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解析
四川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与鉴赏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四川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及鉴赏类题】汇集2019年乐山市中考题名篇名句默写(8分)13.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落红不是无情物,o (3),却话巴山夜雨时。
(4),心忧炭贱愿天寒。
(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马作的卢飞快,o (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王维《使至塞上》)(龚自珍《己亥杂诗》(李商隐《夜雨寄北》(白居易《卖炭翁》)(李白《行路难》)(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句描绘了色彩鲜明的春夏之景。
答案13.(1)长河落日圆(2)化作春泥更护花(3)何当共剪西窗烛(4)可怜身上衣正单(5)直挂云帆济沧海(6)弓如霹雳弦惊(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归雁①(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④薇。
【注】①杜甫晚年漂泊于湖北、湖南一带时,写下此诗。
②瞻:往前看。
③浪语:妄说。
④故山:喻家乡。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篇点题,如今大雁又要从衡阳飞回万里之外的北方了,与范仲淹“衡阳雁去”四字意思相同。
B.颔联和颈联描写归雁一双双,一只只往北飞去,很少栖息,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
C.尾联说大雁传书原来是一句空话,惶急的大雁不能代我问问家乡薇草采了没有,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农事的关心。
D.诗人采用比兴的手法,由雁及人,伤感自己年迈力衰,无法像归雁一样自由翱翔,施展抱负。
12.从内容上看,《归雁》属于什么类型的诗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11.B12.羁旅怀乡诗(咏物诗);苦于漂泊羁旅的孤独凄凉之情和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愁绪。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4分)夜深沉,庭宁静鸟巢也被睡眠lǒng zhào ①着从踌躇的眼泪里从沉yín ②的微笑里从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1)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 ▲)A.qièB.què(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 ▲②yín ▲2.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
(10分)(1)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2) ▲,寒光照铁衣。
(乐府民歌《木兰诗》)(3)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似在雪景中见春色,《雁门太守行》中的“▲,▲”则在乌云中现光明。
(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A.少。
例陶后鲜有闻B.新鲜。
例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 ( ▲)A.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B.如果。
例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寄诸弟》) ( ▲)A.仔细。
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谁。
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 ▲)A.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有时。
例或置酒而招之4.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3分)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一、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四、名著阅读(8分)1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答案:11.红小鬼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二、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一)名著阅读(10分)4.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2分)内容呈现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
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
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
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
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
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1)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3分)(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惦.记(diàn)翌.日(yì)哄.堂大笑(hōng)B. 蓦.然(mò)山涧.(jiàn)自出心裁.(cái)C. 教诲.(huì)栈.桥(zhàn)不折不挠.(náo)D. 气氛.(fěn)热忱.(zhěn)强.词夺理(qiǎng)【答案】D【解析】【详解】D. 气氛.(fēn)、热忱.(ché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答案】B【解析】【详解】A. 涛涛白浪—滔滔白浪。
C. 俭朴—简朴。
D. 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故选B。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答案】C【解析】【详解】A.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B.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C.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C句形容“峨眉山的猴子”不恰当,使用有误。
D.耐人寻味,意思是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ABD项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B.XXX(XXX)为人知的科学家XXX,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C.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不过生。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晋太元中的时间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答:指晋朝时期。
5.文中的武陵人的职业是什么?答:捕鱼。
6.渔人为什么对桃花林感到异样?答:因为桃花林非常美丽,中间没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4)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5)其余则取诸夏,无论大小,必称富贵。
(《〈礼记〉曲礼上》)6)士不可以不XXX,任重而道远。
(《〈论语〉卫灵公》)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即一个人或团体的碳耗费量。
碳足迹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例如经常坐飞机的人。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例如消费一瓶瓶装水。
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世界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反之,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个人能够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四川省9市2019届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赏析_含答案

古诗词赏析专题(二)古诗词赏析14. 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答案】(1)思乡(怀乡(2)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描绘出诗人舟过荆门,月光皎洁,云霞飘飞的景象即可。
达州13.诗歌赏析。
(5分)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刘十九①(唐)白居易绿蚁②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①刘十九:刘十九乃白居易堂兄刘禹铜,两人常有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两首小诗都写的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邀请老朋友来倾诉衷肠。
它们无论是写声,还是绘色,都十分精妙,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
细细品读,回答下面问题。
(1)简析《约客》中写雨声、蛙声、棋子声的作用。
(2分)答:雨声、蛙声写景中以声写静,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棋子声看似百无聊赖,实则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的独得之乐。
(2)《问刘十九》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很有特色,试对“绿”“红”“雪”三字的表现力作简要赏析。
(3分)答:“绿”字描绘出新熟家酒的淡绿和浑浊粗糙,引发读者的联想;“红”字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红星照耀中国2019

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 渡过几十条河流, 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 徒步二万五千里, 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 真是神奇!
