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说课)

合集下载

饮茶教案:茶文化与茶艺的交流

饮茶教案:茶文化与茶艺的交流

茶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其中包含着茶艺这一文化的精华。

茶艺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人类文化的表达形式,更是一种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饮茶教学中,茶文化和茶艺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将从饮茶教案的角度出发,探讨茶文化与茶艺的交流,以及如何在饮茶教学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

一、茶文化的含义茶文化是指关于茶的生产、制作、饮用、品鉴、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已经出现了茶作为一种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

茶文化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和技艺,比如茶道、茶仙、茶人、茶棚、茶馆等,这些术语和技艺的形成都来源于茶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二、茶艺的含义茶艺是指利用茶具、茶叶和水,经过一定的时间、温度、气氛和动作,将茶叶熏制、炒制、煮泡、沏泡、倒汤等技艺形成的一种艺术。

茶艺不仅是制茶和品茶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茶艺作为一种礼仪和交流方式,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艺由茶壶、茶杯、茶盘、茶叶、水等元素构成,其过程主要包括准备、装碾、倒汤、品茗等步骤。

三、茶文化与茶艺的交流茶文化和茶艺是相互交融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文化生茶,茶入文化”的口号来表述。

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经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不能充分挖掘茶文化内蕴,传承茶文化的意义就不足。

而茶艺则是茶文化的实践和表现,只有茶艺在开展的时候注入茶文化的元素,它才能更好地表达和传达茶文化的思想和内涵。

四、传承茶文化需要弘扬茶艺传承茶文化需要弘扬茶艺,也就是弘扬茶文化到每个茶馆、每家茶店和每一个茶友的心中。

弘扬茶艺的方法是通过茶艺和茶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茶文化,体验茶艺,这样才能让茶文化在人们心中萌发出更强的文化内驱力,才能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饮茶教学是传承增强茶文化的重要方式,其目标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茶叶的品种和制作方法,更是要通过饮茶教学,让人们了解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茶艺的传统技艺,进一步体验茶文化,从而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茶艺说课

茶艺说课

Ⅲ、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茶艺师工作的特点、流程设计、茶叶产品推荐、茶艺 活动实施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茶艺师岗位工作管理与实施能力。
3、情感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贴近茶艺工作岗位、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增加对茶艺工作的敬业精神 ( 下图为培养体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内重点难点是茶 艺工作程序的设计规范、茶艺服务的方法 与技术。运用电子教案及教学录像等多媒 体手段,利于学生理解茶艺程序设计规范 要求及服务的方法与技巧。
设计、策划活动方案。
茶艺汇报会
炒茶和茶叶销售活动
接待外宾
Ⅴ、课程支撑
一、教材 《中华茶艺》,丁以寿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年09月 参考教材:《茶艺师考证教程》,农艳芳主编,广西
教育出版社,2006.12
二、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茶艺实训室
茶艺情景模拟室
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
2、按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必备知识,整合优化教学 模块,教学内容模块化,岗位功能化,工作流程化:
本课程以茶艺师 职业岗位功能、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点、 能力要求、整体素质为出 发点,按高职教育的“必须、 够用、精炼”的原则,将课程 内容整合优化为六个教学模 块,教学实施一环扣一环, 多次实践,工作能力逐步 提高。
收集的茶艺 相关视频资料
五、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技能考核并重的综合评价方式, 把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并把平时学习表现、 茶艺技能竞赛、茶艺与解说创新、参与企业活动等内容有 机结合,综合评出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
1、理论考试方法与成绩评定
(1)、理论考试方法: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出A、B两套 考试卷,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并改错题、 简答题、论述题等,满分为100分。任意抽取一套试卷进 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茶艺说课稿

茶艺说课稿

茶艺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文作为茶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以及茶艺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茶的种类、泡茶技艺、品茶礼仪等,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文在茶艺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了解茶艺、感受茶文化的基石。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茶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茶的起源、传播过程以及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2. 茶的种类与特点:详细讲解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茶的特点、制作工艺以及适宜人群。

3. 泡茶技艺:教授泡茶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以及不同茶类的泡茶方法,提高学生的泡茶技能。

