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工艺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工艺计算A2O-AO-MBBR

工艺计算A2O-AO-MBBR
一、生物脱氮工艺 设计计算 (一)设计条件:
设计处理水量Q= 15000 m3/d=
625.00 m3/h=
0.17 m3/s
总变化系数Kz=
1.53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进水CODCr=
300 mg/L
CODCr=
30 mg/L
BOD5=S0=
145 mg/L
BOD5=Sz=
6 mg/L
TN=
58 mg/L
(5)最大需氧量 AORmax=KzAOR=
去除1kgBOD的需氧 量=
1812.36 kgO2/d
4936.53 kgO2/d=
7558.43 kgO2/d=
2.37
kgO2/kgB OD5
205.69
kgO2/ h
314.93
kgO2/ h
(6)标准需氧量
SOR
AOR Cs(20) (Csb(T ) C) 1.024(t20)
0.8 ms/ 0.217 m2
出水管管径d4= 4 Q 4
v
校核管道流速v= 9、设计需氧量 AOR=碳化需氧量+ 硝化需氧量-反硝 化脱氮产氧量= (去除BOD需氧量剩余污泥中BOD氧 当量)+(氨氮硝化 需氧量-剩余污泥 中氨氮的氧当量)
反硝化 - 脱氮产
氧量
0.526 m 0.451 m/s
(1)估算出水溶 解性BOD5(Se)
S
Sz
1.42
VSS TSS(1 TSS
ekt )
(2)设计污泥龄
-8.56 mg/L
计算
硝化速率
N
0.47e0.098(T 15)
N
N 10(0.05T

AO工艺设计计算(全)

AO工艺设计计算(全)

二 沉砂池计算1. 基 本 数据1.1 流 量日平 均 流 量Qav = m3 / d =0.46 日最 小 流 量Qmin = m3 / d =0.46 日变 化 系 数Kz =#NAME?日最 大 流 量Qmax =Kz * Qav =#NAME? m3/d ==#NAME? m3 /s 2 进 水 井及 堰2.1 进 水井 尺 寸最 大流 量 Qmax=#NAME? m3 /s最 小流 量 Qmin=0.46 m3 /s进水井格数 n =格进水井堰板方向宽L =m进水井长 W =m进水井高 H =m进水最大上升流速V =Qmax/(n*w*L) =#NAME?m/s 进水最小上升流速V =Qmin/(n*w*L) =0.26m/s 2.2 矩形堰2.2.1 薄壁平顶堰 (不淹没,无侧面收缩,流速忽略)使用公式: 通过堰口的流量为Q = m * b* (2 *g)1/2* H3/2流量系数为m = 0.405+ 0.0027 /H公式 取值 :堰数n1 =单堰宽b =m单堰流量Qma =Qmax/n1 = m3 /s重力加速度g =9.81 m / s2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H =#NAME?m流量系数为m =#NAME?堰负荷q =#NAME?l / (m * s) 按单堰过流平均流量校核堰数n2 =单堰宽b =m单堰流量Q' =Qav/(n1-1)= m3 /s重力加速度g =9.81 m / s2 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H =#NAME?m流量系数为m =#NAME?堰负荷q =308.6l / (m * s) 2.3 渠道尺寸流量 q =#NAME?cu m / s水深 h=0.500m渠宽 w=0.900m流速 v =q/h/w#NAME?m/s2. 机械格栅选用回转式格栅,拟用宜昌市第二冷作机械厂的产品.每套由两台HF1000并联而成.格栅台数量n =格栅间隙b =格栅安装角度a =单套设备宽Wo =设备总高H2 =单套设备总宽W2 =渠道数n1 =每条渠道宽W =每条渠道深H =导流槽长度 L1= H *ctg(a) =m排渣高度(距渠底) H1=m栅前水深h1 =m栅前流速V1 =m/s过栅流速V =m/s单套格栅过流量Qs =m3/d过栅水头损失dh =m栅后水深h2 =m栅后流速V2 =m/s栅渣产率f =m3/103m3污水 栅渣产量 Wf =Qav * f = 2.000m3按单渠过流平均流量校核栅前水深h1 =m栅前流速V1 =0.51m/s过栅流速V =#NAME?m/s单套格栅过流量Qs = Qav=40000.0m3/d过栅水头损失dh =#NAME?m栅后水深h2 =#NAME?m栅后流速V2 =#NAME?m/s 3 沉砂池 :D=3.5 m4. 沉砂池出水堰计算使用公式: 通过堰口的流量为Q = m * b* (2 *g)1/2* H3/2流量系数为m = 0.405+ 0.0027 /H公式 取值 :堰数n1 =单堰宽b =m单堰流量Qma =Qmax/n1 = m3 /s 重力加速度g =9.81 m / s2 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H =#NAME?m流量系数为m =#NAME?堰负荷q =#NAME?l / (m * s)三 配水井计算使用公式: 通过堰口的流量为Q = m * b* (2 *g)1/2* H3/2流量系数为m = 0.405+ 0.0027 /H公式 取值 :堰数n1 =单堰宽b =m单堰流量Qma =Qmax/n1 = m3 /s重力加速度g =9.81 m / s2 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H =#NAME?m流量系数为m =#NAME?堰负荷q =#NAME?l / (m * s)m3 /sm3 /s#NAME? m3 / h。

