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制作工艺流程(超简单易懂).ppt
皮革制作工艺流程

皮革制作工艺流程
《皮革制作工艺流程》
皮革制作工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它经历了多个步骤才能制成最终的皮革产品。
以下是一般皮革制作的工艺流程:
1. 毛皮处理:首先,毛皮需要进行处理,包括去毛、刮毛、浸泡等工序。
这些步骤旨在清洁并准备毛皮,使其成为后续制作的合适材料。
2. 鞣制:接下来是鞣制过程,这一步是皮革制作的关键环节。
鞣制是将动物皮毛中的胶原蛋白转化为不易腐败的皮革材料的过程。
常见的鞣制方法包括植物鞣、铬鞣、脂肪鞣等。
3. 干燥:鞣制完成后,皮革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这一步骤有利于保持皮革的柔软性和韧性。
4. 润色:皮革的颜色和光泽是通过涂抹不同颜色的染料和涂漆来完成的。
这一步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多次重复,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5. 制成:最后,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处理后,皮革就可以经过裁剪、缝合等工艺制成最终的皮革制品,例如皮鞋、皮包、皮衣等。
总的来说,皮革制作工艺流程包括了毛皮处理、鞣制、干燥、
润色和制成等环节,每一步骤都需要精心操作和精湛的技艺。
这些步骤的高度复杂性和技术要求使得皮革制作成为一门古老而又珍贵的工艺。
皮革工艺流程

皮革工艺流程皮革工艺流程是指将动物的皮毛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与处理,制成精美的皮革产品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皮革工艺流程:第一步:毛皮准备在毛皮准备阶段,首先要将动物的毛皮进行浸泡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渍和杂质。
然后进行剖皮和拔毛,将毛皮的表面剥离掉。
接下来,对裸皮进行鞣制处理,以防止皮革腐烂和变质。
第二步:均匀发酵对裸皮进行均匀发酵处理,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去除裸皮中的毛发残渣,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第三步:上浮暗斗机上浮暗斗机是一种特殊的机器,通过机械挤压的方式,将皮革中的水分和脂肪溶解并排出。
这个过程使皮革更加柔软,减少皮革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阻力。
第四步:完全柔化在完全柔化阶段,皮革经过特殊的加工,使其变得更加柔软和韧性,同时增加其抗拉和抗磨损性能。
第五步:干燥处理将柔化后的皮革放置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皮革中的水分。
一般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干燥机进行辅助干燥。
第六步:上色在上色阶段,根据皮革产品的要求,选取适当的染料进行上色。
染料可以是天然的植物染料,也可以是人造合成染料。
通过上色,可以使皮革产品具有丰富多样的颜色和图案。
第七步:整理和修剪在整理和修剪阶段,对上色后的皮革进行整理和修剪,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同时,对需要的部分进行裁剪,以制作出最终的皮革产品。
第八步:上蜡和涂层通过上蜡和涂层处理,可以给皮革表面增加一层保护膜,提高皮革的耐用性和防水性能。
上蜡和涂层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刷涂、喷涂等。
第九步:定型和装饰在定型和装饰阶段,对皮革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纹路。
可以通过压花、穿孔、烙印等方式进行定型和装饰,以增加皮革产品的美观和独特性。
第十步:质检和包装在质检和包装阶段,对生产的皮革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要求。
然后对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以便销售和出口。
以上就是一个常见的皮革工艺流程。
不同的皮革产品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但总的来说,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从毛皮到成品,最终制成了我们熟悉的精美皮革产品。