4. 品茶礼仪:介绍品茶的基本礼仪,让学生在品茶过程中体现出优雅、大方的气质。

5. 茶艺表演:通过观看茶艺表演视频,使学生感受茶艺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茶文化的兴趣。

(三)本文在课程中的作用本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茶艺知识框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实践技能。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1. 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掌握不同茶类的特点与泡茶方法,提高生活品质。

3. 学会品茶礼仪,提升个人修养。

4. 感受茶艺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茶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六大类茶的特点、制作工艺、泡茶方法及适宜人群。

3. 学会品茶的基本礼仪。

(二)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泡茶技艺,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泡茶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茶艺表演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欣赏茶艺之美。

(三)情感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茶艺的兴趣,激发他们传承茶文化的热情。

3. 塑造学生优雅、大方的气质,提高个人修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茶的种类、特点与泡茶方法。

茶艺、茶道、茶文化ppt课件

茶艺、茶道、茶文化ppt课件
包含茶艺、茶礼、茶境、茶修四大要素。 •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 • 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
为载体,依存于茶艺。
8
• 2、茶艺与茶俗 • 所谓茶俗,是指一些地区性、民族性的用
茶风俗,诸பைடு நூலகம்婚丧嫁娶中的用茶风俗、待 客用茶风俗、饮茶习俗等。 • 茶艺着重在茶的泡饮艺术,追求冲泡意境 和品饮情趣。茶俗侧重在喝茶和食茶,目 的是满足生理需要、物质需要。
9
• 3、茶艺与泡茶 • 当代茶艺基于日常生活中的泡茶,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泡茶是当代茶艺的基础, 但并非所有的泡茶都是茶艺,两者并不完 全相等同。 • 泡茶以日用生活为目的,茶艺以文化艺术 为目的。
10
• 三、茶艺的分类 •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艺的内容非常丰富。由于划分的依据
不同,茶艺的类型也不同: • (1)以茶为主体来分:绿茶茶艺、乌龙茶茶艺、红茶茶
多领域,是中华文明一份积淀深厚、千古流传的()和智慧结晶。 • A 物质文化遗产B精神文化遗产C古老文化遗产 • (4)泡茶和饮茶是()的主要内容。 • A 茶道B 茶仪C 茶艺D茶宴 • (5)()是指整个茶业发展历程中精神财富的综合。 • A 茶艺B 茶道C 茶俗D 茶文化
16
• 2、简答题 • (1)茶艺的定义及学习茶艺的意义各是什
么? • (2)中国茶文化广义的含义是什么?中国
茶文化狭义的含义包括哪些?它们之间有 哪些内在的联系? • (3)中国茶文化内涵是什么?如何表现出 来的? • (4)你认为学习茶文化有哪些好处?
17
艺、花茶茶艺等。 • (2)以习茶法来分:壶泡茶艺、杯泡茶一起、盖碗泡茶
艺、工夫茶艺等。 • (3)以人为主体来分:宫廷茶艺、文士茶艺、民俗茶艺、

茶道中国茶艺礼仪培训茶文化介绍PPT教学课件

茶道中国茶艺礼仪培训茶文化介绍PPT教学课件
茶道
堪洗夜铫 夸尽后煎 。古邀黄
今陪蕊 人明色 不月, 倦,碗 , 晨 转 天若空素,素是材大自然的一员,它从来都不 是一成 不变的 ,而是 无时不 刻都在 展示着 自己。 天空的 颜色变 化多端 。清晨 时分, 太阳刚 刚升起 ,天空 一片橙 黄,像 浓浓的 火焰慢 慢被水 扑灭, 缓缓转 向了蔚 蓝色。 天空, 是大自 然的一 员,它 从来都 不是一 成不变 的,而 是无时 不刻都 在展示 着自己 。天空 的颜色 变化多 端。清 晨时分 ,太阳 刚刚升 起,天 空一片 橙黄, 像浓浓 的火焰 慢慢被 水扑灭 ,缓缓 转向了 蔚蓝色 。天空 ,是大 自然的 一员, 它从来 都不是 一成不 变的, 而是无 时不刻 都在展 示着自 己。天 空的颜 色变化 多端。 清晨时 分,太 阳刚刚 升起, 天空一 片橙黄 ,像浓 浓的火 焰慢慢 被水扑 灭,缓 缓转向 了蔚蓝 色。天 空,是 大自然 的一员 ,它从 来都不 是一成 不变的 ,而是 无时不 刻都在 展示着 自己。 天空的 颜色变 化多端 。清晨 时分, 太阳刚 刚升起 ,天空 一片橙 黄,像 浓浓的 火焰慢 慢被水 扑灭, 缓缓转 向了蔚 蓝色。 将前曲 知独尘 醉对花 后朝。 岂霞

