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细则

合集下载

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

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

附件3。

1《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1.胸外科理论培训及考核:理论培训大纲:(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要求制定)胸部损伤Thoracic injury【目的要求】1、掌握胸部损伤的分类、不同类型胸部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和急救处理原则.2、掌握肋骨骨折、血气胸、血心包的诊断要点、急救处理原则和具体方法.3、熟悉肋骨骨折、血气胸、血心包的临床表现。

【培训考核内容】1、胸部损伤概论。

2、肋骨骨折、血气胸、血心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急救处理。

【重点难点】各型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和急救处理原则.脓胸Empyema【目的要求】1、掌握脓胸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脓胸的病理变化。

3、了解致病菌侵入胸腔的途径。

【培训考核内容】1、脓胸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2、慢性脓胸的成因、手术方法和基本原则。

【重点难点】急、慢性脓胸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自学】脓胸的病理变化。

肺肿瘤Lung tumor【目的要求】1、掌握肺癌的分类、常见临床症状和典型X—线影像表现。

2、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熟悉肺癌手术适应症。

4、了解肺癌放、化疗的适应症。

【培训考核内容】1、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转移途径。

2、肺癌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典型X—线影像表现。

【重点难点】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食管疾病Esophageal disease【目的要求】1、掌握食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2、熟悉食管癌的鉴别诊断。

3、了解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培训考核内容】1、食管癌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和病理学。

2、食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原则和手术方式.【重点难点】食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第二阶段)。

纵膈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纵膈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纵膈的种类及好发部位。

【培训考核内容】1、纵膈肿瘤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胸外科工作制度

胸外科工作制度

胸外科工作制度一、胸外科概述胸外科是一门外科学科,主要研究和治疗胸部疾病和损伤。

胸外科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胸外科医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二、胸外科工作流程1. 门诊工作流程(1)患者挂号:患者到达门诊,前台工作人员核实个人信息,办理挂号手续。

(2)初诊和复诊:患者按照挂号顺序进入医生诊室,医生进行初步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3)确诊和治疗方案制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4)治疗和随访:根据治疗方案,医生进行手术、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

治疗结束后,医生进行随访,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2. 住院工作流程(1)住院申请和安排: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时,医生填写住院申请单,并将患者安排到相应的病房。

(2)入院检查和评估:患者入院后,进行入院检查和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3)手术准备和术前讨论:如需手术治疗,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包括术前讨论、术前准备等。

(4)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医生按照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操作,并在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和管理,包括疼痛控制、伤口护理等。

(5)出院和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进行出院评估,制定出院计划,并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安排。

三、胸外科工作标准1. 临床工作标准(1)诊断标准:胸外科医生应熟悉各种胸部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肺癌、胸腔积液、胸腔感染等。

(2)手术操作标准:胸外科医生应具备熟练的手术技巧,遵守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和有效性。

(3)术后管理标准:胸外科医生应制定合理的术后管理方案,包括疼痛控制、抗感染治疗等,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2. 护理工作标准(1)护理操作标准:胸外科护士应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包括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

(2)病情观察标准:胸外科护士应进行定期的病情观察,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护理记录标准:胸外科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保证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胸心外科管理制度

胸心外科管理制度

胸心外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和提高胸心外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胸心外科的各项管理工作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职责分工1.胸心外科主任负责胸心外科的整体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引导和监督,并负责胸心外科的规划和发展。

2.医务科主任负责胸心外科医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医务人员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医德医风。

3.护理部负责胸心外科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人员需求和招聘1.依据胸心外科的工作需要,订立合理的人员编制。

2.依照相关政策和程序,进行胸心外科医务人员的招聘和录用工作,确保招聘程序公平、公正。

3.新招聘的医务人员需经过入职培训,了解本医院的制度和规范,熟识胸心外科的相关工作内容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岗位责任和考核1.每个胸心外科医务人员均需明确本身的岗位职责,必需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质量标准开展工作。

2.胸心外科医务人员应参加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提升。

3.胸心外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本领、工作态度、道德素养等将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评定和年度绩效考核的紧要依据。

