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汉人墓考古

合集下载

张壁古堡的感情作文

张壁古堡的感情作文

张壁古堡的感情作文张壁古堡的感情作文篇一金秋时分,我们带着一种神奇感,走进张壁古堡作考察。

常年干旱的山西,难得细雨绵绵,水流潺潺。

走进张壁古堡南门,迎面而来的是龙街,街道沿着古堡南高东低走向而形成陡坡,约有十余米落差,且以石铺地,故雨不大,水流却急,石路龙街,已是浪花翩翩,鳞鳞泛光,一道龙脊跃然入目。

陪同我们考察的,是在古堡土生土长,专事古堡研究的郑广根同志,他引领我们走遍古堡东西大街和鱼骨形巷子,瞻拜了古堡南北两门的庙宇群,拜读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十余块碑文。

碑记具有重要历史考证资料,难能可贵。

其中最令我们倾目的是孔雀蓝琉璃碑,以及庙宇山脊间栩栩如生的琉璃雕饰,其造型之精美,色彩之绚丽,内涵之博大,图像之生动,种类之繁多,历史之悠长,是惟一仅见的,殊显其古朴优美之风韵。

民居宅院多为明清建筑,山西风格,石雕、砖雕,石盆、石鼓、石柱、石花缸、影壁砖雕,龙鹤福字造型,“正家风”门额题字……可谓异彩纷呈,虽没有苏州民宅小园林之秀美,却彰显山西晋商崇儒治家之文化传承。

行进间,我们又观察了张壁古堡的地理造势。

介休是山西晋中平原通往太原的要塞,张壁古堡地处三面数丈深之沟壑,背依巍巍绵山,构成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

再走入地下长城―――3000米地道(待全部挖掘完成,将可称地下万米长城),地道建筑堪称绝妙,立体交叉,纵横贯通,内外一体,攻守兼备,容量极大,既有马厩、粮仓、兵屯功能,又有监视、指挥、袭击、传令、陷阱、闸门、通气、通水设施……异常的完善,其军事价值、建筑价值不可估量,在世界上也是惟一仅有。

法国卡尔卡松古堡,地下仅有通道。

意大利罗马天使古堡却是上有古堡下无地道。

就是这样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地下长城,长久以来却一直无人发现。

郑广根同志告诉我们,有趣的倒是在日本鬼子占领期间,鬼子以城南的可汗庙为制高点,驻兵于此,在庙台上偶然发现了一个洞口,他们作贼胆虚,不敢入洞探悉,只对洞口打了几枪,不见动静,为免生后患,就用了大量水泥,把洞口死死封住了,现在想打开此洞,炸不得,凿不开,已经很难了。

26391366_贵州贞丰浪更燃山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合金成分分析

26391366_贵州贞丰浪更燃山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合金成分分析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01(下)┃考古发现与研究┃东汉时期是汉文化进入西南地区的重要阶段,云贵高原各地都涌现出了大量的汉文化遗存。

究其原因,除了汉式器物成品的输入及器物类型形态对云贵高原地方文化进行了冲击以外,汉人的金属技术对云贵高原地区金属技术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贵州贞丰地区发现了不少石板墓,墓中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土著式金属器。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贵州贞丰浪更燃山石板墓出土的金属器进行合金成分分析来揭示东汉时期贵州西部土著民族的铸铜技术及其和汉文化的关系。

一、贞丰浪更燃山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分析浪更燃山墓地位于贵州西南部的贞丰县鲁贡镇。

2007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地区65座石板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年代跨越西汉晚期至东汉早中期,出土了包括陶、铜、铁、银、玉等多种质地文物数件。

石板均由当地所产板岩加工而成,墓葬形制有瓮棺葬石板墓和长方形石板墓两种。

18座瓮棺葬石板墓集中于墓地西部,47座长方形石板墓集中分布于墓地中、东部。

墓地位于北盘江与坝杜河交汇处,河面开阔,河两岸山坡平缓,墓地北部有拉它遗址,与水打田遗址隔北盘江相望。

浪更燃山石板墓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与其西南方向的兴义万屯老坟山石板墓相同[1]。

