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病是发生在牙髓组织一类疾病

合集下载

牙髓及根尖周病

牙髓及根尖周病

炎病史。 • 2 患牙有深达根尖区的牙周袋或较为严 重的根分叉病变。
• 3 对多根牙牙冠的不同部位进行温度测
试,其反应不一,可为激发痛、迟钝或
无反应。

• 4 患牙对叩诊的反应为轻度疼痛 (+)—— 中度疼痛(++) • 5 X-ray示:患牙有广泛的牙周组织破 坏或根分叉病变。 • [诊断] • 1 长期的牙周炎病史 • 2 出现牙髓炎症状 • 3 无牙体硬组织疾病 • 4 严重的牙周炎表现
• • • •
[诊断] 1 牙髓治疗史 2 牙髓炎症状 3 温度刺激患牙可有迟缓性痛及有叩诊 疼痛 • 4 查根管有疼痛感觉
• (四)逆行性牙髓炎
• 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 深牙周袋。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 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
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
• [临床表现]
• 1 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牙髓炎症状,牙周
(二)慢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 无剧烈自发性疼痛、有时有不明显的阵发痛,遇 冷热刺激时有激发痛,刺激去除后,常有短时间持 续痛。
• 1.
慢性闭锁型牙髓炎
• (1)无穿髓孔,也没有明显的自发痛。 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 • (2)查及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近
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
• 2
慢性溃疡型牙髓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表现]
1 有咬合痛、自发痛、持续性钝痛。能够
指明患牙。
• 2 见龋坏、充填体、牙体硬组织疾患,
深牙周袋。
• 3 牙冠变色。活力测验无反应,乳牙或
年轻恒牙,活力测验可有反应。 • 4 叩诊疼痛(+)—(++),压患牙根 尖部有疼痛 • 5 患牙可有 Ⅰ°松动

《牙体牙髓病》课件

《牙体牙髓病》课件

牙体病的起因
牙体病的起因包括不良口腔卫生、高糖饮食、细菌感染等。这些因素导致牙 齿表面的釉质溶解,形成龋洞。
牙体病的症状
1 牙痛
龋齿造成的神经刺激会导致疼痛和敏感。
2 牙齿变色
蛀牙引起的颜色改变可使牙齿出现黑斑或棕色斑点。
3 牙齿过敏
牙齿对热、冷、甜食等刺激更敏感。
牙体病的治疗方法
洁牙
定期洁牙可帮助去除牙菌斑和 牙石,预防和治疗牙体病。
牙体牙髓病的保健方法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使用漱口水,避免过度进食或咬硬物等。
结论
1 预防和保健至关重要
牙体牙髓病是常见疾病,但通过预防和保健 措施,可以减少患病风险。
2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通过及早发现和治疗牙体牙髓病,可以避免 出现更严重的牙齿问题。
参考资料
• 牙科专业书籍 • 牙科杂志 • 牙科学术会议论文
补牙
牙齿蛀牙严重时,需要进行填 充或修复,以保护牙齿结构。
根管治疗
牙髓感染时,通过根管治疗来 清理感染物,填充根管,保留 牙齿。
牙髓病的起因
牙髓病的起因包括龋齿、牙齿裂缝、牙齿撞击等,这些因素导致了牙髓组织的炎症和感染。
Hale Waihona Puke 牙髓病的症状1 牙痛
牙髓炎导致的牙痛通常是 剧烈且持续的。
2 牙齿发炎
牙齿髓腔感染会导致牙齿 出现发炎和肿胀。
3 龈炎
牙髓炎可导致牙龈发炎, 出现红肿和易流血的症状。
牙髓病的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
进行根管治疗以清除感染物, 填充根管,挽救牙齿。
牙齿拔除
当牙齿无法挽救时,拔除牙齿 是最后的选择。
人工牙髓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选择人 工牙髓进行重塑和修复。

口腔内科学(第五章)

口腔内科学(第五章)

