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交通调查与分析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工程1-6章答案汇总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工程1-6章答案汇总

第一次作业答案1.1什么是轨道交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答:1)轨道交通的定义: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的交通系统,包括城市间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

2)铁路的定义:采用轮轨方式、为城市间客货运服务的一种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城市区域内利用在固定导轨上运行的车辆主要为客运的交通运输系统。

1.2什么是地铁?轻轨?答:1)地铁:在轨道交通规范中,按照单向小时运能划分,具有高运量(5-7万人次/小时)、大运量(3-5万人次/小时)的城市轨道系统称地铁系统。

2)轻轨:在轨道交通规范中,按照单向小时运能划分,具有中运量(1-3万人次/小时)的城市轨道系统称轻轨系统。

1.3说明“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流量”概念的涵义答:高峰小时时段(h)某方向上通过各个站间断面的客流人数的最大值。

1.4计算线路断面通行能力已知条件:车厢(内侧)宽度 2.5m,单节车厢(内侧)长度18m;列车编组数,4节/列;发车间隔:3分钟/列,每小时20列;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座位数50个,占车厢面积的50% ;站位密度:6人/m2答:一节车厢容量=座位数+站立人数=50+(2.5×18)×50%×6=185人一列车容量=一节车厢容量×编组数=4×185=740 人断面通行能力=一列车容量×小时通过能力=740×20 =14800(人/小时)1.5轨道交通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在设施方面,表现为车在固定导(钢)轨上运行;在运输对象上,表现为在特定场所(车站)进出。

1.6与道路交通相比,轨道交通在技术经济方面有何优缺点?(铁路交通与公路交通、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答:1)优点:容量大(拉得多):轨道交通车辆多辆编组,客车10-20节,货车50-100节,运量达5000t-10000t,同样的货运量需用50t的卡车约55万辆。

速度快(跑得快):速度80-350 km/h不等;道路交通汽车速度仅80- 120km/h。

交通调查与分析上机报告

交通调查与分析上机报告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上机报告上机一交通调查数据资料的整理一、地点:工三实验机房日期: 2011年10月25、27号时间:周二 1、2节,周四 3、4节二、上机目的( 1)熟悉一些交通调查设备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2)掌握运用 Excel、SPSS、AutoCAD 等软件进行交通调查数据资料整理的方法;(3)通过上机深入理解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的内容,为后续交通调查的实习和课程设计做必要的技能准备。

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三、上机内容:(1)交通流量数据资料的整理(2)车速数据资料的整理(3)延误数据资料的整理(4)OD数据资料的整理四、上机原理1.交通流量数据资料的整理交通量数据资料的整理一般包括交通量资料分析和资料的表示方法两项内容。

交通量资料的分析可通过计算得到各流量和各系数,交通量资料的表示方法有汇总表和示意图两种,汇总表是以文字和数字来表示交通量的数值和变化,示意图主要通过各种图形直观地表示交通量的大小及其变化。

通过使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提高分析处理数据的效率,用计算机软件汇总和画各种表示交通流量的图示来表示交通流量,方便开展各种交通量数据的研究。

2.车速数据资料的整理地点车速的观测数据汇总后,为获得对交通现状的完整认识,先把数据整理成图表,包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累计频率曲线,频率分布特征值 .然后检验地点车速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即拟合优度检验。

经过这样的处理可以获得对交通现状的完整认识。

区间车速的观测数据汇总后,不仅可进行工程项目实施前后道路行程车速提高是否显著的分析,获得道路路线及路网的车速特征,更常用于交通流理论分析,包括车速与流量及其他因素分析。

3.误数据资料的整理延误是交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延误的产生涉及很多不同的因素,它包括行驶车辆自身的问题外,更多是由于外界的影响。