浪更燃山墓地地处北盘江地区,两侧都是高山,地理位置相对闭塞。

囿于自然地理环境,贞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2]。

尽管发现的石板墓数量较多,但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种类较少,常见手镯、铜铃、指环、带钩、纽扣等小型装饰用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

同时墓中还出土有少量的货泉、五铢钱等金属货币,反映了当地已经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

我们对浪更燃山墓地出土的15件金属器的表面进行了手持式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检测,①表面成分见表1。

15件金属器中有11件为铜锡铅三元合金青铜器,占总数的73.3%,其中既有汉代钱币,也有手镯等土著式青铜饰品。

1件五铢钱为锡青铜器,1件指环为锡器,1件手镯和1件指环为铅锡合金。

青铜器中锡含量波动较大,为6.6%~57.35%,整体来说锡含量较高,部分高锡铜器可能□黄梅1 吴晓桐1 杨洪2贵州贞丰浪更燃山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合金成分分析序号实验编号072LPM5:1072LPM42:3072LPM42:2072LPM42:1072LPM50:1072LPM49:4072LPM29:1072LPM2:1072LPM2:2072LPM4:1072LPM16:1072LPM19:1072LPM25:1072LPM49:3072LPM63:2手镯指环手镯货泉铜铃手镯饰品手镯手镯手镯带钩五铢钱纽扣铜饰指环65.510.3269.1756.3330.0361.8687.0446.9836.680.0088.9193.3449.0956.780.6930.9877.5617.9325.3457.3533.049.4934.6946.3830.457.916.6039.6522.3598.74GZ1GZ2GZ3GZ4GZ5GZ6GZ7GZ8GZ9GZ10GZ11GZ12GZ13GZ14GZ15123456789101112131415出土编号器物类型合金类型Cu Sn Pb 3.5118.0810.0118.3312.625.103.4818.3316.9469.553.180.0611.2620.870.57CuSnPb SnPb CuSnPb CuSnPb CuSnPb CuSnPb CuSnPb CuSnPb CuSnPb SnPb CuSnPb CuSn CuSnPb CuSnPb Sn表1贞丰浪更燃山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分析(单位:%)①虽然手持式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仅能实现半定量分析,并且受青铜器表面锈蚀产物影响,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并不能准确获得器物的合金成分,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这种无损方法快速判断青铜器的合金类型4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22.01(下)黄河黄土黄种人受到镀锡的影响。

金代女真贵族墓汉化的再探索

金代女真贵族墓汉化的再探索

考古2012年第10期★研究与探索金代女真贵族墓汉化的再探索吴敬关键词:金代女真贵族墓汉化KEYWORDS :The Jin DynastyT he Jurchen Aristocrat TombsSinicizationABSTRACT :The issues about t he Sinicization of the Jurchen aristocrat tombs have been alw ays at -tended by academic circles .Based on the f orm er research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som e other f actors of t he Sinicization of the Jurchen aristocrat tombs .Th rough the analyses we find that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Jurchen aristocrat tombs w as not only reflected on the shapes of these tombs ,but also on the burial positions and the funeral custom s ,w hich show e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people in differ -ent extents .作者:吴敬,长春市,130012,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第10期·81(总945)·金代从公元12世纪早期至13世纪早期,统治了我国秦岭、淮河沿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与南宋政权对峙长达百余年之久。

最近几十年来,在金代的统治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女真墓葬,其中,绝大多数金代女真贵族墓葬发现于金源地区以及海陵王迁都之后的中都地区,即现今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北京地区。

江西省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 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 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9000至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和陶器,如河南关家遗址的此类遗存,陶器出土最多,罐、钵等器形常见,形制如图1、图2等。

这显示裴李岗文化()图1绳纹陶角把罐图2红褐陶三足钵A.以彩陶普遍制作为特征B.进入了文明社会C.是史前中原代表性文化D.发展出龙山文化2.《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共立巴氏子务相为君长。