第六条业务引导和培训1.胸心外科主任和医务科主任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业务引导和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2.胸心外科医务人员应依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要,自动参加各种学术沟通和研讨活动,不绝提高自身的专业本领。

第七条奖惩机制1.对胸心外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予以嘉奖和表扬,并适当供应晋升机会。

2.对违反相关规章制度、服务不到位、工作不负责任等行为的医务人员,将进行相应的批判教育和纪律处分,直至解聘处理。

第三章服务管理第八条临床诊疗规范1.胸心外科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遵从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内容清晰)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内容清晰)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特级护理】(一)护理原则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2、重症监护;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二)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观察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4.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六)进行床头交接班【一级护理】(一)护理原则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间需要严格卧床患者3、生活完全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患者4.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胸外科工作制度

胸外科工作制度

胸外科工作制度一、胸外科工作制度概述胸外科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胸外科医疗团队的工作流程和行为准则,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确保胸外科医疗工作的安全、科学、有序进行,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二、胸外科工作流程1. 门诊工作流程(1)患者预约挂号:患者通过电话、线上平台或者现场预约挂号。

(2)门诊接待:患者到达门诊后,由接待人员登记个人信息并领取挂号号码。

(3)医生诊疗:患者按照挂号号码顺序进入诊室,医生进行初步问诊、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4)医技检查:根据医生的要求,患者进行必要的医技检查,如X光、CT等。

(5)医生复诊:患者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诊并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和治疗。

(6)处方发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患者凭处方到药房取药。

2. 住院工作流程(1)入院登记:患者到达住院部,由接待人员进行入院登记,核对个人信息和病历资料。

(2)病房安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床位情况,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病房。

(3)医生查房: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发展,制定后续治疗计划。

(4)护理工作: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药物管理和病情观察等。

(5)手术安排:如有手术需要,医生和护士将安排手术时间、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并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6)出院安排:患者病情好转后,医生和护士将安排出院事宜,包括出院医嘱、康复指导和随访安排等。

三、胸外科医疗行为准则1. 严守医德:胸外科医务人员要遵守医德,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 严格操作规范:胸外科医务人员要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医疗操作,保证手术和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3. 科学决策:胸外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学知识,进行科学决策,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团队协作:胸外科医务人员要积极参预团队协作,与其他科室和医疗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医疗质量。

胸外科细则

胸外科细则

胸外科细则胸外科是以除心脏大血管以外的所有胸部组织和器官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外科三级临床学科,范围包括胸壁,胸膜和胸膜腔,气管,支气管,肺,食管,纵隔组织和器官等。

根据病种不同和技术特点,胸外科又可细分为数个亚专业,如食管外科,气管外科,肺外科,胸腔镜外科,胸部肿瘤外科等。

胸外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

胸外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三年。

一、培养目标通过培训,使受训医师能对胸外科常见疾病独立进行诊断、治疗、随访,预防、初步掌握胸外科常见手术和操作技术,独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 进行急症病人的处理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对胸外科少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具有熟练的胸外科常用手术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达到对病人富有热忱,对工作精益求精,人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基本职业要求。

二、培养方法培训时间3年,分为第1阶段(2年)和第2阶段(1 年)第1阶段,受训医师在胸外科和与之相关的亚专业轮转;第2阶段,在胸外科病房和门诊,具体时间分配如下:各阶段科室时间第一阶段:15个月胸外科心血管外科3个月麻醉科3个月诊断科室(CT,MRI,肺功能等)3个月第二阶段:12个月胸外科病房和门诊总计36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第一阶段:2年(一)胸外科1.轮转目的掌握:胸外科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1)胸部外科解剖学原理:胸壁、胸膜和胸膜腔,气管、支气管、肺,食管,纵隔器官及血管、淋巴管,以及心脏与大血管等。

(2)胸部外科的呼吸循环生理学原理:肺的通气功能,呼吸力学,气体交换及呼吸支持原理;心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等。

(3 )呼吸心跳骤停的救治。

(4 )胸外科手术类型、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5)胸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与机械呼在胸外科的应用。

胸外科管理制度

胸外科管理制度

胸外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胸外科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适用于本院的胸外科工作。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胸外科全部医护人员,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和外聘人员。

