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在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以下相关物理量不可以利用的是 A .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B .固体物质的质量 C .固体物质的密度 D .H +浓度的变化答案:C 【详解】A .体积大,压强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可以用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A 与题意不符;B .反应物中铜为固体,反应速率越快,则固体剩余的质量越少,其物质的量越小,可利用固体的物质的量测量反应速率,B 与题意不符;C .反应物中铜为固体,固体的密度为定值,不可以利用固体的密度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 C 符合题意;D .铜与稀硝酸反应,离子反应为3Cu+2NO 3+8H +=3Cu 2++2NO↑+4H 2O ,H +物质的量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故用H +浓度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D 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C 。

2.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 和Ⅱ中(如图),使其发生反应,t 0时容器I 中达到化学平衡,X 、Y 、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3ZB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 (I )<V (Ⅱ),则容器II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 0C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 为固态或液态D .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 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C 【详解】A .由图可知,X 、Y 的物质的量增大,为生成物,Z 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到平衡后,X 生成1.8mol ,Y 生成1.2mol ,Z 反应1.8mol ,X 、Y 、Z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8∶1.2∶1.8=3∶2∶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3X+2Y ,故A 错误;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3X+2Y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 (Ⅰ)<V (Ⅱ),则容器Ⅱ相对于容器I ,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所以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 0,故B 错误;C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反应不受压强变化的影响,所以该反应应该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Y 为固态或液态,故C 正确;D .容器Ⅱ是恒压容器,若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因升高温度时气体受热膨胀也会使容器体积增大,所以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Z 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故D 错误; 答案选C 。

2024_2025版高中化学学业质量标准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4_2025版高中化学学业质量标准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其次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大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B )解析: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A错误;冰醋酸是纯净物;空气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硫酸钡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二氧化硫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和其本身无关,故是非电解质,B 正确;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C错误;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2.(2024·烟台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CO2、S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确定含有金属阳离子解析: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A错误;CO2、SO2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B正确;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确定属于酸,例如硫酸氢钠等酸式盐,C错误;盐类物质不确定含有金属阳离子,例如铵盐等,D错误。

3.(2024·嘉峪关高一检测)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B )A.Na2SO4溶液B.Fe(OH)3胶体C.FeCl3溶液D.NaOH溶液解析: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Na2SO4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 错误;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Cl3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错误;NaOH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

4.(2024·潍坊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现象,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B.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C.利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可鉴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现象,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但胶体显中性,A错误;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B正确;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利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可鉴别溶液和胶体,C正确;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D正确。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8393]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实线部分先增大后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先向右移动,然后再向左移动2.(0分)[ID:138378]在1 L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6 mo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 L,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9 mo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C的体积分数增大C.x+y<z D.B的转化率降低3.(0分)[ID:138375]下列选项中的原因或结论与现象不相符的是选项现象原因或结论A H2O2中加入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MnO2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 密闭容器中有反应:A+xB(g)⇌2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mol∙L-1,将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测得c(A)为0.3mol∙L-1A非气体、x=1C 将盛有NO2气体的密闭容器浸泡在热水中,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2NO2(g)⇌N2O4(g)△H<0平衡向生成NO2方向移动D 向0.1mol⋅L-1KSCN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呈红色,再滴加1mol⋅L-1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A B.B C.C D.D4.(0分)[ID:138354]某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E表示过渡状态的平均能量B.E b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C.该反应的△H=-(Ea-Eb)kJ/molD.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增大反应速率5.(0分)[ID:138352]将2mol A和2mol B气体加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6.(0分)[ID:138348]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Y(g)3Z(g),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检测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检测题一、单选题1.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 .反应物浓度不同B .反应温度不同C .反应压强不同D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不同 2.下列不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冬天食物难以腐败 B .用过量O 2与SO 2混合制SO 3C .将盛NO 2的瓶子放入冰水中,颜色变浅D .工业上制NH 3时产用高压3.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 g B g 2C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平衡时增加A 和B 的浓度,则平衡常数会减小 B .改变条件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一定不变C .如果改变压强并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会随之变化D .平衡时,此反应平衡常数K 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22c C K c A c B =4.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B .使用催化剂可使用H 2的转化率达到100%C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不能增大反应的速率D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NH 3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22422CaCO (s)+2SO (g)+O (g)=2CaSO (s)+2CO (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B .43NH Cl(s)=NH (g)+HCl(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C .反应2222H (g)+O (g)=2H (g)的ΔH 可通过下式估算:ΔH =反应中形成新共价健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D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放应的焓变 6.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③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7.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下:N2(g)+3H2(g) 2NH3(g)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4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B.前4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C.前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D.2 s末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8.碳酸钠作为固硫剂并用氢气还原辉钼矿(主要成分为MoS2)的原理为MoS2(s)+4H2(g)+2Na2CO3(s)Mo(s)+2CO(g)+4H2O(g)+2Na2S(s)。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第二章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第二章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北京昌平高二上期末)被称为人体冷冻学之父的罗伯特·埃廷格在1962年写出《不朽的前景》一书。