AO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设计计算参考材料

AO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设计计算参考材料

A1/O生物脱氮工艺一、设计资料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废水量为30000m3废水水质如下:PH值7.0~7.5 水温14~25℃BOD5=160mg/L VSS=126mg/L(VSS/TSS=0.7) TN=40mg/L NH3-N=30mg/L根据要求:出水水质如下:BOD5=20mg/L TSS=20mg/L TN 15mg/L NH3-N 8mg/L根据环保部门要求,废水处理站投产运行后排废水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现有”标准,即COD 120mg/l BOD 30 mg/l NH -N<20 mg/l PH=6-9 SS<30 mg/l二、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城市污水用沉淀法处理一般只能去除约25~30℅的BOD5,污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不能利用沉淀方法去除,化学方法由于药剂费用很高而且化学混凝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果不好而不宜采用。

采用生物处理法是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选择。

废水中的氮一般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四种形态存在。

生活污水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有机氮和氨氮。

其中有机氮占生活污水含氮量的40%~60%,氨氮占50%~60%,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仅占0%~5%。

废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传统二级生物处理中,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将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废水生物处理,并借助于不同微生物的共同协调作用以及合理的认为运用控制,并将生物去碳过程中转化而产生及原废水中存在的氨氮转化为氮气而从废水中脱除的过程。

在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首先在好氧(oxic)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然后在缺氧(Anoxic)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脱氮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N2)而从废水中逸出。

(完整word版)AAO工艺设计计算

(完整word版)AAO工艺设计计算

4.2 设计计算本工艺是采用池体单建的方式,各个池子根据厌氧—好氧-缺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20]进行设计计算。

4.2。

1 厌氧池设计计算(1)池体设计计算 a 。

反应池总容积(4—1)式中:t p ——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 ; Q -— 污水设计水量,m 3/d ; V p —— 厌氧池容积,m 3;3150024200008.1m V p =⨯=b.反应池总面积h VA =(4-2)式中:A --——--反应池总面积,2m ; h —---——反应池有效水深,m ;取4m 237541500m A ==c 。

单组反应池有效面积NAA =1 (4—3) 式中:1A -—--—-每座厌氧池面积,2m ;N —----—厌氧池个数,个;21m 5.1872375==A d.反应池总深设超高为h 1=1。

0m ,则反应池总深为:mH 0.50.10.4h h 1=+=+=e 。

反应池尺寸 mm m H L B 57.1115⨯⨯=⨯⨯(2)进、出水管设计24Q t V p p ⨯=s m Q Q /204.02408.023max 1===sm Q Q /408.034.02.12.13max max '=⨯==()11Q R R Q i ++=321)2(gmb Q H =a 。