第三条临床质量与安全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坚守医德、医术,重视临床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四条胸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是胸外科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管理胸外科的工作。

胸外科主任享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1. 组织订立胸外科的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 2. 组织医疗团队,订立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3. 参加组织胸外科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 负责胸外科设备的采购和维护; 5. 协调解决胸外科的工作事项和问题。

第五条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是胸外科的重要执业医师,负责病人的日常诊疗和治疗工作。

住院医师享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1. 依据病情订立治疗方案,并进行实施; 2. 负责病人的病历记录和医嘱管理; 3. 及时与其他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工作; 4. 参加胸外科的科研和学术沟通活动。

第六条护士护士是胸外科的重要执业护理人员,负责为病人供应护理服务。

护士享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1. 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包含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 2. 执行医嘱,监测病情,及时向医生汇报; 3. 帮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4. 参加护理质量评估和护理研究。

第七条检验师、药师检验师、药师依据需要参加胸外科的工作,负责相应的医学检验和药学服务工作。

检验师、药师享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1. 完成医学检验和审核报告; 2. 供应临床药学服务,包含药物咨询等; 3. 及时与医生沟通,解答疑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工作要求第八条诊疗工作胸外科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要遵从以下要求: 1. 严格依照医疗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进行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 依据临床指南和规范,进行诊断和治疗; 3. 负责病人的信息保密工作,严禁泄露患者隐私; 4. 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和护理需求; 5. 供应患者的病情告知和沟通,维护医患关系。

胸外科工作制度

胸外科工作制度

胸外科工作制度一、胸外科工作概述胸外科是一门专门研究胸腔内脏器官疾病的外科学科,包括胸壁、胸膜、肺、纵隔、食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规范胸外科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胸外科工作流程1. 门诊工作流程(1)患者挂号:患者到门诊挂号处登记,填写相关病历资料。

(2)初诊与复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复诊时进行病情评估和随访。

(3)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X光、CT、MRI等。

(4)手术安排: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安排手术时间,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5)门诊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指导其合理用药和生活方式。

2. 住院工作流程(1)入院接诊:患者入院后,由医生进行接诊,了解病情和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2)病情评估: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3)手术准备: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麻醉评估等。

(4)手术操作:根据手术计划,进行手术操作,并确保手术安全和无菌操作。

(5)术后护理:对手术后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并发症预防等。

(6)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注意事项等。

三、胸外科工作标准1. 门诊工作标准(1)患者挂号:确保患者挂号过程顺利进行,保护患者隐私。

(2)初诊与复诊:医生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辅助检查:按照临床需要,及时安排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并及时解读结果。

(4)手术安排:根据手术紧急程度和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5)门诊教育:医生应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指导其合理用药和生活方式。

2. 住院工作标准(1)入院接诊:医生应认真了解患者病情和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2)病情评估: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细则
胸外科是以除心脏大血管以外的所有胸部组织和器官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外科三级临床学科,范围包括胸壁,胸膜和胸膜腔,气管,支气管,肺,食管,纵隔组织和器官等。

根据病种不同和技术特点,胸外科又可细分为数个亚专业,如食管外科,气管外科,肺外科,胸腔镜外科,胸部肿瘤外科等。

胸外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

胸外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三年。

一、培养目标
通过培训,使受训医师能对胸外科常见疾病独立进行诊断、治疗、随访,预防、初步掌握胸外科常见手术和操作技术,独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急症病人的处理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对胸外科少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具有熟练的胸外科常用手术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达到对病人富有热忱,对工作精益求精,人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基本职业要求。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3年,分为第1阶段(2年)和第2阶段(1年)。

第1阶段,受训医师在胸外科和与之相关的亚专业轮转;
第2阶段,在胸外科病房和门诊,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各阶段科室时间
15个月
第一阶段:
胸外科
心血管外科3个月
麻醉科3个月
诊断科室(CT,MRI,肺功能等)3个月
12个月
第二阶段:
胸外科病房和门诊
总计36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第一阶段:2年
(一)胸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胸外科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
(1)胸部外科解剖学原理:胸壁、胸膜和胸膜腔,气管、支气管、肺,食管,纵隔器官及血管、淋巴管,以及心脏与大血管等。