“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汉兴,南郡太守靳彊请一依秦时故事”,得到朝廷允许。

这表明()A.巴氏君长世代与秦女通婚B.务相为秦所命的蛮夷君长C.务相所统五姓被视作戎狄D.秦汉民族政策具有延续性3.吉林金代早期女真贵族墓前发现有石雕文臣武将、石虎石羊,黑龙江金代女真人墓群出土有中原的丝织品和瓷器,河北发现的金人墓葬形制与辽墓有相似之处,甘肃发现有西夏纪年的汉人火葬墓。

这些现象表明()A.女真有自己墓葬习俗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响C.金人葬俗受辽人影响D.各民族文化交流广泛4.清人焦循指出:“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

”这里的“君子”“小人”的主要差别在于()A.社会身份B.私人财富C.个人品德D.家族声望5.晚明时期的役银征收,江南地区“全以田粮起派,而但以丁银助之”,江北地区“惟论丁起差,间有以田粮协带者”。

造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B.文化传统C.田亩产量D.政治制度6.洋务运动亲历者郑观应指出:“官督商办者,既有委员、监督,而用人之权操自督办,股东不能顾问。

督办而贤也……股东自然受赐;而无如其多是官场中人……结党营私毫无顾忌,而局务遂日归腐败矣。

”这表明他()A.反对股份制度B.认可督办作用C.萌发维新思想D.主张官商分途7.晚清小说《狮子吼》描述了明代遗民将一个海岛建成为政治乐园的故事。

(3)宋元至明清时期——2024年九省联考+2023年四省联考+2021年八省联考历史专项精编

(3)宋元至明清时期——2024年九省联考+2023年四省联考+2021年八省联考历史专项精编

(3)宋元至明清时期1.[2024届·吉林·模拟考试]1125年,宋使许亢宗奉命赴金,途经“契丹东寨”,记录道:“当契丹强盛时,虏获异国人,则迁徙杂处于此……故此地杂诸国风俗。

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

”这表明( )A.通用语言具有重要作用B.民族交往促进语言融合C.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D.民族团结推动边疆稳定2.[2024届·河南·模拟考试]1240~1241年,杨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旨在“继学传道”,书院内设置周子(周敦颐)祠,墙壁上镌刻着《太极图》。

同一时期,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顺、朱熹等从祀孔庙。

材料反映这一时期( )A.南北正统思想存在差异B.北宋政府力图挽救统治危机C.理学的影响力得到增强D.儒家的正统地位遭到了冲击3.[2024届·广西·模拟考试]宋太宗时规定,各路转运使不准随便上京奏事,遇“非常事,许乘驿入奏”。

神宗时,特准部分转运使“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

徽宗后期,要求转运使“各条具所部无名之费、不急之务”奏报朝廷。

据此可推断( )A.地方向中央奏事流程规范化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逐渐下降C.转运使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D.中央对地方管理方式集权化4.[2024届·贵州·模拟考试]宋真宗时期,王禹偁上疏提到:“臣本鲁人,古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

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椎税算又增四员。

曹官之外,更益司理。

”材料意在强调当时北宋( )A.行政机构不断完善B.地方事务日益繁杂C.官僚体系庞大臃肿D.行政官员相互制约5.[2024届·安徽·模拟考试]北宋初年,“交趾、海南诸国连岁人贡,通关市,商人岁乘舶贩易外国物,自三佛齐、勃混城,犀、象、香药珍异之物充盈府库,始议于京师置香药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