国体实
意修火各

汉表就
境养候个

文现是
之、、细

化,中
美情茶节

而谈国
。绪具,

论茶文
等、讲
茶 文 化 属 中 国 文 化 范 畴 , 即 为

接待礼仪
天若空素,素是材大自然的一员,它从来都不 是一成 不变的 ,而是 无时不 刻都在 展示着 自己。 天空的 颜色变 化多端 。清晨 时分, 太阳刚 刚升起 ,天空 一片橙 黄,像 浓浓的 火焰慢 慢被水 扑灭, 缓缓转 向了蔚 蓝色。 天空, 是大自 然的一 员,它 从来都 不是一 成不变 的,而 是无时 不刻都 在展示 着自己 。天空 的颜色 变化多 端。清 晨时分 ,太阳 刚刚升 起,天 空一片 橙黄, 像浓浓 的火焰 慢慢被 水扑灭 ,缓缓 转向了 蔚蓝色 。天空 ,是大 自然的 一员, 它从来 都不是 一成不 变的, 而是无 时不刻 都在展 示着自 己。天 空的颜 色变化 多端。 清晨时 分,太 阳刚刚 升起, 天空一 片橙黄 ,像浓 浓的火 焰慢慢 被水扑 灭,缓 缓转向 了蔚蓝 色。天 空,是 大自然 的一员 ,它从 来都不 是一成 不变的 ,而是 无时不 刻都在 展示着 自己。 天空的 颜色变 化多端 。清晨 时分, 太阳刚 刚升起 ,天空 一片橙 黄,像 浓浓的 火焰慢 慢被水 扑灭, 缓缓转 向了蔚 蓝色。

茶艺与茶道最新课件

茶艺与茶道最新课件
《茶艺与茶道》PPT课件 (2)
❖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 内艺能。(艺能是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 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 人本茶道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是 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 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 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茶艺与茶道》PPT课件 (2)
三、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有以下几点区别:
❖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 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 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 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 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 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 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 明的“茶禅一味”,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 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美,是 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茶艺与茶道》PPT课件 (2)
❖ 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 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 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 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 的境界了。”
《茶艺与茶道》PPT课件 (2)
《茶艺与茶道》PPT课件 (2)
❖ 正是僧人长时禅定的“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有 时不免使人产生昏沉现象,而颇具提神益思,驱困 解乏,生津止渴等效用的茶叶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 禅定领域。
❖ 茶之为药的性味功能见诸李时珍《本草纲目》: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 下降,热饮则茶籍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中之毒, 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此种药性 与药效,正与禅定之澄心静虑,专一不乱的要求契 合,因此禅定与饮茶,在历史的发展演进中,走在 了一起。

茶艺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2篇)

茶艺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2篇)

第1篇一、说教材《茶艺》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茶艺体验”,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茶的历史、茶的种类、泡茶技巧以及茶道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茶的种类;(2)掌握基本的泡茶技巧和茶道礼仪;(3)学会品茶,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参观、讲解、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品质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泡茶技巧;(2)了解茶的种类和茶文化。

2. 教学难点:(1)茶道礼仪的掌握;(2)品茶时对茶味的品鉴。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茶文化有多少了解?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茶的世界,感受茶的魅力。

