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文献综述及外文翻译

关于钢铁制造企业的物料控制研究参考文献综述学号408417011320,姓名党杨前言:依美国生产及库存管理学会(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ry,APICS)的定义,物料(Materials)是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所需直接或间接投入的物料。
物料一词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除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直接投入的物料外,还涉及所需间接投入的物料。
而物料控制简称物控,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料的储存、请购与采购、收发、保管与搬运等业务活动进行的计划、实施及控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企业正面临市场预测不准、计划多变、物料控制难度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严峻问题。
如何建立高效的物料控制运作体系,提高物料控制对生产与销售计划变动的适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如何有效控制物料消耗,控制物料库存和在制品占用;如何强化采购业务管理,提升物料跟催力敌,确保物料供应;如何根据ISO9000和TS16949国际质量认证要求,实行物料从入库接收、储存保管到出库、配送全过程规范管理等,已成为制造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能力的关键。
从查找的文献来看,我们了解到目前针对物料控制的研究越来越多,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从近几年我国学者研究物料控制以及成本计划的相关文献20余篇中选择了其中的10篇,来说明我国物料管理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发展方向。
在研读文献之后,笔者可以获知目前国内学者对物料控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1.面向订单的物料控制;2.面向供应链的物料控制;3.面向物料清单管理的物料控制。
正文:物料控制的研究早在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初现雏形。
傅和彦的《现代物料管理》指出,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物料的采购、储存、存量管制、加工及呆废料的处理问题等处处影响工厂经营的绩效与盈亏,物料控制因而逐渐引起普遍的重视,18世纪70年代单边检验的应用及双边检验的出现,开创了物品品质检验的里程碑。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写作规范及要求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写作规范及要求
文献综述是对已经发表的学术文献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的一种
学术写作形式。
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外文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是一些关于外文翻译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1.准确:外文翻译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翻译过程中应注意
遵守语法规则、掌握专业术语以及正确理解上下文。
2.逻辑清晰:翻译后的中文句子要符合中文语法和表达习惯,并保持
逻辑上的连贯。
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拗口的句子结构。
3.简洁明了:文献综述注重对已有文献的概括和总结,因此翻译过程
中应力求简洁明了,避免翻译过多的细节和废话。
4.专业术语准确翻译:外文翻译中的专业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准
确性。
可以参考已有的专业词典、论文翻译表格等工具来确保专业术语的
正确翻译。
5.文体和语气恰当: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和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文
体和语气进行翻译。
可以参考论文综述的写作规范和范例,避免过于口语
化或过于正式的翻译。
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准确和恰当的外文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只
有通过准确和规范的翻译,才能保证文献综述的质量和可信度。
因此,应
该注重提升外文翻译的能力并积极学习相关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外文翻译与文献综述模板格式以及要求说明

外文翻译与文献综述模板格式以及要求说明
外文中文翻译格式:
标题:将外文标题翻译成中文,可以在括号内标明外文标题
摘要:将外文摘要翻译成中文,包括问题陈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关键词:将外文关键词翻译成中文。