口腔内科学(练习题四)第五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一、名词解释1.牙髓病:指发生在牙髓组织上的疾病的总称。

2.牙髓坏死:牙髓组织因非感染原因而死亡。

3.直接盖髓术:用药物直接覆盖在小意外穿髓处,以保存牙髓活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4.活髓切断术:指切除有病变的冠髓,将盖髓剂覆盖于根管口根髓断面上,保留活根髓的治疗方法。

5.失活干髓术:去除感染的冠髓,固定与保留干尸化根髓的方法。

6.根管治疗术: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坏死、坏疽和根尖周病,保留死髓患牙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选择题1.以下牙髓解剖生理特点中,有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牙髓腔除根尖孔以外,皆被牙本质壁所包围B. 牙髓腔由髓室、根管口、根管、根尖孔组成C. 牙髓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由根尖孔进入的牙髓小动脉D. 牙髓腔还通过一些细管的侧支或副根管和副孔与根周组织相连E. 牙髓组织发炎时,较多侧支循环形成以缓解髓腔内压力2.以下各项牙髓组织形成牙本质功能的叙述中,有哪一项定论不确切A. 牙髓组织在一生中,有不断形成继发牙本质的功能B. 受某些刺激后,牙髓可形成修复性牙本质C. 牙髓坏死后,形成牙本质的功能丧失D. 继发牙本质的形成可使髓腔闭锁E. 牙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可以阻断外界的刺激,保护自身不受损害3.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关键部分是A. 牙本质小管B. 牙髓组织细胞C. 造牙本质细胞突D. 牙本质小管及其中的造牙本质细胞突E. 造牙本质细胞层4.切割牙体组织引起牙髓反应的因素为A. 切割了牙本质B. 切割了牙本质小管及其中的造牙本质细胞突C. 切割时的摩擦、热D. 切割时牙本质失水E. 包括以上各项5. 切割牙体组织引起牙髓组织的改变A. 造牙本质细胞核移位,造牙本质细胞排列紊乱B. 造牙本质细胞层的空泡形成C. 造牙本质细胞坏死D. 牙髓组织水肿E. 包括以上各项6.牙髓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下述哪一点并非其特点A. 血液循环丰富,而且有较好的侧支循环B. 周围被坚硬的牙本质包围C. 一旦发生炎症,髓腔内压力增高D. 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可以是对各类刺激的一种反应E. 具有可以形成硬组织的造牙本质细胞7.牙髓组织病变修复的特点为A. 没有上皮组织的覆盖B. 不能阻止外来刺激的继续进入C. 形成修复性牙本质D. 修复能力与年龄关系密切E. 包括以上各项8.下列根尖周组织病变的特点中,哪一点不正确A. 基本上是炎症反应B. 多数根尖周病变由牙髓病变继发而来C. 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病变D. 炎症可以向周围组织扩散E. 慢性炎症可发生骨组织吸收9.牙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A. 外伤冠折B. 楔状缺损C. 深龋D. 深牙周袋E. 发育异常的结构10.引起牙髓疾病的物理因素,可发生在以下情况。

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

患牙有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或牙髓治疗史;
患牙可查见牙体硬组织疾患;
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叩诊有不适感或无反应;
有瘘型可查见瘘管开放;
X线表现:
牙周脓肿与牙槽脓肿的区别
治疗方法
急性期的应急处理:
1 开髓引流 2 切开排脓 3 安抚治疗 4 调颌 5 消炎止痛 6 针刺止痛
诊断:
探诊 温度实验
主观评价 治疗:
氟化物:75%氟化钠甘油行脱敏治疗; 修复治疗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 。 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部及其
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 骨质的各种类型的疾病。
病 因
细菌因素:以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物理因素:机械性创伤,温度刺激等;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
和残髓炎; 无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增生性牙髓炎 和牙内吸收。
急性牙髓炎
①疼痛常突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一般约持续 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期,病员尚可指患牙。 随病情发展,发作期延长,间歇期缩短,逐渐 转变为持续性剧痛,并沿同侧三支神经分布区 放散;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②疼痛往往夜间较剧,卧倒时尤甚。 ③早期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或加剧疼痛,以冷刺 激痛较明显;后期或化脓时,热刺激疼痛,冷 刺激仅可使疼痛暂时缓解。后期患者常含冷水, 或吸冷空气以减轻疼痛,此种症状对诊断有一 定帮助。 ④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
下颌前牙
椭圆形,位于舌面窝
中央 舌面窝的中央下钻, 与舌面垂直 达釉牙本质界钻与牙 长轴平行,向深层钻 入
下颌前牙
明显“落空感” 揭去髓顶,修整洞