进水设计进水管设计流量s m Q /34.03max =,安全系数为1。

2 故分两条管道,则每条管道流量为: 管道流速v = 1。

4m/s ,则进水管理论管径为:mm m Q 429429.04.1204.044d 1==⨯⨯==ππν(4—4)取进水管管径DN=450mm 。

反应池采用潜孔进水,孔口面积21v Q F =(4—5) 式中:F ———--—每座反应池所需孔口面积,2m ;2v —-——-—孔口流速(m/s),一般采用0。

2—1.5s m /,本设计取2v =0。

2s m /202.12.0204.0m F ==设每个孔口尺寸为0.5×0.5m,则孔口数为(4—6)式中:n --—---每座曝气池所需孔口数,个; f —————-每个孔口的面积,2m ;个个,取508.45.05.002.1==⨯=n nb 。

AAO工艺设计计算

AAO工艺设计计算

1、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1)、设计水量的计算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Q K Q •=式中:Q ——设计水量,m 3/d ; Q ——日平均水量,m 3/d ;K ——变化系数;(2)、确定设计污泥龄C θ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e e 0-)S -.05(S 0-N N N O =式中:N ——进水总氮浓度,mg/L ;0S ——进水BOD 值【1】,mg/L ;e S ——出水BOD 值,mg/L ; e N ——出水总氮浓度,mg/L ; 反硝化速率计算S N K Ode =计算出de K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 V D /值,再查下表取得C θ值。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2】]072.1θ17.01072.1θ102.0-6.075.0[)15-()15-(00T C T C S X K Y •+•+= 式中: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 K ——修正系数,取9.0=K ;0X ——进水SS 值mg/L;T ——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行污泥负荷核算:)-(θ00e C S S S Y S L •=式中:S L ——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 •d)。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4)、确定MLSS(X)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反应池MLSS 取值范围取定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R 反复核算XX XR R -=310007.0E R t SVIX ו= 式中:R ——污泥回流比,不大于150%;E t ——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浓缩时间取值范围(5)、计算反应池容积XS S Y Q V e C 1000)-(θ240=计算出反应池容积V 后,即可根据V V D /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的容积。

AO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AO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AO工艺设计计算公式A/O工艺设计参数在A/O工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少于5-6小时,反硝化不超过2小时,A段:O段=1:3.2.污泥回流比:50-100%。

3.混合液回流比:300-400%。

4.反硝化段碳/氮比:BOD5/TN>4,理论BOD消耗量为1.72gBOD/gNOx--N。

5.硝化段的TKN/MLSS负荷率(单位活性污泥浓度单位时间内所能硝化的凯氏氮):<0.05KgTKN/KgMLSS·d。

6.硝化段污泥负荷率:BOD5/MLSS<0.18KgBOD5/KgMLSS·d。

7.混合液浓度x=3000-4000mg/L(MLSS)。

8.溶解氧:A段DO2-4mg/L。

9.pH值:A段pH=6.5-7.5,O段pH=7.0-8.0.10.水温:硝化20-30℃,反硝化20-30℃。

11.碱度:硝化反应氧化1gNH4+-N需氧4.57g,消耗碱度7.1g(以CaCO3计)。

反硝化反应还原1gNO3--N将放出2.6g 氧,生成3.75g碱度(以CaCO3计)。

12.需氧量Ro:单位时间内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氧量称为需氧量(KgO2/h)。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消耗溶解氧,而微生物自身代谢也需消耗溶解氧,所以Ro应包括这三部分。

Ro=a’QSr+b’VX+4.6Nr。

其中,a’为平均转化1Kg的BOD的需氧量KgO2/KgBOD,b’为微生物(以VSS计)自身氧化(代谢)所需氧量KgO2/KgVSS·d。

13.Nr为被硝化的氨量,kd/d4.6为1kgNH3-N转化成NO3-所需的氧量(KgO2)。

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其a’和b’值也有所不同。

最后,还需要考虑供氧量的问题。

由于充氧与水温、气压、水深等因素有关,因此氧转移系数应作修正。

ρ表示所在地区实际压力(Pa)与标准大气压下Cs值的比值。

公式为ρ=实际Cs值/(Pa)=所在地区实际压力(Pa)/(Pa)。

AO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AO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AO工艺设计计算公式1.焊接速度计算公式焊接速度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接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根据焊接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优化焊接过程中的速度控制,以实现焊缝的质量和效率的最佳平衡。

