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影像诊断和CT表现
合集下载
颅脑外伤的影像诊断

弥漫性轴索损伤
• 通常与旋转有关,损伤重
五、脑外伤继发性疾病
•脑疝 •外伤后继发性脑缺氧、缺血和梗死 •外伤后继发性脑内血肿 •外伤后感染 •外伤后继发性脑干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 •外伤后继发性脑血管损伤及其并发症
超急性期硬膜外血肿CT可表现为等密度灶
额部硬膜外血 肿止于冠状缝
硬膜外血肿不跨颅缝
跨越中线的急性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可跨中线和天幕,但不跨颅缝
硬膜下血肿 subdural hematoma(SDH)
• 出血积聚于硬脑膜 和蛛网膜之间的硬 脑膜下腔内。
• 为对冲伤引起皮质 桥静脉撕裂、出血, 形成血肿。由于蛛网膜无张力,血肿范围 较广,形状多呈新月形。
脊柱作用于头部致脑损伤。 • 胸部挤压伤:胸内压↑→静脉压↑→脑
损伤。 • 挥鞭样损伤:脑干损伤多。
2019/11/13
5
颅脑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 颅脑平片:显示颅骨骨折,诊断价值有限。 • CT:目前最常用,急诊首选CT检查,显示
颅内出血及骨折最佳。 • MRI:显示骨折不如CT,亚急性和慢性期
表现不成比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CT表现
• 部分病例首次CT扫描即见出 血;首次CT扫描阴性者,再 次扫描可显示点状出血灶, 应注重随访。
• 半球弥漫性脑水肿及脑肿胀, 胼胝体、第三脑室旁、中央 白质、脑干及小脑有点片状 出血。
• 大脑皮质、髓质交界部位出 现多发点状高密度灶,可结 合临床作出诊断。
弥漫性轴索损伤
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
• 多有昏迷,单侧瞳孔散大等,昏迷可逐 渐加深或清醒后再昏迷,严重者可脑疝。
• 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 • 慢性者外伤史常较轻微,颅内压增高出
现较晚。 • 可伴有骨折,骨折多位于血肿对侧。 • 可合并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
颅脑外伤CT及MRI诊断

颅骨骨折伴硬膜下积气
富士山征
颅底骨折:
常合并于颅盖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 并通过颅骨的裂隙孔、裂缝或颅底菲薄处。 在前、后颅窝骨折线多为纵行,在中颅者为 横行。
颅底骨折的直接征象是 骨折线、骨缝分离。间 接征象多为气颅、窦腔 积液或“混浊”(额窦、 筛窦积液常见于前颅凹 骨折;蝶窦积液多见于 中颅窝骨折;乳突气房 积液考虑后颅凹骨折)。
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及脑损伤,这 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
格拉斯哥评分
(Glasgrow coma scale score,GCSS)
睁眼反应 评分 自动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痛睁眼 2 不能睁眼 1
语言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语无伦次 只能发音 不能言语
评分 5 4 3 2 1
颅缝分离:外伤后颅缝 分离较多见,特别多见 于儿童。颅缝的宽窄, 不同的人可以不同。但 若超过2mm的上限, 一般即被诊断为颅缝分 离。 判断有无颅缝分离 的另一个标准是两侧颅 缝宽窄不对称。
穿通性骨折:多见于锐器直 接损伤,也见于火器伤。受 伤局部头皮全层裂伤,可有 各种类型骨折,并于伤口内 可见各种异物。同时又分为 两次穿通或一次穿通性骨折。 在枪弹伤时,子弹可一次穿 通颅骨入颅并再次穿通颅骨 出颅。也可仅一次入颅而子 弹留在颅内。穿通性颅脑损 伤除头皮、颅骨损伤外,还 可见颅脑内出血、异物及脑 损伤。
小动脉或桥静脉出血。 多在对冲部位,常为减速损
伤。 多不伴骨折,常伴脑挫裂伤。 临床表现:持续性昏迷。
按病程可分为:
– 急性(3天以内) – 亚急性(4天~3周) – 慢性(3周以上)
硬膜下血肿影像表现
CT: –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少数为等或低密 度; – 范围广泛,可跨越颅缝; – 亚急性、慢性期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其 内可有分隔或钙化; – 增强可见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及血肿包膜 强化;
颅脑损伤的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
