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管理模式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企业扁平化管理模式

完整版企业扁平化管理模式

扁平化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是相对于等级式管理构架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较好的解决了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加快了信息流的速率,提高决策效率。

扁平化管理模式概念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精炼了管理层次。

但是由决策者直接面对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的一对多的组织构架,这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扁平化管理。

由于实施面对面的管理,大量的数据和管理信息的交流只能在决策者和所面对的管理部门之间进行,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交流及相互调用亦只能通过决策者来进行。

此时的决策者在扁平化管理平台上的主要功能只起到一个数据库(存储和交换信息资源)的作用,无法集中有限的精力去研究企业的市场对策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面对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计划流……)的迅速汇集,决策者如何把握时效,有序整合相关的数据,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决策效率,这是实施扁平化难点所在。

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以便使企业快速地将决策权延至企业生产、营销的最前线,从而为提高企业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

它摒弃了传统的金字塔状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

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

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扁平化管理模式特点1、扁平化管理模式优点:它较好的解决了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的弊端,加快了信息流的速率,提高决策效率。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精炼了管理层次。

2、扁平化管理模式缺点但是由决策者直接面对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的“一对多”的组织构架,这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扁平化管理。

a管理模式

a管理模式
a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a管理模式的定义与背景
a管理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a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 企业管理者开始关注生产效率和员工绩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 a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应运而生
a管理模式的缺点与不足
a管理模式的缺点
• 管理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投入 • 员工自主性过强:可能导致管理失控和团队协作问题
a管理模式的不足
• 适用范围有限:不适用于高度竞争和压力较大的行业 • 需要成熟的管理团队:需要具备领导力和沟通能力的管 理团队
a管理模式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a管理模式的适用性
实施建议
•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优化a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 适应变化: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调整a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a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流程
实施步骤
• 需求分析:分析企业的管理需求和员工需求 • 方案设计:设计a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和流程 • 实施与调整:逐步实施a管理模式,并根据效果进行调整
实施流程
持续改进
• 问题识别:识别a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 措施制定:制定改进措施,优化a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05
a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实践
a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成功实施a管理模式
• 通过员工参与和自主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 建立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提高员工满意度
案例二:某科技企业成功实施a管理模式
• 以员工为中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通过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基于“一站、一址、一表”的企业A基站电费智慧化管理模式

基于“一站、一址、一表”的企业A基站电费智慧化管理模式

基于“一站、一址、一表”的企业A基站电费智慧化管理模式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省内各公司电费使用效率,实现从基础运维到运营管理的成功转型,重点基于基础能力开放和内部维护管理支撑开发,提出“一站、一址、一表”企业A基站电费智慧管控,首先对电费管理结构模型进行分析,让后对系统整治架构、功能模块、功能应用,业务逻辑进行设计,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创新产品运营和自动化运维手段的持续提升,为企业经济长久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基站电费稽核系统、电费精细化管理一、基站电费智慧化管理模式企业价值(一)企业A基站电费管理模型作用在省能耗系统中,建立企业A基站电费管理模块,通过数据清洗、流程优化、报账稽核等手段实现“一站、一址、一表”企业A基站电费智慧管控。

(二)企业A基站电费管理模型实施方案建立企业A基站电费集成报账,付款审批线上留痕;异常电费及时预警并派单形成闭环管控;利用企业A基站电费稽核模块实现能耗系统站址编码一致率、账单报账时序性、电表读数连续性、站址典型能耗定额、历史账单波动、基站电费分摊比例等稽核方式精确管控电费。

二、企业A基站电费管理痛点(一)基站电费基础数据准确率低省能耗系统于XXXX年投入使用,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能耗系统在局站数据录入和电表数据录入中出现大量错误。

(二)电费管控手段简单,无法实现精确管控由于省能耗系统垃圾数据过多,出现“一站多表”、“一表多站”、基站电费任意分摊等问题,省能耗系统目前无稽核手段,造成省能耗系统电费数据准确率偏低且无法实现异常电费溯源。