(二)新授1. 讲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介绍茶的起源、发展、传播等。

2. 介绍茶的种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讲解每种茶的特点。

3. 讲解泡茶的基本技巧,包括茶具的选择、水温的控制、泡茶时间等。

4. 讲解茶道礼仪,如泡茶时的姿势、敬茶的方式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茶具,进行泡茶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3. 学生相互交流泡茶心得,分享品茶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总结泡茶过程中的收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茶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五、说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的泡茶技巧、茶道礼仪掌握情况,以及品茶时的表现。

茶文化及茶艺茶道培训课件

茶文化及茶艺茶道培训课件

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 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 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 成了长条形、圆珠形、 扇平形、针形、螺形等 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 长炒青、圆炒青、扁炒 青等
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 熙、针眉、雨茶、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 征,
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 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 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 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 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
几种常见鲜花的香气特点如下
1.茉莉花:香气馥郁芬芳,清鲜甘 美,最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因此 茉莉花茶产量最多,
2. 兰花:香气浓烈,余香甘厚,茉 莉花茶窨花时需用少量玉兰花打底, 以增加香气的浓因珠兰性喜温暖、娇弱,栽培 较为困难,故产量不及前两种花茶,
铁观音 发酵15-20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 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 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 色泽砂绿,冲泡后汤色 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 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 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 称有“音韵”,铁观音 茶香高而持久,可谓 “七泡有余香”,
台湾冻顶乌龙 发酵程度较深,40
产地为台湾鹿谷乡凤凰村 外形卷曲呈半球形,色泽墨绿
中心 唐代 茶叶中心由东向南移 宋代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带 回茶种
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学习佛经,带回茶子并根据我国 寺院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
明代郑和下西洋也使茶叶输出量大量增加, 明神宗万历35年 1607年 ,荷兰传贩我国茶叶至欧洲 1631年,英国的威忒船长首次从中国运去大量茶叶 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开始从中国输入茶子在印度种茶 到19世纪,我国的茶叶传播几乎遍及全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实训过程 • 茶艺技能考核
(以小组为单1.2课程设计
理念与思路
认的出 分得清
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中心
会思考
职业能力
泡的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懂艺术
以职业生涯为目标
Company Logo
1.3课程内容
总课时:32课时 理论课时:实训课时=1:1 理论课程内容 (18课时)
基础模块 (14课时)
一、茶文化概述 二、茶与健康 三、茶道与茶艺 四、饮茶习俗
Company Logo
1.1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茶文化历史、民俗、传播、文艺、种 类、茶道和茶艺等基本知识和旅游功能、美 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能力目标
•根据所学的茶文化基础文化知识,切实提高 学生的茶叶鉴赏能力和各类茶的冲泡技艺。
• 爱岗敬业、公平守信、诚以待人的职业道德
素质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礼仪素养和审美能力
Company Logo
2.1教学资源
专业期刊 规划教材 课程教 案
教材文献
教学资源
教学视频 DVD光盘 网络资源 场地设备
多媒体教室 专业实训室 校外教学基地
Company Logo
2.2教学评价
※学习效果考核标准
知识性考核
• 期末考试
50%
20% 30%
(以小组为单位 理论考试)
平时考核 • 到课率 课堂讨论 • 作业
提高模块
(4课时)
一、茶文化与旅游发展 二、茶文化与茶产业
发展
Company Logo
1.3课程内容
实践课程内容 (18学时)
课内实训项目 (12课时)
一、绿茶沏泡技艺 二、红茶沏泡技艺
校外实训项目 (6课时)
一、参观中国茶博、龙井 茶园 二、茶叶市场、茶食产品 的调查
三、乌龙茶沏泡技艺 四、茶的品饮艺术 五、茶艺操作考核
课程说课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
洪美玉
一、课程整体设计
1
2 3
课程定位 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 内容组织
4
Company Logo
1.1课程定位
性质与作用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是烹饪旅游专业的选修课程之 一,是一门应用性、艺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 我院各专业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为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旅游酒店 业餐饮各岗位群的要求,以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 目标提供帮助。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使学生扩展了涉猎知识的视野, 而且也提高学生人文礼仪素养,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自 身的学养风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