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影响
浅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浅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一、资金管理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使得资金的流动更加便捷。
通过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无需携带大量的现金以及银行卡。
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也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流动更加频繁、直接,商业银行需要更加灵活地进行资金调配,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
而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商业银行也需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出现资金风险。
二、支付手续费第三方支付通常会从商户的交易金额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一手续费成为了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商户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但对商业银行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许多商业银行纷纷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提供支付接口和结算服务,从中获得相应的手续费。
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三、风控与安全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支付安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并防范各种欺诈风险。
在这一点上,商业银行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提供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安全技术支持,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共同保障客户的支付安全。
四、创新服务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创新的金融服务。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P2P理财、互联网借贷等金融产品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的新宠。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结合其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出更加多样化、创新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五、数字化转型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人们的支付习惯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数字化支付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这一趋势下,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数字化转型,构建更加便捷的线上支付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数字化支付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商户,实现自身的业务增长。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 引言1.1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
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其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额持续增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支付方式,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传统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流失、收入下降等挑战。
与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在不断壮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支付场景,与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商业银行需要认识到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对其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冲击,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1.2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来自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压力和服务升级需求。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方式。
这种转变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留住客户和吸引新客户。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消费者对于支付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享受更加便捷、快速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升级自身服务,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适应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服务,保持竞争力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时,商业银行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2. 正文2.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第三方支付的兴起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不断涌现,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资金交易,而无需依赖传统的银行卡或现金支付方式。
这使得商业银行在支付服务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

Qiye Keji Yu Fazhan1第三方支付1.1第三方支付概念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金融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签订协议对接,以中介的形式为用户提供网络交易的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打破了原有的货钱相交的模式,买方挑选加购心仪的商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注册的账户进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到账货款,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后,买方收到商品进行验收,确认收货后,第三方支付将货款转至卖家账户。
1.2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1.2.1用户多,交易规模大2003年阿里巴巴集团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2004年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独立出来,至此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过去人们用银行卡进行支付交易,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银行卡使用相对的烦琐,人们逐渐摒弃银行卡而选择第三方支付方式。
截至2020年,支付宝的月活用户量已增至8.7亿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640335.5亿元,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8.44%、33.59%和7.19%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1]。
1.2.2业务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第三方支付结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现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支付、转账、结账业务。
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进行网购、水、电、煤、通信等缴费,只要实体店里有微信或者支付宝的二维码,客户都可以线下扫码支付。
多种生活App 与支付宝、微信合作,如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
(2)网络借贷业务。
2015年4月,支付宝推出“蚂蚁花呗”,“蚂蚁花呗”服务实质就是支付宝给消费者提供的一笔小额借贷用于淘宝天猫平台购物。
用户可以自己申请调节一定的额度,实现当月买,下月还。
不仅如此,“蚂蚁花呗”还可以分期付款,支付宝会收取小额的利息。
此外,支付宝还推出了“蚂蚁借呗”,根据用户不同的芝麻信用分数,支付宝给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额度,用户可以随借随还,相对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可以把资金提现到“余额”项里,用户的资金调配更加灵活。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方支付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种变革。