延误数据资料的调查整理反应了各种外界因素对交通造成的延误影响的大小,通过延误的资料的整理,对延误数据的合理化表达方式,有利于研究减少延误的方法。

同济大学案例分析样题及答案

同济大学案例分析样题及答案
gist数据要素构成要素类别要素名称描述网络要素路网道路路段道路网络中心线及其属性节点路段交叉点小区连接点等拓扑关系路段的连接路口转向车道转向等公交公交站点公交车站点公交线路线路信息动态分段映射分段映射及换乘信息交通小区小区连接线连接小区质心和路段的线小区多边形为交通分析而划分的多边形区域点要素检测点检测车道流量scats数据检测进口道流量及交叉口相位非路边停车场位于路边的动态停车点泊位景点著名风景点出租车扬招点路段上出租车搭载乘客的服务点重要地标省政府及市政府等行政机构自行车服务点路段上提供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点生活服务poi售票点航空火车和汽车加油站和大型超市线要素铁路铁路网络中心线面要素行政区域按行政管理划分的界线公园绿地水系河流湖泊等重大基础设施地标公共机构医院商厦等2数据关系该数据库主要包括路网数据集公交数据集小区数据集和兴趣点数据集
1) 地理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境界、水系、交通路网、居民地、地形、 植被、地貌、工业设施。测绘部门,再编辑加工 2) 遥感影像:购买。纠正、再编辑加工 3) 专题数据:绿地、旅游景点、宾馆酒店等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以及居民 区、街巷、高层建筑、行政区划、社区、居委会、有地名意义的单位等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规划管理部门、野外调查。编辑加工。 4) 辅助数据:道路名称、地名。民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
6) 扩展事件类专门用于对未包括在上述大类中而又确需分类管理的事件的 扩充。 3、技术指标 按照建设部相关的技术规范,分类调查城市部件,调查应覆盖规定范围内的 所有城市部件,提交的数据成果文件格式应为常用的空间数据格式。 城市部件的基本属性信息内容应符合规范,能说明部件的基本特性;对于详 细属性(附加属性)可向相关市政部门收集资料。 地理编码库中的信息根据普查的对象确定,并要求能唯一标识普查对象,地 理编码信息应完整规范。 a) 部件定位精度要求 对不同类别的部件,给出不同的精度指标,保证所有部件定位精度符合建库 的要求。 每平方公里内位置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的个数与该范围内部件总数之比应不超 过 3%,超过为不合格。 b) 部件普查遗漏允许指标 每平方公里内遗漏个数不得超出总数的 3%,否则为不合格。 c) 部件普查属性错误允许指标 部件属性中有一个属性项错误即认为该部件的属性错误,每平方公里内部件 属性错误个数不得超出部件总数的 3%,否则为不合格。 d) 地理编码普查错误允许指标 地理编码普查中所属街道和小区属性错误每平方公里不得超出总数的 3%, 门牌号错误不等超出 3%,超出任何一项指标均为不合格。 e) 地理编码普查遗漏允许指标 每平方公里内遗漏个数不得超出总数的 3%,否则为不合格。 (3) 简述基础数据处理与建库的内容和主要技术流程。 答: 1) 数据处理:数据格式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数据内容编辑 修改 2) 数据建库: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质量检查、数据预入库、数据最终 入库、数据库更新、数据历史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元数据表达

“交通调查与分析”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交通调查与分析”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和调查方法,改变传统验证型的实验模 式,以学生 自 行组织方案设计、 自 行调查、 自 行数据 分析为主,教 师辅导为辅。激发学生做 实验 的热情和积极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空间,从而达到提 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目 的。
关 键 词 :交通 调查与分析 ; 实验 教 学 ; 法改革 方
作者简介 : 师桂兰 (98 )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管理与规划;
实验 教学是构成高 等工科院校课 程教学 的重 要组成部 分, 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 解决问题 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
1“ . 交通调 查与分析 ” 实验 的主要 任 务
“ 交通调 查与分析 ”实验教学 的主要 任务是 运用交通专业
法 及 严 谨 的 工作 作风 等 起 着 不 可低 估 的 作 用 ; 于 培 养 厚 基 础 、 所涉及的基本原理、 对 基本理论, 通过交通资料的收集与统计处理 ,
()本 课题将 “ 1 交通调查与分析 ”实验 内容重 新整合,将
总结经验 ,制定 出了更适合本课程 的实践教学 方法,完成 了教 其定义为综合性 实验 。所谓综 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掌握一定 的 学方法 的改革 ,并取得了一系列研 究成果 。在后 续的实际教学 基 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 础上 ,运用本课程 的综合知
宽 口径、强能力 、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的创造性 人才 使学生学会对 交通 运行状况进行分析 进而提 出交通综合治理 的 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实验 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方法。通过实验课程 ,培 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 能力,调查方案 的
2“ . 交通调 查与 分析” 实验 的特点
( )“ 通 调 查 与分 析 ” 实 验 教 学 具 有 极 强 的 专业 性 。 学 4 交

城市道路与交通(1)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同济大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1)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同济大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1)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同济大学第一章测试1.航空运输的经济运距是大于()公里。

A:1000 B:600 C:800 D:400 答案:6002.道路运输的优势为中长距离运输。

()A:错 B:对答案:错3.常见的城市道路断面包括机动车道、分车带、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与人行道这五部分。