引言:对外文论文引言进行翻译,概述问题的背景、重要性和研究现状。
方法:对外文论文方法部分进行翻译,包括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结果:对外文论文结果部分进行翻译,介绍研究结果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讨论:对外文论文讨论部分进行翻译,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
结论:对外文论文结论部分进行翻译,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附录:如果外文论文有附录部分,需要进行翻译并按照指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文献综述模板格式:
标题:文献综述标题
引言:对文献综述的背景、目的和方法进行说明。
综述内容:按照时间、主题或方法等进行分类,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可以分段进行描述。
讨论:对综述内容进行解释和评价,概括主要研究成果和趋势。
结论:总结文献综述,概括主要发现和意义。
要求说明:
1.外文中文翻译要准确无误,语句通顺流畅,做到质量高、符合学术
规范。
2.文献综述要选择与所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覆盖面要广,
内容要全面、准确并有独立思考。
4.文献综述要注重整体结构和逻辑连贯性,内容要有层次感,段落间
要过渡自然。
5.外文中文翻译和文献综述要进行查重,确保原文与译文的一致性,
并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
外文翻译与文献综述模板格式以及要求说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内容,特对外文文献翻译提出以下要求:一、翻译的外文文献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两篇,但总字符要求不少于1.5万(或翻译成中文后至少在3000字以上)。
二、翻译的外文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文章、有关著作及其他相关材料,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
并在每篇中文译文首页用“脚注”形式注明原文作者及出处,中文译文后应附外文原文。
三、中文译文的基本撰写格式为:1.题目:采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2.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一般为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
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页面统一采用A4纸。
四、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制作(注:封面上的“翻译题目”指中文译文的题目),并按“封面、译文一、外文原文一、译文二、外文原文二、考核表”的顺序统一装订。
五、忌自行更改表格样式。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翻译(1)题目指翻译后的中文译文的题目翻译(2)题目指翻译后的中文译文的题目系会计系以本模板为准)专业XXXXXX(以本模板为准)姓名XXXXXX(以本模板为准)班级XXXXXX(以本模板为准)学号XXXXXX(以本模板为准)指导教师XXXXXX(以本模板为准)正文指导教师对外文翻译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建议成绩(百分制)评阅小组或评阅人对外文翻译的评语:评阅小组负责人或评阅人(签名)年月日建议成绩(百分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文献综述含外文翻译

文献综述【摘要】在我国电力系统继保护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概述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就,提出了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将是:计算机化,电网络化,保护,控制,调查结果显示,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
[ Abstract ]reviewed our country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relay protection techno log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outlined the microcomputer relay protection techno logy achievement, proposed the future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e ndency will be: Computerizes, networked, protects, the control, the survey, the data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artificial intellectualization【关键词】继电保护现状发展,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Key word】relay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relay protections f uture development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是有利的,在40多年的时间里已完成发展了4个历史阶段。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
