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合集下载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由于汉语和韩语语音系统存在很大的不同,使得韩国学生在汉语
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语音偏误。

本文将对目前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见的语音偏误类型进
行分析。

一、元音偏误
元音是汉语和韩语中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语言的元音系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出现元音偏误的现象。

1. 用韩语元音代替汉语元音
韩语元音和汉语元音差异较大,如果韩国学生按照韩语音系习惯发音,就容易将汉语
元音发成韩语元音,从而出现元音偏误。

例如,发汉语音节“shi”的时候,韩国学生会将汉语的“i”音发成韩语元音“이”,导致语音偏误。

2. 轻音发成重音
在韩语中,元音有轻音和重音之分,而在汉语中,则没有这种区别。

韩国学生在学习
汉语时,容易将汉语的轻音发成重音,从而产生语音偏误。

1. 不分清浊音
2. 辅音拼写错误
三、声调偏误
总之,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出现元音偏误、辅音偏误和声调偏误等语音偏误。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巩固基础训练,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达到逐步减少语音偏误,提高汉语语音水平的目的。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2023-11-28目录•引言•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成因分析•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纠正方法探讨•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实证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音教学建议引言01随着中韩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语言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中韩语言交流02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语音偏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语音偏误问题03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水平,促进中韩语言交流。

研究价值研究背景1 2 3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深入研究,探究其产生原因,为汉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探究偏误原因针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

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为汉语语音教学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

促进教学研究研究目的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实证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进行录音和分析,探究其偏误类型和原因。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韩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揭示其差异和相似之处,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030201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唇齿音发音不准确如将“f”发音为带有双唇色彩的音,或将“h”发音为带有唇齿色彩的音。

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混淆如将“z、c、s”发音为“zh、ch、sh”,或将“j、q、x”发音为“z、c、s”。

送气与不送气混淆如将“b”发音为“p”,将“d”发音为“t”等。

单元音韵母发音不准确01如将“a”发音为带有喉音色彩的音,或将“o”发音为带有唇音色彩的音。

复元音韵母发音动程不足02如将“ai、ei、ao、ou”等发音为单元音韵母,或将韵尾丢失,如将“ing”发音为“in”。

鼻韵母发音不准确03如将前鼻韵母“-n”发音为带有元音色彩的音,或将后鼻韵母“-ng”发音为带有前鼻韵母色彩的音。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

偏误纠正法
总结词
偏误纠正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学习者在语音学 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纠正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在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偏误纠正法主 要是对韩国学生在发音、声调、音变等方面 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和纠正。该方法需要教 师对学习者的语音偏误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 录,并针对不同的偏误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 ,如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提供声调练习等 。
05 教学建议与启示
针对韩国学生的声母教学建议
总结词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声母发音不准确的问题,其 中以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混淆最为常见。
详细描述
韩国学生在发舌尖前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舌位略落 ,口腔中有湿润感;而在发舌尖后音时,舌尖抵住硬腭 前部,舌位提高,口腔中应有干涩感。在教学中,可以 通过夸张发音、对比发音和手势模拟等方法,帮助学生 掌握正确的发音位置和感觉。
03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原 因分析
母语干扰
韩语与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 偏误。
韩国语中没有类似于汉语中的声调系统,因此韩国学生在掌握汉语声调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语言接触影响
在韩国,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产生 了一定的干扰。
送气音偏误
韩国学生在发汉语送气音时,往往倾向于将其发成不送气音,这是由于韩语中没有送气音所造成的。例如,“怕”、“特”等字在韩语中与汉语的发音相似 ,但在汉语中,这些字的发音方式完全不同。
韵母偏误
要点一
前置元音偏误
韩国学生在发汉语前置元音时,往往 倾向于将其发成后置元音,这是由于 韩语中没有前置元音所造成的。例如 ,“家”、“花”等字在韩语中与汉 语的发音相似,但在汉语中,这些字 的元音位置完全不同。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近年来,随着韩国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热情激增,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其中有不少学生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尽管汉语的学习难度较大。

在汉语教学中,语音偏误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一个困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障碍。

本文围绕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对其语音偏误类型及影响因素加以详细探讨。

首先,应该看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无不存在语音偏误,那么汉语在学习过程中语音偏误会有哪些类型呢?根据语音学家提出的观点,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汉语学习者常常由于语音特征的不同而出现发音变异。

