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类型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的类型

4. 測量工具誤差:測量內容過於混淆與模
糊 ,不易理解,填答空間不足
2020/3/30
16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六、測量的信度(Reliability)與 效度(Validity)
1. 信度:精密度的觀念、重覆量測的狀況
2. 效度:準確度的觀念,指測量工具能正 確測出所欲測量的特質之程度 (應用的 技術、工具、內容是否量測到要量測的 東西)
□依贊同方向製作 □依不贊同方向製作
5. 其假定每個陳述的權數相同
2020/3/30
9
量表的設計~階梯評量表
12
3
很好 不好 普通
45 好 很好
2020/3/30
10
量表的設計~圖表評量表
請問您覺得『酷果汁』好喝嗎?
很好喝
2020/3/30
普通
很不好喝
11
量表的設計~比較評量表
1. A比B出眾 2. 台北的物價比高雄貴 3. 你比他帥/她比妳美
2020/3/30
14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五、測量誤差
1. 選樣誤差 2. 量測誤差
系統性誤差:使用測量工具,就會產生 隨機性誤差有四項
2020/3/30
15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隨機性誤差
1. 受測者誤差:例認知有限卻不願承認, 而未正確答覆問題
2. 情境因素誤差:例隱私權而拒答或說謊
3. 測量者誤差:例訪談者的表情、動作、 語調等變化而引導
壹、研究設計的類型
一、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
目的:對新主題或現象作初探,獲得新觀點 1. 專家經驗訪談(delphi) 2. 次級資料分析(文獻資料期刊、資料庫) 3. 個案研究 4. 深度集體訪談
如何在报告中阐述研究设计和方法

如何在报告中阐述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了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因此,在撰写报告时,清晰、详尽地阐述研究设计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标题展开详细论述如何在报告中阐述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在报告中,应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阐述了为什么进行这个研究,而研究问题则确定了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明确性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研究的意义和关键问题。
二、研究类型和设计在这一部分,需要介绍研究的类型和设计。
研究类型可以是实证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
研究设计涉及研究的整体框架和计划,如实验设计、观察研究、调查研究等。
在描述研究设计时,需要包括样本选择、变量操作、组织和过程等信息,以确保读者对研究的结构和逻辑有清晰的了解。
三、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方法是研究方法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数据采集方法的描述都应清晰具体。
例如,在定量研究中,可以描述所使用的问卷设计、测试工具以及调查过程;而在定性研究中,可以描述所采用的访谈指南、观察记录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数据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持续期等相关信息,以确保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四、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解释性。
在报告中,需要详细介绍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比如统计分析、内容分析、质性分析等,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
同时,也需要说明数据分析的步骤、逻辑和结果的解读方法,以确保读者对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评估。
五、研究限制与局限性每个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和限制,这些限制需要在报告中明确指出。
例如,样本大小、样本选择的代表性、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潜在误差等,都是研究的限制和局限性。
明确这些限制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研究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六、伦理考虑和可行性分析在研究设计和方法的阐述中,伦理考虑和可行性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伦理考虑涉及到研究中人类或动物参与者的权益保护、知情同意等问题。
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

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研究设计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为了解决研究问题或验证研究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和安排。
根据研究目的、数据收集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同,研究设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
1.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设计类型。
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通过控制自变量的变化,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验证研究假设。
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前后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和因子实验设计等。
2.调查设计:调查设计是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访等方式,收集大量被试的数据,以了解被试的特征、看法或行为。
常见的调查设计包括横断面调查设计、纵向调查设计和案例对照调查设计等。
3.观察设计:观察设计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现象或事件,来获取数据并研究问题。
常见的观察设计包括自然观察设计、实验室观察设计和参与观察设计等。
4.实证设计:实证设计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验证科学理论、检验研究假设或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
常见的实证设计包括多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和因果比较设计等。
5.质性设计:质性设计是一种用于理解人类行为、经验和背后意义的研究设计。
质性设计通常采用深度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丰富、详细和具体的描述和解释。
常见的质性设计包括个案研究、现象研究和理论构建等。
6.混合设计:混合设计是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设计,旨在获取更全面、深入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混合设计可以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或层次上应用定量和质性方法。
常见的混合设计包括序列型设计、并行型设计和转换型设计等。
总之,研究设计类型有实验设计、调查设计、观察设计、实证设计、质性设计和混合设计等。
每种研究设计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设计类型时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进行合理选择。
04-第四章-研究设计.

