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 科学饮食吃出健康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 科学饮食吃出健康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科学饮食吃出健康
一、引言
1.引出主题:健康生活与正确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2.简要说明本节课的目的和意义。

二、第一部分: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1.简要介绍健康饮食的含义和重要性。

2.提出健康饮食的标准和原则。

三、第二部分:健康饮食的要点和示范
1.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五大营养素。

2.多样化饮食:不偏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适量饮食: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4.示例:展示一些符合健康饮食要求的菜肴和食物,引导学生认识健康饮食的实际操作方法。

四、第三部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1.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

2.良好饮食习惯对身体的益处。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五、第四部分:实践环节
1.组织学生进行“我的一周健康饮食记录”活动,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周的饮食情况。

2.分析和总结学生的记录,指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并给予改进意见。

六、第五部分:健康饮食小贴士
1.给学生提供一些健康饮食小贴士,如多喝水、少吃零食等。

2.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康饮食小习惯,如多吃早餐、少吃夜宵等。

七、第六部分:总结与启发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3.鼓励学生将健康饮食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

八、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读后感,或完成一个有关健康饮食的小调查并撰写报告。

九、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查找不足之处并作出改进措施。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日常生活常识教学内容: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 第二课时:学会生活自理教学内容:学习整理书包、打扫房间、洗衣服等生活自理能力。

3. 第三课时:珍爱生命教学内容:学习生命的重要性,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4. 第四课时:遵守交通规则教学内容:学习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5. 第五课时:预防火灾教学内容:学习火灾预防知识,提高火灾应急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讲解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2. 教学视频: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消防器材、交通安全道具等。

六、第六课时:健康生活与运动教学内容: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习简单的运动知识和技巧。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运动和健康饮食的知识。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健康饮食的理解和实践。

七、第七课时:环境保护与节约教学内容: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节约资源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习惯。

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在环保项目和节约行动中的参与度和效果。

八、第八课时: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教学内容: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习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安全知识:防火、防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

2. 生命教育: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3. 安全演练:地震逃生、火灾逃生、急救知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安全知识和生命教育的理念。

2. 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实地演练等教学方法。

2. 结合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地演练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 准备教案、课件和学生活动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安全案例,引发学生对生活安全的关注。

2. 教学新课: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掌握的安全知识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问答方式,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地演练,评估学生的安全逃生和急救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医院等机构,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素养。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计划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连贯性。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安全知识。

2. 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识别交通标志、安全乘坐交通工具。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 科学饮食吃出健康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 科学饮食吃出健康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科学饮食吃出健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饮食对生命和安全的重要性。

2.学习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3.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准备1.教材:生活与安全教材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3.其他教具:图片、食物模型等五、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健康饮食对生命和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Step 2:讲解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健康饮食?2.健康饮食的原则和要点。

3.常见的健康食物及其营养价值。

Step 3: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并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Step 4:游戏互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比如猜谜语、健康饮食小常识问答等。

Step 5:展示食物模型通过展示各种食物模型,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相应的健康作用。

Step 6: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购物和做饭的场景,培养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Step 7:总结讲解对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进行总结和讲解,强调健康饮食对生命和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六、课堂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超市或菜市场参观,让他们了解各种食物的来源和营养成分,并通过参观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

七、布置作业布置健康饮食相关的作业,比如制定一份健康菜谱、写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小文章等,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健康饮食对生命和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并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生命与安全教案第一章:认识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介绍生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是一种独特存在。

2. 生命的宝贵: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3. 制作手抄报,展示生命的宝贵。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手抄报的制作质量。

第二章:遵守交通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的意义:介绍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2. 交通规则的具体内容:讲解行走、骑车、乘车等交通规则。

教学活动:1. 观看交通安全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

2. 角色扮演,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实践遵守交通规则。

3. 制作交通标志,增强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角色扮演的表现。

3. 交通标志的制作质量。

第三章:防火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提高防火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火灾的危害:讲解火灾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2. 防火措施:介绍防火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预防火灾。

3. 灭火方法: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灭火技巧。

教学活动:1. 观看火灾视频,让学生感受火灾的危害。

2. 讨论防火措施,让学生分享防火心得。

3. 灭火器操作演练,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灭火器操作演练的正确性。

第四章: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购买、食用食品的习惯。

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概念: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1篇)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1篇)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案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2、人人树立起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3、学习水、火、电、鞭炮、交通、饮食、网络、放传染病等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学习有关安全知识,把“安全”牢记心中,做安全知识的小宣传员。

二、活动准备1、搜集与自己关系较密切的各方面安全知识(交通、防溺水、防意外伤害、用电、防雷等)。

2、搜集不注意安全而造成的悲惨事例图片。

3、搜集交通安全标志。

4、准备向家长、社会发出倡议。

5、《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伴我行》等VCD片。

三、活动过程:主持词:合:同学们,紧张忙碌的初一生活结束了,暑期长假就在眼前,安全是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保障,我们要牢记各种安全知识,避免各种危险。

我们学生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心,牵动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举行《安全伴我行》的主题班会。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甲: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我们周围或自己身边的触目惊心的例子有许许多多,这些例子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平时上学放学,在公路上骑车,或者走路,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千万不可骑车玩双脱手,不可互相追逐嬉戏,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家长陪护下不燃放鞭炮,不玩火,不滑冰,不闯红灯。