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

晚唐时期 帝陵
棺床设在墓室西部
类型
形制
描述
墓坑浅小
大型墓、中型墓、小型墓、非正常 埋葬者
发现不多,与新石器时期相 似
存在严格等级差别
中小型墓为竖穴土坑木椁墓,中晚 期出现横穴土洞室墓和空心砖墓, 传统墓制发生变化
墓室内积石以加固,积碳以 御湿,用白色或灰色粘土封 棺防腐
土洞墓在汉以后的各个时期长期流 行;空心砖墓仅流行于西汉;砖室 墓始于西汉中晚期,东汉迅速流 行;石室墓出现于西汉,兴盛于东
一夫多妻合葬少见中原地区的金代墓葬主要是仿木结构的砖室墓与宋墓相近主要是仿木结构的砖室墓但日趋简化已近尾声元代汉人墓葬主要发现于山西境内北宋皇陵诸陵园建制相同布局整齐划一详细看p11宋元时期一般贵族平民结构地面装饰组成葬姿棺椁陶器玉石器骨角器漆木器青铜器仰身直肢葬为主屈肢葬多为凶死出现木棺最普遍次之工具再次工具墓底设腰坑祭祀用房屋仰身直肢葬木棺有有有有有墓底多设腰坑贵族墓有车马坑仰身直肢葬棺椁制度等级严格最主要酒器少食器多重食组合鼎簋最重要流行车马坑覆斗形或方锥形高大封土堆流行屈肢葬棺椁制度等级严格比重增加青铜礼器乐器最重要西汉中期以后一般是有棺无椁有覆斗形坟丘位于陵园中央墓道顶部出现天井主要为陶器和陶俑墓道顶部有天井进一步增加减少墓中有许多大型陶器西汉前期主要为实用器中期以后增添了明器东汉明器种类数量愈多仰身直肢葬仰身直肢葬仰身直肢葬车马埋在墓道内不再另设车马坑西汉晚期以后改用木制或陶制车马葬俗随葬仿木结构建筑较普遍主要有转角倚柱斗拱普柏枋檐椽等完全是为了装饰作用由墓道墓门和方形墓室三部分构成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构成主要有雕砖和壁画两个部分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形状
人数
山顶洞下室
公共墓地
长方形/方形竖穴土坑墓

宋元考古 汪古部考古

宋元考古  汪古部考古

景教徒佩牌
内蒙古地区在建国前后, 陆续发现过大批景教铜牌,是 景教徒的佩带物,样式以十字 形牌居多
(三)汪世显家族墓地 甘肃省定西市,汪世显(1195~1243),元史记载其系 出旺古族,先仕金,1235年降蒙,为元朝镇守西北边疆, 从1243年开始,直至明代1616年,汪氏家族历代都葬于此。
汉人葬制,竖穴墓道, 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墓 室内有木棺,仰身直肢葬。 随葬品有瓷器、陶明器、 铜镜、金银器、丝织品等。
(二)景教徒的墓葬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中亚起源,唐朝流 入我国,元朝把基督教各派均称为“也里可温教”。
金元时期景教在我国北方草原十分流行,已经 发现大量遗迹和遗物。此外,在扬州、泉州、赤峰、 北京、鞍山等地也发现了景教遗迹。
在汪古封国内发现的大 批景教徒墓葬上面的石质标 志物,有十字架标志。
汪古部遗存
一、分布与族源
盖山林《阴山汪古》 汪古部是金元时期活动于内蒙古阴山及 周围地区的一个部族。 汪古部归附成吉思汗后,与成吉思汗家 族世代联姻。
一,天德军丰州的汪古, 沙陀后裔,世代为汪古部源自首领,并与成吉思汗家族 世代联姻。
二,净州天山的马氏汪 古,源自西域维吾尔族。
三,云中塞上的赵氏汪 古,源自突厥。
横卧式棺形墓顶石
方头长身,头高,尾低。 头部上面和左右侧面浮雕十 字架或花卉。身部浮雕着云 纹、莲瓣等带形纹样。背部 缓缓倾斜,越往下越低。部 分墓石背部阴刻着古叙利亚 文墓铭。
这种墓石的形制与头高尾低、上部倾斜的中国棺相似, 同时又与东方基督教会传说中的诺亚方舟相似。
汪古部十字架为东亚式 十字架加莲瓣、莲台
四,耶律氏汪古,源自 突厥。
二、考古遗迹 (一)敖伦苏木城址——汪古部首府

金代的雕塑艺术浅析

金代的雕塑艺术浅析

金代的雕塑艺术浅析近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从富饶的北国——沈阳调到了美丽的南国——厦门,虽然从东北大地来到了南海之滨。

但对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东北黑土地一直魂牵梦绕,对那方神奇土地产生的神秘文化留恋不舍。

因为在沈阳生活工作时,我曾多次借节假日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进行野外考察。

对散落于山野之间的历史遗存和它们所散发出的浓厚的文化气息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感触。

