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重大成就故事推荐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一):袁隆平小时候的故事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
教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教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教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教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本事。
有一次,教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
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当能够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可是教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
他自我想不出来,教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
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二):中国科学家钱人元的故事钱人元生卒年:1917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汤家桥。
江苏常熟人1931年,在苏州中学化工科学习。
1935年,化工科毕业,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
1939年,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员。
1943年,赴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做研究生并任研究助教。
1947年,到依阿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8年,回国,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级讲席。
1949年,到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
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科研逆袭的事例

科研逆袭的事例
1.玛丽·居里:波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因其在放射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著名。
尽管她的早期生活困苦,且在成为母亲后才开始接受大学教育,但她最终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女性。
2.斯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宇宙学领域的先驱。
尽管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霍金仍然通过他的研究和学术成就为科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3.埃德蒙·哈雷:英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通过研究彗星的轨道,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哈雷也是一位气象学家和气象学先驱。
4.艾米丽·奥斯特姆沃西:美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她以研究疟疾和艾滋病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影响而闻名。
她的研究对于全球卫生和经济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
5.丽莎·兰道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她以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而著名。
兰道尔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和教育家。
6.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是一位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以发明留声机、电灯泡、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等闻名。
尽管他在童年时期曾被认为智力发育迟缓,且只在学校接受了三
个月的教育,但他通过自学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7.斯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黑洞辐射理论的重要贡献者。
尽管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但他通过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8.屠呦呦:中国药学家,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研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篇11、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
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
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
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
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搞笑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
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
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齐把火扑灭了。
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
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
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
之后,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2、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
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
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
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是上帝!”“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
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
中国的十个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的十个科学家的故事第一篇嘿,朋友!今天来跟你聊聊咱们中国了不起的十个科学家的故事。
先说钱学森爷爷,那可是航天领域的大牛!当年他一心想回国,历经千难万阻,终于回来了。
回国后,他带着团队搞火箭、导弹,为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简直太牛啦!还有光爷爷,他专注于地质研究。
到处跑,找石油、找矿产,就像个地质侦探。
他的努力让咱们国家发现了好多重要的资源,厉害吧!邓稼先爷爷也不能不提。
为了研究原子弹、氢弹,他默默付出,不怕危险。
在艰苦的条件下,成功让咱们国家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太了不起啦!袁隆平爷爷,那是解决咱们吃饭问题的大功臣。
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让产量大大提高,大家都能吃饱饭,他就像个稻田里的超级英雄!屠呦呦奶奶也很棒哟!她研究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得了诺贝尔奖呢,真给咱们中国人长脸!竺可桢爷爷,一辈子都在观察气象,记录各种数据,让咱们对天气变化有了更多了解。
侯德榜爷爷在化学工业方面很厉害,搞出了好多新的生产方法,让化工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童第周爷爷在生物学上有大成就,做实验可认真啦,为生物学的发展出了不少力。
茅以升爷爷建造的大桥那叫一个厉害,又坚固又漂亮,交通变得更方便啦。
这就是咱们中国的十个科学家的精彩故事,他们是不是超级棒?第二篇亲爱的,咱们来唠唠中国十个科学家的故事哈。
先说华罗庚爷爷,他数学特别厉害,虽然一开始条件艰苦,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数学界闯出了一片天。
陈景润爷爷也牛得很,研究数学难题那叫一个专注,简直是数学迷中的战斗机。
苏步青爷爷在数学领域也是一把好手,培养了好多优秀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哟。
王淦昌爷爷为了核科学研究,默默奉献,那种精神让人佩服得不行。
周培源爷爷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不小,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林巧稚奶奶是妇产科的专家,迎接了好多新生命的到来,就像生命的守护者。
钱三强爷爷在原子能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九章爷爷在气象学和空间科学方面很有建树,是个厉害的角色。
为科学献身10个科学家的故事

为科学献身10个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我们来看看10位科学家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理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科学成就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还在实践中,他的研究成果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达尔文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对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者,她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她的研究成果也为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4. 牛顿牛顿是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等理论,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他的研究成果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 卢瑟福卢瑟福是原子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他的研究成果也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6. 波尔波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他的研究成果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7. 瓦特瓦特是蒸汽机的发明者,他的发明为人类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他的发明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8. 达芬奇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9. 马克思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理论为人类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科学家重大成就故事推荐

科学家重大成就故事推荐科学家用他们聪明的智慧,为人类当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也流芳百世,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科学家重大成就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科学家重大成就故事篇1:李林塔尔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
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
李林塔尔1848年5月23日出生于安克拉姆,1896年8月10日死于柏林。
他酷爱飞行,青少年时曾搞过“飞人”实验,成年之后,他以业余时间系统观察飞鸟。
1889年,李林塔尔写成了著名的《鸟类飞行──航空的基础》一书,论述了鸟类飞行的特点。
李林塔尔善于创制仪器,进行航空实验来验证观察的结果,他的测试片状物体的升力和阻力的仪器和试验扑翼机升力的仪器都是十九世纪末有代表性的航空研究仪器。
李林塔尔注意积累数据,总结经验,纠正了前人“多层叠置窄条翼”的片面做法,第一次提出了“曲面机翼比平面机翼升力大”的观点,为后来飞机的发明成功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李林塔尔的最主要贡献还是成功的滑行飞行。
1891年,他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滑翔机,成功地进行了滑翔飞行,从而肯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
在1893到1896年的三年内,李林塔尔进行了两千次以上的滑翔飞行试验,三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许多照片,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以此编制了《空气压力数据表》,给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894年,李林塔尔从柏林附近的悬崖上起飞,成功地滑翔了350米(1150英尺)远,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成绩。
他仔细地将自己的成就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航空史上最早的飞机性能记录之一。
但是李林塔尔过于重视升力,而忽视了对飞机的操纵。
他认为改变身体重心的位置是保持飞机稳定的唯一办法,这一失误对他来说是致命的。
1896年,李林塔尔在飞行中突然遇到迎面突风,在他还未来得及将重心前移以使滑翔机低头之前,便和飞机一同坠落到了地面。
李林塔尔于失事的当天去世。
科学家成就的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以及成就

