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思维
第五章收敛思维及方法

第五章收敛思维及方法目录一、收敛思维的特征与作用二、收敛思维的方法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四、收敛思维的训练一、收敛思维的特征与作用1、定义:收敛型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或辐合思维。
指人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去寻找唯一的答案。
为了获得正确答案要求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这一答案。
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
其着眼点是由现有信息产生直接的、独有的、为已有信息和习俗所接受的最好结果。
就是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
例:我国明朝时候,江苏北部曾经出现了可怕的蝗虫,飞蝗一到,整片整片的庄稼被吃掉,人们颗粒无收……徐光启看到人民的疾苦,想到国家的危亡,毅然决定去研究治蝗之策。
他搜集了自战国以来二千多年有关蝗灾情况的资料。
在这浩如烟海的材料中,他注意到蝗灾发生的时间,151次蝗灾中,发生在农历四月的19次,发生在五月的12次,六月的31次;七月的20次,八月的12次,其他月份总共只有9次。
从而他确定了蝗灾发生的时间,大多在夏季炎热时期,以六月最多。
另外他从史料中发现,蝗灾大多发生在“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诸郡之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安徽、江苏两省北部)"。
为什么多集中于这些地区呢?经过研究,他发现蝗灾与这些地区湖沼分布较多有关。
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百姓宣传,并且向皇帝呈递了《除蝗疏》。
徐光启在写《除蝗疏》整个思维过程中,运用的思考方法就是我们讲的"辏合显同法"。
2、层层剥笋法(分析综合法)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最初认识的仅仅是问题的表层(表面),因此,也是很肤浅的东西,然后,层层分析,向问题的核心一步一步地逼近,抛弃那些非本质的、繁杂的特征,以便揭示出隐蔽在事物表面现象内的深层本质。
例:1940年11月16日,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一个窗沿上发现一个土炸弹,并附有署名F.P 的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这种威胁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猖狂。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 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及其 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 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 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 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 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 程。
(四)聚焦法
形象思维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 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是表象、 想象和联想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 关于事物的形象。从表象产生的 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 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直觉思维就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其 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 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 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 ①认识的跳跃性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1、专家在如何表征问题上不同于新手。 新手分类更多地依赖于问题的表面信息,即 以客体和关键词为参照,肤浅地在问题表层上 表征问题;而专家分类问题则以解决问题所需 涉及的主要原则为依据,专家运用经验从问题 的更深层面和更精细加工的水平上表征问题。 2、专家用以表征问题的图式比新手的图式包含 更多抽象的信息和更多组织起来的子图式。 3、专家与新手解题时运用不同的策略。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 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划 分,可以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 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 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 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 维活动。灵长类动物和幼儿的思维活动 大多属于这种类型。成人也有动作思维, 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 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这比儿童的动作思维水平高。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思维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二、思维的种类
(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2.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向一个 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第二节 表: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 理解: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 明的形象性。
❖ 2、表象的特征 ❖ 直观性
❖ (二)掌握概念的途径:日常概念、科学概念
二、推理
❖概念 ▪ 内涵: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 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程。
❖ ②特点: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 ③创造想象的加工过程也是词的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作用,是
语词思维指导下的形象思维过程。
❖ 1)原型启发是创造想象的契机; ❖ 2)典型抽取是创造想象过程的主要环节; ❖ 3)灵感升华是创造想象活动接近突破阶段时的顿悟。
❖
❖ 开库勒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团团转、团团转,而发现了 苯的六角环行结构。
斯芬克斯之谜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 条腿走路,中午用 两条腿走路,晚上 用三条腿走路?”
