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改性沥青重点

合集下载

橡胶改性沥青指标要求、生产及混合料施工工艺

橡胶改性沥青指标要求、生产及混合料施工工艺

橡胶粉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施工技术手册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鹤大高速公路雁大段技术服务2015年7月目录1 原材料性能指标要求 (1)1.1 橡胶粉性能指标及掺量要求 (1)1.2 沥青性能指标要求 (1)2 工厂化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工艺 (3)2。

1 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及场地配置要求 (3)2。

2 橡胶粉改性沥青加工 (3)2.3 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检测 (4)3 橡胶粉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工艺 (5)3。

1 原材料指标要求 (5)3.2 施工工艺 (5)3.3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6)4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7)4.1 橡胶粉改性GAR-AC结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7)4.2 橡胶粉改性GAR-SMA结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5 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10)5。

1 一般要求 (10)5。

2 橡胶粉改性沥青现场储存工艺 (11)5.3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合工艺要求 (12)5.4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 (12)5。

5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 (13)5.6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 (13)5。

7 开放交通及其它的要求 (15)6 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6)6.1 一般规定 (16)6.2 施工前检查 (16)6.3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检测 (16)1 原材料性能指标要求1.1 橡胶粉性能指标及掺量要求1.1。

1 橡胶粉宜选择斜交胎胶粉或天然胶含量较高的废轮胎加工而成的橡胶粉.1。

1.2 橡胶粉细度宜控制在40目~60目范围内,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

1。

2中相关要求。

表1.1。

2橡胶粉性能指标要求1.1.3 橡胶粉应存储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并应采取有效的防淋、防潮措施及消防措施,储存时间不宜超过180d。

1。

1.4 橡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的掺量应根据实际使用的技术要求确定,推荐为基质沥青质量的18%~20%(内掺)。

橡胶(改性)沥青

橡胶(改性)沥青

优异的低温性能
低温性能包括两个方面:低温脆性与低温抗裂性。橡胶沥青的低温柔性 和低温抗裂能力都是非常突出的。
突出的抗老化、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
橡胶轮胎中含有大量的防老化剂,包括抗氧剂、热稳定剂、变价金属 抑制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对光屏蔽非常有效的碳黑填充剂,因此加入橡胶 粉后形成的橡胶沥青具有较强的抗老化性能,同时橡胶沥青混合料里面有 较厚的胶结料膜,也会显著地提高路面的抗老化性能。
基质沥青
加工橡胶沥青的基质沥青可选用道路石油沥青 (A/B型)。 经检测满足规范技术要求的基质沥青可以用于橡 胶沥青的加工。 基质沥青的选择 气候区域 沥青标号 热区 50~70号 温区 70~90号 寒区 90~110号
附注:气候区域参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废胎胶粉的掺量
一般来说,废胎胶粉的掺量越大,相应的 路用性能越好;但是橡胶沥青的黏度增大,施工 和易性下降。因此,废胎粉的掺量有一定范围, 一般为基质沥青的17.6%~30%(外掺)。
橡胶沥青存储
橡胶沥青原则上24 h内使用完毕。当由于不可抗 力,如需临时存储时,应将橡胶沥青的温度降到 145~155 ℃范围内存储,存储时间一般不超过3d。 当经过较长时间存储,再次使用前应检测橡胶沥青 的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应重 新加工或掺加一定剂量(掺量不小于10%)的废胎 胶粉,重新预混、反应直至满足技术要求。
橡胶(改性)沥青 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王 军 重庆搏创公司 2009年4月18日
一、概述 二、橡胶沥青 三、橡胶沥青混凝土 四、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五、工程实例 六、结束语
环境污染日益严峻
这是加州的一个巨大的 轮胎堆.
这就是很快将会发生的 情况.
轮胎是一种难以降解的高份子材料,这些黑色垃圾无论是采用堆 放,填埋还是焚烧的方法处理都将造成新的污染,不但污染环境、占 用土地资源,而且容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摘要:通过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实践,系统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沥青性质、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方案,并针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进一步了解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技术性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S238省道镇江(扬中)段改造工程全长约33km,部分标段路面上面层采用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现就A5标为代表阐述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本合同段路面结构型式为:20cm12%石灰土+36cm5%水稳碎石+1cm沥青下封层+8cmSUP-20沥青砼+4cmSUP-13沥青砼。

