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的分配制度下,个人收入差距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

一、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分配制度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预的收入分配制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了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
普通来说,基尼系数低于 0.3 属于收入分配过分均等,在 0.3-0.4 之间属于收入分配正常差异状态,高于 0.4 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超过 0.45 则反映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
据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的 0.28 上升到 20XX 的0.48,进两年实际已超过 0.5.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已严重趋于两极化。
[1]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后,我国把战略重点放在了发展工业上。
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工业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镇的发展建设上,从而促进了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
而生存在农村的人口,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
然而,由于农业生产的次要地位,有关部门对农业生产的不够重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农业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农产品价格增长缓慢,农村生存环境恶劣,市场信息不完善,已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
再有许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在城镇务工,使农村丧失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农业生产难以维持。
在城镇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没有较高的学历和户籍优势,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远低于城镇人口。
调查表明,截止 20XX 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 1.5 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 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 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 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 33.5%。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进,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开始现象,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敏感的问题之一。
本人尝试从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的视角给出简明扼要的探讨。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基本指标。
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大于0.6则为高度不平均,有可能能会引发社会骚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0年起开始超过0.4, 2009年为0.47,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国际警戒线以上,说明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比较严峻,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高度平均的国家进入了收入差距悬殊的国家。
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
(二)行业差距不断拉大根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5年为4.73:1,2010年为4.20: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统计数据,2003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30897元、20780元、20442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6884元、10894元、11198元。
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70146元、64436元、56376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为16717元、23382元、25544元。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影响

东 南 沿 海 地 区拥 有 众 多 港 口码 头 、密 集 公 路 和 发 达 的铁 路 网 , 地理位置上与经济发达的港澳台 、 在 日本 相 邻 。同时 , 候 条 气 件 良好 , 东 部 地 区 在 经 济 发 展 中有 着 非 常 大 的优 势 , 使 比交 通 比 赛 、 地 贫 瘠 的 西 部 有更 大 的 发 展 空 间 。得 益 于此 , 民收 入 自 土 居 然 也 比 中西 部 有 着 很 大 的差 别 。 ( ) 动 力 市场 不 完善 三 劳
整 , 收 入 行 业 迅 速集 中 在 电力 、 气 及 水 的 生 产 和 供 应 业 , 高 煤 金 融 业 , 息 传 输 、 算 机 服 务 和 软 件 业 , 学 研 究 、 术 服 务 和 地 信 计 科 技
对 于 现 阶段 的 中 国 社 会 来 说 ,不 稳 定 是 在 中 国市 场 经 济 转 型 的 过 程 中发 生 。市 场 与再 分 配 对 于 不 平 等 起 的作 用 是 同一 个 方 向 的 。贫 富 差 距带 来 的 直接 后果 便 是 社 会 不稳 定 因素 的 增 加 。 伴 随 着 社 会 贫 富 差 距 拉 大 , 成 社 会 严 重 分 化 , 发 各 种 社 会 矛 造 引 盾计 划 , 成 阶层 对 立 情 绪 。纵 观 时 间各 国发 展 历史 , 困人 口 形 贫 过 大且 不 断 增 加 ,是 社 会 动 乱 的 巨 大 诱 因 。 我 国 的 刑 事 犯 罪 案 件 、 安 案 件 大 幅上 升 , 些 问题 的产 生 都 与 财 富 分 化 有 很 强 的 治 这 关联性 。
城 镇 内 不 同 岗位 间面 临着 较 高 的 流 动 成 本 ,给 劳 动 力 的顺 利 流 动 带 来 困难 , 而 使 劳 动 力 流 动 对 缩 小 行 业 、 业 、 区 间 收 入 从 职 地 差 距 的 作 用 难 以 得 到有 效 发 挥 。 ( ) 区市 场 分 配 机 制 作 用 不 平衡 四 地 我 国 分 配 机 制 主 要 是 计 划 分 配 机 制 和 市 场 分 配 机 制 。改 革 开 放 后 , 场 经 济 走 进 社 会 注 意 国度 , 场 机 制 作 用 不 断 增 大 。 市 市 由 于 国 家 由 东 部 至 西 部 的梯 度 倾 斜 政 策 的 引 导 , 得 东部 、 使 中西 部之 间市 场 作 用 力 度 不 尽 相 同 , 地 居 民收 入 分 配 便 出现 分 化 。 各 东 部 居 民 收 入 市 场 分 配 机 制 强 ,而 中西 部 仍 是计 划 分 配 机 制 占 主导 地 位 。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收入分配不均不仅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还可能造成社会不和谐和矛盾。
研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1. 收入差距扩大近年来,我国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企业内部的差距等都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5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城乡收入差距约为2.7倍。
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大幅度高于农村地区。
2. 收入来源不均我国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由于不同职业、不同城乡、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使得收入来源不均衡,也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相对于工资性收入来说,收入来源更加不均。
3. 违法违纪行为影响一些违法违纪行为也对收入分配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非法侵吞公共财产,不仅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还使得收入分配更加不公平。
1. 社会不公平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低收入群体往往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造成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2. 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也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下降,影响了内需的扩大,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 社会不稳定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还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
低收入群体由于生活压力过大,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的稳定。
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我国应当继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措施。
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原因分析引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在经济收入上的差异。
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是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大原因。
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薪资水平较高。
而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收入水平较低。
这种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2. 教育资源的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也是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一些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教育资源的差异会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3. 职业发展机会的差异不同职业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也是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一些高技能、高薪资的职业往往需要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而一些低技能、低薪资的职业可能只需要较低的教育背景和技能水平。
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和职业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一些人更容易获得高收入的职业,而另一些人则可能被限制在低收入职业中。
