积蓄,但也少有挨饿受冻之人。 公元6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 南是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 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 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大丰收,就可 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西汉 东汉 魏 蜀 吴
建立:386
三国两晋南北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é)
政治:(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经济:
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军事: 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 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音ren,指庄稼成熟),则数
2. 手工 纺织业:技术进步
业的
冶铸业:_发__明__灌_钢__法 制瓷业:青__瓷___ 烧制技术高
发展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3. 战乱较少,社会较 3. 商品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安定。_淝__水__之__战东晋 经济的 城__市__ 繁荣
胜利,保证了南方的 发展 安定。
人__口__ 众多
观察右图, 结合课本内 容完成下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北方民族汇聚
领先世界、异彩纷呈

北齐 北周 东魏 西魏
北魏 十六国
西晋 魏蜀
东汉
北朝
宋 东晋

政治:政权分立
齐 梁陈
南朝
三国鼎立 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
归纳总结三国建立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220年 曹丕

221年 刘备

222年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经济:南方经济发展
原因——《宋书》
表现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 大量人__口__南__迁__(劳 1. 农业 开辟__耕作技术
工具、先进经验技
兴修 _水__利__
术。)
农作物品种增多
饲养家禽、家畜
2. 自然条件优越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时间 200年
208年
383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曹操和孙刘联军 前秦—东晋
结果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东晋胜利
影响
特点
为曹操统一北 为三国鼎立局面 南方保持安定
方奠定了基础。的形成奠定了基 促进南方经济
础。
发展
以少胜多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著名改革 原因 时间 内容 影响 启示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 革
割圓術
科学技术:领先
世界
3.1415926﹤ ﹤3.14159127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领域 姓 名 朝代
主要成就
历史意义
数学
祖冲之 南朝
计算出圆周率 的数值在 和 ___之间。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 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7位,比欧洲人早了约
类别 代表人物 朝代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书法 王羲之
东晋
《兰亭序》 端秀清新
绚丽华贵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女史箴图》 以形写神
《洛神赋图》
石窟
北魏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中外结合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南迁潮流 民族 时间 原因
分布地区 影响
北方人口 南迁
汉族
东汉 末年
北方战乱,长江中下游 南方安定 岭南一带
促进南方 经济的发 展
边疆少数 匈奴 西晋 中原王朝
民族内迁 等五 后期 的招抚甚

至强迫
黄河 流域
促进民族 融合
民族关系:民族汇聚
背景
孝文帝改革 目的
内容 影响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古代著名改革
1000年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
农学
贾思勰 北朝
著《齐民要术》 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
北魏
地理学 郦道元
著《水经注》 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 著作,同时具有很高 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艺术成就:异彩 纷呈
《十七帖》 (草书)
行书代表作:《丧乱帖》
小楷代表作:《黄庭经》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