(三)报账流程权责不明确电费报账涉及无线网优中心、网操维中心、办公室等部门,由于企业B各分公司报账员均为兼职,且工作岗位变动频繁,无法熟练掌握正确电费报账要求。

三、基站电费智慧化管理策略研究(一)建立企业A基站电费管理模型项目团队建立了区地两级的电费精确化管控团队,明确团队职责;确定区地两级管理接口人;宣贯管控要求;制定管控目标;以工作群日报的方式,实施管控团队进度,安排专家提供远程及现场支撑。

A+6基层油藏经营管理新模式(马寨)

A+6基层油藏经营管理新模式(马寨)

模块名称
具体内容
油井 资料
具体任务
(1)工作制度资料(2)生产时间资料(3)压力资料(4)量油资料(5) 气量资料(6)温度资料(7)电流资料(8)含水化验资料(9)诊断资 料(10)监测资料(11)热洗资料(12)作业资料 (1)注水方式资料(2)井口压力资料(3)注水量资料(4)洗井资料 (5)放压资料(6)水质化验资料(7)分层测试资料(8)吸水指示曲 线资料(9)作业资料(10)监测资料 (1)班报表填写(2)资料台帐建立(3)图表绘制(4)汇总记录填写
卫349块
油区基本情况
现有职工281人,其中党员67人,干部 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2人,职工高级 技师9人,技师12人,中高级工183人。下设 采油支部3个,专业化班组3个,职能班组6
个,管理着13座计量站、2座外输阀组、238
口油水井。
实施“A+6”管理模式
为适应撤矿(队)建区管理体制的需要,实 现油藏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马寨油藏经营管理 区以开展“五项劳动竟赛”为载体,以创建“五 型基层队”为目标,坚持“细化目标,落实责任,
3、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机制
管理核心
油藏经营水平
基本任务
储量增值保值
管理模块
调整挖潜项目管理
最终目标
基 层 油 藏 经 营 管 理 模 式
开发管理水平
生产任务完成
自然递减分因素控制
油 藏 经 营 管 理 效 益 最 大 化
生产管理水平
成本有效控制
成本消耗分节点控制
经营管理水平
管理规范有序
绩效考核全员量化
依据会诊结果,组织调整挖潜项目组成员研究、论证制 定调整挖潜方案,并对实施的措施进行全程跟踪。 依据《资料录取管理规定》定点、规范采集各项数据, 并及时反馈。 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块、井组、单井日常 生产及变化情况,依据《动态分析管理制度》、《措施挖 潜管理制度》,由地质牵头按期组织生产、工程等有关人 员开发状况进行会诊,拿出下步挖潜方向。

PDA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A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A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12-13T11:57:50.627Z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年7月第7期作者:廖庆萍胡小梅江智霞崔晔吴琼张漫杨丽[导读] 针对临床实际需求,将问题与培训学习相结合。

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该模式仅在一所医院应用,还存在局限性。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贵州遵义563003 DOI:10.7504/nk2016010203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运用PDA管理模式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2个临床科室,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科室消毒隔离指标实施PDA管理模式研究并探讨对消毒隔离合格率的影响。

结果实施 PDA管理模式后,消毒隔离分数提高了2.6分、合格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5)。

结论 PDA管理模式将PDCA和PDSA的优点相结合,实现两者“优点最大化”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将该模式运用在消毒隔离方面,能提高消毒隔离合格率。

关键词 PDA 管理模式;护理质量;持续改进Application of a management mode PDA in nursing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qing-ping LIAO ,xiao-mei HU,zhi-xia JIANG,ye CUI ,qiong WU ,man ZHANG,li YANBG,qiong HE [Abstract] Objective Using PDA model promote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Methods Using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extraction in a three level of first-class comprehensive hospital 52 clinical departments. From on January 2014to 2015 december, Index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implemented PDA management mode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A management mod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pas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 PDA management model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PDCA and PDSA to achieve the "best of the best"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the use of the model in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can improve th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pass rate. [Key words] PDA management model;Nursing quality;continuous improvement 我国护理管理领域大多将戴明循环(Plan、Do、 Check、Act,PDCA)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广泛用于护理服务质量、人力资源、护理安全、院内感染、临床护理带教、病区环境和物品等质量管理过程中[1],通常以质量督查为主要手段,发现护理过程中显/隐性问题、敏感指标及护士工作困境等,通过采取及时有效整改措施,从而达到保障安全、控制缺陷、提升质量的目的[2,3]。

A管理模式--垂直指挥系统

A管理模式--垂直指挥系统

(一)服从的原则
• 2.上级的命令有错误怎么办?