分析:四条腿——爬,两条腿——走,三条腿—— 拄拐杖;早晨——婴儿,中午——青年,晚上—— 老年
综合:婴儿期四脚爬行,青年期两腿直立走路, 老年期拄拐杖两腿直立走路——人
二、思维过程
(二)比较和分类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 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eg:购买衣服
分类: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过 程。
二、思维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1. 抽象:抽取同类事物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 性。
• 交通工具的抽象
2. 概括是在抽象基础上进行的,将抽取出来的本 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 交通工具的概括
大学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实用文档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一定目标应 用各种知例如识“和韩技信能分油,”经算过术游一戏系:列思维 操作,使问“题3斤得的以葫芦解7决斤的的灌过,程。
(四)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 形象的过程。
实用文档
四、作用
(1)预见功能 (2)理解功能 (3)补充功能 (4)调节功能
实用文档
五、分类 P98-100
(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包含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 4、妄想:是一种常见的思维障碍,是思维的
独特性(新)
(2)发散思维
实用文档
运用已获得的知 识经验,按惯常 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根据创造性程度划分:
(1)常规思维
(2)创造思维
以新异、独创的 方式解决问题
实用文档
第二节 想象
猫说… … 小鸭子说… …
实用文档
一、想像的含义(P97) 想像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
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
过程。
问题2:某城市有15%的人不把号码放在 电话簿上。如果你从该城市的电话簿上随 机抽取200个号码,你能否预期其中有多 少人是不把号码放在电话簿上?
实用文档
2、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 问题
–利用如图所示 的材料,将蜡 烛象壁灯一样 立在墙上。
实用文档
问 题 答 案
实用文档
(完整版)设计概论——第五章设计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四、收敛思维
案例二: 你的面前摆着四种物品: 一本平装书;
一瓶百事可乐;
一根纯金项链;
一台彩色电视机。
请从上述四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品; 然后,再找出两物品之间的共同之处。
平装书是唯一用纸做成的、供人阅读的物品;
可乐是唯一由液体构成、供人饮用的物品;
项链是唯一用纯金制作的、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特征:
三、发散思维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三、发散思维
环 保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时
公
尚
益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四、收敛思维
又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定向思维。 以某一思考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将思路指向该对象,寻求解决问题 的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
案例一: 高尔基童年在食品店干杂活,曾碰到过一位刁钻的顾客,“订九块蛋糕,但要装在四个盒子里,而且每 个盒子里至少要装三块蛋糕”。 高尔基的办法是: 先将九个蛋糕分装在三个盒子里,每盒三块; 然后再把这三个盒子一起装在一个大盒子里,用包装袋扎好。
六、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设计思维中最重要的常用方法。 思维方向逆转,用和常人或自己想法对立的,表面看上去似乎不可能并存的两种思路。
第五章 思维

三、分类: 分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 凭借物的不同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 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4、根据创造性成份的多少 创造性成份的多少 、根据创造性成份 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例:
古希腊国王处死一批囚犯, 古希腊国王处死一批囚犯,允许每个囚 犯说一句话,真话,处绞刑, 犯说一句话,真话,处绞刑,假话砍头 “要对我砍头” 要对我砍头” 国王左右为难,真砍头,真话应绞死, 国王左右为难,真砍头,真话应绞死, 若绞刑,假话应砍头。将他放了。 若绞刑,假话应砍头。将他放了。
都是B,所有的B都是 都是C,因而所有的A都是 都是C; ①所有的A都是 ,所有的 都是 ,因而所有的 都是 ; 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A都不是 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 都是C,所有的A都不是 都不是C; ②所有的 都不是 ,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 都不是 ; 所有的A都是 都是B,所有的C都是 都是B,因而所有的A都是 都是C; ③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 都是 ,因而所有的 都是 ; 有些A是 ,有些B是 ,因此,有些A是 。 ④有些 是B,有些 是C,因此,有些 是C。 从图解可知,上述论断中只有①是正确的, 从图解可知,上述论断中只有①是正确的,但实际生活中许 多人认为这四个结论都正确。 多人认为这四个结论都正确。
何为创造性思维? 何为创造性思维?
