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名句的默写与运用
中考常考名句默写107句

中考常考名句默写107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1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1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1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2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2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2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2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2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2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2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2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默写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三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专题复习(一)一、记忆性默写,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3. 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5. 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7. 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8.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9.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10.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
(同上)11. 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13. 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
(同上)15.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6.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7. 夜来南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9名句默写(重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09 名句默写(重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我们知道,对于默写名句名篇的评分一向比较严格,一个空格中的一句话有一个错别字、字序颠倒以及增一字、减一字均不能得分,这就表明考试中最终检测的不只是“记得住”还要“写得对”。
然而多数学生常常因为字序错误或书写错漏失分,这就暴露出了学习备考过程的不完整。
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不能只停留在背诵的环节上,还要加大默写的训练力度,及时跟进检查订正的步骤,简单地说,就是要贯“订正”是落点。
起点要低,落点要高。
“起点要低”指的是“背诵—默写”要从每一篇、每一段以及每一句抓起,确保规定篇目的背诵句句准确、段段落实,篇篇过关;“落点要高”指的是要让学生在“订正”的过程中,从而对书写正确形成一种高度的自觉。
面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如何准备呢,准备哪些呢?我们就此谈几点看法。
1.从考查范围看,应以课本(主要是大纲规定的背默篇目)为主,以课外为辅,诗、词、文兼顾。
2.选句的标准看,要注意有特色的语句。
从选句标准看,应瞄准有以下特征的句子:(1)比较精彩细腻地描绘景物并寓情于景的句子。
古代诗人体物入微,托物言志,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这种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们描绘风花雪月,歌咏山川湖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妙语佳句。
(2)包含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
有些语句貌似寻常,但实际上却是推陈出新,平中见奇,道理深刻,语言精辟,启迪后人,意味深长。
这些句子是经典名句。
(3)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进行说理的句子。
为了让人们更加明白某些道理,古人常常通过一些修辞手段来表达,这些句子往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意蕴丰厚,境界开阔,深入人心,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4)具有劝诫、告慰、警示、醒悟后人的句子。
这些句子都表达了名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节,可以说彪炳史册、辉映千秋,成为名言警句,众口相传,垂范后人。
(5)有成语来源的名句。
成语往往都不是孤立的,它有其来源,因而有可能会透过成语让考生来谈及它的来源,变相考查对名句的掌握。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必背古文理解性默写全集整理(带答案)

1、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总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2、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概说阴睛变化/从时间的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描述“古仁人”的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由“古仁人”的宽阔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体现作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的句子/体现作者天下大爱的句子/全文中心句/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作者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7、点明时间,为全文议论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8、写风雨天的晦暗:日星隐曜,山岳潜形9、设定全篇写景范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0、环境的阴森恐怖薄暮冥冥,虎啸猿啼11、写洞庭湖大观揽胜衔远山,吞长江12、水天一色,浩瀚天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13、极写水波壮阔浩浩汤汤,横无际涯14、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月下美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微波时水面月光浮光跃金无波时水中月影静影沉璧15、对滕子京劝勉,表达作者感情:自励,励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6、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7、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句子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8、对“古仁人无论居庙堂还是处江湖,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高度概括的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
19、进亦忧指的什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的什么: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写岳阳楼地理位置的是/洞庭湖面四通八达的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1、岳阳楼重修之后的变化: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中考古诗文默写总汇

人教版中考古诗文默写总汇七年级上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3、《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禅院环境幽静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托了作者思念之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7、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晏殊的《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0、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11、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十则》中有一句强调了交友之道,具体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中考诗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含讲解和参考答案 (一)