本文将概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其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接着,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和特点,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代理收付、银行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具体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客户关系、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市场逻辑。
本文还将探讨商业银行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冲击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提出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业务结构、优化服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以应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
本文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便捷、安全、高效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移动支付领域,其便捷性和普及性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完成交易。
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声波支付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和商家的多样化需求。
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竞争并存: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院系: 金融系专业: 金融学班级:姓名:朱芸学号:指导教师:起迄日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模式,在交易规模方面产生了快速的增长,而且已经形成了六个主要发展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金融互联网服务,众筹融资和数字货币。
其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流失、存款流失的挑战。
不仅是商业银行,许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正处于需要改革的时期,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压力下。
互联网公司借助网络平台,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贷款、理财等个性化的金融业务,这也意味着金融业和互联网产业之间存在着业务重叠的部分。
因此本文主要就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影响2The impact of third party payment on profitability ofcommercial bank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third-party payment model, has produced a rapid growth in the scale of transactions, and has formed six major development models: third-party payment, P2P network lending, Internet money funds, financial Internet services, crowdsourcing financing and digital money. In fa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not only bring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makes commercial banks face the challenges of customer loss and deposit loss. Not only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many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n need of reform, especially under the pressure of Internet finance.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platform, Internet companies provide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consumers with professional loan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other personalized financial services, which also means that there is a business overlap betwee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Internet industr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and degree of influence between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nd commercial banks..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 third party payment; influence3目录摘要 (2)1绪论 (5)1.1研究背景 (5)1.2选题意义 (6)1.3本文研究思路 (6)2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6)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7)3.1低成本性 (7)3.2方便 (7)3.3安全性高 (8)4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有利影响 (8)4.1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调整 (8)4.2促进我国银行改革创新 (8)4.3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格局 (8)5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 (9)5.1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9)5.2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业务的影响 (9)5.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影响,手续费收入减少 (10)5.4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 (10)6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建议与对策 (10)6.1注重客户体验,转变经营方式 (10)6.2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综合服务 (11)6.3构建支付结算平台,拓展银行优势业务 (11)6.4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12)7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谢辞 (14)4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它正快速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方支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也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使得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完成支付交易。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商家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营销服务,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业务结构、客户群体、盈利模式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第三方支付概述及发展现状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具备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等支付清算组织进行对接,为交易双方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网络支付服务。
在支付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扮演着中介的角色,确保交易资金的安全和透明流转。
其服务范围涵盖了线上购物、线下消费、跨境支付等多个领域,为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第三方支付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支付场景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线上购物扩展到线下餐饮、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体验。
支付技术不断创新,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不断涌现,进一步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冀国欣 王麒瑞 莫凡玉 唐小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山东烟台 264670一、第三方支付现状(一)运营模式1.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在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仅为用户提供支付系统解决方案与支付服务。
平台在网上交易中独立第三方支付中扮演支付网关的角色。
但与纯网关公司不同,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了虚拟账户,而虚拟账户可用于收集接受平台服务的商家信息。
