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诗歌的音乐美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诗歌的音乐美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古诗词朗诵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技巧来展现诗歌的音乐美。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首先是把握诗歌的音律。
古代诗歌有着独特的音律,包括平仄和韵脚。
平仄是指诗句中字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
朗诵古诗词时要准确把握每个字的声调,以保持诗歌的音乐美。
韵脚是指诗句中的韵部,包括押韵和压韵。
朗诵古诗词时要注意押韵的位置和压韵的旋律,以展示诗歌的音韵之美。
其次是注重节奏感。
古诗词有着独特的节奏感,体现了古人的文字艺术追求。
朗诵古诗词时要注意把握每个字词的节奏,使诗句的节奏感流畅而有力。
可以通过对字词的停顿处理和对句子的整体节奏把握来展示诗歌的音乐美。
再次是注重声音的变化。
古诗词的音乐美还体现在声音的变化上。
在朗诵古诗词时要注重声音的转折、上升、下降和变速等变化,以展示诗歌的音乐魅力。
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等来表现诗句的音乐美。
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古诗词是诗人的情感抒发,通过朗诵古诗词可以更好地展现诗人的情感。
朗诵古诗词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通过声音的柔和、婉转、激昂和抑扬等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语气的调节来展示诗歌的情感美。
最后是注重语音的准确。
古诗词的语言是精细而优美的,朗诵时要准确发音,以展示诗歌的语言美。
可以通过注重每个字词的发音和声调的把握来展示诗歌的语言美。
古诗词朗诵需要技巧来展现诗歌的音乐美。
通过把握诗歌的音律、注重节奏感、注重声音的变化以及注重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技巧,可以更好地展示和欣赏古诗词的音乐美。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在朗诵古诗词时更加准确地表达诗歌的音乐美。
论诗歌的音乐美以及在诗歌欣赏与教学中的运用

水井水饮处 , 皆能歌柳词” 。古代如此 , 现代亦 如此 , 我国 以闻一 多、 徐志摩
这首诗歌的首章“ 轻轻的我 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 的招手”, 末
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 , 也很重视现代 诗歌 的音乐美。诗歌 的音 乐美是 章“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 的来” 重章叠 句, 构成 了诗 歌的主旋 律。这
3 / 4 X x × l x. X
轻 轻 的
I x x x I墨墨 x x
芷 如 我 轻 轻 地 来
我 走 了 ,
x _ xX x J x x — t x x 一 『 × x X J × 一 X “
我 轻 轻 地 招 手. 作 剐 西 天 的 云 彩。
中 国 古代 称 不 合 乐 的 为 “ 诗 ”, 合乐 的称 为 “ 歌” , 现 代 才统 称为 “ 诗 的一 潭 / 不是清泉 , 是 天 上 的 虹/ 揉 碎 在 浮 藻 间/ 沉淀 着彩虹似 的梦。寻梦? 向青 草 更 青 处 漫 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 星 辉 斑 斓 里 放 歌 。 但 我 歌” 。“ 诗” 与“ 歌” 自古就是水 乳交融 , 不分 彼此 的, “ 诗” 即“ 歌”, “ 歌” 即 撑一 支长 篙 /
氛, 传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舒婷的《 致橡树 》, 诗歌 中的“ 你、 己、 曲、 仪、 雨、
起、 里、 意、 戟、 离、 息、 依、 里、 躯、 地” 的韵脚为 “ I ” 或“ d ” , 读音相似 , 发 音 显 得绵长、 细腻 、 清脆 , 恰 到 好 处 地 表 达 出 女 性特 有 的 柔 和 细 腻 的情 感 。 一 般 来说 , 抒 发 高 亢激 昂感 情 的诗 歌 , 常 常 使 用 响 亮 的 阳韵 ( 带鼻 音 的 韵 母 ) , 这 种 韵母 洪 厚 响 亮 ; 抒发优美 、 细腻 , 或悲怆 、 凄 楚 的情 感 的 诗 歌 , 多用 不 太 响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美的文学形式,而朗诵古诗词则是将诗歌的音乐之美发挥得更加充分的一种表演方式。
在朗诵古诗词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以展现诗歌的音乐美。
把握好节奏和韵律。
诗歌的音乐之美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上,而朗诵古诗词要想准确表达诗歌的音乐之美,就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要保持平稳有力,不要过于急促或拖沓,可以通过适当的延长或缩短某些音节来刻画诗歌的节奏。
韵律则要准确地把握好诗歌的押韵,注意处理好押韵时的声调和拍子,使之与整首诗的节奏和韵律相呼应。