皮料加工工艺流程 PPT

目录
一.皮的基本认识 二.真皮的加工流程 三.皮料的合理使用 四.容易引起客户投诉的皮料品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五.皮沙发的简单保养
<一>.皮料的基本认识:
修面皮
毛皮
半青皮
<二>.真皮的加工流程:
•
成品皮革从皮坯到成品真皮面料,有一个很复杂繁琐的工艺流程,它一共要经过约二
十多个工序的处理后才能最后出成品,下面是皮料的加工流程介绍
处理,防止皮质老化。 • 5.皮面沾染油迹后可用纯棉布料,毛巾沾适量中性肥皂水擦拭,再用面布吸
干,然后自然风干。 • 6.皮面沾到其他颜色印迹,可用软橡皮擦轻轻擦拭,再用棉布抹干净皮面。 • 7.皮面不慎弄湿时需将水珠用软绵布擦干后放通风处风干,不可用电吹风筒
吹,防止皮变质。 • 8.亮光皮料可用皮革专用的油进行保养,用软布料沾上油轻轻用力在皮面摩
<四>.容易引起客户投诉的皮料品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五>.皮沙发的简单保养常识
• 1.沙发摆放离墙面5cm-10cm的间距,保持通风,防止皮面受潮霉变。 • 2.摆放在防阳光直射的背阳处,远离高温热源,防止皮质老化或皮色素减褪。 • 3.切忌用尖锐硬物划到皮面,防止损坏皮面。 • 4.定期用皮革清洗剂清洁沙发,用柔软丝织物反复擦拭,进行皮面吸光清洁
<三>.皮料的合理利用:
前面我们已经简单说明皮料的实际情况,基于动物生长过程的实际,加 工而成的皮料难免都会存在一些瑕疵以及牛筋。因为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 百里挑一地去选择皮面特别好绝少有缺陷的皮,那样皮料的成本太大,我们 使用任何一种材料,遵循一个“用合适的材料,做高端的手工”的原则,也 就是说,我们富兰蒂斯高端品牌产品严格上来说也应该是“用中等的材料, 做高端的手工,卖高档的产品”这样一个生产经营理念。
皮革的制作工艺教材.pptx

c.羊皮;(山羊皮、绵羊皮)
②人造革
2、补强类 : ①保险带 ②衬布 ③纤维衬
3、里皮(主跟、内包):
①天然革里皮
a.猪里皮 b.羊里皮
②人造革里皮
a.反绒革(后跟革) b.吸水革
c.透气革
d.移膜革
底部:
1.中底:
①中底板 ②钢条
2.大底:
①仿底革 a.(橡胶底、木跟、插片、触面) b.橡胶跟 ②TPR底 ③EVA底 ④聚氨酯 a.实料的 b.发泡的
六、盐霜:盐霜指革在干燥或放置过程 中,粒面上出现的一层灰色霜状物。区 别油霜和盐霜的方法是用熨斗烫,盐霜 不被吸收而油霜可被吸收。革上的盐霜 擦去后会重现。
形成原因是革在中和后水洗不充分,革 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
七、反栲:植物鞣革中的未结合鞣质及 结合不牢的鞣质,在革的干燥过程中随 水分蒸发而被带到粒面上,经与空气接 触而氧化变黑的现象称为反栲。反栲不 仅影响革的颜色,严重的还会造成裂面。
软面革 皱纹皮革 编织革
1)正面革
光面革:指用革的粒面层作正面的一种革,革面细 致,光洁平整,能显示出粒面层的天然花纹。
修饰面革:指将粒面层磨去,然后再进行表层涂饰 而制成的革。一般将粒面粗糙、伤残过多而不能制 作光面革的革制成修面革或绒面革
苯胺革:是一种高级鞋面革。采用染料着色和轻涂 饰方法制成。涂层薄而透明,粒面花纹清晰可见, 能充分显露真皮的特点,质地柔软、丰满而富有弹 性,革色鲜艳、浓淡适宜。
形成原因是:①鞣质结合不牢,这与鞣质本 身的性能及鞣制的最后pH值控制是否恰当 (pH值3.5~4为宜)有关;②革中含水溶性的 未结合鞣质及非鞣质过多;造成的主要原因 是退鞣不够,洗涤不足;③有上述两方面情 况的坯革,在干燥时温度过高或自然干燥时 风力太大,造成干燥过快,引起反栲;④底 革在滚压时,如回水不匀或含水过多,受压 力又较大,就会造成结合不牢或未结合的鞣 质被挤到粒面上来,形成反栲;⑤加脂(或 涂油)及填充时,表面油脂量少而不均匀, 也易造成反栲。
皮革制作过程

9.1.2黄牛革的生产工艺及点评(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盐湿黄牛皮)1.工艺流程:分类组批→清割→点数称重→预浸水→主浸水→机器去肉→修边→点数称重→浸灰脱毛→水洗→灰皮去肉→打底→点数称重→复灰→水洗→脱灰→水洗→软化→水洗→浸酸→铬鞣→出鼓搭马→静置→挑选分类→挤水平展→剖层→削匀→修边→称重→回软→水洗→复鞣→水洗→中和→水洗→染色加油→水洗→填充→水洗→出鼓搭马→静置过夜→挂晾→回潮→静置过夜→摔软→绷板干燥→抛光→修边→净面→封底→喷底浆→手工修边→通烫→摔软→喷面浆→喷光亮剂→喷固定剂→摔软→出鼓搭马→冷绷→通烫→喷手感剂→成品。
2.工艺操作规程(1)分类组批:按照《黄牛皮分类组批办法》进行。
具体规定如下:①按路别分:南皮和北皮。
②按面积分:小皮<2.5m2/张;中皮:2.5~3.5m2/张;大皮3.5m2/张。