急性期:均匀高密度影,新月形影, 占位征象。
亚急性、慢性期:等低或混杂密度影, 占位征象。
CT增强:一般不用,但等密度双侧病 变可用,可见血肿包膜强化。
急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小脑天幕 及纵裂硬 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大脑镰旁慢性硬膜下血肿
右额叶、颞叶脑挫裂伤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右额 叶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左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血肿、额骨左侧粉碎性骨折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旋转力作用所致的脑白质、灰白质交 界处和中线结构等部位的神经轴突弥漫 性断裂(轴突剪切伤)。
临床:常有持续性昏迷,存活者常有严
(三)脑内血肿
见“脑血管病”相关章节,自学)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观看!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影像学表现:
CT: 1、骨质连续性中断、移位 2、颅缝分离 3、颅底骨折 4、合并颅内脑挫裂伤、血肿 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额骨多发骨折并额窦积血
中颅窝底及右颞骨骨折
右侧颅骨多发骨折
左顶骨凹陷性骨折
右冠状缝分离病右顶骨骨折
二、脑挫裂伤
脑挫伤(contusion of brain)是脑外伤所 致的皮层和深层的散发小出血、脑水肿 和脑肿胀。
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影像学表现:
CT:
弥漫性脑水肿: ①密度减低,小于20HU ②脑沟、池及脑室变窄、消失 弥漫性白质损伤(DAI):
除上述外,于脑白质和/或灰白 质交界区、胼胝体等处见散在小 出血性病灶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 Normal
脑外伤影像诊断

标 本 片
混合血肿
外伤后颅内同时存在两种或 两种以上血肿,硬膜下并硬外、 硬膜下并脑内血肿,或三种同时 存在
混合血肿诊断(血管)
血管表现复杂 有月牙形或镰形无血管区(硬下) 有骨折线穿越血管沟(硬外) 脑内占位征象
混合血肿诊断(CT MRI)
表现与单发血肿相似,容易诊断
多发血肿
颅脑外伤后颅内同一部位或不 同 部位有两处以上血肿,以脑内 血肿最常见
脑组织挫伤,脑缺氧,脑水肿脑室内压 力升高,脑室扩大
蛛网膜下腔出血,网膜纤维粘连脑脊液 吸收循环受阻
脑水肿压缩蛛网膜下腔 静脉窦回流受阻
脑积水
气 恼 造 影
颅
脑
无MRI
损
伤
MRI
CT
后
遗
症
血管损伤
血管造影
颅
脑
损 伤
急
疑脑干、胼胝体、颅底、脑白质损伤
MRI
优
性
选 检
颅 脑
颅内血肿合并症
头CT平扫
周边环行强化 血肿进一步吸收,内低密度,周围环
行强化 晚期: 形成囊肿,低密度,无强化
脑 内 血 肿
脑内血肿诊断 MRI
急性:血肿异常信号与脑外血肿相同, 血肿周围水肿,T1低信号,T2高信号, 血肿占位效应与CT相似
亚急性:血肿T1,T2均为高信号 慢性:血肿T2呈低信号
脑内血肿
脑内血肿
多发血肿诊断(CT MRI)
表现与单发血肿相似,多伴 脑挫伤,占位效应明显
脑室内血肿
外伤原发单纯脑室内出血罕 见,多为室管膜下静脉损伤。常 见深部脑内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 膜下出血逆入第四脑室
脑室内血肿诊断
平片、血管造影诊断困难 CT、 MRI表现:
混合血肿
外伤后颅内同时存在两种或 两种以上血肿,硬膜下并硬外、 硬膜下并脑内血肿,或三种同时 存在
混合血肿诊断(血管)
血管表现复杂 有月牙形或镰形无血管区(硬下) 有骨折线穿越血管沟(硬外) 脑内占位征象
混合血肿诊断(CT MRI)
表现与单发血肿相似,容易诊断
多发血肿
颅脑外伤后颅内同一部位或不 同 部位有两处以上血肿,以脑内 血肿最常见
脑组织挫伤,脑缺氧,脑水肿脑室内压 力升高,脑室扩大
蛛网膜下腔出血,网膜纤维粘连脑脊液 吸收循环受阻
脑水肿压缩蛛网膜下腔 静脉窦回流受阻
脑积水
气 恼 造 影
颅
脑
无MRI
损
伤
MRI
CT
后
遗
症
血管损伤
血管造影
颅
脑
损 伤
急
疑脑干、胼胝体、颅底、脑白质损伤
MRI
优
性
选 检
颅 脑
颅内血肿合并症
头CT平扫
周边环行强化 血肿进一步吸收,内低密度,周围环
行强化 晚期: 形成囊肿,低密度,无强化
脑 内 血 肿
脑内血肿诊断 MRI
急性:血肿异常信号与脑外血肿相同, 血肿周围水肿,T1低信号,T2高信号, 血肿占位效应与CT相似
亚急性:血肿T1,T2均为高信号 慢性:血肿T2呈低信号