注重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是表达诗歌的音乐之美的重要手段。
在朗诵古诗词时,要注意掌握好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等变化,使之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相结合。
有时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声音效果,如颤音、滑音、吐音等,来增加诗歌的音乐感。
合理运用停顿和呼吸。
停顿和呼吸是朗诵古诗词中表达音乐美的重要要素。
停顿可以给听众留下思考和感受的时间,也可以通过停顿的长度和位置来表达诗歌的节奏感。
呼吸则是为了使声音更加贴切、自然,避免朗诵时出现断气或太急促的现象。
在停顿和呼吸时,要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来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长度。
注重情感的表达。
诗歌的音乐美不仅仅在于其音韵结构上,更在于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情感。
在朗诵古诗词时,要通过声音的变化、停顿和呼吸等手段来表达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使之与诗歌的音乐之美相融合。
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选择适当的语调和情感,以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朗诵古诗词是一种表演艺术,需要通过合理运用节奏和韵律、声音变化、停顿和呼吸等手段,将诗歌中的音乐之美展现得更加完美。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在朗诵古诗词中探寻并发挥出诗歌的音乐美的最大魅力。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摘要】古诗词朗诵是一门需要技巧和艺术表现的领域,其魅力在于将诗歌的音乐美与文字美完美结合。
在朗诵过程中,表现力、声音的表达与情感传达、节奏与韵律的掌握、吐字清晰与声音谐美以及情感的真实表达是关键要素。
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准确的节奏掌握,朗诵者能够展现出诗歌的音乐美,并引发观众的共鸣。
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是朗诵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需要朗诵者深入理解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并将其通过声音巧妙地传递出去。
吐字清晰与声音谐美也是提升朗诵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清晰地表达每个字音才能让观众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感。
古诗词朗诵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将音乐美与文字美完美结合的表达方式,展现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引言:诗歌的音乐美、古诗词朗诵技巧探究正文:古诗词朗诵的表现力、声音的表达与情感的传达、节奏与韵律的掌握、吐字清晰与声音谐美、情感的真实表达结论:古诗词朗诵的魅力、音乐美与文字美的完美结合1. 引言1.1 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是一种充满音乐美的文学形式,它通过优美的语言、优雅的节奏和韵律来打动人们的心灵。
诗歌之所以具有音乐美,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声音美学,能够在朗诵或朗读时带给听者愉悦的感受。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诗歌音乐美的典范,它融合了中华古典音乐的传统和人们对自然、情感的感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音乐魅力。
古诗词朗诵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心灵感悟的传达,它通过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将文字的意蕴和美感传递给听者。
在现代社会,古诗词朗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对音乐美的探索和表现,它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学,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和震撼。
在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时,不可忽视其中的音乐美元素,只有深入理解诗歌的音乐美,才能更好地展现古诗词的魅力和韵味。
1.2 古诗词朗诵技巧探究古诗词朗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其独特的音乐美让人沉醉其中。
林徽因的诗歌三美

林徽因的诗歌三美
林徽因的诗歌三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三个方面。