4. 政策和制度问题政策和制度问题也是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导致了财富集中和资源分配不公平。
比如,土地制度的不完善和财产权保护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富裕阶层能够通过房地产等资产获取更多的财富,而中低收入群体往往无法享受到相应的机会和权益。
5. 解决办法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可能的解决办法:•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平衡,提升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减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缩小教育资源的差异。
•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增加低收入人群的职业发展机会。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收入分配不均。
本文将介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2. 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在中国,收入分配不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具体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富裕的20%的家庭占据了总收入的40%以上,而最贫困的20%的家庭只拥有总收入的5%左右。
这种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具有以下主要原因:2.1 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在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更多,而且工资水平也更高。
相对而言,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而且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低。
2.2 行业收入差距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
一些高收入行业,如金融、科技、互联网等行业,更容易提供高薪工作机会。
相比之下,一些传统产业和低技能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2.3 教育和技能差距教育和技能水平也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机会,而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则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工作,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3. 对策为了解决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3.1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2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确保他们有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水准。
这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等方式实现。
3.3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我国所得分配差距的原因及解决之策

我国所得分配差距的原因及解决之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种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各地区、各族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很大,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今天,本文将探讨我国所得分配差距的原因以及解决之策。
一、原因分析1.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不公平。
一方面,由于城乡差距和行业差距的存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和种族差距的存在,不同的人群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这些不公平的因素导致了社会中贫富差距的拉大,因此需要通过政策调整来解决。
2.经济结构不合理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一些传统产业和企业面临着的困难,导致一些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失业、低收入的情况。
同时,在新兴经济活力不足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得到经济发展的机会,因此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收入也会受到限制。
3.教育资源差距教育水平是影响人们收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导致了普通人才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使他们在就业和工作中受到了挫折。
同时,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也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现象。
二、解决方案1.公平的社会制度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实现全民融合发展。
这包括推进户籍改革,取消地区优惠政策,采取税收等差政策等等。
只有打破现有制度的禁锢,才能实现民族平等,促进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
2.创新和优化经济结构我国还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样需要建立制度保护创新,差异化由依法依法而行。
这样,不仅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增加民众收入。
3.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公平教育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应通过生均资金补助或联合办学等方式改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完善高等教育入学制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教育部门的非营利型机构,以保证通过教育改善民众的收入水平。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居民收入在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的扩大。
某种程度上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在中国,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也有社保和税收方面的因素。
发展经济学先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混乱动荡的方面。
没有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些变化会发生,以及它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和原因这几个方面,从而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进而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其差距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这个总量指标上,而且也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阶层等各个方面。
在一定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可避免,这是改革和发展必经的阶段。
(一)我国基尼系数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国际公认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为基尼系数。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时,收入分配差距较为合理;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0.5以上说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过大;0.6被认为是两极分化的标志。
据世界银行的统①林秋玲:“关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若干思考”,《泉州学林》,2004年第5期。
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至2009年的0.48,这不仅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居民年收入增速为8%~9%,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速在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居民收入在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的扩大。
某种程度上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在中国,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也有社保和税收方面的因素。
发展经济学先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混乱动荡的方面。
没有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些变化会发生,以及它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和原因这几个方面,从而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进而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其差距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这个总量指标上,而且也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阶层等各个方面。
在①林秋玲:“关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若干思考”,《泉州学林》,2004年第5期。
一定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可避免,这是改革和发展必经的阶段。
(一)我国基尼系数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国际公认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为基尼系数。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时,收入分配差距较为合理;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0.5以上说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过大;0.6被认为是两极分化的标志。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至2009年的0.48,这不仅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①。
(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居民年收入增速为8%~9%,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速在4%~5%。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2010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讲了,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实际增长比上年增长8.5%。