脑内血肿
脑内血肿
多发血肿诊断(CT MRI)
表现与单发血肿相似,多伴 脑挫伤,占位效应明显
脑室内血肿
外伤原发单纯脑室内出血罕 见,多为室管膜下静脉损伤。常 见深部脑内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 膜下出血逆入第四脑室
脑室内血肿诊断
平片、血管造影诊断困难 CT、 MRI表现:
颅脑外伤的CT诊断-影像学课件

• 多发混合血肿,脑水肿,脑轴索断裂, 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颅底外伤。
• 少数血肿不均密度,系血块退缩血清混 合所致。
• 硬膜下血肿:依发生时间不同,可将它 分成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
• 3天(急性)。 • 4天—3周(亚急性)。 • 大于3周(慢性)。
• 硬膜下水瘤:由于蛛网膜活瓣损伤,脑 脊液只能进入硬膜下腔而不能出来,或
液体进入硬膜下腔后,蛛网膜破裂处被 阻塞。
• 脑挫裂伤:
• 指脑各颅骨内面撞击所致。常发生在着 力部位及其附近,亦可发生于对冲部位。
• 脑挫裂伤包括脑质表层或深层小出血灶, 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肿,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
• 颅骨骨折:CT检出率低于颅平片。但对 颅底骨折,内陷骨折,粉碎骨折等复杂 骨折,CT较平片优。
• 颅脑外伤后遗改变:脑软化,脑萎缩, 脑积水,脑穿通畸形,颅骨骨膜下血肿 钙化影。
颅脑外伤的CT诊断-影像学课件
• 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为头部外伤,原 发昏迷,中间意识清醒,继发昏迷。
• 直接着力点常有骨折,因硬膜动脉破裂, 亦可是损伤脑膜静脉,静脉窦或颅骨内 板板障静脉。
• 形态呈张力形,范围局限。大部分不超 出颅缝。
• CT平扫呈梭形或双凸透形状的高密度区, CT值约50-90HU。血肿边缘锐。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

精品课件
MRI: 1、脑水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2、脑白质损伤:
非出血性;散在不对称长T1长T2信号 出血性:急性期:等T1短T2
亚急性期:短T1长 T2
慢性期:长T1长T2 后期:脑白质精萎品课缩件 ,脑室扩大。
治疗:颅内血肿主要以手术清除血肿为 主。
精品课件
CT增强:
仅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特别对 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有帮助。 (3)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①双侧侧脑室体部对称性缩小 ②双侧侧脑室前角内聚,“兔耳征” ③脑白质变窄塌陷 ④皮层脑沟消失 ⑤诊断有困难,可行CT增强或MRI
精品课件
MRI: ①急性期:T1WI等信号,T2WI低信
精品课件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脑外伤 导致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断裂、脑挫裂 伤的渗血以及颅内血肿的血液进入蛛网 膜下腔所致。
精品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显示最佳,常见 在基底池、侧裂池、脑沟的高密度影, 沿大脑镰分布时需要与大脑镰钙化区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导致脑血管痉挛,造 成脑缺血和脑梗死。
周)、慢性(>3周) 病情: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
精品课件
颅脑损伤 分为: 1.头皮软组织损伤 2.颅骨损伤及颅内损伤(硬膜外血肿、硬
膜下血肿、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组织损伤: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弥
漫性脑损伤
精品课件
颅脑外伤的病因
道路交通事故伤、跌伤、坠落伤、打击、 砸伤、火器伤、运动伤、雷电击伤等。
精品课件
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期—— 持续昏迷; 亚急性期、慢性期—症状 出现较晚。占位效应比硬膜外血肿明显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MRI: 1、脑水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2、脑白质损伤:
非出血性;散在不对称长T1长T2信号 出血性:急性期:等T1短T2
亚急性期:短T1长 T2
慢性期:长T1长T2 后期:脑白质精萎品课缩件 ,脑室扩大。
治疗:颅内血肿主要以手术清除血肿为 主。
精品课件
CT增强:
仅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特别对 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有帮助。 (3)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①双侧侧脑室体部对称性缩小 ②双侧侧脑室前角内聚,“兔耳征” ③脑白质变窄塌陷 ④皮层脑沟消失 ⑤诊断有困难,可行CT增强或MRI
精品课件
MRI: ①急性期:T1WI等信号,T2WI低信
精品课件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脑外伤 导致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断裂、脑挫裂 伤的渗血以及颅内血肿的血液进入蛛网 膜下腔所致。
精品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显示最佳,常见 在基底池、侧裂池、脑沟的高密度影, 沿大脑镰分布时需要与大脑镰钙化区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导致脑血管痉挛,造 成脑缺血和脑梗死。
周)、慢性(>3周) 病情: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
精品课件
颅脑损伤 分为: 1.头皮软组织损伤 2.颅骨损伤及颅内损伤(硬膜外血肿、硬
膜下血肿、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组织损伤: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弥
漫性脑损伤
精品课件
颅脑外伤的病因
道路交通事故伤、跌伤、坠落伤、打击、 砸伤、火器伤、运动伤、雷电击伤等。
精品课件
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期—— 持续昏迷; 亚急性期、慢性期—症状 出现较晚。占位效应比硬膜外血肿明显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颅脑外伤的CT、MRI诊断

慢性: 慢性SDH血肿的形态和密度随时间而异 1月:混杂密度,上方可见液平,下方为高密度月牙形 1~2月:血肿可呈梭形,低密度,脑回移位,占位较轻 >2月:低密度,CSF密度 月牙形——直到消失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 薄层均匀高密度区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 高、低、等、混杂密度影
t1高信号t2高信号低信号边缘水肿带消失脑出血t1wit2wi灶周水肿急性颅内出血等信号等或低无恶急性内出血高信号高或低有高慢性高高与水肿之间见低信号条灶周低信号环混合性血肿指外伤后颅内形成两种以上的血肿硬膜下脑内硬膜外硬膜下硬膜外脑血或三种并存脑室内出血脑室内积血可源自周围的出血破入脑室内或室管膜出血破入脑室内或脉络丛出血所致ct
CT+MR: ⑴开始CT可正常 ⑵20%~50%有异常 脑干、灰白质交界处点状小出血灶,脑肿胀 ⑶复查时上述改变更明显 ⑷MR T1——改变不明显 T2——多灶性高信号灶(灰白质交界处) ⑸如出血明显 T1——有出血的信号改变 T2——年余后,有灶状低信号改变 脑萎缩
⒉脑皮质挫伤 在脑外伤中多见,外伤机理同前脑皮质表浅部 针尖大,线状出血。 部位:脑回→硬膜嵴,骨嵴处多见颞极,脑下表 面,侧颞皮质额极,脑回顶叶凸面。
颅脑外伤的CT、MRI诊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周义成
颅脑外伤
(head injury of skull and brain)
概述:
颅脑外伤(Craniocerebral trauma)是一种常 见的外伤,占全身各部分损伤总数的20%左 右,死亡率居首位。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可立即挽救患者生命。 影像学检查对颅脑损伤的诊断清楚明了,对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 大,在平片、DSA、CT、MRI等技术中,因 CT具有普及性高、成像快等特点,应为首 选。。
脑外伤的CT与MRI诊断

界清楚之长T1长T2异常信号。 4、伴有相邻部位脑萎缩。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脑挫裂伤,2周后复查
42
Company name
双侧额叶、右侧颞叶脑挫裂伤CT和MRI对比