下颌前磨牙
椭圆形,颊三角嵴中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PPT课件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PPT课件
非医源性:交通事故、运动竞技、暴力 斗殴、咀嚼时突然咬到硬物
44
慢性创伤
创伤性咬合、磨牙症、充填物或修复体 过高
45
温度
牙髓对温度有一定的耐受阈 10℃—60℃
临床上异常温度的刺激有,备洞产热、 充填材料产热、抛光产热。
46
电流
口腔中两种以上金属作为修复材料所 产生的流电作用。
牙髓电活力测试仪通入过强电流的不 正确操作。
31
致病机制:
‫ﻉ‬荚膜、纤毛和胞外小泡 ‫ﻉ‬内毒素 ‫ﻉ‬酶 ‫ﻉ‬代谢产物
细菌因素
32
荚膜、纤毛和胞外小泡
荚膜--利于细菌对组织的附着 纤毛--参与细菌的聚集和对组织的附着, 在细菌结合时传递遗传信息(耐药性 的传递),增强细菌的抵抗力。 胞外小泡--其上的抗原可中和抗体而起 到保护母体菌细胞的作用。胞外小泡 含有酶和其他毒性物质,与细菌凝集、 附着、溶血、组织溶解有关。
52
充填材料
氧化锌丁香油:对牙髓有镇痛作用,但其中 的氧化锌和丁香油酚对牙髓有很强的细胞毒 性,直接盖髓可导致牙髓中度炎症反应。建 议垫底前先垫一层氢氧化钙。
53
充填材料
复合树脂充填,未采取垫底保护措施, 也可引起牙髓变性或坏死。
54
酸蚀剂和粘结剂
50%柠檬酸或磷酸处理牙本质1分钟,牙 髓对充填材料的反应明显增加,而酸短时间处 理牙本质,一般不会引起牙髓炎症反应,深龋 洞,要先垫底再酸蚀。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口腔科
马杰 副教授
1
牙体组织疾病的进展过程
2
概念点睛 龋齿 牙髓病 根尖周病
3
龋病: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 下,牙体硬组织发:发生于牙髓组织的一系列 疾病。

牙髓病知识点总结

牙髓病知识点总结

牙髓病知识点总结一、牙髓病的定义牙髓是牙齿内部的一种组织,它包括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

当牙髓受到细菌感染或损伤时,就会引发牙髓炎,这就是牙髓病的一种。

牙髓病通常会导致口腔疼痛、肿胀、牙齿敏感等症状,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牙齿丧失。

二、牙髓病的发病原因牙髓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蛀牙:蛀牙是导致牙齿牙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蛀牙发展到深达牙髓层时,细菌就会侵入牙髓,引起感染。

2. 牙齿损伤:当牙齿受到外伤或者摔跤等不良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导致牙髓受损而引发牙髓炎。

3. 牙齿手术:牙齿手术也是引起牙髓病的原因之一,比如拔牙、根管治疗等手术都可能导致牙髓炎。

4.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其他因素如口腔内细菌感染、口腔卫生不良、吸烟、酗酒等都可能引发牙髓病。

三、牙髓病的症状牙髓病的症状有以下几种:1. 口腔疼痛:牙髓炎常常会导致牙齿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进食或者咀嚼的时候疼痛更为明显。

