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0277自考笔记

合集下载

自考行政管理学经典复习资料00277

自考行政管理学经典复习资料00277

行政管理学经典复习资料0277一、单/多选题、填空题:1.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执法)。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执行国家意志或政策)。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可指管理、公共管理、政府管理)。

3.对于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里程背意义的学术成果是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

威尔逊也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4.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是泰罗5.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提出者是西蒙,渐进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林德布洛姆,综视(混合扫描)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埃佐尼。

6.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现象的比较成为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对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的比较成为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

7.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为两种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8.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把行政环境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

9.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

10.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11.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

12.行政运行机制价值取向的两种模式:自律本位的人治模式和他律本位的法治模式。

13.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14.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15.根据权力的作用领域,权力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

16.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重大区别是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创造公共福利。

17.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守夜人(弱势政府)时期、积极干预(强势政府)时期、有限政府时期。

18.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

19.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

20.根据中央与地方分权程度: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行政权转让21.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22.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有:英国,法国,日本23.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行政管理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

(单选)2. 西方学术传统对“行政”的解释。

·xx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

·xx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①xx、②行政权、③外交权。

(多选)·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

(单选)·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指的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单选)·xx政治学家威尔逊、xx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行政与政治分的分离。

(单选)3. 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

(简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行性活动·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

(单选)4.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

(单选)5.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②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多选)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是:xx因。

(单选)·“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徳国学者xx因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

(单选)·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单选)·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

《行政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单选)xx: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学》,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

2. 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00277行政管理学笔记资料

00277行政管理学笔记资料

00277 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产生 于 19 世纪末 20 世 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 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 对象明方向。

⑵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纪初。

威尔逊在 1887 年发表的《行政 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研究》一文,威尔逊因此成为行政管 平。

⑶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学的创始人。

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 本内容 。

产生于 20 世纪 30-60 年代,雷格斯的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 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 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法 :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 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与意义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第三节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第四节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第三章行政权力 第一节行政权力的产生及其来源 第二节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 第三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 的关系 第四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发展 第三节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第五章行政管理机构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与作用 第二节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及其 类型 第三节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四节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第六章行政管理事务 第一节行政管理事务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 第三节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 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 第一节行政管理行为的含义与基本类 型 第二节行政组织行为 第三节行政领导行为 第四节行政沟通行为比较方法。

→行政管理的三个特点 :⑴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⑵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 和政府内部事务。

⑶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 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特训4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特训4

第四章 行政职能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发展第三节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第四章 行政职能一、行政职能二、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一、行政职能考点1:行政职能的含义 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功能作用。

行政职能首先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的职责。

刷题掌握题型预测:单选一、行政职能考点2:行政职能的特点(1)执行性:执行国家意志;(2)整体性;(3)多样性;(4)动态性。

刷题掌握题型预测:单选、多选二、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考点1: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1)对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重要意义;(2)对行政组织建设有重要意义,行政职能转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3)对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重要意义;(4)对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记忆题型预测:简答、论述【注意】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

真题实战【单选】一般而言,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A.行政职能的转变B.行政权力的转变C.行政方式的转变D.行政责任的转变真题实战【单选】一般而言,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A.行政职能的转变B.行政权力的转变C.行政方式的转变D.行政责任的转变答案:A真题实战【单选】相对于国家立法职能而言,国家的行政职能表现具有明显的A.执行性B.多样性C.整体性D.监督性真题实战【单选】相对于国家立法职能而言,国家的行政职能表现具有明显的A.执行性B.多样性C.整体性D.监督性答案:A一、行政职能的发展二、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三、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四、有限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一、行政职能的发展考点1:行政职能的不同发展阶段阶段政府地位时期第一阶段政府处于相对弱势,称为弱势政府时期“守夜人”时期第二阶段政府处于相对强势,称为强势政府时期“积极干预”时期第三阶段既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必要监督,又强调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有限性,因而称为有限政府时期“有限政府”时期刷题掌握题型预测:单选二、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考点1:自由经济制度三要素 亚当·斯密竭力主张自由竞争,让市场机制这“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只起“守夜人”的作用,政府的职能仅限于保护社会免受外敌侵犯。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精讲 (1)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精讲 (1)