Company name
左颞叶脑挫裂伤,右颞区硬膜外血肿(亚急性)
34
Company name
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鉴别
范 围 硬膜外 小 硬膜下 大
边缘 骨 跨颅 形态 折缝
光滑 多 极少 梭形 波浪 少 常见 新月形
脑挫 伤 少 多
作用点
同侧 同、对 侧
Company name
四、脑挫裂伤
(一)临床与病理: 病理: 早期:伤后数日,脑组织出血、水肿、坏死。 中期:数日~数周,坏死区液化,逐渐由瘢痕 修复。可有蛛网膜粘连。 晚期:数月~数年,瘢痕修复,可形成囊腔。
Company name
显微镜下:为轴索断裂的结构改变,出现大 量的轴突回缩球(axonal retraction b alls)。其它组织学改变如小胶质细胞群 集,弥漫性非特异性星形细胞增生,Walle rian变性等。
Company name
影像诊断标准
(1) 确诊标准(符合任一条即可): ① 大脑半球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
60
Company name
男 32岁 车祸伤后即昏迷7天 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61
Company name
女, 20岁 车祸伤后意识模糊 10h
GCS 14分
62
Company name
七、混合性血肿
外伤后颅内形成两种以上的血肿, 严重外伤所致 病情危重,变化迅速 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脑挫裂伤,2周后复查
42
Company name
双侧额叶、右侧颞叶脑挫裂伤CT和MRI对比
Company name
左颞叶脑挫裂伤,右颞区硬膜外血肿(亚急性)
34
Company name
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鉴别
范 围 硬膜外 小 硬膜下 大
边缘 骨 跨颅 形态 折缝
光滑 多 极少 梭形 波浪 少 常见 新月形
脑挫 伤 少 多
作用点
同侧 同、对 侧
Company name
四、脑挫裂伤
(一)临床与病理: 病理: 早期:伤后数日,脑组织出血、水肿、坏死。 中期:数日~数周,坏死区液化,逐渐由瘢痕 修复。可有蛛网膜粘连。 晚期:数月~数年,瘢痕修复,可形成囊腔。
Company name
显微镜下:为轴索断裂的结构改变,出现大 量的轴突回缩球(axonal retraction b alls)。其它组织学改变如小胶质细胞群 集,弥漫性非特异性星形细胞增生,Walle rian变性等。
Company name
影像诊断标准
(1) 确诊标准(符合任一条即可): ① 大脑半球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
60
Company name
男 32岁 车祸伤后即昏迷7天 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61
Company name
女, 20岁 车祸伤后意识模糊 10h
GCS 14分
62
Company name
七、混合性血肿
外伤后颅内形成两种以上的血肿, 严重外伤所致 病情危重,变化迅速 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性脑损伤
左额骨粉碎性 骨折,硬膜下 积血、积气。
(9)颅内、外异物
应注意异物数目、位置、并判断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10)硬膜下积液
外伤----蛛网膜破裂----脑脊液流 入硬膜下腔。
CT表现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影,常在
双额区,并深入纵裂前部。
( 11)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脉络膜丛钙斑前移,同侧脑体后部不 显影,对侧脑室扩张。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病侧灰白质界面内移,脑沟消失,侧 脑室变形,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
CE后血肿边缘出现点状或线状强化。
MRI: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 2 )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的 CT 表 现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梭形低密度 影,亦可为混杂密度。有占位表现。
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3、脑外伤后遗症
(1)脑软化灶 (2)脑穿通性畸形囊肿 (3)脑萎缩 (4)脑积水
谢 谢!
