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课例

合集下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通用19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通用19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通用19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通用1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1一、创设问题,谈话入题: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用“母亲”指代哪些事物呢?(板书课题)为什么称地球是母亲呢?为什么要说“只有一个地球”?2、出示地球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描述看到地球的样子。

3、学习第二自然段,读悟想象地球的“美丽壮观”。

二、引导学法,激发质疑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算学懂了课文呢?古人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所以,读书,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读懂课文。

但学习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

3、交流质疑,随机疏理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②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③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三、深入感悟,读出自己1、要读懂课文,我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叫读懂了。

其实要弄清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讨来弄清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自己是什么心情?(担心、愤怒、悲伤、伤心)2、默读课文,画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文字。

3、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抓住以下几点感悟:①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第2自然段)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第3自然段,抓“不加节制”感悟)③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第4自然段,抓“生态灾难”感悟)④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设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抓第6自然段,“40万亿公里”感悟)四、读懂课文最后一段1、面对如此脆弱的地球,我们的科学家怎样呼吁的?2、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我们的作者怎样呼吁呢?3、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人类的过错,我们又该怎样呼吁呢?五、倾诉读后感,小结全文1、引导学生写话,播放音乐。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没想、移民、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师: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2、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记在书上的空白处。

1、师检查学生字词的读音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2、学生汇报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师生共同梳理,达成共识。

三、精读课文,感悟中心:师过渡:茫茫宇宙中,地球如一叶扁舟,,渺小而不起眼,但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发了感叹,(出尔小黑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全班齐读。

师: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一)①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为什么把地球称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②师小结:是啊,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那样可爱,那样美丽。

我们要赞美它、热爱它。

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二)感悟地球的“渺小”,学习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三)①师:为什么说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②师:如何理解“本来”?生态灾难会给人类生存带来怎样的威胁?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课外资料举例说明吗?③师小结:人类对待不可再生资源是不加节制的开采,对待可再生资源是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才使地球母亲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与伤害。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8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8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8篇只有一个地球篇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节课,请同学们放声齐读课题。

二、揭示课题。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去描写地球的,其中我们学习了地球可爱这一部分,知道了地球的可爱是它外表的美丽,它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是这样吗?还围绕课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说地球为什么是渺小的,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吗?没有了地球,人类真的别无去处吗?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看看大家是否有新的发现。

在读的过程中,请拿起笔,边读边勾画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

好,开始吧!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小结:大家刚才读得很认真,请每个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自由组合分研究小组来学习好不好。

我这里有几个牌子,请各小组长把牌子领去,现在我们分组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

过渡语:在学习之前,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在同学们到一块儿去的时候,同学们先别急着去说,先应读书。

为了节省时间,你们那一小组可以先把有关的内容齐读一下,然后再结合实际,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的理解,现在同学们可以去自己的小组交流第一范文网。

小结:刚才我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也听到了议论纷纷,现在我请各小组的代表来汇报学习情况。

3、小组汇报。

(1)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同宇宙比小。

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

)小结:两点原因,同宇宙相比,地球很渺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2)写“渺”字。

看我写渺小的渺字,看出来了吗?在我们的眼中,庞大的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它小得就像一粒沙子。

(3)谁来把写地球渺小的句子读出来。

指名读。

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作者把什么同地球作比较,这就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作者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列数字)请大家齐读这段话,仔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设计优秀3篇

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设计优秀3篇

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设计优秀3篇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各更多有关地球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渎,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学生:查阅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一三课《只有一个地球》。

2、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看看一幅动画。

(教师出示幻灯片)。

3、看了这个动画,你想说些什么?4、看了刚才的动画,同学们有了很多感慨,有位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到太空中,亲眼看到了地球,他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这句话。

5、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赞美、叹息、惋惜)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6、全班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地球很可爱,但是它很脆弱。

(教师板书:可爱破碎)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1、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部分讲了地球的可爱?哪些部分讲了地球容易破碎?2、可爱表现在哪儿?指名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找出重点词句。