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
本科毕业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评语要点

本科毕业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评语要点
一、导师或评阅人对开题报告的评语要点
1、毕业论文选题是否符合所学专业方向和专业要求;
2、研究内容是否切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3、研究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4、是否同意开题。
二、导师或评阅人对文献综述的评语要点
1、与毕业论文选题是否一致;
2、所阅读的文献数量(包括中外文文献资料);
3、所作综述思路是否清淅,结构是否合理,观点是否明确;
4、文献综述成绩采用百分制
三、导师或评阅人对外文翻译的评语要点
1、翻译内容是否与毕业论文选题一致;
2、翻译是否准确;
3、外文翻译成绩采用百分制。
Internet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Internet的历史起源——ARPAnetInternet是被美国政府作为一项工程进行开发的。
这项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远距离之间点与点的通信,以便处理国家军事范围内的紧急事件,例如核战争。
这项工程被命名为ARPAnet,它就是Internet的前身。
建立此工程的主要应用对象就是军事通讯,那些负责ARPAnet的工程师们当时也没有想到它将成为“Internet”。
根据定义,一个“Internet”应该由四或者更多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网络。
ARPAnet是通过一种叫TCP/IP的协议实现连网工作的。
此协议最基础的工作原理是:如果信息在网络中的一条路径发送失败,那么它将找到其他路径进行发送,就好象建立一种语言以便一台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交谈”一样,但不注意它是PC,或是Macintosh。
到了20世纪80年代,ARPAnet已经开始变成目前更为有名的Internet了,它拥有200台在线主机。
国防部很满意ARPAnets的成果,于是决定全力将它培养为能够联系很多军事主机,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
到了1984年,它就已经超过1000台主机在线了。
在1986年ARPAnet关闭了,但仅仅是建立它的机构关闭了,而网络继续存在与超过1000台的主机之间。
由于使用NSF连接失败,ARPAnet才被关闭。
NSF是将5个国家范围内的超级计算机连入ARPAnet。
随着NSF的建立,新的高速的传输介质被成功的使用,在1988年,用户能通过56k的电话线上网。
在那个时候有28,174台主机连入Internet。
到了1989年有80,000台主机连入Internet。
到1989年末,就有290,000台主机连入了。
另外还有其他网络被建立,并支持用户以惊人的数量接入。
于1992年正式建立。
现状——Internet如今,Internet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技术的一种。
每个人都想“上网”去体验一下Internet中的信息财富。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技巧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反抄袭软件、论文目录,就差论文正文了,其他都全了!!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4.溢流坝设计要求
①有足够的溢流前沿长度和泄流能力以满足防洪要求;②水流平顺,坝面无不利的负压或振动;③下泄水流不造成危害性冲刷。高水头溢流坝泄水流速可达30~40m/s或更大,下游河床单宽消能功率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千瓦。从溢流或泄水段到下游消能工设计要解决好:空蚀和磨蚀、 掺气和雾化、 轻型结构的振动、河床和岸坡的冲刷等一系列高速水流问题。要选择合适的坝顶和堰面曲线形式:既要有较大泄流能力,又要有稳定的水流形态和免遭空蚀破坏、容易施工的体型。较好的消能工形式和尺寸对枢纽各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的高坝建设中,在新型消能工技术、通气减蚀措施等许多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展。
2.发展