这种美感的呈现,既源于林徽因个人的才情和审美追求,也与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1.音乐美:林徽因的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音
乐性。
她善于运用押韵、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语言表达上既有韵律感,又有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绘画美:林徽因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这些意象和比喻
往往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绘画性。
她善于运用色彩、光影、构图等绘画元素,将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3.建筑美:林徽因作为一名建筑师,其诗歌中自然融入了建筑学的元素,使得诗
歌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感。
她的诗歌在布局上讲究对称、均衡和层次,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给人以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美感。
总之,林徽因的诗歌三美体现了她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她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古诗词朗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诗歌朗诵中,音乐美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探究古诗词朗诵的音乐美,可以进一步提高古诗词的朗诵技巧和表现力。
本文将从音律、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四个方面探讨古诗词朗诵的音乐美。
一、音律音律是指诗歌中的音调、音高和音量等音乐要素。
在古诗词的朗诵中,采用合理的音律可以突出其意境和气质。
首先,古诗词中的韵母是需要注意的音律要素。
韵母的清凉、柔美、悲壮等音色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表现出来。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中的“江”、“平”、“川”等韵母应该发出清脆响亮的音色,突出英雄的豪迈和严谨。
另外,音律还表现在古诗词的节拍感上。
节拍感是由音符之间的重复和分布关系产生的。
在古诗词的朗诵中,有时要表现出节奏感,如用快慢不同的节奏来表现诗句中的时间性或场景的变化等。
例如,王沂孙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应该用较慢的节拍,慢慢地表达出寒蝉凄切的情感。
二、韵律韵律是指文言文中的平仄、声调和字音等要素。
平仄是对文言文诗句的声音高低制约所造成的美学规律,是诗歌韵律的基础。
在古诗词的朗诵中,掌握平仄变化和发音准确性是关键。
在平仄的掌握上,古诗词要发挥平仄的作用,将相同的韵脚都发出相同的平仄,用平仄的高低造成和谐的感觉。
如杜甫的《登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应该将“尺”、“天”等韵脚发成平声,让平仄自然流畅。
另外,在音调上,每一个音节都有其独特的声调。
在古诗词的朗诵中,准确把握每个字的声调,这样才能表达出古诗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落日照溪山,红霞满四野。
欲知村里事,问向来花与酒。
”应先理解它的字音,明确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上声和去声,再根据音律规律进行朗诵。
三、节奏节奏是指音乐由时间单位分割而成的部分的结构安排。
在古诗词的朗诵中,更好体现节奏会让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在节奏的处理上,需要注意句子的整体意思和音韵规律的处理。
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读出诗歌的音乐美一读:诗歌的节奏节奏的出现早于语言,合乎规律的重复便形成节奏。
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每次新的回环重复,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使人感到亲切愉快。
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组合形成顿。
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
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音义的完整。
我国诗歌的节奏形式主要有五言三顿(2-2-1或2-1-2),七言四顿(2-2-2-1或2-2-1-2)等。
郭沫若在《文艺论集.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
”①让我们通过大量的朗读,去感受“它的外形”和“生命”。
五言诗每行诗有五个字,组成三个顿,诗句结构式为2——2-1或2——1-2。
五言律诗、绝句也属于这种节奏。