(2)胸部外科的呼吸循环生理学原理:肺的通气功能,呼吸力学,气体交换及呼吸支持原理;心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等。

(3)呼吸心跳骤停的救治。

(4)胸外科手术类型、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5)胸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与机械呼在胸外科的应用。

(7)胸部肿瘤有关的基础理论:病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

(8)食管功能及其检查方法的临床意义。

(9)外科营养,胃肠营养与胃肠外营养原则。

熟悉:胸外科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预后及随访。

包括肺癌,食管癌,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血气胸,胸部器官损伤等),气管支气管肿瘤,脓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纵隔肿瘤,食管良性疾病,膈疝,胸壁及胸膜疾病,肺及胸部结核等。

熟悉并掌握胸外科基本用药: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呼吸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以及其他胸外科用药。

了解:胸外科少见疾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了解肺移植、人工气管、人工食管等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肺癌20
食管癌10
胸外伤10
气胸 5
肺化脓症 5
纵隔肿瘤 5
食管良性疾病 5
膈疝及其他疾病 5
(2)书写胸外科住院誌55份,大病历5份。

(3)掌握胸外科常见诊断治疗技术,初步掌握常用手术,并有一定数量:各种穿刺技术,如胸腔穿刺,深静脉穿刺置管,心包穿刺,穿刺肺活检等,不少于20例次。

(4)各种内腔镜技术:掌握纤维气管镜,食管镜,不少于20例次;硬质气管镜,食管镜;胸腔镜,纵隔镜,不少于20例次。

(5)胸腔闭式引流术(10例次)。

(6)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手术的种类和例数要求
手术类别例数(≥)
开胸术30
肺切除术 5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 5
纵隔肿瘤切除术 3
肋骨切除术及胸壁手术 3
胸膜手术 3
(二)心血管外科
1.轮转目的
(1)参加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学习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生理,理解胸外科与心血管外科的紧密联系,以及心血管外科技术在胸外科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了解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的原理和应用原则。

(3)掌握一些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基本方法,如心血管缝合等。

2.基本标准
(1)经管心血管病人10例(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等)。

(2)书写病历10份。

(3)参加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10例。

(三)麻醉科
轮转目的及标准:
1.熟悉气管内麻醉的实施和管理,常用监测技术的应用,胸科麻醉的特点。

2.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呼吸机的应用技术。

3.参加和管理胸外科麻醉10例次,气管插管10例以上。

(四)诊断科室
熟悉:CT,MRI,肺功能,PET,SPECT等的原理;
掌握:以上检查在胸外科的应用,正常和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能熟练用这些检查来诊断胸外科疾病。

第二阶段:1年
1.基本标准
要求受训医师独立进行急症和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抢救,熟练普胸外科常用手术操作和技能。

(1)熟练掌握胸外科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各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等基本原则,内容与第一阶段基本相同,通过数量的积累,逐步熟练掌握和运用,达到独立运用进行工作的水平。

(2)经管胸外科病人40-~50例,抢救危重病人10~20例次。

(3)独立进行下列手术:
手术类别例数(≥)
各式肺切除手术
掌握肺叶切除术(主要为肺下叶切除)15
5 参加或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全肺切除术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

食管与贲门癌切除重建术10
纵隔肿瘤切除术 5
胸腔镜手术10
其他手术 5
2.较高标准
(1)教学工作
承担和完成医学院学生的胸外科见习教学任务(1轮)。

(2)科研工作
参加和完成一项临床科研,至少书写和发表论文一篇,或在学术会议报告论文一篇。

四、阅读参考书籍
徐乐天主编,《现代胸外科学》,科学出版社
孙衍庆主编,《现代胸心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PearsonFG(加)等主编,(赵凤瑞主译),普通胸部外科学,辽宁教育出版社顾恺时主编,《胸心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朱晓东薛淦兴主编,《心脏外科指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临床麻醉学》
参与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笔:
王天佑北京友谊医院
审议:
甄文俊北京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