焊接速度(mm/min)=焊接头长度(mm)/焊接时间(min)2.焊接电流计算公式焊接电流是焊接过程中产生热能的重要参数,它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焊缝的质量和熔化深度。

根据焊接电流的计算公式,可以选择出适合的焊接电流,使焊缝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

焊接电流(A)=(0.5-1)×焊接材料的截面积(mm²)×焊接速度(mm/min)3.激光切割速度计算公式激光切割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切割方法,在工业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激光切割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选择合适的切割速度,以实现切割质量和效率的最佳平衡。

激光切割速度(mm/s)=焊接电源功率(W)/焊接材料的切割比(mm/W)4.高速铣削进给速度计算公式高速铣削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方法,在模具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

根据高速铣削进给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选择适合的进给速度,以满足加工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和加工时间的限制。

高速铣削进给速度(mm/min)=铣削切削深度(mm)×铣削切割宽度(mm)×铣削转速(r/min)5.数据传输速度计算公式数据传输速度是指在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的速率,它会直接影响网络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根据数据传输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选择适合的传输速度,以满足大数据传输和实时传输的需求。

数据传输速度(Mbps)=数据大小(MB)/传输时间(s)6.机床刚度计算公式机床刚度是机床在加工过程中承受切削力和振动的能力。

根据机床刚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选择适合的机床刚度,以实现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最佳平衡。

机床刚度(N/mm)=切削力(N)/加工深度(mm)7.卡位力计算公式在装配和紧固等工艺过程中,卡位力是一种将工件固定在一定位置的力。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0.6 m/s
孔口过水断面积A= 0.0771605 (m2)
孔口尺寸取为 1.3

进水井平面尺寸取
为2.4m×2.4m
式中
Q3=(1+R+R内)*Q/n= 0.0925926 (m3/s)
b—堰宽,
b=
7.5 m;
H—堰上水头,
m。
H= 0.0353184 (m)
出水孔过流量Q4=Q3= 0.0925926 (m3/s)
管径d= 0.2715147 (m)
取进水管管径DN 900 mm
校核管道流速
v=Q5/A= 0.0728101 m
9、曝气 系统设计 计算
1、设计需 氧量AOR
AOR=去除 BOD5需氧量 -剩余污泥 中BOD5氧当 量+NH3-N硝 化需氧量剩余污泥 中NH3-N的 氧当量-反 硝化脱氮 产氧量
qc=0.14kgO2/(h·个)。则:
充氧能力
m2/(h· qc=0.14kg
供风量
2 个)
O2/(h·个
h1=
304 (个)
以微孔曝 气器服务 面积进行 校核:
f=F/h1=
0.493421053 (m2)
<0.75(m2)
5、供风管 道计算 供风干管 采用环状 布置。
流速v=
流量 Qs=0.5Gsmax=
0.6
0.05
186 260 446
kg/d
kg/d kg/d
12.40% 计,则:
23.06 kg/d mg/l用于
5.77 合成。
需还原的
硝酸盐氮
量NT= 将各值代
66.94 (mg/L)
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1)、设计水量的计算
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式中:
Q ——设计水量,m 3
/d ;
Q ——日平均水量,m 3
/d ;
K ——变化系数;
(2)、确定设计污泥龄C θ
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 式中:
N ——进水总氮浓度,mg/L ;
0S ——进水BOD 值
【1】
,mg/L ;
e S ——出水BOD 值,mg/L ; e N ——出水总氮浓度,mg/L ;
反硝化速率计算
计算出de K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 V D /值,再查下表取得C θ值。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
(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2】
式中:
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
K ——修正系数,取9.0=K ;
0X ——进水SS 值mg/L;
T ——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行污泥负荷核算:
式中:
L——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d)。