有的学生会发音改变一个声母,即声母组合的不当使用,比如把/Zh/发成/,/J/发成/Z/。

另外,还有的学生会误把汉语中的发音变成其他语言中的语音,比如把/r/发音/l/,/s/发音/sh/。

其次,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是声调偏误。

这类偏误常见于原音部分,也就是说偏误出现在汉语基本语音/声调组合上。

有时学生会误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几种声调混在一起,也就是把一个音节的读音搞混成另一种读音,比如把汉字“的”的正确读音/dí/,误读成/dé/。

此外,如果韩国学生读一个词诶时,可能会把连贯的读音误改成其他声调,这类偏误也是十分普遍的。

再者,常常有的韩国学生读汉字的时候会出现音节混淆类偏误。

比如字“月”,应正确读作/yuè/,常有的是发成/yào/,或者把词“和”发成/hé/,又或者把词“请”发成/qíng/等等。

最后,有的学生汉语学习中也会出现拼音形式偏误,这类偏误大都能通过自我反馈纠正,比如把“小学”发成“XiAO xuE”,以及把“家”发成“JA”等等。

上述就是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的几类语音偏误。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类外,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类型,比如学生在发音上缺乏节奏感、发音不准确等等,这都影响到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正确表达与掌握,因此同样是需要重视起来。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语音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体现在音节的发音、声调的使用和语音规律的掌握上。

下面将对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进行分析。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出现音节发音错误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将汉语中的某些音与韩语中的音进行混淆,导致发音不准确。

韩语中没有“zh”和“ch”这两个音,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将这两个音用韩语的相关音替代。

韩国学生还可能存在将汉语中的鼻音与塞音混淆的问题,导致发音上的偏误。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也容易出现声调使用错误的情况。

在汉语中,声调是区分词义的重要特征,但韩国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未能准确地区分和使用不同的声调。

他们可能会将一声和四声混淆,导致词义上的歧义。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没有掌握好轻声的使用,导致在实际交流中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也存在语音规律掌握上的偏误。

汉语拼音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发音规律,例如舌尖音和舌叶音的发音规律,但韩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完全掌握这些规律,导致发音上的错误。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往往将韩语的语音特点带入到汉语学习中,导致发音上的偏误。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主要体现在音节的发音、声调的使用和语音规律的掌握上。

针对这些偏误,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对常见音节的发音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加强对声调的区分和使用的训练,以及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规律等。

只有这样,韩国学生才能在汉语学习中提高语音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2、教师授课
教师在教授汉语成语时,应重视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 用法。同时,教师还需强化留学生的成语辨析和语境运用能力,通过对比分析 中韩文化的异同,减少偏误的发生。此外,教师还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 与成语练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学生练习
学生应通过大量的读写练习,熟悉汉语成语的用法。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中文名 著、观看中文电影等方式,增强对汉语成语的理解。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语 言角、文化节等活动,与母语为汉语的人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和写作能 力。
留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对其使用成语的能力有很大影响。一些留学生对于汉语 的语法和词汇尚未完全掌握,导致在写作或口语中出现的成语往往不准确或不 得体。例如,有的留学生知道“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但在实际运用时,却说 成“画龙点睛”,这与成语的本意大相径庭。
教学对策
1、教材编写
针对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教材编写应突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强调 中韩文化差异,以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汉语成语。同时,教材应以留学 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适当增加实践性的练习,帮助他们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 成语。
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及 教学对策
01 引言
03 教学对策 05 总结
目录
02 偏误分析 04 案例分析
引言
随着中韩两国在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韩国学 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汉语。汉语成语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留学生来说, 掌握并正确运用汉语成语是提高汉语水平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 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时存在一些偏误。本次演示将对韩国留学生使 用汉语成语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这个成语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形容的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பைடு நூலகம் 不是形容“幻想不能实现”。因此,这位留学生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存在理解上 的偏差。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引言:随着韩国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汉语与韩语有着明显的语言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序上的偏误,尤其是在习得汉语的三种特殊句式上。

本文旨在通过对韩国学生的语序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韩国学生更好地习得这三种特殊句式。

一、背景介绍:汉语的三种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把字句和被字句。

这些句式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和句子结构。

然而,由于韩语与汉语在语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韩国学生在习得这三种特殊句式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语序上的偏误。