()A:对 B:错答案:对4.下列关于公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3字头”编号的国道表示由北向南的纵线B:乡道(乡公路)常用字母Y表示C:公路可划分为国道、省道、市道、县道、乡道五大类D:“1字头”编号的国道表示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答案:乡道(乡公路)常用字母Y表示;“1字头”编号的国道表示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5.快速路的两侧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A:错 B:对答案:错6.一般公路的特性为()。

A:只有导流线,通常不区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空间 B:有隔离墩,区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空间 C: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D:未达到或未能全部达到国家公路技术标准的公路答案:只有导流线,通常不区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空间7.公路按照()可划分为汽车专用公路与一般公路。

A:用地结构与性质 B:运输方式 C:按照使用范围 D: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答案: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8.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8km/km2的路网密度对应的街区宽度为()m。

A:200 B:333 C:150 D:250 答案:2509.打通各类“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有利于提高道路的()。

A:通过性 B:舒适性 C:可达性 D:安全性答案:通过性 ;可达性10.快速路按照其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可划分为高架快速路、地面快速路与地下快速路。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自行车交通属于城市交通中的哪一类?()A:公共交通 B:机动交通 C:非机动交通 D:绿色交通答案:非机动交通;绿色交通2.步行是现代化城市中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同济交通工程考研真题与考试大纲

同济交通工程考研真题与考试大纲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初试1 复习之前应该搜集的书籍资料《交通工程》周商吾这本书没有不要考了《交通工程总论》徐吉谦这本书不应该没有《交通管理与控制》杨佩昆尽量弄到吧《交通规划》刘灿奇没有不要紧历年真题期末考试题《交通工程》饭田恭敬2 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应该十月中旬差不多,再晚的话,可能会影响公共课的复习,凡事留点裕量总归好的.3 考试方向和复习建议我感觉这门课的考试非常注重概念及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各位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把握概念为主,并要主动去思考一些交通问题,学会总结和分析!我当时复习的时候准备了两沓纸,整理各章的要点,概念,计算题以及课后练习题,甚至还有补充内容,可谓相当全面和细致,反先到后来基本不看书,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一目了然。

4 各个章节的重点分析以交通工程总论为例,徐吉谦版,星号表示重要程度第一章绪论了解什么是交通工程学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 重要,应该清楚每一个概念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 前三节非常重要,后两节应该不会考,周商吾的书写得更好第四章交通流理论**** 偏向计算的一章,应该会计算,概念也重要第五章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看看第一节就够了第六章交通规划**** 非常重要,结合周商吾的书,细细做好笔记第七章停车设施规划草草看看即可,应该不会考第八章交通管理与控制**** 非常重要,结合周商吾和杨佩昆的书看,信号配时很重要,比如法规,标线这些东西可以不看第九章交通安全不用看第十章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不用看第十一章道路景观设计不用看另外一本主要参考书,即周商吾的那本,我感觉讲的更好,要好好研读!章节分析参照上书!《城市交通规划》主要内容第二章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1. 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2. 模型的基本知识、土地使用——运输系统模型3. 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第三章出行需求分析与预测1. 有关术语、O-D调查的方法与数据整理2. 出行生成的基本概念、出行生成模型及其标定3. 出行分布模型及其标定4. 交通方式划分的四类模型5. 交通分配模型及其标定第四章运输供应的分析与规划1. 资料收集的目的、内容及方法2. 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对外交通的布局3. 现有设施的改善、现有路网的调整、新建项目和新路网的规划4. 公共交通规划、步行交通规划、停车场规划第四章现代交通规划(本科笔记)4.1 现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4.2 交通规划基础资料调查与分析4.3 出行发生预测分析4.4 出行分布预测分析4.5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分析4.6 交通量分配预测4.7 交通需求联合预测4.8 规划方案的编制4.9 规划方案评价与决策5.0 作业4.1概述4.1.1交通规划新理念引导城市最佳形态的形成、公共交通为主骨架城市的形成、生态城市的形成等,以及新交通规划手段、合理的交通结构、交通设施结构、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面向小汽车社会的新理念等)。

交通调查与分析

交通调查与分析

交通调查与分析1 交通调查与分析以上海市典型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车头时距调查与分析作为案例。

在现有的道路几何条件与交通条件下,对信号控制交叉口直行车道的车头时距进行现场测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饱和车头时距的分布、初始时距的分布、饱和流率的估算值及其单个周期内的启动延误估计。

1.1 饱和车头时距的现场测定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变停车线”的方法采集数据,即在红灯期间停车线前第一辆车前车轮所在地为所谓的“变停车线”,绿灯启亮后,第一辆车启动时调查人员摁下秒表,依次记录下在红灯期间排队等待通行的车辆通过“停车线”的时刻,直到认定的最后一辆车开出“停车线”。