③按重量分:重量的分类往往因原料皮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国产黄牛皮重量(磅别)分类标准列于表9-1。
(2)清割:割去头、尾、蹄及烂边、须边等无用物。
(3)点数称重:准确点数称重,作为以下各工序的计料依据。
(4)水洗:视原料皮状况闷流洗结合,水洗40min~60min。
(5)预浸水①技术规定:液比1.5~2.0,常温,渗透剂JFC0.2%,斯姆蓝BH-C(Bayer产品)0.1%。
②操作方法:按规定调好液比、内温,加入渗透剂JFC,转10min,停30min。
再加入斯姆蓝BH-C,间歇转动,转动10min,停30min,反复3~5次。
然后控干废液。
(6)水洗:流水洗30~40min。
(7)主浸水①技术规定:液比1.5~2.0,常温,纯碱0.5~0.8%,斯姆蓝BH-C0.05%,渗透剂JFC0.2%。
②操作方法:按规定调好液比、内温,加入纯碱、斯姆蓝BH-C、渗透剂JFC,转20min,停40min,反复2~4次。
以后间歇转动,每小时转2min~5min,反复8~12次。
然后停鼓过夜,次日转动10min,水洗。
亮面皮革制作工艺流程

亮面皮革制作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
皮革制作嘛,那原料可得选好。
一般来说呢,咱会选用动物的皮,像牛皮就很常见啦。
这些皮得是新鲜的,要是皮源不好,后面做出的亮面皮革质量肯定大打折扣。
这就好比做菜,食材不新鲜,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从动物身上取下来皮之后呢,要把皮上多余的肉啊、脂肪啊这些东西都清理干净,可不能残留太多杂质。
这就像是给皮做个初步的“大扫除”,把那些不该有的东西都扫出去。
二、鞣制。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哦。
鞣制呢,就是让皮变成皮革的重要过程。
有好几种鞣制的方法呢。
一种是植物鞣制,就是用植物里提取的鞣剂来处理皮。
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皮革啊,有种自然的质感,很质朴。
还有铬鞣,铬鞣制出来的皮革呢,柔软度比较好,而且比较耐用。
鞣制的过程就像是给皮做一场“魔法变身”,让它从一张普通的皮变成有韧性、不容易腐烂的皮革。
在这个过程里,皮要在鞣剂里泡上好一段时间呢,就像泡澡似的,让鞣剂充分地渗透到皮的每一个小角落。
而且温度啊、酸碱度啊这些条件都得控制好,不然皮可能就“变身”失败啦。
三、削匀。
鞣制完了之后呢,皮的厚度可能不太均匀,这时候就需要削匀啦。
这个步骤就像是给皮革做个“瘦身手术”,把厚的地方削薄一点,让整个皮革的厚度变得均匀。
这可需要一定的技术哦,要是削得太多了,皮革就变薄了,容易破损;要是削得不够,那做出来的亮面皮革可能就不平整。
这就考验师傅的手艺啦,就像理发师给人理发一样,得掌握好分寸。
四、染色。
染色可是让皮革变得好看的重要一步呢。
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或者客户的喜好来选择颜色。
把皮革放到染液里,染液就像给皮革穿上的漂亮衣服一样,慢慢地渗透进去,让皮革染上想要的颜色。
这时候得注意搅拌染液,让皮革染色均匀,不然染出来一块深一块浅的,就像花脸猫一样,可不好看了。
而且不同的皮革对染料的吸收也不太一样,所以得时刻观察着,就像照顾小婴儿似的,得小心翼翼的。
五、涂饰。
涂饰这个环节是让皮革变成亮面的关键哦。
涂饰剂就像是给皮革擦上的一层亮油。
皮料加工工艺流程PPT课件

精选ppt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3
脱灰
在转鼓中依靠酸性物除去皮内石灰和碱,消除裸皮的膨胀,为下工序的操作调整PH值
软化
在转鼓中加入酶制剂和软化剂,进一步除去纤维间质,有效地分散胶原纤维,使成品皮
具有良好透气性及透水汽性等卫生性能,为成品皮革的柔软、丰满度打下基础。
浸酸
降低裸皮的PH值,使之与铬鞣液PH值相近,防止表面过鞣,进一步分散胶原纤维,增
(五).新产品推出市场摆样时不能过分追求皮面完美,也要遵循上述几条 原则。
精选ppt
20
<四>.容易引起客户投诉的皮料品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常见的客户投诉皮料品质问题 同一件或同一个客户的产品皮面有明显色差 皮料伤残太深造成皮面开裂 皮面漆膜开口龟裂,皮损 皮面漆膜牢固度不够引起漆膜磨损露出皮坯底层 皮质老化开裂 皮质软、硬太明显
加胶原的反应活性基,进一步除去皮内的非纤维蛋白并使胶原部分脱水,增大胶原纤维 间
空隙,利于鞣剂分子的渗透和结合。
鞣制
是通过用鞣剂处理皮,使之转变成革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鞣剂与胶原的反应活性基
连接,从而彻底改变皮内结构,提高皮革的物化性能。
挤水
通过强力挤压皮坯,使皮坯游离水脱离皮坯的加工流程,目的是利于后续削匀加工。