由于上级不了解情况或不懂专业知识, 有可能下错误的命令,虽然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但会使工作受到损失;
• 这时下级不能眼看着上级“跳井”,怎么办?

A.下级要私下里向上级陈述自己的意见,不要 在公开场合争辩。 • 维护上级的威信永远是下级的义务。 • B.如果上级采纳了下级的意见或建议,该下级 有责任永久保守秘密。 • 其实,这是下级遇到了好机会。一段时间过后,上级没
• 2).督办中心---由办公室建一个督办中心
2.如何利用督办系统确保指挥的执行
• (1)任务分级
• 企业要把所有任务分级: • A级任务:催办两次; • B级任务:催办一次; • C级任务:不催办
2.如何利用督办系统确保指挥的执行
☆如果在计划时间之前完成,叫提前完成; ☆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叫按期完成; ☆如果在计划时间内没有完成,则催办变成督办。这 时督办员要和任务完成人确认下次完成时间,如果 完成了叫做一次拖期完成。否则还会有二次拖期完 成。 ☆如果最终没有完成该项任务,叫未完成。
(二)会议
• 会议是指挥最常用的方式。经常被用于多 向指挥和总体指挥。 • 会议要开得简短,解决实际问题。
(二)会议
• 1.常见的会议形式
(三)公文
• 指挥虽然有三种方式:命令、会议、公文。 但所有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公文上。 • 公文对于企业的检查总结工作都是非常必 要的。
(三)公文
• • • • • • 1 .拟定公文 2 .文件的收、发、存 3 .企业集中办公时间的方法——文件交换柜 4.建立文件目录及编号 5.文件的保密与销毁 6 .公文的类型和格式
(三)逐级的原则

A模式管理[1]

A模式管理[1]

A模式管理四大原则一、服从原则1.没有服从就没有指挥原则上,下级对上级的命令必须服从。

没有服从就没有指挥,没有指挥就谈不上管理。

2.下级无权对上级的指挥做出判断“我只服从上级的正确指挥”。

对吗?错误。

判断上级的指挥正确与否,只能是该上级的上级或执行命令的结果。

不能引导下级养成怀疑上级每一个命令的坏习惯。

上级对命令负最终的责任。

3.“绝对服从”对吗错误。

三种情况不能服从:上级违法乱纪,下级不能服从。

上级做出的决定会给公司带来重大的危害,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下级可以不服从。

上级的命令,对下级个人有迫害行为,侵犯了个人权益,不能服从。

除非上级的命令违法乱纪,否则必须执行。

4.上级的命令有错误怎么办由于上级不了解情况或者不懂专业知识,有可能下错误的命令,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但会使工作受到损失,怎么办?这时下级不能看到上级“跳井”,这样的下级更坏!A.下级要私下里向上级程述自己的意见,不要在公开场合争辩。

维护上级的威信永远是下级的义务。

B.如果上级采纳了下级的意见或建议,该下级有责任永久保守秘密。

如果上级听到背后有这样的话:“要不是我的及时建议,上级就要倒大霉了!”那倒霉的就是那个饶舌的下级!其实这是下级遇到了好机会,一段时间过后,上级没有听到任何传闻,下级得到的是“信任”!C.如果上级仍然坚持原有的决策服从!建议没有被采纳,上级一定有自己的考虑,下级要服从,责任由上级负。

二、一个上级的原则1.行政上级一个上级的原则是指:企业的每位员工只有一个直接上级(企业财务最高负责人除外)。

它的含义有三层:1)、行政隶属关系只有一个上级,即直接上级;2)、只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3)、只向直接上级报告。