期中考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论创造性思维 论创造性思维 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求: 要求: 1、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有理有据、 2、10分钟左右 、 分钟左右 3、重点突出,能够自圆其说 、重点突出,
第五章 创新思维方式

第五章创新思维方式热身活动一:脑筋急转弯房间里有6盏灯,关掉3盏后还有几盏灯?窃宝大贼从来不偷谁的珠宝?胖夫人生病了,却不喜欢探望她的人说一句关心的话,是什么话呢?什么桥下面没有水?什么羹吃了后很扫兴?什么东西可以让你一眼看到全世界?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
这是什么原因?一个人从飞机上掉下来,为什么没摔死呢?哪一个月有二十八天?一个人在沙滩上行走,但在他的身后却没有发现脚印,为什么?一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个体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是个体习惯性思考问题和行为的模式第一节发散思维散发思维的概念: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二、发散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尽可能多的思维火花,产生尽可能多的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想和观念。
如果你有了钱可以干什么?儿童A答:买可乐、买玩具车;儿童B答:买巧克力、买书、买游戏机、买电影票、存银行和给妈妈买生日蛋糕。
结论:儿童B要比儿童A具有更好的思维流畅性写出带有“马”字的成语。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脱缰之马,铁马金戈,天马行空,万马奔腾,五马分尸,万马齐喑,香车宝马,下马威,信马由缰,心猿意马,指鹿为马,一马当先,倚马可待,一马平川,意马心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招兵买马,走马上任,走马观花,蛛丝马迹,驽马十驾,牛头不对马面,牛头不对马嘴,牛头马面,匹马单枪,匹马当先,拍马溜须,千兵万马,千军万马,犬马恋主,裘马轻肥,青梅竹马,人荒马乱,人困马乏,戎马倥偬,人强马壮,人仰马翻,死马当活马医,路人皆知射人先射马,老马识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快马一鞭,厉兵秣马,露马脚,龙马精神,溜须拍马,临崖勒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不解鞍,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翻人仰,马革裹尸,车水马龙,买马招兵,马前卒,盲人瞎马,马首是瞻,伯乐相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吹牛拍马,非驴非马,放马后炮,高头大马,横刀跃马,汗马功劳,猴年马月,害群之马,金戈铁马2、变通性:就是克服个体已有的思维框架和定势,按照某种新视角、新观念、新途径来思索问题的思维特征。
5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教育科学出版社)

克劳福德 特性列举法
1、名词特性。 (1)部件:笔杆、笔帽、笔夹、笔芯、笔珠、弹簧等。 改进设想:笔杆中能否放置一小卷备用纸?能否将油墨直接灌入笔杆 中?笔帽是否可以取消?笔夹是否设计成内嵌式?笔芯是否加粗?笔芯能 否重复使用?笔珠能否用其他耐磨材料取代?弹簧非要不可吗? (2)材料:塑料、金属、竹木、油墨等。 改进设想:能否采用其他材料?能否制造一种永不褪色的油墨?能否 制造一种可擦写的油墨?能否制造一种定时褪色的油墨? (3)制造方法:注塑、冲压、装配等。 改进设想:能否一次性注塑而成?能否进行流水线作业?能否应用 机器人装配?能否生产过程全部自动化?