但尽管如此,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并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乡收入比为3.33:1,达到了自1978年以来的最大水平②。
(三)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我国的改革开放,采取的是先沿海、后地层次推进的战略。
在此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享受了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客观上都起到了扩大东西部经济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实施了对外开放的倾斜政策,沿海地区优先开放,从而使其获得了优先发展权,并且沿海地区率先享受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如财税优惠等。
良好的政策环境使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自我良性循环。
但地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却显著缓慢,并在东部地区业已形成的吸纳效①叶祝颐:“收入差距扩大呼唤分配制度改革提速”,《中国网》,2010年3月8日。
②“农业部:城乡收入差距仍大,今年会保农民增收”,《中国证券网》,2010年3月10日。
益下,担当了东部地区要素供给的任务,使中西部大量的人、财、物流向沿海。
在要素流动过程中,伴随要素价格体制的不合理,西部地区失源损益。
由此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拉大。
(四)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上升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越来越大。
从人均年工资看,全国机关约1.6万元;事业单位约1.5万元;企业约1.4万~1.5万元;垄断行业约6万元以上。
可见一些垄断性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是如此的明显,在2010年两会中,有政协委员提供材料显示,“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①。
(五)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财富积累的“马太效应”正逐步显现,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状况加大了缩小贫富差距的难度。
据调查,1988-2007年,全国最高收入的10%家庭对最低收入的10%家庭收入分配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其中10%的家庭占有45%的社会财富②。
可见社会贫富悬殊明显,且贫富阶层稳定性越来越强。
原因在于财富对于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的房地产和股市,给富人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富人依靠自身财富投资,赚钱越来越快。
总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过大。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①匡贤明:“垄断企业是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点”,《新京报》,2010年3月11日。
②周慧兰、曹理达:“收入分配扩大凸显分配机制不足”,《21世纪经济》,2010年3月20日。
三、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影响和原因分析(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适当围之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要素在市场中按贡献分配。
要素所有者决策的差异以及要素配置合理性的差异所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激励机制。
二是改革的先行推动者和早期实践者,他们可能会得到较高的收入。
这种收入是他们投入产出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对改革创新者的激励,这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
三是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可以形成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和多层次的购买力,可以推动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生产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四是收入分配差距的适度扩大可以让金融资本在少数人手中集中,形成更大的社会投资规模,从而增强资本积聚能力,推动社会经济更快地向前发展。
2.消极影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却必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多方面显示,我国现在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世界的高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必须引起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具体说来,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降低工作效率。
劳动力素质差别的存在会导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是居民经济机会不平等的重要方面,并且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所引起的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产生收入分配分化的“马太效应”。
①再者,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会导致个人权力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在市场经济中,权力和金钱常常是可以互换的。
收入分配差距一旦扩大,高收入者很可能获得更大的权力,而权力的不均等又能成为收入和财富进一步扩大的源泉。
这就是说,结果的不平等会导致和加深起点的不平等,起点的不平等反过来又会加深结果的不平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就意味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后,收入和财富的多寡往往不能取决于人们的努力程度,人们付出的努力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当这种情况普遍发生时,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就会大打折扣,经济效率的降低就成为必然。
二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必然导致需求不足并容易形成经济萎缩。
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力量,已经并将进一步对我国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我国城市人口中的20%富人拥有金融资金的66.4%,而20%的穷人仅拥有金融资产的1.3%。
从消费零售额看,2007年县和县以下10亿人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仅占GDP总量的11.7%,而县以上城市3亿人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则占GDP 总量的25.5%,按人均计算,相差10倍左右。
②正是由收入分配差距的过于悬殊,造成多数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大多数人需要消费、想要消费但无能力消费,这才是国市场消费比例甚低,需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
三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损害社会稳定。
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政治生活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高的收入分配差距,会使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产生不满情绪,一些人甚至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而引发社①郭聪:“关于我国收入差距的社会现状探析”,/mz/a01/lw04.htm。
②“国务院参事:中国收入差距太悬殊导致内需难启动”,《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期。
会震荡和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安全,使经济发展缺乏一种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最终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出现,使群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影响其对经济建设的参与程度,甚至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会下降,使政策措施的实施在实际工作打折扣。
而且这种不稳定的情绪极具传染性,将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在当代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警惕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正视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尽快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
认真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地寻找缓解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
1.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没有得到充分贯彻在相当长的时期,按劳分配被看成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唯一原则。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逐步放松了对其他分配方式的限制,个人分配原则超越了单一的按劳分配,而先后经历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改革过程。
其改革的真正用意不仅在于使分配原则不断接近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法则,而且更在于它承认了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从而极调动了不同阶层经营的积极性,促进效率提高。
①但同时,这种改革也使得非劳动收入在居民个人收入中的比重迅速膨胀,而非劳动收入的获取是有条件的,诸如居民选择职业的自①杨柳:“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浙江金融》,2008年第11期。
由度、经营能力的大小、文化程度的高低等,这些条件并不是每位居民均等拥有的,因此,每位居民得到的非劳动收入的多少也不均衡,拥有条件相对教多的居民收入就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甚至没有。
由于拥有获取非劳动收入条件的差异性,从而造成收入的多寡不一,无疑拉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2.国家政策效应政策效应在任何时候都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改革开放以后的“东靠西移,梯度推进”政策效应。
国家在实施这一政策时,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等东部地带,在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实行了区别于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使这一地区率先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地人才和资源为其所用而迅速发展起来,因此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