概述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考核目标:.1..2.考核目标:. 3.各章要点:12第1.各章要点:12第2.-各章要点:12第3各章要点:12第4各章要点:12第5各章要点:12第6各章要点:12第7各章要点:12第8各章要点:12第9各章要点:12第10各章要点:12第11各章要点:12第12考卷:15060占30%25%45%.较易.较难.约为2:3:3:2。

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题量分值总分251251022055252102011010应试技巧1.2.3.4.5.四、五七、八、十一章。

谢谢学习目标1.2.3.4.本章重难点分析第1.导言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1.(13①与立法、司法、监察相对应的“行政”。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1.(13②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1.(13③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a.b.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1.(13③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c.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1.(13③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1.(2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2.(1谁来管?)(2(管什么?)(3(怎么管?)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1.2.3.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1(2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2.(1(2(3(4(5(6(7(8(9(10(11(12讲解归纳与举例)。

A.B.C.D.E.【正确答案:ACDE】12(3谢谢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1.1887文,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2.(1(2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92020世纪301.6个)(1.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92020世纪301.6个)(2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92020世纪301.6个)(3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92020世纪301.6个)(4(5(6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92020世纪302.3点)(1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92020世纪302.3点)(2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92020世纪302.3点)(3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20世纪40701.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20世纪40702.A。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速记宝典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速记宝典

行政管理学(00277适用全国)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行政管理学的概念。

答:(1)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

(2)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国家)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审判活动三种职能。

(3)洛克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①立法权②行政权③外交权(4)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考点2: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

答:(1)主体是政府机关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我国政权机关由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

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行性活动。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

考点3: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答:(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①1910年德国的韦伯提出了著名的“官僚组织理论”。

为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1870年的英国。

以韦伯为代表构建的现代官僚政府体制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依法行政。

韦伯认为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结构分工明确;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离;层级结构中每一个职位是构成完整组织形态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一职位的人员要求有特殊的才能并经过专门训练;人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考试进行。

0277行政管理学

0277行政管理学

0277行政管理学D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18.2003年我国通过了《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

19.英国是实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

20.瑞士是世界上唯一实行长期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国家。

21.执行机构又称职能机构,包括财政部、民政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2.信息机构包括统计局。

档案局等。

23.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包括人事,国家安全,检察,司法,民族事务,国防和外交。

24.适应性原则是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的原则。

25.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系统化的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机构体系基本形成。

26.1870年英国建立了文官制度。

27.1993年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施行。

28.人事分类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

29.我国公务员制度是一种以职位分类为主,兼具品位分类的分类制度。

30.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是实行职级工资制。

职级工资主要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部分。

31.财务行政管理事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

32.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

33.会议质量控制是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

34.文化行政管理包括了教育行政管理和科技行政管理。

35.行政职位是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36.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结构。

37.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就是直线——职能结构。

38.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39.我国行政组织体制属于集权制。

40.组织功能正常的冲突属于建设性的。

41.放任式行政领导方式适用于任务不明确的部门。

42.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可以将行政沟通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43.下行沟通是组织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

44.行政沟通的环式形态是正确性最低的,轮式形态的士气非常低。

45.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或基本阶段。

46.理性决策模式也叫科学决策模式。

47.有限决策模式理论又称为满意决策模式理论。

自考行政管理学经典复习资料00277

自考行政管理学经典复习资料00277

行政管理学经典复习资料02771.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执法)。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执行国家意志或政策)。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可指管理、公共管理、政府管理)。

3.对于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里程背意义的学术成果是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

威尔逊也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4.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是泰罗5.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提出者是西蒙,渐进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林德布洛姆,综视(混合扫描)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埃佐尼。

6.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现象的比较成为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对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的比较成为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

7.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为两种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8.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把行政环境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

9.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

10.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11.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

12.行政运行机制价值取向的两种模式:自律本位的人治模式和他律本位的法治模式。

13.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14.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15.根据权力的作用领域,权力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

16.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重大区别是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创造公共福利。

17.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守夜人(弱势政府)时期、积极干预(强势政府)时期、有限政府时期。