从善
而成
达品
到皮
整
提柔
饰
高软
工
皮性
段
革,
使延
用伸
价性
值,
和颜
皮革工艺流程

皮革工艺流程
皮革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材料,它经过精细的工艺加工,可以
成为高档的皮具、服装和家居用品。
皮革工艺流程是指将动物皮毛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最终成为可供制作各种产品的皮革材料
的过程。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皮革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料准备。
皮革的原料主要是动物的皮毛,包括牛皮、羊皮、猪皮等。
在
进行加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污垢和杂质,使皮毛变得干净整洁。
第二步,脱毛。
脱毛是制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确保皮革的质量和品相。
脱毛的方法有化学脱毛和机械脱毛两种,化学脱毛是利用化学药剂
将皮毛中的蛋白质分解,机械脱毛则是利用机械设备将皮毛刮除。
第三步,鞣制。
鞣制是将脱毛后的皮毛进行处理,使其成为柔软、耐磨的皮革的过程。
鞣制的方法有植鞣和矿物鞣两种,植鞣是利用植物提取物对皮毛进行处理,而矿物鞣则是利用铬盐等矿物物质进行处理。
第四步,涂饰。
涂饰是为了增加皮革的美观性和保护性,可以根据需要对皮革进行染色、涂层等处理,使其具有不同的颜色和质感。
第五步,整理。
经过涂饰后的皮革需要进行整理,包括切割、修整等工序,使其成为符合要求的皮革材料。
第六步,质检。
最后,经过工艺流程加工出的皮革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然后才能投入市场使用。
以上就是皮革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通过这些工艺加工,原本粗糙的动物皮毛可以变成细腻、柔软的皮革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战国时期(2300多年前) 的革制品,革履和革囊。这 些珍贵的出土文物充分证明 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
• 元代已开始到利用植物的皮、 叶、果、根的浸提液鞣革, 这就是植物鞣法的开始。
• 18世纪,近代科学技术逐渐 发展起来,开始对制革的原 理和技术进行研究。1884年 发明了二浴铬鞣法,1893年 发明了一浴铬鞣法。从此加 速了制革工业的发展。 1911-1915年间,在我
• 生皮经“鞣制”后变成皮 革。鞣制方法很多,所以 有鞣制方法在生皮内都会 引起如下变化:
• 鞣制过的皮不腐烂,即 使干燥再回湿也不腐烂。
• 鞣制过的皮干燥后,不会 变成硬而脆的材料,而保 持挠曲性和可用性。鞣制 方法的选择,对所得的成 革的软硬、坚实和延伸性 都有很大的关系。
• 主要的鞣制方法:烟熏、从 树皮或树叶制得的鞣剂、动 植物油和鱼油以及某些盐类。
1刚剥下的皮是湿的,干后变得板 硬,并失去挠曲性和柔软性、 弯曲性,易折断。
2湿态的生皮在湿热气温下,易腐 烂、发臭、掉毛等。
3在65℃以上热水中,会收缩, 温度越高,收缩度越大。
4生皮的卫下,易 被坏。
• 经过鞣制加工后而成的革, 具有如下性质:
• 当前,制革产品向着轻、薄、 软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显示 自然粒纹,突出真皮感的革 更受欢迎。与之配套的化工 材料,突出研制“点金术” 的复鞣剂,多功能的加脂剂 和填充剂,遮盖
• 力强又耐水、耐磨擦的涂饰 剂,防水、防尘助剂等。设 备向高精度、高效率、自动 化以及由单机操作向机动化、 程控自动化方向发展,工艺 向简化工序、缩短周期、降 低成本、减少污染、节约用 水、提高质量方向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 了满足国防,工业和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在 力发展制革工业。1950年扩 大牛、羊
• 皮制革的基础上,开辟猪 皮资源,用于制革。1958 年集中技术力量改进和美 化猪革,使猪皮产品的质 量提高。品种增多,为我 国制革工业开辟了广阔的 前途。
• 全国各大城市及中、小城市 都相继建立起了制革厂,设 备已基本上机械化或大部份 机械化,质量普遍提高,部 份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平。除 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部份 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彻底扭 转了那种出口原料皮。进口 革制品的殖民地局面。