如五言律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言四顿的诗句结构式大体为2-2——2-1或2-2——1-2,长顿比较固定,在特殊情况下可移动。
七言律诗、绝句也属于这种节奏。
如七言律诗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七言绝句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读:诗歌的音韵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无韵不为诗。
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
”②所谓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或平仄统一的字,使朗诵和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感对我们的启发作文

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感对我们的启发作文诗歌音乐美韵律感我启发自古来,诗歌便文墨客传承文明、抒发情感重载体。
漫长历史长河中,诗歌其独特音乐美韵律感,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
诗歌美,仅仅体现其深刻思想内涵,更它优美音韵节奏。
诗歌音乐美韵律感,我生活、学习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诗歌音乐美,指诗歌音节、韵律、声调等方面谐统一。
种音乐美,使得诗歌具优美旋律节奏,给愉悦听觉享受。
我国古代诗歌中,严格平水韵、词牌、律诗等格律求,从而使得诗歌具鲜明音乐特点。
如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等名篇,都具鲜明音乐美。
种音乐美,仅使得诗歌具较高艺术价值,还我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诗歌音乐美教我欣赏生活中美好。
诗歌中音节、韵律、声调等方面谐统一,使得诗歌具优美旋律节奏。
种美,生活中点滴事物中同样存。
当我学欣赏诗歌音乐美时,我也能够发现生活中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热爱生活。
诗歌音乐美锻炼我审美能力。
欣赏诗歌过程中,我需理解诗情感表达,感受诗歌音乐美。
种审美过程,助提高我审美能力。
诗歌音乐美还我语言表达能力产生积极作。
通过学习欣赏诗歌,我能够更好把握语言韵律节奏,使自己表达更加生动趣。
诗歌音乐美还我国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产生深远影响。
音乐戏剧创作中,诗、作曲家借鉴诗歌音韵特点,创作出许多优美作品。
如古典戏曲《西厢记》、《长生殿》等,都一定程度受诗歌音乐美影响。
种影响,使得我国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独特魅力。
诗歌韵律感,指诗歌中押韵、仗、排比等方面规律性。
种韵律感,使得诗歌具鲜明节奏韵律特点,给强烈视觉听觉冲击。
诗歌韵律感,我学习生活中也着重启示。
诗歌韵律感培养我节奏感。
学习生活中,我需具备良好节奏感。
诗歌韵律感,使得我阅读诗歌时能够感受强烈节奏韵律。
种节奏感,助我更好把握生活工作中节奏,提高效率。
诗歌韵律感助我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
诗歌中,诗通过韵律感来强化语言表现力。
我学习生活中,也可借鉴诗歌韵律感,使自己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美 含蓄美 自然美 哲理美 风格美
置辞美 意境美 章法美 艺术的美 情志美
☆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语言的节奏 ☆诗歌音乐美的具体体现
起源:原始劳动创造了音乐、诗歌和舞蹈
举 重 劝 力
杭育调
杭育声
音乐 歌 诗
起源:原始劳动创造了音乐、诗歌和舞蹈
《尚书· 舜典》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 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 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 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 率舞。”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秋光︱大好︱岂蹉跎,2+2+3 星斗︱满天︱浴夜波。2+2+3 荡起︱银河︱三万浪,驰飞︱岁月︱两千梭。 一席︱肺腑︱知音盛,半世︱风云︱壮事多。 振袂︱高歌︱澎湃去,青春︱蹭蹬︱更鸣铎。
音律
以词为例,词的音律表现为字句有 定——字数固定(句有定字)句数固定(篇有 定句),律句之间,出参差型长短律节奏群。
秋光‖大好‖岂蹉跎, 星斗‖满天‖浴夜波。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荡起‖银河‖三万浪, 驰飞‖岁月‖两千梭。
声律总表
音律、韵律、声律
秋光‖大好‖岂蹉跎(tuó), 星斗‖满天‖浴夜波(bō)。 荡起‖银河‖三万浪, 驰飞‖岁月‖两千梭(suō)。 一席‖肺腑‖知音盛, 半世‖风云‖壮事多(duō)。 振袂‖高歌‖澎湃去, 青春‖蹭蹬‖更鸣铎(duó)。
韵律
往 复 型 声 韵 律 节 奏 群
韵律
诗歌为什么押韵?
☆出往复型声韵周期,就是 重复,就是回归。押什么,就是 让什么重复、回归。 ☆各民族诗歌,由于民族语 言的差异,押的方式各有不同。
韵律
诗歌为什么押韵?