五、社会产品
• 指无法包括到前述4中分析单位类型中去 的其他分析单位形式,包括各种人类行 为及其社会产物。
• 如:书籍、歌曲、图片、工高、建筑、 服饰等;
• 又如:婚礼、殡葬仪式、考试、课堂教 学、实习、求职、约会等;
• 家庭制度、文化传统等
• 判断下面例题中的分析单位:
• 例1: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 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 年轻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 少30分钟。
2、同期群研究
• Cohort studies,又称人口特征组研究, 它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 变化的研究。
• 注意:每次研究的样本可以不一样,但 他们必须都属于这一特殊人群。
• 例1:“老三届”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 例2: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人在不同时期
经济态度的研究
3、同组研究
• Panel studies,又称定组研究或追踪研 究,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 化的研究。
• 又称简约论,指研究者仅仅用十分特殊 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第五节 时间维度
• 一、横向研究 • Cross-sectional studies,也称横剖研
究,它指的是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 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 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 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纵向研究
• 一、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 • 1、含义: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
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 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 2、应用情形: • (1)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特殊、新鲜,很少有 人涉及时。 • (2)研究者本人对所研究的问题不熟悉。
临床研究的类型分类科研设计类别

临床研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临床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分别用于产生假设,检验假设,验证假设。
1.观察性研究:研究过程中未对受试者施加人为干预措施。
观察性研究又分成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2.描述性研究:仅描述一个事件或现状,不能作为病因分析的直接证据,目的是产生假设,为进一步分析性研究提供参考。
没有对照组,可以是前瞻性也可以是回顾性研究。
论证强度较弱,可重复性差。
3.横断面研究:又称为现况研究,研究特定时期,暴露因素和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关系。
研究结果仅为因果联系提供线索。
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对一两个或多个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医学报告。
4.分析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不同的在于,分析性研究有对照。
包括病例对照研究(结局→暴露因素)、队列研究(暴露因素→结局)以及横断面研究。
用以产生假设和检验假设。
5.病例对照研究:选定病例组(患者)和对照组(正常人群或未患该病的人群),分别研究两组在过去暴露于某个危险因素的情况,进而判断暴露的危险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强度。
是一种回顾性研究。
用于探索病因,筛选危险因素和检验假设。
6.队列研究:将人群按照暴露于或未暴露于某种因素(包括危险因素、致病因素等)分为两组,之后经过追踪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发病或死亡的结局,从而判断暴露的危险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强度。
是一种前瞻性研究。
用于检验病因假设。
7.实验性研究:研究过程中对受试者施加一定的人为干预措施,从而观察干预因素对于研究对象结局的影响。
也是一种前瞻性研究。
三大要素:对象、干预、结局。
五大原则:对照、重复、随机、均衡、盲法。
根据分组是否随机,分为随机对照研究和非随机对照研究。
8.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继而分别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措施的效应,并采取客观的指标衡量试验结果。
最常应用于干预性研究和药物评价。
2016 第五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
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对所研究的对 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 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 方向的研究类型。用于该现象或问题本身比较特殊, 尚无涉及;或本人对该研究的目标不够熟悉和了解。 直接成果: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 或假设;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深入的研究方法;探 讨进行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
第五节 研究计划书
具体研究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研究的内容,即对研究目的的绝缘体分解和细化
3.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只有解释性研究是必须的) 4.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5.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6.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7.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第四节 时间维度