S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
(4)、确定MLSS(X)
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反应池MLSS取值范围
取定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R反复核算
式中:
R——污泥回流比,不大于150%;
t——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E
浓缩时间取值范围
(5)、计算反应池容积
计算出反应池容积V后,即可根据V
V
/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
D
应池的容积。

2、厌氧池的设计计算:
厌氧反应池的容积计算
式中:
V——厌氧反应池容积,m3。

A
3、曝气量的计算:
(1)、实际需氧量的计算
式中:
2O ——实际需氧量,kgO 2
/d ;
C O ——去除含碳有机物单位耗氧量,包括BO
D 降解耗氧量和活性污泥衰减耗氧
量,kgO 2/kgBOD ;
t S ——BOD 去除量,kg/d ;
ht N ——硝化的氨氮量,kg/d ;
ot N ——反硝化的硝酸盐量,kg/d 。

其中,去除含碳有机物单位耗氧量C O 按下式计算:
按该式计算出不同泥龄和不同水温下的C O 值列于表5【4】,设计时可直接查下表。

降解含碳有机物单位耗氧量表 单位:kgO 2/kgBOD
BOD去除量
S按下式计算:
t
式中:
f——BOD负荷波动系数,按下表选用。

C
BOD负荷波动系数表
当无反硝化时,需硝化的氨氮量
N按下式计算:
ht
式中:
N——进水凯氏氮【5】浓度,mg/L;
K
N——要求出水氨氮浓度,mg/L。

he
当有反硝化时,需硝化的氨氮量
N按下式计算:
ht
反硝化的硝酸盐量
N按下式计算:
ot
(2)、标准需氧量的计算
由于上述方法计算出的需氧量是在实际水温,气压和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污水中的需氧量,而充氧设备的充氧能力是在水温20℃、一个大气压、溶解氧为零的清水中测定的,为了选择充氧设备,必须将实际需氧量换算成标准需氧量。

标准需氧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O时相同,℃;
T——最热日反应池平均水温,取值与计算
C
α——修正系数,我国规范建议值为0.85α=;
β——修正系数,我国规范建议值为0.9=β;
S C ——标准条件下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2.9C =S mg/L ;
SW C ——清水在T ℃和实际计算压力Pa 时的饱和溶解氧,2.9C =S mg/L ; 0C ——混合液剩余溶解氧值,一般0C =2mg/L ,同步硝化反硝化0C =0.5mg/L 。

清水在T ℃和实际计算压力Pa 时的饱和溶解氧SW C 按下式计算: 式中:
St C ——清水在T ℃时的饱和溶解氧,mg/L ;
b P ——曝气装置处绝对压力,105
Pa ;
t O ——曝气池逸出气体中含氧,%。

曝气装置处绝对压力b P 按下式计算: 式中:
h ——曝气设备处的水深,m ;
曝气池逸出气体中含氧t O 按下式计算: 式中:
A E ——曝气设备的氧利用率,未知时可取0.2;
(3)、风机风量的计算
风机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S
G——需气量,Nm3/d【6】。

【1】设有初沉池时,S
为初沉池出水的BOD值。

【2】本式仅在COD/S
0≤2.2时有效。

当COD/S
>2.2时,应按COD来计算产泥量。

【3】当每日进水总BOD值在1200~6000kg/d时,按内插法取值;当V
D
/V值在表中数值之间,也按内插法取值。

当设计温度不是10℃时,需自行计算。

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CO
θ——硝化泥龄,及好氧泥龄,d;
F——安全系数,当进水总BOD≤1200kg/d时,F=1.8;当进水总BOD>6000kg/d 时,F=1.45;当1200kg/d<进水总BOD<6000kg/d时,采用插值法。

【4】当COD/S
>2.2时,应按COD来计算耗氧量。

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COD
C——进水COD,mg/L;
COD
X——进水颗粒性固体状COD,mg/L。

进水颗粒性固体状COD按下式计算:
式中:
S——进水溶解性COD,mg/L;
COD
A——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0.2~0.35。

【5】凯氏氮为有机氮与氨氮的总和。

【6】Nm3标准状态下的空气体积,温度为20℃,气压为一个大气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