管理树上的每一领导岗位只有一个最高负责人,该岗位职务的规定的权力也中能赋予这一个人,其责任也必须由同一个人承担,这个人即该岗位正职。

例如:总经理、人事部部长、财务部部长、营销部部长等。

管理树上的每个位置都表示的是正职,正职之下可设副职,正职与副职在同一岗位位置上。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题库(8套)及答案(8套)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题库(8套)及答案(8套)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1一、填空题1. 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两个方面。

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和等三个层次。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

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文件和。

4. 所谓数据的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

而数据的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和等几种。

二、选择题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规划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前三个选项都对3.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A、完备性检验B、准确性检验C、一致性检验D、无冗余性检验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数据项B、记录C、文件D、数据库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B.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A、数据库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系统9. 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A、职能结构B、横向综合结构C、总的综合结构D、纵向综合结构10.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A、数据关系图B、数据流程图C、数据结构图D、功能结构图11.VFP语言属于第( )代计算机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企业怎样设置部门一、企业怎样设置部门:(一)部门的功能1、部门的功能:(1)、股东大会是一级决策机构(2)、董事会是二级决策机构,是常设经营机构,负责决策、监督、运作资金等几项重要工作。

(3)、总经理:负责日常性工作。

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为三层决策机构。

2、企业第二层是六大机关部门:由控制部门、支持部门组成,其中,(1)、三大控制部门:财务、人事、办公室(2)、支持部门:保安部门、工程部门、总务部门(3)、经营部门:由科研中心、生产服务部门、营销部门组成。

(4)、营销部门的四大功能:公关、销售、市场、服务。

(二)部门的层次1、传统实验说明层次过多,命令变形。

2、管理层次多管理费用增加。

3、管理层次多会造成越级指挥。

4、管理幅度过大会造成失控。

5、加大管理幅度会出现重叠和空白。

6、管理幅度最好不超过6人。

(三)不要因人设事1、根据需要设置部门2、功能相近的部门可以合并。

3、组织系统表是企业的定位系统。

4、组织系统表要根据企业不断发展而变化。

5、把任何被批准、执行的组织系统表做为历史存档。

6、部门和程序紧密相连。

二、部门设置原则:1、不能有两个功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

2、既无重叠又无空白。

3、功能越全越好,用人越少越好。

(理念a、用人时要采用满负荷工作原理。

b、中小企业设置部门可采用兼、并、代、托、空)。

第二讲:怎样设置岗位一、怎样设置岗位:(一)根据部门设置岗位。

(二)怎样设置副职:1、副职的作用:(1)、总经理不在时,代理总经理的工作。

(2)、完成礼仪性的工作。

2、副职必须做到:(1)、当正、副职意见相左时,副职无条件听取正职的;(2)、正、副职永远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号施令。

(三)总监和副总经理:1、不要把副职作为赏赐2、企业应设总监不应设副总经理。

(四)岗位编制:(五)不能因人设岗:1、岗位描述:①岗位名称②直接上级③直接下级④本职工作⑤直接责任⑥领导责任⑦主要权力⑧管辖范围⑨岗位素质常模。

2、岗位描述具体内容:1、岗位名称(1)、符合国际惯例(2)、根据行业特点设置岗位名称2、直接上级(天)(理念a、在直接上级面前保护自己,表现自己。

)3、直接下级(地)4、本职工作5、直接责任(指管理人员对亲自完成的事负责)6、领导责任(指管理人员对管辖的范围负责)7、主要权力8、管辖范围9、岗位素质常模:岗位由什么样素质的人来担任(1)、基本条件(2)、受教育状况(3)、情商二、述职:1、首次述职:双方签字2、定期述职:要进行双边述职3、特别述职:第三讲:竞争的关键是特色一、价格竞争:二、质量竞争:质量竞争也不是无限的。

三、服务竞争:服务竞争也是有限的。

四、特色竞争:特色指研究消费者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品牌竞争:品牌创造价值。

第四讲:品牌的保障是文化一、没有文化的企业,不可能有名牌。

二、塑造品牌首先定位:定位分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形象定位三、市场定位:1、了解消费者需求2、文化上的需求(越有特色的东西越有自己固定的消费对象。