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冷冻复活的可能。

比如,许多昆虫和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又自动复活。

下列结论中与上述信息相关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低温下分子无法运动C.温度降低,化学反应停止D.温度越低,化学反应越慢2.(2020吉林榆树五校期末联考)一定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使用催化剂D.增大浓度3.向四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CO、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按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①在500 ℃时,5 mol CO和10 mol H2反应②在500 ℃时,加入催化剂,10 mol H2与5 mol CO反应③在450 ℃时,6 mol H2和3 mol CO反应④在500 ℃时,6 mol H2和3 mol CO反应⑤在450 ℃时,4 mol H2和2 mol CO反应A.②①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⑤②①③④D.②④⑤③①4.对于平衡CO2(g) CO2(aq) ΔH=-19.75 kJ·mol-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5.设NO+CO2 NO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变化情况为( )A.v1增大,v2减小B.v1减小,v2增大C.同时增大D.同时减小6.(2020陕西西安中学高二上期中)某化学反应的ΔH=-125 kJ·mol-1,ΔS=-8 k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7.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简答题专项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简答题专项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1)若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ΔH<0,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则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

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

(2)平衡后,若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

A.加了催化剂B.增大容器体积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加入一定量N2(3)若在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K2(填“<”、“>”或“=”);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B.v(N2)正=3v(H2)逆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③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

若某时刻测得NH3、N2和H2物质的量均.为2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___v(N2)逆(填“<”、“>”或“=”)。

答案:01mol·L-1·min-150%CD>C2>【详解】(1)5min达平衡,△c(NH3)=0.1mol/L,所以v(NH3)=0.1/5minmol L,=0.02mol/(L•min),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则v(N2)=12×0.02mol/(L•min)=0.0mol/(L•min);△c(NH3)=0.1mol/L,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c(H2)=3 2△c(NH3)=32×0.1mol/L=0.15mol/L,故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L×2L=0.3mol,所以氢气的转化率为0.3100%0.6molmol=50%;故答案为:0.01mol·L-1·min-1;50%;(2) A.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故A错误;B.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正确;D.加入一定量N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高中化学第二章 4化学反应的调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 4化学反应的调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的调控1.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2N 的量越多,2H 的转化率越大,因此,充入的2N 越多越有利于3NH 的合成B.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有利于3NH 的合成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增加的放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在常温时可自发进行 2.工业生产氨气的适宜条件中不包括( )A.用浓硫酸吸收产物B.用铁触媒作催化剂C.温度为400~500℃D.压强为10~30MPa 3.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4.工业合成氨:1223N (g)3H (g)2NH (g)92.4kJ mol H -+∆=-⋅,一般采用770K 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①提高2H 的转化率 ②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 ③提高氨的产率 ④催化剂在700K 左右时活性最大 A.只有①B.②④C.②③④D.①②5.如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

图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6.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使用铁触媒,使2N 和2H 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B.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7.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3NH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分析合成氨工业中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是( )A.提高分离技术B.研制耐高压的合成塔C.研制低温催化剂D.探索不用2N 和2H 合成氨的新途径 8.在反应223N (g)3H (g)2NH (g)+0H ∆<的平衡体系中,当恒温恒压条件下1t 时刻分离出3NH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t 时刻后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B.1t 时刻后达到新平衡前Q K >C.新平衡体系中3NH 的含量增大D.2N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9.据报道,在300℃、70MPa 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23222CO (g)6H (g)CH CH OH(g)3H 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反应需在300℃下进行可推测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2CO 气体可提高2H 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32CH CH OH 和2H O 可提高2CO 和2H 的利用率 10.某温度下,发生反应223N (g)3H (g)2NH (g)+1=92.4kJ mol H -∆-⋅,2N 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单选题1.“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③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 只有①②④B. 只有④⑤C. 只有①③⑤D. 只有①⑤2.下列关于胶体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 难溶物质和水形成的分散系不可能是胶体C. 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D. 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盐酸B. 氢氧化铁胶体C. 泥浆D. 硫酸钾溶液4.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 O2B. CO2C. H2SO4D. KOH5.胶体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 胶粒可以导电B. 胶体是混合物C. 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D. 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6.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表示物质或概念间从属关系的是()X Y ZA 碱电解质化合物B 离子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C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7.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 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B.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C.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 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9.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④⑥⑦⑧C. ①⑧D. ①④⑤⑥⑦二、填空题10.有下列物质:①Fe②CO2③H2SO4④Ba(OH)2溶液⑤NaCl 其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检测题(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醇 B.食盐C.柠檬酸D.苯甲酸钠解析:甲醇有毒,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