2. 牙齿敏感:感染牙髓病的患者有时还会出现牙齿敏感的症状,刷牙或者吃冷热食物时感觉更为明显。

3. 口腔肿胀:感染严重的牙髓炎患者口腔内可能会出现肿胀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伴有脸部肿胀。

4. 牙齿颜色变化:当牙齿受到牙髓感染时,患牙常常会出现颜色变化(变暗)的情况。

5. 脓液排出:牙髓炎的患者有时还会出现口腔内脓液的排出情况。

以上就是牙髓病的一些常见症状,若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牙髓病的诊断诊断牙髓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症状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比如牙齿疼痛、敏感、肿胀等情况。

2. 牙齿检查:医生会通过X光片等工具对牙齿进行检查,了解牙齓的状况。

3. 牙髓刺激试验:医生通过对患牙进行冷热等刺激试验,来判断牙髓的感染情况。

5. 医学史与牙医诊断:与医生详细交流病史,了解牙髓炎的起病和发展情况,辅助医生诊断。

以上就是牙髓病的诊断方法,为了准确诊断病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五、牙髓病的治疗治疗牙髓病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
例如,亚砷酸封药时间过长;或用 于年轻恒牙,扩散出根尖孔。根管内 封药酚类和醛类(CP,FC)过多,特别 是根尖孔过大使药物溢出。
.
55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细菌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免疫因素
.
56
免疫因素
牙齿的根尖周组织对侵入的微生物有 一定的防御作用,对于抗原物质,可诱发 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临床工作,根尖周炎症,反复封入某 种酚醛类药物,叩痛不但不缓解反而加重, 此现象提示,药物半抗原作用不可忽视。
.
37
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
.
38
炎症反应
牙髓与细菌直接接触之前就可以 发生炎症反应。
.
39
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 可以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导致 组织损伤。
.
40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细菌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免疫因素
.
41
物理因素
创伤 温度 电流 激光
.
42
物理因素
一些厌氧菌可产生胶原酶、硫酸 软骨素酶、透明质酸酶,这些酶使组织 基质崩解,利于细菌扩散。
.
35
代谢产物
细菌生长过程中释放的代谢产物 (氨、硫化氢、吲哚和有机酸)可直 接毒害细胞,导致组织损伤。
.
36
细菌因素
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细菌侵入牙髓和根尖周后,是否引 起组织的病变以及导致组织损伤的程度, 除了与细菌的毒力和数目有关,还与宿 主的防御能力相关。
3、探头涂电导体。
4、放于牙唇颊面中1/3或颈1/3,避免接触牙 龈,发生假阳性。
5、调节测验器刻度。
6、健患牙对比。
.
69
电测验临床意义

《五官科护理》教学教案9.1牙体、牙髓病和根尖周组织病人的护理

《五官科护理》教学教案9.1牙体、牙髓病和根尖周组织病人的护理

《五官科护理》教案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案完成时间:年月日第一节牙体、牙髓病和根尖周组织病人的护理复习口腔的应用解剖及生理情景导入本次课一、龋病病人的护理【概念】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它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人类口腔危害很大,我国人群的平均患龋齿率在40%~60%。

【病因】目前公认的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论。

这个理论是Keyes根据Miller以及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提出的,该理论把龋病的发生归结为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症状与体征龋病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的色、形、质的改变。

临床上为便于诊断和治疗,根据龋损程度分为浅龋、中龋及深龋1.浅龋:只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表层,初期牙表面可有脱钙而失去固有色泽,呈白垩状,探诊有粗糙感或有浅层龋洞形成,无自觉症状。