考虑到每个周期红灯切换为绿灯后,车辆启动必然引起启动延误,所以在所有采集得到的数据中,一般头四辆车头时距是不饱和的,因此计算饱和车头时距所用的数据都是剔除掉每周期前四辆车的车头时距后得到的。

下面以中山北一路(南进口内侧直行)-大连西路,车道宽度为2.7米的直行车道上调查的数据为例进行如下分析:(1)饱和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和经验分布曲线图1 饱和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2)饱和车头时距的特征参数表1 饱和车头时距的特征参数极差(3)有统计直方图可以看出饱和车头时距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为此作正态概率分析图如下:图2 饱和车头时距的正态概率分析图可以看到,实际数据值与假设正态分布的数值非常吻合,为此假定饱和车头时距,可以得出和的1-0.0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2.2010 , 2.3663] 、[0.3754 ,0.7460]。

因此, 2.2836,0.7460。

4、对进行拟和检验经检验得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

1.2 饱和流率的近似计算利用公式来计算饱和流率。

v/h/lane1.3 启动车头时距的统计分析(1)启动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和经验分布曲线图3 启动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对其进行单样本的K-S检验后发现启动车头时距不满足正态分布,而是近似的满足分布。

同济大学交通影响分析指南正式版最新

同济大学交通影响分析指南正式版最新

交通影响分析编制指南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交通影响分析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交通影响分析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交通影响分析的开发规模阈值、影响范围和研究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开发规模阈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影响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研究年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土地利用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作业(1)
龚越107085
1.线圈数据分析与处理
(1)作业内容
基本任务(1小时原始数据,取17点的数据):
5min流量和15min流量,包括:分车型流量、总流量
表1 5min流量统计
表2 15min流量统计表
表3 5min平均地点车速
●计算断面5min平均时间占有率
表4 5min平均时间占有率
表5 5min平均车头时距
扩展任务(1天原始数据):
●绘制一天的流量、车速、占有率时变图(按小时绘制)
表6 流量时变表
表7 平均地点车速时变表
表8 时间占有率
●计算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流量比:
有流量时变图可以看到,高峰小时出现在17:00~18:00,高峰小时交通
量为Q p=444pcu,一天的交通量Q=4283pcu,所以高峰小时流量比为:
Q p
Q
×100%=10.37%
●计算高峰小时系数(分5min和15min两种情况)
由表1可知,43pcu为高峰小时5min内最大交通量,124pcu为高峰小时15min内最大交通量,所以高峰小时系数为:
PℎF(5)=444
=86.05%
PℎF(15)=444
=89.52%
●计算白天16h交通量系数K16(6时至22时)
白天16小时交通量为Q 16=4141pcu ,一天总交通量为4283pcu ,所以:
K 16=
4141
4283
=96.68%
● 计算白天12h 交通量系数K12(7时至19时)
白天12小时交通量为Q 12=3754pcu ,一天总交通量为4283pcu ,所以: K 12=
3754
4283
=87.65% ● 计算车速分布特征值:平均车速、标准离差、85%地点车速、15%地
点车速
所有速度中v max = 142km/ℎ,v min = 12km/ℎ,极差为130,组距选10,将数据分成14 组,得表9:
表9 车速分组频数表
表10 车速累计频率表
平均车速v =∑ 中

= 80.4km/h ;
标准离差S=√
∑ 中
v 2= 12.11km/h ;
v85% =77+(87-77)×85 57.57
= 86.4km/ℎ
86.65 57.57
v15% =57+(67-57)×15 4.66
= 63.7km/ℎ
2 .
3 4.66
●绘制车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分组数≥8)
利用spss绘制车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4所示Array
●绘制车速的累计频率曲线(分组数≥8)
利用表10的数据,得到车速的累计频率曲线图:
●检验车速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显著水平取0.05)
假设本例的车速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用χ2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用样本中的平均车速和标准差作为正态分布的μ,σ的估计量,列表χ2统计量:
表11 χ2统计量计算表
0.050.05,故地点车速的分布不呈正态分布。

●分析车型对车速的分布形式是否有影响
表12 各种车型地点车速分布表
表13 各种车型分布形式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类车辆的平均车速值不同,标准差也各异,各车型样本及混合车总体样本均不服从正态分布。

但总体样本的离差较任何单一样本的离差大,这是由于车型不一,车速比较分散。

绘制流-密-速曲线(5min)
首先计算空间车速,平均车长取7m,检测器检测长度取1m,则计算得到的各时段空间车速(km/h)和密度(辆/km)如下表:
所以流量密度曲线如图6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