初中语文中考诗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含讲解和参考答案 (一)随着初中语文中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特别关注名句默写这个环节,它是考试中最考验记忆功底的一个环节。
在平日学习中,同学们可以通过专项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名句默写能力,以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什么是名句默写?名句默写,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考生默记一些经典的名句,包括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的结构完整、表达精炼、语言优美的句子,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准确地把这些句子进行默写。
二、名句默写的重要性1、名句默写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分的名句默写能够给考生带来丰厚的得分。
2、名句默写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名句默写是实现理论落地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涵,加深记忆。
三、名句默写的训练方法1、方法一:逐句背诵法。
先做好抄写题的准备工作,然后逐句默写诗文或名句,并加强反复记忆。
2、方法二:严格时间限制法。
在考试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测试,逐步缩短默写时间,并且对每次的默写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3、方法三:重视名句解析法。
对于名句的刚开始,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讲解和解析,同时按照讲解要求进行默写。
四、名句默写的参考答案1、《滕王阁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浙东》:“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5、《钗头凤·世情薄》:“红楼梦里说颦儿,晓窗寒,夜又长。
”6、《小石潭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樽,或掷于江。
”7、《黄鹤楼》:“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8、《蜀道难》:“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9、《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10、《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十一、《锦瑟》:“绕弦风雨哀,万状归心裁。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⑥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⑦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
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①“,。
”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②“,。
”3.请填写下列诗文原句(10分,每空1分)⑴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⑵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⑶,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⑷,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论语》中所言:“,。
”⑹六盘水和花园体现了华夏文化讲究的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
”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⑺杜甫《望岳》中的,。
与王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4.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长歌行》)(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知困,。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4)美国在韩国领土部署“萨德”系统,表面上是帮助韩国巩固国防,对付朝鲜,实际上美国是想以韩国为基地,实施自己控制亚洲的野心,这一意图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义同。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篇名句默写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八上)(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8.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名句的默写与运用“阅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背诵有序的诗文80篇。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是“语言积累与运用”中的重要一块,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名篇佳句积累的考察,不少地方考试的分值也增多,所以,它将仍是中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
考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填充式,主要考查名篇佳句的默写及迁移运用;一是拓展归类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同一类书的名句的综合运用情况。
从近几年中考来看,“名句的默写与运用”的考察范围逐渐向课外延伸,题型样式也由单一的识记填空向理解、分析、鉴赏的方向发展,估计可能有新的题型,如用某些名句连缀造句类的题型出现。
而新教材新增的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将是考察的热点。
考点1: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内容背诵是积累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就是积累的作用。
可见,知识的极乐可。
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章或文段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
这类题体简单明了,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并注意字型、句式,做题时就可借助记忆,迅速默写作答。
考点2:经典的名言佳句有些文章可能因为有一两个经典之句就使得这篇文章长留于世,如果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上这些经典句子,很可能是自己的语言或文章大增起色,可见记住经典句子是很有意义的事。
这种题往往以简答的形式来达到默写的目的,要求做大的内容一般是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格言等。
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提出的要求,弄清题意,按题目要求的纸箱子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回答。
对题干中的限制语一定要读懂:哪篇文章;什么内容;这样两者结合起来,然后从记忆里提取所需要的答案。
考点3:课外名言警句以课本来积累知识是一条积累的捷径,然而,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积累知识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的有限内容,还应该把眼光放得开阔一些,从课外学习中积累更加广泛、丰富的知识,因为知识无处不在,生活,完成第(1)—(4)题.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野火烧不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④万事俱备, .(罗贯中《三国演义》)⑤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⑨,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⑩,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在上面各句的空白处,填写上句或下句.(2)句④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烧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句⑤出处中的"左迁"是指.(3)在上面各句中,能表现诗人杀敌报国情怀的名句有, .(只填序号)(4)请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引用上面的某个名句写一段话,60字左右.解析:上面这一中考语文名句考查题是比较有特色的.它一改以往名句考查的单纯形式的填写.它由名句演发,将文学常识,诗句理解等巧妙地结合.它不单单是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并更多地融合了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这道题命题者至少是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把握的.一是名句识记.第(1)题要求学生能准确写出上句或下句,所选诗句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二是名句理解.第(2)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也告诉我们背诵诗句还要作一点探讨和分析,如诗句的由来,有关诗句的典故,也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专题诗词的研究.如《"送别诗"的研究性学习》等.第(3)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三是名句运用.第(4)题答题时要注意三点:1.所写要有中心,不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2.引用要恰当,要根据诗句的原意,寓意准确使用.3.字数一定要在60字左右.此外要尽可能选用精美词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笔生动.答案略。