二、语序偏误分析:1. 倒装句偏误:韩国学生在使用倒装句时,通常会倾向于将状语放在谓语之后,与韩语的语序相一致。

例如,将“昨天晚上去了电影院”误说为“去了电影院昨天晚上”。

2. 把字句偏误:在使用把字句时,韩国学生往往会出现主谓宾语的语序错误。

他们往往习惯将主语放在前面,而将宾语和把字放在后面,与韩语的宾语-主语-动词的语序相对应。

例如,将“我把书给他了”误说为“我书给他把了”。

3. 被字句偏误:在使用被字句时,韩国学生倾向于将被字放在主谓之间,与韩语中的语序相一致。

例如,将“这个问题被我解决了”误说为“这个问题我被解决了”。

三、教学策略研究:为了帮助韩国学生更好地习得这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下面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供教师参考。

1. 倒装句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汉语和韩语的语序差异,让学生明确汉语倒装句的语序规则。

同时,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游戏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句子运用来巩固和消除语序偏误。

2. 把字句的教学策略:在教授把字句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练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序。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活动,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把字句的口语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的语序错误。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由于母语和汉语语音系统不同,容易出现语音偏误。

本文将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进行分析。

一、前鼻母音与后鼻母音
韩语中的韵尾音大部分都是鼻音,而汉语中则有前鼻母音和后鼻母音之分。

因此,韩
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把汉语中的前鼻母音读成后鼻母音。

例如,“赞”读成“张”,“单”读成“胆”。

二、清辅音和浊辅音
三、齿音和舌尖音
汉语中的齿音和舌尖音对韩国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他们往往会出现把汉语中的
齿音和舌尖音读成其他音的情况。

例如,“脆”读成“吹”,“出”读成“初”。

四、入声和不入声
五、声调
汉语中的声调与韩语中的语调不同。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出现声调不准或者
忽略声调的情况。

例如,“妈”读成“马”,“把”读成“巴”。

总之,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出现以上的语音偏误。

要纠正这些偏误,需要
通过多听多说,不断练习,熟练掌握汉语的语音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人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随着中韩交流更亲密的发展,韩国比以前很重视学汉语,所以许多韩国人学习汉语时,发现偏误,中介语。

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出现。

从中介语理论可知,成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语言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本族语)和本族文化对目的语的干扰,所以处于相同文化氛围的人产生的语言偏误通常是类似的。

由此我分析了韩国人学汉语时,经常出现偏误。

一、韩语与汉语的特殊关系
韩语是在以汉语为主的多种语言的基础上重新创造的语言。

汉语对韩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字和汉字词两方面。

在韩国,运用汉字的历史很长,大概从公元3世纪左右到现在。

可是20世纪以后西学东渐,虽然受进入个国家的语言影响,可是汉字对韩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韩国人一般从小学开始学习汉字(繁体字),而有汉字能力考试,汉语也是现在韩国中小学校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汉字在语言发展历程中大多保留了传入时的音与义。

因此,汉韩两个语言系统较其他语言系统有更多的共同点。

随着两国的发展变化,两种语言系统还是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轨迹,是不会重合的。

即便创造之初是同一个词,由于各自的发展环境的不同,现在互相对应的词语在含义、搭配、用法、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异。

如果学习者不了解这些差异的话,就会产生偏误。

1.语音
韩语的汉字词的发音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很多词语的发音很接近。

比如,韩语的ㄱ,发音在[k]和[k‘]之间,所以,韩语강,发音在:gāng或者kāng之间,读的时候感觉两个音都可以,韩国人在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也发[k],有时候发[k‘]。

韩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因为分不清楚这两个音节,经常把“gāngcái”念成“kāngcái”,“chángjiāng”念成“chánggāng”,“jiànkāng”念成“jiàngāng”韩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和偏误分析光州女子大学王秀珍语音是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语音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的教学。

笔者从1989年开始在汉城中国语学院等大学及电视台、广播电台讲授汉语,几年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我们发现韩国人学汉语时,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层面都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难点和偏误。

对这些难点和偏误的分析研究,相信能有助于提高对韩汉语教学的效率。

在韩国人的语音当中分析一声母难点和偏误1、唇齿音[f]误发成双唇音[p]、[b]韩国人学汉语声母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是[f]的发音。