按时间纬度:横向和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横剖研究。指 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 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 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各种内容的民意测验和全 国人口普查。它是社会研究的最常见的形式。主要 是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同组研究(panel studies):又称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对始 终都是同一样本。困难是后续的研究难以获得这些样本。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提出是为着理解社会现象中因果关系或因 果过程,而作为原因的现象与作为结果的现象在时间上往往 会有先后之别,所以往往属于纵向研究。
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侧重于了解、描述 和探讨某种现实社会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 象的问题。其关注点通常集中地体现在迅速地了解 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 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制 定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以及评估社会后果等。 主要包括社会状况/问题/政策/影响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的类型

教育实验研究的类型一、理论基础类型1. 理论构建型实验研究•概念定义实验•概念测量实验•因果关系实验2. 理论验证型实验研究•反事实实验•实验对照组设计•嵌套实验设计二、操作方式类型1. 指导型实验研究•直接指导型实验•间接指导型实验•辅助指导型实验2. 半自主型实验研究•半自主操作型实验•半自主探索型实验•半自主合作型实验3. 全自主型实验研究•全自主操作型实验•全自主探索型实验•全自主合作型实验三、干预形式类型1. 学科教学型实验研究•新教材教学实验•创新教学策略实验•多媒体教学实验2. 教育管理型实验研究•校长领导实验•学校管理策略实验•教师培训实验3. 教育心理型实验研究•学习策略实验•动机与情感实验•认知发展实验四、研究设计类型1. 前测后测设计•无对照组前后测设计•有对照组前后测设计2. 随机对照组设计•简单随机对照组设计•分层随机对照组设计•匹配随机对照组设计3. 跨群体设计•交叉设计•块状设计•因子设计五、研究目的类型1. 描述型实验研究•描述教育现象实验•描述教育系统实验•描述教育评估实验2. 预测型实验研究•预测学业成就实验•预测教师效能实验•预测教育改革实验3. 解释型实验研究•解释学生行为实验•解释学习差异实验•解释课堂互动实验4. 改进型实验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实验•改进学习环境实验•改进学业管理实验结论通过对教育实验研究的类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实验研究涵盖了理论基础类型、操作方式类型、干预形式类型、研究设计类型以及研究目的类型等多个方面。
不同类型的教育实验研究对于教育改革和教育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适合的研究类型,并采用科学的研究设计,以期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实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样本选择的难题、实验的可行性问题等,需要研究者们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水平,以推动教育实验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临床研究常用的两种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常用的两种设计类型在医学领域中,临床研究对于推动医学进步、改善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在众多的临床研究方法中,有两种设计类型被广泛应用,它们分别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设计类型。
一、随机对照试验(RCT)随机对照试验被视为临床研究中的“金标准”,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配到不同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进行比较,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一)设计原理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机分组是确保研究结果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随机化,可以使两组研究对象在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方面达到均衡,从而减少偏倚。
同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通常还会采用盲法,即研究者、研究对象或者两者都不知道研究对象所属的分组情况。
(二)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明确需要评估的干预措施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
2、选择研究对象: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确保研究对象的同质性。
3、随机分组: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数生成器等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
4、干预措施的实施:干预组接受特定的治疗或干预,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或安慰剂。
5、随访和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和记录相关的结局指标。
6、数据分析:比较两组的结局指标,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优点1、能够有效地控制混杂因素,得出较为准确的因果关系结论。