(教师板书:母亲摇篮)3、读地球可爱的这一部分,你的心情怎样?(赞叹、自豪)带着这种语气,请大家一起读。

4、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老师请女生读这一部分,男生思考。

(教师板书:渺小资源枯竭)5、(出示幻灯片,请全班齐读)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作者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地球。

6、地球本身就非常渺小,人类应该精心保护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可是,人们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完成填表。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8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渺小矿物恩赐慷慨滥用目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作文吧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

2、理解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设计理念: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在活动中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收集和汇报资料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掌握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方法。

4、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能力上升,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5、打破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提高写作水平,致力于环保知识的宣传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充分阅读,理解内容。

1、教师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体会文章内容。

2、深入理解文中关于地球的知识,鼓励学生找出文中佳句,反复朗读感悟。

二、设计活动,激趣自学。

1、活动方案:教师转换角色,以报社主管的身份组织报社创刊暨记者招聘会,学生以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员的身份作报告,整个活动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语言感悟为中心,达到听说读写兼收的效果。

2、活动要求:水利资源部(小组)、林业部(小组)、矿产资源部(小组):(1)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积极参与对我国乃至世界相关资源状况资料的搜集整理;(2)能采用统计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作具体说明课文内容(作报告)。

宇航局(小组):充分感悟课文内容,(1)根据文中描述搜集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状况的资料;(2)根据文中描述设想人类飞往外星球所需费用和时间,作出计算;(3)起到使课文更具说服力的作用。

环境保护局(小组)下设水污染与治理办公室、大气污染与治理办公室、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沙尘暴治理办公室:(1)积极收集各类污染状况;(2)能够画出污染前后的对比图片,结合课文语句具体说明;(3)列举近年来发生的生态灾难如洪灾、酸雨、沙尘暴等资料;(4)使课文更具有说服力。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通用14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通用14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通用14篇)《只有一个地球》篇1合理运用媒体开展导入教学研究教学片段一:课始,柔和的音乐声起。

多媒体展现浩瀚无边的宇宙,由远及近。

一颗美丽的蓝白纹痕相互交错的星球在教师的配乐解说中缓缓映入眼帘。

孩子们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画面,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

她是人类的家园,她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

它叫——?”生齐声答道:“地球。

”师温柔地问:“你还想亲切地称呼她什么?”一个孩子深情地说:“我还想称呼它‘妈妈’、‘生命的摇篮’。

”另一个孩子说:“我想称呼它‘人类的后花园’、‘人类的净土’。

”点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创建了良好的平台,使“教”与“学”实现完美的组合;使学生真正“好学、乐学”。

我认为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学科整合,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本片段的成功地引导学生进入了学习最佳状态。

媒体创设的情境引发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为课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温婉的声音给学生以亲切感,在声乐的配合下有效地驱动了学生情感的自然表露。

“妈妈、摇篮、花园、净土”这一个个贴切的称呼既是学生的真情流露,也是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知识积累。

教学片段二:师:“地球是这样的美丽可爱,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的范围又很小很小,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师:“轻声读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生自由轻声朗读后交流)生:“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师:“什么是‘滥用’?”生:“滥用就是随便地使用,过度地使用。

”生:“胡乱地使用。

”师:“对呀,胡乱地过度地使用就是滥用。

”生:“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我找到了一句话‘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的资源。

‘不加节制’是什么意思?”生:“不加节制就是不加限制。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精选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精选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精选1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十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感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画、批说明方法。

2.借助列表,理清说明顺序。

3.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拓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的生存依托于“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倡学生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教学策略1.借助资料、结合说明方法感受只有一个地球。

2.通过读、思、议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要精心保护它,初步感受保护环境的教育。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写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认识说明对象出示课件地球图片:在浩瀚的宇宙间,有这样一颗星球,它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分;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有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有人们在蓝天下愉快的生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载歌载舞,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