乙:请听歌曲《交通安全三字歌》。

甲:交通安全与我们密切联系,需要我们学习并熟知有关的安全标志。

乙:大屏幕出示《安全标志》,学生识别。

甲:当我们背着彩色书包,风一般跑出家门,有多少父母一遍遍叮咛:注意安全!又有多少母亲在祈祷:愿你快乐,祝你平安!我们确实幼小,在若大的人世间,我们身边时常有很多不安全的事情发生,我相信同学们也经常会看到或遇到。

《生命、生活与安全》计划及教案

《生命、生活与安全》计划及教案

《生命、生活与安全》计划及教案第一章:生命的宝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一无二。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独一无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小组讨论法:讨论生命的独一无二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珍爱生命的短文第二章:健康的生活方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健康饮食、运动和睡眠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示范法:展示良好生活习惯的具体做法小组讨论法:讨论健康饮食、运动和睡眠的重要性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计划第三章:个人安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安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个人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我保护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情景模拟法:模拟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习求助和自我保护技巧小组讨论法:讨论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个人安全的计划和应对措施第四章:网络安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预防和应对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的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示范法:展示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的具体做法小组讨论法:讨论预防和应对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的技巧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安全计划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主题教案5篇

三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主题教案5篇

三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主题教案5篇三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主题教案1(一)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1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

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

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教师小结并宣传《兴集小学学生安全自护十不准》和《兴集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天,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小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

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小朋友们接下来你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

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

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三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来凤小学程晓明第1课37度【教学目标】(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

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第一课时生命小问号一、教学引入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

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课堂总结四、作业预习生命小秘密。

第二课时生命小秘密一、复习引入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二、课堂总结第三课时生命小智慧一、复习引入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1)请同学们看地六页上的图,小老鼠已经按照食物生产加工的顺序,找到了牛奶。

你们能从2号和3号入口处找到面包和火腿肠吗?(2)有多少种不同职业的人参与了这份早餐的制作?四、课堂总结第3课蓝色的地球【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为什么是蓝色的,知道地球上生活着丰富的动植物和人类。

(2)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3)懂得地球上有水、阳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

激发学生对蓝色地球的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存条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2)懂得地球上有水、有阳光、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

(3)培养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存条件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瓶矿泉水。

第一课时生命小问号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从太空中俯视,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目前,在银河系中,只发现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为什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大部分是蓝色的呢?(2)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你还知道什么?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因为地球的表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陆地和海洋,其中陆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海洋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其中太平洋占去一半。

地球周围被大气、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里包含氮、氧等气体,还有水汽、尘埃等。

由于地心引力作用,百分之八十的大气聚集在离地面15公里以内这一圈。

如果站在月球上看,悬挂在月亮上空的地球好像被蓝色玻璃罩罩着的一个大圆盘,隐约可以看到它的两端反射出白色的光点,那就是南北两极。

大圆盘五分之三的地方呈现暗蓝色,那就是滔滔的海洋,而出现棕色和暗绿色的地区则是大陆。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三、课堂总结第二课时生命小秘密一、复习引入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是什么条件让地球上才有生命呢?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并总结出水、阳光、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四、课堂总结第三课时生命小智慧一、复习引入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内容并回答问题(1)我们的饮用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做哪些事离不开水?(3)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我们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河流、淡水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学生:因为地球上有水、阳光哈空气。

四、课堂总结第4课乘电梯的安全【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不正确的操作和做法可能使自己受到的伤害。

(2)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3)掌握电梯“死机”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电梯“乘客须知”(图片或板书)。

(2)电梯内外按钮(图片或自制教具)。

第一课时安全小问号一、教学引入出示电梯的相关图片,让同学们看。

老师:电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同学们坐过电梯没呢?学生:坐过,坐过……二、提出问题并探究老师: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时有什么感受?老师:我们谈了坐电梯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呢?老师:同学们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该如何去应对呢?因此请同学们预习安全小博士。

三、课堂总结第二课时安全小博士一、复习引入我们上一节课谈了关于乘坐电梯的哪些问题?同学们预习了安全小博士,从中学到了什么?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请同学们在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我们乘坐电梯应该知道哪些知识?老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三、课堂总结四、课后作业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第三课时安全小卫士一、复习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上一节课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你们了解到的知识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很棒。

以后有这样的作业的时候同学们也要向这次这样做好。

三、课堂总结第5课“热闹”中的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能理解“热闹”中存在的危险。

(2)能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第一课时安全小问号一、教学引入老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热闹的场面,去过哪些热闹的地方?给大家说一说。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同学们了解哪些在“热闹”的地方发生的安全事故?三、课堂总结第二课时安全小博士一、复习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了解什么内容?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在热闹的场所那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那我们该如何避免呢?请同学们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再回答问题。

老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热闹”的公共场所?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紧急通道或安全出口?和同学们议一议。

三、课堂总结第三课时安全小卫士一、复习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了解什么内容?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看安全小卫士里的漫画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总结第6课公共场所如何避震【教学内容】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试用)《生活.生命与安【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在公共场所内发生地震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2)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一课时安全小问号一、教学引入老师:请同学看安全小问号里的图片,说一说图片里的人们怎么了?学生:他们遇到地震了。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地震?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现象?【概述】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的产生】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

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

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

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

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

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老师:同学们从报纸上、新闻里了解了那些有关地震的新闻?三、课堂总结四、作业请同学们预习安全小博士的内容。

第二课时安全小博士一、复习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了解什么内容?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如果我们在电影院、体育馆,商场、书店,行驶的公共汽车内遇到了地震该如何避震?请同学们认真看安全小博士李的内容。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三、课堂总结四、作业回家后,把学到的避震方法向家人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