科学家成就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以及成就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定义的专业类别贡献者。
以下是WTT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科学家成就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科学家成就的故事篇1:冯如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
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
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
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
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科学家成就的故事篇2:广义相对论的建立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
但是德国物理学的权威人士普朗克注意到了他的文章,认为爱因斯坦的工作可以与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于普朗克的推动,相对论很快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科学家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科学家事迹一、屠呦呦屠呦呦是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她是我国著名药学家、药理学家,被誉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奠基人。
屠呦呦在抗疟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发现了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青蒿素制剂,为世界抗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她的事迹不仅仅是对科学的突破,更是对人类健康的关怀和奉献。
二、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参与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并担任研制组组长。
钱学森追求科技创新,注重培养青年人才,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邓稼先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和导弹专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率领中国科研团队,在物理学和导弹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重要的研究和实践,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导弹和运载火箭,为中国核武器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杨振宁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揭示了物质的基本力量与粒子行为的规律。
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他的成果对理论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任仲夷任仲夷是我国著名医学家和传染病学家,是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SARS)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与SARS有关的研究,为抗击疫情、控制疾病传播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六、周扬周扬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被誉为“中国生化酶学之父”。
他的研究成果为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现了多种酶的活性调节机制,并通过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揭示了生化酶学的深层次规律。
七、陈云霁陈云霁是我国著名生物物理学家和结构生物学家,他带领团队成功解析了多种蛋白质的结构,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他的成果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为我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平台。
八、邵逸夫邵逸夫是我国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在投资推动科学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重大成就故事推荐
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
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
李林塔尔1848年5月23日出生于安克拉姆,1896年8月10日
死于柏林。
他酷爱飞行,青少年时曾搞过“飞人”实验,成年之后,他以业余时间系统观察飞鸟。
1889年,李林塔尔写成了著名的《鸟
类飞行──航空的基础》一书,论述了鸟类飞行的特点。
李林塔尔善于创制仪器,进行航空实验来验证观察的结果,他的测试片状物体的升力和阻力的仪器和试验扑翼机升力的仪器都是十
九世纪末有代表性的航空研究仪器。
李林塔尔的最主要贡献还是成功的滑行飞行。
1891年,他制成
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滑翔机,成功地进行了滑翔飞行,从而肯定了
曲面翼的合理性。
在1893到1896年的三年内,李林塔尔进行了两
千次以上的滑翔飞行试验,三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许多
照片,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以此编制了《空气压力数据表》,给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894年,李林塔尔从柏林附近的悬崖上起飞,成功地滑翔了350米(1150英尺)远,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成绩。
他仔细地将自己的
成就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航空史上最早的飞机性能记录之一。
李林塔尔于失事的当天去世。
德国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为李林塔尔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最伟大的老师”。
1999年我国建国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
为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从美国回来时,对接待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
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
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
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但那以后,钱学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
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
为了回国钱
学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啊!然而,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反而更
加强烈了。
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
出回国的要求。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的监视,在
寄给在比利时亲威的信中,巧妙的在香烟纸上写了一封信,并顺利
的转到了周的手里。
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进行,中国大使按照周
的要求,以钱学森要求回国的这封信为依据,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
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孩子终于乘坐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离开了洛杉矶,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邓稼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都是安徽人,在同一个中学上学,从小两人在一起弹玻璃球、打墙球、比赛爬树,二人结下了深厚的
友谊。
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
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
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
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趣闻】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
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
就是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
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
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链接】
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
邓稼先等科学
家研究的原子弹和氢弹就是非常厉害的核武器。
核武器爆炸的五大危害: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
核武器在爆炸时,可产生几亿摄氏度甚至几十亿摄氏度的高温,能快速融化一切。
光辐射只要涉及到人的皮肤,皮肤就会立即变成焦黄或黑色,并致使人体死亡。
冲击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震动传播能量。
核爆炸冲击波与普通炸药的震动波性质相同。
一枚当量为100万吨TNT的核弹在
爆炸时会即刻摧毁5.6公里范围内的全部建筑。
冲击波直接作用于
人体可造成各种直接冲击伤。
瞬间电磁波,核武器在爆炸时,可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巨大的电磁场,电压为几百千伏。
瞬间电磁波可破坏各种武器装备的电子
设备,杀伤人员。
既然核武器有这么多的危害,为什么我们国家还要研制它呢?以
下是我国政府在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发表的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由于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
恰恰相反,中国发
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
此后,中国政府又多次郑
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并就如何防止核战争问题一再提出了建议。
中国的这些主张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科学家重大成就故事的相关搜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