2、结果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和科学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局限性1、研究环境相对理想化,可能与真实的临床环境存在差异。
2、实施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3、对于某些罕见病或特殊人群,可能难以招募到足够的研究对象。
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它通过观察不同暴露因素下人群的发病或死亡情况,来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port on the study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1994)
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Feminism Mass media and Women Concern Group
研究設計類型:研究目的
描述性研究
分析(或解釋)性研究 - 相關分析 - 因果分析
探索性研究 初步研究,結果還需要由其他研究証實或否証 可以是描述性或分析性
研究設計類型:樣本
個案調查
一至數個研究對象 1. 常例 2. 特例 (如尃家、領袖、有特殊行為或經歷者)
常用於探索性研究
抽樣調查 普查
即調查總體內每一個體 例:大學圖書館向每一位老師派發要求購買新書表格 魁北克省全民投票決定是否留在召加拿大聯邦內
可了解意見或態度的形成過程 彈性較大 資源花費較少 - 缺點:定質而非定量 樣本較少,難了推斷總體的情況 極端依賴研究者的判決和分析能力 結論通常被視為一項參考而非定論
研究方法: 間接研究
(1)文獻(非有系統的文字、映象、語言等的紀錄) 可作定質研究:在互聯網的 ICQ 上,人們聊些甚麼? 可作定量研究:在報章投訴版上,各政府部門被投訴的次數
(2)有系統的紀錄(如圖書的借閱記錄) - 通常是定量研究 (3)綜合統計資料 - 通常是將由不同的來源的資料進行再分析 - 優點:時間及金錢上的花費較少
安全 可了解原本接觸不到的研究對象 可作歷史研究 通常不會影響到研究對象 可將不同來源的資料作互相對照 - 缺點:資料不夠翔實或不合研究目的 不能控制資料質量 (文獻)難定分類及計算數量辦法
研究方法:統計調查
在未加干預的情況下: 以事先設計好的表格、問卷收集資料。 資料是通過直接詢問、觀察或由為被調查者本人填寫凡得來的; 所提的問題及答案的選擇大部分是標準、統一的(即結構化的); 及調查內容會作統計描述或分析。
- 優點:樣本可以較大,可以描述一大群人的特性 花費資源較少 結構化的問題及答案可減低人為因素的影響 質素高的統計調查所得的資料通常是正確可信的
2.2 a survey form was designed for the compiling of sex consciousness in the commercials. (Appendix 1)
2.3 a survey form was designed for the election of the most serious gender discrimination commercial. (Appendix 2)
- 可確定因果關係 - (實驗室實驗)測量可較精密 - 缺點: - (實驗室實驗)情境人工化,不容易直接推論到實驗室外去解釋
現實生活的普遍事實 - 研究樣本較少
研究方法:實地研究
在自然環境中(即實地)由研究者收集資料, 所提的問題是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的的;研究者會因應實 地情況而決定要提的問題和提問的先後次序; 然後依靠研究者的理解和抽象概括從資料中得出結論 * 通常不作統計描述或分析 - 優點:可深入地研究整個事件情境、可有深入的了解
研究設計類型:時段
橫剖研究 在於了解研究對象在某一個時點內的情況
縱貫研究 在於了解研究對象在數個不同時點內的情況 1 趨勢研究:不同時點抽選不同樣本作研究 2 追蹤研究:各次調查都是同一樣本
研究設計類型:定量與定質
定量研究 定(性)質研究
計算資料的出現次數及以數量作比較
對資料進行歸納、分類、比較,進而 對某些現象的性質和特徵作出概括 -不作數量上的比較
- 缺點:通常資料僅及表面而不能深入 收集資料程序一開始,問題及答案就不能改 研究員須熟知與調查有關的多方面技術才有好成果
研究方法:實驗研究
部份或全部研究對象受到人為(或特殊)的刺激(或干預) (1) 全部研究對象受到刺激
以事先設計好的表格、問卷、儀器向觀察對象收集受刺激前及受刺激 後的資料. (2) 部份研究對象受到刺激 在部份研究對象受到刺激後, 以事先設計好的表格、問卷、 儀器向全 部研究對象觀察對象收集同樣的資料. *實驗室實驗與自然實驗 - 優點: - 可控制(或以控制組資料來減除)影響實驗的外擾變項
Sexism score This part reviewed the situation of sexism as a whole on each individual commercial and a summary score was assigned. In the 300 samples, 50%(150) do not have any tendency on sexism. Among the other 150, 80%(120) touched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only 20%(30) touch on gender equality. Among the 80% of commercials with gender discrimination, 66%(79) were at ordinary level (-1 to -2), 23%(28) were medium (-3) and 11%(13) were serious. Among the commercials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gender equality, most of them were at ordinary level, with a total of 67%(20), only 17%(6) were at medium level, 16%(4) were at high level but none of them could get the highest mark of 5.
May 1995
2. Survey methods
Follow the Hong Kong Advertisers Association’s classification, the samples of the commercials were divided into ten types:
1 govern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2 costume 3 personal goods and gifts 4 food and beverage 5 alcoholic drinks 6 tourism and leisure activities 7 household utilities 8 retails 9 transportation,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public utilities 10 banking, finance, insurance, real e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