溢流重力坝是溢流坝中修建较多、运行经验丰富的坝型。巴西图库鲁伊水电站的重力坝,最大坝高86m,23个溢流孔,总泄流量104400m3/s;中国河北省潘家口水利枢纽重力坝,坝高107.5m,设计最大泄流量56200m3/s,部分采用宽尾墩形式的新型消能。它们都是世界上泄量较大的高水平的溢流重力坝,具有很好的消能防冲效果。支墩坝中溢流大头坝与溢流重力坝相近。高溢流平板坝,由于溢流面板较单薄,不利抗震,采用不多。连拱坝由于拱筒和溢流面、边墙连接结构复杂,很少做为溢流坝。溢流拱坝除坝体结构常较单薄外,由于平面呈拱形,泄流朝径向集中是明显不利的水力条件。早期的拱坝,担心下游冲刷和坝体振动,都不敢采用大流量坝身泄洪,而另辟坝外溢洪道。1950年以来,中国修建了各种类型的溢流拱坝,如溢流跌坎式、挑坎式、溢流面板滑雪道式以及高低坎对冲、窄缝、转向挑坎等消能工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拱坝消能防冲、抗震减蚀等问题,使得溢流拱坝建设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湖南省凤滩水电站腹拱式溢流拱坝,设计泄洪流量达32600m3/s,是世界上泄流量最大的溢流拱坝,采用独特的高低坎对冲消能,效果甚佳。
设计中拟定的消能池设计尺寸达不到规范要求,其结果将由于消能池设计上不合理,下游水垫深度不够,消能不充分,造成下游水流余能过大,导致坝身因洪水淘刷而发生破坏。
5.1.2关于低溢流钢筋混凝土衬砌或护坦
破坏部位往往发生在收缩断向下游延伸的一段距离之内。根据流体力学中贝努里能量守恒理论进行分析,不难证明:在收缩断面处以动能为主。相对于其它部位的过流速度,其流速最高。因而该部位表现为:水流动量大而集中和容易发生空蚀现象关于雍水建筑物的选型问题进行雍水建筑设计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宜优先采用形式较为隐蔽坝下游收缩断面部位的设计。在水毁工程实地现场考察中注意到在多处溢流堰(坝)下游溢洪道衬砌或护坦在洪水破坏下所发生的一个特有现象。即溢洪道的地下截潜引水形式,以充分发挥其结构简单,地下水截流可靠,造价低的特点,特别是其承受洪水造成破坏的能力提高[7]。
同时台阶式泄槽溢洪道已成为世界全国泄洪建筑物上一种通用的泄流方法,而且应用范围更加多样化。我国对于台阶式溢流坝也已起步,并有成功的实例,国内又出现宽尾墩与台阶式溢流坝的联合运用消能的形式,已应用于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6]。
3.溢流坝过流形式
①坝顶溢流(跌流),②坝面溢流,③大孔口坝面溢流(见图1)。前两者属表面溢流,能顺利排放冰凌等漂浮物。堰顶可设或不设闸门。无闸门的溢流坝,蓄水位只能与堰顶齐平,泄洪时要靠壅高库水位形成水头,逐渐增加泄量,适用于较小水库或具有较长溢流前沿的溢流坝。设有闸门的溢流坝,能够调节水库蓄水位和下泄流量。其堰顶高程和溢流前沿长度需根据水库和枢纽建筑物功能、泄水要求经水库调洪计算确定。堰顶设有闸墩,用以支撑闸门,墩上架桥以装设闸门启闭设备或设置通道。坝顶溢流的闸门检修容易、操作方便可靠,是最常见的溢流坝形式。
台阶溢流坝在下泄较小的单宽流量时,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在下泄较大的单宽流量时,坝面的消能效果较差,且坝下流速较高,容易引起台阶坝面发生空化空蚀破坏。对坝高不是太高的台阶溢流坝,在下泄单宽流量较小时利用坝面消能,而在下泄单宽流量较大时则利用坝下较高水体进行消能和保护台阶坝面,不失为一较好的设计思想[11]。
一般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能设施工程量大,造价昂贵,近10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把泄流和消能设施结合为一体的溢流坝面阶梯式消能工作产生了极大兴趣,阶梯式溢流坝即是在溢流坝面上从胸墙附近直到坝趾处设置一系列阶梯,阶梯的外包线一般仍按标准的溢流面曲线如WES曲线来设计,它主要利用坝面阶梯上水流所形成的横向旋滚及其与主流之间的剪切和动量交换来达到消能的目的,且由于坝面水流掺气,更增强了消能效果。
阶梯式溢流坝早在20世纪初就有应用,但直到七十年代人们才开始进行研究。由于利用阶梯坝面消能可以显著减小下游消能工的工程量,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对它越来越重视[4]。
宽尾墩和阶梯溢流坝:流坝面闸墩尾部扩展成宽尾墩,墩后连接阶梯坝面,然后通过反弧段与消力池相连,形成“宽尾墩+阶梯溢流坝+消力池”的水工设施,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能设施。这种新的消能方式兼有宽尾墩和阶梯溢流坝面的优点:(1)小流量泄流时,可充分利用阶梯旋滚消能;(2)大流量泄流时,可利用宽尾墩墩后空腔提高掺气率,以保护阶梯免受空蚀破坏;(3)以阶梯为主要的掺气设施工程最大单宽流量一般不大于30m3/s·m,而采用这种新型的消能设施后,单宽流量得到提高[5]。
7.1混凝土破坏准则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对混凝土开裂的判断分下列三种情况:(1)在进行闸墩裂缝成因分析时,混凝土材料的第一主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值,则认为材料开裂;(2)在对闸墩裂缝进行跟踪,判断其是否继续发展时,若有部分混凝土单元的第一主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值,则认为此处混凝土已经开裂,并将其拉应力予以释放,然后重新进行计算,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后,可以跟踪裂缝发展的轨迹;(3)在进行闸墩现状工况多种加固方案研究时,当混凝土材料的第一主拉应力超过材料的允许拉应力时,则认为材料开裂破坏[15]。
裂缝分为早期裂缝和后期裂缝,温度裂缝及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是产生早期裂缝的主要成因。水化热温升阶段在混凝土内产生压应力,后转化为拉应力,产生表面裂缝。外界气温变化的日温差变幅和寒潮应力,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施工质量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部位混凝土,尽量安排不同季节施工,更要重视保温及养生[14]。
