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黄岗矿业公司Ⅲ矿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质量评价研究

3 m、 .3条/ 换算为 R D值并求得其平均 5c 1 7 0 m, Q
值 为 7 .4 。地 下 水 状 况 为潮 湿 。该 岩 组 节 理 、 62%
均 值 为 7 . 7 。地 下 水 状 况 为 潮 湿 。该 岩 组 节 7 5%
理 、 隙调 查 数据 统 计 结 果 见 图 1 裂 。该 岩 组 的 岩 体 结 构类 型 为整体 块 状 结构 , 理 发 育 , 构 面 平直 、 节 结
闭合 , 整体强度不高 , 稳定性一般 。岩体变形和破坏
破 碎带 和大理 岩岩 溶 影 响深 度 多 在 15 标 高 以 50m
( ) 盘大 理 岩 岩 组 。该 岩 组 内 节 理 、 隙较 1上 裂
为发育 , 平均节理间距 、 平均体积节理密度 _ 分别 ,
为 4 . m、.7条/ 换 算 为 R D值并 求得 其平 03e 9 2 m, Q
中情 况划 分 成 7个 区 (I ~Ⅶ ) 目前 正 在 开 采 或 。 基建 的有 I、 Ⅲ、 4个 矿 区 , 中 I矿 区和 Ⅲ Ⅱ、 Ⅳ 其 矿 区正在 进行 较大 规 模 地下 开 采 , Ⅱ矿 区露 天 开采 已结 束 , Ⅳ 矿 区 一 样 同 时 在 进 行 小 规 模 的 地 下 和
触带附近开采技术条件相对复杂 , 除大理岩外 , 矿体 及其它围岩的稳固性 良好 , 水文地质条件 比较复杂。
裂隙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见图 2 。该岩体结构类型为 整体块状结构 , 结构面平直 、 闭合 , 节理发育 , 整体强
度不 高 , 定性 一般 。 稳 ( )下 盘矽 卡 岩 岩组 。该 岩组 内节 理 、 隙较 3 裂 为 发育 , 均 节 理 间 距 、 均体 积 节 理 密 度 . 分 别 平 平 ,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董红伟(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 300170)摘 要:矿产资源丰富多样,而不同的矿区形成的条件、地理分布等都有所不同,其所处地质环境及其他成矿条件共同决定了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文章重点对矿产区域的形成原因、条件、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日后的矿产勘查探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岩浆岩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1-0120-2Analysis of Regional Miner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DONG Hong-wei(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General Institute,Tianjin 300170,China)Abstract: Mineral resources are rich and diverse, and the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ining areas are different. Their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together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reasons,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of mineral areas,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future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xploration.Keywords: geological backgrou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magmatic rocks在地质学中有一个分支学科,就是区域地质学,在广义上讲,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大区域内地层特征、岩石类型及其分布、地质构造及成矿地质背景等内容,而另一种狭义的解释主要认为区域矿产地质主要研究特定勘查矿区域的地质地层以及岩石、矿产分布形成、构造等小范围内容。
矿产开采地质要求的3类9型

问题为主
的矿床
(2一3)
有热害或气害或放射性危害
或不良地质作用危害等原生
环境地质问题,矿床开采中需
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和预防,矿
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较
简单
河南平顶山
煤矿陕北榆
家梁井田
主要对矿床原生环境地质
问题进行工作,针对主要危
害(热、气或放射性)开展
相应调查洲试,结合地质、
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
一3的要求进行
开
采
技
术
条
件
复
杂
的
矿
床
3
水文地质
问题为主
的矿床
(3一l)
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
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
性强,地下水补给条件好,与
地表水或相邻强含水层有密
切的水力联系,存在寻水性强
的构造破碎带或岩溶发育带,
矿坑涌水量大:矿床开采需采
取强排水或专防、治水措施,
疏干排水可引起巷道变形破
坏和地面沉降、开裂、塌陷、
给条件差,地表水体不构成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矿山排水可引起局部地面变形破坏,水体轻度污染,矿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较简单
云南四营煤矿山东焦家金矿
主要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开展工作,相应进行矿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搜集区
域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区进行大、中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填图,对地质钻孔及坑道
进行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开展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水
化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
定热(气或放射性)的在矿
区的背景值和异常值,对其
可能产生的危害做出评价;
对矿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条件可用类比法进行评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岩类的划分矿区内根据岩土的坚硬程度、结构以及物理力学性质,将本区岩石分为坚硬岩类、软质岩类和松散岩类三种岩类。
坚硬岩类:主要包括中~微风化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长兴组(P3c)的灰岩。
软质岩类:为粉砂质泥岩、泥岩、页岩等。
该类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较低,软弱夹层发育,稳定性差。
该组岩层形成的边坡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边坡滑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井下开拓及开采中,易致片帮、冒顶,从面使地表产生地面裂隙等地质灾害。