二、橡胶改性沥青的特点橡胶改性沥青是轮胎橡胶粉粒在充分拌和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溶胀反应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不仅有利于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同时能解决一般沥青路面容易渗水、路基易变形的难题,具有抗滑、抗老化、抗高温等特点,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采用橡胶改性沥青铺筑的路面可以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三、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本标段使用的是本地产的文盛牌HW型橡胶粉改性沥青。

HW型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江苏文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独有的专利技术,将废弃轮胎粉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后与基质沥青混合,同时加入特制的助剂经剪切、反应而制成。

由于采用高剪切胶体磨,胶粉和沥青粒子被剪切研磨的很细,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改性效果及成品的储存稳定性。

四、橡胶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选择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原材料,完成配合比设计及试拌。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对中面层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彻底清除表面杂物及污染面,对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路段进行铣刨处理。

2、混合料拌制:(1)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集料温度控制在沥青加热温度以上10~15℃,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较普通沥青高10~15℃。

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

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

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浅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改性机理,分析了搅拌温度、橡胶粉剂量、稳定剂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

沥青路面中关键的材料为其中的沥青,我国的沥青路面发展历程近二十年,从最初的普通沥青发展到后来的改性沥青,现在已经有多种改性沥青面世,橡胶粉改性作为其中的一种,2004年才开始引进我国,在沥青路面中使用橡胶粉改性沥青不仅能全面提高路面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橡胶粉改性是轮胎橡胶粉粒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橡胶粉不发生裂解,吸收基质沥青中轻质部分,一方面直接改善基质沥青,另一方面达到橡胶与沥青充分复合的效果。

橡胶沥青中橡胶粉的含量在18%以上,熔胀反应后,橡胶颗粒的体积比重在30-40%左右,胶结料和混合料都能显著表现出橡胶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能。

硫化橡胶与沥青同属非极性材料,沥青中被视为可溶质的粘度小的低分子油份和蜡占沥青成份的54%以上,当橡胶经过一定处理后与沥青加热混溶时,橡胶在高温下被沥青中的低分子油份溶胀后,一方面使油份粘度增加和稠度提高,另一方面使橡胶分子的作用力减小。

由于橡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除富有弹性外,还有很高的自粘性和互粘性,它比沥青的粘度高得多,当橡胶和沥青混溶成一体后,沥青的粘度提高了;当橡胶被充分溶胀而未裂解时,它既能以单独相存在又形成连续的网络。

2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2.1 搅拌温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沥青既可以看成胶体结构,也可以看成由高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其分子量的大小决定其软化点的大小。

当搅拌温度低时,沥青的分子链的运动程度相对较小,其粘性较大,不利于胶粉与沥青混和均匀,及沥青分子与胶粉中的橡胶网状结构结为一体,使改性沥青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其沥青的软化点相对较低。

当温度高时,沥青体系中的分子链与胶粉能够很好的结为一体,使改性沥青的相对分子量增大,软化点相对提高。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重点技术指标要求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重点技术指标要求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重点技术指标要求1.黏度: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指标主要是为了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易于施工性和粘附性。

在20℃下,橡胶沥青的黏度应在3000-6000mPa·s之间。

2.软化点:橡胶沥青的软化点是指其在受热后开始变软的温度。

软化点的合理范围能够保证橡胶沥青的附着性和抗沥青流淌性。

合格的橡胶沥青的软化点应在50-80℃之间。

3.硬度:硬度指标主要用于评估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杜氏硬度(DU)和钢球压痕硬度(TPH)。

杜氏硬度一般要求在25-35之间,而TPH硬度要求在20-70之间。

4.粘附性: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粘附性是指其在路面上的粘附程度。

良好的粘附性能可以确保材料与路面的牢固结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合格的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在潮湿条件下的剪切粘附性要达到0.6MPa以上。