其中,对充满神奇色彩的女真族及其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明犹为独钟。

一女真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

五代时,女真之名始见于史籍,受契丹所统治。

女真完颜部为首的部落联盟建立后,很快就统一了女真各部。

从此,女真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率部誓师于涞流河畔(今黑龙江与吉林省间拉林河),向辽宣战。

阿骨打于辽天庆五年(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即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灭辽。

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于天会五年(1127年)又灭北宋。

以后。

金与南宋对峙。

金(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为主体建立的王朝,1/ 6效仿中原王朝官制,服饰也有制度。

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

金都初期当为部落帐幕时期,“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寨。

”及“升皇帝寨为会宁府,城邑宫窒,无异于中原州县廨宇。

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车马杂遝,略无禁制。

春击土牛,父老士庶皆聚观于殿侧。

”直“至熙宗皇统六年(1146年),始设五路工匠,撤而新之。

规模虽仿汴京,然仅得十之二三而已。

”(见《历代帝王宅京记》)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迁都到中都燕京(今北京),上京遂废。

1126年全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后在此定都。

金人的建筑保留着较多的唐代风格,比宋人更注重建筑外表的装饰,更加华丽和精巧,减少了房屋的木柱,扩大了使用面积,更注意实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墓门为圆洞形,有门楼。
3、基座
基座是须弥座,束腰部分有壸门,壸门之间有力士柱 或云盘线柱分隔,壸门内雕有牡丹、莲花、天马、仙鹿、 狮子等仙花灵兽。
4、柱额一般是每面面阔 三间,斗栱和及滴水花纹细 致,形象逼真。
5、北壁或西壁为正 中门楼,两侧是次间。
6、多数墓在南壁砌出舞台和杂剧。杂剧演出有的还有 乐队伴奏,是研究中国戏曲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2)墓葬砖雕发达,达到了墓葬使用雕砖艺术 的历史高峰。华丽繁杂的仿木结构建筑;墓壁的砖 雕题材有杂剧、百戏、夫妇观戏、八仙、打马球、 婴戏、花卉、灵兽等内容。
(3)由于仿木构建筑发达,使得墓壁的主要壁 面能够施壁画的面积减少,有的甚至无壁画。壁画 一般位于拱眼壁之间、梁枋上,内容有孝子故事、 宴饮、花卉为主,也有出行图,生产劳作图等。
山西长治市屯留县李高乡,南向,方形砖室墓,墓室 长2.4、宽2.29米。墓室内壁面雕砌出仿木结构楼阁。四壁 都有壁画和题记,为天会十三年(1135年)。
东、西壁假门两 侧绘家内生活:淘 洗、灶台、担水、 做针线活、喂马等。
北壁正中绘墓主夫妇对坐,南壁两侧绘门神 四壁中层绘孝子故事24幅,每壁6幅
大同金代阎德源墓
方形单室砖墓,宽3.11米,长3.12米。转角斗栱和补间 斗栱均为四铺作,攒尖顶,墓顶中心挂一面铜镜,周围再绘 莲花图案。 ——《文物》1978年4期