矿区内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及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松散岩类:地表第四系为松散覆盖层。
分布于各类岩石之上、洼地、沟谷两侧等负地形中,由坡积、残积物组成。
坡积、残积物为粘土及亚粘土,组成粘土层组;冲积、洪积物为块石、砂砾石及含砂砾粘土,结构松散,孔隙度大,组成砂砾石层。
工程地质性质差。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土体工程地质条件第四系残积、坡积、冲洪积土层主要分布在洼地、河床、沟谷等低洼处,呈零星状及条带状。
主要由粘土、碎石、砾石等组成,是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经长期风化、剥蚀后的残积、坡积、冲洪积物,土层厚度一般不大于5m。
土体呈松散或半固结状,胶结性差,透水性较好,土体强度弱,压缩性较高,力学强度低,工程地质性质差,受力后沉降量大,边坡容易失稳。
2.岩体工程地质条件(1)上覆地层含煤地层上覆围岩为碳酸盐岩,主要为长兴组灰岩,大部为中~厚层状,岩体普遍较完整,岩体多为块状,岩石致密、坚硬,属坚硬类型,抗压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RQD值高,岩体多数II、III 类,岩体稳定性中等~良,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良之处是这类岩石岩溶发育较强烈,巷道掘进时应防止高地压、岩爆、掉块、坍塌、涌水、突泥等。
(2)含煤地层多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
碎屑岩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煤层为主,多为层状结构,少量碎裂结构;碳酸盐岩以含燧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多为块状结构,少量碎裂结构。
井田概况及地质条件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条件1.1 井田概况1.1.1 交通位置青春塔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煤田南部,行政区划隶属于魏家峁镇、哈岱高勒乡、长滩乡。
本井田东起煤田边界,西至史家敖包,北起甲保塔,南至薛家疙旦,东西长10.64km,南北宽4.15km,面积44.1974km2。
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4′00″~111°22′30″北纬:39°35′45″~39°38′00″本矿交通较为便利,丰准铁路经过矿区北部的薛家湾镇,井田距离丰准铁路唐公塔车站约40km。
薛家湾镇至万家寨水电站的省级公路从井田西部边缘通过,自魏家峁镇向南有两条县级公路通往山西省天峰坪镇,矿井建设期间的设备可经过公路运往工业场地。
另外有拟建的西煤外运大通道准格尔~朔州铁路,为青春塔矿井建成后煤炭外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1。
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1. 地形地貌准格尔煤田位于鄂尔多斯黄土高原东部,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标高最高+1366m ,最低+870m,最大高差496m。
区内黄土覆盖范围广,厚度大,部分为风积沙地形。
地貌受流水、风蚀等外力的作用,己变得十分复杂,沟谷纵横交错,树枝状的冲沟十分发育,原始黄土高原地貌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地貌形态复杂,植被稀少。
井田内海拔最高+1331m,一般在+1050~1250之间,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2. 水系区内较大的沟谷自东向西有:哈拉合少沟、银盖沟、古城圪梁沟、庙沟、薛家沟、黄榆树峁和罐子沟等。
这些沟谷都比较发育,多呈放射状分布,向源侵蚀为主,多数支沟均有泉水涌出,各分支溪流汇成小河,汇入黄河。
遇有大雨或暴雨时可形成山洪爆发,洪水流量大、时间短,危害性大。
大部分沟谷中村镇修有容量不等的水库,用于灌溉、淤田、人畜饮用等。
本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本区东缘自北向南流过,距本区15km。
水位标高在矿区北端头道拐水文站+987.04~+987.98m,在矿区中部的城坡一带+950.67m;在矿区南部万家寨一带+920m;在矿区南端壕米疙坨+870m。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在矿山建设的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矿山的开采安全和生产效率,还关系到矿山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此,对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水文地质条件在矿山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它影响着矿山的开采方案。
如果矿区存在丰富的地下水,且水压较大,那么在开采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突水、涌水等事故,这将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并对矿山设备和矿产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制定开采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和工艺,以避免水害的发生。
其次,水文地质条件还会影响矿山的工程建设。
例如,在建设矿山的井筒、巷道等工程时,如果地下水丰富,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和防水措施,否则会导致工程施工困难,甚至出现坍塌等事故。
此外,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也可能对矿山工程的建筑材料产生腐蚀作用,从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最后,水文地质条件还与矿山的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矿山开采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了解水文地质条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矿山建设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1、地下水涌水地下水涌水是矿山建设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之一。
当矿山开采过程中揭露了富含地下水的含水层或断裂带时,地下水会在压力作用下涌入矿井,造成涌水事故。
涌水的水量和水压取决于含水层的富水性、补给条件以及开采活动对含水层的破坏程度。
2、地下水突水地下水突水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水文地质灾害。
它通常是由于开采活动破坏了隔水层,导致含水层中的高压地下水瞬间涌入矿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突水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水量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3、含水层水位下降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含水层水位下降。
山东蓬莱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金矿区 ;开采 ;