在此基础之上,独立第三方支付系统平台便可以以所收集的商家信息为依据,提供支付方式结算管理功能以外的其他增值服务。
汇付天下、拉卡拉便是该种运营模式。
B2B与B2C市场是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市场。
与担保支付企业相比,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加灵活。
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够推出个性化的支付方案,方便资金周转,使消费者得到便捷的支付体验。
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线上业务规模小,线下业务规模较大,中国银行的手续费分成以及为客户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取得的收入是平台收益的重要来源。
图1 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摘要: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金融机制不断完善,使第三方移动支付得以迅猛发展。
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的规模受到重大影响。
这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又使其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新的机遇。
如何在保证自己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创新等措施来应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第三方支付是当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此背景之下,两者达成良好的竞合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共赢,使客户的资金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利益。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29-0113-03[24]李树斌,何云,郭明晶.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3):161-164.[25]张嘉望,彭晖,李博阳.地方政府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财贸经济,2019,40(07):20-35.[26]毕晓方,姜宝强.财务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4):83-90.[27]顾群,翟淑萍,苑泽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效率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12(05):77-81.[28]Martin Hoeg,Michael Gibbertand,David Mazursky.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innovation projects: When is less more[J].Research Policy,2008,37:1382-1391.[29]路春城,吕慧.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制造业研发投入[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04):17-27.[30]何丹.融资约束、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经验证据[J].科技与管理,2015,17(05):76-82.[31]Hovakimian G,Titman S.Corporate Investment with Financial Constrains: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to Funds from Voluntary Asset Sales[R].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2003(38).[32]许敏,朱伶俐,方祯.融资约束、R&D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J].财会月刊,2017(30):37-43.[33]魏文君,吴蒙.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公司绩效[J].会计之友,2019(21):53-58.作者简介:1.唐洋,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与成本管理。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分析

目录一、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对比(一)第三方支付相对于银行的优势 (3)(二)银行相对于第三方支付的优势 (4)二、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和促进(一)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4)(二)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务的促进 (5)三、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一)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通可以确认买家的支付能力,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担保 (5)(二)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6)(三)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业务进行结算 (6)四、总结 (6)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分析摘要:随着人们在网上消费的日趋活跃,第三方支付交易额成倍增加。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完善,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业务的重叠面也越来越大。
第三方支付方式对银行交易产生的影响逐步显现,本文通过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以及二者在发展中的关系,提出二者只有确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才能获得双赢,才能加速整个电子商务的成熟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银行共赢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国内的迅速发展,网购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并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网购的繁荣促进了网上支付业务的诞生和发展,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根据易观国际产业数据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蓝皮书》显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年度交易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底层支撑力量和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是否威胁到了银行?第三方支付的做大做强对银行业务的发展来说到底是有力的推力还是强大的阻力?笔者将就以下几点对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对比(一)第三方支付相对于银行的优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达到2482亿元。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中,支付宝市场份额在2010年第三季度进一步扩大,占比达到50.03%,继续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财付通、快钱分别以20.27%和6.1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三位;而汇付天下以6.05%的市场份额居第四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2009年第5期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 刘 敏 王 琴现金、支票和银行卡是三种人们最基本的支付方式。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及各金融机构发行了大量的储蓄卡、借记卡及信用卡,同时也提供了多种基于卡支付的设施(如ATM ,POS 机等),银行卡已经成为最流行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随着在线购物的迅猛发展,电子支付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从2001年开始,电子支付市场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递增。
第三方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资金传递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已被;买方收到货物,并检验商品进行2009年第5期 43使商家可以同时利用多家银行的支付功能。
而且,支付网关除了从技术上完成数据传输的功能外,也承担了一部分资金转账功能及其它增值业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个界面上,负责交易结算中与银行的对接。
消费者和商家不需要在不同的银行开设不同的账户。
第三方支付的整个过程主要是通过第三方完成,客户可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账号,信用卡信息不用在互联网络多次传送,在网络传输的只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号,除了第三方代理之外,任何人,包括商家都看不见客户的信用卡信息,保障了信用卡信息的安全性。
第三方支付主要适合于C2C 、B2C 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B2B 交易以银行支付结算和商业信用为主;在B2C 市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共存,商业信用高的、金额较大的以银行结算为主,商业信用低的或金额较小的以第三方支付为主。