墓主人身份
墓志 西京玉虚观宗主大师 葬于金大定三十年(1190年)
出土木质家具
随葬陶瓷器
出土牛角印章
第三种是接受了女真贵族墓的影响,出现新 形式,使用土坑石椁墓。
(4)随葬品普遍较少。
例一:稷山金墓 山西稷山县金代雕砖壁画墓群,分布在马村、化峪、苗圃 三地。 1、墓葬形制及装饰 皆方形单室墓,墓室边长在2.5 米左右,高在3.5—5米之间。 墓道多位于南壁偏东,为刀形平 面,棺床位于墓室西部。也有墓道位 于南面正中,棺床位于北部。 墓室四壁全部用仿木结构雕砖 装饰。四面的建筑由基座、柱额、斗 拱、屋檐、墓顶构成。
曹娥哭江寻父 闵损单衣顺母
金代汉人墓葬砖雕特点
金代乐舞砖雕技法由浅浮雕改为半圆雕或全圆 雕,半圆雕的浮雕突起通常也很高,有时仅人物背 部连在砖面上一点。
金代乐舞雕砖形象与北宋末比稍显粗拙,应是 民间工匠的创造,已经不是依据画范而直接从舞台 演出汲取素材,但正是来源于生活,使人物造型、 情态、气质诸方面都更加生动传神,标示了砖雕匠 人工艺技术的极大进步。
南壁左右侧绘杂剧人物
金代汉人墓葬ຫໍສະໝຸດ 一、旧辽地区的汉人墓第一种——完全沿用或保持辽代汉人墓的特色, 以壁画装饰为主,随葬大量灰陶明器。
如宣化下八里M3:张世本与妻子合葬墓,张 世本下葬于1093年,其妻下葬于1144年。
第二种——在辽代汉人墓基础上,形成新的特 色。
如大同地区的金代汉人墓,方形砖室墓居多。 壁画内容变简单,后壁的屏风变成花窗,左右壁流 行宴饮图,随葬实用瓷器为主。
金代晋南地区砖雕墓葬的盛行,已经开 始成批模制乐舞角色,不同墓葬中有重复出 现相同乐舞砖雕人物的现象,说明已经出现 专门的作坊,对乐舞雕砖进行批量生产,以 供应当地修砌墓葬的需要。金代晋南墓葬中 乐舞砖雕的普及、工艺的定型化和雕造技巧 的提高、批量生产等特点,是民间需求量增 加的结果。
稷山金墓的其他信息
调查者历年在该地区收集了几块雕砖,记载金代马村 地区的段家是中医世家。
砖Ⅰ顶侧面竖排刻有《段祖善铭》:孝养家,食养生, 戏养神。
砖Ⅰ右侧面竖排刻有《段祖伦铭》:和家,睦邻,容 人。
砖Ⅱ左侧面竖排刻有《段祖医铭》:万物有吉也有凶, 万物有凶亦有吉;万药养人亦伤人,万药救人亦毒人;人 食五谷染百病,世间万物可疗疾。
7、马村M4出土了二十四孝泥塑。这是我国孝子故事 题材中唯一的立体泥塑,四壁回廊下自东壁南角按逆时针 方向依次为:舜耕历山、闵损单衣顺母、郊子鹿乳奉亲、 曹娥哭江寻父、郭巨埋儿孝母、王祥卧冰求鲤、刘殷泽中 哭茧、杨香打虎、赵孝宗舍己救弟、何子平休妻养母、鲁 义姑舍子救侄、董永卖身葬父、鲍出贼营救母、田氏兄弟 哭活紫荆。
从中总结了“三善文化”,即善孝、善吃、善戏。
善孝能养家——二十四孝泥塑
善食能养生——马村M2墓主人,富态雍容, 夫妇对坐举行开芳宴,中间有一方桌,桌上有盖碗, 执壶以及瓜果点心,桌下立一酒坛。
善戏能养神——马村9座墓有6座有杂剧砖雕, 说明杂居在马村段氏家族中非常普遍。
例二:屯留金代壁画墓(《文物》2003年第3期 )
如北京通县石宗璧夫妇墓,两具石椁,石椁 内有骨灰,石宗璧为汉人,官至“河东路第一正 将”,生于1114年,下葬于1177年。石宗璧妻子 为女真贵族克烈氏。——《文物》1977年11期。
二、旧宋地区的汉人墓
旧宋地区的汉人墓葬以关中晋南地区为中心, 雕砖壁画墓到金代空前发展。
1、特点概述
(1)墓葬形制一般是单室墓,方形或圆角方形。
稷山金墓多数葬式不明,从保存下来的M4、 M5、M8看,为夫妻妾合葬。未使用棺,有木床, 墓主人直接放在床上。
遗物贫乏,瓷碗均出在门楼上下,或龛内。 另有铜簪、铜钱,铜钱为宋钱。
在马村M7北壁嵌一块砖刻小碑,铭曰:“段 楫预修墓记”,刻有“大金大定二十一年辛丑 (1181年)、“修墓于母亲坟之下位”。推测马 村墓地为段氏家族墓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