在1444—1446年韩国李朝世宗大王创制的《训民正音》中就没有唇齿音(轻唇音)[f],而只有双唇音[p]、[p’]、[b]。

现代韩语仍然保持了“古无轻唇音”的传统,双唇音/p/音位也还有三个条件变体,它们的分布位置各不相同。

在音节开头位置的是双唇清塞音[p],在音节组合中受前面音节影响而发成双唇浊塞音[b],充当音节(称其为闭口音节更为形象些)辅音韵尾的是[p]。

所以,初学汉语的韩国人常用[p]、[b]来代替[f]声母。

下列是韩国人学韩语时,初级者的音标。

通过韩语标注汉语拼音的认读,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韩语声母注音和汉语声母实际发音存在一些出入,以下这些汉语拼音声母就是韩国学生学习的难点:
f/p, r/l. s/x, j/z, q ,c zh, ch, sh,
韩语发音当中r/l. s/x, j/z, f/p的发一个音。

例如:
而且zh, ch, sh有相似的音,例如:
上例声母因为韩语中没有或者相似,所以韩国人分不开而比较难掌握,而后三个声母,韩语子音中没有这三个音位, 如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龈,与汉语发音的平舌音不同。

这三个声母的发音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

韵母是韩国人容易学得到,但其中几个韵母总会有发生偏误。

所以我想写韩国人代表容易错的音。

其中下例如:

自己听到这个韵母的时,觉得找相似的音,但是如果按照母语发出来的话,中国人听不太懂。

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直接用元音舌位图教学,与韩语发音对比。

2.词汇
韩语的词汇是约占词总数60%,而在历史上所占的比例更大。

所以韩国人学汉语时,容易学得到,中韩词汇有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异形同义词。

通过对这些汉韩词汇不同的地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利于韩国人学习这类汉语词汇的方法。

(1)同形同义词
中韩某些词汇有同形词而且意思也相同。

是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

例如:名词是国际(국제),运动(운동),学校(학교),歌手(가수)等;动词是尊敬(존경),注意(주의) ,亲切(친절),克服(극복)等;形容词是聪明(총명),满足(만족),优秀(우수)等;数量词是一个(한개),一瓶(한병),两倍(두배)等。

韩国人容易掌握这些词汇。

(2) 同形异义词
中韩某些词汇同形词,但表达意思不同。

所以韩国最容易说错的词汇。

例如:
*过去(中)1)经过,通过的意思。

(2)以前
(韩)1)以前
*拉面(中)1)用手把面块拉成面条。

亦指用手拉成的面条。

(韩)1)泡面,方便面。

*学院(中)1) 很多大学也拥有自己下属的二级学院。

(级别差异)
(韩)1) 除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外的学习班。

(培训)
(3) 异性同义词
异性同义词字形不同而且意义相同的词汇。

异性同义词对象都是具体有同语素的两音节的词汇,所以韩国人有时候容易说错。

例如:
以上分析中韩词汇的常见偏误。

3. 语法
韩国人学习汉语的时候,最明显的语法偏误是语序不对。

因为汉语的语序是“主语+动词+宾语”(SVO),但韩语却是“主语+宾语+动词”(SOV)。

例如:나는학교에갑니다.
词译:我(尾)学校(尾)去
翻译:我去学校。

나는밥을먹습니다.
词译:我(尾)饭(尾)吃
翻译:我去学校。

这是在中韩语法当中最基本形式,韩国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把宾语放到主语后边谓语前边。

因为在汉语语法当中有“把”的字句。

把”字句是在韩语语法上“을/를”相同的意义。

所以韩国人常出错“把”字句。

在汉语中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变成这种特殊句式。

不是所有的“把”字句都可以用一半句式表达。

可是韩国是必须要用。

例如:그는선생님을찾는다.
词译:他(尾)老师把找
翻译:他找老师。

칭칭은텔레비전을봅니다 .
词译:清清(尾)电视把看
翻译:清清看电视。

在“把”句字的语法中最注意的地方是“不能单独使用动词”。

强调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以及结果。

所以必须“把”句字后边出来其他成本。

例如:나는그의휴대전화번호를잊어버렸다.
词译:我(尾) 他的手机号码把忘了
翻译:我把他的手机号码忘了。

刚刚说“不能单独使用动词”这个句子问什么能写呢?因为“把”句字后面可以出来“了”,“着”的助词。

这时候“了”,“着”就是动词的结果。

그는열쇠를나에게주었다.
词译:他(尾) 钥匙把我(尾)给
翻译:他把钥匙给我。

这句话的“把”字句的形式是动词带宾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