在C2C 市场,因为没有可靠的诚信体系,银行结算几乎无能为力,以第三方支付为主。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总规模在2008年第1季度达454.67亿元。
占据了电子支的发展。
劣势(一)1.提供信用担保,有利可能的抵赖,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以处理。
2.3.第三方支付平台手续费标行的手续费、结算周期各家不一,4.成本低,手续简便,对,付款人需要向银行申请个44 2009年第5期人认证,并下载安装证书,如果希望在多台电脑终端使用,还需要对证书的导入导出使用方法加以了解,这些烦琐的步骤环节不符合微支付需要的便捷特点。
此外银行卡交易异地同行转账最低1元手续费,对几元钱的微支付来说很不方便,很多银行缺乏异地跨行支持业务,或者需要多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导致交易不便。
而第三方支付模式交易成本低(大多数平台现在处于免费状态),手续简便,对小额交易很有吸引力。
5.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助于打破银行卡壁垒。
目前我国实现在线支付的银行卡各自为阵,客观上造成消费者要自由地完成网络购物,手里面必须有十几张卡,同时商家网站也必须装有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制约了网络支付的发展。
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众多银行合作,支持国内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和国际信用卡组织发行的信用卡,商户只需与其一次性接入打包好的支付接口,即可使用该支付平台支持的所有银行卡种进行网上收付款,而不必单独和多家银行接洽、合作,不用安装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满足了企业专注发展在线业务的收付要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直连银行的运营成本,可以促成商家和银行的合作。
同时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成本。
6.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将各银行网银系统进行统一整合,支付平台既拥有银行网银系统稳定、安全的功能,又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成本低、接入方便快捷、支持多种银行卡、高扩展性、服务贴近用户所需等特点,不仅使企业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身业务发展当中,还促进在线交易的发展。
而银行传统的支付方式只具备资金的传递功能,不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管理,支付手段也比较单一,交易双方只能通过指定的银行界面进行资金的划拨,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质量、诚信交易还是退换货方面都无法得到可靠的保证。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劣势1.盈利能力尚不强,影响了第三方支付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为获得用户和流量,有的甚至不惜“倒贴”。
零利润或者负利润去吸引商户,使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战。
由于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靠收取支付手续费,价格战使短期内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商在盈亏平衡下勉强经营。
2.对银行依赖性强。
第三方2009年第5期 45支付平台账户资金的流动依赖于银行,客户的钱要存到第三方支付那儿去,必须依赖于银行。
由于缺乏认证系统,为了支付信息的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必须依赖银行的专业技术。
第三方支付只是起到中介和信用保证的作用,并不能保证网上支付信息不被盗取,这必须依赖于银行的网络专有技术。
3.结算周期长。
由于各种原因,第三方支付企业不提供实时结算,结算周期长达3-7天甚至更长,引起商家资金流动不畅。
4.银行网关和银联的强势竞争。
目前国内提供网上支付的机构有银行、银联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当银行不通过任何第三方支付公司,而直接与商家连接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面临来自银行的强大竞争。
最近银行对于网上支付的这块肥肉也产生了兴趣,国内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推进网上支付,网上支付已成为各行网上银行业务的新亮点。
银行由于专门从事金融服务,信誉高、用户认可率高且资金和技术实力强,大部分银行卡网上支付的开通无须申请,方便快捷,外卡受理、接入费用较低。
而银联推出的支付方式比较简单,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包括电话POS 刷卡等,击和挑战。
5.4000性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行卡业务的影响行卡业务之间有哪些影响呢?卡业务的挑战1.第三方支付降低了直者对网络购物的顾虑,因的增加,必然会降低银行2.第三方支付比银行更加促前文所降低了实体店交易的量,46 2009年第5期支付还会使用银行卡进行交易,而这种刷卡交易使发卡行可以从商户那里收到较高的手续费,而银行从在线交易第三方那里收到的手续费,比起商户与银行直连刷卡得来的手续费相对较低,因此在线交易的发展会对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有一定影响。
(二)第三方支付发展对银行卡业务的促进1.第三方的资金划拨和清算归根到底依赖于商业银行,无论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客户有多少,资金清算量有多大,但最终都必须依赖于银行,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促进网上支付的发展最终将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增加,包括发卡量、交易量。
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促进银行服务体系提升。
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网上银联的区别就是服务的差异化和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方式。
在国内电子支付业发展初期,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大型企业用户与银行之间建立支付接口是最主要的支付模式。
但银行在处理中小型商户时显得力有不及,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取得了飞速发展。
面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为分享网上支付的蛋糕,银行也适时推出了网上银行来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这说明第三方支付促进了银行提升服务体系。
第三方支付的担保为信用保证体系的缺失起到弥补作用。
但是这种担保,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互通,确认的买家的银行支付能力。
如果银行介入这种第三方支付业务,会使担保的过程更便捷(即不必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上充值或者预付)。
但是,传统银行的担保手续往往比较繁琐,不如账户充值或者预付方式更为便捷,更适用于电子商务模式。
如果传统银行能够仿照第三方支付,在电子支付过程中提供支付担保等中间业务,那么其优势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相比的。
从当前来看,在整个中国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公司更多地是起到鲶鱼作用,促进了环境的改善,带来一些新的服务模式。
2009年第5期 47然而,第三方支付企业照现在的模式做得越大,与银行的交叉就会越多,越会遭遇来自银行的全力反击。
四、总结与建议(一)国家应当尽快完善第三方支付的有关法规网上支付发展速度快,但很不成熟。
如果按照银行、非金融机构的定义的话,目前这些所有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都有一个超范围经营的问题,第三方支付模式不仅仅提供技术平台,它提供的服务其实类似于结算业务,而结算业务,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从事。
第三方网络平台目前涉及的法律和法规有哪些?可从四方面考虑:(1)支付主体涉及的问题,如商业银行法等。
(2)规范支付行为,如支付结算、清算等一系列行为的法规。
(3)规范支付工具的相关规定,如支付工具除了货币、信用卡等的管理办法、条例等等。
(4)防止金融犯罪和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比如反洗钱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等等。
(二)第三方支付应进行产品创新,成为银行、银联在线支付的补充形式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努力创新,提供强大的增值业务,多渠道的开拓支付业务,而不是与银行在网上支付领域正面厮杀。
国内银行因多种因素限制而创新缓慢,金融产品数量少。
因此在一些银行涉及不到的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可以协助、甚至代替银行开发多种金融产品。
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银行传统业务之外,依托自己强大的客户服务、财务、咨询等专业人员,为用户提供银行不愿提供的、提供不了的增值业务,以增加自己的赢利途径,吸引更多的用户,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游离于已有的银行分工之外,应该与其融合在一起银行信用度较好,第三方支付企业对市场的理解能力较强,技术、资源、创新理念上具有优势,第三方企业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既能解决信用问题,又能为用户提供差异性服务,与银行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共同促进电子支付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第三方支付机构占得先机,但不占得优势。
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齐力和网银合作,把中国的电子市场带入另一个新高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