答案:A2.下列有关食谱的说法错误的是( )A.营养学家编制的食谱对每个人都适用B.每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素,每种营养素又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因此对营养素的摄取应综合考虑C.靠不吃或少吃食物来减肥有害健康D.编制好的食谱不可以永久使用解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不能使用同一份食谱,故A错误;B正确;靠不吃或少吃食物来减肥有害健康,因为摄入的营养素无法达到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故C 正确;由于年龄、体重、活动量的不同,不同时期需要的营养素是不同的,所以一份食谱不能永远使用,要进行适当的调节,故D正确。

答案:A3.商品类“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

你认为制备上述商品类饮用水时还需要添加的化学物质是( ) A.钙、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钾的食盐C.漂白粉D.小苏打解析:人体必需元素钙的来源之一就是饮用水,当身体缺钙时会出现抽搐等症状,长期饮用纯净水会缺少某些无机盐离子,对身体无益。

答案:A4.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关于食品质量的报道中不断有①“致癌农药”,②“苏丹红”,③“碘元素”,④“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出现。

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中,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且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②③④B.②③C.③④D.只有③解析:题述几种化学物质中,在限量时,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不会引起中毒。

答案:C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被誉为与原子弹、雷达齐名的当时三大发明之一的药物是( )A.青霉素B.阿司匹林C.麻黄碱D.抗酸药答案: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酸味的水果属于酸性食物B.酸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偏酸性,会引起人体缺钙、血液黏度增大C.蛋白质中含C、N、P、S等元素,在体内C变成H2CO3、S变成H2SO4、P变成H3PO4、N 变成HNO3D.汁液的pH大于7的食物属于碱性食物,pH小于7的食物属于酸性食物解析: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在人体内经消化吸收后的最终产物,而不取决于食物溶于水时的酸碱性或味道;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在体内不可能变成HNO3,HNO3具有腐蚀性,氮变成尿酸或尿素。

答案:B7.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可能会出现副作用。

若出现水杨酸反应,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饮用大量清水B.洗胃C.减少用药量D.停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解析:阿司匹林的化学成分是乙酰水杨酸钠,在胃内分解成乙酰水杨酸,对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乙酰水杨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减少对胃的刺激作用,所以选D。

答案:D8.(2014·福建卷改编)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吗啡用作解热镇痛药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剂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解析:吗啡是毒品,应远离,A错误;食盐可以作为调味品,其属于盐类物质,但是盐类物质不一定都能作为食品调味品,例如重金属盐等,B错误;铝罐的外层是氧化铝,内层是金属铝,都能与食醋发生反应,不能用于长期盛放食醋,C错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 D正确。

答案:D9.正常人的胃液的pH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需要治疗。

某些抗酸药中含有MgCO3、NaHCO3,还有的含有酒石酸钠,这主要是因为( )A.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B.碳酸、酒石酸都属于弱酸C.Na+、Mg2+都是人体必需元素D.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后生成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解析:酒石酸钠与胃酸作用后产生酒石酸,酒石酸酸性较弱,从而使胃液酸性减弱。

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产生的H2CO3为弱酸,刺激性较小,从而可以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答案:B10.火腿中加入亚硝酸钠,可使肉类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其原因是( )A.亚硝酸钠是防腐剂,可抑制细菌的繁殖B.亚硝酸钠跟氧气反应,抑制了肉类的氧化C.亚硝酸钠跟肉类的蛋白质反应D.亚硝酸钠本身为鲜红色,覆盖在肉类表面解析:肉类长时间接触空气,它的红色会被氧化成难看的暗棕色,加入亚硝酸钠后,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而使肉类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

答案:B11.娱乐圈多位演艺明星因涉毒锒铛入狱,演出一部阵容豪华的“监狱风云”。

吸毒祸害之大,胜于洪水猛兽。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 )A.冰毒B.吗啡C.摇头丸D.阿司匹林解析:常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病毒、摇头丸等。