5.可反应性: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中的橡胶颗粒需要与沥青基质发生反应,以提高材料的弹性和耐久性。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反应程度可以通过测量沥青和橡胶粉研磨后的质量损失来评估。

质量损失不超过2%能够符合可反应性要求。

6.抗老化性: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具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能够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一种常用的老化指标是延伸硬化度(RTFOT)。

在RTFOT测试中,橡胶沥青的硬化度应不超过100%,以确保其良好的抗老化性。

7.动态剪切粘度:动态剪切粘度是指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在受力下的流变性能,主要用于评估材料的变形能力。

合格的橡胶沥青的动态剪切粘度应在1000-5000Pa·s之间。

总结起来,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重点技术指标要求包括黏度、软化点、硬度、粘附性、可反应性、抗老化性和动态剪切粘度。

这些指标的要求可以保证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指南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指南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施工指南一、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每盘生产周期不少于50s-6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5-20s)1.集料加温温度:190℃-200℃2.橡胶沥青温度:180℃-195℃3.出料温度:大于180℃4.废弃温度:210℃二、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混合料的存贮运输1.存贮:根据国外的施工经验和我国现有的规范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应即拌即用不宜长时间贮存。

2.运输:①任何运输传统沥青混合料的货车均可用于运输橡胶沥青热拌混合料,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货车底板需要涂抹隔离剂以避免粘结混合料,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板;②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货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运输途中应避免车辆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③除非运距特别短,否则运输车辆必须加盖篷布以保证橡胶沥青混合料到达现场的温度在175℃左右,避免混合料表面结硬,如外界气温较低还要适当提高到场温度。

每天最先生产的混合料到场温度应适当提高到180—185℃左右;④为了保证连续摊铺,在保证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前提下,开始摊铺之前,现场应有尽量多的待卸料车,一般每台摊铺机前不少于五辆;⑤运输车辆进入待铺路面后应尽量慢行,严禁急刹车和急转弯,避免带起透层油和粘层油;⑥其它运输要求可参照国内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进行。

三、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 使用常规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进行摊铺。

摊铺之前应检查基层质量,确保基层平整度必须达到要求,压实合格,然后将工作面清扫干净,透层油的洒铺参照国内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进行,必须确保均匀足量,如因施工通车洒铺石屑,摊铺之前应将滚动的石屑清扫干净,确保路面各层次之间的粘结。

2. 摊铺机在开始摊铺前一小时,就应加热摊铺机的分料器和熨平板等有关装置。

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柴油或肥皂水,以防止粘料。

3. 由于橡胶沥青热拌混合料比传统的热拌混合料的粘度高,因此只能在最佳地表温度和气候条件下摊铺,一般地表温度应该大于13℃。

公路沥青路面采用橡胶改性沥青的建议

公路沥青路面采用橡胶改性沥青的建议

公路沥青路面采用橡胶改性沥青的建议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公路交通的日益繁忙,公路沥青路面作为主要的道路建设材料,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沥青路面存在着易老化、易龟裂、易剥脱等问题,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引入橡胶改性沥青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择。

橡胶改性沥青是将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添加到沥青中进行混合改性得到的新型路面材料。

橡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下面给出一些建议,介绍公路沥青路面采用橡胶改性沥青的优势、施工技术和应用案例。

一、橡胶改性沥青的优势1.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橡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来自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的应力。

同时,橡胶颗粒还能够填充沥青中的微裂缝,阻止裂缝的扩展,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

2.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橡胶颗粒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能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橡胶颗粒还能够减少路面的摩擦系数,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3.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水性:由于橡胶颗粒具有亲水性,能够吸收并分散路面上的雨水,减少路面表面的积水,提高路面的抗水性能。

二、橡胶改性沥青的施工技术1.颗粒预处理:橡胶颗粒需经过预处理后再加入到沥青中。

预处理包括橡胶颗粒的清洗、干燥和筛分等工序,以保证橡胶颗粒的质量和均匀性。

2.沥青改性:将预处理后的橡胶颗粒添加到沥青中逐步混合,并通过机械搅拌等方法将橡胶颗粒与沥青均匀分散,形成橡胶改性沥青。

3.路面施工:橡胶改性沥青与传统沥青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可以采用铺筑法、喷涂法等形式进行施工。