四、思维的过程(抽象与概括)
抽象: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
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个别的、非 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概括: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
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 到同类事物中的过程。
四、思维的过程(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
同类其他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系统化: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
“6+2>4+4”的创新启示
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最初是双向8车道“4+4”模式, 通车后一度出现拥堵问题。相关部门决定向社会征集解决 方案。一个美国青年通过多日观察,发现了问题:上午市民 上班造成左边车道拥挤,下午市民下班造成右边车道拥挤。 于是,他提出改为“6+2”车道,即上午左边车道为6道,右 边为2道,下午则相反。如此,问题迎刃而解。
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 系统中去,使之建立联系的过程。
四、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系统化与具体化
五、思维的形式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的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 人:有语言,能思维,直立行走,制造工具, 在社会关系中生活——(抽象) • 人是能制造工具、有语言和思维的、处在 委员长社会关系中的高等动物——(概括)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 表象的含义 •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 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 表象的作用 • 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 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第一节 思维概述
•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 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 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 形式。 • 思维的特性:间接性 • 概括性 • 思维的目的性和问题性
二、思维的种类
• 根据思维依赖的内容和抽象水平不同分为: •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 根据思维运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 根据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思维可以分为: •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三节 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的概念 • 问题解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当 人们想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但又不能 立即找到实现该目标的合适路径时,其所 从事的活动,都可以称作问题解决 • 条件:目的指向明确、操作程序、思维成 分参与; • 创造性解决、常规性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 • • • •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选择策略 4.检验策略
第二节
• • • • 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
表象与想象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 想象的含义 •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形 成新形象的过程。 • 想象的功能 • 1.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 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 3.代替的功能 • 4.生理调节的功能
第二节
• • • • • • 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
一、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和综合互相转化
分析
禽兽等
张三
综合
动物
人
女人
李四 …… 王五
女人
人 ……
男人
男人
赵六
……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和综合互相转化
综合
世 界
主观 世界 人类社会 客观 世界
分析
无机界
自然界
有机界
植物 动物
…… ……
微生物 ……
比较与分类
• (二)比 较 •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 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 的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 维过程。
思维方式与年龄的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简笔画的条件
简 笔 画 创 作 及 其 诠 释
儿童作品
二.思维的种类
•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 的知识经验, 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 直接解决问题。 •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 知识经验, 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 成果的思维活动。
• 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 • •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横向思维 (三)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四)培养创造个性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 • • • •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顿悟阶段 4.验证阶段
作业
• • • • • • • 1.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2.表象的概念及在思维中的作用 3.想象的含义及功能 4.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7.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二、比较与分类
老虎是胎生的 牛是胎生的 猫是胎生的 …… 老虎、牛、猫……是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比较与分类
羊是食草动物 牛是食草动物 鹿是食草动物 ………… 羊、牛、鹿……都长角 长角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
抽象与概括
•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 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 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 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 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本节的学习目标
• 重点掌握:思维的概念,表象与想象的概 念及在思维中的作用 • 掌握:思维的过程 • 了解:思维的类型
本节的学习任务
• • • • • • • • 1.思维的概念 2.思维的种类 3.思维的过程 4.表象的含义 5.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6.表象的特征 7.想象的含义及功能 8.想象的种类
表象与想象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重点掌握: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的 过程和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 性思维的过程与特征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 • • • • • • 1.问题解决的概念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5.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6.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7.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动作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 思维 的 • 种类
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 动作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作 为支撑的思维过程。
•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基础的思 维活动。 • 逻辑思维:指人们面对理论性的任务,运 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的思维。
问题解决的过程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选择 策略
检验 策略
四个阶段
第三节 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的策略 • 1.算法策略 • 2.启发式策略
第三节 问题解决
• • • •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表征 (2)定势 (3)功能固着
定势
思维训练
请你用一笔连 续画四条线段 通过左图中的 九个点
三.思维的过程
•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较为复杂的操作来实现 的。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 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三.思维的过程
分析 与 综合
抽象 与 概括
比 较
思 维 的 过 程
分析与综合
• (一)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 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 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 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 思维 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 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第五章 思维
thinking
本章的学习目标
• 重点掌握:思维的概念,表象与想象的概 念及在思维中的作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 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思维 的过程与特征 • 掌握:思维的过程,想象的种类 • 了解:思维的类型
本章的学习任务
• • • • • • • • 1.思维的概念 2.思维的过程 3.表象的概念 4.想象的概念 5.想象的分类 6.问题解决的定义 7.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8.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 • • • •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新颖性 2.流畅性 3.灵活性 4.精致性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 • • • • •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4、灵感状态 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认知结构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 时只看到某些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 不到它的其他功能。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
• 馍头花卷
原形启发
莱特兄弟由天上的飞鹰想到了飞机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的方 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 产品的心理过程。
儿童的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
(三)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 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利用熟悉的逻辑规则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 法的思维过程。 • 发散思维: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 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 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 不限定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 件的多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