评分标准: 第(1) 题 2 分, 围绕纪实作品的特点, 结合内容回答, 意思对即可; 第(2) 题 3 分, 观点阐述 1 分, 结合内容分析 2 分, 言之有理即可。
(1) 任选一项作答。
A. 结合“内容呈现” 中加点的部分, 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 结合“内容呈现” 的第①段, 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任务二: 表达观点, 感受精神。
(3 分)
(2) 《红星照耀中国》 中写到: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 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 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可是在好几天里面, 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9. 本段文字选自 , 在这之前, 作者斯诺见到了 。
(2 分)
【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
【解析】 考查名著知识及内容题, 要求精读课内推荐的名著作品, 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0.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 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 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 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孔子云: “勇者无惧。
”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 事迹的阅读体会, 谈谈对“勇者” 的理解。
答案:
红小鬼
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 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 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 碰到困难, 要勇于迎难而上, 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二、 2019 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运用1. 阅读语段,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
fú(______)晓前,晨雾霭霭;河水朦朦胧胧,微微闪光,拍击着河边的鹅卵石,潺潺..(______)作响,峭壁sǒnɡ(______)立的右岸向河面倾斜,仿佛是行进中面对宽阔河流戛然而止的高山覆盖着河水。
左岸的下方是一片光秃秃的沙土,这是第聂伯河在春汛退走以后淤.(______)积下来的。
(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案】 (1). 拂(2). chán (3). 竦 (4). Yū【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如“潺”不要读成四声。
“淤”不要读成二声。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拂”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竦”为会意字,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
可根据会意字的特点辨别字形。
2. 默写。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
(2)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5)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6)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7)子曰:“__________,小人比而不周。
”【答案】 (1). (1)江春入旧年 (2).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 (6)醉翁之意不在酒 (7). (7)君子周而不比【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巴山夜雨
钱歌川
①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
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
②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
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③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
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
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
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④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
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
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
于是乎雨又可话了。
⑤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
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
深夜人倦拋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
早晨出门,路面已千,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
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
⑥然而妤景不常,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
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
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⑦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
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
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妤几处。
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妤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
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
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
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⑧巴山多夜雨,室内少睛夭,又熬了一年。
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
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
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
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⑨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
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
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
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
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
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⑩巴山之雨,与夜俱来。
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
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
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
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
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
⑩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
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
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
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
⑪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
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
8.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9.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
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0.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3分)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11.文章第十一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8.在作者看来,雨是否有诗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人的经验和心境。
只有在欣赏文学或现实中悠闲不迫的时候,雨才可能是有诗意的,如初到四川,居住城里,夜雨伴读,充满诗意;当它带来现实生活的妨碍,诗意就不复存在,如居住乡下,夜雨漏屋,饱受雨淋之苦,雨之诗意顿消。
9.①从雨写到夜雨再到巴山夜雨,渐次引出下文关于巴山夜雨的经历和感受;②从看雨听雨到话雨,表现雨的诗意和情趣,与后文中巴山夜雨带来的痛苦经验形成对比。
10.①用梭子在丝中穿过的情形,生动写出了人在雨丝中穿行的情景。
②梭子在丝中轻巧穿行的比喻,贴切地表达出雨中行走的惬意。
③与前面“织女机”和以蚕丝喻雨相呼应,前后一体。
11.第一问:①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②设身处地进入诗中的世界,去感受和认识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第二问:示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