三、橡胶改性沥青的应用案例1.美国:在美国,橡胶改性沥青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的建设。

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路上,采用了大量的橡胶改性沥青,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通过使用橡胶改性沥青,公路路面的抗裂性能大幅提高,路面损坏和维护费用显著降低。

ARAC13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指导意见

ARAC13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指导意见

吴江市油车路改造(西塘河路-227省道)工程橡胶沥青上面层ARAC-13路面施工指导意见江苏东交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1年06月目录一、概述 (1)二、级配范围 (1)三、材料要求 (1)1、橡胶改性沥青 (1)2、粗集料 (2)3、细集料 (2)4、矿粉 (2)四、配合比设计 (2)1、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 (3)2、目标配合比设计 (3)3、生产配合比设计 (4)4、生产配合比验证 (4)5、配合比设计的统一规定 (5)五、施工准备 (5)1、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 (5)2、施工前准备工作 (6)六、铺筑试铺路面 (6)七、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 (7)1、原材料质量 (7)2、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8)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8)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8)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9)6、开放交通及其她 (10)八、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0)九、其它 (11)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ARAC-13施工指导意见一、概述橡胶粉就是利用废旧的轮胎磨碎加工的,将其掺入沥青混合料中能明显提高其抗水损害与高、低温性能。

本施工指导意见就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试验研究成果而制定的,用以指导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

二、级配范围ARAC-13级配工程设计范围列于表1。

表1 ARAC-13级配工程设计范围三、材料要求1、橡胶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应满足表2的技术要求。

其中对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的整套检验,至少应对每批到货检验一次。

各施工单位与驻地监理组按照规范对使用沥青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表2 橡胶改性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改性沥青
一、填空题(写出化学构造或化学式或分子结构式)
1.天然橡胶:
2.丁苯橡胶:
3.丁腈橡胶:
4.氯丁橡胶:
5.丁基橡胶:
6.乙丙橡胶:(二元乙丙橡胶结构)
7.硅橡胶:(二甲基类)
8.氟橡胶:(四丙氟橡胶)
二、简答题
1.简述丁苯橡胶SBR基本技术性能及用途;
1)性能:是一种不饱和的烃类高聚物,能溶于大部分溶解度参数相近的烃类溶剂中,其胶料不易烧焦和过硫,高温耐磨性好;能进行多种聚烯烃型反应,如氧化、臭氧破坏、卤化和氢化等;在光、热、氧和臭氧的作用下,SBR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SBR的低温性能稍差;
2)用途:可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包皮、胶管和胶鞋、汽车零件以及用于轮胎行业。

2.简述丁腈橡胶NBR基本技术性能及用途以及优缺点;
1)性能及优缺点: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热性、耐磨性、气密性以及耐腐蚀性;但其绝缘性差,耐臭氧性能差,耐寒性差、生热大,无自补强性且加工性能差;
2)用途:可用于各种耐油制品,如邮箱、油封等;防静电制品,如皮圈等;用于改性,既与其他橡胶或塑料并用以改善各方面的性能。

3.简述氯丁橡胶CR基本技术性能及用途;
1)性能:是一种浅黄色乃至褐色的弹性体,密度大;有较强的结晶性和自补强性,耐热性、耐候性(耐臭氧)好;耐化学腐蚀性、耐水性优于NR,对氧化性物质的抗耐性差;耐油、耐非极性溶剂、阻燃、气密性等性能好;耐寒性、绝缘性及贮存稳定性均较差;
2)用途:轮胎胎侧、耐热运输带、耐油及化学腐蚀的胶管、垫圈、电线,橡胶水坝,公路填缝材料、建筑密封胶条,某些阻燃橡胶制品及胶粘剂等。