)四、产品定位:五、形象定位:(理念a、行为体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1、品牌的面世过程:(1)、策划的过程2、品牌的扩展期:(1)、媒体(2)、促销活动3、品牌的高峰期:(理念a、人记事难,人记人容易)。

4、品牌的巩固期:(1)、更新产品第五讲:受监督的个人负责制一、什么是受监督的个人负责制:1、受监督:(1)、信任是好的,控制是更好的(2)、首先有基本的信任,信任是有限度的(3)、信任是相对的2、个人负责制:是指担负起对他本身行为的责任。

(1)、集体是无法负责的(2)、负责就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追究法律(3)、任何事必须由一个负责二、怎样进行监督(理念a、监督本身就是保护)。

1、建立完整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2、建立各种检查制度。

三、建立监督制度的好处:1、给个人以压力2、使企业长治久安3、有利于融资4、吸引人才5、防止下级贪污6、能增加企业透明度第六讲:怎样处理与上级的关系—服从原则一、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理念a、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1、指挥系统的建立依据:是组织系统表2、服从是指挥系统的第一原则二、下级无权判断上级的对错:(理念a、上级的上级有权判断上级的对错)1、上级了解工作的全局。

2、上级看问题较科学、较全面。

3、能维护整个指挥体系。

4、上级对命令负最终责任。

三、何种情况下下级拒绝服从上级:1、上级违法乱纪(理念a、拒绝服从,可以越级申述)2、上级的决定给企业带来重大危害。

3、对本人有重大迫害行为。

四、如何指出上级的错误:1、私下解决2、注意语气3、注意保密第七讲:你会下命令一、管理人员应怎样下命令:二、怎样下一道有效的命令:1、命令代表你的决策(下命令也就是作决策的过程)2、考虑市场(作决策要考虑信息和数据是否足够)3、了解自身条件4、了解命令对象(下命令前可进行民主讨论)(下命令前要考虑到意外、细节)(考虑你的命令是否与先例矛盾)(草率下命令会降低你的威信)(尽可能让程序代替命令)三、命令的要素:1、命令应有明确的受令人(理念a、受令人必须是一个)2、内容明确3、完成的标准4、完成的标志(一般以检查人认可签字为准)5、完成时限(完成时限应该是时间点)6、下命令的语气和态度(命令要用专业术语)(命令语言要清晰)(下命令时态度要坚决)四、复命“四小时复命制”(1)、完成任务后四小时之内要复命。

(2)、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完不成任务更要复命。

第八讲:通过会议实现你的意图—主持会议一、会议的种类: (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1、小型的:(1)、高级负责人的利益会(2)、专题会议(3)、讨论会2、中型的:(1)、培训会(2)、座谈会3、大型的:(1)、报告会(2)、总结会二、办公室主任负责召集部门间会议:(理念a、办公室协调企业的会议)三、会议的准备工作:1、确定议题:(理念a、最好不超三个b、议题越少越好,越明确越好)2、确定主持人:3、准备资料:4、会议内容:5、会议通知:四、会议的座次安排(一)例会座次1、首先主持人坐正中间2、左边是重要经营部门负责人,依次坐,最后一个座位为办公室班主任坐。

3、右边第一个座位坐记录员。

(二)专题会1、主持人坐正中间2、左边坐了解方案内情的人员,依次坐,最后一个座位坐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员。

3、右边第一个座位坐记录员。

五、会议的控制:1、主持人少说套话。

2、发言必须限定时间(谈判除外)。

3、准时。

4、会议的时间越短越好。

5、主持人敢于宣布散会。

第九讲:督办和预警一、简单督办:二、建立督办中心:三、督办的作用:1、绩效评估的依据。

2、缓和上下级关系。

3、使下级很难钻空子。

四、预警系统:1、人工预警系统由办公室主任领导下的督办系统完成。

(理念a、预警系统是企业的核心机密)。

第十讲:不间断指挥和管理力度一、不间断指挥――企业生命长存:二、什么是企业不间断指挥:是指企业的权利不能中断。

1、如何建立不间断指挥中心。

(1)、设一名副总经理(程序受权)。

(2)、建立临时授权制度(人事权、财权、政令不属于临时授权范围)。

(3)、由办公室建立企业的通讯中心。

(4)、传真批示。

三、不间断指挥还应建立钥匙保管制度:1、企业的钥匙不许拿出企业。

2、企业所有的锁由保安部统一配制。

四、管理力度—管理的艺术:(理念a、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力度是艺术 b、管理力度不是越严格越好)。