18.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

19.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

20.根据中央与地方分权程度: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行政权转让21.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22.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有:英国,法国,日本23.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2005年版本《行政管理学》(0277)复习笔记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一)行政管理的概论及其特点行政的三种含义1、第一,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英国洛克所著《政府论》首次将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

行政:就是政府的行政机关实施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2、第二,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行政和政治分离开来。

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

3、第三,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美国学者古立克认为,行政是由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

(七功能)行政活动: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重点)行政管理的特点—3点(重点)1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

因为:1、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很重要分支学科,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

2、行政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因此,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全应用科学。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重点)(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的对与范围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2、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范围:1、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2、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西方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发展)。

5、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

第二节(重点)(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威尔逊的《行政研究》(1887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威尔逊——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为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影响的著作:《行海要术》、《行政纲目》、《行政学总论》)2、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状况;3、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即实证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重点)行政环境的含义:势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1、自然行政环境、人造行政环境;2、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三)行政生态模式(重点)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1、融合行政模式(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2、衍射型行政模式(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3、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

第二节(一)经济环境及其构成经济环境的含义: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力量、活动、行为方式以及制度规定的统称,是特定行政系统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力量与经济活动方式的总和。

经济环境的构成:1、经济力量;2、社会经济结构;3、经济体制;4、科技发展水平。

(二)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一)政治环境及其构成政治环境的含义:指处于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行政系统的产生、存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集合。

政治环境的构成:(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在于:是否要把法律制度包括在内)1、狭义:把法律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系统环境因素来分析。

2、广义:行政系统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

(二)政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其一,包括狭义的政体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某一层级政府内部国家权力在立法、司法与行政等权力机构之间的配置方式及其制度体现。

(实质上是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形式及其制度体现)其二,还包括国家结构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国家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配置关系及其制度体现。

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包括两方面:(1)是现实中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运行情况;(2)是指经同由法律规定或实际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尤其是执政与参政的方式、方法与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性规范体系。

政党制度通过三种途径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1)是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2)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3)最重要的,是政党的执政功能,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

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社会组织分两类:(1)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2)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为团体,统称为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作用表现在:(1)社会团体构成行政系统与社会公众之间强有力的“媒介”。

(2)社会团体不仅扩大了行政系统的效能,而且也塑造着行政系统本身,决定着行政运行程序与规则。

(三)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第四节(一)文化环境及其构成行政文化的含义:是指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的总和。

构成:认知性、情感性、评价取向性。

认知结构可分为:1、行政系统的形成原因;2、功能结构;3、运行规则和方式;4、行政公共关系。

(二)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价值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行政功能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有两种代表性的文化观念:(1)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2)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

)3、行政运行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考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第三章第一节(一)行政权力的含义权力的含义: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权力主体能够对权力客体进行影响或控制的一种力量权力的几种类型:1、按权力特性分:本原性权力、从属性权力;2、按权力主体及目的分:公共权力、私人权力;3、按权力作用领域分: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

行政权力的定义: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二)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行政权力的产生: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分工,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

行政权力发展的历史阶段:1、传统行政权力; 2、现代行政权力。

(三)行政权力的来源(重点)1、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人民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是由现代民主政治理论所支持,并为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所保障。

2、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1)强制力;(2)诱导力;(3)组织制度;(4)信息;(5)个人因素。

第二节(一)行政权力的特性(重点)行政权力的特性:(公共性、执行性、有限性)1、公共性;体现在:(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2、执行性;3、有限性;体现在:(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

(二)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行政权力价值取向的含义:是指行政权力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为谁的利益服务,它的核心是回答行政权力的目的以及由目的制约的实现目标的手段问题。

(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重点)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责任。

第三节(一)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的基本类型:三种分权模式:1、政治性分权; 2、行政性分权; 3、行政权转让。

联邦制主要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

单一制主要国家:英国、法国、日本。

(二)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1、以美国为代表的联邦国家,中英与地方关系经历了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

2、单一制国家,开始向地方自治的准联邦制转变。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演变(略)(四)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重点)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实质上是国家的财政制度问题);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