• 科学管理方面急需改进和提 高,这些都是摆在制革作者 面前的迫切任务。
• 在国外,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2000年已使用革制品,古希 腊人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已 有大量革制品,并作为商品 交易。在欧洲中古时期,
• 制革工业得到空前发展, 许多城市设立了制革行会 或制革协会。到本世纪初 期,制革工业已在许多国 家中形成了较大的工业体 系。
• 因此,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是 制革工作者的又一重大任务。
第二节 皮革的由来
• 原始人在寻找遮盖窝棚和覆 盖食物时,不是用大量的树 叶,就是用他们杀死的动物 的皮,由于动物皮面积较大, 较结实和暖和,常常被选作 遮体材料。
• 然而,生皮有三个主要缺点:
–生皮是湿的
• 如果生皮在潮湿状态,特别 是在气候温暖时,会很快腐 烂、掉毛、发臭、最后变成 碎块,(在化学性质上与皮 相似的鱼和肉,处于潮湿状 态也要腐烂。)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皮与革
• 生皮:是从动物体上剥下 的皮,是制革和毛皮工业 的原料。
• 皮革:简称革。是指生皮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鞣
• 制加工处理,改变了它的 性质和外观,满足人们不 同需要,这种不带毛的生 皮加工制品称为皮革。
• 毛皮:(裘或裘革)带毛 的加工制品。
• 未经鞣制加工的生皮性质:
• 如;明矾(硫酸铝的一种形 式)、铬盐、福尔马林等。
• 在发现鞣制使生皮变成有用 材料后,再经过进一步整理 和整饰,生皮有了更多的用 途。皮革已用于:制鞋和各 种衣服;皮包、盘子、盔甲、 工具和武器套装,室内装饰 品、家具等。
• 这些用途要求皮革具有多种 多样的性质,例如手套革要 求柔软和延伸性,而重革则 要求坚实。这些性质是由原 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的变 化而获得的。
• 制革工艺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制革工业发展概况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 国家之一。我国的皮革制造 已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史前 时期,人们已开始发现兽皮 上长期涂抹油脂,经过搓揉, 使之变软,防水,便于保 存——油鞣革的启蒙。
• 我国的制革工业始于公元前 1700多年的周代,当时的劳 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已掌握 了烟熏法、油鞣法、皮硝法 等制革技术并没有专门管理 制革和毛皮的皮官。从湖南 长沙出土的古墓中
• 许多地区积极利用本地资源 建立了皮革鞣剂、皮革化工 和皮革机械工厂,全国有三 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皮革专业。 同时,许多皮革科研机构和 制革中等专业学院陆续创建 起来,为发展制革工业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 我国人口占世界第一,猪的 存栏数量也居世界第一,原 料皮极为丰富。但当前的制 革工业与国家的要求还很不 适应,与先进的工业国家比 较还存在差距,如普及中级 教育、科研水平、化工原材 料、设备、产品、质量,
• 国天津、上海、广州、四川、 甘肃等地相继建立了一些规 模较大的制革厂。同时,铬 鞣猪底革已经开始生产。
•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政府的 统治,对民族工商业排斥和 压制,帝国主义的掠夺,造 成在大量的原料皮出口,大 批的皮革和革
• 制品输入,使我国规模小, 设备简陋质量不变的制革工 业破产,处于朝不保夕的境 地。
• 1 革具有一定的挠曲性和 柔软性,不会变硬、变脆 等。
• 2 革不易腐烂,即使干燥 再加湿也难于腐烂
• 3 革的TS一般在65℃以上, 有的达120℃以上
• 如果使生皮充分干燥,这腐 烂作用就停止了(肉和鱼也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经过干燥 而保存)。晒干的皮也被原 始人用着搭盖窝棚或帐篷, 制作盾牌等等。
• 干皮失去了生皮的挠曲性和 柔软性,而且变得又硬又脆, 在弯曲时易折断,完全不适 合作衣服和其它用途。而且 如果再回湿,就会重新开始 腐烂,最后变成碎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