2中龋:已进展到牙本质浅层,形成龋洞对冷、热、酸、甜等刺激较为敏感。

刺激去除后症状即可消失。

3.深龋:发展到牙本质深层,龋洞较深,对温度变化及化学刺激敏感,食物嵌入洞内压迫产生疼痛,但无自发痛,检查时酸痛明显。

(三)辅助检查1.X线检查2.透照检查3.牙髓活力测验由于龋病病程缓慢,不会影响病人生命,因此不易受到病人的重视。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热情接待病人,介绍治疗方法,消除病人对钻牙的恐惧心理。

2.药物治疗的护理3.修复性治疗的护理充填术是龋病最常用的修复方法。

4.健康指导(1)保持口腔卫生(2)定期口腔检查(3)合理饮食二、牙髓病病人的护理【概念】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牙髓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和牙髓坏死等。

【病因】牙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所致,深龋是引起牙髓感染的主要途径。

化学药物及物理因素如温度、电流刺激亦可引起牙髓炎。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症状与体征1.急性牙髓炎: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疼痛,夜间及热刺激疼痛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牙髓病牙髓病是发生在牙髓组织的一类疾病,包括牙髓组织的炎症,坏死和营养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牙髓组织炎症。

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和结构功能方面关系密切,故称之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pulpo-dental complex)。

当牙体疾病如龋病,外伤波及到牙本质深层,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入牙髓,可引起牙髓组织炎症反应或修复反应。

牙髓组织位于髓腔中,靠狭窄的根尖孔与外界相通连,牙髓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经根尖孔出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根尖孔逐渐缩小,常引起牙髓供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的退行性变。

牙髓病组织病理学分类如下:一.牙髓炎1.牙髓充血2.急性牙髓炎(1)急性浆液性牙髓炎(2)急性化脓性牙髓炎3.慢性牙髓炎(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二.牙髓变性和坏死1.牙髓变性(1)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2)牙髓钙化(3)牙髓网状萎缩(4)牙髓纤维性变2.牙髓吸收三.牙体吸收第一节.牙髓炎牙髓炎(pulpitis)是牙髓病中最主要的疾病,细菌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

由于髓腔被坚硬的牙本质包绕,当细菌感染或其他物理,化学刺激引起牙髓炎症反应时,牙本质缺乏弹性限制其膨胀,牙髓腔的炎症渗出物不能得到及时的引流而积聚,所以牙髓炎时,牙髓腔内压力增高,一方面压迫神经产生剧烈疼痛,另一方面感染易于扩散。

又因为牙髓没有侧支循环,清除炎症产物的能力低,使炎症反应过程,结局和临床表现均呈现出特殊性。

牙髓一旦发生急性感染,难以痊愈而导致牙髓坏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牙髓炎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和免疫反应等,其中其中细菌感染是牙髓炎的主要病因。

1.细菌因素细菌感染牙髓主要有如下途径:(1)经深龋,磨耗,牙楔状缺损,隐裂等途径到达牙髓,龋病是造成牙本质暴露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证实,细菌到达牙髓前其代谢产物便可通过牙本质小管引发牙髓炎症。

当细菌侵入牙本质距牙髓<1.0mm时,牙髓可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当细菌距牙髓<0.5mm 时,牙髓可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

(2)根尖孔或侧支根管是细菌进入牙髓的另一通道。

严重牙周炎时,深牙周袋内的细菌可经侧支根管或根尖孔进入牙髓引发牙髓炎症。

这种感染引发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reteograde pulpitis)(3)经血源感染,牙髓血源感染多发生在牙髓有损伤的或退行性变的基础上,这种途径非常罕见。

感染牙髓的细菌种类繁多新近的研究表明,70%感染根管的细菌主要是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菌,消化链球菌,梭形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产黑色素普氏菌,放线菌等。

龋洞是相对缺氧的环境,有利于以上厌氧菌的生长繁殖。

还有研究表明消化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龋源行牙髓炎和牙髓坏死有重要关系。

细菌内毒素(endotoxin)是G-细菌的细胞壁脂多糖。

细菌裂解后被释放出来,具有很强的炎症反应。

内毒素还可诱导巨噬细胞和牙髓细胞产生分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转化生长因子(transfer growth factor,TGF),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白三烯(leukotriene,LT),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