4.简述丁基橡胶IIR基本技术性能及用途;
1)性能:气密性好,耐热、耐氧化性能均优于其他通用橡胶,耐侯性特别好,对阳光及臭氧抵抗性好,耐酸碱及极性溶剂能力强;吸水性和耐寒性较好;但内
摩擦大,硫化速度慢,需高温或长时间硫化;互粘性差;与其它橡胶相容性差;与补强剂之间作用弱,需进行热处理或使用添加剂;
2)用途:用于制作各种轮胎的内胎、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密封垫圈,管道和输送带(化学工业),防水材料(农业)。

5.简述乙丙橡胶基本技术性能及用途;
1)性能:EPR的内聚能低,分子链上无庞大侧基,能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保持分子链柔性和弹性;密度低,低温弹性好;具有高填充性;耐候性能优异;耐热及耐热氧老化性能优于其他通用橡胶;对各种极性化学药品具有很高的抗耐性;电绝缘性能优越;
2)用途:可用于制造模压制品,通用胶管及汽车内耐热胶管,电器元件,因挤出性能极优,可与高粘度胶种共混以改善其挤出性。

6.简述硅橡胶基本技术性能及用途;
1)性能:具有耐热、耐寒、耐候性、电绝缘性和弹性等多项优异性能;耐臭氧老化、耐候老化性好;电绝缘性能好,具有优良生理惰性和生理老化性、透气性、生物医学性能;
2)用途:硅橡胶用途广泛,在汽车、电器、办公机械、建筑、医疗、食品工业等,如奶瓶吸管、医疗器械、饮水设备、运动器材、电器、玩具等。

7.简述氟橡胶基本技术性能及用途。

1)性能:常态下的力学性能较好,但弹性差;耐高温性能好;具有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压缩永久变形性能高;耐低温性能一般;气密性较好;阻燃性好,遇火可自熄。

2)用途:广泛用于航空、汽车、造船、机械等工业部门关键性的部位。

三、名词解释
1.白炭黑:一种白色粉末状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具有耐高温、不燃及很好的电绝缘性,在橡胶中多用作补强剂。

2.橡胶硫化:指橡胶大分子通过于交联剂硫磺发生化学反应,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工艺过程,从而改善橡胶的弹性和强度等性能。

四、论述题
8.简述纤维改性橡胶增韧机理,并举例说明;
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是将短纤维分散在橡胶基质中,使之与橡胶复合制成类似聚合物共混体的增强性复合材料;它既具有橡胶的弹性,同时又保持了纤维的强度和刚度,其制品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撕裂抗溶胀等优良性能。

例:
聚酯短纤维/CR复合材料随着短纤维用量的增大,屈服强度增大,因为随着短纤维用量的增大,短纤维/基体界面面积增大,界面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变大,而界面是屈服强度的决定性因素,界面的增大有利于屈服强度的增大;
丁腈橡胶(NBR)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多,纤维对撕裂扩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
障碍,其撕裂强度因此得以改善。

在所有纤维用量下:纤维纵向取向复合材料的撕裂强度值较低;纤维横向取向时,大多数横向取向纤维与裂口增长的前部是平行的,其撕裂口增长性较差,撕裂强度值也降低。

9.简述纳米蒙脱石/粘土改性橡胶的机理,并举例说明。

纳米粒子具有特珠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由其复合而成的材料能表现出独特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性能;利用层状硅酸盐的特殊结构和制备性能优异的纳米层状硅酸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枓,可以利用的天然层状硅酸盐包括蒙脱土(应用最广泛)、累托石等。

橡胶中引入纳米粘土可显著提高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及阻隔性、阻燃性等特殊性能。

例:
纳米粘土改性丁苯橡胶,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了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中,粘土在橡胶中达到了纳米级分散,高分子嵌入到粘土晶层之间,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某些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高耐磨炭黑填充橡胶的性能。

纳米粘土改性丁腈橡胶,随着粘土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A型)、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和扯断永久变形明显增大,扯断伸长率变化不大。

粘土对NBR的补强效应主要来源于具有平面取向的纳米分散结构的片层,橡胶大分子在粘土片层表面的滑移以及粘土片层间的滑移是产生扯断永久变形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