答案:D1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用于药物和患者也很贴切,下列药物使用知识正确的是( )A.对于标记“OTC”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B.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抗生素能抵抗所有细菌感染,可以大量使用D.为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使用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试解析:OTC是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的,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买的药物,A错误;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能使用小苏打,因为小苏打与胃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刺激胃黏膜,加速溃疡,应该用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等,B错误;抗生素药物不能乱用,容易产生抗药性,C错误;青霉素使用前为防止过敏一定要做皮肤敏感试验,D正确。

答案:D13.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醋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B.亚硝酸钠有一定的致癌性C.我国应该禁止使用味精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解析:早期人类采用的防腐剂主要是食盐、食糖及食醋,A正确;亚硝酸钠是致癌物质,B正确;味精无毒,无副作用,是常用的调味剂,C错误;现代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亚硝酸钠,D正确。

答案:C14.下列药物类型中由于过度使用导致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危机的是( )A.中成药B.抗生素C.维生素等保健药 D.抗酸药解析:由于过度使用抗生素,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

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而成为耐药菌株。

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使病菌病毒的抗药性增强,甚至于一般的药物对其不起作用。

答案:B15.下列关于常见药物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B.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C.麻黄碱具有止咳平喘作用D.医疗上用少量鸦片作止泻、镇痛剂解析: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A项错误;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B项正确;麻黄碱属于止咳平喘、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C项正确;鸦片主治敛肺,止咳,涩肠,止痛,医疗上用少量鸦片作止泻、镇痛剂,D项正确。

答案:A16.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B.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一样的D.正常人体内各体液的pH总保持稳定的一定值答案:B1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冒冲剂”中含有可卡因,是毒品,不能服用B.手术后给病人注射了一支“杜冷丁”,这是毒品,会使人上瘾C.吃了摇头丸能提神,只吃一次不上瘾D.对毒品严格控制,善于利用,会给人类带来益处答案:D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果、蔬菜多属于酸性食物B.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C.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具有消炎的作用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可通过喝大量牛奶缓解毒性解析:水果、蔬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属于碱性食物,A错误;石灰石分解生成的CaO可与SO2结合成亚硫酸钙,从而减少SO2排放,B正确;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具有消炎的作用,C正确;牛奶含大量蛋白质可与重金属盐结合,缓解毒性,D正确。

答案:A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是相同的B.符合口味的食品最有营养,符合个人的膳食结构C.淀粉、脂肪、蛋白质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只要这三种物质摄入量足够就可以了D.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解析: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人们所摄入的食物种类有所不同,所以具体的膳食结构也有所差异,故A项错误;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味道,含有不同的营养素,所以符合口味的食品,不一定能完全符合个人的膳食结构,故B项错误;淀粉、脂肪、蛋白质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仅摄入这三种物质是不够的,人体还需要维生素、无机盐、水等,故C项错误。

答案:D20.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氯化钙检验吸水性,而六水合氯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错误。

答案:C21.如图是某“泡腾片”的标签,将这样一粒泡腾片放入水中,药片完全溶解,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这个过程( )A.溶解了500 mg的B.释放了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C.发生了反应:CO2-3+2H+===CO2↑+H2OD.说明了柠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解析:CaCO3不溶于水,但“泡腾片”能溶于水,500 mg CaCO3完全溶解,则Ca2+小于500 mg,A错误;根据元素守恒,1 mol CaCO3~1 mol CO2,此时n(CaCO3)=0.5 g100 g·mo-1=0.005 mol,则n(CO2)=0.005 mol,V(CO2)=0.005 mol×22.4 L·mol-1=0.112 L=112 mL,B错误;CaCO3属于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成离子,C错误;此反应的原理为较强酸制弱酸,柠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正确。

答案:D22.胃酸过多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可以服用抗酸药来缓解胃部不适,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抗酸药的是( )A.NaHCO3、NaOH、CaCO3、Mg(OH)2B.NaHCO3、Na2CO3、MgCO3、Mg(OH)2C.NaHCO3、MgCO3、Mg(OH)2、Al(OH)3D.Na2CO3、MgCO3、Al(OH)3、CaCO3解析:NaOH和Na2CO3的碱性很强,不适合作抗酸药。

答案:C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代药物主要是人工合成的药物B.天然药物具有良好的药效,所以不需要进行改造C.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它的结构中的某些官能团有关D.在药物设计领域里计算机应用前景广阔解析:天然药物并不是没有任何副作用,使用前要将副作用降到最低,所以需要进行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