这些细胞因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趋化中性粒细胞向炎症组织游走,刺激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溶酶体酶,增加组胺和缓激肽的致痛作用。

有研究表明,在炎症牙髓中,以上各种细胞因子表达高于正常牙髓。

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酶,如透明质酸酶、胶原酶、硫酸软骨素酶、DNA 酶等,不但可降解细胞外基质和DNA,破坏局部组织,还刺激牙髓内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加重炎症。

此外,侵入牙髓的细菌及其毒素可引起牙髓组织的免疫应答。

内毒素可刺激T、B淋巴细胞,调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有研究表明,炎症早期T淋巴细胞比例较大,随炎症加重B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T淋巴细胞中主要为CD4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可激活B淋巴细胞向浆细胞分化,分泌特异性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激活补体系统。

同时辅助性T细胞亚群分化成熟,激活细胞免疫,免疫应答一方面杀灭细菌,另一方面也加重炎症,导致组织损伤。

2.物理因素急慢性创伤,包括交通事故、竞技运动、暴力、咀嚼硬物等,均可导致牙髓外伤。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工作中的意外,如牙科治疗时高速电钻或砂轮产热可刺激牙髓;充填深龋时衬洞或垫底不当,外界温度刺激长期反复经充填物传入牙髓;牙矫正治疗时施力不当;牙周袋刮治伤及根尖血管可导致牙髓供血受阻,均可引起牙髓损伤,甚至坏死。

3.化学因素引起牙髓炎的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窝洞的消毒药物、垫底物和充填物。

在龋病治疗时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酚类、硝酸银等,尤其是用于深龋时可,可引起牙髓炎。

有研究证实,用磷酸锌水门汀直接垫底可引起龋洞相对应的牙髓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被认为是磷酸锌水门汀在凝固前释放的游离酸所致。

此外,在使用复合树脂充填时如酸蚀不当,或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均可刺激牙髓组织导致炎症发生。

以上各因素是否引发牙髓炎,与细菌数量、细菌毒力、物理化学刺激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宿主抵抗力和牙髓供血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牙髓充血牙髓充血(pulp hyperemia)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充血见于牙齿发育期间、月经期、妊娠期牙髓。

此外,高空飞行时由于气压下降,牙髓呈现暂时充血状态。

病理性充血实际上是牙髓炎的早期改变,大多由深龋引起,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经牙本质小管缓慢而轻微刺激牙髓,使龋损相对应的牙髓组织呈现充血状态。

其他牙体病如磨耗、楔状缺损、温度刺激等也可引起牙髓充血。

创伤使根尖周牙周膜充血、水肿,也可波及牙髓导致牙髓充血。

此时若去除病因,如龋病或楔状缺损等得到及时的治疗,充血的牙髓可以恢复正常状态。

因此牙髓的病理性充血又可称为可复性牙髓炎(reversible pulpitis)【临床表现】病理性牙髓充血主要表现为牙本质过敏。

患牙对冷热温度刺激较敏感,尤其是冷刺激,可出现一过性的疼痛反应,疼痛范围多局限,一般不放射到较远的区域。

刺激去除后疼痛随即消失,一般无自发痛。

【病理变化】肉眼见充血的牙髓呈红色。

光镜下表现为牙髓血管扩张充血呈树枝状,若受刺激时间较长,则扩张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血管周围少量红细胞外溢。

如血流缓慢,血浆浓缩,也可导致血栓形成。

二、急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多数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或为慢性牙髓炎的急性发作,常由深龋感染牙髓所致。

龋病时,细菌尚未进入牙髓,其代谢产物经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导致局部牙髓充血或慢性炎症。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随龋损进一步发展,细菌进入,牙髓局部的慢性炎症便急性发作,进而发展为急性牙髓炎。