它就是?这篇课文要说明的对象是谁?(地球)对,读课文要先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学习词语,发现书写规律1.听写词语。

矿物、恩赐、枯竭、威胁、目睹。

2.发现规律。

这几个字:矿、赐、竭、胁、睹。

都是我们这课的生字,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规律:左右结构的字要左低右高、左窄右宽。

(三)发现写法,整体感知结构1.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从几方面介绍了地球?外观、体积、资源、移居。

2.作者从这几方面要说明地球的什么特点呢?又是怎样说明的呢?3.默读画批:细细品读课文,用曲线画出地球的特点,读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批注在旁边并想想作者这样运用的好处。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晶莹、和蔼、慷慨、枯竭”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结合关键语句了解课文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莹、裹、篮”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半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重点体会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教学难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世界的杂志《时代周刊》每年都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

评出的这个人,肯定是这一年中在全世界影响特别大的。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等都入选过。

有一位中国人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入选,他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但是,198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闻人物。

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呈现《时代周刊》的封皮。

)对,就是濒危的地球。

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课文。

(同时板书。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课例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发布信息来帮助学习。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重难点、关键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设计:一、导言激趣,由题如手。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日子么?(世界地球日)2、你们还知道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是哪国人?(英国人)电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是哪国人?(美国人)电话的发明者贝尔是哪国人?(原籍是苏格兰人,后移居美国)虽然我们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且生活的年代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且我们这样的家“只有一个”。

(板书课题)3、有幸飞入天空的宇航员安德斯上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笑、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他为什么这样形容地球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二、自由读文,引入中心句。

1、文中作者是怎样赞美地球的?宇航员目睹地球时又发出怎样的感叹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有关语句画一画。

(1)作者:“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指导读)(2)宇航员:“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你能针对这句话提出什么问题吗?看谁提得最有价值,我们就带着谁提的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1)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又为什么说它太容易破碎了?(2)课文是怎样说明地球的可爱及其太容易破碎了的呢?三、自主学习,探究发现。

1、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现在同学们就在小组内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和学习方法,共同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2、展开组内研究、学习,先将有关语句画出来,体会一下,再讲一讲。

3、指名读1—2自然段,想想这一部分描写得美吗?美在何处?(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3)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4、查资料,找数据证明地球的大小。

师述:地球像一叶小舟,载着60多亿人,在茫茫的宇宙中行驶,这叶小舟无怨无悔。

她是多么的慷慨无私啊!人类的安危安全系于这叶小舟。

如果人类在这叶小舟上任意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从“一叶小舟”中体会出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5、过渡:昔日美丽的地球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让我们看看人类的劣迹吧。

6、质疑讨论: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B、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C、人们破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7、教师小结: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人类生活需要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因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威胁。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

8、默读课文5---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证明:没有合适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9、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精心保护的球。

)10、学到这里,我们对地球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说说你看到或听到哪些是破坏地球的行为,为什么?哪些是保护地球的行为?11、谁用“只有一个”说一句话,夸夸世上某种东西只有一个?任何一样东西,不可能只有某一人独自拥有,就算是,至少可以克隆,但地球却永远只有一个,永远无法克隆,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那么面对养育了千千万万人类的子孙的地球母亲,你想向她说些什么呢?(问候、感激、赞美)四、延伸课外,感悟实践。

同学们喜欢“实话实说)节目吗?现在我就现场插播《实话实说》节目,我就是主持人崔永元,同学们就是特邀嘉宾。

学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可以是一副对联、一句话、一句格言、警句或是一声感叹……在这一环节,同学们把通过学习这一课的感受用多种表达方式一吐为快,情感发自内心,语言溢于心田。