中图分类号 : F27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18)04-0198-2
Evalu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Penglai gold deposit, Shandong
H 水文地质 ydrogeology
山东蓬莱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王勇
(威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摘 要 :我国山东省蓬莱市西南王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矿区环境复杂。为了后期金矿开采工作顺利进
行,对矿区进行实际勘测,详细调查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系统评价,可以为后续的金矿开
山东省蓬莱市西南王金矿区,位于我国华北地质板块东 侧,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集聚地之一。金矿区内含有大 量岩浆岩,均产于中生代燕山早期,以李家岭序列王家单元 的斑状中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石灰岩为主。矿区地质条件 和水文条件较为简单,地质含水层复杂,为保证后续开发安 全,必须详细探查。
1 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
)
r0
其中,R0=
R + r0
;r0
=
a
+ 4
b
;R = 10S
k。
矿山在开采和探矿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矿坑排水量资
料,从坑道排水量观测情况看,坑道涌水量与坑道开采的长
度、面积的变化关系不密切,与坑道的开采深度变化较明显。
所有也可以使用比拟法进行测量,其公式为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与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采矿工程的布 局、采准巷道布置、采矿方法等进行 详细设计。
选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选矿工艺流 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等进行详 细设计。
尾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尾矿库的选 址、设计、建设等进行详细设计。
矿山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
确保矿山建设和生产的 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 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经济合理
在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 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 益最大化,降低生产成
本。
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采矿、选矿 和尾矿处理技术,提高 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环保优先
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有 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03
矿山开采方法与工艺流 程
露天开采
总结词
露天开采是一种将矿体外部的覆盖层剥离后,从地表进行采矿的方法。
特殊采矿方法
总结词
特殊采矿方法是指除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之外的其他采矿方法,如水下开采、海底开采等。
详细描述
特殊采矿方法适用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如水下开采适用于河床、湖泊等水域下的矿产资源开采,海底 开采适用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开采。这些方法技术难度较大,需要特殊的采矿技术和设备,同时也要考虑环境保护 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
循环利用
对于尾矿和废石,应积极 开展循环利用,减少固体 废物的排放。
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优先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优先考虑 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
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矿山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注当地社区的需求和发展,促进 社区的繁荣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地质特征
开采区地表为为风成沙、冲积砂砾、湖沼淤泥、草原沙土及坡积、洪积碎石、砂砾。
厚度约6m,下部分别为砂砾石、砾石层,厚度约8m、红色粘土夹砂砾石及灰色粘土,厚度52.80m、含煤地层的浅灰、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炭质泥岩、砂岩、砾岩及煤层等,控制最大厚度414.54m,其中可采煤层平均总厚35.34m。
全区综合分析后得出,岩石抗压强度低于6Mpa的岩层占总厚度的98%,大于6Mpa的岩层厚度反占总厚度的2%,统计数字表明本区岩石强度应属一类。
露天区第三系棕红色粘土层稳定发育,钻探控制厚度为3.80~117.11m,平均厚度为51.33m。
粘性较强,具可塑状态,物理性质实验结果天然含水率为20.2%,液限35.8%,塑限19.8%,液性指数0.12,塑性指数为16.2。
(一)工程地质类型
1、第一类一型:第四系细砂松散体,经疏干后可以保持稳定,第三系棕红色粘土层为可塑~硬塑半胶结状态,天然含水率20.2%,液限35.8%,塑限19.8%,抗剪强度φ值26.7°,C值0.06Mpa,属于软层,厚度大相对稳定。
2、第二类二型:含煤地层,钻孔所见风化带平均厚度在75.82米,根据岩石力学试验数据统计,抗压强度小于6Mpa的比例为岩层总厚度的98%,抗剪强度φ值为26.0度,C值0.476Mpa软,浅部泥岩风化呈粘土状,而且与上覆第三系粘土层不整合接触,对边坡稳定不利属于较弱层。
3第三类一型:坚硬岩类,主要煤层中的夹矸及结核抗压强度较大,边坡稳定性较好。
(二)工程地质勘探主要成果。
1、对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设备选型提供了数据。
2、查明了该区较弱岩层的层位、层数、厚度,并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3、本区边坡类型为第一类松散岩类二型—第二类半坚硬岩、一型边坡。
剥离物为松散软岩—层状中硬岩,简单中等,岩体结构类型为松散岩体—碎裂岩体—层状块裂岩体。
4、分析了本区可能引起工作帮、非工作帮、端帮边坡滑落的地质因素,提出了可能产生的滑落形式,主要包括圆弧滑动、直线型滑动、岩结构面滑动,开挖过程中的卸荷张裂倾倒型破坏等。
5、80%岩石耐蹦解指数小于80,其中可进行软化试验的岩石80%以上的软化系数小于75%,属遇水软化岩、矿山的设计建设生产中应当考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破坏面保护。
6、根据定量计算,按安全系数>1.25和综合确定天然稳定坡角(未考虑剥离开采工艺和附加荷载)建议各层位的合理天然稳定坡度角范围。
第四系天然稳定坡角28°~35°,强风化带35°~50°,深部岩层55°~65°,根据本区工程地质条件,建议最终边坡角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