☆押重音,就是重音的重复。印欧语系 的诗歌注重的就是轻重音的变化组合。 ☆押音节数量,就是音节数量的重复 。 日语诗、朝鲜语诗等。 ☆押语法,就是语法的重复,也就是排 比。
ABC—DEC :挂羊头,卖狗肉
AA—BB:努力学习
ABA—BAB :登泰山而小天下 ABC—CBA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ABC—CDE :小意思,意思不小
语言节奏的形式
音 顿 律 平 仄 律 声 韵 律 长 短 律 快 慢 律 重 轻 律 扬 抑 律
音
顿
由音长因素构成。由等音节或等音步 语句排列组合,形成语音链上的等音 长序列和音空,有规律地交替成周期 性变化,就产生了音顿律节奏形式。
怒发冲冠(2+2),凭栏处(3),潇潇雨歇 (2+2)。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 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音律
音律
音律的基本节奏格式:
音步音长+音步停延+音步音长+音步停延 等言诗歌的音律
节停奏ຫໍສະໝຸດ 延节奏就是 音的行进与停歇 之间的矛盾运动, 就是有规律的重复。
万事万物都有节奏
节
和谐的节奏
美感快感 协调差异
奏
不 和
谐
语言节奏
是语音的对立因素成周期性组合的结果
对立因素
徐 长 快 轻 抑 疾 短 慢 重 扬
周期性序列
语言 往复型 节奏 的 对立型 周期 模式 回环型
AB—AB:研究研究
等音长句式+句子停延=整齐型音顿律节奏群
杂言诗歌的音律
短音长句式+句子停延+长音长句式+句子停延 =参差型长短律节奏群
诗 歌 的 韵 律
诗歌的韵律, 是诗篇的押韵及复叠规律, 即诗歌语音链上由声韵律 完成的往复型声韵节奏周期。 这也是诗歌音乐美的重要体现。
韵律以律诗为例,律诗的韵律表现为韵有
定位——韵脚相同(同韵字)、韵脚固定(同 位置)和一韵到底,出往复型声韵律节奏群。 韵部:将韵母相同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 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指在文章的 创作中,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韵脚: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进行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有定对)按照字音的平仄 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秋光‖大好‖岂蹉跎(tu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星斗‖满天‖浴︱夜波(bō)。 仄仄平平仄仄平。 荡起‖银河‖三万浪, 仄仄平平平仄仄, 驰飞‖岁月‖两千梭(suō)。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席‖肺腑‖知音盛, 半世‖风云‖壮事多(duō)。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振袂‖高歌‖澎湃去, 平平仄仄仄平平。 青春‖蹭蹬‖更鸣铎(duó)。
诗 歌 的 音 律
诗歌的音律,是诗句和诗篇的音 节数及其组合格式和规律。 诗歌的音律是由音顿律或长短律, 形成的诗歌整齐型音顿律节奏群或 参差型长短律节奏群,来共同完成 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音律,是汉语诗律的基 础,也是构成诗歌时间艺术的基本 条件。
以律诗为例,律诗的音律表现为字 句有定——字数固定(句有定字)句数固定 (篇有定句),每个律句结构一致,音步数一 样,出整齐型音顿律节奏群。
ao iao
ou iu an ian uan ü an
九敖遥
十欧愁 十一油游 十二安言
ü
er -i(前)-i(后) u
二十二鱼雨
二十三儿耳 二十四知诗 二十五无屋
秋光︱大好︱岂蹉跎(tuó), 星斗︱满天︱浴夜波(bō)。 荡起︱银河︱三万浪, 同韵字 驰飞︱岁月︱两千梭(suō)。 同位置 一席︱肺腑︱知音盛, 一韵到底 半世︱风云︱壮事多(duō)。 振袂︱高歌︱澎湃去, 青春︱蹭蹬︱更鸣铎(duó)。
韵律
诗歌为什么押韵?