脑血管病变影像诊断
梁漱溟
动脉瘤 血管瘤 动静脉瘘
一、颅内动脉瘤
动脉干或其分支的局部膨隆形成 囊状突出或梭形膨大。
好发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后交 通支。
弥漫性
两大脑半球广泛低密度,脑室受压变 小,脑池消失。
(5)脑挫裂伤
颅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 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等变化。
CT表现
斑片状低密度区,边界较清楚,内中 有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病变广泛有 占位表现。
(6)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出血CT表现 脑室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影或两后 角高密度铸型,见有界面。量多 者呈脑室高密度铸型。
肿内可表现为混杂密度
(3)脑内血肿
脑实质血管损伤出血
CT表现
急性期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均 匀的高密度影,边缘锐利,周围 绕以脑水肿,并有占位表现。
(4)脑水肿与脑肿胀
脑水肿为细胞外水肿,脑肿胀 为细胞内水肿,CT不能鉴别。
CT 表 现
局限性
斑片状低密度区,范围大有占位效应。
病变及引流静脉多提早于动脉期 显影。其它动脉分支细小及充盈不 良。除非出血形成血肿,否则不引 起周围血管移位。
CT 表 现
平扫见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或片状 低、等、高混杂密度影,可有斑点状 钙化/或斑片状低密度影。
增强可见斑点状、条索状增强,可显 示出异常血管团和引流血管。
并发症:常见出血,梗塞。出血位置 表浅,形态不规则。
MRI 表 现
T1WI和T2WI表现为毛线团状或蜂房 状低信号影。
三、颈内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
号,T2WI信号增高。
二、脑血管畸形
又称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或血管瘤, 常见为动静脉畸形(A---VM)。
病理
胚胎期血管状态的持续存在。病变 包括:
扩张迂曲的动脉和静脉以及异常 血管丛。
脑血管造影表现
有几支扩张迂曲的动脉导入排列 不整曲张或细小血管丛,由此导出 几支扩张迂曲的静脉再与静脉窦相 连。
原因 先天性占80%,其次外伤、感染、
动脉硬化。
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 见原因。
脑血管造影目前仍是颅内动脉瘤的 最好诊断方法,可以显示其位置、 大小、形态、数目(单发或多发) 及其与周围脑血管的关系。
脑血管造影表现
病变局部囊状/梭形膨大,可 有蒂与动脉相连。
轮廓光滑,若有血栓形成则 轮廓可见毛糙不平。
如开放性骨折则血肿内可见气体影 可有占位表现,较轻
脑窗
脑窗
骨窗
(2)急性硬膜下血肿
外伤后三天内发生 血肿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范围
较广泛 多系桥静脉/静脉窦破裂
CT 表 现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镰状高密 度区,范围广泛
占位效应表现较明显 若有蛛网膜破裂,脑脊液进入血
是头部加速运动引起的脑白质轴索 广泛性损伤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CT表现:脑白质内单发或多 发小出血灶,直径小于2cm。 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池、脑 室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
(12)迟发性颅内血肿 脑挫裂伤 硬膜下积液 脑肿胀
外伤后3、 6、 10天出现
2、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4天----3周内 慢 性:3周以上
(1)急性硬膜外血肿
外伤----颅骨骨折/变形----脑血管破 裂 ---- 血 液 进 入 颅 骨 内 板 与 硬 膜 之 间。
常见脑膜中动脉破裂,血肿多位于 以颞区为中心的额、颞、顶区。
CT 表 现
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 高密度区,密度多数均匀一致,少 数密度不均一(和血肿内再出血或 脑脊液进入有关)
血肿密度变化
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低密 度。
硬膜下血肿的密度,由于血红蛋白 的溶解和吸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 减低。
(1)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 影(有界面上部低密度,下部等密度/ 高密度)。
有占位效应。 常有大脑镰下疝:表现为前角后移,
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沟、脑裂、脑池内高密度影, 量多者呈脑池铸型。
(7)骨 折
CT发现率为颅骨平片的1/5。
CT检查目的 发现颅内碎骨片和凹陷骨折的陷 入程度。
(8)颅内积气
可见于蛛网膜下腔、脑室系统、 硬膜下腔、硬膜外血肿内、脑实 质内。
CT表现 圆形、大小不等的气体影。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和CT表现
颅脑外伤
头皮软组织损伤 颅骨损伤 颅内组织损伤
检查方法
头颅平片:可发现骨折。
CAG:可发现脑血肿。
CT
可显示脑血肿和脑挫裂伤并指明 部位、范围、数目。系当今颅脑损
伤首选检查方法。
MRI
成像时间长,费用高。病人危重, 急性多不采用。
1、急性外伤 如有Fra bibliotek血形成血肿,则邻近血 管发生移位。
CT 表 现
平扫
增强
晰。
圆形稍高密度影。 明显均一强化,边缘清
部份血栓形成
平扫中心略高密度,其外等密度 血栓、周围高密度壁.
增强检查中心和壁增强.
并发症 颅内出血、脑梗塞、脑水肿、 脑积水等。
MRI 表 现
T1WI和T2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区。 动脉瘤有血栓形成部份T1WI呈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