难怪有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如果我们再继续迫害她,我们将无家可归。

还有的学生慷慨激昂地说:人类啊,快醒悟吧!我们的母亲——地球在流泪,在流血。

五、作业设计1、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2、画一幅环保宣传画或写一篇读后感。

3、以个人名义给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写一封倡议书。

4、利用你搜集到的资料,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建立一个研究性学习文件夹。

5、搞一次“小行动保护大地球”的一分钟演讲。

六、板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破坏精心保护别无去处造福子孙后代《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日子么?生:世界地球日。

师:你们还知道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是哪国人?生:英国人。

师:电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是哪国人?生:美国人。

师:电话的发明者贝尔是哪国人?生:原是苏格兰人,后移居美国。

师:虽然我们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且生活的年代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且我们这样的家“只有一个”。

师:文中作者是怎样赞美地球的?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宇航员目睹地球时又发出怎样的感叹呢?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你能针对这句话提出什么问题吗?看谁提得最有价值,我们就带着谁提的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生: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又为什么说它太容易破碎了?生:课文是怎样说明地球的可爱及其太容易破碎了的呢?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现在同学们就在小组内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和学习方法,共同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师:地球母亲如此美丽可爱,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她的容颜,用心灵去感受她的和蔼可亲。

然后,结合画面畅所欲言谈感受。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地球可爱。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晶莹透亮:是光亮透明的意思,一般都用来形容美玉宝石、珍珠。

纱衣:本身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很美妙。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地球如同一位身披水蓝色纱衣的仙女,又如晶莹剔透的宝石一样光彩照人,美丽极了。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生:这句话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是拟人的写法,说明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就像儿女与母亲一般,说明地球给了人类生命;又比喻成摇篮,摇篮是婴儿睡觉时最舒服的地方,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师:事物之间有共同之处才可作比喻、拟人,想一想:地球和摇篮,和母亲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个比喻恰当吗?生: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了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地球是生命起源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诞生在地球上,她无私地为人类奉献着一切,人类才得以繁衍生存。

这个比喻恰当。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看一看读得是不是更好,谁来试一试?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我们就像他那样读一读,这样,学生在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把地球母亲的感激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之中。

师: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生:地球像一叶小舟,载着60多亿人,在茫茫的宇宙中行驶,这叶小舟无怨无悔。

她是多么的慷慨无私啊!师: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生:人类的安危完全系于这叶小舟。

如果人类在这叶小舟上任意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一叶扁舟”中体会出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师:昔日美丽的地球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让我们看看人类的劣痕吧。

质疑讨论: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B、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C、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教师小结: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人类生活需要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因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威胁。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

师:为什么说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生: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师: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生: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精心保护地球。

师:任何一样东西,不可能只有某一人独自拥有,就是是,至少可以克隆,但地球却永远只有一个,永远无法克隆,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那么面对养育了千千万万人类的子孙的地球母亲,你想向她说些什么呢?生:地球妈妈,您还好吗?生:地球妈妈,谢谢您。

生:地球妈妈,您真伟大!师:同学们喜欢“实话实说”节目吗?现在我就现场插播《实话实说》节目,我就是主持人崔永元,同学们就是特邀嘉宾。

学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可以是一副对联、一句诗、一句格言、警句或一声感谢……生: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如果我们再继续迫害她,我们将无家可归。

生:人类啊,快醒悟吧?我们的母亲——地球在流泪、在流血。

师:能不能根据你对这部分课文的理解,试着把空白处补充完整,形成一段通顺的话?生:“我”是人类生活离不开的淡水,我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倾倒垃圾,排放工业废水,不但使我不能再生,还造成水的污染,鱼儿死亡,人类中毒等一系列生态灾难。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师:同学们,当你了解我们的母亲地球遭受人类的万般蹂躏践踏后,还如此慷慨无私,默默奉献的时候,你是否更加感受到她的可爱和容易破碎呢?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看到我们可爱的母亲如此容易遭到破坏,而且是我们人类中一些不孝之子孙造成的,怎能不叫人痛心?我们该那么办?生: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如果我们再继续迫害她,我们将无家可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