无慢性过程的急性牙髓炎多由于牙髓受到急性物理、化学刺激或严重感染等情况,如手术切割牙体组织等导致的过度热刺激,消毒药物或充填材料化学刺激等。

【临床表现】急性牙髓炎患者常因突发性剧痛而就诊,但多数患者曾有冷热刺激痛或化学刺激痛史。

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为自发性痛、阵发性痛和放射痛,往往是夜间疼痛发作。

疼痛常沿三叉神经分所支配的区域放射至患侧上下颌、面部、耳颞部,以致难以确定患牙的部位。

冷热刺激可激发患牙产生剧烈疼痛或使疼痛加剧。

随炎症的进一步加重,则表现为“热痛冷缓解”,这可能是因为炎性病灶内细菌的代谢产物受热膨胀、血管扩张、牙髓内压力增加,致使疼痛加剧。

冷刺激则使其收缩,压力减小而使疼痛暂时有所缓解.急性牙髓炎若经穿髓孔引流,髓腔内压力减低,疼痛即刻缓解,炎症不易扩散。

所以,一旦诊断为急性牙髓炎,应尽早开髓引流,以减轻患者痛苦。

若未及时治疗,炎症渗出物经根尖孔可波及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患牙可出现咀嚼痛和叩痛。

【病理变化】早期病变局限在受刺激部位相对应的牙髓,如龋损下方,牙髓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组织水肿,沿血管壁周围有纤维蛋白渗出,这时称急性浆液性牙髓炎(acute serous pulpitis)。

随着炎症加重,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受损的组织、细胞和炎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组胺、5-羟色胺、白细胞介素、白三烯、前列腺素、转化生长因子等,这些炎症介质进一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趋化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向炎症中心集中。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在杀灭细菌的同时释放溶酶体酶,使局部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脓肿。

早期脓肿局限,脓腔内有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余牙髓水肿伴炎细胞浸润。

这时若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保存部分牙髓。

否则,炎症迅速向周围扩散,中性粒细胞广泛浸润至整个牙髓组织,形成多处小脓肿,此时,若炎性渗出未得到及时引流,髓腔内压力极度增加,最终使整个牙髓液化坏死,此时称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acute supurative pulpitis),也称为不可逆性牙髓炎(irreversible pulpitis).三、慢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牙髓炎,多由龋病发展而来,部分慢性牙髓炎可由急性牙髓炎穿髓或开髓后未彻底治疗迁延而来。

根据牙髓腔是否穿通将慢性牙髓炎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和慢性开放性牙髓炎。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患牙髓腔未暴露,而慢性开放性牙髓炎髓腔暴露于口腔。

慢性开放性牙髓炎由于血供条件不同,暴露的髓腔所表现出的组织反应不同,因而又将其分为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和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一)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chronic closed pulpitis)发生在有龋损或磨损但未穿髓的情况下,炎症常局限在龋损相对应的牙髓组织。

由于尚未穿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经牙本质小管缓慢或低毒地刺激牙髓,使牙髓产生慢性炎症改变。

当细菌毒力增强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可转化为急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患者常有冷热刺激痛史,这种疼痛常放射至患侧头部、颌面部,去除刺激后疼痛仍持续较长时间。

有时出现阵发性钝痛,持续时间较长,但少有自发性剧烈疼痛。

炎症常波及整个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牙周膜,因而患者常有咬合痛和叩痛。

【病理变化】镜下可见牙髓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可伴有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形成。

随病程迁延,可见增生的胶原纤维将炎症区与较好的牙髓组织隔开。

若机体抵抗力弱而刺激较强时,可形成脓肿甚至牙髓坏死。

脓肿周围常有肉芽组织包饶,而其余牙髓组织正常。

病程长者,有时可见到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二)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chronic ulcerative pulpitis)通常发生在穿髓孔较大、髓腔开放或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后未继续进一步治疗的的病例。

【临床表现】慢性溃疡性牙髓炎的典型临床特征是遇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疼痛仍持续一段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