例2(5)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描写出了“水”的气势,王维在《汉江临眺》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解析:这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类默写题的特点是:由一篇古诗(文)联想到别一篇诗文的某一“特定内容”。
其难度比前两种要大些,它要求考生既要理解题目中句子的意思,又要理解所填写的句子的意思,还要关于联想。
答案依次为:(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楚塞(1)诗有形。
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烟淡月;那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的花态草情。
(2)诗有味。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
“采菊东篱下,。
”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
(3)诗有声。
“马作的卢飞快,。
”征战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
“,便引诗情到碧霄。
”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4)诗有色。
“隔断红尘三十里,。
”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
解析:从设题来看,此题颇具美意。
全段文字分别从诗有形、诗有味、诗有声、诗有色四个方面对诗进行评析,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味道,实现了对学生的审美熏陶;同时,又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第二,此题将古诗积累放在语境中进行考察,在运用中积累,这顺应了记忆的规律,体现了积累考察的走向。
第三,此题也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如试题前三句均为记忆性填空,易;最后一空位开放型试题,难。
试题呈现出一定的坡度。
答案:(1)夜泊秦淮近酒家;乱花渐欲迷人眼。
(2)雪却输梅一段香;悠然见南山。
(3)弓如霹雳弦惊;晴空一鹤排云上。
(4)白云红叶两悠悠。
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意悠悠,针对默写名篇名句的题形特点,结合中考的发展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在复习这一考点应注意:1、辨明名句(篇)的特征,抓住复习重点。
一般能成为名句(篇)的文句,往往具有如下特点之一:①巧用修辞,意蕴深刻。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寓含哲理,令人深思。
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情感积极,鞭策激励。
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凡具有以上特点之一的名句(篇)应是应考复习的重点。
2、重视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文句记忆与字型辨析并重。
平时积累,主要是:①要化整为零,减轻积累记忆的压力;②要寻找规律,提高识记的效率;③要口手并用,读抄结合,适应识记题的默写式考察;考前强化,是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于临考前做些集中强化训练,此时要注意:①字形练习;②克服记诵不准确的毛病,如天子楼字等;③审清题干题肢,避免误填误答。
3、注重理解,弄懂意思。
善于联想和整理归类,平时注意运用。
要弄清名句的原意和现在的意义,能灵活运用。
善于由某一句或句中的某些特征展开联想,将学过的一些句子归类集合。
4、注重重点作品集作家的信息积累。
多读课外书,拓展知识,能帮助我们在答题时进行更全面地分析判断理解。
【中考古诗文分册训练题】七年级上册1、《木兰诗》中成语“扑朔迷离”出典的句子:,。
2、《望岳》一诗中(1)富于哲理意义的句子,。
(2)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山岛之上景物的诗,。
4、《登飞来峰》蕴含哲理的句是,。
5、《陌上桑》中,(1)以衣着之华丽来描写罗敷美貌的句子是:,。
表现使君荒淫无耻的句子。
以佩剑之昂贵夸夫的句子是:,。
以用具之精美描写罗敷美貌的句子,。
6、《三峡》中,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水清的句子,。
(1)直接描写高猿长啸的情景的句子,。
(2)最能表现三峡夏季时水流之快的句子,。
7、《论语六则》中,表示要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取长补短的句子是,。
8《木兰诗》中,(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2)表现木兰十年征战的句,。
(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5)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的句子是:,。
(6)写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9、《伤仲永》中,仲永智力衰退的原因是:,。
10、《淮上与友人别》中,点明送别时间地点的句子是:,。
11、古代诗歌中,送别友人,眷恋亲人的句子很多,请根据学过的课文写出一句:,。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景物的句子是:,。
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句子是,;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13、《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
16、《三峡》中、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是,。
直接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临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三峡》中郦道元用“,”的语句比喻夏水的急速,引用渔者之歌“,”。
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17、《观沧海》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19、《江南春》写景的诗句是:,。
20、《望岳》的颈联是:,。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必伤别离,不要学女儿之态的句子是:,。
22、《观沧海》中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
23、《论语六则》论述学与思相辅相成的句子是,。
24、《望岳》中化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是:,。
25、《江南春》中抒发作者对国家兴亡之感的诗句,。
26、《登飞来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两句诗是:,。
27、《回乡偶书》中表现诗人回乡时感到人事全非的两是:,。
28、《夜雨寄北》中设想将来与友人秉烛长谈之情景的句子是:,。
29、《淮上与友人别》中表现春光明媚、花好人愁的诗句是,。
3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31、《木兰诗》中成语“扑朔迷离”出典的句子:,。
3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3、,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34、,思而不学则怠。
35、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起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名句:,。
36、杜甫的《望岳》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3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38、杜甫《望岳》的颔联是:,。
39、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