☆押音节,就是整个音节的重复。如彝语诗歌 。 音节包括声调、声母、韵母。因此,押音节又分为: 1、押声调,就是声调的重复。如汉藏语系的苗、瑶、 藏、缅、壮、侗等语族的诗歌。 2、押声母,就是声母的重复。就是每句的第一个字 音的声母都一样。押声母意味着每句都以长主音开 始,蒙古语长调第一个音节往往很长,而且开始很 重,所以押声母。
诗和歌统一于唱的音乐中
诗
风
雅
经颂
汉 魏 乐 府 诗
唐 宋 元
诗 词 曲
诗歌和音乐本质上的一致性
诗歌和音乐,本质上都属于时间上的节奏 艺术。 音乐借助声音来表达,诗歌也要借助声音 来吟诵或歌唱,而声音的延续即是节奏的时 间流动。因此,诗歌和音乐都和节奏有关, 都是节奏艺术。 诗歌之所以具有音乐美,就在于诗歌具有 和音乐一样的节奏。
事业、理想、奋斗、︱爱情、婚姻、家庭, ︱一切的一切︱ 是多么的复杂。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律
平
仄
由音高因素构成。以音高因素为主形成 的平声与仄声有规律地相间交替或 上下句语段平仄相对出现, 可构成汉语语音链上的平仄律节奏。 ①开大口,说大话。 (平仄仄/平仄仄)往复型平仄律 ②兵无常胜,水无常形。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回环型平仄律 ③努力学习(仄仄平平)对立型平仄律 ④驾雌霓︱之连蜷,泛江天︱之悠永。
搭配 适当
语言节奏的和谐性
诗 歌
口语 语言节奏的自由性 散文 小说
语言节奏的和谐性, 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本质, 是诗歌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 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唯一标志。
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 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诗歌的音乐美主要由诗歌语言节奏的和谐来 完成。诗歌的音乐美具体体现在诗歌的音律、韵 律和声律上 。
律
声
韵
由音色因素构成。由音素的异同对立统一成 周期性组合,就形成了同音素与异音素有规 律交替出现构成的声韵律节奏。双声、叠韵、 叠音、押韵、反复、回文、顶针。
律
①叠音词:匆匆;双声词:详细; 叠韵词:发达 ②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 好好奇奇。 ③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关系最重要。
语 言 节 搭配 奏 不适当
韵律
诗歌为什么押韵?
歌曲开始和结束的音是主音。主音就是结束的意 思,歌唱中,回到主音,就代表一个段落的结束。 当旋律的音高回到了主音,歌词的音质如果不回来, 结束感将大打折扣,所以要押尾韵。
音 乐
大调
小调
主音
1 6
对称主音
5 3
韵律
诗歌为什么押韵?
声
律
诗 歌 的
诗歌的声律,是诗篇句内 及句间的声调组合格式和 规律,即诗歌语音链上由 平仄律完成的对立型、往 复型和回环型节奏周期。 (长短、高低、动静组合)
对仗律
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节律美 诗歌的位体美
诗歌的节奏美 诗歌的宫商美 诗歌的体裁美
大品‖尚清修,高德‖重志遒。 晨兴‖拥彩凤,岁暮‖步松丘。 意取‖云君梦,心追‖大海头。 和风‖环朗月,雅韵‖向鸿俦。
韵
a ia ua
韵
表
表
二十五韵
一阿呀
三十九韵母
二十五韵
三十九韵母 o uo
e Ie ê ü e ai uai ei ui
en
un
十三恩温
十四春村
二我窝
三额俄 四叶夜 五约月 六哀歪 七诿微 八吹归
in
ü n ang iang uang eng ueng ing ong iong i
十五音殷
十六云韵 十七昂扬 十八鞥翁 十九英迎 二十勇永 二十一衣依
韵律
诗歌为什么押韵?
3、押韵母,就是韵母的重复。押韵的诗歌都是拖腔 的诗歌,因为拖腔时拖长的是韵母。 ①押头韵,就是诗句的第一个字音要押韵。 ②押腰韵,就是诗句的中间那个字音要押韵。如满 语诗歌。 ③押尾韵,即诗句的最后一个音节押韵。 ☆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所以不会选择押重音, 只会押音节,并且在押音节中选择了押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