1、规章制度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监督性。

2、管理的一致性。

3、制度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4、处理问题要及时,及时比公正更重要。

5、不能把处分庸俗化。

五、管理不可能完全量化:1、多公布数字,少进行处分。

2、处罚员工要保持员工的自尊心(理念a、永远不试图让职工承认错误 b、保护自尊是管理中掌握度的标尺)。

第十一讲:程序化管理和职能部门一、什么是横向联络系统:(理念:a、横向联络系统体现企业的自动化程序)。

二、横向联络系统如何运作:(理念:a、跨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制约的关系; b、用程序控制部门之间的关系)。

1、制定程序(1)、程序名称(2)、编程序号(3)、确定主管职能部门(4)、制定程序图2、程序组合构成流程(理念:a、流程是可以改变的)(1)、工作流程:部门之间工作程序(2)、工艺流程:生产工艺程序3、程序需要维护、保养和修理。

三、横向联络系统与垂直指挥系统的关系:1、垂直指挥系统不能随便干涉横向联络系统。

2、横向联络系统运行不正常时,垂直指挥系统予以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二讲:程序的主管职能部门一、制定程序的目的:1、程序是为职能部门的需求制定的。

2、为管理需求制定的。

3、一个程序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

二、制定工作程序的步骤、方法:(理念:a、程序制定越简单越好 b、程序复杂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管理成本,增加管理经费,打击人的积极性)。

1、找准控制点2、简化步骤3、进行论证(对每一个环节测试)4、上报5、批准6、颁布三、执行工作程序的培训与检查:(一)培训:1、主管职能部门自己培训。

2、有关执行人员培训。

3、培训考核合格。

(二)、检查执行情况:(主管职能部门检查,理念:a、职能检查是横向的 b、检查不等于指挥)。

1、检查是否有处理权:(1)、对关系到企业重大利益人有处理权。

(2)、其它各职能部门有权建议处分。

(3)、尊重每一个职工的直接上级。

四、执行工作程序的最终责任制:1、主管职能部门对所制定的所有程序和规章制度负责。

2、程序的修正和废止也由主管职能部门负责。

第十三讲:企业的主要资产—“在用”物资一、“在用”物品:指正在使用的各种物品。

(一)企业的物资1、以资金形式存在。

2、以库存物资形式存在。

3、以在用物资形式存在。

二、建立“在用”物资账目系统:(理念:a、用不到或暂时用不到的物品允许退库)。

三、“在用”物品清点:四、对“在用”物品账目与实物差额的处理:(理念a、保护好“在用”物资,就保护了企业的大批资产)。

第十四讲:建立检查网一、检查的原则:1、检查可以越级2、检查必须重叠(理念a、检查不能出现空白)。

3、检查是责任(理念a、检查要占领导50%以上的时间)。

二、建立检查网:(一)要确定检查点和检查项目(二)确立不同部位的检查项目(理念:a、检查表格化b、检查制度化 c、检查网络化)。

(三)行政检查(检查依据是组织系统表的岗位图)。

(理念:a、行政检查方向向下。

b、行政检查最爱犯的错误是越级指挥)。

(四)职能检查(依据是工作程序)(理念:a、行政检查是块块,职能检查是条条,条块结合形成基本检查网)。

第十五讲:用50%以上的工作时间进行检查一、检查是责任:1、检查是直接责任,包括检查数据、检查设备、检查下属工作。

2、检查是领导的基本责任。

3、“不知道”真实就是失查。

4、检查能获取真实的情况。

5、上当本身也是失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