5.2消能形式的初选
单宽流量大,而基岩比较软弱,不易采用消力池消能,因为要较长的消力池和护坦.工程投资较大。过坝水流的弗氏数较低,不易采用底流消能的效果。另外,溢流坝段相邻的底孔坝段不易采用挑流消能,水流的相互干扰加剧。面流消能的首要适用条件是有比较稳定的下游尾水位。抗冲刷能力较弱。溢流坝下泄单宽流量较大。采用异型宽尾墩挑流消能。挑流消能的效果还与溢流坝闸墩的下游形状有关[8]。
7.2溢流坝裂隙
溢流坝段与挡水坝段相比,溢流坝段混凝土受气温影响敏感,溢流坝段冬季上游面混凝土受拉比挡水坝段严重。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溢流坝段上游面混凝土拉应力大于挡水坝段。通过水下电视成果也可以看出,溢流坝段上游面混凝土较挡水坝段裂隙分布密集,破坏程度较重[16]。
编号(学号):10624042
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2010届本科)
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04月25日
文献综述
题目:溢流坝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溢流坝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溢流坝是坝顶可泄洪的坝。其产生较早发展迅速以及其显著的优越性因而具有良好的前景,在国内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溢流坝设计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溢流坝。介绍内容包括溢流坝的定义历史发展、过流形式、设计要求、消能防冲与水流形态、裂缝与气蚀。由于溢流坝目的在于溢流,其特殊的任务要求其应当具有相当的各方面特性,以满足正常工作。其整体还是细部的工作都不容忽视,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只做了简要介绍与概述。溢洪坝作为宣泄洪水的水工建筑物在过流过程中,高速水流对混凝土表面的空蚀破坏是相当严重的,为保证大坝安全运行,设计时必须认真对待。文章对溢流坝的消能防冲、水流形态、裂缝气蚀因素有相关论述。近期的溢流坝坝建设中,在新型消能工技术、通气减蚀措施等许多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展。
6.水流
6.1阶梯溢流坝面流场的紊流数值模拟
(1)雷诺差分应力紊流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阶梯溢流坝面的流场。从计算结果明显可见阶梯上出现顺时针旋涡。
(2)阶梯面上的速度场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较均匀的滑移水流;二是阶梯内的旋滚水流。
(3)阶梯面上可能出现负压的位置在阶梯立面的上半部分,阶梯水平面上的压力都为正压力,最大值出现于下泄水流冲击的位置。
5.消能防冲
5.1消力池与护坦
5.1.1溢流坝消力池设计流量的确定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的工程设计者错误地把消能池设计流量理解为工程中的设计或校核洪水标准对应的洪峰流量或任意假定的某一流量,进而设计结果与实际运用情游河床承担,导致下游河床严重冲涮,直接危及坝身的安全,导致坝身坍蹋毁坏。
关键词:溢流坝;消能;裂缝;气蚀
1.概述
溢流坝(overflow dam)是坝顶可泄洪的坝。亦称滚水坝。溢流坝一般由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按坝型有溢流重力坝、溢流拱坝、溢流支墩坝和溢流土石坝。后者仅限于溢流面和坝脚有可靠防护设施、单宽流量比较小的低坝。和厂房结合在一起,作为泄洪建筑物的坝内式厂房溢流坝、厂房顶溢流和挑越厂房顶泄流的厂坝联合泄洪方式,可用在高山狭谷地区,是宣泄大流量时,解决溢洪道和电站厂房布置位置不足的一种途径,也是从溢流坝发展起来的新形式。
阶梯式溢流坝早在本世纪初就有应用,1971年英国的Essery等[1]针对阶梯式溢流坝设计作了一些试验研究。直到1982年,美国垦务局对建在犹他州的上静水坝的阶梯溢流坝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2],此试验研究对阶梯式溢流坝设计很有用,且激发了以后的研究及应用。另外,阶梯溢流坝的发展与新型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若采用碾压混凝土RCC坝,将坝面做成阶梯状,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节省投资[3]。
5.3影响溢流坝的效能因素
以阶梯溢流坝为例,要想提高消能率,就要采用改变阶梯高度,放缓坝坡等措施,还应设法增强坝面水流的紊动,使紊动耗散率增大。例如,在坝趾处取消反弧段,以一直延伸到坝趾的阶梯代替;对溢洪道采用扩散形式,使其单宽流量沿程不断减小,以提高阶梯的消能率;在坝面上设置一些辅助消能、掺气设施,如掺气分流墩;在某些阶梯的凸角处设置挑坎,使下泄的水流向上挑起,与坝面上的滑移主流碰撞混掺,从而使紊动区域增大,提高阶梯溢流坝的消能率。在考虑提高消能率的同时,还应考虑采取一定的掺气措施以减小坝面的负压[9]。蒋晓光[10]通过对二滩阶梯式过水围堰的模型试验与new monksville大坝的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小的阶梯高度适合于小的单宽流量,其消能率很高;而大的阶梯高度适合于大的单宽流量,但当单宽流量增大到一定值时消能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